biāncháng

鞭长莫及

  • 组合 ABCD式
  • 结构 紧缩式
  • 感情 中性
  • 年代 近代
  • 热度 常用

拼音 biān cháng mò jí 怎么读

注音 ㄅㄧㄢ ㄔㄤˊ ㄇㄛˋ ㄐㄧˊ

繁体 鞭長莫及

感情 中性成语

近义词 力不从心   力所不及   力有未逮   爱莫能助   鞭长不及

反义词 力所能及   不在话下   绰绰有余

鞭长莫及的意思

折叠展开

鞭:马鞭子;莫:不;及:够得上。
马鞭虽长;但打不到马肚子上。原意是说即使有力量;也使不得;因为马肚子不是鞭打的地方。后比喻力量达不到。

出处清・昭槤《啸亭续录・魏柏乡相公》:“滇、黔、蜀、粤地方边远,今将满兵遽撤,恐一旦有变,有鞭长莫及之虞。”

用法紧缩式;作谓语;表示距离远而无力相助。

例子除掉腹地里几省外国人鞭长莫及,其余的虽然没有摆在面子上瓜分,暗地里都各有了主子了。(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四回)

正音“ 长”,读作“cháng”,不能读作“zhǎng”。

辨形“ 莫”,不能写作“ 模”。

辨析①“ 莫”在此处作副词用;“ 及”作动词用。②此成语今已不用其本义;多用其喻义。③也作“ 鞭长不及马腹”。

歇后语 隔黄河赶牛 —— 鞭长莫及

谜语 站在山顶赶大车 (谜底:鞭长莫及)

故事 春秋时期,楚庄王仗着势力强大不征得宋国同意派大夫申舟经宋国出使齐国,宋国杀了申舟。楚庄王派兵攻打宋国。宋国向晋国求援,大夫伯宗向晋景公建议不要出兵,说“虽鞭之长,不及马腹”,没有理由为了宋国而得罪楚国。

鞭长莫及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马鞭虽长,但距离太远,打不到马腹。比喻力量有所不及。语本《左传・宣公十五年》。

【典源】

《左传・宣公十五年》

宋人使乐婴齐告急于晋,晋侯欲救之。伯宗曰:“不可古人有言曰:『虽鞭之长,不及马腹。』天方授楚,未可与争。虽晋之彊,能违天乎?谚曰:『高下在心。』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君其待之。”乃止。

【典故】

据《左传・宣公十五年》载,春秋时楚庄王派申舟出使齐国,出使路上要经过宋国。按照各国相交的礼节,要路过那一国,必须得到该国的允许,但楚庄王仗著国力强盛,要申舟不用通知宋国,直接过去就是。申舟说:“如果不先告知就硬闯,宋国人可能会杀了我。”楚庄王说:“宋国要是敢杀了你,我就派兵攻打他们。”这种没把宋国放在眼里的作法果然激怒了宋国,于是把申舟杀了。楚庄王听到申舟被杀的消息,气得立即发兵攻打宋国,将宋国的都城团团围住。双方相持了几个月,楚军还是没有取胜。第二年春天,宋国派大夫乐婴齐到晋国求援。晋景公召集大臣商议,准备出兵援救,大夫伯宗劝阻说:“宋国发生危难,基于道义,我们是应该答应出兵相救。但古人曾说:『马鞭虽长,但也无法打到马腹。』目前楚国正受到上天保佑,是国势最盛的时候,晋国虽然强大,能违反天意吗?俗话说:『高高低低,都在心里。』江河湖泊中有污泥浊水,山林草丛中藏有毒虫猛兽,洁白的美玉中隐藏斑痕,忍受一点耻辱,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您还是忍一忍吧!目前暂不出兵,等楚国国势衰退以后再说吧!”晋景公听了伯宗这一段话后,于是停止发兵。后来“鞭长莫及”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力量有所不及。

【书证】

  • 01.《歧路灯》第一○回:“况且又有家事在心,鞭长莫及,不免有些闷闷。”
  • 02.清・昭梿《啸亭杂录・卷三・魏栢乡相公》:“滇、黔、蜀、粤地方边远,今将满兵遽撤,恐一旦有变,有鞭长莫及之虞。”
  • 03.《官场现形记》第五四回:“除掉腹地里几省,外国人鞭长莫及,其余的虽然没有摆在面子上瓜分,暗地里都各有了主儿了。”
  • 04.《清史稿・卷一三七・兵志八》:“仅于永昌城驻兵,沿边一带,有鞭长莫及之虞。”

【用法】

语义比喻力量有所不及。

类别用在“能力不足”的表述上。

例句

对偏远地区居民的照顾,政府常有鞭长莫及之感。

我们行动如果迅速,对方就是发觉,也鞭长莫及了。

他的父母都在国外,对于他的管教显然有些鞭长莫及

两个子女与我相隔那么远,我就是想照顾也是鞭长莫及

古代地方官所作所为,朝廷有时也鞭长莫及,难以管束。

远水救不了近火,他在高山上出事,我就是想救援也鞭长莫及啊!

