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关怀版
评论

吴再柱:从民办教师到特级教师的33年

原标题:吴再柱:从民办教师到特级教师的33年

//

教育这块土地,说不上丰沃,也谈不上贫瘠。也许是机缘巧合,也许是造化弄人,总之,在这块热土上,我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在这一亩三分地里,犁土播种,浇水施肥,转瞬之间,已有三十五六年了。当年的无心插柳,后来的努力生长,便有了今天的“柱子老师”。

吴再柱湖北省特级教师,正高级语文教师,教育硕士研究生导师,湖北师范大学特聘国培专家,《语文教学通讯》封面人物。在《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语文报》《初中语文教与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国德育》《未来教育家》《中小学校长》等教育报刊发表文章近200篇。出版《我教语文的感觉》《乡村教师突围》《乡村少年成长密码》《特级教师陪你读名著》等作品。应邀在湖北师范大学、黄冈师范学院、武汉华夏理工学院等高校及省内外中小学作专题讲座数十场。

一、突击:从民办到公办

14岁那年,我不出意外地中考落榜了。这对于一个农家子弟来说,将意味着永别于学校和书本,意味着将要开始种田或学艺,也意味着没有了所谓的前途和吃商品粮的机会。

农民该干的事情,我大体都干过。有一首诗,我记下了寒冬腊月、长夜漫漫、孤身一人看坝的情景。

看坝

太白湖,浪打浪。屋前是波涛,屋后是坟场。

打地铺,点油灯。破书已翻尽,最怕半夜醒。

在那个文化贫瘠的年代,许多午后,许多夜晚,许多无所事事的时日,我还能够保持着对书籍的一种渴望。《苦菜花》《薛刚反唐》《月唐演义》等文学作品,陪我度过了充满失落和迷惘的两年失学时光。

16岁那年的8月底,我侥幸地经过了村委会、管理区两级组织的招聘考试。就这样,我成了一名民办教师。

那时上课的具体情形,留在记忆里的画面并不多,但有两件事却时常想起,并让我受益良多。

一是练毛笔字。课余时间,我喜欢写写毛笔字,主要是临写柳体。我还用毛笔备过课。

二是学普通话。春夏之交,我常常拿着语文课本,信步走在校园周边的田埂上,尝试用普通话朗读课文;有时也找来一两张报纸,自主训练。那田地里新翻的泥土的气息,那虫鸣鸟叫的声音,似乎还留存在脑海中。

那时,没有中师文凭的教师都要参加“教材教法”“专业合格证”考试。后者要考语文、数学、教育学和心理学。这对于许多民办教师而言,是很困难的。

好在我那时年轻、单纯,可以全身心地扑在学习上。专业合格证考试并没有难住我,我一次性过关,而且分数还挺高。

这期间,我还报名参加了中师函授。这种学习,大多以自学为主,有时周末也参加本镇教育组组织的函授。两年后,我获得了我的第一个文凭:中师毕业证。

成为民办教师的第三年暑期,我又被调到了本管理区的另一所小学。当时该校正在兴建教学楼,老师们办公和住宿都挤在一间大教室里。我不喜欢闲聊,空闲时间便专心练习写钢笔字。记得曾临写一本《红楼梦》诗词的字帖,写着写着,我不知不觉地把里面的诗词都背了下来。

在这所学校里,我第一次参加全镇小学语文教师赛课活动。此时,我在讲台上摸爬滚打刚好五年。因为赛课效果不错,后来代表全镇参加县里的优质课比赛。这对于一个民办教师而言,是非常难得的一次锻炼机会。

22岁那年,我终于有了考师范学校的资格。那年的考试,是与中考同步的,考语文、数学、政治三科。5月上旬,本镇组织了资格考试。符合条件的,大概有三四十名教师。我考了第十名,刚过资格线。

接下来的日子,我几乎是用一种悬梁刺股的方式突击复习。理由很简单,我要“跳农门”。这是我从走上讲台的第一天起便有的梦想。

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我把从书店里买来的两套复习资料,共6本,啃了个滚瓜烂熟。后来,我也用一首小诗,记录了当年废寝忘餐、苦学备考的情形。

考师范

资格考,镇十名。中考仅月半,何以跳农门?

