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 艺评现场> 文学观潮>正文

詹玲《当代中国科幻小说转型研究》:全景式呈现中国科幻发展生态/鲍远福

2023-01-05 阅读: 来源: 《文艺报》 作者: 鲍远福 收藏

全景式呈现中国科幻发展生态

——詹玲《当代中国科幻小说转型研究》读札

青年学者詹玲教授的新作《当代中国科幻小说转型研究》(下称“《转型研究》”)将视野放置在20世纪50年代到21世纪前10年,即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区间内全方位、多侧面地呈现中国科幻小说创作的美学图景与范式转型,借助于中国当代科幻小说代表作家及其创作所依凭的文艺思潮、创作理念、文体类型和审美范式转型的细致评析与深入论证着手,揭示了当代中国科幻小说实践“三次转型”的历史脉络与内在机理。詹玲将科幻批评融合在文学史的整体描述中,因此,这本书以其坚实的理论功底和非凡的学术勇气填补了中国当代科幻文学理论研究的一项空白。

从结构上来看,《转型研究》一书按照时间线的推进与创作流变的平行维度之间的复杂关系构建论述体例,具体划分为上、下两编。其中上编立足于历时性维度,着重于科幻文学发展历史语境、主题类型变奏、审美思想嬗变以及社会文化转型内在机制的梳理,借以抛出中国科幻小说创作的“三次转型”论断:第一次转型立足于20世纪50至60年代中期,其突出的特征是“以技术理想型为主流”的创作倾向的形成;第二次转型发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主要特征是超越“科文之争”的二元对立模式,重塑中国科幻小说的“文学性书写”;第三次转型发生于新旧世纪之交至今,媒介融合与新技术的发展一方面推动着中国科幻走向世界,另一方面则引发了中国当代科幻小说创作主题、文体类型、审美范式的多元更新,形成了新的创作景观与艺术风格。其中,詹玲对“十七年”时期中国科幻小说“反特/谍战”创作模式及其对《三体》等新世纪科幻小说影响的剖析以及20世纪80年代中国科幻小说与主流文学在“技术哲学之思”与“人文精神张扬”的辩证关系的“共时互动”等论述非常有见地,这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和全球视野的新时代中国科幻小说理论话语范式系统具有重要的学术参考价值。

本书的下编聚焦于中国科幻小说创作的共时性维度,詹玲通过对20世纪80年代至今近半个世纪中国当代科幻小说创作的五种主要类型——太空歌剧、赛博格与人工智能、历史科幻、生态科幻与女性科幻——的作品展开细致深入的文本分析与阐释,借助于创作主题、叙事范式、话语结构与艺术风格的阐发与论证,揭示了中国当代科幻小说的想象力资源、科技焦虑与人性异变、时代文化语境以及“后人类形象”建构等核心话语范畴的理论内涵,借以为构建中国当代科幻文学批评范式与方法论体系提供富有全局性与建设性的理论思考。借助于翔实的资料梳理与理论分析,詹玲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当代科幻小说创作的成就给予了充分肯定,她对郑文光、刘兴诗、王晋康、刘慈欣、韩松、江波、郝景芳、陈楸帆、双翅目等老中青三代科幻作家的代表作品作出了富有创见的文本细读与理论阐释,对新媒体文化兴起后科幻小说面临的“文类革新”“后人类书写”“网络文学转向”等新问题也有精当独到的论述。

詹玲在《转型研究》中对《三体》及《荒潮》等的文本分析令人印象深刻。她重点阐释了《三体3》“双层隐喻”和“二维隐喻”叠加的隐喻模式和文本结构,揭示了这部宏大的“太空歌剧”在冷静的文本叙述之下处于细微故事层面的话语策略和隐喻语法,强调了它们所呈现的叙事美学价值及其对新时代以来中国科幻小说创作的启示意义。她还通过对《荒潮》的细读揭示了“赛博格”主题生态科幻小说的文学功能与警世意义。詹玲认为,批评者在反思之余还应积极赋予读者以思考的动力与能力,让他们将审视的目光推演到长远的未来,同科幻写作者深刻的新启蒙话语形成某种共鸣与共振,同时要充分认识到科技进步的不可逆过程,并从这个角度重新思考科技与人文之间富有张力的内在关系,建构科技—生态—人性三者之间多元趋向的意义编码-解码结构模式。

