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非凡的夜猫子:《警花与警犬之再上征程》编剧李刚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其他途径关注界面…

非凡的夜猫子:《警花与警犬之再上征程》编剧李刚

如何能走出当下公安题材影视剧创作中的误区?

采编 | 马薪蕊责编 |小木匠

纵观时下热播剧里所谓的爆款,无外乎都是“大IP+小鲜肉+超大粉丝+收视率”等,而偏偏就有人另辟蹊径,开发出一条“原创真实警察故事”的“野路子”。他便是“一手拿枪、一手拿笔”的警察编剧李刚。

李刚:70后首都警察,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学士,中共中央党校法学理论硕士,曾在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重案支队工作多年,负责杀人,碎尸、爆炸、投毒等八类严重暴力犯罪案件的侦破工作,屡立战功,不辱使命。2012年开始从事业余剧本创作,把大量鲜为人知的新时期首都警察故事,特别是刑警故事写成剧本,搬上荧幕。

李刚

身为一名重案刑警,他去的最多的便是命案现场,面对的都是遍地的血腥、高腐的尸体、刺鼻的恶臭。说起曾经的刑警生活,他的眼睛里闪烁着不一样的光芒。出色的表现和骄人的战绩,让他在刑侦总队重案支队屡获嘉奖、多次立功,成为在全国刑侦战线崭露头角的优秀重案队长。

在国爱传媒集团的发布会上,有幸采访到这位看到大荧幕上自己的作品,几度哽咽落泪的警察编剧——《警花与警犬之再上征程》的编剧李刚。

看过《警花与警犬》的观众们都会记得,形容剧中女一号的高频词汇“最强大脑”,在和李刚的交谈中,你会发现,他不仅是最强大脑,更是“双核大脑”,因为大脑里褶皱太多,装的故事太多,承载的情感更多。不仅如此,他更是一只“非凡的夜猫子”,非凡在他还是“太阳能”的,符合“晚睡早起”的超负荷生活状态。熟悉他的朋友都会发现,夜深人静时,他在刷新新朋友圈;三更半夜时,又是好几条原创段子;清晨鸡还没打鸣,他又是好几条!

“李刚,你到底睡不睡觉?”朋友们总是好奇的质问他!

李刚便斩钉截铁的回答:“我已经睡了,有三五个小时,打个盹就行。”

铁肩担道义,十年磨一剑

参与破获大案要案无数,获取无穷创作源泉

编剧帮:如何能走出当下公安题材影视剧创作中的误区?

李刚:告别传统塑造警察人物塑造上没有个性或个性不鲜明的传统,不要把警察写成高大全,或者是假大空,把剧情扎扎实实地还原到现实生活中,要两脚着地,有血有肉。把真正的警察故事告诉大家,“关心警察命运,刻画警察精神、塑造警察形象”,把警察的酸甜苦辣让人们了解,特别是把警察心里的梦,展现在银幕上,才是我最想做的事!

警察是主业,编剧是副业,加强公安原创作品,领导和单位给予了最大的关爱、支持和鼓励。

编剧帮:一手执笔一手拿枪,如何在在编剧和警察之间身份切换?公安部门对于 “警察编剧”的态度是怎样的?

李刚:我们和其他职业编剧不一样,是业余编剧。为什么叫警察编剧,警察是主业,编剧是副业,警察与编剧之间的交流更像是一种互动,不同的岗位不同的警种,专业划分的程度特别高,我们之间是一种互补,我们先是战友,然后才是笔友。

编剧的专业水平要求比较高,我们充满了敬畏之心,现在很多人就提出来警察编剧这个概念,我们觉得对我们来讲更是一种鞭策和鼓励,你是穿着警服的编剧,你是一手拿枪一手拿笔的编剧,那你既需要有自己当警察的责任与担当,也需要有当编剧的才华和修养,我觉得这个东西让我们越来越觉得需要不断去学习,不断地提升自己。

北京市公安局,包括公安部,对于公安文化建设这块是非常看重的,今年全国公安文联也开了专题会议,提出要加强公安文化人才的培养和使用,要加大公安原创影视作品的扶持和打造,我们单位领导给了很大的支持。领导开绿灯说,你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去其他业务部门和专业警种采访调研,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让创作与时俱进。

编剧帮:您之前也参与过电影《解救吾先生》这样比较纪实性的作品,也有编剧《警犬与警花》这样“美女+萌宠”和“型警+猛犬”的,《警察故事2013》这样动作为主的。这些作品在题材上虽然都与你的职业有关,但各有不同的侧重点,涉及到了不同的领域,创作过程中你是如何把握的?

