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理工大学也就是四川理工学院,是2003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原四川轻化工学院、自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自贡高等专科学校和自贡教育学院合并组建而成的,座落在自贡市。

学校现有汇东、营盘、黄岭三个校区,占地面积近2400亩,总建筑面积近67万平方米,学校拥有国有资产总值约6.7亿元,其中各类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1.3亿元;图书馆馆藏文献总量264万册,有教职工2000余人。学校建立了13个二级学院、2个教学部和1个继续教育学院,现有本科专业58个,涵盖了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法学、历史学、教育学等8个学科门类。

中文名

四川理工大学

简称

川理工(SUSE)

创办时间

主管部门

四川省人民政府

硕士点

34(含一级4个)个

校训

厚德达理,励志勤工

主要奖项

四川科技进步一等奖,四川科技进步二等奖,四川科技进步三等奖

知名校友

罗朝俊,饶雪漫,黄旭东,袁文婷

英文名

Sich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Engineering

类别

公办

学校类型

理工

属性

省属重点大学,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计划

所属地区

中国四川自贡

现任校长

汪明义

主要院系

材料与化学工程,生物工程,自动化与电子信息,机械工程,建筑工程,经济与管理学院,法学院,人文学院

学校地址

四川省自贡市汇兴路学苑街180号

学校代码

10622

学校简介

四川理工大学

四川理工大学概况:学校是一所“三线建设”西迁的本科高校,于1965年响应毛泽东主席号召、周恩来总理批示,将原华东化工学院(现华东理工大学)的部分保密专业西迁至四川自贡市,从上海总部抽调精干力量,从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借调部分科研人员,组建华东化工学院西南分院,对外称之为“652”工程。1979年学校更名为四川化工学院,1983年更名为四川轻化工学院,2003年四校合并组建为四川理工学院,2018年更名为四川轻化工大学。[2]

占地面积

学校现有汇东、营盘、黄岭三个校区,占地面积近2400亩,总建筑面积近67万平方米,学校拥有国有资产总值约5.3亿元,其中各类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1.3亿元;图书馆馆藏文献总量264万册。

教职员工

学校现有教职工20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约1500人,教授、副教授近500人;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6人,四川省教学名师1人,四川省师德标兵4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2人,四川省优秀教师3人,四川省“十佳青年教师”1人。

所设专业

学校建立了13个二级学院、2个教学部和1个继续教育学院,现有本科专业58个,涵盖了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法学、历史学、教育学等8个学科门类,建成了材料与化工、生物与食品、电子信息、机械工程、管理类五大学科专业群,其中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工程、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4个专业是四川省特色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还被国家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学校有四个省级本科人才培养基地,是四川省“一号工程”建设基地。

专业设置有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英语、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物理学、应用化学、生物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业设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轻化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生物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工商管理、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等。

学院校徽

四川理工大学

主体图案为圆形,中英文校名,中文字体为原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题写,图案色彩以墨绿色为主色。图案造型由汉字“川”及“理、工”拼音第一个大写字母“L”、“G”变形组合而成,呈白鸽云端飞翔之态、帆船破浪航行之姿、团结向上之势,体现了师生员工朝气勃勃、奋发图强、团结一致的精神风貌和高远志向。

学院校训

厚德达理、励志勤工。学院以德育为本,以教学为中心,培养师生诚信、宽厚的健全人生品格;崇尚科学,孜孜以求,努力追求科学真理;勉励心志、奋发图强,传承“勤奋求实,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校兴我荣”的黄岭精神;勤学苦钻,练就精湛技艺,培育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一理一工,又暗含学院特色。

成就荣誉

荣誉

学校是四川省人民政府确定的“四川省高新技术产业示范科研单位”;学校拥有3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二级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22个研究所(室)。其中酿酒生物技术及应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是我国研究白酒酿酒技术唯一的省级重点实验室,四川理工学院被誉为中国白酒人才培养的摇篮;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是我国研究盐文化的唯一的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近4年来,学校承担和完成各类科研课题500余项,获得各级各类科技成果100余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500余篇,被SCI等权威检索系统收录文章200余篇。

学校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大力实施教学质量工程。“十五”以来,1门课程被推荐参评国家精品课程,建成省级精品课程17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教学团队2个;获省级教学成果奖20项。我校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成绩突出,共获得省级以上奖励114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2项,国家级二等奖18项。

学校面向全国25个省(市、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学生近25000人。43年来,学校共培养各类毕业生6万余人。近四年,本科生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名列省属高校前列。

发民方向

面向未来,学校将继续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坚持科学发展观,秉承“厚德达理、励志勤工”的校训和“勤奋求实、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校兴我荣”的黄岭精神,全面落实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大力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全面提升教学水平,为把学校建设成为优势明显、特色鲜明、人民满意的大学而努力。

历史演革

1965年

1965年

根据毛泽东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战略决策,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亲自批示,作为教育部重点高等学校的华东化工学院(现华东理工大学)内迁部分保密专业,选址自贡黄岭创建华东化工学院西南分院(对外称之为“652工程”),开始了四川理工学院本科教育的办学历程。

