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角度:马蜂窝旅游APP思考与分析

卡尔Karl
9 评论 30552 浏览 196 收藏 38 分钟

随着时代的发展,出去旅游是时常会有的事情,尤其是在年轻一代中,他们热衷于在空余时间和朋友出去游玩,又或者是自己独自出去。而与之而来的,旅游APP也随之发展起来,蚂蜂窝旅游网站在自由行消费者的角度,旨在帮助用户做出合理的旅游消费决策。本文是从四个角度来对蚂蜂窝旅游APP的一些思考与分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这也是旅游业竞争如此激烈的根源所在,传统旅行社面对几家大型旅游OTA平台的冲击之后,客户资源越来越薄弱,纷纷也开始加入了互联网+旅游这一块,让我们的客户资源不再受到地域等问题的限制。

当然随之而来的是各种类型的在线旅行平台诞生,比如:飞猪、蚂蜂窝、携程、去哪儿等等。

本文从市场、用户、功能、运营等方面对“蚂蜂窝移动端”进行了分析,并从功能的角度解构了其中可能不完善地方,并且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

一、市场分析

1. 市场边界

蚂蜂窝最早主要是做旅游攻略为主,用户浏览别人的游记,也可以自己发表游记,是基于旅游社交和旅游大数据的新型自由行服务平台,这也是蚂蜂窝的商业模式。他的主要竞争对手是穷游网,当然还有携程、去哪儿、飞猪旅行等综合性旅游平台。

蚂蜂窝通过用户交互生成内容,然后对数据挖掘和分析。依据用户偏好及其行为习惯,对应提供个性化的旅行信息、自由行产品交易及服务,全球OTA、酒店、邮轮、民宿、当地旅行社等旅游产品供应商通过旅游大数据与消费者精准匹配,可以节省部分营销费用。

随着自由行交易平台的出现,标志着个性化旅游:自由行时代的到来。

业界通常将旅游划分为三个时代:

  1. 鼠标+水泥的时代(以携程为代表);
  2. 垂直比价时代(以去哪儿为代表);
  3. 以蚂蜂窝为代表的个性化旅游的自由行时代。

在移动互联网语境下,自由行的实质是旅游社交和旅游大数据,用户通过网络获取并分享旅游信息、产品和服务。

蚂蜂窝旅游网站在自由行消费者的角度,帮助用户做出合理的旅游消费决策。UGC(用户创造内容)、旅游大数据、自由行交易平台是蚂蜂窝的三大核心竞争力,社交基因是蚂蜂窝区别于其他在线旅游网站的本质特征。

2. 市场的整体数据表现

(1)市场规模

数据来源:艾瑞咨询

数据来源:艾瑞咨询

数据来源:艾瑞咨询

透过以上数据发现:

  1. 在线旅游市场规模每年都在不断增长,从2009年到2018即然有11倍的增长率。
  2. 这也透露了在线旅游市场的巨大机会。从数据来看,旅游行业从16年开始放缓,这不代表在线旅游到达顶点,因为中国互联网的潜力还巨大,据维比资讯从互联网统计机构internetworldstats获取的最新数据,截止2017年3月末,全球互联网用户达到36.96亿,中国达到7.3亿,渗透率52.7%。
  3. UGC服务也是蚂蜂窝三大核心竞争力之一,当然与其有正面竞争关系的平台主要是穷游网。

(2)同类App下载规模对比

数据来源:艾瑞咨询

数据来源:艾瑞咨询

从下载量可以看出蚂蜂窝2月份下载量增幅很大,蚂蜂窝的内容是其核心竞争力之一,2月是春节,增速明显加快。票务住宿预定是携程和飞猪核心竞争力之一,所以增长点主要在1月份,到了2月数据比较平淡。