李刚:因为当时的岗位职责分工,《解救吾先生》,我是策划,《警察故事2013》,我是监制,那个时期,我只是给别人做策划,出主意,审剧本,从警这些年来,业余时间从事公安文化,包括写小品,写情景剧,写报告会,最初可能连署名的机会都没有,重要的是你学到了什么,只有经过这些积累,你才能找到公安文化的立足点和支撑点,找到自己创作的灵感和源泉。

题材上都是警察,大的来讲,公安题材影视剧或法制题材影视剧,从原创角度我们也在强调差异化,在我业余创作上,我总想不断的突破自己,不断地把我们这个警队最新的,最好的,最具代表性和主流价值观的一些东西展现给大家。我们也不断的在努力,让公安题材的影视剧既有政治性和思想性,又有观赏性和艺术性。

每一个故事就如同他办过的每一场案件,也都是在诠释: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写警察戏,还是有门槛的

创作中,习惯性身份置换

编剧帮:您认为行业剧创作最大的优势在哪里?能不能简单和我们分享一下写警察这个职业时候的一些技巧?

李刚:再好的编剧,你要去写公安剧,都需要深入生活,要随警作战,如果对日新月异的公安生活斗争实践不深入,对公安队伍的最新发展和公安工作的创新举措不了解,不身临其境去正确处理好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之间的关系,你写不出来好本子。

比如重案刑警,所有事都是急难险重,塑造的人物性格就是嫉恶如仇雷厉风行,感情真挚而浓烈,语速快,思维快,动作快,重案刑警的职业特点锻造了他这样的性格,这种性格就可能就是作品的风格。

写特警,可能没有太多语言,可能脸都不能露,就是个掩蔽在黑色战术面罩下的狙击手,无论是雨雪阴晴雾霾沙,对特警来讲,就是接到命令快速执行一招制敌一击必杀,就是忠诚度和执行力的体现。

写消防,他们的职业特点是,饭吃了一半,澡洗了一半;觉睡了一半,梦做了一半;这就是枕戈待旦的消防军人生活!火一半,水一半;生一半,死一半;这就是赴汤蹈火的消防军人风采!

公安题材影视剧,法律法规是这个剧设定的基本规则,剧作需要通过精巧的故事和精彩的画面吸引观众眼球,打动观众心灵。这就需要大量的偶然性、巧合性事件来粘连生活的点滴,需要戏剧性的故事冲突来展现人物的复杂情感。但人物关系的设定和故事情节的设定,包括时间空间的设定都跟法律法规密切相关,什么性质的案件事件它适用什么法律,是适用刑法,还是民法,是故意杀人还是过失致人死亡,哪种犯罪构成你要清楚。刑事拘留的时间多长,治安传唤的时间多长,如果不懂法律,你写到最后都圆不了场。这一块是有门槛的,创造这部戏,得深入生活,体验生活,对相应的法律法规条款特别是人民警察法和刑事诉讼法要理解吃透。

近年来,公安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科技手段创新日新月异,公安队伍不断跨越式发展,公安机关执法能力有了质的飞跃。同时,国际国内形势的复杂变化,新型犯罪层出不穷,跨区域、国际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公安工作正面临着崭新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作品。公安题材影视剧创作需要紧随时代的步伐,具有巨大的上升空间,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创作的天花板还很高,我们还在积极尝试不懈努力。

编剧帮:对于“中国第一警察编剧”这个称号有什么想法?你的直属领导对你做编剧这件事儿怎么看?接下来会有哪些令人期待的作品跟大家见面?

作为一名警察观察生活,走进生活,甚至做了大量的采访,只为把更多警察的故事记录下来,讲给观众听……

李刚:公安队伍应该有自己的文化人才和领军人物,作品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战友们给了很多帮助,告诉我一些鲜活的案件事件,微信短信第一时间推送过来,一些典型经验和英模事迹。剧本初稿创作出来后开研讨会,写刑侦系统,刑侦的领导会给你一些专业的意见,写警犬技术,警犬技术的专家会给你一些帮助。剧作署名的策划,监制等都是付出心血的亲密战友。还有我不是第一警察编剧,我从来没有想过当第一,这个说法让我如履薄冰如坐针毡,我觉得我只是个坚持原创的业余编剧,我衷心希望我们的队伍里能出现更多的警察编剧,形成一个集群效应,大家在创作中能互相促进互相提高。

我的第二部作品是消防题材电视剧《蹈火先锋》,这是一个军旅戏性质的警察戏,消防特勤是消防部队中的特种部队,承担重特大火灾、建筑坍塌事故、地震风灾洪灾等自然灾害、生化爆炸泄露事故、重大交通事故和反恐等抢险救援任务,被誉为赴汤蹈火的“特种兵”和“敢死队”。因此,消防特勤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出生入死的故事更加可歌可泣。烈火淬钢、凤凰涅槃,我给这部戏的定调是,我受过的伤,都是我的勋章,就是这样的一种感觉。