冷水擦,伏桌困。浓茶驱睡神,体检瘦九斤。

考试成绩出炉,我总分248分,大约过线20分。我终于可以走进师范学校的大门了,我终于可以接受正规的师范教育了。

那时,我们在师范学校脱产学习,其实只有一年。那一年,我们所学的课程大体有语文教材教法、数学教材教法、体育、音乐、美术、口语、书法、电教等。这些课程,对于我们来说,针对性很强。我学习也比较用功。

1993年6月,我如期毕业,转为公办教师。那年秋季,恰逢县教育局组织“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十项全能比武”,我有幸通过镇里的遴选,得以参加比赛。在全县比赛中,我的“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和数学课均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

二、突破:从读者到作者

我曾多次追问自己:为什么要搞教研?为什么要写文章?后来,我陆续给出了这样的答案:因为我的知识不如人,要在讲台上站住脚,我必须在教学方法上有所思考、有所突破;因为在讲台上我常常会觉得尴尬、觉得无奈,可见我的教学方法不适用于学生,但我相信一定能找到更合适、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因为教研让我尝到了甜头,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了,考试成绩提高了,而且我的文章变成铅字了;因为农村学校太需要教学研究了,农村教师太需要教研领头雁了,我要“点燃激情,引向春天”……就这样,我踏上了教研之路;就这样,我沉醉于成长之旅。

我的教学研究,乃是从“5·3·1”课堂结构模式开始的。我知道,我的文化底子较薄,要想在初中语文讲台上站稳脚跟,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但那时,我们这个偏远的县城里根本买不到一本教育专著。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从一位老师那里借来一本语文名家教育文集,如获至宝!我专心阅读,笔记做了整整一本,密密麻麻的。那可能是我语文教研的第一桶金。

获得了这第一桶金后,我便开始改造课堂。经过近两年的努力,我自主构建起“5·3·1”课堂教学模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计划地将每节课的45分钟划分为三个阶段——5分钟的说话训练,30分钟的导读点拨,10分钟的巩固质疑。

这样的教学模式,直至20年后的今天,我依然认为它很有意义,因为它切实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当众说话的胆量和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考试成绩。同时,单就研究方式而言,也是很有价值的:广泛阅读,观察思考,提炼建模,实践应用,反思调整——这不正是教学研究最需要的实验精神和研究方法吗?

之后,我又开始了“双体互促”课题研究、立足于语文试题的研究、个性化阅读的研究、同步作文的研究,等等。一路研究,一路阅读和写作,一路发表和著书,就这样一直行走到今天。

实现从“读者”到“作者”角色的转换,也就是在教育专业报刊上发表文章,不得不说起一个故事,一个探访编辑部的故事。

35岁那年,我在学校担任教研主任。3月的一天,校长让我和一位蔡先生到武汉办事。临行前,我多了个心眼儿,带去了自己的一篇文章。那篇文章是我在学校教研会上的一篇发言稿。我还从一期《湖北教育》杂志上剪下了编辑部的相关信息。

当天下午办完事,我很犹豫地对蔡先生说:“能不能到湖北教育杂志社去一趟?”蔡先生是一位乡村文化工作者,比我年长许多,很支持我的想法:“既来之,则安之,求官不了秀才在呀!”他还说,“我们要找就找说话能算数的,找执行主编。”就这样,我们把稿子亲自交到了叶芬主编的手上。

时间过去了一个多月,期待也伴随着我一个多月。忽然有一天,学校传达室收到了一封信,落款是“湖北教育报刊发行社”。我迫不及待地拆开信封,我的这篇《用良好的心态进行校本教研》发表了!我真有点儿欣喜若狂。这既是我个人的突破,也是学校的突破,因为学校此前无人在省级报刊上发表教学论文。

在省级刊物上发表了几篇文章后,我便又跟自己较劲儿,要向《中国教育报》进军。

2005年,校本教研如火如荼,而“和谐”是刚刚兴起的一个热词。我敏锐地捕捉到这个热点,便不辞劳苦地大量搜集此类文章。我阅读了数百篇论文,并结合学校工作实际,苦磨两个多月,《和谐校园,校本教研的绿地》一文终于在《中国教育报》上登载了。此后,我又陆续在《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上发表了一些文章。