目前蚂蜂窝逐渐发展成综合性旅游平台,从数据来看蚂蜂窝未来还是有一定潜力去追赶携程、去哪儿、飞猪等在线旅游平台。

(3)同类APP用户月活跃数

数据来源:易观千帆

数据来源:易观千帆

数据来源:易观千帆

从用户活跃度来看,携程和去哪儿作为老牌平台,后来合并,有足够的用户优势,但是目前要追赶上飞猪和途牛通过对产品的优化调整还是有机会的。

原来的主要竞争对手穷游网,增速缓慢, 蚂蜂窝和穷游网业务相似,都是以用户UGC提供建议为核心的服务公司,对旅游相关信息整合,制作旅游攻略指南,形成旅游社区。

蚂蜂窝和穷游网区别在于:

  • 穷游网:定位专注在国外出境自助游,有文艺气质,用户相对高端,提供国外穷游锦囊电子杂志。在出国自助游的势头刚起步阶段,内容还不够丰富。
  • 蚂蜂窝:定位主打国内,产旅游攻略指南电子杂志作为主要产品,指南内容质量较高,游记攻略丰富,用户驻足时间最长,旅游网站里相对高端的用户体验。

可能由于出境游还处于萌芽阶段,所以目前从前期大环境来看,蚂蜂窝有一定优势而且有大的发展潜力。

二、产品定位及用户分析

1. 产品定位

蚂蜂窝旅游网站在自由行消费者的角度,帮助用户做出合理的旅游消费决策。UGC(用户创造内容)然后形成旅游攻略、旅游大数据、自由行交易平台是蚂蜂窝的三大核心竞争力,社交基因是蚂蜂窝区别于其他在线旅游网站的本质特征。

当海量内容汇集时,蚂蜂窝能依据用户偏好,对接个性化的旅行产品服务。

2. 用户分析

目标人群:

  1. 对互联网有认知并乐于旅行、自由行的年轻群体。
  2. 利用假期和好友或者家人一起自助旅游的白领。
  3. 利用空余时间独自或者同学间出门旅游的学生。
  4. 经常在外户外旅行的驴友。
  5. 喜欢写游记分享旅游心得的人群。

用户画像:

数据来源:腾讯指数

数据来源:腾讯指数

数据来源:腾讯指数

数据来源:腾讯指数

通过以上几张图的数据我们发现:

  • 蚂蜂窝主要用户还是分布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因为一线城市对信息事物的接受力强,然后经济条件也比较好,但是随着中国二三线城市经济的崛起,说明马蜂窝在二三线城市还有很大的潜力。
  • 大部分学历为本科,因为主要人群18-23都是在校本科生,他们大部分时间较多,出游的预算较少,而马蜂窝UGC(用户创造内容)是他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也需要一定的写作能力。其次教育程度较高的网民能够较快接受新鲜事物,该部分人群在在线旅游发展早期是主要推动力量。
  • 主要人群18-23岁,因为年轻人更加需要获得关注和认可,对很多年轻人来说,让旅行看起来美好甚至比旅行本身更重要,例如:他们会花费大量的时间用来拍照和修图,分享心得,得到多少点赞,某种程度上,旅行变得比以往更加功利。

为什么男性比女性多?

  1. 从安全角度来分析,因为马蜂窝主要用户偏年轻,而这个阶段的女孩子一个人出去自由行家庭影响因素比较大。
  2. 男性网民本身较女性网民多。
  3. 男性网民商旅出行的需求量更大。

3. 用户使用场景:用户在什么情况下会使用产品

(1)出游前

  1. 查目的地有哪些景点,哪些景点比较有名,哪些景点感兴趣。
  2. 制定自己的游玩日程,根据自己的出游日期来安排行程。
  3. 看别人的攻略,别人的行程与别人的游玩感受,给自己参考。
  4. 预定机票/门票/住宿/定制游等等。

(2)游玩时

  1. 查景区之间的路线,交通方式;
  2. 查看景区交通,介绍,游玩线路等详细介绍信息;
  3. 找附近同时在玩的人;
  4. 再次查看别人的游记。

(3)游玩后

  1. 把自己游玩的行程、照片、心得整理成游记分享;
  2. 对玩过的地方进行评价。

举例:

用户类型:

