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无障碍
  • +1

恐袭不断,菲律宾南方为何有独立倾向?

2022-07-26 11:2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环球情报员 环球情报员

菲南独立

作者|恪谬

责编|Thomas

菲律宾是一个群岛国家,由7000多个零碎的岛屿组成,主要分为吕宋、米沙鄢、棉兰老三大岛群。

▲菲律宾群岛密布,与“千岛之国”印尼相比也毫不逊色

菲律宾首都位于北方吕宋岛的马尼拉,因此北方也是该国的政治经济重心所在。

在菲律宾南部,尤其是棉兰老岛上,有着很多武装反政府组织。这些组织虽然规模各异,但核心诉求都是将棉兰老岛的穆斯林区分裂出去,其行动也是愈发暴力,在国际上经常引起不小的轰动。

▲棉兰老岛的位置(红圈内)

2020年,菲律宾南部苏禄省霍洛市发生两起由自杀式袭击者造成的连环爆炸事件,造成15人死亡,75人受伤。

2017年的马拉维危机,菲政府与独立组织交战了整整5个月才彻底收复城市。

▲马拉维危机,菲律宾政府的反恐战争

而最轰动的还当属2000年的霍洛岛绑游客在马来西亚西巴丹岛被阿布沙耶夫组织劫持到菲律宾霍洛岛,最终在利比亚领导人的调解和交付2500万美元的赎金之后人质才被逐步释放。

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菲律宾南方的独立倾向如此之重,甚至孕育出了众多恐怖组织?

▲“阿布沙耶夫”组织,活跃在菲律宾南部,频繁制造爆炸袭击与大规模绑架事件

一、菲南过往:摩洛穆斯林起源

菲律宾是东南亚唯一的天主教国家,天主教徒在菲律宾约占总人口的80%。

▲东南亚各国的主体宗教地图

而在菲律宾南部,却分布着约占全国总人口5%的伊斯兰教徒,集中分布于棉兰老岛。这“天主教海洋”中一抹鲜艳的“绿色”,显得格格不入。

▲菲律宾宗教地图

棉兰老岛上居住着一千万多的伊斯兰教徒,虽然当地有着多个民族,先天具有种种差异,但由于都信仰伊斯兰教,在社会和文化方面也有着许多共同点。

经过百年时间的磨合,他们逐渐将自己与菲律宾中北部的其他族群区别开来。

▲菲律宾各宗教教徒比例,基督天主教和新教占了90%

最早在14世纪,在文艺复兴和海上贸易浪潮的推动下,波斯湾沿岸的阿拉伯人一路向东,他们到印度、中国、南洋和东非等地行贸。

在东南亚,他们从印尼群岛,北上来到菲律宾南部,将伊斯兰教传播到了菲律宾,自此开启了菲律宾“伊斯兰化”的历史。

▲伊斯兰教向东扩张,1390年第一次登陆菲律宾群岛

15世纪,一些来自苏门答腊的阿拉伯人在菲律宾南部的苏禄群岛、棉兰老岛上建立了大大小小的伊斯兰政权。

其中,苏禄苏丹国是公认的菲律宾历史上建立的第一个国家。

▲苏禄苏丹国

在苏丹国时期,伊斯兰教逐渐在菲律宾南部传播。但由于菲律宾群岛零碎,苏丹国一时并未能向北部的吕宋岛扩张。

不久之后,西班牙殖民者的到来,更是彻底断绝了苏丹国北扩的机会。

▲菲南穆斯林的苏丹与随从

二、殖民入侵:南北渐行渐远

15世纪末,西班牙人消灭了统治其七个世纪之久的阿拉伯“摩尔”政权(710年-1492年),光复统治。

▲阿拉伯人占领伊比利亚半岛

在这7个世纪里,伊斯兰统治者在西班牙推行伊斯兰教。在天主教政权光复统治后,西班牙第一件事就是“去伊斯兰化”,大修天主教堂,禁止说阿拉伯语言与穿搭,设立宗教裁判所审判伊斯兰教徒。

