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5

走向世界的中国剪纸 ——剪纸的实践与思考

中剪会
北京/艺术工作者/5年前/1604浏览
走向世界的中国剪纸 ——剪纸的实践与思考
中剪会

走向世界的中国剪纸 ——剪纸的实践与思考

 

undefined


undefined

▲ 乔晓光

                                                                              

▍乔晓光 / Qiao Xiao-Guang

       乔晓光,1957年生于河北邢台。中央美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人文学院文化遗产学系副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文化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全国委员会委员,芬兰《卡莱瓦拉》协会外籍会员。曾任中国民间剪纸研究会会长。

      

        1982年河北师范大学艺术系中国画专业毕业,获学士学位。1990年中央美术学院民间美术系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留校任教至今。

 

        近二十多年坚持实践以树立本土文化精神为主旨的艺术探索之路,多次在国内外举办画展,并多次参加国家重要展览,探索以人类文化遗产为主题的剪纸艺术创作与国际间的艺术交流。1986年开始,二十多年持续考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民族民间艺术,关注民间习俗文化和中国乡村社区非物质文化传承现状。2000年以来,在教育领域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学科创建,以及民间美术课程普及,主持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社会实践项目。

                                                                              

undefined▲《寻找娜拉》/ 乔晓光


一、纸的文明·作为世界非遗的中国剪纸


        剪纸,是一个世界性普及的文化物种,亚洲、美洲、欧洲的许多国家都曾有过自己的剪纸传统,至今一些国家仍在延续着自己的剪纸传统或活跃着现代剪纸的身影。南部亚洲一些信奉小乘佛教的国家,以及东亚的日本和美洲的墨西哥都保留着习俗剪纸使用的传统(图1)。而现代剪纸在欧洲、亚洲、美洲的一些国家,都有着热衷剪纸的艺术家在坚持探索创作。虽然现代剪纸在当代艺术中的位置还是边缘的,但剪纸这个独特的艺术物种,正在显示出其最靠近日常生活和普通人的文化魅力(图2)。人类的生活需要剪纸,剪纸是日常生活中信仰情感和手工劳作中不可或缺的载体与媒介。剪纸也是人自身心与手沟通慰籍的重要方式。

▲ 图1-1 波兰民间剪纸

 ▲ 图1-2 芬兰圣诞节剪纸

▲ 图1-3 墨西哥民间剪纸

▲ 图1-4 日本民俗剪纸

▲ 图2 2013年在挪威特隆赫姆举行的凯伦 · 碧特 · 维勒的剪纸艺术展览(乔晓光拍摄)


        在以往的传统社会,剪刀这个普通而又神奇的工具,把女人潜在的审美造物本能发掘的淋漓尽致,女红的手艺成为传统社会每个女人生存的必备能力。在古代中国,剪刀如同筷子和毛笔一样,都是对人自身能量的发挥与发掘,身体最基本的阴阳生命之气作用于手端,去完成简单或复杂的生存需求。手靠近于心,心导引于手,这是一个蕴含着形而上的运动过程,赞美“心灵手巧”,是中国人一种最普遍的人格审美价值观。今天互联网无纸办公时代的到来,印刷品开始衰退消失,数字化传媒兴盛起来。此时,剪纸开始被关注,剪纸作为纸文明手工价值的文化魅力与神性突显了岀来。


undefined  

▲图1-1 波兰民间剪纸

 

        中国是世界剪纸的原乡,最早的纸与剪纸都发生在中国。在新疆吐鲁番地区干旱的地下古代墓室中,考古发现了1500年前南北朝时期的丧俗剪纸残片(图3)。这是个惊人的发现,复原后的残片呈现出美丽成熟的团花纹样,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剪纸团花。这些世界最早的剪纸花样,是用多次折叠的方式剪制而成的,这个方法今天在新疆吐哈盆地的维吾尔族村庄里仍然在延续使用着(图4)。今天维吾尔族村庄里的维族妇女仍然在沿用着刺绣的剪纸花样,折剪也仍然是今天剪纸的主要剪制手段。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境内丝绸之路沿途不断的考古发掘,我们又看到一些地域出土的剪纸实物,在陕西宝鸡陇县原子头遗址唐墓出土的团花类型的剪纸,使我们看到了靠近平原地区的千年前的剪纸形式(图5)。而在敦煌莫高窟发现与发掘出土的各种用于佛事与丧俗的剪纸实物,则使我们看到了一个千年前的剪纸文化形态(图6)。  


undefined  

▲图3 吐鲁番59TAM306出土的残片是“对马”纹样复原图,图形还原的方法同样证实了残片的复原为八方

 (曹量绘制)

undefined  ▲图4 新疆哈密地区维族乡村里正在刺绣的维族妇女和传统剪纸花样

undefined

▲图5-1 陕西陇县原子头遗址唐墓陶塔式罐腹部粘贴剪纸图案复原图

(图版来源:宝鸡市考古工作队、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陇县原子头》,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彩版)

