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C型驱逐舰(英文:Type 051C Destroyer,北约代号:Luzhou Class Destroyer,中文:旅州级驱逐舰,或以首舰沈阳号命名为沈阳级驱逐舰,英文:Shenyang Class Destroyer)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隶下的大型防空导弹驱逐舰。本级舰共两艘,于2004年底至2005年中旬于葫芦岛大连红旗造船厂建造下水。

本级舰配备30N6E1型被动相控阵(无源电子扫描阵列)雷达,主防空武装为俄罗斯制RIF-M区域防空导弹系统(北约代号:SA-N-6“怨言”Grumble),是俄海军S-300F防空系统的出口型号,曾配备于苏联海军主力基洛夫级巡洋舰和光荣级巡洋舰上,具备一定的反弹道导弹能力。

本级舰作为中国海军新一代防空驱逐舰(即052C/D型驱逐舰)的研制保障,防止新一代防空驱逐舰研制过程延宕无舰可用的局面,与之前下水的052C型驱逐舰、052B型驱逐舰以及054型护卫舰,都在相对较短的时间投入服役并形成战斗力,缓解了解放军对新型舰艇的燃眉之急。

中文名

051C型驱逐舰

服役时间

国家

中国

英文名

Type 051C Destroyer

标准排水量

70000

长度

165米

型宽

17.1米

航速

30

导弹武器

MR-331 MINERAL-ME(Bandstand)反舰 导弹射控雷达 系统×1

火炮武器

87式单管100mm 55倍径舰炮×1

前型

051B型驱逐舰

制造厂

葫芦岛大连红旗造船厂

简介

051C型驱逐舰(英文:Type 051C Destroyer,北约代号:Luzhou Class Destroyer,中文:旅州级驱逐舰,或以首舰沈阳号命名为沈阳级驱逐舰,英文:Shenyang Class Destroyer)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隶下的大型防空导弹驱逐舰。本级舰共两艘,于2004年底至2005年中旬于葫芦岛大连红旗造船厂建造下水。

本级舰配备30N6E1型被动相控阵(无源电子扫描阵列)雷达,主防空武装为俄罗斯制RIF-M区域防空导弹系统(北约代号:SA-N-6“怨言”Grumble),是俄海军S-300F防空系统的出口型号,曾配备于苏联海军主力基洛夫级巡洋舰和光荣级巡洋舰上,具备一定的反弹道导弹能力。

本级舰作为中国海军新一代防空驱逐舰(即052C/D型驱逐舰)的研制保障,防止新一代防空驱逐舰研制过程延宕无舰可用的局面,与之前下水的052C型驱逐舰、052B型驱逐舰以及054型护卫舰,都在相对较短的时间投入服役并形成战斗力,缓解了解放军对新型舰艇的燃眉之急。

同时本级舰的入役使中国海军三大舰队首次都获得了具备区域防空能力的舰艇,包括北海舰队的051C型驱逐舰、东海舰队的现代级驱逐舰以及南海舰队的052B型驱逐舰,填补了之前的空白。与052B型驱逐舰相同,新一代防空舰的顺利入役接替了本级舰的地位,因此本级舰只建造两艘。

发展沿革

研制背景

1996年发生的台湾海峡导弹危机刺激了中国加快进行军事现代化的步伐,1999年5月8日科索沃战争期间美国空军误炸南斯拉夫的中国大使馆的五八事件导致中美关系紧张,本世纪初台湾民进党首度执政,台独声势高涨;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亟需立刻强化军事上的威摄武力。

051C级建造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设计用于区域防空的最先进的现役导弹驱逐舰是052C型驱逐舰170、171两舰被安排在南海舰队,所以北海舰队迫切的需要两艘可以立即投入使用的区域防空舰,用于在渤海及黄海海域延伸首都防空圈的纵深,弥补陆基S-300防空阵地在海上的薄弱衔接环节,并提供了一定的海基反弹道导弹拦截能力。[1]

