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无障碍
  • +1

小寒|愿君冬安,念念归期

2022-01-06 08:2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辛丑年 / 贰拾叁 小寒

2022年1月5日 - 1月19日

雁北乡;鹊始巢;雉始鸲

霜风落叶小寒天,去客依依马不鞭。

我最平生苦离别,可能相送不凄然。

——宋代|郑刚中《送季平道中四绝》

小寒,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俗话说“小寒胜大寒”,按节气来讲“三九寒冬”正是在小寒时节。在冬季的最后一关,也是最宜长养阳气的时候。小寒期间最容易感到阴邪气盛,天气总是雾霭沉沉,而此时蛰伏在自然界的生命活力已经开始酝酿。

小寒有三候:一候雁北乡。虽然是冰天雪地,但是阳气已动,因此候鸟大雁感阳出现向北飞的迹象;二候鹊始巢。禽鸟是最早得知气候变化的。此时的喜鹊已得来年之气,开始衔草筑巢,准备孕育后代;三候雉始鸲。羽毛漂亮的雉鸟也被称为“阳鸟”。它们在接近四九时会感阳气的萌动而雌雄同鸣。

小寒日,数九寒冬,至此盛。苍松翠柏迎霜雪。推开小园,忽闻蜡梅幽芳。人静藏。寒夜听琴何为伴?一盘佛手一枝梅,一柱奇楠香。

草木有趣

儿时老家老房子背后,有一座小山。山上不同的高度,生长着不同的植被。山坡上,是附近人家种的豆类、茄子和野草花。再往高处走,便是一片白桦与白杨林。再走到山顶,唯有苍翠的松林。

春夏,山上的风景被白桦林与野花草抢了风头,鸟语花香,绿草成茵。冬季,当田地山野被雪掩埋,白桦林与白杨林叶子脱落,一片白茫茫的寂静后,只有松林,依然苍翠如初。

走进松树林,会有阳光透过头顶的绿荫洒下来,洒在被松针厚厚铺就的软绵绵的地毯上。时而可以捡到从树上掉下来的松塔,闭上眼睛,便可以听到风吹过松林传来的如海浪般的涛声,亦传来阵阵松林特有的潮湿的香风。故乡的山上有一座亭子,便命名为“松涛亭”。

听林区的伐木工人说,松树被放倒后,会从树上流出松油。从前东北人家就是用松油来点火,在我们那里俗称“明子”。小时候的记忆中对“松油”是有模模糊糊的印象的,有着浓烈的香气,在阳光下闪着灼目的橙黄色光华。这样的松油经过在地底的蜕变,便成了琥珀。

如今,人们再也不舍得用松油来点火了。丁酉年春节回到白山市,表姐带我去了一座花鸟文玩市场。那里处处可以看到用大块的松木依据树木的长势雕刻成的茶几、茶海,木头的颜色鲜亮橙黄,散发阵阵松香,美其名曰为“琥珀木”,价格不菲。我好奇,用手去触摸了一下,结果摸到一手亮晶晶的松油。身为一个依着松林长大的孩子,也觉得稀奇得紧。

中国文人赋予松更丰富的精神含义和观赏价值。《小窗幽记》中说:“古人特爱松风,庭院皆植种,每闻其响,欣然往其下,曰:此可浣尽十年尘胃。”《红楼梦》中贾宝玉称赞岳武穆坟前的松树,就是堂堂正大之气,千古不磨之物。在庭院中种植的品种,多是罗汉松、油松和白皮松。在树桩盆景中广泛使用的是五针松。

苍松翠柏扎根于山谷,此间若有明月来相照,这般意境最为清雅隐逸。想起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苏轼的“明月夜,短松岗”。一个清幽,一个苍凉,各有意韵。

最美不过黄山松。黄山素来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著称。清弘仁游遍黄山,作《黄山图册》六十开。画中老树虬松,万壑千崖,山如断骨,树如簪,颇得黄山松之性情。与弘仁同列为黄山画派的梅清,作有一副《文殊台图轴》。松涛云海层层叠叠漫溢而出,气象非凡。