▲图5-2 塞柳藏 《汆子花》 5.6cmx5.6cm 宝鸡凤翔县

▲图5-3 史全梅 剪纸《汆子花》  6cmx6cm 宝鸡岐山县

undefined ▲图6-1 敦煌莫高窟北区石窟出土的唐代忍冬形剪纸

▲图6-2 敦煌莫高窟北区石窟出土的唐代梅花形剪纸


        剪纸在中国的文化分布与文化多样性,比我们想象的更为丰富。在中国多民族的村寨,有30多个民族遗存着仪式与习俗剪纸的传统,这是我带领中央美院非遗中心硕博士志愿者团队,经过十多年田野调查发现的重要结果。中国剪纸2009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期入选的项目还包括中国书法、中国篆刻、中国雕版印刷技艺、宣纸传统制作技艺,我们看到了一个互为关联的纸的文明形态。这五项入选的传统项目,不仅连接着中国古代造纸术及与纸相关的文化类型,也标明了这些源远流长的古代文化传统,今天仍存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的发明,极大地推动了古代文明的进程,也影响了世界文明的发展。“纸发明以后,它不仅在中国本土极为流行,并且向世界各地传播。在东方,纸在2世纪时传至朝鲜,3世纪时传至日本。在南方,3世纪时传至越南,7世纪前传至印度。在西方,3世纪时传至中亚;8世纪时传至西亚;10世纪时传至非洲;12世纪时传到欧洲;16世纪时传到美洲,并在19世纪传入澳洲。”[1]

        

        造纸术的发明、发展和普及,积淀形成了独具东方特色的中国古代纸的文明形态,这个形态同时作用于官方与民间,作用于文人精英,也作用于日常生活与信仰活动。其中包含了两大基本的传统类型:一类是以官方和文人精英为主体,以汉字和书写传统为核心,以笔墨纸砚为工具形成的纸文明传统,这个传统包括书法、中国画、古典书籍、官文、书信等;另一类是以乡村劳动妇女和农民为主体,以传统纹饰谱系为核心,以口传文化信仰为内涵,以纸、剪刀、刻刀为主要工具所形成的民间纸文明传统,其中包括剪纸、木版年画、纸扎、灯彩、冥纸、纸马等。民间纸文明形态也是历代民俗生活的反映,是纸的文明功能和载体形式在生活中不断拓展的产物。这两类文化身份不同的纸文明传统,满足维系了中国漫长农耕时代的生存信仰和文化的传递与发展。应该说中古时期以后的中国,在纸的文明形态中为世界作出了许多重要独特的文化贡献。今天,许多古老的纸文明形态依然在我们生活中传承和遗存着,如书法、中国画、年画、剪纸、彩扎、纸扎等(图7),其中剪纸是最具民族普遍性和生活使用最广泛的传统,也是历史文化积淀悠久、深厚的文化传统,中国剪纸千年经久不衰的传承,是人类文化遗产历史上一个奇迹。 

undefined  

▲图7-1 河南淮阳二月会祭祀纸扎(乔晓光拍摄)

undefined  

▲图7-2 青海互助县姚马村龙王庙“梆梆会”仪式剪纸(何梁拍摄)


  二、对话与交融·用中国剪纸讲世界的故事


        近40年改革开放的中国,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农耕文明转型期,进入新世纪以来,社会的变革与现代化发展加速,互联网时代的经济发展,使昔日的农业时代生活和前工业时代的生产开始真正的退出历史舞台。乡村在不断消失,昔日的乡村习俗生活正在成为弱化的遗产。今天,我们已经进入前所未有的全球化背景下文明转型期的文化遗产时代,诸多的手工艺类型和传统工艺生产都在进入衰微的退潮期,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需求,成为其最后的生存之地。


