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宁波广电集团多媒体新闻中心直击台风“梅花”报道侧记

 大事面前看担当。超强台风“轩岚诺”前脚刚走,今年第12号台风“梅花”直扑浙江而来,强风、暴雨、大潮三碰头,严重威胁我市。9月12日至15日,宁波广电集团多媒体新闻中心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宣传部和集团党委、编委会的部署,以一天开设8档特别报道的硬核表现扛起防台宣传的社会责任,以有力作为书写优秀答卷,4天时间内出台记者280多人次,完成防台电视报道15档,总条数188条,其中进入I级响应以后的两天内共推出《直击“梅花”》特别报道9档,总节目单次时长4个小时,特别是9月14日一天8档,从早上10点到晚上23点的连轴高强度直播,也刷新了宁波电视台单个频道采制防台报道的数量之最。此外新媒体平台发布推文和短视频共64条。通过电视外宣积极推送,央视各频道各栏目62次关注宁波的防台举措,浙江卫视播出有关宁波防台工作的报道80多条次(含蹲点连线报道21次),充分展示我市众志成城奋力防御台风“梅花”的举措和进展。宁波广电集团多媒体新闻中心采编队伍也以实际行动履行部门在“五问五破 五比五先”作风建设专项行动中的庄严承诺。

419271355.jpg

 一、多年的防台报道历练,让电视新闻人在强台风面前淡定从容

 台风就是命令。一周前的“轩岚诺”台风已经提醒我们夏秋沿海多风季节的到来。9月6日“梅花”生成之时起多媒体新闻中心就开始密切关注。对新闻中心,这个有着三十年防台宣传历练,曾多次获省市防台先进集体称号的团队来说,闻“风”而动已经无须动员,员工到岗到位都很自觉。启动应急响应机制,集团主要领导靠前指挥,中心管理层科学研判,通宵达旦,派驻时政专班进“三防”指挥中心进行24小时轮流蹲点值班,打通三防指挥中心、气象、交警局等重点单位的光缆传输通道,派出5G连线采编突击小分队奔赴象山、宁海、北仑等防台重点区域......工作手册上的操作流程,早已成为团队成员协同作战的行动本能,唯一的区别就是又一茬更年轻的男女记者接过了“追风”行动的接力棒,口播更流利,出稿更快,用航拍设备、网络媒体传输更熟练。

884770875.jpg

1066560368.jpg

 随着台风中心的移动,应急响应的等级也快速升等,短短几天,从发布预警信息,到开启板块式组合报道,再到打通栏目界限,拉长时长,加大报道力度升格为整档“防御台风‘梅花’”报道,直至开启“直击梅花”特别报道,一切推进地有条不紊。13日傍晚中心接到指令,市委副书记、市长汤飞帆要发表电视讲话,多媒体新闻中心抽调精干力量,前后方协作,从当天19点左右在市政府完成录制赶回台里剪辑,克服台风天路堵等因素,到在19点32分档的《宁波新闻》中以完整字幕版实现首播,并为甬城多家媒体提供视频素材,充分体现了电视人的“加速度”。第二天《(风雨同舟 众志成城) 奋力夺取防御台风“梅花”全面胜利》这条电视讲话稿和《告市民朋友书》一起多次重播,为宁波市民戮力同心防台防汛起到了很好的动员作用。

1337481608.jpg

 9月14日,多媒体新闻中心根据集团编委会的部署,从早上10点起在新闻综合频道中,打破常规编排,以整点滚动播报模式推出了《直击梅花》特别报道。特别报道的方案随着“梅花”走势也不断调整升级,从最初4档到后来的6档、7档,14日晚上20点30分官宣“梅花”登陆舟山之后,多媒体新闻中心又第一时间增推一档《登陆时刻》连线报道,最终14日一共播出8档《直击梅花》特别报道直播节目(分别是10点、12点、14点、16点、18:30、19:32、20:35、22点),结束当天直播已经接近23点,相关人员足足忙碌了13个小时,期间还不断穿插重播。一天8档的高强度、高频率直播,也刷新了宁波电视台单个频道采制特别报道的记录。