后来我又想,作为一位语文教师,还应当在一些比较权威的语文报刊上露露脸。于是我又把火力集中到语文专业上,并对自己说,要力争在2006年涉足语文专业报刊。

其时,“教学反思”正“红火”,我便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切实做到每课一思。终于在某一个周末,《教学反思:求真·向善·唯美》一文便瓜熟蒂落,很快便登载于《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

之后,我又陆续在《语文教学通讯》上发表了《阳光·绿色·和谐——一线教师谈中考语文试题》《例说层进式阅读》等文章;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发表了《有一种素质,叫主动成长》《“教死”或“教活”,只看“人的发展”》等文章。需要说明的是,这些文章,都来自我的教学研究,来自我的苦思冥想,来自我的千锤百炼。

三、突围:从小我到大我

在做教研主任期间,我曾主编过两本校刊:一本是中学的《研修平台》,一本是中心学校的《教育简讯》。这里,单说《研修平台》,因为这是我主动要求做的,是义务劳动。

2004年秋季期末,县教研室主任专程来到学校,给我出了一个话题作文:“一个教研主任在学校校本教研中怎样发挥作用”。教研室计划在开春后召开一个教育干部校本教研培训会,安排我作一个报告。这个题目在当时很有挑战性。经过一个寒假的思索,《点燃激情,引向春天》这篇文章终于完成。

但如何营造氛围、点燃激情呢?我得搭建一个平台。深思熟虑后,我向校长提出了主编《研修平台》的想法。校长不假思索地同意了,还决定给刊发的每篇文章付10元稿费。就这样,《研修平台》正式开始运作起来了。我为此起草了一篇发刊词:《专业发展,需要不断见证》。这里摘录几段:

最好的见证,是自我的见证,用真实的笔挽留住平凡而纯真的日子,使自己成为风中那棵会思考的芦苇,让生命的每一天得到最真实的见证。

一次联想、一回顿悟、一个念头、一缕思绪,如果都以随感、格言的形式写下来,这就是思想的见证,积累的见证。

一个案例的形成,一个经验的总结,一次论文的获奖,一篇佳作的发表,一步一个足印,一步一级台阶,这就是攀登的见证,跨越的见证。

记忆中,《研修平台》做到了十三四期。这些文章都是本校教师的教学案例或教学思考。这些文字大多是我一字一句敲出来的。因为那时老师们基本上没有电脑,也不会打字。

县教育局一位主管教研的副局长曾高度评价《研修平台》,称它有三大功能:一是催逼功能,催逼教师用功,催逼学校作为;二是交流功能,交流教学思想,交流教学方法;三是展示功能,展示教研魅力,展示教师风采。

38岁那年,我被调到了本乡镇的另一所中学,成了那里的副校长。《研修平台》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它永远留存在许多老师的心中。一些年轻教师因此走上了专业发展之路。

我刚调入的这所学校,当时正面临着撤并,面临着生源、质量、声誉、生存等多重危机。老师们(包括校长、副校长们)没电脑可用,没网可上。学校的办公条件由此可见一斑。更艰难的是,学校师资力量十分单薄,人心不稳,人浮于事的情况非常严重。现在回过头来看,在该校的三年里,我所坚持做的几件事都有一定的建设意义。

学校最终难逃被撤并的命运。在痛苦和煎熬中,我也得到了许多心灵的慰藉——质量意识,终于逐渐让全体老师达成了共识;学习氛围,终于在学校越来越浓郁;中考成绩,终于遏制了下滑势头,并艰难地在全县综合排名中上升了好几位;而最为难得的是,学校和老师们终于得到了许多摸得着、看得见的教研成果。本人的数十篇“同步作文”就是在那里写出来的,《我教语文的感觉》(黄河出版社)一书也是在该校工作期间出版的。

