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墨是怎么做的?

我想知道,谢谢
关注者
29
被浏览
59,211

8 个回答

先占个位置说几句:

1、这个我真知道,捣腾了好几年,制定能回答的比较令人满意,至少看上去会的。

2、我有拖延症,所以,不知道会在什么时候说完。

言归正题:

我猜测,题主问的应该是传统的中国墨锭是怎么制的,而不是墨水、油墨等等之类。我这么猜测,是因为我恰好只知道中国传统制墨(china ink 或ink stick),对墨水、油墨等等怎么制的,知道的不多。

作为一种颜料,中国墨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颜料都不同,它是固体的。

补充一句:本人回答内容中所指的墨特指人工制墨,上古无墨,竹挺点漆以书的生漆,以及各种天然颜料,如石墨、浆草、乌贼汁等不在讨论之列。

刚说了,我有拖延症,先简单说个脉络,有时间慢慢絮叨:

时间维度:中国墨最早的文献记载是西周邢夷制墨,现在出土最早的是云梦睡虎地秦墓的墨,所以怎么算来也得个2000年吧。这么长的时期,该有多少事要说啊,简单说三个重要时间节点吧:工艺体系初成的汉代,形质并重、松油共存的宋代,重形胜于重质的明代。

地理纬度:大体上是山西、河北、山东、安徽、江浙一带。现在顶nb的徽墨,其实是唐末以后,河北的一拨墨工被打仗打怕了,难逃到徽州,才慢慢起来的。墨的别称之一是隃糜,而上党松心也是传说中的神级墨,看这两个词也知道,早年间,西北墨是杠杠的。

原料维度:用人工烧制的松烟取代天然材料制墨是中国制墨工艺的第一次重大突破。最迟始于先秦,直到今天。,此外还有油烟、漆烟,以及上述几种烟的混合烟。不过,现在买的墨,不敢保证全是烧制的烟制成的,工业炭黑也被用于制墨了,你在某个文化景点买到的,可能就是炭黑做的。

成形维度:莫小看了制墨成形,这可是中国墨最有特色的一方面。早期的墨,呈螺、成丸、成碎片,那只能算固体,不能算有形,不能用手持着磨,所以早期的砚台,都配有研石。直到东汉,墨模出现了,墨模的出现,既使墨的形制有了各种变化,也使的雕刻、书法、绘画、篆刻等多种中国传统文化有了在墨锭上集于一体的可能。我们今天看到的墨,各种形状,描龙画风、题款标识的,都是来自于墨模。更重要的是,墨的形制丰富以后,使墨突破了耗材的范畴,真正成为了艺术品,可以收藏、鉴赏,并由此生发出墨文化。

功能维度:呵呵,墨不就是用来写字的么,还有什么功能?还真不是这样,所谓“文人自怡”、“好事精鉴”和“市斋名世”,已经说明了墨在不同时期是有不同功能的。早期的墨,就是耗材,读书人随便弄点锅底灰,加点稀饭糊糊捏捏,就成了墨。说来难以置信,史料记载,一直到了唐朝,才有制墨的专业人员和机构出现。有了专人制墨,墨开始成为一种商品,突破了文人自制的范畴。

辅料维度:这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堪称“奇葩”(真的是奇葩,本意!)。在那么久远的年代,我们的祖先就能想到在制墨的时候,添加各种辅助材料,而这些材料,在今天看来,也很难发现它们对于墨质的影响。辅料可以列长长的一串名字:梣皮、鸡子白、真朱砂、麝香、鱼胶、栀子仁、皂角、黄蘗、苏木、秦皮、白檀、酸榴皮、牛角胎、绿矾末、五倍子、巴豆、颖青、绿矾、皂角、猪胆汁、藤黄、生龙脑、金花、胭脂、黄金……你没看错,真的是黄金。

工艺维度:终于说到工艺了,这是题主的问题重点。(请原谅我卖弄了很多才说到正题哈)制墨要诀在与烟细、胶新、杵熟、蒸匀,或烟轻胶清、合剂得法,或轻胶十万杵,其实一目了然,就是烟的颗粒足够细,胶足够纯,二者混合的足够充分。额,说来简单,其实中间还有许多诀窍。打住,怎么出现了胶?前面好像没提到。的确,没提到不是我忘记了,实则是胶很重要,我不知道怎么说出来。凡墨,胶为大,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好吧,简单的说一下中国制墨工艺的五次大的突破:人工烧制的松烟取代天然材料、以胶作为粘接剂、墨模的使用、添加辅料、油烟成为制墨原料。