歹徒以为躲在山上,警方鞭长莫及,可以苟喘一时,没想到才几天就被逮捕归案。

许多父母把年幼孩子送往国外,由于鞭长莫及,对孩子们的生活状况便无法掌握。

鞭长莫及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beyond one's ability to
  2. 蔾が長くても馬腹(ばふく)には及ばない;力の及ばないことのたとえ
  3. le pouvoir ne s'étend pas aux régions lointaines
  4. nicht in js Kraft stehen(auβerhalb der eigenen Macht liegen)
  5. руки коротки

鞭长莫及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及”字开头的成语接龙(顺接)

  • 及时行乐
  • 乐不思蜀
  • 蜀犬吠日
  • 日月如梭
  • 梭天摸地
  • 地大物博
  • 博古通今
  • 今非昔比
  • 比比皆是
  • 是古非今
  • 今是昨非
  • 非驴非马
  • 马首是瞻
  • 瞻前顾后
  • 后来居上
  • 上行下效
  • 效犬马力
  • 力挽狂澜
  • 澜倒波随
  • 随心所欲
  • 欲擒故纵
  • 纵横捭阖
  • 阖门却扫
  • 完整接龙

“鞭”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 快马加鞭
  • 亲痛仇快
  • 和蔼可亲
  • 随声附和
  • 夫唱妇随
  • 逐臭之夫
  • 酒食征逐
  • 千日醉酒
  • 气象万千
  • 垂头丧气
  • 涕泪交垂
  • 痛哭流涕
  • 痛定思痛
  • 切肤之痛
  • 目空一切
  • 光彩夺目
  • 鼠目寸光
  • 城狐社鼠
  • 众志成城
  • 大庭广众
  • 贪小失大
  • 羊狠狼贪
  • 顺手牵羊
  • 完整接龙

鞭长莫及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biān), 革部,共18画

①. 驱使牲畜的用具,柔软像绳子。 如: 鞭杆。鞭长莫及。

②. 用鞭子抽打。 如: 鞭打。鞭扑。鞭责。鞭策。

③. 形状细长类似鞭子的东西。 如: 教鞭。

④. 一种古代兵器,铁制有节,无锋刃。 如: 钢鞭。竹节鞭。

⑤. 编连成串的爆竹。 如: 鞭炮。小鞭。

读音(cháng,zhǎng), 长部,共4画

㈠ 长 [ cháng ]

①. 两端的距离。 如: 长度。

②. 长度大,与“短”相对,指空间,亦指时间。 如: 长短。长空。长短句(词的别名)。长夜(➊漫长的黑夜;➋喻黑暗的日子)。长风破浪(喻志趣远大)。长歌代哭(以歌代哭)。

③. 优点,专精的技能。 如: 特长。专长。各有所长。

④. 对某事做得特别好。 如: 他长于写作。

㈡ 长 [ zhǎng ]

①. 生长,成长。 如: 长疮。

②. 增加。 如: 长知识。

③. 排行第一的。 如: 长子。长兄。长孙。

④. 辈分高或年纪大。 如: 长辈。长者。家长。

⑤. 领导人;负责人。 如: 部长。校长。

读音(mò,mù), 艸部,共10画

㈠ 莫 [ mò ]

①. 不要。 如: 莫哭。

②. 没有,无。 如: 莫大。莫非。莫名其妙(亦作“莫明其妙”)。

③. 不,不能。 如: 莫如。莫逆。莫须有。莫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爱莫能助。

④. 古同“漠”,广大。

⑤. 姓。

㈡ 莫 [ mù ]

①. 古同“暮”。

读音(jí), 又部,共3画

①. 从后头跟上。 如: 来得及。赶不及。

②. 达到。 如: 及格。及第(古代科举考试中选,特指考取进士)。普及。过犹不及。

③. 趁着,乘。 如: 及时。及早。及锋而试。

④. 连词,和,跟。 如: 阳光、空气及水是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以及。

鞭长莫及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
鞭的成语 长的成语 莫的成语 及的成语

鞭长莫及相似的成语

折叠展开
鞭长不及 望尘莫及 后悔莫及 追悔莫及 鞭长驾远 懊悔莫及 噬脐莫及 悔之莫及 鞭长不及马腹 鞭不及腹 长长短短 土生土长 问长问短 莫须有 一长一短 长夜漫漫 及时雨 长舌妇 屦及剑及 长亭短亭 善善从长 无适无莫 剑及屦及 剑及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