还有正在创作的《南锣警探》,这是一部首创的警察青春励志偶像剧,通过展现90后首都青年民警从原有工作岗位前置到社区民警岗位所经历的思想转变与角色转换,利用一个个接地气的鲜活人物和真实故事展现首都公安工作日新月异的风貌,有效引发广大民警的情感共鸣,获取社会群众和新闻舆论对警察职业的认同和理解。我们把人物和故事放在南锣鼓巷这么一个地方,北京的文化地标,社会管理创新和公安改革发展最见成效的地方。

编剧帮:您是怎样平衡工作与创作的?创作习惯是怎样的?

李刚:我是一个夜猫子型的人,干重案刑警这么多年,养成的工作和生活习惯是,晚睡,早起,夜间头脑特别清楚,思维特别缜密,一般晚上10点之后写,能写3—4个小时,我可能天生比一般人精力旺盛。

我尝试着把自己和熟悉的战友们做置换,如果我是他们,我会有什么样感悟,什么样的体验,什么样的冲动,甚至我会有什么样的本能反应。

编剧帮:相比第一部《警犬与警花》,第二部《警犬与警花之再上征程》在人物和故事上有哪些突破?透过这两部作品最想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李刚:新一季的剧中有600多个场景,110多天的拍摄,拍摄场景涉及城市、乡村、厂矿、雪原、森林、峡谷等等复杂的战场环境,这些都增强了可看性。第一季的主题是忠诚,忠诚是最伟大的情感。

第二季的主题是“信任,”爱是最大的信任,信任也是一种深沉的爱。另外,不仅是警察有强大对手,警犬也有强大对手,在整个故事上有了一个升级,增加了故事的复杂性和冲突性。

从整个故事的画面感来讲,动作戏的对抗性增加了很多,追逐、抓捕、解救、侦破,这些戏剧张力都特别强,达到了电影级别。

再有,第二部增加了全新的故事,这是专门采访了很多奋战在反恐防恐第一线的战友后获取的素材,杜飞出国留学把把国际最先进的反恐理念和战术战法带回来应用于实战。整部戏中间不仅仅突出警犬技术的广泛应用更有一些温情的表达,遵循公安工作和民警生活的原本形态,客观真实地表现火热的警营生活,就像我刚才讲的民警救助训练流浪犬,让他们重新进入家庭回归社会的故事,故事的基调是温暖的现实主义,所有的故事都来源于生活,我们对这些故事进行了有效的艺术加工,还基于我们对这个职业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于这个题材的深度把握。希望我们所有的表达都是主旋律的,承载人性的真善美。

在创作中,找到了最好的灵感途径

与网友互动式创作

第一季结束之后我会在《警花警犬》的微博微信群贴吧等平台上征求大家的意见,问大家希望看到怎样的故事?人物的命运是怎样的?甚至是下一部戏需要呈现哪些更好的东西。好多孩子把人和狗之间的故事手写下来微信发给我,他们给我提了很多宝贵的建设性意见,第二季中几乎所有新增加犬的名字都采用的网友给我们提供的,就连剧中人物的名字也用了一部分热心观众的网名,我特别感动能和观众有这样的互动和交流。所以我觉得互动是打开了一扇窗,让我作为编剧不再是闭门造车。

在做男女主角求婚这场戏的时候,我事先在网上征求了广大网友的意见,其中一个秦皇岛的教育工作者跟我沟通说,能不能从第一部男主受伤的角度来展现。后来我就设计了男主角从手臂中取出了第一次受伤时植入的离他心脏最近的一根钢钉,融化后亲手铸造成了结婚对戒,刻上了彼此的警号作为定情信物。这对戒指是展现了警察之间的伟大爱情,是情比金坚的特殊见证。观众会给我很多灵感,交互是创作永不枯竭的源泉。

编剧帮: 《警花与警犬之再上征程》都涉及到了哪些犬种?不同犬种分别适合哪些职务?故事中的警犬主角们都有原型吗?