        不仅在中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世界的格局也是动荡不安的,昔日全球化发展的强势正在发生着逆转,民粹主义泛起。从英国的脱欧以及欧美国家大选,都在出现逆全球化的趋势。文化在当今的世界又开始彰显出地缘政治和文明的独特价值。21世纪是古老的中国文化又开始与世界对话交融的时代,中国文化开始走向世界,开始在与世界的对话中去创造新的时代文化。我实践的用中国剪纸讲世界的故事,正是在这样一种大的时代背景下开始的,也是我在新世纪初,主持民间剪纸申遗项目时开始遇上的新课题。


        2004年受挪威易卜生剧院邀请,我用剪纸的方式为现代舞戏剧《寻找娜拉》的舞台美术设计原图,我接受了这个邀请,用了二年的时间完成了这项合作(图8)。2006年现代舞戏剧《寻找娜拉》在北京国际舞蹈节的首演获得了成功,因为是一次跨文化的、不同专业艺术家之间的合作,又是世界性易卜生年的巡回演出,所以,一切细节经过了复杂冗长的对话与讨论交流后方才确定。在合作的一年多时间里,挪威易卜生剧院的人共来北京四次,他们的院长Inger Buresund女士、经理Gry Wie 女士,还有编舞和舞台设计的两位女士,我们围绕着所有的细节进行了讨论,她们对剪纸中每一个纹样的细节进行了详细的询问,最终通过了我的舞美设计方案:1.以中国北方民间剪纸风格为基调,強调形式的张力感;2.使用民间剪纸纹样元素,并选择适合剧情内容的象征纹样;3.剪纸的使用要根据舞台整体结构和剧情需要创意设计;4.设计要把握住中国民间剪纸风格特色,但不雷同于民间样式,要有再创造;5.剪纸缕空和结构韵律要考虑演出中与人的关系及超现实的效果;6.考虑舞蹈演出行走路线的需要;7.场景色调使用中国剪纸大红色作为基调,营造有视觉强度和中国剪纸特色的红色空间,象征母性生命的活力与端庄。


undefined ▲图8-1 现代舞戏剧《寻找娜拉》的中国剪纸版舞台美术设计
undefined ▲图8-2 象征着美丽和自由的蝴蝶在此设计成犹如面具的纹样,以此表达娜拉内心潜藏着的矛盾和忧虑


        第一次设计舞台美术,经历了限制和约束的挑战,也体验到舞台美术独有的魅力。在最初的案头准备中,我花时间去阅读易卜生戏剧的脚本,阅读相关易卜生的文学历史资料,听挪威19、20世纪的音乐等。2006年6月,正是我们和教科文合作,举办“中国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师资培训”最忙的一个月。我每天白天筹备安排工作、上课,晚上听着北欧音乐通宵的创作。27个不眠的夜晚,一气呵成,剪制了20多幅作品。这些剪纸作品即是舞台美术的设计原图,它们最后会随着《寻找娜拉》的演出同步展览。


        和挪威《寻找娜拉》中国剪纸版舞台美术的合作,带来很大的成功。中国剪纸营造的红色舞台空间,为戏剧演出带来有视觉震撼力的深沉与陌生。走上世界戏剧舞台的中国剪纸,引来了更多国家的关注与合作的热情。这之后是十多年连续不断的与不同国家文化遗产主题的剪纸合作,我看到了中国剪纸在悄然的走向世界。2006-2008年与芬兰《卡莱瓦拉》基金会合作,把芬兰著名的世界英雄史诗《卡莱瓦拉》用中国剪纸的形式表现了出来。为展览我创作了四十多幅剪纸和编织方式的作品,展览在史诗《卡莱瓦拉》流传地库赫莫举办的。这个展览的剪纸作品在史诗的时间表现上,采用了民间三段式的手法,也受到了复调音乐的启发,把史诗故事内的几条主要人物线索同时在一个平面上展开。剪纸中的史诗人物形象,如同东巴经书上的象形文字一样,采用高度简约的符号化表述,几个线索同时展开,叙述其不同时空中发生的事情。  (图9)  

undefined  

▲图9-1 2008年10月,与芬兰史诗《卡莱瓦拉》最后的传人尤斯西的合影

undefined ▲图9-2 《传唱:乔晓光“卡莱瓦拉”剪纸艺术展》招贴,使用的图像为其作品《三宝磨·卡莱瓦拉英雄传之一》局部
undefined ▲图9-3 《传唱·卡莱瓦拉之歌(黑白)》 40cmx150cmx10
undefined ▲图9-4 展览开幕式上和芬兰孩子们的合影,芬兰非常注重在教育中传承文化遗产