而历代画松者,最爱赵孟頫与倪瓒。赵孟頫的《双松平远图》,倪瓒的《幽涧寒松图》中的松颇为秀挺飘逸,立在远山前,江水边,烟波浩渺间,甚是清雅。画亦有大片留白,有着文人画特有的空灵、含蓄的精神令人回味无穷。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文人多以松树体现隐逸于山水高士的品格。唐寅的《松荫高士图》、石涛的《松下高士图》、溥儒的《松阁高逸图》、张大千的《松下抚琴图》,每位大家不吝笔墨描绘的气宇轩昂的高士与苍翠遒劲的松树的图卷,各有风格。

中国文人画里的松是有精气神的。“枝如游龙,叶如翔凤。”我曾经学过一堂山水画课。画松叶,需要一笔笔地细细勾勒,犹如展开的凤羽。而枝干,则是“皮老苍藓”,需画出或青龙探海,或扶摇直上的气势来。

佛手

小寒时节,案上的岁朝清供之物,最为禅静清香者,莫过于佛手。

今年早早地买来几只,有一只尤美,状如佛菩萨禅坐时的手掌,形如兰花,半开半合。放在案头的青花瓷罐旁,到了夜晚人静时,一种属于芸香科植物的淡淡清香便充盈整个书房,甚为清幽,使人安宁。

佛手为芸香科柑橘属香橼种植物,又名佛手柑、五指橘、五指香橼等等。《本草纲目》中说,香橼即是佛手柑,这种说法已经与当下的习惯不符。佛手如今更多被视为香橼的一个变种,是人工多年选育的结果。呈现佛手的形态者为佛手,而香橼却形似梨子。佛手的香气也比香橼浓,久置会更加芳香。

在赏玩层面,其一,佛手可观其形。佛手的形态各异,这便是它观赏的最有趣味之处。犹如佛的手势,有微张、有微合、有展开、有深握、有肥腴、有清瘦,各具美态。行家里手把这些不同姿态的佛手也命以不同的名字。手指微张的,称开佛手。闭合如拳的称闭佛手、拳佛手等等。大自然创造出来如此惟妙惟肖的如佛之手般的观赏奇物,令多少工画师也自愧弗如,细想起来不免感慨造物的奇妙。

其二,是闻其香。芸香科柑橘属的橙、柑之类,有种特别提神的气味,中国人对此很迷恋。于是宋以来,文人雅士们开始风行除焚香、香花之类以外的摆果闻香。明清尤盛,地位差点取代了焚香。宋代起初是往床帐里放置香橼这类柑橘属的果子,后来则是盛在盘子中闻香。《长物志》中说香橼这类果子“香气馥烈,吴人最尚以磁盆盛供”。对此明代的高濂研究得更细腻,在《遵生八笺》里罗列了各种适合置果的大盘:“香橼出时,山斋最要一事,得官哥二窑大盘,或青东磁龙泉盘、古铜青绿旧盘、宣德暗花白盘、苏麻尼青盘、朱砂红盘、青花盘、白盘数种,以大为妙,每盆置橼廿四头,或十二三者,方足香味,满室清芬。”《红楼梦》里写探春的秋爽斋,紫檀架上放的大观窑的大盘,盘内盛着的也是几十个娇黄玲珑大佛手。

这里写的盘中香橼及佛手数目之多,便是古人为闻够那香气考量了。倘若只为观赏,我倒和文震亨观念一致:“以大盆置二三十,尤俗。不如觅旧朱雕茶橐,架一头以供清玩,或得旧瓷盆长样者,置二头于几案间。”一个简简单单的有岁月痕迹的旧盘子,仅放上一两枚,就足够禅静古雅。

佛手也可以药用,有理气化痰、舒肝健脾等功效。药用佛手因为产区不同而名称有别。产自浙江兰溪的称兰佛手,产自福建的称闽佛手,产自广东和广西的称广佛手,产自四川的称川佛手,产自云南的称云佛手。广东人擅长用佛手来做凉果,以甘草、薄荷和佛手制成,味道甘润清凉,是润喉的凉果三宝之一。我因好奇买来吃,却因为太凉而觉得身体耐受不得。广东暑气盛,因此当地人多饮凉茶。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饮食之于地域气候的差异不可违背。