李刚:种类比前一季增加了很多,除了第一部中的德牧、拉布拉多以外增加了柯基、法斗、柴犬、高加索、中华田园犬、边境牧羊犬、哈士奇和卡兹罗等等,每种犬体型相貌各异,所承担的任务也各不相同。

比如,这部剧中间有一场非常震撼抓人的雪地追击、抓捕的戏,侦查员使用单板滑行,恐怖分子驾驶雪地摩托,我方对其实施追踪,雪橇犬承担拦截任务,围困住恐怖分子后雪橇车上的扑咬犬再对其发出攻击从而制服嫌疑人。

其中还有一条中华田园犬,它是最有故事的一条狗,它是有生活原型的,它是中国小动物保护协会的志愿者们从狗贩子开往外地的囚车上救下的一只流浪犬,这条狗的名字叫小狼。它被从屠刀下救出后经过训练作为孤寡老人和自闭症的孩子的陪伴犬,小狼在剧中演了与退休警犬训导员梁振山之间的一场戏,最后它在犯罪分子对老民警实施残害时挺身而出,准备牺牲自己救下主人,但最后主人又为保护这条忠犬而壮烈牺牲了。这只曾经的流浪狗在现场所表现出来的状态,甚至比专业的演员更让你感动。

狗的演技比专业演员更让人动容

编剧帮:警犬主角们需要替身吗?在片场,他们的表现怎么样?

李刚:在剧中的“犬角”只有极少部分由现役警犬扮演,因为警犬平日里也有繁重的工作任务,无法频繁的参加拍摄,所以大部分犬由经过专业训练的工作犬来扮演。比如导盲犬、陪护犬和搜索犬。其实主角犬是需要一个跟他毛色相同种类相同的犬以备不时之需的,在这条犬执行任务的情况下让这只犬来补充拍摄。所以,一般主角犬会有一、二条“替身”。

在片场里面狗的戏是最难拍摄的,“小孩与狗,剧组杀手”,其中最难的是狗和人之间的情感关系的表现。演员是没有接触过犬类训练的,而与他们搭戏的要么是警犬,要么是工作犬,这种情况下他们之间是很难建立亲密关系的,尤其是还需要加入大量的动作戏,扑咬、搜索、追踪、鉴别,这非常考验狗的服从性。

所以怎么把人和人之间的情感关系体现在人和狗之间非常难,是一个双驱选择的难题。但我很庆幸,在中国小动物保护协会训练总监秦天先生的亲自指导下,这部作品中的犬他们的演技都是一流的。

不难想象,《警花与警犬之再上征程》的拍摄难度,动物们的演技,情绪、动作必须一一捕捉到,可以说,在这样的剧组里,绝对听不到哪个导演、摄影师甚至小鲜肉演员耍大牌。因为,动物们才是最大的大牌。在现场机位的布置和选择上,多犬种、多警种的协作、合成战斗等准备工作不是后期合成,抠像,替身可以完成的。同时这也让我们看到了主创们满满的爱心和耐心,以及专业和敬业精神。

看到这里,您会不会觉得李刚不仅仅是一个警察编剧,他更像是一台记录警察生活的刻录仪。相信李刚创作的经历也告诉我们,行业剧若想脱离“行业言情剧”的标签,需要“行业专家+职业编剧”打组合拳,深入挖掘行业故事原型及行业经验,同时,职业编剧打磨剧本,增添戏剧特征,让内容兼顾趣味性和专业性。文坛大家巴金曾说过,“作品要上去,作家要下去。”现实主义的基础是生活本身,源于生活的才是最有生命力的,因此制作团队深入基层体验生活,增强团队行业知识储备,避免剧情出现低级错误。与此同时,提高编剧话语权,尊重剧本原意,发挥工匠精神,打造现实题材精良品质剧。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视听 我们看剧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非凡的夜猫子:《警花与警犬之再上征程》编剧李刚

如何能走出当下公安题材影视剧创作中的误区?

采编 | 马薪蕊责编 |小木匠

纵观时下热播剧里所谓的爆款,无外乎都是“大IP+小鲜肉+超大粉丝+收视率”等,而偏偏就有人另辟蹊径,开发出一条“原创真实警察故事”的“野路子”。他便是“一手拿枪、一手拿笔”的警察编剧李刚。

李刚:70后首都警察,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学士,中共中央党校法学理论硕士,曾在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重案支队工作多年,负责杀人,碎尸、爆炸、投毒等八类严重暴力犯罪案件的侦破工作,屡立战功,不辱使命。2012年开始从事业余剧本创作,把大量鲜为人知的新时期首都警察故事,特别是刑警故事写成剧本,搬上荧幕。

李刚

身为一名重案刑警,他去的最多的便是命案现场,面对的都是遍地的血腥、高腐的尸体、刺鼻的恶臭。说起曾经的刑警生活,他的眼睛里闪烁着不一样的光芒。出色的表现和骄人的战绩,让他在刑侦总队重案支队屡获嘉奖、多次立功,成为在全国刑侦战线崭露头角的优秀重案队长。