        2007-2009年我受美国堪萨斯大学研究美国文学的拜斯教授的邀请,为《白鲸》创作了多幅剪纸作品;2010-2013年与瑞士阿彭策尔霍尔民间艺术基金会合作,用剪纸多联画的方式表现阿彭策尔加入瑞土联邦500年的历史内容;2011-2014年为美国芝加哥奥黑尔机场创作了大型剪纸装置作品《城市之窗》,这幅长近30米高3米的大型作品,分15个窗格,这幅大型剪纸作品,以写实的手法表现了北京与芝加哥两个城市地标性建筑和遗产景观;2013-2016年,我和北欧著名剪纸艺术家凯伦·碧特·维乐合作《纸的对话:龙和我们的故事》联展,创作了大型剪纸装置作品《鱼龙变化》,并在中国、挪威、卢森堡和英国的泽西进行了巡迥展出。两个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家,选择共同的主题“龙”作为展览的创作主题,这不仅是一种对话,也是一种深层的文化发掘与跨文化的交融。互联网时代,一个更加开放和信息国际化的时代,人类的文化正在开始新的纪元。(图10)

undefined ▲图10-1 2010年为美国文学名著《白鲸》创作剪纸 《海上之诗·白鲸的故事之一》 138cmx69.5cm 现收藏于美国《白鲸》博物馆
undefined▲图10-2 2013年,瑞士苏黎世《阿彭策尔史诗》展览现场 (于皓拍摄)
undefined  

▲图10-3 安放于美国芝加哥机场的公共艺术作品《城市风景》,300x3000cm,2014年创作

undefined  

▲图10-4 《鱼龙变化》(A面) 900x190cm  2015年

undefined  

▲图10-5 《鱼龙变化》(B面) 900x190cm 2015年

undefined▲图10-6 在泽西到举办的《纸的对话》展览现场


        一切似乎顺其自然,剪纸这种方式确实是一种跨越了语言和国界的情感交流媒介,人们无论对它熟悉还是陌生,都欣然的接受它。我发现无论和哪个国家合作,大家对剪纸这种艺术类型和叙事方式,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每次与不同国家不同文化遗产主题的合作,用剪纸总可以找到比较恰当贴切的文化表达。剪纸这种极简的心手实践的艺术,是打开身心、解放思维的最佳方式。剪纸语言的简约与限制,为语言表达的丰富与变易带来了更多的机遇与可能。剪纸象把“金钥匙”,能神奇地打开人性间很多的隔阂和障碍,打开通向人类文化艺术交流、融合与创造的大门。中国剪纸为观者带来了愉悦和欣喜;带来了清新好奇;也带来了尊重和赞叹。“无所不剪”,正在成为我推动中国剪纸走向世界的一种新艺术观。


        每个人生总有自己命运中不期而遇的事物,有的人觉知后抓住了,有的可能在无奈中错过或放弃了。即使抓住了事物并不等于拥有了命运,因为每个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有着本体生命存在的诸多关联,有着自身在时空中存在的事实。1984年我发现了民间剪纸,进行最初剪纸创作的时候,我认为抓住了自己真正热爱的事物,我在后续漫长的岁月中坚持了这个初衷。剪纸心手造物的思维方式打开了我的身心,也使我发现了民间美术的新大陆,发现了内心的“民间”。


  三、日常艺术·剪纸与当代生活


        从对剪纸艺术的热爱,到剪纸活态文化事实的田野调查,生活赋予了我们许多文化和人性的常识,这些生活中“底层的珍珠”带来了许多珍贵的启示。多年的乡村田野调查,在乡村“剪花娘子”人生的磨难与经历中,我们看到了苦难与吉祥的关联,看到了艺术的生成是从不是艺术的地方开始的,民间艺术是为生存的艺术。生活中常识的哲学,为我们开启了一个对偶的生命世界,我们发现了生活中的文化,发现了人性生存本能意识中的艺术,我们在渐渐靠近民间艺术活态的事实。田野的努力也在不断成熟学科的发展理念,我们在探索用中国本原的哲学,去认知、理解本土的艺术传统。