41岁那年,我被调到了第三所中学,主管德育工作。我一方面为自己从未涉足德育而担忧,另一方面也为自己没有过往的所谓经验而庆幸,因为我可以在自己的“一张白纸”上描绘出与时俱进的德育蓝图。经过相对成熟的思考,我提出了德育“双六一”(思路“六个一”、建设“六个一”)学年计划。这份学年计划,被当时的老师戏称为学校“发展规划纲要”。也因为这事儿,我开始了德育研究。

43岁那年,我又被调整到现在的这所中学,主管了三年教学工作和两年德育工作。主管教学时,学校连续3年获得全县“教育质量特别优秀奖”,其中一年的普通高中录取率高出全县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主管德育时,独创性地“做学生角度的德育”,收获了非常好的德育效果(比如,整个学年无1名学生流失,前无先例,后无超越),相关文章还在《中国教师报》《中国德育》等报刊发表过。

在不同学校、不同岗位,我尝试了一些较为新颖的做法,写下了诸多文字,也发表了数十篇关于学校管理方面的文章。比如《我当校长靠作文》《办好学校并不难》《我是一个分管人事的副校长》《做一个有专业底气的副校长》《校长也有教育名言》等文章均登载于《中国教育报·校长周刊》。这为我出版专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岗位多次被调整,职称多年评不了,“突围”一词频频出现在脑海里:我——我们需要“心灵突围”“理念突围”“课堂突围”“学校突围”。于是,我的第二本著作《乡村教师突围》(清华大学出版社)很快诞生。一经出版,该书在许多乡村学校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因为需要突围的,几乎是全国所有的乡村教师。

这一年,我45岁。也是在这一年里,我被评为高级教师。

四、突进:从高级到特级

评为高级教师后,我似乎进入了一个快速成长阶段。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又出版了3本专著,二是被评为湖北省特级教师,三是被聘为教育硕士研究生导师。

想成为名师,成为特级教师,这样的梦想应当是从2005年开始的。2004年,县教育局、教研室出台文件,在教研室内部人员和全县中小学教师队伍中,遴选“魅力教研人物”,当选者应同时满足“七条标准”。经学校推荐、教研室认可,我成了本县一线教师队伍中首位“魅力教研人物”。2005年12月19日,由县教研室、镇中心学校为我举行了个人教研成果汇报会。

就在那时,我的心田里播下了一粒种子:我想成为一名名师,一名特级教师。

2007年春季,县教育局举行师德演讲比赛。我演讲的题目是“教育,我的理想”,内容包括“成长的足迹”“难解的情结”“心底的真爱”“痴迷的追求”和“赤诚的兼济”五个部分。

也许是我的演讲内容有些个性,打动了评委,最终我获得了“特别优秀奖”。暑期集训期间,教育局组织师德报告团,奔赴各乡镇巡回演讲。我是报告团6人中的一员。经过打磨,我最终的报告题目是“我的教研情怀”。它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在淡薄中读书”,二是“在尝试中追求”,三是“在责任中成长”。

无论是《教育,我的理想》,还是《我的教研情怀》,一直是我最真实的想法,直到今日,这种理想和情怀并未动摇。那次巡回报告,作了20余场,在全县引起了很大影响。十多年后的今天,许多老师依旧时常谈起。

在我看来,无论是名师还是特级教师,除了得到一张荣誉证书之外,应当具备这些条件:一是有着厚实的文化底蕴,二是有着朴实的教育情怀,三是有着系统的教育思想,四是有着较强的教学能力,五是有着一流的教育效果,六是有着较高的人气指数。

我默默地朝着这些条件努力。但成为名师之路,于我而言并不顺利,2007年、2017年两次申报“黄冈名师”,我都落选了。我很郁闷,但并不气馁。我要继续坚守,继续突围。

2016年年底,我的第三本著作《公民教育与现代学校》(清华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本书的形成过程,我将其概括为“七年求索,五易其稿,三十万字,一个梦想”。这个梦想便是“公民教育”。这里稍作解释:

我所提出的“公民教育”,是基于学生成长和学校发展的一种教育思想。学校实施“公民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美丽中国培养合格公民。

