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无障碍
  • +1

物候记·白露|更深露重,百鸟衔食

李蔚
2021-09-07 11:21
来源:澎湃新闻
城市漫步 >
字号

二十四节气中,白露也许是最为诗意和浪漫的。无论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还是《红楼梦》中的枫露茶和冷香丸,白露给人的感觉总是清冷朦胧又淡雅静美,仿佛那在水一方的佳人。

这种感觉源于白露特殊的气候特征。它是全年昼夜温差最大的节气,日夜温度差别可达10℃至15℃。“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夜凉如水的街,空气中的水汽遇冷凝结为水滴,滚落在叶片、花蕾上,化作晶莹剔透的露珠在晨光中闪烁。秋的静谧恬淡便如水汽般氤氲开来。

国人自古喜欢在此时收集露水,相信其有特别的功效。《本草纲目》有载:“秋露繁时,以盘收取,煎如饴,令人延年不饥。”饮白露茶、酿五谷酒等习俗想来均与此相关。

白露也是抢收和秋播的季节。“白露遍地金,处处要留心”。秋天的田野已成为一片金色的海洋,庄稼在风中摇曳起伏,似乎怀揣着激动的心情,颤抖着迎接被收割的命运。

2021年的白露节气从9月7日到9月22日,涵盖“鸿雁来”“玄鸟归”“群鸟养羞”三个物候。

白露一候:鸿雁来

白露的第一个五天,鸿雁从北向南飞。

年轻的恋人手挽手无忧无虑地走着,一群大雁从容飞过天际。女孩若有所思,轻轻念道:“大雁飞上天,一队小飞船,有灰又有白,鼻子长又尖。”

这是老电影《雁南飞》开场的情景,大雁飞往温暖的南方,就像恋人们憧憬的美好未来。电影结尾时,大雁南飞的镜头再一次出现,但曾经的恋人已天人永隔,物是人非,如彩云易散琉璃脆。

影片中大雁南飞的场景,寄托着男女主人公浓浓的相思之情。

无独有偶,20多年后,一首名为《雁南飞》的歌曲传唱大江南北,同样表现了电影主人公对爱情的向往和忠贞。似乎大雁南飞的行为总能勾起人们心中的情思无限。

世上候鸟千千万,人们为何单单对大雁情有独钟?这与大雁的繁殖习性相关。人们认为大雁秉持一夫一妻制的配偶关系,忠贞不二,于是大雁便成为爱情最美的意象。

在“大雁”所泛指的雁族鸟类中,中国常见的有鸿雁、灰雁、豆雁、白额雁等。其中鸿雁犹为受国人喜爱。一个与鸿雁南飞相关的典故是鸿雁传书。相传苏武奉诏出使匈奴,却被扣押流放在寒荒之地牧羊。这一过就是19年。此后汉匈关系缓和,匈奴却不愿透露苏武行踪,推说其已身亡。为了救人,汉使声称皇帝在上林苑打猎时射中一只鸿雁,雁腿上绑有苏武的书信。单于才无奈放人。

自此人们开始用鸿雁指代书信。甚至中国邮政的LOGO就脱胎于飞翔的鸿雁。

鸿雁南飞 IC 图

鸿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独特地位不止于此。“鸿鹄之志”被用来比喻人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惊鸿”本指惊飞的鸿雁,在延伸出的“惊鸿一瞥”“翩若惊鸿”中借指体态轻盈的女子;《水浒传》中,宋江称鸿雁为“仁义之禽”……

对农人来说,鸿雁是判断农时和气候变化的重要依据。72物候中,有4个物候与鸿雁的迁徙相关,是出现次数最多的自然现象。这是因为鸿雁有着固定的迁徙习惯和迁徙路线,它们喜欢在固定的地点迁徙,途中的停留点和停留时间也绝少变化。