▲《聊斋故事》/ 乔晓光


        用中国剪纸讲世界的故事,是为了让世界更好的了解中国剪纸,了解剪纸背后乡村妇女的命运和她们世代的文化贡献,这些理念是新世纪初剪纸申遗时的愿望和信念。民间剪纸申遗的过程,使我们深入到了剪纸背后的村庄和人,走近了民间剪纸这条古老的母亲河。从了解乡村妇女传承的故事开始,我们也在体悟一个民间视野的中国。在中国古代传统生活中,汉字与毛笔形成的书写传统,塑造了文人精英的文化艺术观;剪刀与剪花的生活行为,影响了乡村劳动妇女手工造物的传统。乡村妇女的文化传承是自发的,乡村剪纸的传承是约定俗成和群体性的,剪纸是乡村妇女生活与文化信仰活动的一部分。所以,剪纸不仅是花样,也是乡村妇女群体生存心理企望的表达。

▲《女娲补天》/ 乔晓光


        作为个体艺术家的剪纸创作,是近半个多世纪延安鲁艺“新剪纸”开启的现代剪纸艺术之路(图11)。我的艺术实践所要做的是,如何让剪纸这种传统语言和当下的文化叙事建立关联,让剪纸这个“空筐”去承载新的主题功能,从而激发出新的叙事能量与艺术表达。越是民族的越是独特的,世界不仅仅需要沟通交流,比沟通交流更重要的是融合,越是融合的才越是世界的。


undefined  

▲图11-1 1943年延安古元借鉴民间美术创作的木刻剪纸作品

undefined  

▲图11-2 夏风 《夏锄》 12x17.5cm


        21世纪是一个人类文化新的发现与融合的时代,这不仅是一种理念,互联网时代在不断更新着我们的生存现实。不同事物的融合会创造出新的事实,新的客观知识也是在时代不同事物间的重构与关联中实现的。在与不同国家文化遗产主题的剪纸合作中,我越发体会到敢于融合新事物的挑战与魅力。当然,这需要一个发现事物的复杂准备过程,需要耐心与敏感,也需要熟知禁忌与受众的底线。更重要的是要拓宽视野、解放思想,打破以往的思维模式和知识边界,去发现不同事物新的相关性,发现不同文化门类信息间的融合点,这些是数据化时代已呈现出的优势方法。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艺术无处不在。我们不仅要敏感的从生活中发现艺术,也要从古典的遗产中发现艺术,发现灵感。我们要学会从精神的层面触摸感知任何空间角落中的事物,去发现不是艺术的艺术。要自觉发掘内心的艺术本能与潜质,即然是讲世界的故事,那就意味着无所不讲(剪)。象音乐作曲一样,我与不同国家文化遗产主题的合作,都需要找到适合的“音乐调式”和“旋律”。一事一剪、一物一剪、一时一剪、一地一剪……,不同国家文化遗产主题内容的创作,为剪纸语言的丰富与拓展提供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我接受了每次国际合作带来的挑战,在实践中去推进每次的探索与新尝试。我努力使传统剪纸这种古典的公共性程式化语言,转化为个体独创性的语言。

▲《大象席地而坐》/ 乔晓光


        今天,中国民间剪纸也正处于一个文化的转型期,改革开放的大时代,中国古老的农耕文明正在向现代工业文明和城市化转型,昔日民俗文化中许多民间艺术类型 开始弱化衰退,互联网及城市化进程,深刻影响改变着乡村的日常生活。传统的民间剪纸在乡村习俗生活中已不在使用,新一代的剪纸传人不在是自发的民俗文化传承人群,他们已经成为脱离开民俗生活的剪纸艺术实践群体。同时,剪纸在城市化的生活中并没有绝迹,城市生活中的许多地方开始使用剪纸,如商场、学校、公共文化场所、电视节目、年节晚会、社会化儿童剪纸传习等。城市中的剪纸使用,突显了剪纸作为节日符号与大众化传统艺术的价值。城市中的剪纸使用开始失去原来的民俗功能,但城市大众文化意识中,对节日及人生礼仪中的剪纸使用仍保持着一定的认同与热情,这也反映出在中国人集体意识深处,对传统民间艺术文化程式的依赖感,也是民族文化审美习惯的体现。

▲《城市之歌》/ 乔晓光


        综观近百年中国民间文化的处境与发展变化,我们认为剪纸会像书法一样,脱离开最初的民俗实际功能后,不会消失。书法随着古代科举制的废除,以及辛亥革命后硬笔书写方式的普及,现实生活中书法的实用方式衰退消失了,但作为艺术的书法传统开始普及。书法开始走出古代文人墨客高雅艺术的范畴,成为现代社会雅俗共赏的社会化审美传统。