也许是为了延续教育梦想,也许为了读懂乡村少年,2017年元旦前夕,我和本班52名学生许下一个诺言:大家一起完成一本书稿,名字暂定为“乡村少年说”。就这样,师生53人从此开始了创作之路。其内容和目的大体如下:

通过“说课业”“说课外”“说师友”“说家庭”“说成长”“说远方”,给学生、家长乃至教师,开启心灵之窗,揭秘成长之道,辉映梦想之光,让它成为一本鲜活的教育学,一座温馨的连心桥,一套别样的作文选,甚至是一册常翻常新的案头书。

2017年暑期,我被调到中心学校担任管理岗。按照惯例,在这个岗位上就意味着告别了讲台。如果我也按照这个惯例前行,我的名师梦、特级教师梦便彻底破灭,同时我也可能与教学研究和教育写作诀别。

那样的日子,虽然清闲,但绝非我所想要的。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我向领导申请,到中学开设“名著导读”这一课程。领导们很支持我的想法,就这样,我开始了艰难的、近乎疯狂的读写之路:清晨读,中午读,夜间读,见缝插针地阅读;闲暇写,周末写,过年写,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还是写。我就这样读写着,这样坚守着。

因为坚守,我完成了初中阶段36本名著的导读文章,并在《中国教育报》《语文报》《学习方法报》《教育家》《语文教学通讯》《黄冈师范学院学报》《初中语文教与学》等报刊上发表了许多优质的导读论文和导读案例。

因为坚守,2018年我被评为湖北省特级教师。长期以来的特级教师梦,终于开花结果。

因为坚守,2020年,我被黄冈师范学院聘为教育硕士研究生校外导师。

因为坚守,也是在2020年,我出版了《乡村少年成长密码》和《特级教师陪你读名著》两本著作,并为《水浒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两本名著进行了点评、导读。

从民办教师到公办教师,我用了8年;从民办教师到特级教师,我用了33年。岁月就在这种平静而平凡的日子里流逝着,也在这种不断突击和持续突围的日子里奔腾着。

当年的懵懂少年,今日的天命之年,柱子老师将一如既往地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耕耘、播种、生长、收获……

特级教师 吴再柱

以自己 从乡村教师成长为特级教师的真实经历

现身说法

解析 成为卓越教师的成长特质

为一线教师的快速成长提供路径指导

《卓越教师的成长特质》

吴再柱 著

特级教师吴再柱以自身从乡村教师到特级教师的成长经历为蓝本,系统总结近40年的从教经历和观察思考,围绕从经师走向人师、创意课程勤开发、做个研究型教师、自我突围不设限、持续读写助成长这五个方面,剖析了卓越教师的成长特质,为一线教师实现自我突围,提供了成长发展的路径指导和支架。

向上滑动阅览目录

第一辑 从经师走向人师

003 经师·人师·卓越教师

012 大爱·大智·大写的人

016 鲁迅先生的“儿童三维立场”

022 写在第一个儿童节

025 哪个孩子不是“神兽”

029 家长的“责任清单”

032 有一种“抗体”叫智慧

037 要学会适当“浪费时间”

042 念好“三字经”,育好“特别生”

047 发展“能确定”,应对“不确定”

第二辑 创意课程勤开发

051 在开发课程中开发自我

057 从高考“微写作”说起

059 没有合格“导师”,何来“名著导读”

062 走向“整本书阅读”

067 教师视角下的名著阅读

071 学生视角下的名著阅读

075 整本书阅读个性化攻略

082 在名著阅读中培植爱国情怀

087 在名著阅读中渗透感恩教育

090 关于名著阅读“推进课”的建构思考

第三辑 做个研究型教师

099 每位教师都可成为“第一线的教研员”

104 理顺开放课堂的辩证关系

107 我所主张的语文课堂

116 生命的课堂与主动地成长

119 古诗词与核心素养:最美的遇见

122 对“核心素养”的三个追问

127 读懂《于漪知行录》,吃透“核心素养”

134 以学生角度设计德育方案

138 从“小课题”到“大选题”

第四辑 自我突围不设限

149 莫让“贫穷”限制了你的想象力

153 新教师面试“面”什么

159 新教师最希望提升的十种能力

164 中青年教师如何“突围”