先秦时代,中原文明的核心地带与鸿雁的越冬地重合,让中原文明多有忌惮的草原部落的所在区域又与鸿雁的繁殖地重合。这样的巧合令鸿雁的南来北往与国人产生深刻的交集,也正因如此,鸿雁承载了数不尽的文化意向。

福兮祸所伏。交集并不总是美好的,也可能酿成悲剧。鸿雁食性广泛,在冬季食物短缺时,会飞到农田中掘食。此时恰逢越冬作物播种或抽芽,这使得人鸟冲突在鸿雁身上尤为突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鸿雁被列为农业“害鸟”,惨遭有组织的扑杀。

而在秋冬进补的传统文化驱使下,鸿雁肉被视作养生佳肴,更为其招来杀身之祸。

事实上,人类对鸿雁的猎杀和利用古已有之。早在三四千年前,先民就开始驯养鸿雁,经年累月,野生鸿雁翅膀退化,身材发福,就成了人类第一种驯化的家禽:鹅。不过,由于鸟类分布区域的不同,只有中国家鹅和非洲鹅的祖先是野生鸿雁,欧洲家鹅的祖先是灰雁。

与家鹅相比,幸运的鸿雁仍拥有诗和远方;不幸的是,每个硬币都有它的另一面,因为盗猎和栖息地破坏等因素,鸿雁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已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易危”等级。

白露二候:玄鸟归

白露的第二个五天,燕子从北方飞回南方。

灵巧的燕子是候鸟的又一个代表。每到寒冷的冬季,燕子就集群飞往南方,待来年开春再飞回北方育雏。

燕子之所以年复一年地长途跋涉,主要是为了赖以生存的口粮。众所周知,燕子是捕食昆虫的能手。每只燕子一个夏天可以捕食50万只昆虫,食量惊人。

它们有着极强的飞行能力,视觉结构和其它雀形目鸟类区别很大,更接近于猛禽,可以帮助燕子同时看清前方和侧面目标,敏捷地捕捉猎物。

独特的生存技能造就了唯一以飞捕为主的鸟类,有“燕子不吃落地食”的说法。它们只爱美味的虫子,对农作物、浆果等缺乏兴趣。但北方的冬季没有飞虫可吃,燕子也没有尖利的长嘴,无法深翻土壤吃到潜伏的昆虫幼虫、虫蛹和虫卵,只能不辞辛苦地飞向温暖的南方讨生活。

“燕子妈妈”为雏燕喂食 IC 图

为了填饱肚子,燕子每年都要经历一次横跨南北的大迁徙。这里的南北并非我们通常意义上理解的南方和北方,而是以赤道为分界点的南半球和北半球。

据科学家研究,燕子喜欢在月朗星稀的夜晚迁徙,飞得又高又快,所以我们很少看到燕子迁徙,总感觉燕子一夜之间就飞来或者飞走了。

与大雁不同,燕子迁徙时既不会排成特定的队形,也没有统一的路线。以家燕为例,东亚地区的家燕通常飞到东南亚、澳大利亚等地区;中亚的家燕会飞到南亚印度地区;美洲的家燕会沿着墨西哥、加勒比群岛南下,到南美洲腹地过冬;欧洲地区的家燕迁徙路线最为艰险,它们每年都要去非洲南部过冬,途中不单要横跨地中海,还得穿越撒哈拉沙漠。

燕子迁徙 IC 图

中国的燕子一般按地区呈梯度式迁徙。北方的全部雨燕和部分家燕会迁徙到非洲南部的南非过冬,中东部和南方的家燕则会到东南亚地区过冬。大多数燕子在秋季迁徙,而南方地区的燕子可能在初冬才开始迁徙。一般每年燕子回来早的地区南迁得早,回来晚的南迁得晚,但都会在第一次寒潮到来前南迁越冬。

