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影视评论

就《法国中尉的女人》的最突出的电影成就进行评价?

具体阐述
关注者
27
被浏览
29,088

6 个回答

1、

《法国中尉的女人》这部电影这部电影让人印象深刻的地方很多,不管是剧作结构、剧作主题、或者是视听语言的处理。以及最重要的女主角萨拉。

这一女性角色寄托了作者对爱情的看法以及对自由的思考。

2、

影片改编自英国作家约翰福尔斯的代表作《法国中尉的女人》,原作是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学作品。小说讲述的是维多利亚时代,富家子弟查尔斯爱上下层社会女子萨拉的故事。

这个故事本身并没有什么新意,但是故事采用的叙事结构非常的新颖。原作的小说结局是开放式的,小说结局一共有三个。

而影片在改编原作时,对原作的剧作结构和形式做了大胆的改编,将原来故事中的三个开放式结局变成了一个封闭式结局,然后添加了一条现代的故事轴。这条故事轴虽然是现代的,但是导演抓住了原作的内核,也就是对于爱情和自由的思考。所以仍能体现原作的主题。

在此基础上发展的两条主题线各自有着自己的爱情主题,过去时空的爱情主题是两个灵魂相爱的人最终在一起,现在的爱情主题则是两个不重视感情,只是肉体关系的人感受到感情的痛苦,没有在一起。

这里两条故事线所展现的爱情观念是不同的。

在现在时空的故事线中,萨拉仍然是存在的,通过与安娜的对比中存在,并且在影片结尾安娜照镜子时,安娜通过镜子看到了萨拉,也就是自己的灵魂,最终她决定离开迈克。可以说导演除了在过去时空中运用多种手法去塑造萨拉,在现在的时空中仍从侧面去塑造萨拉,这样不但使两个主题交织对比,同时又因为交织对比产生了第三个影片主题,也就是深层的主题,让我们去思索在生活中,在爱情中如何去处理两性关系。

3、

而女主角萨拉,在电影语言的运用下也显得越发动人了。

电影不同于其他的艺术有一点就在于他的语言,视听的语言,这也是电影的魅力。而电影《法国中尉的女人》对电影语言的运用很优秀,尤其是运用电影语言对女主角进行塑造。

这部电影可以从景物、光影、色彩及音乐上来解析女主角。

从景物上来看,在影片的开头有一段萨拉走上高高海堤,向海堤尽头辽阔的大海走去的镜头,这里第一次出现了海这个景物,之后萨拉要搬家时被问及有何要求时,萨拉的回答是“能看到海吗?”,这里“海”是作为一个语言符号从萨拉口中说出。

而后查尔斯第一次遇到萨拉,萨拉正站在浪涛汹涌的海边长堤上,查尔斯走向萨拉,萨拉回头,查尔斯便被萨拉迷住了,那时萨拉身后是辽阔的神秘的大海。在电影最后,影片中出现了湖,萨拉和查尔斯在湖中泛舟。

由此可以看出从影片开始到结束女主角萨拉由先前与海的关系到最后转换到与湖的关系。

可以说查尔斯第一次遇到萨拉时,那片海便是萨拉的魅力,大海波涛汹涌,海雾蒙蒙,萨拉坚定地站在岸边,回首的那一刻便体现了不同于世俗的美,神秘,美丽,遥远,脱俗。而最后结尾的时候萨拉已与查尔斯在一起,他找到了自己灵魂的另一半,由此变得安静祥和。

这里的海和湖的魅力可以说就是萨拉魅力的体现,同时也形象地表现了萨拉内心的转变。

从光影上来看,萨拉每次出场,影片的照明明显会减弱,并且这样的低照明方案与萨拉每次出场的环境密切相关,萨拉经常在阴天,雨天出现。

并且也通过与同一时空的查尔斯的未婚妻和现在时空的安娜出场时的明亮的灯光形成对比,体现了萨拉与她们不同,体现了萨拉的神秘的形象。

而从电影的色彩上来说,萨拉是被黑色所包裹的,黑色的衣服,黑色的帽子,黑色的鞋,这与安娜的彩色和查尔斯的未婚妻的粉色不同,黑色神秘,压抑正如同萨拉的内心。

最后要说音乐,萨拉每次出镜都会有一段音乐,听起来忧郁神秘而迷人,比如在电影开头那段当安娜装扮成萨拉的样子在片场慢慢走向海堤时,那段音乐就会渐渐响起,片场周围的吵杂声渐渐消失。

