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书籍)
训诂

"高山仰止"是什么意思?

关注者
62
被浏览
372,046

13 个回答

偶然看到知乎上关于这个知识点的解释。

首先,十分欣赏上面冯老师对知识的认真和严谨态度。然而,个人对于“止”字的意思有不同理解。理由很简单:

这句话首先是出自《诗经》,那么在《诗经》中,我们也能找到同样的用法,比如《采薇》,且同出自“小雅”,结合来看,同理理解为:“止”为语气助词。

同时,按冯老师的理解,“止”在此理解为“脚”,引申为“攀登、走”的意思,那么对于在《采薇》中的“止”就不合适了。

再者,“仰”字,需是“头脸”向上才能称“仰”,如果为表达“抬脚”的意思而用“仰”,实为不妥,《小雅》为民间流传下来的精品诗歌,这种小错误应该不会犯。“景行行止”中第二个“行”已经有“走”的含义了,“止”若理解为“前进或者脚步”,语义重复。

所以,综上所述,此处“止”字应该理解为语气助词。

在下本着客观思考表达些浅见,只求明理求真,若有谬误,还望宽恕。

编辑于 2017-06-15 20:35

高山仰止,语出《诗经·小雅·车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现在多用作成语,高山比喻德行很高的人,仰止是仰慕的意思,所以成语应当解释为:德行很高令人仰慕。

至于现在很多人乱用,主要是误解了高山的意思,错误的理解为山太高了,抬着头望不到尽处不得不止步。有一种目标过高不可达的意味,不顾都是穿凿附会罢了。

引用百度: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可以缩略为成语“高山景行”,“景仰”一词也由此产生。《史记·孔子世家》的一例:“《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这话是用来赞美孔子的,由于在引文后面加了两句(意思是:虽然不能达到这种程度,可是心里却一直向往着)。

发布于 2012-05-09 11:06

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发布于 2012-05-09 10:15

那【古文观止】呢

编辑于 2018-01-07 10:30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

【止】本多義~然於此處~與【至】呼應~取意【停滯】……

遇【高山】或喻見【巔峰般成就】~仰望而覺需【停滯原本小土丘般】的【行為】或【思維極限的目標】……

遇【景行】或喻見【崇高的行徑】~參照而覺需【停滯原本狹隘偏頗】的【實踐】或【思維局限的行為】……

雖【不能】【到達】【巔峰般成就的至極】此等【崇高的行徑】~然【心神】【嚮往】【如此高大上的成就行徑】……

编辑于 2018-05-06 03:14

看了上面的回答,我也补充一些个人看法。

诗经还有其他地方把止做语气词。如 既曰归止,曷又怀止

所以解释为语气词也有道理。

这句话解释为,高山,是人们仰望的。大路,让人们所通行。

根据当时诗经联系上下文,解释为这样也没毛病。

但太史公用他赞美孔子,应该是用了某种引申意义

以高山,大道,喻孔子。仰望高山,敬仰那种气魄。踏上大路,感受大路的光明。接着太史公后文就提到,虽不能至,但心乡往之。就是说我虽然不能达到高山大路这种高度,但我的心向往。

至于高山,大路是本意还是品德高尚之类的引申意义。这就看你的目的了。考试答卷,写前者字字对译就足够。自己理解,大概是后者更为贴切吧。

严复曾语:译事三难:信、达、雅

信为准确,达为不拘于原文。雅则是更虚幻的一种风格了。所以,对于翻译,说法诸多,至于哪种更为合适谨慎美观,请君自行斟酌吧。

本文仅为个人鄙见,如有行文不周之处,还望海涵

编辑于 2018-05-14 22:59

对于“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以下是我朴素的理解:

山老高了,往上看,头已经仰到不能再仰;

路太漂亮了,情不自禁地沿着走,走到走不动了;

即对伟人先贤开创的道路充满认同与敬佩。

发布于 2023-07-23 18:11

大家好。

学习了大家的各种论法,受教。

也谈点直白的见解。

高山仰止。

除了了解古人的理解和所表达的意思之外,要和当下自己心境联系,时代在进步,意识有拓展。在囿于古人先贤思想要敢于突破,赋予新的含义,这种含义是纯属于自己的理解和追求。

就高山仰止这个成语,当我问16岁孩子的时候。他回答:站在高山之巅,而无仰望之物。向上望,天空一望无际,一望无际之外还是一望无际。他对字面的直接理解。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他的视角,人生定向,站在最高点。

我的视角:站在高山之下,仰望,山之巍峨,峻岭,峭壁,高耸,连绵不绝,峰回路转。同时也预示着问题,难度,艰辛,畏惧,遥远,知难而退,望而却步。

我们是择路而行,还是勇往直前。这取决于志向,燕雀鸿浩,目标远大,志存高远。也取决于内心,缓而坚定,静心乐途,敢于担当。在过程中,痴心不改,披荆斩棘,止于至善。

最终还是归于古人的德道上:有为如高山人仰之,无为如大道人循之。

此生有无于心温暖之。

发布于 2018-12-03 13:59

先说个故事 记得之前在初中的时候, 那堂语文课是我第一次听到前半句 作为学渣 认知完全主观臆断而且简单化 我脱口而出后半句 皆为一方土石 结果很明显给前排同学笑(我倒数2排) 因为我是学渣不管怎么样一定都是错 不过现在想想 也是挺押韵 至于解释一楼已经说的很清楚了。

编辑于 2015-07-22 09:58

既不赞同百度的意思,也不赞同冯老师的意思。后人多数是对司马迁的“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这句话的穿凿附会。感觉这句话本身就是贬义,被司马迁强行洗白一波。“然”是什么?最常用的就是转折。前面的“虽不能至”是对“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描述,“然”表示了转折到自己的观点。

我认为“止”就是“停止”的“止”,否则按照常规解释,“山很高,道路很宽”,突然说“虽不能至”,不是非常唐突吗?山很高,不能至,也就罢了,道路宽和不能至有什么逻辑关系?所以司马迁是对(用“停止”来解释的)这句的原意,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虽不能至”,描述了前文描述的内容,一个“然”字作为转折,引出司马迁独到的见解。仅此而已。

不然,他“然”什么?

编辑于 2018-03-02 17:50
( 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