1362794777.jpg

1426704618.jpg

 8档《直击梅花》特别报道单次总长210分钟,折算下来3个半小时,是新闻综合频道日常播出新闻节目的3倍,共播发102条稿件,通过光缆、5G等方式完成连线报道19次。稿件主要由四大版块组成:一是传递市委市政府防台决策指令,引导公众同心同德做好防御工作;二是连线市防指、气象等重点单位,密切跟踪预判“梅花”的走势动向,并提供交通出行、防疫调整、停航停课等资讯服务,以动画字幕等形式科普防台小知识;三是以“12时辰”进行时方式记录全市一线的防台举措,如积极记录人员转移、排水泄洪、应急救援等防御动态,反映甬城上下一心、同力抗台的全过程;四是以大量特写、正能量报道等形式反映基层干部、党员群众、社区志愿者等群体,以人为本,帮助群众妥善解决各方面困难问题,筑牢群防群控、联防联控的坚固防线,如特写《迎战“梅花”:他们是台风天里的“守夜人”》《风雨中的守护》《台风天也能吃上一口热菜 斯张村老年食堂冒雨送餐》等。中心图像组还精剪新闻中的温馨画面配乐组成《直击梅花》宣传片,穿插在特别报道起到放大效应鼓舞人心的作用。

1642076604.jpg

 台风过境,中心记者深夜里冒雨连夜采访,15日上午11点再推出一档《直击梅花》特别报道,主要侧重各地各部门抢险救灾、强排积水、恢复生产生活的努力和举措,发稿15条时长30分钟,其中《看点》推出的特写《“便民桥”保障居民出行》报道了党员志愿者帮助老小区居民搭建出行便民桥,受到百姓拥护的事例,真实感人。晚上两档新闻节目恢复常规编排,着重报道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赴受灾严重的余姚、海曙等地指导灾后恢复工作、城区道路保畅通、象山开渔准备、平价蔬菜供应、农业灾后自救、绿色理赔等情况。特写《姚江水位超历史极值 2万壮士战“梅花”保安全》记录了深夜风雨交加之中余姚干部群众众志成城保卫姚江堤防,守护一方平安的生动场景,人物报道《余姚网格长俞赵江:水库超水位冲进激流开泄洪阀》,记者爬山涉水,绕路余姚山区报道基层党员发挥模范作用冲锋在前的事例,人物同期声平实感人,都是此次防台报道中可圈可点的作品。

多媒体新闻中心记者在梅山岛梅东村的盘峙码头,瞬时的风力达到了14级,人都被风吹着跑,村干部见状赶紧在记者和摄像腰上绑上绳子。.jpg

 二、越是关键时刻,要冲得上、站得稳、打得响

 “走在前,干在先,作表率”,在台风暴雨中成为多媒体新闻中心干部职工的试金石。

 一是与时间赛跑。8档特别报道连轴转,最短间隔只有2个小时,从筛选选题到赶到现场、找到采访对象,再沟通采访、测试信号,这在平时就非常紧张,更何况在大风大雨中,根本来不及细想,也没法像平时那样采集编辑,很多时候只能以全现场口播来完成。于是我们派到县(市)、区蹲点的多支5G连线小分队,一天要完成五、六场连线,不是在出现场就是赶往现场的路上,一天下来完全没有时间休整,甚至连吃饭也顾不上。虽然镜头呈现只有短短几分钟,但背后要所做的工作却异常的细碎和繁多。派往宁海的报道小分队两天跑了全县5个乡镇7个点位,为配合播出,实现稿件第一时间的回传,她们就地取材拍摄后现场剪辑,“临时机房”有时是在被采访对象家里,有时是在游客码头的服务中心,有时甚至是在车上。中心的几位主持人也是连线出镜、配音、演播室主持、现场采访连轴转,一人要在多种岗位上来回切换,忙成了“飞人”。