这里是萨拉要出场了,通过音乐不但说明萨拉的出现,同时也体现了萨拉内在的灵魂。


以上是我看完电影《法国中尉的女人》,关于其出色地方的一些思考。

编辑于 2017-12-13 09:28

《法国中尉的女人》是英国八十年代时期不可多得的文艺片,作者采用“套层”的叙事方式,穿插讲述了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这两个年代不同的爱情方式以及不同的爱情观,用“戏中戏”的叙事方式,分别以一条主“从爱开始”的线索和一条主“从性开始”的线索,给观众以强烈的戏剧冲突和起承转合完整的爱情故事。“套层”:套层结构是电影处理时空的一种结构方式,俗称“片中片”,也就是在一部电影中又套用或者引出其他电影的一种处理方式。

“套层结构”通过“时间漩涡”最直接的体现是《盗梦空间》和《云图》。

《盗梦》利用套层结构钻进了个人潜意识的精神境界;《云图》利用套层展现你、我、他众生态在这个世界上的周而复始的命运轨迹。“戏中戏”:戏中戏是当故事发展时叙述另一个故事的一种文学技巧或巧喻。电影改编自英国作家约翰·福尔斯的同名小说,导演卡雷尔·赖兹在改编的过程中大体上还原了之前作品的精髓,也就是说,导演最大程度上表达了原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核,电影用十分贴切的维多利亚时代语言、对话、文体再现了这一时代的风貌。



因此,导演与观众是站在同等的位置上思考,而不是用以一种“全知的角度”单纯的讲故事。

约翰·福尔斯:是六十年代英国作家逐渐摆脱传统的束缚最突出的一例。有的评论家称他为"后现代主义作家",后现代主义的一个特点在《法国中尉的女人》中有明确的表现:它明确地告诉读者,小说纯属虚构,只是一种文字游戏或幻象,邀请读者步入这个虚构世界。



卡雷尔·赖兹:战后英国最重要的电影制作者之一,《法》被认为是将英国自由电影运动推向高潮的代表作。



“全知的角度”:全知视角即叙述者处于全知全能的地位,作品中的人物、故事、场景等无不处于其主宰之下,调度之中,叙述者凌驾于整个故事之上,洞悉一切,随时对人物的思想及行为做出解释和评价。

从电影的本体来讲:影片的每一帧画面都是优美自然的呈现;演员表演到位;人物的关系若即若离;台词对白深刻富有哲理,很清晰的再现了维多利亚时代英国人的生活,例如台词“要死,可以,要我爱你,不可能。”体现着女主人公对自由的向往。另一台词,医生说:“忧郁症分为三种,一种是生来便处于忧郁之中,一种是时而忧郁,第三种是不知为何忧郁。他是第三种。”这种通过侧面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形象的方式,准确而考究;关于整部影片的主题也是最后才表现出来,结局是开放式的,没有交代两人最终的宿命,但表达了女主人公一直在勇于追求自我、爱情、自由的主题。维多利亚时代:被认为是英国工业革命和大英帝国的峰端。



从演员造型来讲,两位女主角的服装设计很考究,萨拉穿着的衣服大多时候是深色系的,她出场时所设定的场景同样是在大风浪的海边或阴森的树林,而蒂娜却是华美、质地优良的裙装。这种视觉上所呈现的对比使观众产生了强烈的反差。从影片的结构来讲,共出现了麦克和察尔斯 / 安拉和萨拉四个角色,角色不同,致使最终结局的必然差异,以此来揭露现代生活光鲜亮丽的人们精神上的空虚。

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思想和封建的教条扭曲着人的形象和心理,此时的萨拉选择了反抗,她和察尔斯的爱情故事表达着她们对爱情自由的向往,对资本家的抗争,这种勇敢的行为在今天精神空虚的观世也是值得标榜的;而自由和平的现代,安娜却没能摆脱现实的桎梏。在两种鲜明的反差的时代下,人物的命运也有了不同。从电影的结构,架构整个影片最核心的地方来看,套层手法在展现两个交叉时空的故事时,找准参照物,以主时空的重要事件为基础来开展,一个平淡的故事就会因此变得精彩