而后,西班牙便迅速进入大航海时代,1521年麦哲伦船队抵达菲律宾,代表西班牙首次发现这一片土地。

▲位于菲律宾拉普拉普市的麦哲伦纪念碑

随后在16世纪中后叶,西班牙从墨西哥出发到达菲律宾中部,自此开始了对菲律宾的殖民征服,并在当地推行天主教。

但在向南部棉兰老岛进发时,西班牙遇到了几十年如一日的反抗。

西班牙人在入侵时,发现当地人与西班牙曾经的伊斯兰统治者“摩尔人/摩洛人”非常相像,便蔑称其为“摩尔”,后演变为“摩洛”。

双方之后长达300年的战争也被称为“摩洛战争”。

▲西班牙殖民版图,菲律宾位于亚洲东南亚地带,图中左下角

而在之后,西班牙人向南方发动了十几次战争,但始终没取得有效成果,穆斯林们也不甘示弱,经常袭击吕宋岛一些地区。

这样的冲突一直持续了300余年。直到19世纪中叶,苏禄苏丹才被迫承认西班牙的宗主权。

但就算承认西班牙的宗主权,西班牙人在菲律宾南部依然未取得完全的控制权。在西班牙驻军进驻棉兰老岛后,不仅活动范围被限制于军事据点附近,更是经常在夜晚被当地势力袭击。

对于大部分棉兰老内陆地区,西班牙人根本无力控制。

▲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菲律宾”之名来源于其名

殖民入侵使菲律宾群岛的南北文化联系被切断,西班牙人在占领菲中与菲北之后,大肆推行同本土一致的“去伊斯兰化”政策。

西班牙在几百年间几乎彻底抹除了伊斯兰文化在菲中、北部的影子,并在菲律宾中北部广泛推广天主教信仰。

而在这漫长的三个世纪里,面对来自北方殖民者的不断侵袭以及压迫,天主教和伊斯兰教的矛盾日趋尖锐。

▲1734年西班牙的菲律宾地图

时间进入19世纪,几百年过去,西班牙作为第一代殖民霸主的地位早已不复从前,而美国作为新一代的列强,对大势早已不复的西班牙所拥有的殖民地垂涎已久。

1898年,为争夺菲律宾的控制权,美西战争爆发,日暮西山的西班牙不敌船坚炮更利的美国人,最终战败。

但在停战条约的签署上,西班牙人耍了个滑头,将其没有实际占领的棉兰老岛也划给了美国,把这坨烂摊子甩给了美国人。

▲美西战争

美国接管菲律宾后,很快发现了南部迥然不同的情况。为完全控制菲律宾,美国人软硬皆施,一边推行对穆斯林的经济政治压迫,以及转化教育;一边发动数次战争,仍然没有成功占领棉兰老岛。

不仅如此,还进一步激发了穆斯林的抵抗决心和独立意识,也加剧了穆斯林与天主教徒之间的矛盾。

▲美式教育走入菲律宾课堂

由于考虑到战争成本过高,美国着手与南部苏丹进行谈判,最终签订了吉兰姆·贝兹条约,苏丹承认美国对其属地的主权,美国则要承认苏丹对于当地的统治。

美国象征性地取得了棉兰老岛的统治权,但棉兰老的穆斯林则保留一定的自治权。

▲美军对于摩洛人的屠戮

之后的几十年间,美国对菲律宾也采取了一贯的分治策略——以北治南,即在保留南部独立特征的基础上维持统治,建立以北部菲律宾文化认同为核心的菲律宾族群形象,并赋予其民族官方地位,这进一步加深了南北关系的裂缝。

美国更是颁布新的菲律宾土地法,宣称南方土地为“非法土地”,计划性地向棉兰老岛迁徙北部天主教居民,以稀化当地伊斯兰为主的宗教构成。

▲美国占据的菲律宾都督府(粉色)

虽说南方在政治上拥有自治权,但实际上南部自治政府的选举内务、选举以及司法等诸多部门都是由北方移民把控权力。

随着北方移民的不断增多,南方的资源在得到开发的同时也在被运往北方,经济上南方有着成为北方附庸的趋势。

这些政策对于菲律宾南北关系造成了极大伤害,南方开始将对殖民者的不满逐渐转移到对北方中央政府的身上。这种转移是南北的社会隔阂与族群对立问题在菲律宾独立后进一步延续、甚至恶化的重要背景。

三、同化整合,南北矛盾加剧

在取得对菲律宾的主权后,时任美国总统麦金莱1899年在给美国国会的信中确定了美国对菲律宾政策的基调:

“对于菲律宾,我们不是来掠夺的,而是要用发展、文明化、教化的政策,训练他们能够自我管理。”

于是,美国将自己的一套政治体制移植到菲律宾,即最高权力在美国掌握的前提下,废除西班牙原有的殖民体制,建立一套新的仿“美国式”的参议两院政治体制,而菲律宾在“美国利益优先”的基础上享有一定的自治权。