  1. 小明,男,24岁,大学刚毕业在北京工作,收入不是很高,预算也不是非常高,最近想和女朋友出去旅游,想提前了解目的地情况,想更实惠的规划行程,于是他打开马蜂窝查看别人写的游记和当地景区的详细介绍。
  2. 小王,男,37岁,金融行业上海工作,经济条件也较好,但是因为工作比较忙,最近想要带家人出去旅游放松一下,于是他打开了马蜂窝进入商城选择马蜂窝定制游。
  3. 小张,男,28岁,资深旅游玩家,最近刚好从新疆回来,发现那边特别美,刚好有时间,就打开马蜂窝写了一篇游记,几个月后没想点击率很高,还给他产生了经济效益,于是以后每去一个地方都会写一篇游记。

三、产品功能分析

1. 产品的功能架构

2. 用户使用路径

蚂蜂窝自由行的用户分两类:

  1. 有目的性的:有明确想去的地方,可以直接使用马蜂窝的特色功能,比如:查看游记攻略,定酒店机票等等。
  2. 无目的性:不知道想去什么地方,就想看看再做决定。

3. 主要功能和用户

旅游游记和攻略:

  1. 出行迷茫的用户:不知道怎么玩,想多看看再做决定;
  2. 经验丰富的用户:记录并获得关注,参考规划适合的路线;
  3. 预算不高的用户:最优出行方案省钱;
  4. 职业旅行家:希望获得粉丝,通过游记引流并产生商业价值;
  5. 旅游网站/旅行社用户:希望通过游记引流产生商业价值。

旅游目的地:

  1. 目标明确的用户:通过目的地功能直接查看游记、攻略、然后预定机票和酒店,门票以及其他服务。
  2. 目标不明确的用户:在首页无目的的浏览,看到感兴趣的内容直接点击进去浏览。

旅游商城:

  1. 定机票和酒店的用户:价格优惠快捷方便。
  2. 工作繁忙时间少收入高的用户:报团或者定制旅行省事省心。
  3. 没经验不知道怎么玩的用户:报团或者半自助游获得满足感。
  4. 其他服务:签证/门票/租车/保险/接送机/邮轮等服务。

4. 内容流转路径

图3-4-1

从蚂蜂窝内容流转路径来看,从整合内容到进行决策,决策之后继续交易,交易之后再分享内容,这就是一站式的闭环。

内容作为蚂蜂窝很重要的一部分,怎样才能产生优质的内容?

作者一方面游记以图文形式记录着自己的感受,对自己有着特殊的纪念意义;另一方面,他们又迫切地想把游记分享出去,与他人产生交流。

经过分析,蚂蜂窝主要内容产生人群分三类:

  1. 普通群体,喜欢记录,希望通过游记获得关注和交友对于这类人群,游记可能比较业余,但接地气,会吸引一部分用户。
  2. 职业旅行家或者可以称为旅游网红,希望获得粉丝,引起关注,通过游记引流并产生商业价值,这类人群比较专业,有漂亮的照片,非常不错的文笔,还有很专业的编辑能力,能引起人情绪上面的共鸣,让你看了游记就想买票出发,他们会吸引大量的用户关注。
  3. 旅游网站和传统旅行社,希望通过游记引流产生商业价值,他们有和一些职业旅行家签约,帮助他们推文,内容可能方面比较刻意引入自己的产品,和上面提到的b类用户会产生一些联系。

内容的好与坏关系到用户的增长,往往一遍好的内容会引起情绪共鸣,让浏览的用户主动评论、点赞、分享到朋友圈。随着游记的热度增加,自然会被推荐到首页,最终会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当然内容的呈现方式也会影响到用户的体验,通过个人体验,发现蚂蜂窝游记的内容呈现形式有两种:

(1)首页推荐的方式去展示,如下图3-4-2所示:推荐的内容分为很多类,如精选、国内、国外、个性主题游等等,然后他的精选内容可以通过头图划动切换游记,点击当前图片就可以跳到游记内容页面。