▲《芬兰之诗》/ 乔晓光


        剪纸也会同样如此,千年的剪纸文化传承史,剪纸和书法一样,都是中国本土原生的艺术物种。剪纸作为一种文化方式与情感叙事传统,已经深入中国人深层的生存文化心理之中。剪纸和书法都塑造了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在时间的维度上,这些本土的原生艺术传统在经历了许多代不同历史形态后,会转型成为现代审美形态中的艺术,成为城市文化和现代生活中新的大众艺术。同时,民俗类的剪纸传统也不会很快消失,在一些乡镇乡村,以及民族村寨的日常生活中剪纸仍会遗存下去,这是国家非遗保护事业的作用和影响,也是不同地域民间文化信仰习俗的需要。


  四、心与手·海外的剪纸传习


        中国民间剪纸的艺术特性与西方的造型艺术不是一个体系,西方造型艺术依赖于视觉的物理与生理判断,追求三维空间视觉表达的真实。虽然西方现代艺术也融入了视觉心理的因素,追求四维空间的时间表达,但总的造型观念仍然保持了视觉物理与生理表达的基点。民间剪纸的艺术实践不同,民间艺术的文化思维联系着非逻辑的视觉思维,这也是与儿童艺术、稚拙艺术,以及原始艺术十分相似的造型思维。剪纸的表达建立在平面纹饰叙事的基础上,剪纸的图像是一个纹饰系统,纹饰的内涵并不来自符号形象,它是纹饰在使用的习俗活动中产生的。

▲ 图12-1 2004年冬天,在芬兰国家科技馆举办中国剪纸专题讲座后,与芬兰人交换民俗剪纸

▲ 图12-2  2016年,在卢森堡参加剪纸推介公教活动

        

        在海外的剪纸传习,首先考虑在一个跨文化背景中,我们首先应该让听众和实践者了解什么,这不同于国内相同文化背景中的文化传习。而剪纸的实践也不是一个简单的手艺学习。我们的经验是,跨文化的剪纸讲授,首先应介绍相关剪纸的文化内涵和特征,尤其是那些来自田野的具体信息。对于异域的外国听众,他们需要了解文化的具体性和生动的独特性,他们要了解剪纸背后的中国故事。对于动手实践,我们要教会外国传习者对剪刀和纸的掌握和了解,教会他们剪纸最基本的方法,如折剪、对称纹样、推剪、团花等。我在中央美院多年剪纸教学实践总结的“十样法”,是教手艺、传文化的有效方法。

▲《盐河上的萨尔斯堡》/ 乔晓光


        折剪是构成纹饰的主要方法,也是人类最古老的剪纸手法。剪纸的纹饰叙事是超现实、超视觉的。剪纸纹饰是观念化、象征化的语言。因此,剪纸的造型不追求表达视觉的真实,剪纸表达的是观念和心理的真实。视觉的物理性与生理性不是剪纸造型的基础,心与手的心像造物观才是剪纸的造型基础。剪纸表达内心的真实,而非眼睛看见的真实。尤其在表现日常生活题材上,剪纸的造型观念更接近儿童画的非逻辑绘画观。西方的视觉艺术注重眼与手实践的谐调,中国民间艺术注重心与手谐调的造物传统。

▲《凤鸟》/ 乔晓光


        民间艺术没有脱离开生活,是为生存的艺术,因此,更注重生存实用和文化信仰需求的价值取向。从人类文化遗产视野来看,心与手的造物传统,也是人类农业社会具有普遍性的民间艺术传统。剪纸心与手造物的传统,在深层与人类文化有着更广泛的人性关联,这也许是中国剪纸在世界不同国家受到普遍喜爱的原因之一吧。

