鳗鲡(学名:Anguilla japonica)是鳗鲡科、鳗鲡属鱼类。体延长而呈蛇状,尾部侧扁。头中大,呈钝锥形。口大而开于吻端,微斜裂而达眼后缘下方;下颌略突出于上颌。背鳍和臀鳍都是低平而一直延伸到尾部,和尾鳍连结成一体而不易区分彼此;背鳍起点至臀鳍起点之距离短于头长,且背鳍起点至肛门距离约为体长之9%;无腹鳍;胸鳍位于鳃盖后方,略呈圆形。鳞片细小而埋藏于皮下。脊椎骨数为112-119。体表无任何花纹,体背部为深灰色而稍带绿色,腹部则为白色。

鳗鲡为暖温性降河性洄游鱼类,平时栖息于江河、湖泊、水库和静水池塘的土穴、石缝里,昼伏夜出,有时从水中游上陆地以皮肤呼吸,经潮湿草地移居到别的水域。鳗鲡是肉食性鱼类,主要以田螺、蛏、蟹、虾、桡足类和水生昆虫为食。不同生长阶段其摄食对象有明显变化。白仔鳗苗主要摄食轮虫、枝角类、水丝蚓、水生昆虫幼虫、贝类残渣和有机碎屑等。广泛分布于日本北海道至菲律宾间的西太平洋淡水域,包括岛屿与亚洲大陆等注入太平洋的大、小河川溪流。在中国分布于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沿岸及其江河,在中国台湾各河口区与其中、下游皆有其分布。

中文名

鳗鲡

动物界

形态特征

体长为体高的14.9-16.8倍,为头长的8.1-8.8倍,为体宽的20.3-25.3倍,为肛前躯干长的2.3-2.6倍,为背鳍前距的2.9-3.5倍,为胸鳍长的17.7-30.8倍。头长为吻长的4.9-5.7倍,为眼径的11.0-11.9倍,为眼间隔的5.4-8.4倍。口裂长为口裂宽的1.0-1.2倍。  

成鱼体长一般300毫米,最大可达1.3米,重达5千克。   体延长,躯干部圆柱形,尾部侧扁。头中等大,尖锥形。吻短而钝。眼较小,卵圆形。眼间隔宽阔,略显平坦。鼻孔每侧2个,前后鼻孔分离;前鼻接近上唇前缘,呈短管状,两侧鼻孔分开较远;后鼻孔位于眼正前方,裂缝状;前后鼻孔之间的距离略小于两前鼻孔间的距离。口大,端位;口裂微向后下方倾斜,后伸达眼后缘的下方;下颌稍长于上颌。齿细小,尖锐,排列成带状;上下颌齿带前方稍宽,具齿4-5行,向后渐减少至2-3行;犁骨齿带前方宽阔,具齿5-6行,向后渐减少至2-3行,呈细锥状向后延伸,后端几伸达上颌齿带后端相对的位置。唇发达。舌游离,基部附于口底。鳃孔中等大,侧位,位于胸鳍上角稍后的下方,呈纵垂直裂缝状。肛门明显位于体中部的前方。  

体表被细长小鳞,5-6枚小鳞相互垂直交叉排列,呈席纹状,埋于皮下,常为厚厚的皮肤粘液所覆盖。侧线孔明显,起始于胸鳍前上方的头部后缘,平直向后延伸至尾端。  

背鳍起点明显在肛门远前上方,其起点至鳃孔的距离约为起点至肛门距离的1.7-2.2倍。臀鳍起点与背鳍起点的距离小于头长。背、臀鳍较发达,与尾端相连续。胸鳍较发达,外缘近圆形,长略大于口裂的长度。尾鳍后缘钝尖。  

