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弟,来源于网友“李小冷S”的微博。2012年11月10日,“李小冷S”通过微博爆料了一条广州地铁上一大龄男孩当众大便的信息。该男孩大便完毕后,并没有处理粪便,而是与父母匆匆下车。这一事件引起网友大规模议论。”11月10日,网民“李小冷S”在广州地铁三号线看到了这一幕:地铁行驶过程中,一个男孩突然在车厢的角落里蹲下大便,父母当时就在身旁,母亲则尴尬地轻声道歉。几分钟后,地铁进站,门一开,孩子父母就拉起孩子,快步走出了地铁站,“一边走一边说快走快走”,3人并没有清理小孩的大便,留下了一大堆粪便和一车厢惊愕的乘客。

中文名

大便弟

来源

网友“李小冷S”的微博

时间

2012年11月10日

地点

广州

事件由来

“大便弟”一词源自网友“李小冷S”的新浪微博。2012年11月10日22:57分,网友“

广州地铁惊现“大便弟”

李小冷S”通过微博向各位网友公布了一条广州地铁上一大龄男孩当众大便

的信息迅速得到大家的关注。“我震惊了今天,在地铁三号线看到的一幕,大家没看错,那孩子在角落拉屎!!还是很大一坨!!他父亲淡定的站在旁边,看穿着家庭环境应该不差,但家庭教育太薄弱,连憋屎都不会!!!”网友直呼该男孩为大便弟,联系到之前网友的图片共同被称为“中国式拉屎”。

“大家没看错,那孩子在角落拉屎!”11月10日,网民“李小冷S”在广州地铁三号线看到了这一幕:地铁行驶过程中,一个男孩突然在车厢的角落里蹲下大便,父母当时就在身旁,母亲则尴尬地轻声道歉。“大便弟”随即在网络上引起公愤。

11月10日下午6时许,网民“李小冷S”一上车,“就看到那个男孩捂着肚子猫着腰,显得很难受”。孩子的旁边,还有两名父母模样的大人。几分钟后“李小冷S”看到,男孩突然脱下裤子就地大便起来。“李小冷S”看不下去便走上前向孩子母亲说“怎么可以这样”,孩子母亲则一脸尴尬小声说了句“不好意思”。

“孩子的父亲反而很淡定。”网民“李小冷S”称,他站在一旁问妻子“还有没有纸”。几分钟后,地铁进站,门一开,孩子父母就拉起孩子,快步走出了地铁站,“一边走一边说快走快走”,3人并没有清理小孩的大便,留下了一大堆粪便和一车厢惊愕的乘客。

之后,“所有乘客都远远避开了这堆粪便,整节车厢只有一两个人。”直到“李小冷S”下车,大便仍未清理。“我看到列车上有一个紧急按钮,但不知道这种情况是否可以按。”她说,第一次在地铁上遇到这种情况,列车上的其他乘客大概也从未遇到,一时不知该如何处理。

社会评论

家庭教育缺失

此事当即引发网友热议。有人更将随时随地大便一事上升为“中国式拉屎”。@那年

e情书显得很气愤:这么恶心的事太让人气愤了!

@CPH第四院儿说:上次忘了几号线有个妈妈让孩子撒尿,地铁晃来晃去嘛,搞到那一片流的到处是,我们都直接说她没素质,这样孩子就给教坏了,没想到这个更夸张,还没有人指责!也有网友表示不能简单指责:人有三急啊~~地铁中真的憋不住。该怎么办呢?

对此,很多网友认为:这种就应该曝光出来。家教真差,博主做的对!就应该站出来,这小孩和家长太不尊重其他在地铁里的人了,你实在憋不住就在下一站去找厕所呗。你拉坨屎在地铁表演行为艺术还是怎么的?看你也不是拉肚子,真是搞笑。@爆发吧_宇宙酱也表示:拉肚子不会连几分钟都憋不住吧?完全可以在上一站或者下站出去找卫生间啊。如果你当时在场,你也会这么认为吗?这不是两三岁的小孩子。

还有网友认为不应随便曝光当事的小孩,这样可能对他以后造成阴影。@left2right就提醒:照片照这个父亲效果会更好些,孩子还小。

根据其他网友的抓拍,广州地铁上的“大小便”事件已不是一两次

广州地铁厕所少

“广州地铁厕所少得可怜”

除了认为家长素养不够外,也有网友指出,此事反映出了广州地铁厕所的不足。根据其他网友的抓拍,地铁上小孩“大小便”事件已不是一两次。

@我是打不死小神童说:广州地铁那么多条线,每条线那么多个站,有厕所的少得可怜,厕所的数量更不用说,人有三急,急的时候忍都忍不了。要想保住文明城市这个称号,真正从人性化出发,还是从最底层出发吧,这么显而易见的小事情都办不好,还说那些有的没的干嘛。

@x-polie也直言:这就是广州地铁不如深圳地铁的地方,深圳地铁大部分出口都有洗手间。而广州的地铁那么长却几乎没有洗手间,有时憋尿真痛苦。

@正宗啥都没了颇有意味地说:没准儿这孩子可以促进中国社会的进步。很多城市为了发展,不设公共厕所。十年前的北京,连的哥都找不到厕所,后来集中报道后,才改善了一些。但愿城市发展的时候,不要忘了人有三急。

