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环境保护》杂志社官网

华北
京   津   冀   晋   蒙
东北
辽   吉   黑
华东
沪   苏   浙   皖   赣   闽   鲁
华中
豫   鄂   湘
华南
粤   桂   琼
西南
渝   川   贵   云   藏
西北
陕   甘   青   宁   新
当前位置: 首页 > 地方资讯 >

全文实录 |2020年福建省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新闻发布会

时间:2021-06-03 09:29来源:未知 点击:
导读:6月2日福建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福建省生态环境状况新闻发布会。福建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郑彧,发布2020年福建省生态环境状况及福建省65生态环境日...
       6月2日福建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福建省生态环境状况新闻发布会。福建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郑彧,发布2020年福建省生态环境状况及福建省“6·5生态环境日”的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福建省委宣传部对外新闻处处长、省政府新闻办副主任柯宜达担任主持人。中央驻闽新闻单位,省直新闻单位参加。
 
福建省委宣传部对外新闻处处长、省政府新闻办副主任柯宜达主持:
 
        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福建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 6月5日是世界生态环境日,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问题越来越关注,今天,我们邀请到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郑彧,请他为大家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感兴趣的问题。首先请郑彧先生介绍有关情况。
 

福建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郑彧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
       首先,感谢各位长期以来对我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密切关注和大力支持。长期以来,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地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坚定不移推进生态省建设,持续深化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改革创新,着力提升高水平保护,推动生态"高颜值"再交亮丽答卷。2020年,全省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全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有关规定,今天,我们在这里发布2020年福建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一、水环境质量方面,全省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良好水平。主要河流水质总体为优,全省12条主要河流Ⅰ~Ⅲ类优良水质比例为97.9%,同比上升1.4个百分点,其中Ⅰ~Ⅱ类优质水比例为67.8%,同比上升6.3个百分点。118个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达标率为100%。主要湖泊水库水质为Ⅰ~Ⅲ类的占94.7%,同比上升10.5个百分点。
        二、大气环境质量方面,全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以优良为主。全省9个设区市空气优良天数比例98.8%,空气质量自优开始排名,依次为南平、厦门、龙岩、泉州、福州、宁德、莆田、三明、漳州。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福州、厦门环境空气质量排名分别为第8位、第4位。
        三、海洋环境质量方面,全省近岸海域生态环境状况保持稳定,海水质量总体良好。国家考核点位优良水质比例为82.9%,优于考核目标10.9个百分点。
        四、声环境质量方面,城市声环境质量继续保持稳定。全省24个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68.0分贝,较上年下降0.2分贝。
        五、辐射环境方面,全省环境电离辐射水平处于本底涨落范围内。
       六、生态环境质量方面,全省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在优良水平,森林覆盖率继续位居全国首位,生态环境状况指数继续保持全国前列。22个县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3个县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郑  回顾2020年,全省生态环境系统认真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与各级各有关部门协调配合,让福山、福水、福地、福气成为人民群众幸福的增长点和全省绿色发展的重要支撑点。下面,我主要介绍5个方面工作: 
       第一、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全力服务"六稳""六保"。一是慎终如始织牢医废"监管网",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始终冲锋在前,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紧盯定点医院、集中隔离点、医废处置单位和机场、码头等敏感目标,指导各地规范处置医疗废物。疫情发生以来,我省共处置医疗废物4.84万吨。 二是真情实意拓宽亲清"服务链",迅速出台一系列帮扶政策措施,对涉疫、复工复产等项目开通审批"绿色通道"。依托亲清服务平台,提供全链条"管家式"服务,助力企业绿色领跑。
       第二、打响高质量发展协同战,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一是优化绿色布局,发布省级"三线一单",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强化闽东北、闽西南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统筹推进两大协同发展区绿色发展。二是培优绿色产业,深入实施绿色产业指导目录,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2020年全省碳排放强度比2015年下降了约20%,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为全国的一半左右,减污降碳取得阶段性成效。三是做大绿色能源,加快清洁能源发展,清洁能源装机比重达56%,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7个百分点。