猫鼠游戏》《爱情是狗娘》等影片都采用了两个交叉时空的故事,而其中每一个基点或主时空的选择,都因其而产生重大的意义。

《猫鼠游戏》: 斯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讲述了FBI探员卡尔与罪犯弗兰克的较量(弗兰克饰演者是小李)。

《爱情是狗娘》:一个三段体的故事,被称为墨西哥版的《低俗小说》,时空交错,多线发展。

最后回归到电影的本体。首先色彩。过去,是冷色到暖色的转变,影片通过第一个长镜头的转场回到过去的时空,那时的色调是深蓝偏暗的色调。

随着电影的发展,当了年后察尔斯找萨拉的时候,色调由冷色转为暖色,察尔斯泛舟于浅蓝色的河上,阳光、树林以及萨拉的房间,她的穿着打扮都变成了暖色调。而与之相反,在现代时空,是从亮色到暗色的转变。现代时空的第一个场景,两个人在白色的床上,安娜穿着白色的衣服,而到结局时,两人不欢而散,场景被定在了晚上,色调变成了冷色。

然后构图,过去的每一个场景导演都采用了非常保守的构图形式,每一个场景都遵循黄金分割比例,给人一种美感,这时的摄影风格选择与时代是相同的;而现代时空的构图,有两个人同时出现再镜头到逐渐分开,摄影手法变得生活化,构图随意映射了导演对时代的印象。其次,在一些元素上进行了萨拉和蒂娜的对比。例如:声音。萨拉从低沉的语调到舒缓;蒂娜一开篇就明快的声音。第二,人物塑造。萨拉在一开始并没有交待其长相容貌,一直身穿黑色长裙;而蒂娜的衣服一直是亮色调的,粉色、白色等。

第三,台词。现代时空通常是日常化的对白,而过去时空里,萨拉第一句话是:“那能看到海吗?”这时在绘画的她没有考虑其他因素,只是问问题,以此显示她的性格。蒂娜出场时说:“我该穿那件衣服?”从与仆人的对话中体现出世俗化的性格无主见。其中求婚的台词也是戏剧化、舞台化的。第四,镜头。

蒂娜出现的镜头大都在室内,而萨拉大都在室外,体现了她向往精神世界的自由。开篇的长镜头安娜从开机后径直走向河堤变成萨拉,实现时空的转换。而回现代时又用了“电话铃声”这个特殊的声音转场到了现在。从导演卡雷尔·赖兹和约翰·福尔斯共同的表达主旨上还有“对女性人权”精神分析的植入:第一次萨拉出场时画画,

第二次她回到家时,对着镜子中的自己画画,画中的人非常恐怖;

还有医生对他病情的分析;在思维的意识中,他把自己想象或法国中尉的女人,而事实并非如此,她的受虐倾向把自己想象成一个下贱的人,这一切都是萨拉无意识的行为。

在查尔斯决定去解除婚约的一天里,她突然离开,或许她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只是一种自我救赎的方式,追求正能量,释放自由,从而映射出人权问题,女权问题。



由此可参见欧洲人的情感状态,深爱的本质是悲悯,除彼此的欣赏,陪伴,始终有一种独立 矜持 文明 及各自承担。或许,爱就是克制,克制而有节的情感才能长远,并且有深意,这需要对彼此的性格质地产生真正的理解与爱慕。



真爱即自由,就像伯格曼在一封情书里写道的,现在我只有一个要求,就是好好的活着,勇于献出生命,接受生命,感受生命之美,敬勇气,敬自由,吾爱。



创建于 2017-01-16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发布于 2017-01-18 11:46