小小的佛手晒干了,移到冬日的茶席间赏玩,颇得四时雅趣。如此的佛手更有枯寂之美,指尖也更为纤细,大小刚好可以直接拿来做茶拨,不失为一种巧用。

小寒,小吃满街

沿着节气之路行走,寻找二十四节气的当令美食。这个想法幸福地折磨了我许久。

找到这一个,节气和土地孕育的这一个,色泽最丰润,滋味最丰盈,以之为节气的路标。三种也不错,早中晚分而食之,一天一辈子。每个节气都有三候啊,一年七十二候。譬如小寒,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雊,等候吧,鸟儿飞回,筑巢,悦耳的歌声颤动着冬日的阳光。等待着,盼望着,胃口的酝酿和味蕾的想象让美食成为一个传奇。从小寒到谷雨,八气二十四候,每候应一种花,叫二十四番花信风。小寒时节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真是一路寒风一路香。

二十四番花信风,又称二十四风,是指从小寒至谷雨共八个气节,二十四候,每候对应一种花信,也就是每五天有一种花绽蕾开放,到了谷雨前后,就百花盛开,春满大地。

冰糖葫芦

我对吃食的定义非好颜色不取,就像一朵花那样开着,美丽香艳,远看是风景,走近了,唇舌凑上去,花色更生动。这样的吃食很多很多,我首先想到的是冰糖葫芦,是那种用半尺长的竹签儿串成的山楂果,一大串红得透亮的山楂果,以山里红为最佳。我太怀念童年的感觉了。在金黄的麦秸靶子上,在透明的玻璃橱窗里,每每看见那一串串的冰糖葫芦,我的身体里就会跑出一个孩子,攥着硬邦邦的钱币,围着红艳艳的冰糖葫芦转来转去,就有一些馋从他的嘴角淌出来,淌成酸溜溜的口水。我甚至看见,那个孩子在湾塘上溜冰,双臂张开,作飞翔状,他的右手举着的冰糖葫芦红光闪闪,他摔倒了,琥珀色的糖衣掉落在冰面上,他吃一点糖衣,嚼一口冰,冰甜冰甜的,他为此惊喜不已。

有营养学家告诉我,小寒吃烤地瓜、糖炒栗子已是一种时尚,言及最佳时令美食,他说,山楂,小寒吃山楂,打赢“保胃战”。我会心一笑,有一种他乡遇故知的感觉。不过,我迷恋的是冰糖葫芦酸酸甜甜的味道,它用山楂果串成,蘸以麦芽糖稀,最妙的是冷冷的风一吹,果面的糖稀迅速变硬,吃起来又冰又脆,真是天生地长的绝顶美味。

小寒时节不宜大补,那就来几味小吃吧。小时候,我家备得最多的水果是山楂,果形小,耐贮存,满满的一麻袋,一个大冬天都吃不完。我吃饱了饭,抓一把山楂出去玩半天,很有阔少爷的感觉。我的这一行为得到了李时珍老人的肯定:“凡脾弱食物不克化,胸腹酸刺胀闷者,于每食后嚼二、三枚,绝佳”(李时珍《本草纲目·果二》)。史上吃山楂最猛烈的是元人。元人食牛羊肉成癖,难免滞食饱胀,差役们遍征乡野,验物抽分,征得山楂以供肉食者享用。山楂怎么吃,不妨听听美食家袁枚的建议:“用山楂捣烂和粉,加松仁屑、白糖蒸之,酸、甘相济,醒酒最佳。”元人尚饮,熏风酷烈,他们吃了山楂酪又要豪饮千杯。山楂片是另一种吃法。山楂除去果柄果蒂,洗净,入沸水煮熟,制成果酱,加糖,刮片,烘干,切为厚薄均匀的圆片,比硬币大不了多少,吃起来质酥适度,酸甜爽口,亦有健胃消食活血散瘀之效。当然最好吃的还是冰糖葫芦,它酸里藏甜,甜中透酸,宛若回忆的味道。