        第三、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环境质量优中求进。一是打赢蓝天保卫战。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实施工业炉窑、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推动重点工业园区升级改造;加强联防联控,实施精准"点穴式"管控,减少50%以上的污染天数。二是打好碧水保卫战。深入推进碧水攻坚"三巩固"行动,连续四年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为民办实事项目,小流域Ⅰ~Ⅲ类水质比例96.9%。实施饮用水源"6个100%"工程,同时加强农村"千吨万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和管理。三是打好净土保卫战。紧盯农用地、建设用地,建立土壤环境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着力安全利用、强化监管,严格落实污染风险防控措施,让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100%。
        第四、打好突出问题整治战,提升人民群众生态福祉。一是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我省建立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无缝衔接机制,制定出台《福建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实施办法》,启动第二轮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并实行一月一督办、一月一会诊、一月一协调、一月一推动,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各项任务按序时进度推进。二是持续开展百姓身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攻坚行动。联合省直六部门建立常态化攻坚机制,推动信访件办理从程序终结向群众满意转变,2020年全省环境信访投诉量同比下降52.5%,下降幅度全国第一。三是保持高压态势让守法成为常态。2020年全省共办理环境行政处罚案件2294起、处罚金额1.83亿元,办理四个配套办法和涉嫌犯罪移送案件643起。环境执法工作在全国环境执法大练兵中,继续位居全国第一。
        第五、打响美丽建设整体战,浓墨重彩绘好"福建画卷"。一是聚焦系统推进,深入实施闽江、九龙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打造了福州"闽都水城"等一批河湖治理样板,着力建设"美丽河湖"。二是聚焦陆海统筹,建立"海上环卫"机制,实现海漂垃圾常态化清理。同时,在闽江口、厦门湾等区域开展海岸带保护修复,着力建设美丽海湾。三是聚焦乡村振兴,以绿盈乡村建设为抓手,推动乡村生态振兴,全省60%以上行政村达到绿盈乡村标准,着力建设美丽乡村。
        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到福建考察时强调,绿色是福建一张亮丽名片。要接续努力,让绿水青山永远成为福建的骄傲。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将牢记嘱托,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继续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开拓创新,为建设美丽中国示范省份、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作出生态环保人的贡献。
        各位记者朋友,今年“6·5生态环境日”的主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此,我们也由衷期盼,各位能够一如既往地为我省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发展融汇合力、加油鼓劲,共同建设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谢谢大家!
        柯宜达:感谢郑彧先生的介绍与发布。接下来,欢迎记者朋友就各自关心的问题进行提问。提问前请先举手示意,应邀提问时请自报身份。现场答问现在开始。
福建广播影视集团融媒体资讯中心: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对“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作出安排部署,接下来,福建将如何推动“碳达峰、碳中和”?
        郑  “碳达峰、碳中和”是目前大家都比较关注的热点。我省正在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特别是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省建设布局。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我厅和相关省直部门正积极配合省发改委,认真研究切合我省实际的“碳达峰、碳中和”时间表、路线图,加快编制碳达峰行动方案。
       总的方向上,把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突出源头减量、系统治理。具体来讲,将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把降碳作为源头治理的"牛鼻子"。持续推动产业、能源、运输、用地等四大结构调整,加快生产方式绿色转型,促进新旧动能加速转换;同时将以落实"三线一单"为载体,加快构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进一步优化低碳发展空间。
      二是注重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将减污降碳的主要目标、重要举措纳入我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加强跨领域、跨部门的协调联动;同时围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钢铁、建材等高消耗、高排放企业清洁化、循环化改造,协同削减碳排放和污染物排放总量。
       三是积极推动碳交易、碳金融。作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注册登记两大系统的联建省份,我省将积极参与联建机构组建,融入全国碳市场交易;同时,深化全省碳排放权交易试点,进一步拓展交易市场覆盖范围,鼓励金融机构创新开发与碳配额、碳汇相关的绿色金融产品,运用市场手段激发减碳增汇内生动力。
       “碳达峰、碳中和”涉及生产生活方方面面,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参与,需要通过广泛开展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出行、绿色商场、绿色建筑等绿色生活创建行动,让绿色低碳、生态环保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深入人心、成为自觉。在这里,也请各位媒体朋友继续大力支持,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谢谢!
        人民网: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时强调"让绿水青山永远成为福建的骄傲"。下一步,福建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将如何融入和服务全省高质量发展?