额,先唠叨这么多,有时间慢慢来补齐。请原谅拖延症患者,谢谢。

有知友要求更新制墨工艺,这个说来话长,不如贴一个早先写的小玩意吧。

818古人爱墨、藏墨的那些事

人工制墨是我国古代一项重要的工艺,从先秦时期开始,一直延续至今,是一项对人类社会生产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的技术发明。我国的传统制墨汇集了绘画、书法、雕刻等艺术元素,使墨从制造到鉴赏,从使用到收藏,从工艺发展到诗赋描述,都已经与中国社会文化紧密联系。因此,从唐宋时期,墨就突破了文房用具的功能,开始成为一种藏品,被文人墨客搜集、珍藏,把玩于案头几边,也因此留下了不少文人藏墨的轶事,先胡乱818能想到的吧。

南北朝时,刘宋文帝朝有个人比较猛,叫张永,官封征西将军。你说张将军你带你的兵,打你的仗不得了,业余时间你打打猎、钓钓鱼不都可以么,非要去制墨玩。他这一制不要紧,皇上知道了。皇上怎么知道的?张永要上表啊,话说文帝一看,我靠,张永这表,用的什么墨写的?酱搞这么黑、这么亮?比我用的御墨好多了(自叹供御者了不及也)。一打听,丫自己制的。要说这文帝也够糊涂的,当时就下令,还打什么仗啊,你回来给我制墨吧。

牛逼的韩熙载大家一定很熟悉,不认识的可以百度一下“韩熙载夜宴图”。此人嗜墨走火入魔,专门请了个叫朱逢的家伙回家造墨,墨名“化松堂”,还弄了个超级豪华的月光宝盒(射香月匣)装墨。不过,韩熙载虽身为当朝宰相,其实心胸不够宽广,收的墨都藏的严严实实的,家里的人都不给看,估计他自己要把玩,也都是在密室里提心吊胆的摸几把。看来,当时的治安情况怕不咋滴。岁月如飞刀啊,韩大宰相也有挂的那一天。话说韩宰相这一挂,可就生前顾不了身后事了,他的几个小妾啊丫鬟啊,就把他的墨直接拿出来换钱买脂粉,或是带着作为资产投靠新欢了。

李公择,北宋一官,做过公安局长(淮南西路提点刑狱),当过市长(湖州知州),也算个有档次的公务员了吧。可是丫就不能看到别人手里有好墨,只要见到,强取豪夺也罢,软语哀求也罢,总之,一定要霸占了先。据说他的同事手里的墨都被他“抄取殆尽”。话说这人要是活在今天,有这嗜好,还好的这么深,怕也是要被请去喝茶。

再说一个岁月如飞刀的。有个老兄叫石昌言,手里有一锭李珽珪的墨,被苏东坡知道了,那就去讨啊。话说老苏这人也不厚道,手里已经有七八十块好墨了,自己当个宝似的不准人碰,人家就一块,还去讨。石昌言当然不给。估计老苏当时的职位没有高过石昌言,或不是一个系统的,总之,人家不给,他也没办法,只好诅咒人家说你的墨不给人家磨,就让这个墨磨死你(子不磨墨,墨当磨子)。不知道老石是岁数大了还是被骂的心里不爽,过不久还真死了,苏东坡这鸟人得意了,大放厥词,意思是石昌言的墓木有一搂抱粗,那块墨不还是好好的么,“可以为好事者之诫”。要说苏东坡这人真是属手电筒的,只照别人不照自己,他就忘了自己也是迷墨几至疯癫。

按说墨不过是一种耗材,这些人为神马这么样的抢着收藏?这个说来话长,也不是一句两句能交代清楚的,后世有人把墨分为“文人自怡”、“好事精鉴”和“市斋名世”三大类型,大意是买来用的,留着玩的和自娱自乐的,其实这三种,当然也是互相交*的。总之,造的漂亮的,质量好的,就是大家争相收藏的。哪种墨是好墨?也不是一句两句能说的清楚的,一般而言,史上公认,最好的墨就是北宋李珽珪所制的墨,也就是苏东坡搞死也没得到的墨。据说此墨磨处可以削木、可以裁纸,扔到水里过几年捞出来照旧完好无损,小小一锭够用几年。我靠,说的也太玄乎了,但史上却的确有“千金易得、李墨难求”的说法。

