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和叙利亚北部地区发生的大地震

引发全球关注 牵动人心

截至北京时间2月9日上午10点

两国已确认的遇难者总数超1.5万人

连日来 国内多支社会应急力量

赴土耳其开展震后救援工作

深圳公益救援队6名先遣队员

已于今天(北京时间2月9日)

平安抵达土耳其

深圳公益救援队先遣队

平安抵达 状态良好

此次抵达土耳其的深圳公益救援队先遣队由6名队员组成,分别是陈媛、杨超、杨传奇、陈涛、戴威,以及一名在深土耳其足球教练志愿者Sülooğlu Süleyman。

深圳卫视&壹深圳客户端记者获悉,先遣队已于土耳其时间05:56分(北京时间2月9日10:56分)平安抵达伊斯坦布尔机场,随后转机前往土耳其阿达纳机场。

下机前,土耳其航空机组人员将水、食品、毛毯等物资赠送给队员,以表达他们对中国救援队伍的感谢。先遣队队员表示,将把这些物品带往灾区,捐赠给受灾群众,将爱心传递下去。

据了解,深圳公益救援队先遣此行的救援重点目标城市,是震中灾区卡赫拉曼马拉什和加济安泰普,以及周边缺乏救援力量的地区。

领队陈媛表示,队员们已经做好相关准备工作,携带侦检仪器、生命探测仪、无线通信工具、干粮、露营设备、冲锋衣、医疗包等,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她和队员将全力以赴展开救援。

深圳公益救援队17名队员

今日再赴土耳其救灾

另据最新消息,深圳将继续增加增援力量。

继6名先遣队员出发后,今天(9日)下午,深圳公益救援队将再派出17名队员赶赴土耳其地震救灾。按照计划,队员们将于今晚出发,通过深圳湾口岸,从香港机场分别搭乘晚7点10分、11点30分的航班前往土耳其,预计明天(北京时间2月10日)中午左右抵达。

第二批前往土耳其的17名队员将携带1.7吨左右的装备,包括城市搜救的相关装备、绳索装备、医疗物资、后勤保障装备等。据了解,这批队员平均年龄30-40岁左右,且都具备丰富救援经验。他们抵达后,将会第一时间和先遣队汇合,了解具体任务。

一名队员表示,“今天早上中国救援队成功参与营救了一名孕妇,这也给了我们更多信心。这次我们带了很多专业救援设备,相信可以发挥作用。”

目前,深圳公益救援队已经成立了后方指挥中心,有约30名救援志愿者全天24小时值班,为前方提供不间断的信息、物资等工作保障,后续还将有两组支援小队约20人前往土耳其,此次救援将持续8到10天。

据了解,这是土耳其自1939年以来发生的最强烈地震。土耳其地震专家艾哈迈德·奥文·埃尔詹表示,地震发生的地方在四个主要断裂带的交界处,威力约为130颗原子弹持续爆炸了43秒。地震发生后,当地迎来严酷的雨雪天气,导致许多地区气温跌至冰点,让本来就艰难的救援工作雪上加霜。

图源 / 人民日报

深圳市公益救援志愿者联合会会长、救援专家石欣表示,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灾区水、电、通信设施遭到严重破坏,燃油紧缺,餐饮、住宿均无法正常保障,加上目前当地气候寒冷,大多数人不说英语,势必给沟通协调工作增加更多困难,因此必须认真做好救援人员的生活保障工作。

我们不仅是代表深圳民间救援队伍出征,到了灾区,我们就是深圳,是中国救援力量的代表。我们会严格根据中国政府有关此次地震救援的工作要求,积极配合国内其他救援队伍。特别是中国国际救援队在前方的工作,希望能够得到国内更多的支持,争取更好地完成救援任务。” 石欣表示。

图为深圳公益救援队先遣队2月8日集结出发的场景

据了解,此次土耳其地震救援是深圳公益救援队建队以来第5次执行国际救援任务。此前,他们曾分别在尼泊尔地震、伊朗地震、老挝溃坝、印尼苏拉维西地震等救援行动中,为深圳和中国赢得了广泛的国际赞许。

深圳企业捐助土耳其震区

200台数字对讲机

驰援土耳其,不仅有深圳救援力量,也有深圳企业的身影。

考虑到土耳其强震发生后,通信的中断给抢险救灾行动增加了极大的压力。作为一家专业制造智能专用通信设备的企业,深企海能达第一时间联系土耳其灾害及应急管理部(AFAD),捐赠了200台数字对讲机,用于人员搜救、医疗救援等。

同时,海能达表示,土耳其籍员工和中方员工也随时待命,为前往救灾的中国救援团队提供力所能及的对讲通信技术支持。

记者 / 杨溟晗 李天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