          我们省作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创新实践地,我省始终坚持生态立省观念,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全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2020年,我们又交上了一份靓丽的答卷,就是刚才我通报的生态环境质量等成果,"清新福建"的品牌更亮眼。我省成为水、大气、生态环境全优,以及所有地级市人均GDP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唯一省份。
习近平总书记3月份来闽考察时,对我省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我们做好各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方向指引。下阶段,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并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锚定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总目标,推动发展与保护、保护与发展深度融合。
        重点在三个方面发力:一是在牵引优化发展方式上下功夫,为高质量发展增添绿色动能。我们将继续从源头入手,围绕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进一步推动优化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空间格局、产业格局,重点构建以"空间+准入"为支撑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积极融入、指导和服务产业布局宏观决策,推动更多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内涵的"金娃娃"项目落地,推动形成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和产业体系。二是在提供优质生态产品上下功夫,为高质量发展夯实环境基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是我省吸引各方扎根创业的一大优势。我们将深入实施“蓝天、碧水、碧海、净土”四大工程,深入打好升级版污染防治攻坚战;以美丽城市、美丽乡村、美丽河湖、美丽海湾、美丽园区等为抓手,系统推进美丽福建建设;同时,深入解决百姓身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打造更宜居宜业的优美生态环境。三是在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上下功夫,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支撑。制度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常态长效的根本保障。我们将围绕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体谋划、系统推进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在法规、市场、信用、全民行动等环境治理体系上研究新方向、取得新突破,促进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企业自治、公众参与良性互动,为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内生动力。谢谢!
        福建日报:我想问的是,闽江流域列入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后,目前进展如何,取得哪些成效?
        郑  谢谢您的提问。大家都知道闽江是福建的"母亲河",流经全省70%的设区市、45%的县(市、区),保障着全省40%经济总量的用水需求和1/3人口的饮水安全。因此,加强闽江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保护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我省认真践行"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理念,积极争取将闽江流域纳入了国家第二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试点于2018年6月启动,总投资120.91亿元,目前已基本完成。
       在实施过程中,我省突出"三个性":一是协同性。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试点工作,省财政、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发改等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出台攻坚战实施方案、项目管理、资金管理等一系列政策,各地也细化配套措施,打破条块化管理体制,推动闽江流域生态保护修复由"九龙治水、各管一摊"向统筹各生态要素、共同保护共同治理的"协同治理"转变。二是系统性。在摸清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上,统筹左右岸、上下游、陆上水上、地表地下、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对闽江流域生态保护修复进行整体规划,建立由25个国控单元、62个省控单元、318个小流域单元组成的闽江流域"脉络图",将生态保护、资源利用、排放总量、环境准入的要求落实到闽江流域具体空间上,实施全流域精细化管控,保障治理和修复的实效。三是导向性。我省出台闽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作绩效评价方案、正向激励办法,实行正向激励和反向约束相结合,对项目建设进度、质量安全、绩效目标完成较好的市、县(区)和精品示范工程予以资金奖励;对项目推进不力、工程进展缓慢、资金落实不到位、绩效目标未完成的,进行通报约谈、扣减资金等,形成鲜明导向。
        通过试点工作的实施,闽江流域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生态系统的服务与保障功能显著增强。2020年,闽江干流和二级以上支流水质优良比例为100%,水质进一步改善;“小流域优于Ⅲ类的水质比例”由项目实施前的88.2%提升至目前的99%。
        与此同时,我们在我省第二大河流九龙江流域,也积极开展了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2020年底省级财政专门下达4亿元,支持漳州、龙岩市启动实施一批试点项目。目前,正在申报纳入2021年国家试点,积极争取中央财政资金支持,以更好推动九龙江流域环境整治和生态保护。谢谢!
        东南网:作为海洋大省,近年来,福建省在加强海漂垃圾综合整治工作方面有哪些机制,取得什么成效?
