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丹瑶鸡生活于海拔800-1000米的里湖乡,属肉用型鸡种。多数鸡主翼羽、主尾羽、胫、喙都是黑色,副翼羽为黑黄色,单冠,虹彩棕黄色,肉垂和耳垂为红色。南丹瑶鸡盛名已久,1981年在全区家禽品种资源调查中以耐粗饲、觅食力强,适应性广,抗病力强,肉质鲜美、香脆,征服了前来考察专家,评上广西家禽地方名鸡之一,选入了《广西家畜家禽品种志》。

中文名

瑶鸡

海拔

800-1000米

特点

体型小,觅食力强,适应性广

位置

广西省南丹县

体重

母鸡1.5kg左右,公鸡2-3kg

养殖周期

散养7-8个月

物种产生

南丹瑶鸡品种的产生是由当地独特的地理环境条件所决定的,它在远古时代就作为野鸡生活于南丹的深山老林之中,直到好猎的白裤瑶族进山居住后,把它猎捕回来当作食物佳肴,同时瑶族同胞把吃剩的活鸡留下来进行训化繁殖,慢慢发展成为瑶鸡。

由于瑶胞们在山区居住分散,文化生活缺乏,长期以来形成了独特的民族娱乐心理习惯,逢年过节,他们以打陀螺、吹牛角、斗鸡为娱乐,因此瑶族同胞有以养大鸡养斗鸡为荣的传统。各家各户都选留体型高大的公、母鸡作为种鸡,以培育优良的后代和斗鸡,形成了自然的人工选育。加上瑶族居住偏僻,村寨小,交通不便,瑶鸡流动较少,又没有外来鸡种混杂,基本上自繁自养,闭锁繁育。在长期的自繁自养中,形成了今天的南丹瑶鸡这一优良品种。南丹瑶鸡以瑶胞挑上山随耕放养于山上、晚上挑回为主,保持了野鸡的野性和斗鸡好斗的特性。

主要特性

公鸡羽色以金黄色、棕红色、黄黑色较多,母鸡以麻黑色、黑白花、土黄色较多。成年鸡体重:公3537克,母2262克。成年鸡屠宰率:半净膛,公82.5%,母90.0%;全净膛,公77.0%,母86.1%。开产日龄180~210天,年产蛋60~80个,蛋重48克,蛋壳呈褐色。

南丹瑶鸡盛名已久,1981年在全区家禽品种资源调查中以耐粗饲、觅食力强,适应性广,抗病力强,肉质鲜美、香脆,征服了前来考察专家,评上广西家禽地方名鸡之一,选入了《广西家畜家禽品种志》。南丹瑶鸡市场销售价格达每公斤22-26元,比三黄鸡、麻鸡等高出近两倍。

养殖方法

房前屋后都有树木草地,养鸡均以放牧饲养或挑到劳动场所随耕放养为主,早上起来一把玉米,然后放上山。四处奔跑觅食,采食野生植物籽实、昆虫、蚯蚓、野菜,饲养过程中不添加任何激素饲料,不受任何污染,是不可多得的天然绿色食品。瑶鸡肉质细嫩,结实不轫,味道鲜美、清甜、皮脆肉香、脂肪少、口感好。[1]

产区

体型较大,耐粗饲,觅食力强,产蛋较大,为高寒山区肉蛋兼用的优良鸡种。产地主要是南丹县的八圩和里湖两个瑶族乡。

荣誉级别

经广西区畜牧局1981-1986年连续评选,被评定为广西地方优良品种,是广西四大名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