▲《神性的埃及》/ 乔晓光


        在十多年的海外剪纸传习活动中,剪纸的传习受到普遍欢迎,我每次在国外举办剪纸展览,都会安排几天与观众的剪纸互动实践,这是很有意义的公共性的活动,它使国外的观众可以亲身体验剪纸。国外的博物馆及展览中心都十分注重剪纸的互动实践,在挪威奥斯陆维格兰雕塑博物馆,在特隆赫姆的国家装置艺术馆,他们是都有丰富公共教育经验的博物馆。他们把剪纸传习安排的更具年龄层次与不同人群的针对性,比如,首先安排儿童与小学生专场,以学习剪纸方法体验剪纸艺术为主;随后安排父母与孩子专场,主要是家庭式互助体验;还有成人专场,包括大学教师、文化艺术研究者、博物馆人员等,这类专场一半讲剪纸的习俗文化,一半是动手体验。在芬兰、瑞士办展览时增加了与当地剪纸艺术家的互动交流,我拜访了他们的工作室,也曾和瑞士剪纸协会的会长见面,了解瑞士剪纸的现状和活动特点,彼此进行了真诚的文化交流,我开始隐约的意识到世界剪纸领域的存在。

▲《日常之书·亚鲁王》/ 乔晓光


        赴美国的剪纸讲学,使我感受到了跨文化背景中对中国剪纸情有独钟的艺术需求。在芝加哥艺术学院、印第安纳大学、堪萨斯大学、芝加哥海德艺术中心、堪萨斯劳伦斯艺术中心,在这些大学和艺术中心不仅是讲学介绍中国剪纸的历史与现状,同时,也展示了我的剪纸田野调查与现代剪纸艺术创作。大学对剪纸的文化研究尤其是田野的内容是非常欢迎的,艺术专业的学生对剪纸的实践更是热情。美国的艺术领域也有现代剪纸艺术,虽然不是主流,但产生过有影响力的剪纸艺术家,如卡伦·沃克和一些在美国的欧洲、日本的剪纸艺术家。墨西哥剪纸随着墨西哥人移民美国,剪纸也被带入美国,但并没有在生活中广泛使用,只有在墨西哥人自己的庆典中使用。

▲《日常之书·唐韵》/ 乔晓光


        剪纸在美国并不普遍,但并不是完全陌生。我在芝加哥艺术学院和堪萨斯大学为艺术史系和设计系的学生上剪纸课,国外学生专注的表现令人感动。学生们来自不同国家,但剪纸这种心与手的艺术方法让他们着述。芝加哥海德艺术中心的主管希望我为他们培养两名年轻的剪纸教师,一名教授儿童和小学生,一名教授社区的成人与老年人。在芝加哥哥伦比亚大学的纸与印刷博物馆,看了他们上造纸课的工坊,也参观了他们铅字排版印刷的车间,这是一个保留了原有报纸制版及印刷的车间,学生们在这里体验传统铅字的排版和报纸的制作过程,这也是半个世纪前真实的美国传统。

▲《卡莱瓦拉·万奈摩宁诞生》/ 乔晓光


        剪纸心与手造物的实践意义,本质即在于剪纸实践可带来手工愉悦与情感叙事的迷恋。在十多年海外剪纸传播、传习实践中,不把模仿中国剪纸纹样为目的,更多的是向外国传习者教授中国剪纸的方法,讲授中国剪纸中的活态文化传统。对这些不同文化背景的外国传习者,我们倡导他们用剪纸的方法表达内心,用剪纸讲自己的故事、讲世界的故事。

▲《日常之书·纪念马尔克斯》/ 乔晓光


        十多年海外不同国家的剪纸互动传习实践,明证了剪纸与世界不同文化关联的可能性。剪纸使图形纹饰的原始意义在复活,使古老的剪纸方法在复活,外国传习者切身感受到一种有别于他们艺术传统的艺术。剪纸激活了参与体验者的心与手,为每个普通个体的情感表达提供了可能。材质的转换与新的使用环境空间,以及时代生活表达的需要,都在为创造新的剪纸语言提供可能。

undefined  

▲《男孩》/ 乔晓光


 

        海外剪纸的传习,使我们更清晰的认识到,在中国推动乡村社区剪纸活态的传承与保护,也推动城市空间与社区对剪纸艺术的认同与接纳,这是一个需要承上启下,双向互动共生的事情。在一张朴素平整的纸上,传统与当代的对抗与融合已经开始,历史也正是在这样一种相克相生的对偶世界发展而来。剪纸的深层反映了纸与人类生活的相关性,即使在今天互联网趋向数字化的时代,剪纸正在脱离昔日的日常民俗,以艺术的方式开始进入现代生活。纸的实用性在衰退,纸的精神价值突显出来。

