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鲨(dogfish)是一种小型鲨鱼,有许多科,分布于太平洋的珊瑚礁海域。常见的狗鲨是浅褐色的,狗鲨一般在浅海附近活动,出于捕食和自我保护的需要,它会像变色龙一样,体色根据周围环境而变化。喜欢藏于岩缝中。底栖,以鱼类及甲壳动物为食。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鱼纲,软骨鱼纲

亚纲

板鳃亚纲

侧孔总目

角鲨科、猫鲨科、皱唇鲨科

中文学名

狗鲨

英文名

dogfish

二名法

chiloscyllium punctatum

分布

分布于太平洋的珊瑚礁海域

基本资料

狗鲨

狗鲨(dogfish)

学名:chiloscyllium punctatum

科种:鲨鱼科

产地:分布于太平洋的珊瑚礁海域

外形特征:体型偏小,体长80-100cm,头扁平,体色灰白,北部有椭圆形黑带,腹部两侧各有数十个黑色圆斑,尾细。胸鳍宽大,背鳍由前后两个。

养殖:饲养水温26-27摄氏度,海水比重1.022-1.023,海水PH值8-8.5dH,海水硬度7-9dh。其饵料有冰冻鱼虾肉、水蚯蚓、海水鱼颗粒饲料等。喜欢藏于岩缝中。[1]

鲨鱼版黄雀在后:狗鲨捕食鲱鱼反遭虎鲨吞食

种类分布:常见的狗鲨是浅褐色的,狗鲨一般在浅海附近活动,出于捕食和自我保护的需要,它会像变色龙一样,体色根据周围环境而变化。大斑狗鲨和小斑狗鲨身上带褐色斑纹,分布在地中海和英国沿海水域,可供食用。

人工孵化:狗鲨卵必须经过10个多月的孕育,小狗鲨才能孵化成功。狗鲨卵呈扁平状,像一个大型扁豆。其中在一端处有一小孔与外界相通,卵通过小孔吸取外界水流的养分。在孵化期间,肉眼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小鲨鱼在卵内游动。小狗鲨出壳后,约长5厘米,一身黑白相间的花纹,头钝尾长。小狗鲨长成后身长可以达到1米左右。

种类简介

即将出售的金黄色狗鲨

狗鲨是几种小型鲨鱼的统称。角鲨科在两背鳍前各有一强棘,最有名的是白斑角鲨(S. acanthias),盛产于北大西洋及北太平洋沿岸。角鲨体灰色,具白色斑点,体长60狗鲨120厘米,常结群掠食鱼类和各种无脊椎动物,偷食鱼饵,破坏渔网。出产鱼肝油或磨成粉作肥料。著名的狗鲨还有大斑狗鲨,作为食品在市场出售。玲珑星鲨(M. canis)是美国大西洋沿岸最常见的鲨类之一。[2]

角鲨体灰色,具白色斑点,体长60-120公分(2-4呎),常集群掠食鱼类和各种无脊椎动物。可供食用,并生产鱼肝油及肥料。背鳍棘具毒腺,可致伤疼。猫鲨科中的大斑猫鲨(Scyliorhinus stellarius)长达150公分(5呎),小斑猫鲨(S. cuniculus)只有90公分(3呎)长,两种都是常捕获的食用种类。

皱唇鲨科最为人所熟悉的是玲珑星鲨(Mustelus canis),广泛用于解剖教学和实验室,也是美国大西洋沿岸最常见的鲨类之一。体细长,可达150公分,淡灰色,牙小且成行,尾下叶不发达。底栖,以鱼类及甲壳动物为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