对于南部地区,美国在1902年便撕毁吉兰姆·贝兹条约,对摩洛人进行直接统治,美国照搬西班牙管理模式,建立摩洛省,最高权力由菲律宾总督把持,地方上则设了五级行政省;并引进美国司法体系,给予当地人一定领导权。

▲菲律宾总督(1901年-1904年)威廉·霍华德·塔夫脱,后来担任第27任美国总统(1909-1913)

1914年更是撤掉了摩洛省,设立棉兰老和苏禄部。北部的精英分子则担任重要官职,掌握摩洛地区的立法权。

教育、农业、医疗的管理权也由摩洛地区转移到了北方的马尼拉。后来美国再次加速摩洛“菲化”的进程,棉兰老和苏禄部也被撤掉,其职权转移到内政部下属的“非基督教部落局”。

20世纪初,菲律宾人民独立意愿愈发强烈,1923年爆发了“内阁危机”,内阁成员与参众议长集体辞职。

最后,经过数十年的争取,以及美国内部利益集团的施压,菲律宾人以极大程度的贸易优惠为代价得到了美国的独立允诺。

▲1924年菲律宾独立使团代表

1934年,美国国会通过法案,许诺十年之后给予菲律宾独立,但随后成立的菲律宾国协在版图确定上却忽视了南部穆斯林的诉求。

最终菲律宾国协确立了包含吕宋岛、米沙鄢岛、棉兰老岛三大岛区在内的国家版图,但这种沙文主义式的“统一”自然不会得到南部的认可。

▲1935年建立的菲律宾自由邦国旗

在国协发布版图规划不久,一群穆斯林上层人士向美国国会递交了一份《权力与目标的宣言》,声称代表50多万穆斯林,“坚决要求作为一个摩洛国家、一个具有宪法意义的苏丹国并得到世界的承认”。

1935年,菲南一些穆斯林领袖集体写信给罗斯福,指出菲律宾是由两个不同宗教习俗和传统的民族构成的,要求穆斯林聚居区不被并入即将被承认的菲律宾联邦。

但二战的爆发打断了菲律宾的独立进程,在太平洋战争中,日本入侵菲律宾并扶持建立菲律宾第二共和国,表面上许诺其独立,实际上却是由日本军方直接掌握权力。

而在日占期间,南部仍有游击队在坚持抵抗,据统计在日占期间菲律宾共有26万人规模的游击队,仅棉兰老岛有约4万人。

在菲律宾人不断抗争的同时,其独立意识也在不断加强,而同仇敌忾也暂时使原本南北双方的矛盾得以缓解。

二战结束后,1946年菲律宾正式独立,棉兰老地区也正式成为菲律宾的一部分。

▲菲律宾独立

在美国的推动与支持下,为了瓦解其凝聚力,便于中央政府同化统治,棉兰老岛被零零散散划分成数个省,自治权也被极大削弱。

并且由于菲律宾政府沿用美国的同化政策,推行“整合计划”与内部殖民主义等因素的刺激下,棉兰老地区独立倾向愈演愈烈。

20世纪50年代起,菲律宾政府沿用美国政策,开始向南方大规模移民,70年代后又推行进一步的同化政策,不仅继续鼓励向南方移民,而且支持当地天主教移民组建武装力量,忽视当地人的情感认同和宗教认同,抹煞当地本土文化。