液浸标本身体的背侧浅棕灰色,腹下侧淡黄色。背、臀鳍在尾部相连处的边缘呈暗黑色,胸鳍浅黄或淡白色。  

栖息环境

鳗鲡平时栖息于江河、湖泊、水库和静水池塘的土穴、石缝里,昼伏夜出,有时从水中游上陆地以皮肤呼吸,经潮湿草地移居到别的水域。  

生活习性

鳗鲡为暖温性降河性洄游鱼类,生长肥育期5-8年,并开始性成熟。亲鱼在秋末冬初由淡水水域向河口移动,随流出海,进行降河产卵洄游。入海后性腺迅速发育至成熟。产卵场约在中国台湾南部深海水域。孵出仔鳗随海流漂移,在漂流过程中由仔鳗变为扁平的柳叶鳗,进入河口前变为线鳗。每年冬季12月和早春2月已有部分鳗苗到达长江口区,在河口区形成一年一度的鳗苗汛。鳗苗溯河而上,到长江各干、支流索饵、肥育、生长。成熟后又进行降河生殖洄游。  

鳗鲡适应能力很强,能在恶劣环境中生存。鳗鲡有明显的趋温性,春季水温上升到12℃以上时,鳗鲡开始洄游和摄食。夏秋季水温处于24-30℃时最为活泼,生长迅速。冬季水温降到10℃以下时,不食不动,处于冬眠状态。当水中溶解氧量为5-12毫克/升时,摄食与生长旺盛。当溶解氧下降到0.7毫克/升时,鳗鲡开始浮头,下降到0.15毫克/升时则会窒息死亡。白仔鳗苗有喜淡水的习性,而性成熟的亲鳗则有喜咸水的习性。  

鳗鲡是肉食性鱼类,主要以田螺、蛏、蟹、虾、桡足类和水生昆虫为食。不同生长阶段其摄食对象有明显变化。白仔鳗苗主要摄食轮虫、枝角类、水丝蚓、水生昆虫幼虫、贝类残渣和有机碎屑等。体重100克以上的幼鳗常追食小鱼、小虾,还可摄食各类动物尸体。    

鳗鲡摄食强度与水温有密切关系。一般在3月中、下旬,当水温上升到12℃左右时开始摄食;11月中、下旬,水温下降到12℃左右时停食;6-7月和9-10月间,水温在24-30℃时摄食强度最大,其摄食量占体重的5-10%左右。  

野生鳗鲡比养殖鳗生长慢。如春季从海口进入钱塘江口的白仔鳗,体长6厘米左右,体重约0.1克;翌年春体长达15厘米左右,体重约5克;第三年春天,体长达25厘米左右,体重约15克;第四年以后才能达到上市规格约150克。池塘培育的鳗苗生长较快,体重0.1克的白仔鳗苗,经过6个月培育,当年秋后达到14克,翌年秋天,大部分达到上市规格。温流水培育鳗苗生长更快,体重0.1克的白仔鳗苗,经过6个月培育,平均规格达到25克,再经过4-6个月的饲养,可全部达到上市规格。  

分布范围

海域范围

广泛分布于日本北海道至菲律宾间的西太平洋淡水域,包括岛屿与亚洲大陆等注入太平洋的大、小河川溪流。在中国分布于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沿岸及其江河,在中国台湾各河口区与其中、下游皆有其分布。    

国家地区

原产地:中国、日本、韩国、菲律宾。  

存在和游荡(非繁殖):中国香港。  

存在不确定性:柬埔寨、密克罗尼西亚联邦、越南。  

引进(非繁殖):关岛。  

繁殖方式

冬季繁殖。   鳗鲡在淡水中肥育,海水中繁殖。开始产卵洄游后,一般不摄食,消化器官逐渐退化,生殖腺进一步发育。雄鳗3-4龄性成熟,雌鳗的成熟比雄鳗约晚一年。鳗鲡的产卵场水温要求16-17℃,盐度为35‰以上,水深400-500厘米。一尾雌鳗的产卵量约为700-1000万粒,产卵后因力竭而死。

受精卵内有油球,产出后随海流漂浮、发育,在自然条件下经10天即可孵化仔鳗。仔鳗体长6毫米左右,带有卵黄囊,体长7-15毫米时多分布在水深100-300厘米的水层,随着体长增长上升至水深30厘米的水层。此时,鳗苗扁平、形似柳叶,称柳叶鳗。鳗鲡孵化后一年内开始溯河。秋季,在接近沿岸区变态为白仔鳗,溯河后白仔鳗的色素增加,渐带黑色,变成黑仔鲡。  