在国爱传媒集团的发布会上,有幸采访到这位看到大荧幕上自己的作品,几度哽咽落泪的警察编剧——《警花与警犬之再上征程》的编剧李刚。

看过《警花与警犬》的观众们都会记得,形容剧中女一号的高频词汇“最强大脑”,在和李刚的交谈中,你会发现,他不仅是最强大脑,更是“双核大脑”,因为大脑里褶皱太多,装的故事太多,承载的情感更多。不仅如此,他更是一只“非凡的夜猫子”,非凡在他还是“太阳能”的,符合“晚睡早起”的超负荷生活状态。熟悉他的朋友都会发现,夜深人静时,他在刷新新朋友圈;三更半夜时,又是好几条原创段子;清晨鸡还没打鸣,他又是好几条!

“李刚,你到底睡不睡觉?”朋友们总是好奇的质问他!

李刚便斩钉截铁的回答:“我已经睡了,有三五个小时,打个盹就行。”

铁肩担道义,十年磨一剑

参与破获大案要案无数,获取无穷创作源泉

编剧帮:如何能走出当下公安题材影视剧创作中的误区?

李刚:告别传统塑造警察人物塑造上没有个性或个性不鲜明的传统,不要把警察写成高大全,或者是假大空,把剧情扎扎实实地还原到现实生活中,要两脚着地,有血有肉。把真正的警察故事告诉大家,“关心警察命运,刻画警察精神、塑造警察形象”,把警察的酸甜苦辣让人们了解,特别是把警察心里的梦,展现在银幕上,才是我最想做的事!

警察是主业,编剧是副业,加强公安原创作品,领导和单位给予了最大的关爱、支持和鼓励。

编剧帮:一手执笔一手拿枪,如何在在编剧和警察之间身份切换?公安部门对于 “警察编剧”的态度是怎样的?

李刚:我们和其他职业编剧不一样,是业余编剧。为什么叫警察编剧,警察是主业,编剧是副业,警察与编剧之间的交流更像是一种互动,不同的岗位不同的警种,专业划分的程度特别高,我们之间是一种互补,我们先是战友,然后才是笔友。

编剧的专业水平要求比较高,我们充满了敬畏之心,现在很多人就提出来警察编剧这个概念,我们觉得对我们来讲更是一种鞭策和鼓励,你是穿着警服的编剧,你是一手拿枪一手拿笔的编剧,那你既需要有自己当警察的责任与担当,也需要有当编剧的才华和修养,我觉得这个东西让我们越来越觉得需要不断去学习,不断地提升自己。

北京市公安局,包括公安部,对于公安文化建设这块是非常看重的,今年全国公安文联也开了专题会议,提出要加强公安文化人才的培养和使用,要加大公安原创影视作品的扶持和打造,我们单位领导给了很大的支持。领导开绿灯说,你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去其他业务部门和专业警种采访调研,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让创作与时俱进。

编剧帮:您之前也参与过电影《解救吾先生》这样比较纪实性的作品,也有编剧《警犬与警花》这样“美女+萌宠”和“型警+猛犬”的,《警察故事2013》这样动作为主的。这些作品在题材上虽然都与你的职业有关,但各有不同的侧重点,涉及到了不同的领域,创作过程中你是如何把握的?

李刚:因为当时的岗位职责分工,《解救吾先生》,我是策划,《警察故事2013》,我是监制,那个时期,我只是给别人做策划,出主意,审剧本,从警这些年来,业余时间从事公安文化,包括写小品,写情景剧,写报告会,最初可能连署名的机会都没有,重要的是你学到了什么,只有经过这些积累,你才能找到公安文化的立足点和支撑点,找到自己创作的灵感和源泉。

题材上都是警察,大的来讲,公安题材影视剧或法制题材影视剧,从原创角度我们也在强调差异化,在我业余创作上,我总想不断的突破自己,不断地把我们这个警队最新的,最好的,最具代表性和主流价值观的一些东西展现给大家。我们也不断的在努力,让公安题材的影视剧既有政治性和思想性,又有观赏性和艺术性。

每一个故事就如同他办过的每一场案件,也都是在诠释: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写警察戏,还是有门槛的

创作中,习惯性身份置换

编剧帮:您认为行业剧创作最大的优势在哪里?能不能简单和我们分享一下写警察这个职业时候的一些技巧?