1903年-1939年,从北部移入棉兰老岛的移民有近70万,而1948年-1960年,迁移到棉兰老岛的移民人数则达 125万。

移民的大量涌入使棉兰老地区的人口急剧增加,1948年-1960 年,棉兰老地区的人口增长率达到87%,是全国人口增长率41%的两倍多。

▲摩洛女性

到了1970年,在菲南的天主教徒人数就超过穆斯林的人数。直到今天,棉兰老岛全岛2500万的人口中,穆斯林人口已经不足30%。

天主教徒移民不仅占据穆斯林的公共土地,也使得穆斯林成为自己土地上的少数民族,从而打破这块土地上民族与宗教的平衡。

50年前曾经是摩洛穆斯林为主体的科达巴托、拉瑙、达沃、三宝颜和巴西兰等地,如今都是天主教徒占主体的地区。

天主教徒的大量移民使穆斯林的传统社会面临着严重的挑战,摩洛人在经济、政治、社会各方面都遭受着不平等的待遇,南北矛盾进一步加剧。

四、独立情绪爆发

1968年,两名渔夫从马尼拉湾救上来一位受了枪伤的穆斯林男子,据他回忆,官方武装部队屠杀了一批穆斯林新兵,他是唯一一名幸存者,这次事件被称为贾比达大屠杀。

▲贾比达事件

在此之前,摩洛穆斯林更多为获取公正平等的政治、经济权利而斗争,较少涉及独立诉求,但这次事件彻底点燃了摩洛人的反抗情绪。

1969年,在高涨的民族主义浪潮下,摩洛民族解放阵线(MNLF)成立,其建立的摩洛民族军成为与中央政府对抗的主要力量。

1972年中央政府颁布《军事管制法》,向南方大举用兵,菲律宾政府军出动武装力量围剿各暴乱据点,最大兵力曾达十万人,平均每日作战费用达到27万美元,菲律宾政府一度失去对南方部分地区的控制。

▲摩洛民族解放阵线组织旗帜

双方的对峙持续近二十年,南部陷入旷日持久的游击战,也经历过缓和和剧烈冲突,不断有武装派别被“招安”。

而至于冲突,其中最剧烈的便是2012年的“摩洛伊斯兰自由运动”,南部武装偷袭了数十处军事设施,并扣押了500多名村民。

双方而在漫长的对峙之中,内部独立诉求也发生了分岐,摩民解组织内部分激进成员对组织行动日益不满。

▲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全国的政治经济重心位于北方

1977年,部分成员脱离摩民解,其中一部分于1982年成立更为极端的“摩洛伊斯兰解放阵线(MILF)”,摩伊解侧重于以宗教为矛头向菲律宾政府抗争,坚持与菲律宾政府进行武装斗争。

分化后的反抗运动中在“民族”的底色上增添“宗教”色彩,从而使民族矛盾与宗教矛盾进一步交织在一起,摩洛问题进一步复杂化。

最终1990年,摩民解与中央政府签署协议,建立“棉兰老穆斯林自治区(ARMM)”,所辖范围包含南拉瑙省、马京达省、巴西兰省、苏禄省、塔威塔威省五省。

双方停止军事对峙,并在6年后签订了最终的和平协议并停战。

▲棉兰老穆斯林自治区区域(红色部分)

但由于多项关于自治区的承诺并未真正落实,摩伊解对自治区的建立并不满意,并继续坚持对中央政府的武装反抗。

▲摩洛伊斯兰解放阵线组织旗帜

而在新的对峙中,摩伊解中又有一部分激进分子进一步脱离组织,并加入1991年成立的“阿布沙耶夫组织”,以恐怖主义的极端方式申明独立倾向。

在这20年间,南北大大小小的冲突不断,南部的独立势头犹如干柴烈火,越烧越旺,大大小小的反政府组织星罗棋布般分散于南部诸岛上,恐怖行动比比皆是。

▲菲律宾棉兰老岛地图,穆斯林的范围被压缩到了棉兰老自治区里

如2002年举世震惊的巴厘岛恐怖袭击事件、2003年的达沃国际机场爆炸、2004年的情人节爆炸、2017马尼拉酒店袭击事件。

自2001年以来,菲律宾约有3000人死于恐怖袭击。棉兰老岛也获得了“绑架之岛”的称呼。

911事件之后,菲律宾当局以反恐名义加强扫荡棉兰老地区,南北局势一度陷入极度紧张,分离主义诉求不断加强。

▲菲律宾各地的贫困发生率,棉兰老穆斯林区“飙红”,高达60%

如今,阿布沙耶夫已彻底发展为菲南主要的恐怖主义组织,曾在东南亚制造恐怖事件,绑架游客,制造枪击与爆炸案。

而摩伊解现已发展成菲律宾最大反政府组织,现有成员15400人,各式武器11300余件。在经历同样漫长的军事对峙的同时,与中央政府进行过多轮谈判,但长期并无实质进展。

2013年,原摩洛民族解放阵线不满原自治区势力境况,宣布在苏禄、沙巴等地区成立“邦萨摩洛共和国”,虽然这次宣布独立并未引起多大反响,但侧面使得中央政府与其进行了更多关于建立亚国家的和平谈判。

▲“邦萨摩洛共和国”的声索领土

2016年,杜特尔特赢得菲律宾总统大选,他是第一位出身于棉兰老地区的总统,在马尼拉接受大学教育,自称天主教徒的他在2018年公开质疑天主教教义,并宣称自己不再信奉天主教。