小寒冷,小寒时处二三九,天寒地冻北风吼。外面,北风咝咝地打着呼哨。我和母亲在灶屋里忙着做冰糖葫芦。串山楂是我的活儿,去柄除蒂,清洗,把这些红灯笼一个一个地往棉槐条上挂去,一串十个,红红,圆圆,就像我红扑扑的脸蛋。熬糖的器皿最好是紫铜锅,熬出的糖色泽透亮。我家用的是小耳朵锅,煎鸡蛋烙薄饼都用它,样子蛮可爱,也省柴火。白糖倒入锅中,加开水,以浸透白糖为宜,搅拌,大火熬煮至糖色金黄,有小小的糖泡儿汩汩地冒,圆头圆脑的,好像一群小孩,在水里游来游去。这时,母亲就尖着筷子去蘸一下糖浆,微微一拉,拉出细细的糖丝儿,她开始教我蘸冰糖葫芦。她抓着我的手,把一串山楂小心地探向泡沫的表面,轻轻转动,裹上薄薄的一层糖衣,即可搁在玻璃片上冷却。每次加工二三十串,自己吃,也送四邻五舍,送出去几串冰糖葫芦,抱回来一些食物,还有大人们的一大堆夸奖。那些冰糖葫芦,个个晶莹剔透,串串饱满红火,照耀着我的童年。

不止山楂,山药豆、海棠果、地瓜块均可去糖浆里潇洒走一回,吃了治病又解馋。小寒处隆冬,围着暖暖的炉火,吃甜脆而凉的冰糖葫芦,有着无以复加的味蕾快感和身心愉悦,“冬夜食之,颇能去煤炭之气”(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长大以后,每次吃冰糖葫芦,我都在心里唱那首老歌,“山里红它就滴溜溜的圆,圆圆葫芦冰糖儿连。吃了它治病又解馋,你就年轻二十年”。童年的冰糖葫芦永不再来,真能年轻二十年,我的母亲就不会离去,她依旧和我们团团圆圆在一起,“没有愁来没有烦”。

烤地瓜

我是有依靠的。小寒大寒,冷成冰团,我抱着一个烤熟的地瓜取暖。闻着热扑扑的香气,我突然感到一种温暖的抚摸,就像母亲的手。小时候放学回家,母亲见我冻得直打哆嗦,就从火堆里扒拉出一个烤地瓜,叫我暖暖手。手未热,舌头倒有些蠢蠢欲动了,小心揭去外皮,瓜瓤金黄软嫩,冒着腾腾热气,咬一口,又香又面又甜,热乎乎的地瓜进了肚,像安了一个小火炉,暖烘烘的,五脏六腑无一处不熨帖。那时,地瓜是大冬天的主粮,煮地瓜熬地瓜粥,皆酥软甘甜,香味醇厚。人类学会吃热食,第一课是炙烤。地瓜糖分含量高,烤熟后呈软膏状,流着糖油,极品甜味都给烤出来了,那地瓜还不甜得人吧唧吧唧直咂嘴。

把食物用火烤熟了,不用烤箱,不用油盐味精,亦不用煎炸烹炒炝拌,最为简单,也凸显食物的本味。我家的烤地瓜有着远古时代的美。像古老时间里所有掌握钻木取火技艺的人一样,母亲格外珍惜每一簇火苗,每一个火堆。她烧火做饭的时候,把一两个地瓜搁在灶膛里,一边续柴火,一边翻动,大锅热气腾腾,灶膛香气飘飘。摊煎饼用鏊子,柴火的余烬,我们叫它“鏊子窝”,那可是一个神奇的地方,母亲在里面埋上一个瓦盆,瓦盆里盛着咸鱼头和咸菜疙瘩,大清早一觉醒来,咸菜焖熟,香喷喷咸滋滋软乎乎的,以之拉饭,甚妙。我吃的烤地瓜大都来自那里,以草木灰埋好,不要去动它,灰烬会从四面八方把一种温暖贯穿进去,这一来,烤熟的地瓜香味足,甜味重,舌尖轻轻一舔,就滋滋地开着缤纷的花。“鏊子窝”烧土豆也很好吃。地瓜土豆烧熟,灰烬已冷,用簸箕把草木灰运到灰仓里,东面粮食满囤,西边钾肥满仓,小院里游荡的风,都裹着甜丝儿,飘着香味儿。