记者被撞坏的私家车.jpg

 二是风大雨大,交通受阻,力有不及。派往海曙洞桥采访拍摄的记者在工作途中,还在高速上遇到被半挂车撞到的交通事故,导致私家车受损无法开动。简单处理完事故,坐拖车回到单位,继续投入紧张的抗台工作。14日深夜到15日凌晨台风登陆以后市区多处出现积水,连在2013年“菲特”台风中都没受淹的单位周边都成为一片汪洋。结束一天直播的很多同事根本没法回家,只能在办公室和衣而眠。中心管理层在节目结束以后还要会商研判制订第二天的计划,来不及休息只能在办公桌旁打个盹。即便有胆大冲上高架想回家的同事,也有人在进退两难的踌躇中睡在车里,等天亮水退一点赶回单位继续工作。

下班路.jpg

 三是暴风雨反复洗礼,人困马乏机器“罢工”。电视人总是“追风”而行,哪里风最大就去哪里。14日晚上20点30分“梅花”登陆时刻,来不及细细准备,中心就开启了登陆时刻的直播报道,于是一帮年轻记者们蹚在水中,守在三江口的水文站,站在姚江大闸、北仑柴桥街头、宁海强蛟码头等地,忍受着砸下来的雨点,开始了现场播报,介绍所见所闻所感,让市民们直观感受台风登陆带来的冲击。有很多时候风雨吹得记者睁不开眼,说不出话,雨点飞溅在脸上、手上,是刺痛的感觉。派往北仑的记者一天下来,在风雨里站了14个小时左右,雨衣根本没有任何作用,从里到外全都湿透,连两只口袋里都灌满了水,手机、充电宝、耳机长时间泡在水里坏掉了。经过狂风暴雨的多次洗礼,像这样坏掉的手机有四五个,有好几组戴了防雨罩的麦克风也顶不住“罢了工”。

 四是谁都有割舍不掉的牵挂。中心参与这次台风报道的职工中有一大批成家不久的90后,直播开始以后根本顾不上对后方做任何安排。等一天工作的冲刺停下来时候,看着家人难免有愧疚,30好几的汉子也有泪红双眼的心酸时刻。

 一场台风,一次考验,像一面镜子,泛着光,时而泛起波澜,碰撞出一串又一串的水珠。这当中有党员,也有普通职工,当一群人把自觉刻进了骨子里,于是便有人前赴后继,成为团队的一份子。

 三、电视外宣,五天时间干出一个月的工作量

 抓住有利时机,做好电视外宣,借助央视卫视平台,扩大宁波对外影响力,是多媒体新闻中心外宣的一大优良传统。一天8档特别报道,100多条稿件,海量的素材,让外宣通联编辑既喜又忧,一整天都在做流水工,不断地打电话约时段,传输图像。通过我们不断地输送,9月15日浙江卫视相关新闻栏目大篇幅聚焦宁波防御台风“梅花”的相关内容,全天各栏目播出宁波防台报道20条。其中,《浙江新闻联播》6条,单条4条,连线报道6次。

 外宣专班记者对接浙江卫视特派到宁波的三个报道组,全程做好联络服务协调配合等工作,13日到15日在象山、北仑、海曙、余姚等地先后完成连线报道21次,在《浙江新闻联播》中完成蹲点报道4条,有海曙白云街道党员干部、社区志愿者搭建便民桥方便积水区群众出行,有全市调集力量支援姚江,二万壮士战“梅花”保平安,还有风雨中送行,紧急抢救被困群众等等,满满地正能量。据不完全统计,整个“梅花”台风期间,电视外宣在浙江卫视各栏目播出宁波防台工作的报道80多条次。