富有个性的他,积极与棉兰老反政府组织谈判,支持其建立进一步的“亚国家自治区”。

▲杜特尔特出席邦萨摩洛就职典礼

2019年,经过一系列漫长的公投,“棉兰老邦萨摩洛穆斯林自治区(BARMM)”正式成立,所辖范围在包含前棉兰老穆斯林自治区范围的基础上,增加了部分地区。

长达20余年的独立纷争,最终以自治区的扩大宣告短暂平息。

▲邦萨摩洛穆斯林自治区旗帜

棉兰老岛的经济总量占全菲律宾的15%左右,据勘测,棉兰老岛占全菲黄金储量的70%。

但棉兰老岛上的恐怖势力却并未消失,更多激进的武装势力寻求与“基地”这样的恐怖组织合作,谋求制造更大的争端。

总之,菲律宾南部这愈演愈烈的独立倾向,还是根植于由历史长期积蓄的民族与宗教矛盾,以及中央政府一意孤行的内部殖民主义整合政策。

这一切都不断加剧着菲南穆斯林的边缘化境地引起的不满情绪,而在摩洛族群内部分裂问题和宗教极端主义等一系列复杂的因素之下,菲南局势才会如此风谲云诡。

▲菲律宾地图

作者|恪谬

西南政法大学在读法学生 | 历史角落发掘爱好者

责编|Thomas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毕业生|环球情报员主编

—(全文完)—

本文系 「环球情报员」原创内容

未经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原标题:《恐袭不断!菲律宾南方,为何有独立倾向?》

阅读原文

    聚圣源腹黑王爷要不得五行缺金男孩起名王中起名最近有点烦废柴无所不知兽电战队强龙者48起名字测名字湖人热火g1回放建材材料公司起名起名字缺水女孩卫氏起名起名网站免费下载家庭农场起名重生之征战岁月人民的名义百度云国家审计电视剧创业公司起名三才五格 起名思政课心得体会谢姓给孩子起名店铺起名网免费取名网牛年宝宝起名字女孩2021免费起名用的好有什么字姓许起名字给领导的简短祝福语8字酷鸟浏览器面如土色的意思狗宝宝起名宜用字大全串店起什么名字好听汤加丽人体艺术摄影淀粉肠小王子日销售额涨超10倍罗斯否认插足凯特王妃婚姻让美丽中国“从细节出发”清明节放假3天调休1天男孩疑遭霸凌 家长讨说法被踢出群国产伟哥去年销售近13亿网友建议重庆地铁不准乘客携带菜筐雅江山火三名扑火人员牺牲系谣言代拍被何赛飞拿着魔杖追着打月嫂回应掌掴婴儿是在赶虫子山西高速一大巴发生事故 已致13死高中生被打伤下体休学 邯郸通报李梦为奥运任务婉拒WNBA邀请19岁小伙救下5人后溺亡 多方发声王树国3次鞠躬告别西交大师生单亲妈妈陷入热恋 14岁儿子报警315晚会后胖东来又人满为患了倪萍分享减重40斤方法王楚钦登顶三项第一今日春分两大学生合买彩票中奖一人不认账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周杰伦一审败诉网易房客欠租失踪 房东直发愁男子持台球杆殴打2名女店员被抓男子被猫抓伤后确诊“猫抓病”“重生之我在北大当嫡校长”槽头肉企业被曝光前生意红火男孩8年未见母亲被告知被遗忘恒大被罚41.75亿到底怎么缴网友洛杉矶偶遇贾玲杨倩无缘巴黎奥运张立群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黑马情侣提车了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回应蜉蝣大爆发妈妈回应孩子在校撞护栏坠楼考生莫言也上北大硕士复试名单了韩国首次吊销离岗医生执照奥巴马现身唐宁街 黑色着装引猜测沈阳一轿车冲入人行道致3死2伤阿根廷将发行1万与2万面值的纸币外国人感慨凌晨的中国很安全男子被流浪猫绊倒 投喂者赔24万手机成瘾是影响睡眠质量重要因素春分“立蛋”成功率更高?胖东来员工每周单休无小长假“开封王婆”爆火:促成四五十对专家建议不必谈骨泥色变浙江一高校内汽车冲撞行人 多人受伤许家印被限制高消费

    聚圣源 XML地图 TXT地图 虚拟主机 SEO 网站制作 网站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