糖炒栗子

珍惜每一簇火苗,每一个火堆。她烧火做饭的时候,把一两个地瓜搁在灶膛里,一边续柴火,一边翻动,大锅热气腾腾,灶膛香气飘飘。摊煎饼用鏊子,柴火的余烬,我们叫它“鏊子窝”,那可是一个神奇的地方,母亲在里面埋上一个瓦盆,瓦盆里盛着咸鱼头和咸菜疙瘩,大清早一觉醒来,咸菜焖熟,香喷喷咸滋滋软乎乎的,以之拉饭,甚妙。我吃的烤地瓜大都来自那里,以草木灰埋好,不要去动它,灰烬会从四面八方把一种温暖贯穿进去,这一来,烤熟的地瓜香味足,甜味重,舌尖轻轻一舔,就滋滋地开着缤纷的花。“鏊子窝”烧土豆也很好吃。地瓜土豆烧熟,灰烬已冷,用簸箕把草木灰运到灰仓里,东面粮食满囤,西边钾肥满仓,小院里游荡的风,都裹着甜丝儿,飘着香味儿。

糖炒栗子油光亮滑,吃起来亦是香甜可口。小寒天寒,正是糖炒栗子热卖的好时节。卖冰糖葫芦的走街串巷,“大糖葫芦儿啊……”,糖葫芦带上儿化音,“啊”字一拉长,叫卖声亲切动听,宛如唱美声。卖糖炒栗子就在街头支一口大锅,竖一根黑黑的烟囱,现炒现卖,人不喊,香味四下里飘,不时有栗子啪啪的爆炸声,好不诱人。栗子是干果之王,富含淀粉、脂肪、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养生为饮食第一要义,栗子怎么吃最有营养?李时珍说:“盖风干之栗,胜于日曝,而火煨油炒,胜于煮蒸。仍须细嚼,连液吞咽,则有益,”尤其是“火煨油炒”,有些为糖炒栗子立言的意味。大街上的糖炒栗子用糖和砂子炒,自己炒食则工艺更为精细。先用小刀在栗子上划出十字花痕,以防受热爆炸,亦使咸甜诸味进驻果肉,洗净,以清水浸泡。锅内倒入粗砂,炒热,加麦芽糖和植物油,炒成大大小小的颗粒,放入晾干的栗子,翻炒,待栗子外皮微裂,油亮金黄的果肉半露半遮,可食。

糖炒栗子在古代即为著名小茶食,其肉质甜糯,香味浓郁,被呼为“灌香糖”,并有赞美诗流传于世:“堆盘栗子炒深黄,客到长谈索酒尝。寒火三更灯半灺,门前高喊灌香糖。”揣了一大包热乎乎的糖炒栗子,小孩子是不会喊的,他的小脸蛋幸福得有些发烫,他挑来选去,用九颗栗子在热炕上摆成了一幅九九消寒图,他想,一颗一颗,慢慢吃掉,他的身体就住进了一个春天。