李刚:再好的编剧,你要去写公安剧,都需要深入生活,要随警作战,如果对日新月异的公安生活斗争实践不深入,对公安队伍的最新发展和公安工作的创新举措不了解,不身临其境去正确处理好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之间的关系,你写不出来好本子。

比如重案刑警,所有事都是急难险重,塑造的人物性格就是嫉恶如仇雷厉风行,感情真挚而浓烈,语速快,思维快,动作快,重案刑警的职业特点锻造了他这样的性格,这种性格就可能就是作品的风格。

写特警,可能没有太多语言,可能脸都不能露,就是个掩蔽在黑色战术面罩下的狙击手,无论是雨雪阴晴雾霾沙,对特警来讲,就是接到命令快速执行一招制敌一击必杀,就是忠诚度和执行力的体现。

写消防,他们的职业特点是,饭吃了一半,澡洗了一半;觉睡了一半,梦做了一半;这就是枕戈待旦的消防军人生活!火一半,水一半;生一半,死一半;这就是赴汤蹈火的消防军人风采!

公安题材影视剧,法律法规是这个剧设定的基本规则,剧作需要通过精巧的故事和精彩的画面吸引观众眼球,打动观众心灵。这就需要大量的偶然性、巧合性事件来粘连生活的点滴,需要戏剧性的故事冲突来展现人物的复杂情感。但人物关系的设定和故事情节的设定,包括时间空间的设定都跟法律法规密切相关,什么性质的案件事件它适用什么法律,是适用刑法,还是民法,是故意杀人还是过失致人死亡,哪种犯罪构成你要清楚。刑事拘留的时间多长,治安传唤的时间多长,如果不懂法律,你写到最后都圆不了场。这一块是有门槛的,创造这部戏,得深入生活,体验生活,对相应的法律法规条款特别是人民警察法和刑事诉讼法要理解吃透。

近年来,公安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科技手段创新日新月异,公安队伍不断跨越式发展,公安机关执法能力有了质的飞跃。同时,国际国内形势的复杂变化,新型犯罪层出不穷,跨区域、国际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公安工作正面临着崭新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作品。公安题材影视剧创作需要紧随时代的步伐,具有巨大的上升空间,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创作的天花板还很高,我们还在积极尝试不懈努力。

编剧帮:对于“中国第一警察编剧”这个称号有什么想法?你的直属领导对你做编剧这件事儿怎么看?接下来会有哪些令人期待的作品跟大家见面?

作为一名警察观察生活,走进生活,甚至做了大量的采访,只为把更多警察的故事记录下来,讲给观众听……

李刚:公安队伍应该有自己的文化人才和领军人物,作品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战友们给了很多帮助,告诉我一些鲜活的案件事件,微信短信第一时间推送过来,一些典型经验和英模事迹。剧本初稿创作出来后开研讨会,写刑侦系统,刑侦的领导会给你一些专业的意见,写警犬技术,警犬技术的专家会给你一些帮助。剧作署名的策划,监制等都是付出心血的亲密战友。还有我不是第一警察编剧,我从来没有想过当第一,这个说法让我如履薄冰如坐针毡,我觉得我只是个坚持原创的业余编剧,我衷心希望我们的队伍里能出现更多的警察编剧,形成一个集群效应,大家在创作中能互相促进互相提高。

我的第二部作品是消防题材电视剧《蹈火先锋》,这是一个军旅戏性质的警察戏,消防特勤是消防部队中的特种部队,承担重特大火灾、建筑坍塌事故、地震风灾洪灾等自然灾害、生化爆炸泄露事故、重大交通事故和反恐等抢险救援任务,被誉为赴汤蹈火的“特种兵”和“敢死队”。因此,消防特勤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出生入死的故事更加可歌可泣。烈火淬钢、凤凰涅槃,我给这部戏的定调是,我受过的伤,都是我的勋章,就是这样的一种感觉。

还有正在创作的《南锣警探》,这是一部首创的警察青春励志偶像剧,通过展现90后首都青年民警从原有工作岗位前置到社区民警岗位所经历的思想转变与角色转换,利用一个个接地气的鲜活人物和真实故事展现首都公安工作日新月异的风貌,有效引发广大民警的情感共鸣,获取社会群众和新闻舆论对警察职业的认同和理解。我们把人物和故事放在南锣鼓巷这么一个地方,北京的文化地标,社会管理创新和公安改革发展最见成效的地方。

编剧帮:您是怎样平衡工作与创作的?创作习惯是怎样的?