当然,要说“千金易得、李墨难求”,那也要看什么时候。如果苏东坡早生100年,李墨不能说唾手可得,恐怕也是一串钱能买一大包。这个历史上也是有记载的:赵匡胤破南唐,除了强占了小周后,还得了所不清的战利品,这其中就有李珽珪墨十几船被拉回

东京

(连载数艘,输入内库)。咋有这么多?因李珽珪时任南唐墨务官也。这么多墨弄回来,有什么用?没用。虽说有宋一代以文治国,可在北宋初期,那是乱世,还没轮到文治呢,再加上赵匡胤这黑胖子本就是马上得的天下,哪有功夫去赏鉴李墨啊。他顾不上把玩,下面人可没闲着,这不大兴土木盖皇宫么,李珽珪这墨磨出来又黑又亮,得,直接被一拨工匠拿去漆大门去了。

再说一个和李珽珪墨有关的。到了宋仁宗时,李墨真的已经值千金了,就连皇宫里也剩不了几块了。话说有天晚上,皇上一时无聊,拉了手下一拨臣工,喝酒作乐好不快活。微醺之时,拿出宫里的香药名墨挨着散发。其中一个人,分到了一块李超的墨,这人一看,那谁谁分了一幅好字,那谁谁分了一幅好画,就连坐他边上这哥们还分了一块李珽珪的墨,不免有些郁闷。他边上这哥们一看,悄悄的说,要不,我跟你换吧?这人一听,大喜过望,心想菜鸟处处有啊,竟舍得拿李珽珪墨换李超墨,忙不迭的应了。要说这人,也够笨的,先就不想想,宫里能有差的东西么,李超是一般人,他的墨也不能藏到宫里啊。再就不看看,是谁跟他换的。谁?蔡君谟。蔡君谟是谁,百度一下就知道,姓蔡名襄字君谟,龙图阁干过,枢密院干过,翰林院也干过,宋代“苏黄米蔡”四大家的蔡就是他,论李珽珪墨天下第一的也是他。果然啊,这两人悄悄的换了墨,各怀鬼胎的喝完了皇上的酒,出门回家,将要分开时,蔡君谟先作了个长揖,然后问那人:难道你不知道李超是李珽珪他爹?我勒个去,这人占了便宜还卖乖,估计跟他换墨的那人当场要气的喷血落马啊。

要说这墨,本来就是用的,本属耗材,你也藏他也收,慢慢的也变成了收藏品,既然是藏品,不免要看品相,反正不是用来磨的,质量倒无所谓。于是慢慢的就演化成了只重外形的风气,书法、篆刻一齐上,描金绘彩更是必须的,到最后,谁家的墨模多谁就牛逼,比如明朝有个程君房,名气相当的大,其实到现在,他的墨传世的还真不多,倒是他刻印的《程氏墨谱》广为认知,居然还请到了利玛窦为他写了段文字,画了幅圣母图,在当时,也算相当有商业意识的了。

编辑于 2015-11-10 11:03

番外篇,先插播小典故一则:


中国历史上的北齐(550-577年)朝廷曾下过命令,在考试时对“成绩滥劣者”要罚喝墨水,喝多少,按滥劣程度而定。梁武帝时规定:士人应试时,凡书迹滥劣者要罚喝墨水一升;甚至当秀才、孝廉等再会试时,监考官发现有“文理孟浪,书写滥劣”时,也要叫他到专设的房间里去喝墨水一升。

人们也用喝墨水多少来形容知识的多少,与不同的词搭配可以表示人的文化水平高低。如:喝洋墨水的、没喝过什么墨水、墨水喝多了、喝了几年墨水等。

小学课本上读书入迷,糍粑蘸墨汁的故事,主角是陈毅还是王羲之?小编忘啦,囧。

古法制造的墨还可以止鼻血。

自古药墨不分家,据考证,第一个将墨的药用载人医书典籍的是晋代著名医药学家、炼丹家葛洪,在明代万历年间,我们的祖先就会在墨汁里加入:麝香、金箔、珍珠粉、冰片、公丁香等。

葛洪所著的《肘后方》中曰:“若客忤中恶,多于道间门外得之,令人心腹绞痛,腹胀,气冲心胸,不急治,杀人。捣墨水和服二钱。”