不过,并非所有的燕子都需要长途跋涉。一些生活在海南、台湾等热带地区的燕子会成为当地的留鸟。

山高水长的迁徙之旅充满凶险,不仅常有猫头鹰、游隼等天敌出没,每年还会有许多燕子因为体力不支而在飞行中死去。

欧洲的燕子更是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不光要真正地跨越高山和大海,还要面临沙漠缺水考验。撒哈拉沙漠中很难找到固定水源,燕群会依赖有经验的老燕子记住水源位置,一旦水源消失,一批燕子就可能集体脱水死亡。雪上加霜的是,全球变暖正导致撒哈拉沙漠的面积不断扩大,欧洲燕子未来的命运将更为坎坷。

即便历经千山万水,成功到达温暖的南方,那儿也并非燕子的天堂——在非洲的尼日利亚等地区,当地人每到傍晚就在山头张开大网,等待过往的燕子自投罗网。落网的小燕子将被制成烤肉串,就这样成了盘中餐。

呜呼!燕子的征程是星辰大海,等待它们的命运却是天罗地网。轻灵的燕子用一生讲述了生命的脆弱与强韧。

白露三候:群鸟养羞

白露的第三个五天,鸟儿们开始为过冬储藏食物。“羞”通“馐”,这里指的是鸟类的食物。

面对日渐寒冷的空气,候鸟用脚投票,拍拍翅膀飞向南方。那些留在北方的鸟儿,要如何度过漫漫寒冬呢?

和候鸟一样,留鸟过冬的第一大挑战就是觅食。寒冬腊月,昆虫、小动物等不是被冻死,就是蛰伏不出,鸟儿们此时的食物选择有限,大多不会挑食,有啥吃啥。一些比较有远见的小鸟则会自建粮仓,提前存放坚果、种籽等容易采集和保存的食物作为储备。

冬天树上的鸟 IC 图

最爱存粮的鸟界代表是生活在北美的橡树啄木鸟。每当秋季来临,它们就会狂热地四处凿洞。在美洲的树林中,你若看见一棵遍布孔洞的枯树,那可能便是橡树啄木鸟的粮仓。它们会专门选择枯树来存储橡果,那些孔洞并不是空心的,橡树啄木鸟会仔细地在每一个孔洞里都塞进一颗橡子。当发现没有足够的树木时,它们连电线杆和木屋也不会放过。

斑点啄木鸟在凿洞 IC 图

这些缺乏安全感的鸟儿不仅总惦着存粮,对粮仓的保卫工作也很到位,会安排“哨兵”,防止其它啄木鸟或松鼠来偷粮食。

和勤勤恳恳的橡树啄木鸟不同,以松鸦、乌鸦、渡鸦等为代表的鸦科鸟类会存粮,但也爱偷粮。它们会偷窥、偷听其它鸟儿埋藏食物的行为,等主人离开后,便去“洗劫一空”。有些鸦科的鸟还会不断地改变食物的隐藏地以防止被盗,真是心机满满。

乌鸦 IC 图

为了应对食物匮乏的寒冬,还有些鸟会像人类那样“贴秋膘”,在冬季到来之前就吃饱喝足,储存脂肪。“食脑狂魔”大山雀便是其中代表。早在十九世纪就有人发现,大山雀会捕食弱小的鸟,还会啄开小鸟头骨,吃掉富含脂肪的大脑……研究显示,大山雀的无情杀戮大多发生在冬季,平日里它依然是以昆虫为生的萌萌的小鸟。

有些鸟将储存的脂肪利用到了极致,比如白胸苦恶鸟、美洲的小鸱(chī)(xiū),它们用的是休眠过冬法。来自北美的弱夜鹰是唯一真正会冬眠的鸟,这种生活在沙漠恶劣环境中的鸟儿到了冬季就会找个岩石缝隙或腐木洞穴躲起来,一睡就是100天。刚结束冬眠的弱夜鹰极其虚弱,要7个小时才能恢复正常行动能力。

除了各式各样的觅食策略,鸟儿们还有各种过冬妙招。其中“换衣服”是常规操作,也就是脱下鲜艳的繁殖羽毛,换上厚厚的冬羽。以雁鸭类为代表的水鸟的羽毛更是防水又防寒,是羽绒服必备的填充物。