詹玲在谈到21世纪后中国科幻小说“第三次转型”时认为,国家支持、经济发展、科幻商业浪潮、出版平台数字化、新作家群体崛起等要素共同推动了新时代中国科幻小说的蓬勃发展。接续这个话题,我认为在“第三次转型”的基础上,中国科幻小说在当前还在发生着“第四次转型”,其主要标志就是不断“破圈”和“出海”网络科幻小说创作。网络媒体的兴盛、网络文学的爆发式增长,推动了网络科幻小说创作构成新世纪前20年内科幻文学繁荣兴盛的主力军。因此,网络科幻小说并不是在当前的科幻文艺复兴/转型中对传统科幻小说创作的辅助和补充,从某种程度上讲,它们代表了中国科幻小说转型的新趋势、新变量,它必然会和传统科幻小说具有不相同的社会功能和审美属性,这恰恰也是它凸显出中国科幻小说在新世纪新时代实现“新的转型”所具有的理论价值之所在。与此同时,网络科幻小说的创作体量、文本规模以及在题材、类型、文体和审美范式变革层面的实验与开拓已经让科幻小说类型在当代文艺生态中扮演了极其重要角色,这是百余年来中国科幻文艺创作在处理其与传统文艺的关系的过程中从未遇到过的情况。以此来看,作为一名从传统文学研究转向科幻研究的学者,詹玲可能还没有完全脱离传统文学思维的影响,虽然她有意识地分析了燕垒生《天行健》等作品,但是她并没有触及到中国网络科幻小说创作的真正版图与代表作品,也没有认识到新世纪以来中国科幻文学在网络文学“入场”的前提下发生了“多元决定论”式的复杂发展转型,因此也没有将中国科幻文学百年发展转型研究推到新的阶段,这一点显得殊为可惜。

总体而言,《转型研究》弥补了中国学术界科幻文学理论与批评研究的“学术空档”,它以“转型”为切入点,系统探索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科幻小说在主流文学发展大格局大背景下极其艰难的发展演化轨迹,通过三次重要转型,实现了21世纪以来的爆发式发展,构成对这一特殊题材本身的话语范式创新与审美内涵演化的深刻理解。詹玲以青年学者的敏锐和细腻全景式地呈现了当代中国科幻创作与叙事发展转型的整体生态、典型作家和审美风格,也能正视当代中国科幻小说发展转型中的问题与不足,并对未来中国科幻文学的发展进行了审视与展望。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詹玲的《转型研究》丰富了近现代以来中国科幻文学理论研究的学术版图,从史料价值、理论体系建构、批评范式创新等层面,为相关题材的拓展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本文作者:鲍远福,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副教授;著作作者:詹玲)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纵览

《新神榜:杨戬》:国产动画神话宇宙的新拼图(鲍远福)

网络科幻小说的“新历史”书写及其艺术价值(鲍远福)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

上一条:2022年报告文学阅读笔记 :在时代的星辰大海中寻找璀璨 下一条:别样的散文,不一样的“文化中国”(周新民)
继续阅读
  • 细节像璀璨的星,分布在文学世界的夜空(房伟)

  • 何谓“生态”,如何“文学”(洪治纲)

  • 寄情山水 述怀人生(李洪华)

  • 新时代山乡巨变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一面镜子(李云雷)

聚圣源女孩起名2020年免费欠条不是真名能否起诉鑫彩你图起名古诗宝宝起名网香港劫匪抢劫500万港元芯片滕王阁序教案名典公司起名网免费测姓黄的女孩起名凯立德导航地图升级学校起名字买包店铺起名大全集上海玛吉斯男篮西安大浪淘沙洗浴中心合作社起名大全免费的2018足球世界杯直播飘飘欲仙下载给姓贾的女人起名管道公司起名大全设计工作室的起名大全金隅滨河园日韩饭店起名罗宝宝起名字华字辈起名小学毕业祝福语港货特惠店差强人意的意思2月14日是什么星座着迷阿司匹林慕瓷沈如归免费阅读淀粉肠小王子日销售额涨超10倍罗斯否认插足凯特王妃婚姻让美丽中国“从细节出发”清明节放假3天调休1天男孩疑遭霸凌 家长讨说法被踢出群国产伟哥去年销售近13亿网友建议重庆地铁不准乘客携带菜筐雅江山火三名扑火人员牺牲系谣言代拍被何赛飞拿着魔杖追着打月嫂回应掌掴婴儿是在赶虫子山西高速一大巴发生事故 已致13死高中生被打伤下体休学 邯郸通报李梦为奥运任务婉拒WNBA邀请19岁小伙救下5人后溺亡 多方发声王树国3次鞠躬告别西交大师生单亲妈妈陷入热恋 14岁儿子报警315晚会后胖东来又人满为患了倪萍分享减重40斤方法王楚钦登顶三项第一今日春分两大学生合买彩票中奖一人不认账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周杰伦一审败诉网易房客欠租失踪 房东直发愁男子持台球杆殴打2名女店员被抓男子被猫抓伤后确诊“猫抓病”“重生之我在北大当嫡校长”槽头肉企业被曝光前生意红火男孩8年未见母亲被告知被遗忘恒大被罚41.75亿到底怎么缴网友洛杉矶偶遇贾玲杨倩无缘巴黎奥运张立群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黑马情侣提车了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回应蜉蝣大爆发妈妈回应孩子在校撞护栏坠楼考生莫言也上北大硕士复试名单了韩国首次吊销离岗医生执照奥巴马现身唐宁街 黑色着装引猜测沈阳一轿车冲入人行道致3死2伤阿根廷将发行1万与2万面值的纸币外国人感慨凌晨的中国很安全男子被流浪猫绊倒 投喂者赔24万手机成瘾是影响睡眠质量重要因素春分“立蛋”成功率更高?胖东来员工每周单休无小长假“开封王婆”爆火:促成四五十对专家建议不必谈骨泥色变浙江一高校内汽车冲撞行人 多人受伤许家印被限制高消费

聚圣源 XML地图 TXT地图 虚拟主机 SEO 网站制作 网站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