李刚:我是一个夜猫子型的人,干重案刑警这么多年,养成的工作和生活习惯是,晚睡,早起,夜间头脑特别清楚,思维特别缜密,一般晚上10点之后写,能写3—4个小时,我可能天生比一般人精力旺盛。

我尝试着把自己和熟悉的战友们做置换,如果我是他们,我会有什么样感悟,什么样的体验,什么样的冲动,甚至我会有什么样的本能反应。

编剧帮:相比第一部《警犬与警花》,第二部《警犬与警花之再上征程》在人物和故事上有哪些突破?透过这两部作品最想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李刚:新一季的剧中有600多个场景,110多天的拍摄,拍摄场景涉及城市、乡村、厂矿、雪原、森林、峡谷等等复杂的战场环境,这些都增强了可看性。第一季的主题是忠诚,忠诚是最伟大的情感。

第二季的主题是“信任,”爱是最大的信任,信任也是一种深沉的爱。另外,不仅是警察有强大对手,警犬也有强大对手,在整个故事上有了一个升级,增加了故事的复杂性和冲突性。

从整个故事的画面感来讲,动作戏的对抗性增加了很多,追逐、抓捕、解救、侦破,这些戏剧张力都特别强,达到了电影级别。

再有,第二部增加了全新的故事,这是专门采访了很多奋战在反恐防恐第一线的战友后获取的素材,杜飞出国留学把把国际最先进的反恐理念和战术战法带回来应用于实战。整部戏中间不仅仅突出警犬技术的广泛应用更有一些温情的表达,遵循公安工作和民警生活的原本形态,客观真实地表现火热的警营生活,就像我刚才讲的民警救助训练流浪犬,让他们重新进入家庭回归社会的故事,故事的基调是温暖的现实主义,所有的故事都来源于生活,我们对这些故事进行了有效的艺术加工,还基于我们对这个职业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于这个题材的深度把握。希望我们所有的表达都是主旋律的,承载人性的真善美。

在创作中,找到了最好的灵感途径

与网友互动式创作

第一季结束之后我会在《警花警犬》的微博微信群贴吧等平台上征求大家的意见,问大家希望看到怎样的故事?人物的命运是怎样的?甚至是下一部戏需要呈现哪些更好的东西。好多孩子把人和狗之间的故事手写下来微信发给我,他们给我提了很多宝贵的建设性意见,第二季中几乎所有新增加犬的名字都采用的网友给我们提供的,就连剧中人物的名字也用了一部分热心观众的网名,我特别感动能和观众有这样的互动和交流。所以我觉得互动是打开了一扇窗,让我作为编剧不再是闭门造车。

在做男女主角求婚这场戏的时候,我事先在网上征求了广大网友的意见,其中一个秦皇岛的教育工作者跟我沟通说,能不能从第一部男主受伤的角度来展现。后来我就设计了男主角从手臂中取出了第一次受伤时植入的离他心脏最近的一根钢钉,融化后亲手铸造成了结婚对戒,刻上了彼此的警号作为定情信物。这对戒指是展现了警察之间的伟大爱情,是情比金坚的特殊见证。观众会给我很多灵感,交互是创作永不枯竭的源泉。

编剧帮: 《警花与警犬之再上征程》都涉及到了哪些犬种?不同犬种分别适合哪些职务?故事中的警犬主角们都有原型吗?

李刚:种类比前一季增加了很多,除了第一部中的德牧、拉布拉多以外增加了柯基、法斗、柴犬、高加索、中华田园犬、边境牧羊犬、哈士奇和卡兹罗等等,每种犬体型相貌各异,所承担的任务也各不相同。

比如,这部剧中间有一场非常震撼抓人的雪地追击、抓捕的戏,侦查员使用单板滑行,恐怖分子驾驶雪地摩托,我方对其实施追踪,雪橇犬承担拦截任务,围困住恐怖分子后雪橇车上的扑咬犬再对其发出攻击从而制服嫌疑人。

其中还有一条中华田园犬,它是最有故事的一条狗,它是有生活原型的,它是中国小动物保护协会的志愿者们从狗贩子开往外地的囚车上救下的一只流浪犬,这条狗的名字叫小狼。它被从屠刀下救出后经过训练作为孤寡老人和自闭症的孩子的陪伴犬,小狼在剧中演了与退休警犬训导员梁振山之间的一场戏,最后它在犯罪分子对老民警实施残害时挺身而出,准备牺牲自己救下主人,但最后主人又为保护这条忠犬而壮烈牺牲了。这只曾经的流浪狗在现场所表现出来的状态,甚至比专业的演员更让你感动。

狗的演技比专业演员更让人动容

编剧帮:警犬主角们需要替身吗?在片场,他们的表现怎么样?