当时解放军海军主力的052型驱逐舰、051型驱逐舰以及053型护卫舰系列等主力舰艇性能无法满足这样的需求,引进现代级之前,中国海军完全没有具备区域防空能力的舰艇;而一些较为长远的国产舰载系统(包含HHQ-9防空导弹与相控阵雷达、发展自俄罗斯Shtil-1的HQ-16防空导弹系统等)都还在研发阶段,无法在短期内投入服役形成战力,因此中国海军迫切需要获得新舰。

设计服役

2002年4月,中国与俄罗斯签约购入两套俄罗斯RIF-M舰载区域防空导弹系统。舰体载台方面,中国决定以先前单舰成级的051B型驱逐舰深圳号的设计为基础进行变更,容纳体积不小的RIF-M系统(如同前述该型导弹主要配备在大型水面战斗舰艇如基洛夫级巡洋舰上),型号也改为051C,舷号115的首舰在2004年12月18日下水。

隔年,网络上出现两艘051C同时在大连红旗厂建造的照片。两艘051C都配属于北海舰队,首舰被命名为沈阳号(115),在2006年中投入服役。至于第二艘051C型在2005年7月26日下水,舷号为116,命名为石家庄号。

设计特点

由于本级舰直接使用了051B型驱逐舰的舰体改装而成,因此主要设计特点与051B型驱逐舰类似。

舰体设计

051C型相较于前型051B型,以新出装备来取代旧系统;051B的舰炮在051C上被新开发的87式单管100mm 55倍径舰炮所取代,舰桥后方两侧甲板各装了两座726-4 18联装干扰弹发射器,二号桅杆两侧各加装一座730型30mm近迫武器系统来替换深圳号的四座76A型37mm防空炮,因此原本深圳号机库边缘76A型炮位的半圆形结构都被取消。

由于730型的火控雷达整合于炮塔上,051C不在其他位置安装火控雷达。与051B相同,051C的烟囱后方设有两组四联装鹰击-83反舰导弹发射器。由于沿用051B的舰体设计,051C的两组7424型三联装324mm鱼雷发射器直接设置于两舷甲板上,而没有采用052B/C及054的隐藏式设计。原本深圳号舰尾下方有个开放的甲板区域,051C则改为封闭式舰尾。

船电设计

051C并未沿用深圳号的海鹰381乙对空搜索雷达,而改用一具与052B相同的俄罗斯Fregat M2EM(北约代号顶板,Top-Plate)3D对空搜索雷达,安装于舰体中段的二号桅杆顶端;而为了承载重量更大的Fregat M2EM天线,051C的主桅杆经过修改,比原本深圳号更为粗壮,边缘也从原本深圳号的圆弧形改为折角,可降低雷达截面积。

此外,原本深圳号前桅杆顶端的363S对空/平面搜索雷达,在051C上被一具拥有球型护罩的364型对空/平面搜索雷达取代。与052B/C相同,051C在舰桥顶部安装了一套俄制MR-331 MINERAL-ME(北约代号Bandstand)反舰导弹/舰炮火控雷达系统。

由于取消了海红旗-7短程防空导弹,连带也不需要配套的345型火控雷达,051C舰桥顶部的雷达平台由原先深圳号的二阶简化为一阶。051C二号烟囱后方的舱室由深圳号的单层加高为双层,其高度大致与尾艛相当,可能是为了容纳更多电子设备;此外,原本位于后桅杆两侧的卫星通信天线平台挪到桅杆后方。

RIF-M系统的30N6E1相控阵火控雷达安装于尾艛前端,依照旅海级的原始设计,只有这个位置能被用来容纳30N6E1,不过前方挡着高大的桅杆与烟囱,使30N6E1雷达在舰首方向出现死角。由于尾艛安装了30N6E1,原本051B的517型A波段八木天线对空搜索雷达就被取消了。 