图3-4-2

(2)用户主动通过首页搜索框获取内容如图3-4-2所示,当搜索想去的地方以后,平台会自动跳到APP的目的地功能首页,如图3-4-3所示:从这里点击游记进去看到的呈现方式很直接快捷,用户可以根据自己出行日期、人物、花费、筛选出对应的游记,也可以根据之前上过首页的的游记,最新发表,七日热门来浏览游记。

图3-4-3

以前我们所知道蚂蜂窝是一个游记和攻略分享社区,随着UGC内容积累到了一定程度,蚂蜂窝探索出了一条与传统OTA平台不一样的商业化道路。

基于用户的游记和攻略,蚂蜂窝试图将自己打造成一个旅行产品交易平台,将内容和旅游供应链所代表的交易连接起来。蚂蜂窝所做的不仅是交易闭环,而是旅游的闭环。

蚂蜂窝从发酵用户的旅行想法开始,用户可以在上面订购机票、景点门票和酒店,最后还会在上面撰写游记,这恰恰也满足了用户的需求。

蚂蜂窝与如今在线旅游行业的多数OTA不同,蚂蜂窝的变现路径,是对内容价值的再挖掘。十年的积累让蚂蜂窝拥有让同行艳羡的优势:不低价、不烧钱,内容优势直接转化为极低的获客成本。

它需要做的,只是让用户知道,他们不仅能在这里“知道”,还能在这里“买到”,蚂蜂窝这座“孤岛”可以帮助他们完成所有的旅行需求。

5. 功能分析

(1)游记

游记满足了用户主要需求是想出去旅游但不知道怎么去玩,可以通过别人的游记更好的优化旅游行程。次要需求是有些专业游记中会提供一些旅游产品推荐,比如:门票酒店等等。

用户可以直接通过游记中提到的产品链接订购机票、住宿等等,即可以节省用户选择时间又能提高效率,特别是对于选择困难多用户帮助很大。

体验:

图3-5-1和图3-5-2进入游记里面查看目录,为什么有些游记有目录段落和提到的地点,而有些没有?

图3-5-1

图3-5-2

建议:

  1. 从用户浏览的角度来分析,如果偶然看到一篇游记文章很长,又没有目录可以直接跳到自己想看的内容没,看的过程中会显得视觉疲劳,会减少继续看下去的欲望。建议:每篇作者在写的时候要求必须有目录才能上传,这样即可以帮助作者写出层次清晰文章,也满足了浏览者观看舒服以及通过目录选择想看的内容需求。
  2. 要求作者在写游记的目录中都有文章中提到的地点如图3-5-3所示,地点可以是酒店、景区、餐馆等等也可以是借宿露营的地方,并且写上评价,在传统的出游过程,我们对于预定和选择酒店或者景点该不该去很纠结,这个功能对于用户而言可以减少做决策的时间,提高出游效率,满足了用户选择困难的需求。

图3-5-3

(2)攻略

此功能会根据当下时节相应推出当季推荐、主题推荐来吸引用户下载旅游攻略,并有讨论区来对攻略进行评论。

攻略功能满足了用户主要需求是:已经确定目的地的用户可以通过此功能优化行程,提前了解目的地哪些景点适合去,有什么好吃的,该做什么准备,住什么地方等需求。避免了到达目的地漫无目的的玩,提高了用户出游效率,降低了出游路上时间成本。次要需求就是还未确定目的地的情况下随意逛逛做备选参考。

体验:

攻略有些内容感觉像看百度百科一样,更新没有实时性,如图3-5-4和3-5-5,比如说:景点介绍,去看百度百科有什么区别?