这是一部以女性主义为题材的电影,电影分了戏剧和现实两条主线,相互穿插着演绎女性的自我解放这个主题。

从电影的结构形式上看,《法国中尉的女人》一片中带有一定的形式主义的痕迹,导演人为地将两段不同时间和空间的感情故事拼凑在一起,导演通过时空的切换主动地介入到叙事之中,使得导演本身在故事中有较强的存在感,对于情节设计非但不隐藏反而大肆宣扬,作为其个性的重要体现。在《法国中尉的女人》这部影片中,两段不同时空的情感发展有着人为设计的相似性:两段感情都具有不可公开性,女主角都曾经擅自离开在Exeter的酒店以逃避男主角,男女主角都有各自的另一半但仍然爱上彼此等等方面。电影全篇一共有23处变换时空的剪切,而且越到电影的后半部分,这种切换就变得越频繁,与情节的发展相联系,通过愈加频繁的切换来变现人物关系之间的紧张感,以烘托高潮剧情。本片的导演卡雷尔•赖兹是英国“自由电影”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是以打破传统电影创作方式,拒绝记录式电影拍摄方法为主旨的电影运动,所以在《法国中尉的女人》一片中,可以看到作为曾经以纪录片拍摄为主的导演卡雷尔•赖兹在电影拍摄方式创新上的努力。电影的编剧哈罗德•品特早年受到荒诞派戏剧代表人物塞缪尔•贝克特的影响,在戏剧创作上也有着向传统挑战的色彩。哈罗德•品特和卡雷尔•赖兹的合作使《法国中尉的女人》这部电影的带有不一样的新型结构形式。这种形式结构和彼得•休伊特的《双面情人》有相似之处,但也不尽相同,两部电影都是分两条线叙述故事,都是一样的男女主角,都是通过快速的画面切换来实现故事的连接。不同的是,在卡雷尔的《法国中尉的女人》中是两个不同的年代环境,更加突出了时间因素在电影中的作用,表现了作者的“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身份的不同人,也会重复一样的命运”的思考,通过两个故事之间时间的间隔,来表达其主题的永恒性。

从电影内容上看,这是一部以女性主义为题材的电影。电影中的戏剧世界描写的是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小镇,男主角Charles Smithson是化石研究者和女主角Sarah Woodruff是小镇里受人诟病的“Poor Tragedy”。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是一个科学、文化、艺术和工业都繁荣发展的时代,同时也是男女平等和种族平等等进步观念的形成时期。而《法》很好的利用了这个故事大环境,传递了一种女性自我解放的观念。在《法》中的戏剧内部分,从Charles第一次拜访Ernestina Freeman家的片段,和Charles以及Mrs. Poultney和Sarah Woodruff一起拜访Freeman’s时的片段中可以看到当时英国上层阶级中的对礼仪修养,道德品质的重视,他们对男女侍仆之间的对话都视为不正当行为。更为主要的内容是女主Sarah Woodruff的悲惨命运,因为收留战争中受伤的法国中尉并与其产生感情最终被中尉抛弃的不幸遭遇,她收到了来自英国社会的不公平待遇,在片中的Sarah Woodruff以极低的社会地位生活在社会上,在他人的区别待遇中生活以至让自己开始变得病态。电影借医生的口说出了Sarah Woodruff的病态:“Her torture had become her delight.”用Sarah Woodruff自己的话说就是“It is the shame that keeps me alive, my knowing that I am truly not like other women.””Sometimes I pity them, I have freedom they can not understand.”当一个人不再将苦难当做苦难,要么已经超然世外,要么早已不堪重负。而我认为Sarah Woodruff属于后者,在被全社会冷面相对之后,她也无可避免的用“我不想”来替代“我不能”,反正对于其他人而言,结果没有什么不一样,这种自我安慰已经到达到一种病态的阶段,变成了自我放弃,一种自我否决。Sarah Woodruff的一潭静水被charles打破,两人之间的爱情让Sarah Woodruff有了想要追求生活的念头。当这种念头发展成实践,她故意触及Mrs. Poultney的底线从而获取离开Lyme的机会,她在茅草房里放纵自己的感情,她接受Charles给她的安排。这时的她是被Charles拯救的,她是倚靠着Charles站立的。在Exeter旅馆里的Sarah,他的整个世界被Charles占据,这时的她依旧是病态的,残疾的。解放Sarah的最终还是她自己,当Charles最终与Ernestina坦白并解除婚约回到Exeter的旅馆时,Sarah已经不在了,这才是Sarah真正的解放,来自她自己的自我解放。三年后的她回顾当时:“There was madness in me at that time”.”I forced myself on you, knowing that you had other obligations. It was unworthy!”是她的理智最终让她独立站立,靠自己找到生活,靠自己找到自由。电影中男主角最初对这份自由的不理解和愤怒很好的表达了当时社会男性话语权的主导地位,但最终他依旧选择了原谅,选择了尊重,也是导演对“女性主义”的美好期望的一种表达。