1979年

1979年

经教育部批准,在原华东化工学院西南分院基础上组建四川化工学院。学院保留了化工系和化机系的建制及两系的师资、实验和图书,同时筹办一批新专业,并积极从全国引进各类人才,投入学院的本科教学工作中。1983年更名为四川轻化工学院。

2003年

2003年

经教育部批准,由四川轻化工学院、自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自贡高等专科学校和自贡教育学院合并组建四川理工学院。

领导班子

领导班子

领导班子成员见照片,左起:副院长刘康,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李开世,党委副书记、院长曾黄麟,党委书记游建军,党委副书记唐健禾,副院长龚敏,副院长蔡乐才

党委书记

游建军,男,1955年8月出生,四川广汉人,中共党员,教授。

1982年1月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电真空器件专业本科毕业,1997年7月西南交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班结业。曾任原西南工学院电气自动化工程系副主任兼党总支副书记、学生处处长、人事处处长、院长助理、副院长、西南科技大学副校长,现任四川理工学院党委书记。

游建军教授长期从事高校教学、科研、管理工作,在自动化学科、思想政治学科、高等教育学等领域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著作3部,主持、主研省部级科研项目7项,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一项、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

党委副书记、院长

曾黄麟,男,1955年12月出生,四川富顺人,中共党员,教授。

1980年1月毕业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1990年12月获得成都电子科技大学信号系统专业博士学位。1980年1月-1984年1月,在中科院陕西天文台工作。1984年1月任教于四川轻化工学院,曾任四川轻化工学院电子工程系副主任、信息中心主任、副院长、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现任四川理工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曾黄麟教授主要从事于神经网络、粗集理论、非线性系统理论、无线电及微电子技术等研究,四川轻化工学院首位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者。先后主持、完成了“锁相跳频频率合成器研制”、“简便数字信号发生器研制”、“联想神经网络综合及应用”、“智能信息处理”等院级、省级、国家级科研项目24个,并多次获奖。已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和重要会议上发表科研论文140余篇,出版科技专著、教材六部。全国突出贡献专家人选,享受国务院批准的特殊政府津贴,IEEE(国际电子电气工程协会)高级会员,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教学名师,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自贡市有突出贡献的拔尖人才,已被列入全国“百万人才工程库”。获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奖六项;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四项;自贡市科技进步奖三项。

党委副书记

唐健禾,男,1955年5月出生,四川富顺人,中共党员,教授。

1989年7月毕业于四川教育学院英语本科专业。2000年7月西南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研究生班结业。2002年9月至2003年1月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东门罗大学讲学进修。曾任富顺县文教局教研室副主任、自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处副处长、学生处处长、团委书记、学生工作部部长、副校长、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党委书记,现任四川理工学院党委副书记。

唐健禾教授长期从事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主持、主研省级科研项目7项,发表翻译理论与实践、中西文化对比等领域论文30多篇,参与编写词典、教材4部,主编教材1部。自贡市翻译工作者协会副会长。被授予四川省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工作者称号、四川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和自贡市首届思想政治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李开世,1956年6月出生,四川雅安人,中共党员,教授。

1982年2月毕业于重庆大学机械系机制专业。曾任四川轻化工学院机械系副主任、院长助理兼成教院院长、院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现任四川理工学院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

李开世教授主要从事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已出版大学教材三部,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多篇论文被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刊物摘录,多次获全国学会优秀论文奖。主持和主研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及横向科研项目11项。所完成的科研项目获联合国TIPS“发明创新科技之星奖”;四川省第二届和第三届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两项;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自贡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被四川省委、省政府授予“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称号,享受政府津贴,自贡市有突出贡献的拔尖人才。

副院长

龚敏,女,1963年5月出生,,四川南充人,中共党员,教授。

1984年7月毕业于四川轻化工学院化工系腐蚀与防护专业,1990年10月北京化工大学应用化学系腐蚀与防护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曾任四川轻化工学院科技处副处长、科技处处长、副院长,现任四川理工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

龚敏教授,主要从事于金属腐蚀与防护方面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先后主持、参与完成了中科院金属腐蚀所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科技部中小型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四川省科委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四川省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等多项课题的研究工作。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获四川省政府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自贡市政府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自贡市“盐都十大杰出青年”。

刘康,男,1963年7月出生,四川自贡人,中共党员,教授。

1985年7月毕业于四川工业学院机械系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1993年6月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机械制造专业硕士毕业。曾任四川轻化工学院机电系副主任、主任,四川理工学院机电系主任,攀枝花市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攀枝花市西区区委常委、副区长,攀枝花市政府副秘书长,现任四川理工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

刘康教授主要从事机械设计制造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和参与“进化计算及在智能设计中的应用”、“神经网路、智能CAD、模糊理论综合应用研究”、“航天I型数控系统刀具监控系统研究”等各级科研和教研课题10余项,发表论文30余篇,编写教材一部。获四川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四川省教学成果二等奖两项。

蔡乐才,男,1966年2月出生,四川大竹人,中共党员,教授。

1989年7月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1998年7月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硕士进修班结业。曾任四川轻化工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系副主任,计算机科学系党总支书记兼系副主任,四川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系党总支书记,学院党委委员,科技(产业)处处长。现任四川理工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