168 教师成长要有“三线”战略

172 名师应有的特质

175 通往特级教师之旅

185 别以忙的名义,误了你的梦想

第五辑 持续读写助成长

191 追问:阅读的意义

196 梳理:阅读的主张

203 寻找:阅读的理由

207 如何写好教育随笔

213 如何写好教学案例

219 如何写好读书笔记

226 如何写好总结报告

232 如何写好教育通讯

237 如何写好教研论文

成长理念与发展实践相结合,打破教师思想上的成长束缚,提供实实在在的指导,提升教师立德树人的能力。

扫码购买

话唠老师

本期话题:

从民办教师到公办教师,从民办教师到特级教师,这一篇不算短的文章,带领我们领略了柱子老师耕耘、播种、生长、收获上的精彩……

各位老师,读完这篇文章您有什么新的感想和心得吗?下文留言分享您的感悟,我们从留言中抽 三位教师送出这本 《卓越教师的成长特质》哦~~

有什么样的教师,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

专业教师与业余教师的四个差别 | 唤醒教师成长力

七个关键词带你了解新课标修订!

• end •

文案 | 陈凯 编辑 | 陈凯

复审 | 李永梅 终审 | 王京

官方网站:www.dxjy.com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

聚圣源贵州电视台在线直播酒店用品起店铺名给男宝宝起名字赵想念一个人的暖心情话张九阳林婉九龙抬棺小说全文阅读饺子馆起名子大全通讯行业企业注册起名清单软件寒冰王座wds无线桥接天命凰谋梦幻西游伏魔录曲婉婷怎么了强化地板安装公司起名的 八字兄弟之友情岁月穿越在一九五零教科书没教的事陈黄皮叶红鱼天命神婿全文免费阅读撩她上瘾BY阿司匹林icbc.com.cn猎豹抢票大师圣女魔力无所不能装潢公司起名字免费女宝宝起名大全五行起名缺什么写雪的诗句李姓男孩起名墨工程机械起什么名字起名一说淀粉肠小王子日销售额涨超10倍罗斯否认插足凯特王妃婚姻让美丽中国“从细节出发”清明节放假3天调休1天男孩疑遭霸凌 家长讨说法被踢出群国产伟哥去年销售近13亿网友建议重庆地铁不准乘客携带菜筐雅江山火三名扑火人员牺牲系谣言代拍被何赛飞拿着魔杖追着打月嫂回应掌掴婴儿是在赶虫子山西高速一大巴发生事故 已致13死高中生被打伤下体休学 邯郸通报李梦为奥运任务婉拒WNBA邀请19岁小伙救下5人后溺亡 多方发声王树国3次鞠躬告别西交大师生单亲妈妈陷入热恋 14岁儿子报警315晚会后胖东来又人满为患了倪萍分享减重40斤方法王楚钦登顶三项第一今日春分两大学生合买彩票中奖一人不认账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周杰伦一审败诉网易房客欠租失踪 房东直发愁男子持台球杆殴打2名女店员被抓男子被猫抓伤后确诊“猫抓病”“重生之我在北大当嫡校长”槽头肉企业被曝光前生意红火男孩8年未见母亲被告知被遗忘恒大被罚41.75亿到底怎么缴网友洛杉矶偶遇贾玲杨倩无缘巴黎奥运张立群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黑马情侣提车了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回应蜉蝣大爆发妈妈回应孩子在校撞护栏坠楼考生莫言也上北大硕士复试名单了韩国首次吊销离岗医生执照奥巴马现身唐宁街 黑色着装引猜测沈阳一轿车冲入人行道致3死2伤阿根廷将发行1万与2万面值的纸币外国人感慨凌晨的中国很安全男子被流浪猫绊倒 投喂者赔24万手机成瘾是影响睡眠质量重要因素春分“立蛋”成功率更高?胖东来员工每周单休无小长假“开封王婆”爆火:促成四五十对专家建议不必谈骨泥色变浙江一高校内汽车冲撞行人 多人受伤许家印被限制高消费

聚圣源 XML地图 TXT地图 虚拟主机 SEO 网站制作 网站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