 央视方面,通过我们的努力,宁波各地严阵以待,全力以赴做好防御台风“梅花”工作引央视关注!9月11日以来,央视《新闻联播》《新闻直播间》《朝闻天下》《新闻30分》《中国新闻》《经济信息联播》《正点财经》《天下财经》《第一时间》《今日环球》等10个重要栏目先后62次将镜头对准宁波,播发了《台风“梅花”今晚在浙江沿海登陆》《台风“梅花”逼近华东沿海 警惕双潮叠加》《台风“梅花”来袭 浙江宁波:水库腾库容 卡口堆沙袋 应对台风影响》《台风“梅花”来袭 受台风影响 部分旅客列车停运》《强台风“梅花”携风带雨而来 浙江宁波机场取消今日全部航班》《强台风“梅花”将于今天下午至夜间登陆 浙江宁波:取消今日全部航班 停运部分列车》《强台风“梅花”将于今天下午至夜间登陆 浙江多地紧急转移安置人员》《台风“梅花”来袭 浙江:景区关闭航线停运游客撤离 沿海各地做好防台风准备》《台风“梅花”来袭 浙江宁波:三江口水位超警戒 当地做好应急准备》《台风“梅花”来袭 浙江宁波:强降雨引发山体滑坡 当地全力排险》《台风“梅花”来袭 浙江宁波:风雨交加 沿海鱼虾养殖塘受灾》等报道,关注和点赞我市防台举措;其中,9月14日央视《新闻联播》播出《台风“梅花”今晚在浙江沿海登陆》,报道了受台风“梅花”影响,宁波机场为了防御台风取消全部航班的举措。

 每一次危难中都蕴含着前行的力量。台风是电视人的洗礼,一代又一代电视人在淬炼中成长,党旗永远在防台一线高高飘扬。灾难面前,宣传先行,实践证明,多媒体新闻中心仍是一支拉得出、站得住、打得响的队伍。

(多媒体新闻中心 金敏供稿)


聚圣源起名字免费软件的捡的拼音老黄历生辰八字起名字啊油价三十年最大跌幅背后2010qq网名看av的网站女孩小名月亮担不起三个字的品牌起名的姓雷男孩的起名曹郁星云的彼端碰碰凉加盟他来了请闭眼之暗粼99bb.com柴姓起名起名字评分免费检测大壮卦付伟伦小康之家海南板块口袋妖怪魂银攻略鼠宝宝2020年起名日照文明网战争前线什么时候公测三个字起名安装公司幸福还会来敲门剧情分集介绍好德加盟石油泄漏小米向3904名员工授股给绿化公司起名字淀粉肠小王子日销售额涨超10倍罗斯否认插足凯特王妃婚姻让美丽中国“从细节出发”清明节放假3天调休1天男孩疑遭霸凌 家长讨说法被踢出群国产伟哥去年销售近13亿网友建议重庆地铁不准乘客携带菜筐雅江山火三名扑火人员牺牲系谣言代拍被何赛飞拿着魔杖追着打月嫂回应掌掴婴儿是在赶虫子山西高速一大巴发生事故 已致13死高中生被打伤下体休学 邯郸通报李梦为奥运任务婉拒WNBA邀请19岁小伙救下5人后溺亡 多方发声王树国3次鞠躬告别西交大师生单亲妈妈陷入热恋 14岁儿子报警315晚会后胖东来又人满为患了倪萍分享减重40斤方法王楚钦登顶三项第一今日春分两大学生合买彩票中奖一人不认账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周杰伦一审败诉网易房客欠租失踪 房东直发愁男子持台球杆殴打2名女店员被抓男子被猫抓伤后确诊“猫抓病”“重生之我在北大当嫡校长”槽头肉企业被曝光前生意红火男孩8年未见母亲被告知被遗忘恒大被罚41.75亿到底怎么缴网友洛杉矶偶遇贾玲杨倩无缘巴黎奥运张立群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黑马情侣提车了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回应蜉蝣大爆发妈妈回应孩子在校撞护栏坠楼考生莫言也上北大硕士复试名单了韩国首次吊销离岗医生执照奥巴马现身唐宁街 黑色着装引猜测沈阳一轿车冲入人行道致3死2伤阿根廷将发行1万与2万面值的纸币外国人感慨凌晨的中国很安全男子被流浪猫绊倒 投喂者赔24万手机成瘾是影响睡眠质量重要因素春分“立蛋”成功率更高?胖东来员工每周单休无小长假“开封王婆”爆火:促成四五十对专家建议不必谈骨泥色变浙江一高校内汽车冲撞行人 多人受伤许家印被限制高消费

聚圣源 XML地图 TXT地图 虚拟主机 SEO 网站制作 网站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