▲《日常之书·春夜》/ 乔晓光


        剪与纸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剪出的花样创造了意义与审美。纸本身也在承载文化与表达。表达本身即在创造新的问题。剪与纸的概念使我们发现了剪纸潜在的更多可能与空间的多样呈现。所以,无论是在学院的剪纸教学,还是少年非遗的剪纸传习,以及海外剪纸展览中的互动实践,我们都在倡导剪纸学习对于个体发展的价值和意义,强调剪纸的个体叙事价值。


        传统剪纸的学习仍然有发生学认知的意义,传统剪纸的学习,是一个方法与文化基础的学习。我们需要了解传统,传统中包含着未来。

▲《三段式·苗族古歌》/ 乔晓光

▲《猫有九条命》/ 乔晓光

▲《端寿》/ 乔晓光

▲《卡莱瓦拉之窗》/ 乔晓光

▲《落花流水·缠绕者》/ 乔晓光

▲《日常之书·冰山》/ 乔晓光



[1] 钱存训:《中国对造纸术及印刷术的贡献》,国家图书馆编:《钱存训文集(第一卷)》. 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2年,第351页。


乔晓光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推荐 丨张树贤

供稿 丨乔晓光

编辑 丨武嘉伊

设计 丨陈璐瑶

校对 丨许   君

审稿 丨张   琳

审定 丨王来阳    



12
举报
23
分享
原创文章 手工艺 纯艺术
声明:站酷(ZCOOL)内网友所发表的所有内容及言论仅代表其本人,并不反映任何站酷(ZCOOL)之意见及观点。
评论
评论你的想法~
表情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登录注册
侵权申诉 企业服务 帮助中心
京网文[2023]1747-06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0501号 京ICP备11017824号-4 京ICP证130164号Copyright © 2006-2024 ZCOOL站酷

聚圣源薛平贵与王宝钏剧情介绍rundll你来我往动物作文关于荷花的诗句权字起名字姓贾女孩子起名大全张姓小孩起名字it行业起名给女儿起名字dota地图给姓潘的女孩起名字大全开担保公司起什么名字好剧好看加工厂起名天下无敌超级忍者重生西班牙帝国基金定投是怎么回事新生宝宝五行起名鬼怪小说李宝宝起名子大全做a视频真实故事注册商标起名字免费31省区市新增输入9例九开头的成语商业起名大全商名宝典免费8画属水的起名吉利字大丫鬟电视剧浮屠塔淀粉肠小王子日销售额涨超10倍罗斯否认插足凯特王妃婚姻让美丽中国“从细节出发”清明节放假3天调休1天男孩疑遭霸凌 家长讨说法被踢出群国产伟哥去年销售近13亿网友建议重庆地铁不准乘客携带菜筐雅江山火三名扑火人员牺牲系谣言代拍被何赛飞拿着魔杖追着打月嫂回应掌掴婴儿是在赶虫子山西高速一大巴发生事故 已致13死高中生被打伤下体休学 邯郸通报李梦为奥运任务婉拒WNBA邀请19岁小伙救下5人后溺亡 多方发声王树国3次鞠躬告别西交大师生单亲妈妈陷入热恋 14岁儿子报警315晚会后胖东来又人满为患了倪萍分享减重40斤方法王楚钦登顶三项第一今日春分两大学生合买彩票中奖一人不认账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周杰伦一审败诉网易房客欠租失踪 房东直发愁男子持台球杆殴打2名女店员被抓男子被猫抓伤后确诊“猫抓病”“重生之我在北大当嫡校长”槽头肉企业被曝光前生意红火男孩8年未见母亲被告知被遗忘恒大被罚41.75亿到底怎么缴网友洛杉矶偶遇贾玲杨倩无缘巴黎奥运张立群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黑马情侣提车了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回应蜉蝣大爆发妈妈回应孩子在校撞护栏坠楼考生莫言也上北大硕士复试名单了韩国首次吊销离岗医生执照奥巴马现身唐宁街 黑色着装引猜测沈阳一轿车冲入人行道致3死2伤阿根廷将发行1万与2万面值的纸币外国人感慨凌晨的中国很安全男子被流浪猫绊倒 投喂者赔24万手机成瘾是影响睡眠质量重要因素春分“立蛋”成功率更高?胖东来员工每周单休无小长假“开封王婆”爆火:促成四五十对专家建议不必谈骨泥色变浙江一高校内汽车冲撞行人 多人受伤许家印被限制高消费

聚圣源 XML地图 TXT地图 虚拟主机 SEO 网站制作 网站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