“其实所有地铁站都是有厕所,不然工作人员一整天都不用去啦,只是不开放而已。”@sadice0304这样认为。

缺乏批评的意识

在公德方面缺乏敏感,并非新问题,从文物建筑上的“到此一游”,到街边的随地吐痰、随手乱扔垃圾,乃至网络上污秽不堪的用语,种种不拘小节积累起来,“大便弟”的出现恐怕是早晚的事。

值得深思的是:公德不臧,缺失的仅仅是家教吗?在场那么多人,为什么没人出

面阻止?只要屎不拉在自己头上,就绝不出声,有了这样的心态,丑行怎能不招摇过市?

马丁·路德·金曾说过:“历史将会记录,在这个社会转型期,最大的悲剧不是坏人的嚣张,而是好人的过度沉默。”孔子也曾说过:“仁者必有勇。”彼此的道理非常相近:好社会需公德支撑,而维护公德要靠勇气。面对极端事件,单独追问人的素质是苍白的,而要深入思考:为什么我们会失去“仁勇”,“仁勇”的基础在哪里。

人不是天生就勇敢的,它建构在社会横向联系的基础之上,在传统社会中,家族、邻里、熟人就构成了这样的小环境,虽然它构建的正义是低水平的,带有小圈子错觉,但毕竟是一种约束力量。

然而,这种力量却被历代皇权所仇视,因为它是专制主义的敌人,是横征暴敛的障碍,历代皇帝名义上说“皇权不下县”,但事实上,统治者从来也没放弃“下县”的努力,仅仅因为统治能力不够,不得不留下一点空间,但依然要通过“瓜蔓抄”、“夷九族”之类来恫吓,严禁民间横向联系,清代甚至规定,聚饮人数太多,即为犯罪。

严刑峻法之下,形成了负面传统,甚至流传到今天,太多人以不出头为智慧,以隐忍为修养,以明哲保身为信仰。当劣币横行时,良币必然被驱除出市场,肯站出来说话的,成了偏激、多事、找麻烦的异己分子,而能流泪、敢说谎的,反而成了道德典范。于是,公共生活便会一再被败坏。

任何社会都有人觉悟高,有人觉悟低,关键看底线,如果这个底线不断被突破,令人发指的事件屡屡出现,我们就应反省:是不是应培本固原,从更基础的工作抓起。

官方回应

遇内急下车找工作人员

对于此事,广州地铁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已联系该名博主,但还没有接到回复,暂时难以确定是什么时间在三号线上发生的事情。车站工作人员表示没有接到乘客反映或投诉,终点站的保洁人员也没有清扫到脏物,可能是家长自行处理了。”

在地铁内随意便溺,“大便弟”会否受到处罚?在现行的《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管

理条例》中规定,禁止在车站、站台、列车或其他城市轨道交通设施内随地吐痰、便溺等废弃物。城市轨道交通经营单位可对这些行为责令纠正,进行清理,还可以根据事情严重性,处以20-50元罚款。

广州地铁表示,如果因为身体的原因,或者是老人、小孩难以控制,也会人性化地处理。如果老人、小孩、孕妇以及有特殊状况的乘客,在地铁真的大小便难以忍耐,也可以下车请求工作人员的帮助。遇到此类情况,乘客还可以通过车内的对讲按钮,与司机联系。车站工作人员、司机都会及时联系车辆保洁员,及时上车清扫。

为什么地铁站不大规模配建厕所?

“一是考虑到地质条件等因素,如排污、通风等技术问题较难处理,二是起初地铁线网也比较短,同时考虑到沿线周边也有许多卫生间,可以合理共用资源。”地铁有关负责人称,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新建线路如六号线都有考虑设置卫生间,尽可能满足市民乘客需求。

专家观点

社会应为儿童如厕提供方便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高级研究员彭澎指出,小孩当街当众解手的行为在农业社会中

司空见惯。但是在当今的文明社会,应该教育小朋友从小养成讲卫生讲文明的习惯,使其认识到当街当众解手是一种不礼貌不文明的行为,应该为这种行为感到羞耻。另外,社会也应该为儿童上洗手间提供方便,比如说在公共洗手间设置专门的儿童厕位,方便有自理能力的儿童独自上洗手间。或者设置专门的婴儿区供家长给婴儿换尿布。同时还必须给家长一个明晰的指引,指导家长如何管理小朋友如厕。可以具体到几岁以下的小朋友必须由家长陪伴到洗手间的某个区域如厕。

地铁厕所争议

也有市民指出,目前设有厕所的多数是一些小站,应该在一些大站内增建厕所。

为什么地铁站不大规模配建厕所?“一是考虑到地质条件等因素,如排污、通风等技术问题较难处理,二是起初地铁线网也比较短。同时考虑到沿线周边也有许多卫生间,可以合理共用资源。”地铁有关负责人称,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新建线路如六号线都有考虑设置卫生间,尽可能满足市民乘客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