在《肘后方》中,还载有“姜墨丸”治疗痢疾。以后,唐代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有“研浓墨点眼”治疗“飞丝入目红肿”的记载。

李时珍童鞋也在《本草纲目》中写到“墨,气味辛,温无毒,主治止血、生肌肤、合金疮、治产后血晕崩中”的记述。

古墨堪称中药珍品,中医处方名陈墨、京墨和墨汁等。此墨为百年古松燃烧产生的烟炱,加上香料、胶汁等经油化、和剂、蒸、杵等工序精制而成。

其他木材生成的烟灰是不能代作药墨用的,药用以年深日久的陈墨为佳。药墨的性味辛、平,人心、肝经。有止血行淤之妙,内服可治吐血、便血,外涂可止金疮出血。中医认为墨能胜赤,赤见墨止。

清人曾有一首吟咏“八宝五胆药墨”的诗,诗曰:“八宝五胆掺松烟,千锤百炼成方圆。奇墨人纸龙凤舞,内外兼用病魔寒。”诗的前两句是药墨的制作过程,后两句是“书”“医”兼用的神奇效果。


DuangDuangDuang!正文来啦!

文房四宝中的墨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呢?请看下文——


古人曾云:“有佳墨者,犹如名将之有良马也。”东晋书法家王羲之也曾说过:“一日不闻墨香,三天不知食味。”





《说文》,“墨,书墨也。”墨是中国自古以来书写和绘画用到的墨锭,它通过砚用水研磨可产生用毛笔书写的墨汁。



好墨“拈来轻、磨来清、嗅来馨、坚如玉、研无声、一点如漆,万载存真”。墨是集绘画、书法、雕刻、造型等艺术于一体的艺术珍品,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墨在色泽上,可分为“焦、重、浓、谈、清”五个层次,墨色历千年而不褪,油墨黑润赛漆,用于书画变化无穷,妙趣横生。




那么墨是怎么制造出来的呢?(前言有点长哈,囧)


制墨是以烟料加入动物胶反复捣杵锤敲成坯料,再放入墨模压制成型的过程,之后还要经过翻晾描金等步骤。




古代传统制墨技艺流程主要分为:浸油、烟碗、烧烟、筛烟、溶胶、用药、搜烟、蒸剂、杵捣、秤称、锤炼、丸擀、搓制、入灰、出灰、印脱等十几项。


大约可归纳成六大工序:炼烟,蒸胶,和料,制墨,翻晾以及墨模雕刻。



制墨,从“点烟”开始


墨的基本原料以烟和胶为主,从原料质地上可分为松烟墨、油烟墨、朱砂墨、五彩墨等。其中松烟墨和油烟墨最为常见。

将桐油、麻油等不完全燃烧,承接其烟炱而得的是油烟,将松枝熏炼,收集的烟炱是松烟。




炼油烟使用的桐油,采自生长3年以上的油桐树果实压榨而成。


炼制油烟的烟房需密闭不透风,用灯草点燃油灯,每盏灯上覆一瓷碗,烟熏在碗里。烟煤颗粒越细,质量越好,反之质量越差。




炼制松烟是把选好的古松枝放在窑里点燃,等窑冷却后进去扫烟和取烟即可。松烟墨黑而无光泽,宜于书写,作画不常用。偶然用松烟墨来画人物须眉、翎毛和蝶翅等。




宋代晁贯之在《墨经》中有关采集松烟有这样的描述:


松柴不能随意砍伐,应先用锋利的斧头轻砍松树,查看渗出树脂的反应,树脂分泌丰富时方可砍伐,砍下后以3到5根松柴烧。距离火焰愈远愈能采到好煤,在距离火焰最远的顶部收集的煤叫做顶烟。有的墨标明了由顶烟所制,以示为品质优良的好墨。