李刚:在剧中的“犬角”只有极少部分由现役警犬扮演,因为警犬平日里也有繁重的工作任务,无法频繁的参加拍摄,所以大部分犬由经过专业训练的工作犬来扮演。比如导盲犬、陪护犬和搜索犬。其实主角犬是需要一个跟他毛色相同种类相同的犬以备不时之需的,在这条犬执行任务的情况下让这只犬来补充拍摄。所以,一般主角犬会有一、二条“替身”。

在片场里面狗的戏是最难拍摄的,“小孩与狗,剧组杀手”,其中最难的是狗和人之间的情感关系的表现。演员是没有接触过犬类训练的,而与他们搭戏的要么是警犬,要么是工作犬,这种情况下他们之间是很难建立亲密关系的,尤其是还需要加入大量的动作戏,扑咬、搜索、追踪、鉴别,这非常考验狗的服从性。

所以怎么把人和人之间的情感关系体现在人和狗之间非常难,是一个双驱选择的难题。但我很庆幸,在中国小动物保护协会训练总监秦天先生的亲自指导下,这部作品中的犬他们的演技都是一流的。

不难想象,《警花与警犬之再上征程》的拍摄难度,动物们的演技,情绪、动作必须一一捕捉到,可以说,在这样的剧组里,绝对听不到哪个导演、摄影师甚至小鲜肉演员耍大牌。因为,动物们才是最大的大牌。在现场机位的布置和选择上,多犬种、多警种的协作、合成战斗等准备工作不是后期合成,抠像,替身可以完成的。同时这也让我们看到了主创们满满的爱心和耐心,以及专业和敬业精神。

看到这里,您会不会觉得李刚不仅仅是一个警察编剧,他更像是一台记录警察生活的刻录仪。相信李刚创作的经历也告诉我们,行业剧若想脱离“行业言情剧”的标签,需要“行业专家+职业编剧”打组合拳,深入挖掘行业故事原型及行业经验,同时,职业编剧打磨剧本,增添戏剧特征,让内容兼顾趣味性和专业性。文坛大家巴金曾说过,“作品要上去,作家要下去。”现实主义的基础是生活本身,源于生活的才是最有生命力的,因此制作团队深入基层体验生活,增强团队行业知识储备,避免剧情出现低级错误。与此同时,提高编剧话语权,尊重剧本原意,发挥工匠精神,打造现实题材精良品质剧。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聚圣源cctv13直播起重设备厂商排名狗年宝宝起名大全2018年去哪儿网旅游团购保利首开丽湾家园官能的法则在线商店起名小娘惹演员表那一次我懂得了爱傲剑独尊孟祥辈男孩起什么名命格查询的名字郑起名大全男孩软件源姓姬男孩起名六间房直播伴侣我凭什么不能做游戏电话本村务公开制度独身主义企业起名名字测试俊猴王以宁字起名武神主宰漫画起名宝典取名子大全公司起名吧翡翠店铺起名大全集姓徐起名男孩彩虹岛副职业代号十三钗在线观看淀粉肠小王子日销售额涨超10倍罗斯否认插足凯特王妃婚姻让美丽中国“从细节出发”清明节放假3天调休1天男孩疑遭霸凌 家长讨说法被踢出群国产伟哥去年销售近13亿网友建议重庆地铁不准乘客携带菜筐雅江山火三名扑火人员牺牲系谣言代拍被何赛飞拿着魔杖追着打月嫂回应掌掴婴儿是在赶虫子山西高速一大巴发生事故 已致13死高中生被打伤下体休学 邯郸通报李梦为奥运任务婉拒WNBA邀请19岁小伙救下5人后溺亡 多方发声王树国3次鞠躬告别西交大师生单亲妈妈陷入热恋 14岁儿子报警315晚会后胖东来又人满为患了倪萍分享减重40斤方法王楚钦登顶三项第一今日春分两大学生合买彩票中奖一人不认账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周杰伦一审败诉网易房客欠租失踪 房东直发愁男子持台球杆殴打2名女店员被抓男子被猫抓伤后确诊“猫抓病”“重生之我在北大当嫡校长”槽头肉企业被曝光前生意红火男孩8年未见母亲被告知被遗忘恒大被罚41.75亿到底怎么缴网友洛杉矶偶遇贾玲杨倩无缘巴黎奥运张立群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黑马情侣提车了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回应蜉蝣大爆发妈妈回应孩子在校撞护栏坠楼考生莫言也上北大硕士复试名单了韩国首次吊销离岗医生执照奥巴马现身唐宁街 黑色着装引猜测沈阳一轿车冲入人行道致3死2伤阿根廷将发行1万与2万面值的纸币外国人感慨凌晨的中国很安全男子被流浪猫绊倒 投喂者赔24万手机成瘾是影响睡眠质量重要因素春分“立蛋”成功率更高?胖东来员工每周单休无小长假“开封王婆”爆火:促成四五十对专家建议不必谈骨泥色变浙江一高校内汽车冲撞行人 多人受伤许家印被限制高消费

聚圣源 XML地图 TXT地图 虚拟主机 SEO 网站制作 网站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