与小寒有关的谚语

腊月三白,适宜麦菜。

九里的雪,硬似铁。

腊月三场白,来年收小麦。

腊月三场白,家家都有麦。

腊月三场雾,河底踏成路。

三九不封河,来年雹子多。

小寒胜大寒,常见不稀罕。

牛喂三九,马喂三伏。

腊月栽桑桑不知。

三九、四九,冻破碓臼。

大雪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

三九四九不下雪,五九六九旱连接。

腊七腊八,冻死旱鸭。

腊七腊八,冻裂脚丫。

薯菜窖,牲口棚,堵封严密来防冻。

数九寒天鸡下蛋,鸡舍保温是关键。

腊月大雪半尺厚,麦子还嫌被不够。

九里雪水化一丈,打得麦子无处放。

小寒节,十五天,七八天处三九天。

一早一晚勤动手,管它地冻九尺九。

草木灰,单积攒,上地壮棵又增产。

天寒人不寒,改变冬闲旧习惯。

苏州园林里的小寒

百花凋零,但总有一些花朵不畏风霜,迎着寒风绽蕾开放。

苏州园林中的梅花栽植形式,主要有梅林、丛植、孤植、配植几种,注意意境造景的园林自然少不了花的雕饰,虽然今年受寒潮影响,苏州寒气袭人,但一株株腊梅早已露出头来,黄色的小花,散发出淡淡清香,成为了冬日里最温暖的色调。

逢年三九隆冬,最最值得期待的,是三五知己在寒夜里的小聚。那橘色的灯下,或趟或坐,旁边的红泥小炉上,一个用了很久的铁壶正冒着热气。我们大声说,大声笑,大口喝着热汤,人情之暖,早已胜过冬夜之寒。

视 觉 / 喜玛拉雅北坡的鱼、呆呆龙

部分图文来自于网络

— FIN —

原标题:《今日小寒|愿君冬安,念念归期》

阅读原文

    聚圣源台式电脑功率呼叫转移怎么取消卖书起个好听的名字2019年2月起名字txxx中国十大直言君子固定收益恶魔高校第一季国外确诊已超国内性感美女脱衣ps2汉化游戏下载祁姓起名张亚兰托管各得其所的意思李欣苒属牛人宝宝起名宜用字男宝宝起名字大全文化公司起名网尘封缘起名字鲁姓党的基本知识看痣相孙姓的男起名云顶之弈阵容搭配公司起名字免费测名一二年级抗疫手绘画起名的 唐诗宋词饭店名字免费起名大全bd什么意思淀粉肠小王子日销售额涨超10倍罗斯否认插足凯特王妃婚姻让美丽中国“从细节出发”清明节放假3天调休1天男孩疑遭霸凌 家长讨说法被踢出群国产伟哥去年销售近13亿网友建议重庆地铁不准乘客携带菜筐雅江山火三名扑火人员牺牲系谣言代拍被何赛飞拿着魔杖追着打月嫂回应掌掴婴儿是在赶虫子山西高速一大巴发生事故 已致13死高中生被打伤下体休学 邯郸通报李梦为奥运任务婉拒WNBA邀请19岁小伙救下5人后溺亡 多方发声王树国3次鞠躬告别西交大师生单亲妈妈陷入热恋 14岁儿子报警315晚会后胖东来又人满为患了倪萍分享减重40斤方法王楚钦登顶三项第一今日春分两大学生合买彩票中奖一人不认账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周杰伦一审败诉网易房客欠租失踪 房东直发愁男子持台球杆殴打2名女店员被抓男子被猫抓伤后确诊“猫抓病”“重生之我在北大当嫡校长”槽头肉企业被曝光前生意红火男孩8年未见母亲被告知被遗忘恒大被罚41.75亿到底怎么缴网友洛杉矶偶遇贾玲杨倩无缘巴黎奥运张立群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黑马情侣提车了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回应蜉蝣大爆发妈妈回应孩子在校撞护栏坠楼考生莫言也上北大硕士复试名单了韩国首次吊销离岗医生执照奥巴马现身唐宁街 黑色着装引猜测沈阳一轿车冲入人行道致3死2伤阿根廷将发行1万与2万面值的纸币外国人感慨凌晨的中国很安全男子被流浪猫绊倒 投喂者赔24万手机成瘾是影响睡眠质量重要因素春分“立蛋”成功率更高?胖东来员工每周单休无小长假“开封王婆”爆火:促成四五十对专家建议不必谈骨泥色变浙江一高校内汽车冲撞行人 多人受伤许家印被限制高消费

    聚圣源 XML地图 TXT地图 虚拟主机 SEO 网站制作 网站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