用松烟制墨要选择肥腻、粗壮的古松,另外小的灶采集的煤品质比大的灶采集的好。




炼烟要严格控制火候、出入风口,掌握收烟时间,才能保证烟炱黑度、细度、油分、灰分。


和料


和料,是制作墨锭的重要步骤,指的是将烟与胶拌和成墨坯的工序,烟与胶的混合比例一般为2:1。





除了选烟之外,胶是决定墨质的首要因素,好的胶能造出好的墨,胶质通常用兽皮、兽骨、鱼皮、鱼骨、鱼鳞等制得。




将骨胶倒入锅中,和水加热至化开,再倒入搅拌机,然后倒入收集好的漆黑油烟及配料一起搅拌。



另外也会添加麝香、檀香等香料,或是金箔、珍珠粉、玉屑、熊胆、紫草、丹参、藤黄等材料,以达到增色、添香、坚墨、发彩、防腐等目的。“香彻肌骨,磨研至尽而香不衰”。


在制墨过程中加入香料是为了消除墨中胶的气味,动物性的麝香和植物性的龙脑(冰片)都是受到重视的珍贵材料。



麝香是林麝、马麝鹿等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也是一种药材。雄性麝鹿从2岁开始分泌麝香,自阴囊分泌的淡黄色、油膏状的分泌液存积于位于麝鹿脐部的香囊,并可由中央小孔排泄于体外。传统的方法是杀麝取香,即切取香囊,先行干燥,腺囊干燥后,分泌液变硬、呈棕色,成为一种很脆的固态物质,呈粒状结晶。



冰片又名片脑、桔片、艾片、龙脑香、等,是由菊科艾纳香茎叶或樟科植物龙脑樟枝叶经水蒸汽蒸馏并重结晶而得,亦有用松节油经一系列化学方法工艺而得。

蒸胶的好坏和胶烟配制都会影响发墨的效果,其中最关键的是蒸胶,最要紧的是看液体胶的气泡,必须全是小气泡了才行。如此做出来的墨才“易发墨、不滞笔”。



胶的配比在许多用墨人的眼中尤为重要。许多画家不惜重金购置老墨,就是因为老墨在岁月的洗礼下完成了“褪胶”,不容易涩笔,墨色更浑厚,胶败而墨调。


现今制墨业一般采用的和胶配比一般为55%——65%,因为胶重,在压制时更容易成型,几分钟便可脱模。和胶配比越低,做一锭墨时的压制时间越长,古人言:轻胶十万杵。



制墨





和料做成墨坯后,等水分蒸发一部分后开始捣研、揉搓。



放置墨坯的案板要涂抹一层菜籽油,工人的双手也要涂抹上菜籽油,防止墨泥粘连。





古时制墨以青石作臼,檀木作杵,捣时如干燥粘杵,可反复洒少许中药汁,直至捣匀捣透才能出臼,故有墨不厌捣之说。



制墨最关键的是捶打,用手上的功夫确保制墨达到表面无缝隙,内部无气泡的目的,将坯料捶打成质地均匀的墨坯。



千杵万捶使得墨质细润匀和,如果工艺不到位,墨的内在和外表就会产生气泡和裂纹,出模后墨面模糊,翻晾时容易碎裂。



“搅拌的时候不是很均匀,通过敲打以后,把胶水‘吊’出来,墨就会有光泽,很漂亮;另外,也是为了把水分敲掉,否则墨太粘手,不好做。”




这个环节一般不会有女工,因为是个非常耗体力的活,就算是师傅们也经常会满头大汗,还有的干脆打起了赤膊。


脱模


制模师傅会将经过反复锤敲,粘糯滋润的墨坯按照所需的重量,通过精细的小天平分成一锭一锭的。






称重后,将墨锭充分揉搓制成圆柱状,再放入墨模进行压制,墨模上的图案就会印在墨锭表面。





模具大部分用梨木、樱花木来做,模具设计好后将墨团放入加压,即产生形态丰富、具有匠意的墨碇。



墨条模具



定形所用的工具是模具和压形机,制作不同形状、规格、重量和纹路的徽墨,都要使用不同的模具,模具一般由四部分组成:边框、底座、夹墨板和顶盖。





在定形前,要把墨坯放在工作台上揉搓,工作台的下方也有一个电炉,通过电炉的热度,可以保证墨坯的柔软度,方便定形。

将墨团放入模具时大小要合适,温度适宜,温度过高墨团会太软,过低的温度又会太硬。



挤压成型的墨锭待冷却完成后才能取出。


晾墨


模具中成形后,将墨条取出晾干,成型墨有平放、入灰、扎吊3种方法晾干。







晾墨房要保持恒温恒湿,还要依据季节的变化防裂防霉,同时墨要不断翻转,使干燥收缩时自然拱翘的墨体恢复平整。



现在无论寒冬酷暑制墨间都维持着20度至25度的恒温。“空调常年开着,但不是为了人,而是为了墨,墨必须保存在恒温条件下。”