蔡乐才教授主要从事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工程、信息安全、多媒体信息处理、计算机控制等研究。先后在清华大学学报等各类学术期刊发表科研论文40多篇,主编2部本科/硕士教材。先后主持完成省、市、院和企业委托科研项目24项,4次获省、市科技进步奖,并获自贡市首届“十大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和第六批“有突出贡献的拔尖人才”称号。现任四川省计算机用户协会理事长,四川省计算机教育与培训专委会副主任委员,自贡市计算机学会理事长。

办学特色

校园一角

传承黄岭精神,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具有艰苦创业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黄岭精神

勤奋求实、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校兴我荣。

黄岭精神,以“勤奋求实、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校兴我荣”为内涵,是我们不断取得新成就的不竭精神动力和思想源泉。黄岭精神形成、弘扬和丰富发展的历程,既是学院锐意改革、发展壮大的发展史,也是一代又一代理工人披荆斩棘、呕心沥血的艰苦奋斗史。

1965年春天,第一批开拓者远离亲人,从繁华的上海来到偏僻荒凉的黄岭,开始了代号为“652”工程的华东化工学院西南分院的建设,开始了四川理工学院艰难的办学历程。在那段动荡的岁月里,拓荒的黄岭人胸怀祖国,一心为公,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勤奋求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克服重重困难,把人烟稀少、杂草丛生的黄岭开发建成了一座初具规模、环境优美的高等学府。

40余年来,一代又一代的四川理工人,传承升华着黄岭精神。无论是黄坡岭上的辛勤耕耘者,还是营盘山下的人生引路人,或是一对山旁的艰辛创业者,都是在黄岭精神激励下,坚持个人发展服从于学校发展的需要,坚持学校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坚持办学与地方经济支柱产业紧密结合的产学研办学模式,教书育人,哺育桃李,形成了用黄岭精神培养学生勤奋求实、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人格品质,形成了以产学研战略联盟为平台,学科链、专业链对接产业链和学生就业链,培养学生艰苦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独具特色的办学风格和人才培养模式。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弘扬黄岭精神,坚持以团结为生命,以创新为灵魂,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切实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战略,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办一所让人民满意的大学。

学校定位

立足四川,面向西部,服务全国,把四川理工学院建设成为一所以工学为主,理、管、经、文、法、历史、教育学协调发展,学科特色鲜明的多科性教学型本科院校。面向行业、面向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社会适应性强,基础扎实,富有创新精神,具有艰苦创业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机构设置

党群机构

党委办公室

党委组织部

党委宣传部

党委统战部

纪委监审处

党委学工部(学生处)

党委武装部(保卫处)

工会

团委

行政部门

学院办公室

人事处

计财处

招生办公室

教务处

科技处

离退休管理处

研究生处

学报编辑部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国有资产管理处

后勤总公司

图书馆

档案馆

继续教育学院

基建处

后勤管理处

网络管理中心

院报

教学单位

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

生物工程学院

外语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

自动化与电子信息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

计算机学院

理学院

人文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

艺术学院

政法学院

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

体育部

基础教学部

知名校友

陈晓军,四川化工控股(集团)董事长

罗朝俊,美国南伊利诺伊州州立大学终身教授、国际非线性系统理论领域的知名学者。

李照新,日本早稻田大学客座教授、著名作家

徐砥中,四川省乐山巿金口河区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章胜,“一学堂家教”创始人及负责人;“上品酒庄”董事长兼总经理。

罗爽,外语学院92级优秀校友四川省遂宁高级实验学校校长

余黎,现任广元市政府驻上海办事处主任,广元市招商局驻长江三角洲二分局局长,四川省青联委员。

陈兆麟,高级经济师,上海化学工业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拟任上海化学工业区管理委员会巡视员

周荣,中国银行自贡分行副行长

王强,营销专家、媒体记者。王强系21世纪网络策划新锐人物。

黄嵩和,《美国国家地理》全球摄影大赛(中国区)一等奖获得者

袁文婷,“2008感动中国”年度十大人物评选活动候选人之一。

饶雪漫,曾担任江苏《少年文艺》编辑及镇江人民广报电台节目主持人。

张良,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

沈才洪,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总工程师、中国酿酒大师、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张宿义,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杨宏,华中农业大学教授

余黎,四川省剑阁县剑门关下的志公村担任党支部副书记

李爱萍,现任泸州酒业集中发展区有限公司副总裁

杨鑫,现任四川天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冰川,现任四川省剑南春集团有限公司质检部部长

范思德,现任成都道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樊平,机电系81级校友禾嘉股份总经理

岳光科,四川省新津县金华镇党委会委员、副书记。

李晋江,外语学院2007届优秀毕业生,乔治亚州立大学医学博士

李缉超,四川省投资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黄顺福,四川化工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庞玉学,成都市通用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徐世林,四川省化学工业研究设计院院长

范先国,四川龙蟒集团总裁

黄旭东,国内知名电子竞技解说,NeoTv制片人、项目经理,WCG赛事策划,WCG中国队领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