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面游戏
三国杀

三国杀中的武将技能是如何设计的?

在做三国杀中英雄技能设计时,是否有通用的数学模型或者其他的标准来判断一个技能的平衡性?
关注者
277
被浏览
64,363

10 个回答

对势力特色(甚至有人称之为“最基本的”)不敢苟同。在神话再临时代,这无所谓。但是到了一将成名时代,势力特色成为了diy界的一个大毒瘤,仅次于“四血英姿过强论”。就看看一将成名的作品吧,曹冲称象为何是卖血技?他是被大象踢了一脚才去称象的吗?曹睿恢拓也完全说不通,哦对了这个技能以前叫御笨...为了卖血而卖血,导致契合度和游戏性大打折扣,整个设计都因此被拖累。都说吴国装备流,那么看看现在的吴国武将吧,全体和香香凌统搞基。而且势力特色对diy思想的禁锢十分严重,看到设计魏国,马上就想到卖血什么的,然后又出现陈群这种所谓“和血量常不满的魏国角色配合很好”的逗比设计,只要是魏国,就马上往卖血上靠,匠气十足。甚至有人看到魏国角色不卖血就觉得很奇怪...现在是百花齐放的时代,不是你抱着势力特色死啃的时代,如果你死啃,只能设计出一个又一个的杯具作品。

发布于 2016-07-16 10:46

只要开心就好啦~\(≧▽≦)/~管那么多干毛啊

——出牌阶段,你可以翻面。

发布于 2015-05-10 18:32

其实三国杀最初设计技能时,并不是“一血=两牌”,如果一血等于两牌,为什么夏侯惇卖血要加判定,可以取消判定的啊。

根本原因是大部分人对郭嘉的理解错误,郭嘉的技能的确是一血两牌,但这是因为遗计和天妒所占的分量不同,主技能遗计占了90%,天妒占了10%,主技能稍微强一点也并无不可。

但是后来大家都开始默认设计一个技能要尊崇“一血两牌”原则,所以标准版以后得武将都越来越强。

编辑于 2016-03-23 11:02

三国杀以往是按照"1血=2手牌(或2牌差)"这一规律来设计武将技能。例如郭嘉"遗计"一血换两牌,夏侯惇"刚烈"使对方丢两牌或损一血,张辽"突袭"造成2牌差,司马懿曹操同理。然而后期新出武将,为迎合玩家以及满足官方盈利需求,已逐渐偏离这一规律,1血可带来可换来更高手牌收益。

发布于 2013-06-29 02:14
( 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