       郑  福建是海洋大省,向海而生、依港而兴。随着海洋经济和沿海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海漂垃圾污染问题也愈显突出,降低了海岸带景观质量,影响了沿海人民群众临海亲海的体验感。因此,近年来,我们不断创新海漂垃圾治理的理念、路径和模式。
        一是坚持"齐抓共管",构建协同高效的推进机制。海漂垃圾来源复杂,必须建立职责明、机制活、合力强的管理体系,实现海漂垃圾治理由"九龙治水"向"聚指成拳"转变。为此,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进一步加强海漂垃圾综合治理行动方案》,省生态环境厅、住建厅、海洋渔业局等八部门,建立省级联席会议制度,将海漂垃圾治理工作纳入各地党政领导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加以推进,强化沿海属地治理责任和行业源头管控职责的落实。
         二是突出“标本兼治”,构建系统精准的治理机制。为避免治理不系统、治标不治本,我省建立了陆海统筹的治理链条。比如,对陆源垃圾,加强主要入海河流管护,完善海湾沿岸和河流两岸镇村垃圾收集、分类、处理机制,努力做到垃圾不入河、不下海;对海上垃圾,以渔排、渔船为重点,把传统养殖设施改造升级为更加环保、更加稳定的材料,这样就不易分解形成海漂垃圾。同时,今年起将海漂垃圾综合治理工作列入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并配套设立了省级专项奖补资金,引导地方建立“海上环卫”队伍,推进海漂垃圾治理常态化。
        三是强化"智慧治理",构建科技支撑保障机制。我省海岸线漫长曲折,海岸线长度全国第二,如果仅靠人海战术开展海漂垃圾治理,耗时长、效率低、代价大。对此,我们依托生态云平台等现代科技手段,建立海漂垃圾监管"一张图",融合汇聚无人机航拍和重要岸段可视化监控等各类数据,应用人工智能,及时进行监测、识别、预警及分析。通过云端"一张网"统一调度防控,极大提高了清理工作效率,推动海漂垃圾从"有人管"向"管得住""管得好"转变。
        通过这些机制和措施,今年以来全省已清理2.7万吨海漂垃圾,沿海重点岸线海漂垃圾平均分布密度比去年同期下降62%,人民群众临海亲海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下一步,我们将以"为民办实事"项目为载体,切实提升地方海漂垃圾综合治理效能。同时,也欢迎社会公众积极参与,通过"随手拍"等途径反映岸滩脏乱差问题,共同促进日常岸滩清洁工作,打造清洁海滩、洁净海面的美丽海洋。谢谢!
         经济日报:在党中央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福建省生态环境部门是如何发挥自身优势,统筹推进乡村生态振兴?
         郑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全省生态环境系统持续把推动乡村生态振兴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在"一个战场"上,同时打赢打好脱贫攻坚和污染防治"两个攻坚战"。特别是以"绿盈乡村"建设为主要抓手,持续推动政策支持的重心、项目布局的重心、社会帮扶重心向重点地区倾斜,让广大农村群众居住在风景里、生活在小康中。我省绿盈乡村建设模式经国务院同意向全国推广。
         几年来,我们在机制上创新突破,出台了《福建省乡村生态振兴专项规划》,将绿盈乡村纳入党政领导生态环保目标责任制考核,建立领导挂钩联系、干部一线帮扶制度,完善绿盈乡村建设指标;依托生态云平台,用大数据辅助基层自检,指导帮助基层对标找茬、对症下药、精准提升。同时,我们和有关部门携手,针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短板和弱项,深入实施饮水源地保护、生活污水垃圾处理等27类涉农重点工程。完成207个农村"千吨万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和环境问题整治;实现乡镇生活垃圾转运系统、行政村生活垃圾常态治理全覆盖;组织各县(市、区)完成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提升治理规划编制,实施一批提升治理工程,并在10个试点县启动试点示范工作。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进入"十四五",我们将继续在补短板促提升的同时,着力创新完善机制,为美丽中国示范省建设夯实细胞工程,助力乡村全面振兴。重点将在三个方面继续加强:一是充分发挥专项小组成员单位的联动作用,统筹资金项目,构建政府主导、村民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机制,凝聚乡村生态振兴"一条心",多元共治补短板惠民生,推动形成社会共治大格局。二是按照省委"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要求,统筹多部门业务骨干和技术专家,深入村庄走访服务"把脉问诊",量身定制提升方案,帮助乡村理清发展思路、完善发展规划、加快成果转化。三是探索绿色惠民新路径,继续开展"生态银行"、林业碳汇、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等改革,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经济、生态旅游、林农产品精深加工等生态惠民产业,让人民群众守护绿水青山,收获金山银山。
        中国环境报:我注意到今年4月,全国生态环境执法工作会在福建召开,福建生态环境执法工作得到充分肯定,成为样板。近年来福建省环境执法工作的突出做法、执法成效主要有哪些?