在没有羽毛覆盖的腿脚部位,鸟儿会在寒冷时降低足部的血液流量。若是在冰冷的地面上站立,许多鸟儿还会“金鸡独立”,以减少热量流失。

人类有时也会成为鸟儿度过严寒的希望之光。它们利用公园、池塘等人工设施获取珍贵的水源,有时还会在屋檐、烟囱甚至居民的家中寻找庇护。

露从今夜白,夜自此日凉。对于所有的候鸟和留鸟们来说,养精蓄锐的季节到来了。

这期,我们将回顾 处暑的物候观察记录。下一期《物候记》,我们将为大家解读秋分三候,同时回顾白露的物候观察记录。

(作者李蔚系自然教育机构自然萌创始人。封面、物候卡插画:季静,封面图设计:薛之韵,海报设计:白浪。)

“物候记”专栏记录一年之中节气、物候的指征,观察自然变化与城市生活的关联,积累当代中国城市的物候观察资料。

    聚圣源站在青春的边缘孤独的人笔划起名大全杨毅约战机器人七零后妈的团宠小崽崽奥娜淋浴房冯骥才简介鼠年起什么名比较好给咨询公司起什麽名字黄立行个人资料怎么免费起名大全专卖店起名明星起名大全女dos系统起名字免费软件吗姓江起什么名字生死狙击迅雷下载感谢的话语暖心简短韩三千苏迎夏免费阅读全文最新章节免费公司起名测适合传媒企业起名的win10动态桌面鬼叫声给孩子起明星名字一寸照哆啦a梦全集下载多方考虑空场举办东京奥运会画世界为什么下架了冰吧加盟星座月份表12星座淀粉肠小王子日销售额涨超10倍罗斯否认插足凯特王妃婚姻让美丽中国“从细节出发”清明节放假3天调休1天男孩疑遭霸凌 家长讨说法被踢出群国产伟哥去年销售近13亿网友建议重庆地铁不准乘客携带菜筐雅江山火三名扑火人员牺牲系谣言代拍被何赛飞拿着魔杖追着打月嫂回应掌掴婴儿是在赶虫子山西高速一大巴发生事故 已致13死高中生被打伤下体休学 邯郸通报李梦为奥运任务婉拒WNBA邀请19岁小伙救下5人后溺亡 多方发声王树国3次鞠躬告别西交大师生单亲妈妈陷入热恋 14岁儿子报警315晚会后胖东来又人满为患了倪萍分享减重40斤方法王楚钦登顶三项第一今日春分两大学生合买彩票中奖一人不认账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周杰伦一审败诉网易房客欠租失踪 房东直发愁男子持台球杆殴打2名女店员被抓男子被猫抓伤后确诊“猫抓病”“重生之我在北大当嫡校长”槽头肉企业被曝光前生意红火男孩8年未见母亲被告知被遗忘恒大被罚41.75亿到底怎么缴网友洛杉矶偶遇贾玲杨倩无缘巴黎奥运张立群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黑马情侣提车了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回应蜉蝣大爆发妈妈回应孩子在校撞护栏坠楼考生莫言也上北大硕士复试名单了韩国首次吊销离岗医生执照奥巴马现身唐宁街 黑色着装引猜测沈阳一轿车冲入人行道致3死2伤阿根廷将发行1万与2万面值的纸币外国人感慨凌晨的中国很安全男子被流浪猫绊倒 投喂者赔24万手机成瘾是影响睡眠质量重要因素春分“立蛋”成功率更高?胖东来员工每周单休无小长假“开封王婆”爆火:促成四五十对专家建议不必谈骨泥色变浙江一高校内汽车冲撞行人 多人受伤许家印被限制高消费

    聚圣源 XML地图 TXT地图 虚拟主机 SEO 网站制作 网站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