高温干燥会导致墨内水分析出,产生坼裂和断碎,湿度过大则会产生霉变。“墨就像人的身体一样,在空气中变化。今天潮湿了,水分会进去;干燥了,水分会跑出来,墨是活的。”





晾墨的时间与墨的形状、重量有关,一两的墨锭需要6个月时间,二两的墨锭需要8个月,墨锭越大,需要的晾晒时间越长。





同时墨的形状不同,晾墨的方式也不同,块状的墨可以摊着晾,圆柱形的则需要用棉纸垂直悬挂,防止其变形。



修墨


当墨锭晾至三成干时,就要进行修边和锉边处理。





墨锭在模具定形时,模具的缝隙使墨块会有一些毛茬,工人要用剪刀将这些毛茬剪掉,使墨块更加规则。




锉边就是用工具打磨墨块的边缘,使墨块的边缘平整、光滑。



打蜡填彩

打蜡就是在墨块的表面打上一层蜡膜,防止水分进入墨块,使其变形。


打蜡前,要先将墨块表面的灰尘擦拭干净再打蜡。每条墨都要打两次蜡,第一次是蜡油,第二次为石蜡。




打蜡的时候,用刷子蘸取蜡油和石蜡,然后在墨块表面擦拭,打蜡后的墨块就可以描金了。




填彩也叫描金,墨锭晾干后,工人会按照墨面已有的款识纹样描金填彩,以增加墨锭外观的美感。





为使其更加夺目,画工还会使用金粉、银粉、朱砂等珍贵颜料,色彩以金银色为主,要求光亮、整洁、色层均匀。





描金是个细致活,要有美术功底还要耐得住性子,现在这个环节常由女工来完成。





在干净的描金车间,每张桌前都有一盏台灯、几碟颜料、一根笔头尖尖的描金笔。匠人坐在桌前,用笔一蘸、一勾、一点,墨锭上的人物、山水便跃然而出。





描金要高度集中精力,匠人们一坐就是一整天,整个车间,安静得没有一丝声音。

包装


描金完成后,最后就是包装,一块墨锭才算完成。


包装遵循的原则是防水,首先在墨块上套一层塑料薄膜,然后装进盒子,再用油纸包好。




根据产品的档次定位,不同档次的墨包装也不同。







墨锭虽贵,但也十分耐用。如果不是写超大的字,一般勤奋的人一年也就用3-4两(古法16两制),普通人用2两就不错了。



制作优良的墨,久放后,墨与胶会更稳定,使用起来更佳,这也是很多人追求老墨的原因。


如今墨汁占据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而作为“文房四宝”之一的松烟墨、油烟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目前从事徽墨制作的老匠人不足百人,在徽州已有1000多年制作历史的徽墨也从传统的消耗品逐渐变为“艺术品”。




“事实上,一块好的徽墨是制墨师、画家和雕刻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出身制墨世家的项德胜说,墨模的雕刻难度非常大,要在方寸墨面之上再现书法、绘画,不仅手法要拿捏得准,而且必须按照书法绘画的镜像去雕刻。



“现在会雕刻墨模的匠人屈指可数,许多老手艺找不到传承人,最后就会被遗忘。”



歙县徽墨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项德胜(右)在精心传授墨模雕刻技术


“古法制墨传承最大的困难还是市场的衰落和混乱。”项德胜说,现在的徽墨市场越来越小,即使是书画家,绝大多数用的是墨汁。再加上街头售卖的几十元的假冒制品,严重影响了徽墨的品质和认可度。




“现在市场上一块稍好的徽墨价格在数千元到数万元人民币不等。”真正的徽墨在制作过程中要加入很多名贵中药材,复杂的工艺和较长的制作周期使得其价值不菲。




项德胜认为徽墨要传承,最重要的是发展,这才是传承的根本。“如果不在设计理念上去改变,就无法生存,就会出现断代,所以说我们要变化地传承。”





寻找时间和空间的经纬度里,最有价值的传承!


更多人与物的传承文章,请关注我们微信公众号“传承ROOT”!


各位路过的亲,求关注呀!本公众号发文的主要内容是中国传统手工艺的介绍,以及近现代著名人物的传记,一月发四次,不求打赏,但求大家捧场添个人气哈!