图3-5-4

图3-5-5

建议:

平台攻略内容方面丰富一些,让大家都参与进来,并且采用当前热度的形式展示,采取一些奖励的方式让用户也来写:

  1. 目前蚂蜂窝平台的蜂蜜可以抵现金,采取蜂蜜奖励机制,攻略必须通过平台审核,比如:用户纠错更新一篇攻略奖励5蜂蜜,写一篇新的攻略奖励50蜂蜜。
  2. 尽量鼓励当地用户去写,因为他们生活在本地,最了解情况,写出来的内容具有实时性,这样的文章带入感应该更强。也提高了用户出游做攻略的体验和效率。
  3. 建议在攻略功能加入社交元素,让大家都参与进来互动,会增加用户的粘性,比如显示当前攻略提供的作者,阅读的用户如果想深入了解可以添加作者为好友进行互动。这样既提升了用户体验,又满足了用户交友的需求。

(3)旅游商城

用户看在蚂蜂窝完游记确定好目的地,可以直接通过旅游商城预定一些服务,因为它满足用户的主要需求是机票、酒店、门票的预定以及定制旅行和跟团游的选择。

次要需求就是一些其他服务,比如:签证/门票/租车/保险/接送机/邮轮等。对于平常工作繁忙,没时间做攻略的用户来说,这个功能主要可以节省用户选择时间,通过平台获得一站式服务,特别是定制游,大大的满足了用户需求。

体验:

图3-5-6第一栏的广告位是固定的,自动切换的形式会不会更好,建议第一栏广告位采取自动切换的的方式,展示如图3-5-7。用户可以看到更多的优惠产品,比如:机票、酒店等等。即满足了用户购买预定平台特色产品的需求,又让让产品广告位置价值最大化。

图3-5-6

图3-5-7

图3-5-6第二栏菜单内容需要滑动才能看到全部选项,感觉不方便直接,如果作为用户需要自己去滑动才能看到想看的内容。建议减少操作流程,大道至简,简单的东西可以让用户少思考,用产品的过程轻松愉快,建议图1第二栏的菜单栏可以全部展开,简化一些内容。

比如:境外租车和当地用车可以合并到一起,接送机放到机票预定界面如图3-5-8,旅游商城总体布局原型如图5-6所示,这样布局既优惠了版面布局又满足用户体验感受。

图3-5-8

在机票页面有往返的选项如图3-5-9,但是点击机票预定既然还不能定往返?

如图5-10,对于用户而言,哪里方便去哪里,哪里便宜去哪里,此项操作表面上可以选择往返,但实际不能,会减少用户下次继续使用的机率。

图3-5-9

图3-5-10

建议:

不管是技术问题还是和航空公司谈判问题,建议把此功能尽快加上,这项需求大部分人都能用到。

  1. 人总是渴求得更多,永远不会满足,比如说:双十一商家各种促销,各种团队促销优惠卷红包不停,用户领了还想领,如果能定往返机票相当于送送了个大红包。
  2. 从用户画像来看,蚂蜂窝大部分用户群体还是年轻人,出行费用方面肯定能省就省,往返机票相当于满足了用户贪婪的需求,其次为用户提供了便携的一站式服务获得更好的体验。

如下图3-5-11,满足用户住的需求是每个出游的人都需要的,蚂蜂窝也满足了,但进入定酒店推荐的酒店是国外的,从前面用户画像的数据分析,蚂蜂窝的主要群体还是国内20-30岁的年轻用户,出国游少,推荐国外的酒店吸引力并不大。

图3-5-11

建议:

  1. 可以根据用户在前面选择的目的地推荐当地酒店。如果说用户在浏览完目的地以后想来定酒店,看到的首先推荐的是目的地周边的酒店这个过程带来的体验是不样的,当然更多的是满足用户快捷的定到自己喜欢的酒店需求。
  2. 建议以动图自动切换的形式推荐国内特色酒店,推荐的酒店可以根据点评、点赞、用户打分通过计算机大数据综合评选自动推荐。如果酒店确实很好,它能让好的酒店能展示出来,也给予了商机以后继续保持,或者做的更好的动力,它既满足了商家宣传获得更多订单的需求,也满足了用户定到好酒店的需求。

建议移动端增加社区页面:

蚂蜂窝虽然一直自带社交属性,社区应该作为比较重要的一个板块,在PC端有此板块,而且包含了比较多的内容,比如说:论坛、同城、拍卖、周边等等,但是到了移动端就没有此板块的分类。

图3-5-12

为什么要在移动端增加社区页面?