养殖技术

鳗苗的暂养和运输

鳗鱼人工繁殖技术尚未过关,苗种来源主要靠天然捕捞。捕获的鳗苗集中暂养后外运,可降低运输途中的死亡率。  

鳗苗的暂养主要采用网箱暂养法。网箱用30-40目的尼龙筛绢制成,箱深在1米以上。使用时箱上沿离水面30厘米以上,每隔3-4小时清洗网箱一次,并及时捞出死苗和脏物。下雨天应注意鳗苗活动情况,以防沿箱边逃跑。水质清新、箱内外流通良好的情况下,每立方米水体暂养密度为6-8千克。本方法只适宜于短途运输,若要长时间运输,鳗苗的暂养可采用池塘暂养法。要求池塘水深1.5米左右,池顶部建防逃檐,池壁光滑,进排水口要有防逃设施,当池塘水温较高时,要投喂水蚤、熟蛋黄等。  

池塘建造

培育苗种的池塘单池面积以10-100平方米为宜,水深不应超过80厘米。成鳗养殖池面积可达数百平方米,水深以100-150厘米为宜。  

工厂化养鳗池池底应有排污系统,露天养殖池底最好不用水泥,池壁应光滑,池子上方应有防逃檐,池内设有饵料台。工厂化养殖场冬季应采取加热措施,在建造池塘时每个池塘应有加热装置。为保证能源合理利用,露天池塘可大棚覆盖,以利于保温和延长生长期。  

苗种培育

鳗鲡的饲养可分为苗种培育和成鳗养殖两个阶段。把0.1-0.2克的白仔苗培育至20克左右为苗种培育阶段。  

鳗苗放养:鳗苗放养时应先进行鱼体消毒。用1%的盐水消毒4小时,接着用1.0毫克/升漂白粉消毒10分钟,同时注意调温放养。放养密度为0.2-0.4千克/平方米,以水温达到15℃时放养为宜。  

鳗苗驯养:为改变鳗鲡昼伏夜出、分散摄食的习性,要驯养2周以上,实现3个改变:变夜间摄食为白天摄食、变分散摄食为集中摄食、变摄食鲜活饵料为摄食全价配合饲料。具体分以下3个方面进行:

引食饵料:鳗鱼驯食的引诱饵料以水丝蚓为好。放养后第一天晚上在池中撒投水丝蚓,第二天将水丝蚓放入食台上,每天投喂5-6次。利用鳗苗对弱光具有趋光性的优势,用15瓦左右黄色灯挂于食台周围,进行灯光诱食,使鳗苗由习惯于夜间觅食向习惯于白天摄食变化,大约经过一周时间就可转变为白天摄食。  

保持配合饲料的适口性:鳗苗开始白天摄食后,把水丝蚓捣烂拌入配合饲料中成糊状投喂,并逐日增加混合饲料比例,经过7-10天,鳗苗可完全适应配合饲料。  

驯养期间投饲量:日投饲量一般为鳗鱼体重的7-10%,以1.5小时吃完为度。  

鳗苗分级养殖

不同规格的鳗苗在饲养管理中也不尽相同,故分级养殖便于更好地管理。一般3-4周进行一次分级,力求分养后每个池塘规格一致。为防止鳗鱼在分养过程中腹中有食物而操作受伤,分养前一天应停食;分养应在晴天上午进行。  

成鳗养殖

成鳗养殖是把20克左右的鳗种养成150-200克的商品鳗的过程。  

鳗种放养:成鳗池放养前应进行彻底消毒,方法同鳗苗池。放养密度为:

露天养殖放养密度:每尾规格为20克时,每亩放养7500-10800尾或130-150千克;每尾规格为20-30克时,每亩放养8000-9000尾或180-240千克;每尾规格为40-60克时,每亩放养6600-7500尾或300-400千克。  