另外一条重要主线是现实中的生活,现实生活中的男女主角Mike和Anna是各自拥有家庭的男女演员,他热爱彼此,难舍难分。电影中表现现实生活中的场景中,主要描写的还是两人讨论剧本,校对台词,主要以电影中的电影为中心生活,现实生活中的高潮部分我认为是Mike家的那次午宴,将矛盾冲突集中在同一时空,两人在个人情感和社会伦理之间摇摆折磨。最终Anna与Mike的结局和Sarah与Charles的结局似乎不同,Anna最终选择离开,决定离开情人,决定回归家庭,但是表面相异的结局实质上却有着相似之处:任何情节都是为主题服务,男女主角戏里戏外的选择都是为了主题的表达而存在的,卡雷尔想要表达女性主义题材,想要主张女性的自我解放,但是这种自由,这种解放是有约束框架的,不是绝对的,任何事物都一样,存在都是有前提的。这种戏里戏外不同的结尾社会在很好的为主题表达服务的同时也造成了一种电影情节多样化的效果。

发布于 2016-09-30 12:48

印象特别深刻,老师拉片时候说的一句话。

“导演特别有野心,在第一组镜头里,第二个(跟)镜头就完成了时空的转换。” (大意)

也就是从这儿起,觉得自己算是“入门”了,多少“懂”点电影了,“懂”了点画面语言和镜头语言了…

至今没看过类似手法的电影,当然,我阅片量太少…

编辑于 2016-11-23 00:53

贴个影评。

网易娱乐频道--法国中尉的女人:小说和电影
发布于 2013-12-04 12:43

【电影打卡】05-5/总38《法国中尉的女人》2023/5/14

美国1981年/卡洛尔·赖兹执导/梅丽尔·斯特里普主演

是惊涛拍岸旁的惊鸿回眸,还是日日相处情愫暗生?

这部电影用了一对古今并行的婚外故事,升腾起了感情中的重重乌云,动心可以发生在电闪雷鸣的天空,也可以沦陷在一场场人生如戏的“Action”之中。

维多利亚时代下被村民驱逐而视为不良女子的萨拉,在雇主家里受到了种种限制自由的管束,让她倍感压抑和痛苦。在接近男主角后,两人的人生轨迹都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然而萨拉在遭遇旧情人的背弃后,虽仍旧保有处子之身,却并未试图澄清和解释,这一让观众和男主意外的设定,也许从侧面弱化了肉体关系在其中的所谓决定性作用。男主放弃了婚约和种种优渥条件,毅然奔赴所爱,但萨拉却离开了旅馆,而选择了自由的人生。

而另一对片场上的偷情情侣,一边陷入萨拉的爱情故事而难以脱身,一边追问着这份临时感情的何去何从。在最后的家庭聚会和片场的杀青party上,在男方的步步紧逼下,安娜却退避了,最终离开了最后一个镜头的阳台,人去楼空。对白部分隐忍而有着大量的潜文本,简短而暗潮汹涌。

戏中戏的设定,让全片看起来节奏紧凑,频繁切换之中更有对比和反差。而梅姨在1981年的早期作品,在两个人物的刻画中,已经可以初窥她对人物角色心理的强大把控力和细腻的呈现能力。

这一电影来源于英国作家约翰·福尔斯196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从今日的眼光来看,虚构中有虚构,价值观因时因地因人而处处改变,人们选择的余地一再迁移,而问题和答案恰如水中涟漪,人生好似多波并起,彼此干涉的条纹,复杂而无法言说。

对对白和情节设计感兴趣的写手,本部电影是值得参考学习的上乘佳作。值得再看一次,以体会更多细节。

发布于 2023-05-14 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