  1. 生活也离不开手机了,越来越多的人都用上了智能手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们都渴望和自己相似的人在一起玩耍,仿佛找到了知音,蚂蜂窝用户可以随时通过手机直接在这里面找到同伴交流。
  2. 比如说:PC端的结伴功能很实用,而在移动端并没有,很多时候身边的朋友不可能同时都有时间,用户可以通过发起结伴找到一起出去玩的同伴。

图3-5-13

建议:

把原本酒店菜单所占的版面改成社区如图3-5-14:

  • 因为酒店预定在首页和旅行商城本身是有入口,可以通过这个两个入口进行查看和预定;
  • 蚂蜂窝是内容驱动周边服务,主要还是以内容为主,要直接定酒店有很多平台可以选择,他们要先在本平台看了攻略游记才会慢慢开始接下来的需求,比如说:做攻略定酒店机票等服务。

在社区页面增加每日话题功能:每天抛出一个旅游相关的话题出来供大家讨论,比如说:旅游中该注意什么?怎么判断景区酒店的好坏?等等,这样即提升了大家的积极性和和对平台粘性,也满足了用户学习的需求,

在社区页面增加查看附近蜂友功能:比如说:只要A用户有登陆就留下定位印记,B用户就可以通过查看附近蜂查看A蜂友,平台可以设置距离5-10公里内登陆过的蚂蜂窝用户都可以看到,他们可以添加好友互相交流,加上此功能利大于弊,满足了用户交友的需求。

图3-5-13

四、运营及推广策略

1. 活动简介

进入到蚂蜂窝的活动页面,发现蚂蜂窝活动还算比较丰富,如图4-1-1以精选的一条约驾活动为列:此活动主要通过与租车公司合作举办,也算是一场推广活动。

主要活动规则如下:

图4-1-1

专题中“阳光海岸“、“公路文化”、“雅痞”和“城堡”4个关键词对应4个不同的目的地,选择关键词后,点击“选择未知目的地发车”,决定你要出行的目的地。

点击“选择未知目的地发车”按钮后,即为发车成功并可以参与抽奖,奖品由后台自动抽取。

发车成功后,点击“约好友上车”按钮如图4-2-2,分享到朋友圈或私信,邀请好友上自己的车。

图4-2-2

好友点击进入您分享的页面,可以看到目的地关键词及活动介绍,点击“上TA的车”按钮即为上车成功,每个好友上您车的机会只有一次,具体如下图4-3-3。

图4-3-3

2. 活动分析

通过活动奖品使用户满意:首先自驾的概念对于旅游人群是很能接受的,从奖品来看还算比较丰富,异国自驾体验(共4份),规则是每个目的地的中奖用户,可带一名好友去该地自驾。

马蜂窝为每组用户(2人)提供马蜂窝站内价值18800元内的往返机票及酒店住宿,中奖用户可自主选择马蜂窝站内该目的地下酒店和机票的任意商品,由工作人员代为预定,(超出18800部分需由中奖用户自行承担)。

此活动通过约好友上车,分享链接到微信朋友圈、微博等场景让好友上车,蚂蜂窝和租车商家都可以获得一定的推广。

3. 改进方案

截止目前,活动已经发布三天,从下图4-4=4看排行榜的数据来看,获得的传播度并不是很高,具体原因有二点:

  1. 通过朋友圈进入朋友分享的页面,只能上车,并没有看到我也要参加活动的选项,如果朋友圈好友想参重新去下载app?我想不会,人都是懒惰的,总是喜欢以最简单的方式去达到自己的目的。
  2. 目的地只有国外,费用对于两人来说预算不高,诱惑度一般。

图4-4-4

通过分析,因为Hertz主要是国外租车服务,而蚂蜂窝主要用户是国内,建议和国内主流商家合作效果会更好,比如:神州租车、滴滴出行。

简要方案如下:

