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知百科 > 生活 > 生活百科 > 惊蛰的由来

惊蛰的由来

  • 发布:2022-11-06 16:51   

惊蛰的由来

惊蛰,古称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斗指丁,太阳到达黄经345度,于公历3月5至6日交节。惊蛰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节律变化影响而出现萌发生长的现象。时至惊蛰,阳气上升、气温回暖、春雷乍动、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农耕生产与大自然的节律息息相关,惊蛰节气在农耕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自然节令的反映。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在这个时节会响起春雷,在土里冬眠的昆虫会被惊醒,开始活动,所以被称为启蛰。

它代表寓意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气候特点雨水渐多,这时天气转暖,渐有春雷,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而蛰惊即上天以打雷惊醒蛰居动物的日子。这时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


阅读全文阅读全文

猜你喜欢

随便看看

精彩推荐

随便看看

  • 拍照的意义

    拍照的意义

    166
  • 森林草原防火知识

    森林草原防火知识

    127
  • 小白杏核是什么

    小白杏核是什么

    122
  • 轻轨和地铁是一样的吗

    轻轨和地铁是一样的吗

    140
  • 含糖分低的有哪些水果

    含糖分低的有哪些水果

    171
  • protection是什么牌子

    protection是什么牌子

    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