        郑  近年来,我们坚持严格执法与优化服务并重,执法成效持续位居全国前列,环境执法大练兵成绩连续5年保持全国第一。今年4月在福州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执法会议上,福建省生态环境执法成绩得到部、省领导的充分肯定,也让我们倍感振奋、倍受鼓舞。
         回顾近年来工作,我们坚持把好"两个度":
         一个度,就是始终保持让群众满意的执法力度。我们深入开展执法大练兵、“清水蓝天”等专项执法行动,坚持对恶意环境违法行为出重拳、用重典、动真格;坚持对重点案件专案专办、靶向攻坚;坚持对百姓身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不查清不放过、不查实不松劲。刚才我在通报里已经介绍了2020年的执法数据,那么,"十三五"期间,我省共办理行政处罚案件21265起,办理适用四个配套办法和污染犯罪案件10213起。
         在此期间,我们通过机制创新推动了"三个转变":一是从"独角戏"向"大合唱"深化。强化"两法"衔接,强化联防联动,打造齐抓共管大格局,织密筑牢执法监管一张网,让环境违法犯罪行为无处遁形。二是从常规巡查向智慧监管优化。并依托生态云平台,在全国率先建立同步覆盖省市县三级的环境移动执法信息系统,统合"一企一档"、在线监控等"云端"数据,推动实现溯源追踪、精准高效、全程留痕的智慧执法。三是从"案件结"向"事情了"实化。继续强化部门联动攻坚,畅通信访工作"接、转、办、核、验"全链条、各环节,精准亮剑百姓身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坚持问题不解决不罢休,群众不满意不收兵。2020年信访投诉量同比下降51.8%,下降幅度全国第一。
         另一个度,就是不断提升靠前服务的执法“温度”。依托全国首个省级生态环境亲清服务平台,为全省10万多家企业提供在线预警提示、在线帮扶指导、在线整改互动、在线信用奖惩等全链条“管家式”服务。在这方面,我们通过理念创新重点突出“三个帮扶”:一是指导企业知法懂法。依法梳理企业主体责任清单,明确守法底线,引导企业主动守法守信。同时提供各类环保政策法规标准,并开设环保课堂,帮助提升企业环保素养。二是服务企业改有方向。点对点提供设施异常预警、潜在违法警示,组织专家为企业治理提供“在线门诊”,构建线上整改互动机制,实现靶向整改;搭建环保产业平台,为企业寻找成套解决方案打开“方便之门”。三是激励企业绿色领跑。实行企业环境信用动态评价,推进评价结果与金融、电力服务精准对接、深度融合,对环保守信企业实施执法正面清单管理,提供利率优惠、电费承兑等正向激励措施,持续放大环保守信正向激励效应,支持企业绿色领跑。
         我省的生态环境执法工作离不开各位媒体朋友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工作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将不忘初心,当好"生态福建""美丽福建"的神圣守护者。
         柯宜达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现场提问就到这里,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和郑彧总工的解答。媒体朋友们如果还有什么需要了解的问题,可以在发布会结束后,与生态环境部门联系,再进行深入采访。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郑志勇 )
 
------分隔线----------------------------
  • 上一篇: 河北省生态环境厅扎实组织开展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整治行动
  • 下一篇: 【六五环境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主题宣传走进企业
热 点
  • 1 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杨建
  • 2 甘肃省华池县李良子村农村生活污水治
  • 3 甘肃省甘南州:青青黄河 幸福在这里
  • 4 2021年度甘肃省生态环境监测设施累计
  • 5 生物多样成就甘肃生态之美
  • 6 不越红线守青山 保护生态得金山——
  • 7 过程监管“五大机制” 成效评估“三
  • 8 确保辐射环境监测数据“真、准、全”
  • 9 甘肃省临泽县坚决打好组合拳 努力做
图 片
保定市生态环境局唐县分
保定市生态环境局唐县分
邢台市生态环境局南宫市
运城市生态环境局组织召
推 荐
最 新
  • 保定市生态环境局唐县分局开展散煤排
  • 保定市生态环境局唐县分局 开展纪律
  • 邢台市生态环境局南宫市分局开展生态
  • 运城市生态环境局组织召开第三方生态
  • 推进新能源协会建设 满足行业创新与
  • 聚焦点位、精准施治,鄂尔多斯市棋蒙
  • 环境保护杂志社一行赴内蒙古四盟市调
  • 河北省保定市生态环境局 曲阳县生态
  • 运城市生态环境局芮城分局召开2024年
  • 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生态环境法治文化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