现在越来越多的用户会选择到当地租车出游,以神州租车为列:可以采取共赢方式合作,目前蚂蜂窝平台所提供的租车包车服务都是旅行社类似的商家,神州租车可以入驻平台,或者其他合作的方式都行。

  1. 主题:神州租车&蚂蜂窝免费带你去旅行。
  2. 简介:你有多久没出去旅行了?赶快带上家人或者和朋友一起出发吧,神州租车&蚂蜂窝为你来买单。
  3. 时间:法定节假日前发布活动最好,因为这时候出游的人最多,用户参加活动积极性也越高。
  4. 规则:和此次租车商家的活动类似,通过分享到朋友圈约好友上车,但是这次可以带3人。车由神州租车提供,旅行过程中的住宿和往返机票由蚂蜂窝提供。
  5. 奖品:一等奖5位,神州租车提供汽车使用权30天,过程中住宿和到达目的地的往返机票蚂蜂窝提供。二等奖10位,神州租车提供汽车使用权15天,过程中住宿和到达目的地的往返机票蚂蜂窝提供。三等奖30位,神州租车提供汽车使用权7天,过程中住宿和到达目的地的往返机票蚂蜂窝提供。

五、总结

目前国内在线旅游平台各有各的优势,随着大家生活水平的逐渐提升,对于旅游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相比携程和去哪儿等平台蚂蜂窝未来还有很长的一段路需要走,任重而道远。

本身个人喜欢旅行,作为蚂蜂窝的老用户来说,近期深度体验了app中间还是发现了一些体验上的不舒服:

  1. 进入游记里面查看目录,为什么有些游记有目录段落和提到的地点,而有些没有。
  2. 攻略有些内容感觉像看百度百科一样,更新没有实时性,比如说景点介绍,去看百度百科有什么区别。
  3. 在机票页面有往返的选项,但是点击机票预定既然还不能定往返。

 

本文由 @卡尔Karl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 CC0 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2年 app 产品思考 初级 蚂蜂窝
「向善设计」—— 五步驱动产品增长,实践人性化数字医疗
08-141808 浏览
「向善设计」—— 五步驱动产品增长,实践人性化数字医疗
短剧杀疯了,爱优腾芒B志在必得
11-202612 浏览
短剧杀疯了,爱优腾芒B志在必得
小白必看!3 个方法,教你从容应对业务需求
07-183096 浏览
小白必看!3 个方法,教你从容应对业务需求
挣扎的社区团购:野团疯长,巨头后撤
04-272707 浏览
挣扎的社区团购:野团疯长,巨头后撤
详解|为做组件,Figma 更新了哪些功能?
07-193282 浏览
详解|为做组件,Figma 更新了哪些功能?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1、不知道你是什么版本的?我的版本好久没更新,可以直接查询、预定往返机票啊。
    2、国内大部分往返机票就是2张单程机票的价格加起来……哪有啥优惠呀

    来自北京 回复
  2. 我团队准备开发一款同类型的App,方便交流一下吗?vx:hyh6628

    来自广东 回复
  3. 哈哈哈关于最后的改进的第二点,活动也可以做到多人多面,hertz在海外市场还是比较不错的无论是体验还是车的质量,其实可以关注海外景点的人做到hertz推送,国内自驾租车需求的做到神州专车,更帅一些。多谢作者文章,很好的分析方式就是有点长,提炼大纲需要一段时间~

    来自北京 回复
  4. 哈哈,分析的不错呢,想知道这里可以允许发布同产品的分析报告吗?有的产品分析报告都很久以前的了,方便加下VX:zlf_com吗?

    来自广东 回复
  5. 你好,方便加一下微信吗.15018474846

    回复
    1. 你好,请问您是?

      回复
  6. 游记里面的段落是撰写人自主定义的,有的用户是初次使用社区或个人排版意识的弱化都影响游记的阅读。
    如何更简便的让大家实现游记上传,可能是后续所有社区类平台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回复
    1. 确实。引导发游记人的文章组织形式,以带动质量。进而提高可读性是发布工具考虑的重点

      回复
    2. 说的非常对,如何引导是一件非常值得深思的事情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