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七名博士后获得上海市“超级博士后”激励计划资助

发布时间2021-12-17文章来源 人力资源处作者责任编辑

日前,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通知,上海科技大学刘慧瑜等七人获得上海市“超级博士后”激励计划资助,姚阳等八人获得上海市博士后日常经费资助。详细资助名单如下:




冯腾

 “我很荣幸可以获得2021年上海市超级博后项目资助。首先,要感谢我的母校上海科技大学,为我博士在读期间提供了优越的科研环境和完善的实验平台。感谢我的导师张辉教授,在他的悉心指导和培养下,我才能在博士在读期间取得原创性成果,在心血管领域国际知名期刊发表两篇学术论文。博士毕业后,我选择了留在上科大,以博士后的身份继续从事科研工作。这里有我熟悉的科研生活环境,而更加吸引我的是上科大地处张江科技创新核心区和周边先进的科研设施群,这将为我的科研工作提供强大的支撑。我相信在上科大这片沃土上,我还能收获更多更好的科研成果。”


刘慧瑜

“我毕业于英国杜伦大学,博士期间围绕有机分子材料开展结构精修和基于X射线衍射的相变研究。在结束海外求学的旅途之后,我决定回国继续科研工作。2021年1月加入上海科技大学姜珊课题组,科研工作聚焦于利用机器学习手段,实现新型分子铁电材料的智能设计、高通量表征和构效关系建立以加速新材料研发。”

   “很庆幸能与上科大相遇,更感谢姜珊教授给我这个机会,让我成为上科大的一份子。第一次踏入上科大,我就被学校的年轻与活力吸引。在参观了上科大设备齐全、国内领先的分析测试中心之后,我更加坚定了在上科大做科研的决心。虽然才短短一年时间,上科大已经给予了我许多全新的体验,让我能够与志同道合的工作伙伴并肩前行,与不同背景不同专业的学者相互学习,产生有趣的“化学反应”,与乐于求索、踏实能干的学生们相互交流。我深刻体会到了上科大是一所小规模、高水平、国际化的研究型、创新型大学。”


潘永生

“我是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博士后潘永生,博士后导师为沈定刚教授,本科和博士均就读于西北工业大学,博士期间曾前往美国北卡来罗纳大学教堂山分校放射系影像分析中心进行联合培养。上科大有着一流的学者、顶尖的科研环境、高水平的研究团队,学校为博士后提供了良好的综合条件,有各类大规模高精尖项目,为博士后的快速成长提供了非常好的平台。自加入上海科技大学以来,我申请获得了2021年度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求索杰出青年”计划、2021年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和第70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今后我将继续聚焦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诊断,重点解决在诊断中长期存在的数据缺失与多模态融合问题,开发面向诊断的跨模态影像合成技术和多模态融合模型的自动化设计技术。”


上科大博士后沙龙活动


上海科技大学现有在站博士后102名,累计招收博士后302人,获得中国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6人,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资助59人,中国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5人,上海市“超级博士后”激励计划23人,上海市博士后日常经费资助15人。

建校以来,上海科技大学从理念和制度上进行探索和创新,构建了完善的博士后培养体系、个人发展计划、职业晋升通道等特色的博士后管理制度。学校定期举办博士后学术沙龙活动,邀请资深专家、优秀出站或在站博士后代表、知名期刊编辑作专题讲座,通过不同主题的交流分享,从职业发展、科学研究、论文发表等各方面为博士后们提供经验参考和专业指导,搭建了不同学科之间沟通的桥梁。学校为博士后研究人员提供了稳定的科研经费、充足的日常经费、良好的学术氛围和舒适的校内公寓,通过全方位的支持,充分保障了博士后们的科研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