温室养鳗放养密度:每尾规格为20克左右时,每平方米放养1.0-1.5千克;每尾规格为30克左右时,每平方米放养2.0-2.5千克;每尾规格为40克左右时,每平方米放养3.0-3.5千克。  

水质管理:鳗鱼池塘的透明度控制在20厘米。当浮游植物过多时,应加水稀释;当浮游植物不足时,应施足肥。温室养鳗加水时的水温变化最好控制在3℃以内。由于温室养鳗放养的密度较高,摄食量大,残饵多,应特别注意有毒物质对水质的影响,发现问题应及时更换新水或采取措施加以处理。  

饲料投喂:鳗鲡在摄食配合饲料后,完全消化和吸收需20小时,所以每天早晨8-9时只投喂一次,而当水温超过30℃时,应提前1-2小时投喂。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3年 ver 3.1)——濒危(EN)。  

保护措施

中国台湾保护措施

中国台湾鳗鱼保育与管理:每年冬季是沿海渔民捕捞鳗苗的季节,但河川鳗鱼数量日益减少,为兼顾渔民生计并使部分鳗苗得以溯河成长,农委会2013年9月9日发布“鳗苗捕捞渔期管制规定”,其重点如下:

每年3月1日至10月31日止,禁止于距岸3浬内海域、潮间带及河口水域以任何方式捕捞鳗苗。但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在此限:①于花莲县、台东县海域、潮间带及河口水域捕捞鳗苗。②基于学术研究目的,经中央主管机关核准。  

于未禁止捕捞期间捕捞鳗苗者,应遵守依中国国家公园法、野生动物保育法、文化资产保存法、渔业法及其他法令订定保育区、禁渔区之规定。  

违反规定者,依渔业法第65条第5款规定,核处新台币3万元以上15万元以下罚锾。除了管制鳗苗捕捞,让部分鳗苗得以溯河洄游成长,增裕鳗鱼资源外,为了让成鳗降河产卵,同时辅导13直辖市及县(市)政府公告辖属至少一条河川之中下游流域,全年禁止以任何方式捕捞鳗鱼,尤其宜兰县更公告全县境内河川全流域禁止捕捞鳗鱼,以进行鳗鱼栖地保护工作。  

主要价值

鳗鲡为高级食用鱼类,也是名贵的出口鱼种之一。肉质细嫩,味鲜美,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营养价值高,可鲜食、熏制、醋渍、制罐。皮可制工艺品。中国沿海民间常将之作为滋补食品,并具有清凉解暑、滋补强身作用,是淡水养殖的重要对象之一。有些地区作为药用鱼类。    

主要毒素

鳗鲡血清含有鱼血清毒素(ichthyohemotoxic),毒素可被加热或胃液所破坏,但生饮鳗血(治病)有时会引起中毒。毒素还对黏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人体黏膜受损或手指受伤,接触鳗血会引起炎症、化脓、坏疽,同时由于淋巴系统发炎、浸润,严重的会引起组织浮肿。动物实验表明,注射鳗血清会引起实验动物神经系统中毒,产生强烈痉挛、心脏衰弱、呼吸停止而死亡。为预防鳗血中毒,除不吃生鳗鲡和生饮鳗血外,口腔黏膜、眼黏膜和受伤手指均需避免接触鳗血,以免引起炎症。鳗鲡也是皮肤黏液毒类和药用鱼类。  

食物营养成分

食物名称

鳗鲡

含量参考

约每100克食物中的含量

能量

181 千卡

蛋白质

18.6 g

脂肪

10.8 g

胆固醇

177 mg

饱和脂肪酸

2.8 g

多不饱和脂肪酸

1.4 g

单不饱和脂肪酸

3.1 g

碳水化合物

2.3 g

59 mg

34 mg

248 mg

207 mg

42 mg

1.5 mg

0.18 mg

1.15 mg

33.7 μg

维生素B1(硫胺素)

0.02 mg

维生素B2(核黄素)

0.02 mg

烟酸(烟酰胺)

3.8 mg

维生素E

3.6 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