武装设计

051C最重要的武器是RIF-M防空导弹系统。

使用八联装冷发射式转轮垂直发射器(每套发射器只有一个点火装置,弹舱以旋转让八支发射管共用点火装置),制导模式为中途惯性制导/数据链指挥+终端Trace-via-Missile(TVM)。搭配30N6E1型相控阵搜索/火控雷达(使用单面可转式天线),功率较原本的雷达更为增加,最大搜索距离达300km,能同时制导12枚导弹攻击6个不同目标,最大射速约为每三秒钟一发,在五级海况以内都能有效发射,并可稳定地追踪战术弹道导弹。

051C配备六组八联装的SA-N-6C垂直发射器,舰桥前方的B炮位配备两组,另外四组设置于尾艛结构末端,因此牺牲了原先051B的直升机库设施。

SA-N-6C弹长7.5m,弹径增至1250px,重量增为1780kg,发动机推力与弹头威力都5V55型更进一步强化,最大射程约150km,最小射程5km,最大射高增为27000m,最小射高号称只有10m,最大飞行速率2000m/s(约4.47马赫),最大拦截速率2800m/s(约6.415马赫), 战斗部重量增至144kg,可散布20000个4g重破片。

051C使用的则90年代初期推出的S-300FM,性能相当于S-300PUM-1(S-300F与S-300PUM-1实际上是由不同的设计局开发的独立产品),俄罗斯外销型号为RIF-M,北约称为SA-N-6C或SA-N-20。S-300PUM-1是S-300PS的出口型号,1993年开始进入俄罗斯服役。 S-300MF使用90年代初期推出的48N6导弹,稍后又换成射程增为150km的48N6E导弹,中国051C使用的就是48N6E。

服役事件

2009年6月下旬,一支由解放军北海舰队五艘舰艇组成的编队通过日本在东海上的琉球与宫古岛,进入太平洋进行演习。这支编队包括051C型舰石家庄号、两艘江卫II级护卫舰、洪泽湖号(881)补给舰与一艘支援船,该编队进入太平洋后在冲之鸟礁东北方260公里处的海域进行军事演习,配属的舰载直升机曾升空操作,舰队一度转向接近附近监视的日本保安厅巡视船瑞穗号(PLH-21),不过在双方克制下,并未发生任何冲突对峙。

完成演习后,这支编队从冲绳岛西南170公里处朝西北航行,最后返回东海,整个航行与演习过程都在日本海自P-3C巡逻机的监控之下。冲之鸟礁是日本提交的大陆架划界案中颇具争议性的一部份。

2010年3月中旬至4月上旬,一支由中国东海与北海舰队混编成的大型编队(包括沈阳号驱逐舰、2艘现代级驱逐舰、三艘江卫级护卫舰、一艘福清级补给舰、一艘潜艇救难舰与两艘基洛级潜艇)实施大规模跨区远航训练,期间在4月10日通过宫古海峡,这是中方第一次有如此规模的大型编队通过海峡,更是中方第一次有潜艇以浮航方式通过宫古海峡,此一活动自然引发日方高度关注。

中国这支通过宫古海峡以后继续向南航行,经巴士海峡抵达马六甲海峡以东海域,并在南沙群岛周边海域轮值巡礁勤务,并在西沙群岛海域进行军事演练,来回航程达6000海里。

2013年7月,051C型驱逐舰首舰沈阳号与武汉舰、石家庄舰、兰州舰,护卫舰盐城舰、烟台舰,综合补给舰洪泽湖舰以及3架新型舰载直升机和1个特战分队也随舰远赴俄罗斯日本海彼得大帝湾附近海空域参加“海上联合-2013”中俄海上联合军事演习。中俄双方参演兵力共计各型水面舰艇18艘、潜艇1艘、固定翼飞机3架、舰载直升机5架和特战分队2个。

演习课目主要包括舰艇锚地防御、联合防空、海上补给、通过敌潜艇威胁区、联合护航、联合解救被劫船舶、打击海上目标、海上联合搜救、实际使用武器及海上阅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