古法制墨的视频


编辑于 2019-05-08 17:24

公子引言古人云:“有佳墨者,犹如名将之有良马也。”讲究的水墨画家对甄选墨块就是如此挑剔。然而随着现代工序的墨汁出现、原料不足和工匠后继乏人等因素,这道传统的制墨工艺已到了濒危的地步。

下面,让我们一起回顾徽墨与艺术息息相关的古老工艺吧!


徽墨,墨如其名即是徽州墨,因产于古徽州府而得名。

“拈来轻、磨来清、嗅来馨、坚如玉、研无声、一点如漆,万载存真”——古人曾这样描述上品徽墨的特色。

距今一千多年的历史,它是中国汉族制墨技艺中的珍品,被历代的中国书画家所钟爱。


徽墨是由松烟、油烟和漆烟为主要原料,再加上骨胶、中药材、添加剂等辅助材料混合而成的。

历代制墨所用的松烟均由黄山松炼制而得。黄山松出烟率高,并且烟细黑度好。

油烟以桐油、猪油等动植物炼制。用桐油炼烟制的墨,墨色又黑又有光泽,而且经久不褪,宜于书画。


徽墨是典型的传统手工艺制品,制作工艺及其讲究,传统的制墨程序,有配料、做墨、修墨、晾墨、描金等十一道工序。

而现代的墨以松烟、桐油烟、漆烟、胶为主要原料,所以整个生产过程便分为:点烟、和胶、制墨、晾墨、修墨、填彩、包装、墨模制作这八道工序。

徽墨的制作

| 和胶 |


和胶在制墨中是第二道工序,第一道工序是点烟,就是把选好的古松枝放在窑里点燃,等窑冷却后进去扫烟和取烟即可。

然后将这些烟用细绢筛到缸中,倒入煎好的胶,再加入配料进行搅拌。

| 制墨 |


把烟和胶还有一些中草药混合在一起搅拌均匀后,放到铁臼里面进行捣研、揉搓,经过一定数量的捶打之后,便制成了初制的墨。


每个制墨师傅的案几前都会有一个精细的小天平,当初墨成型后,制模师傅就会将一大坨的墨再按照后期制作所需要的重量分成一锭一锭的。


经过称重后,师傅们会将相同重量的墨锭充分揉搓捶打后,制成圆柱状,再放入墨模进行压制,墨模上的图案就会印在墨锭表面,挤压成型的墨锭待冷却完成后才能取出。

这个环节一般不会有女工,因为是个非常耗体力的活,就算是师傅们也经常会满头大汗,还有的干脆打起了赤膊。

| 晾墨 |


模具中成形后,将墨条取出,放到木板上摊开晾干。

晾墨房要保持恒温恒湿,风不能吹,阳光不能晒,火不能烤,还要依据季节的变化防裂防霉,同时要定期翻面,以免变形。


晾墨的时间与墨的形状、重量有关。一两的墨锭需要6个月时间,二两的墨锭需要8个月,墨锭越大,需要的晾晒时间越长。

同时,墨的形状不同,晾墨的方式也不同,块状的墨可以摊着晾,圆柱形的则需要用棉纸垂直悬挂,防止其变形。

| 修墨 |


墨锭晾至三成干时,就要进行锉边处理。

墨锭在模具中挤压后,边角会有一些毛边,锉边就是用工具将墨锭边角上毛边打磨、修平,除掉瑕疵。

| 填彩 |


这个环节叫描金,晾干后的墨锭在出厂前,工人会按照墨锭上的图案和字,用颜料进行描画、填彩,以增加墨锭外观的美感。

描金是个细致的活,需要很大的耐心,所以这个环节基本全是女工来完成。

| 包装 |


描金完成后,墨就可以包装出厂了。根据产品的档次定位,不同档次的墨,包装也不同。高端墨采用锦盒或木盒包装,更显古朴典雅。

在古时,文人在写字作画前往往要酝酿构思一番,而研磨墨块的时间,正是良机。

墨汁看似方便,但也失掉了中国文人写字作画时浑然天生的某种“意境”。


人磨墨,墨磨人。

在古人看来,从研墨到书写,从实物化为纸上云烟,这是一个凝气静心、修身养性的过程。墨一研,松烟的香气散开,精神感到极大愉悦,整个世界就安静了下来。

在喧哗的现在,人们求摒弃浮躁而不可得,也许只有当你遇上这样一块上好的墨,闻一闻它的香气,用饱蘸墨汁的毛笔写一写字,才能回归那阔别已久的中国精致生活。

系发,挽袖,铺纸,研磨,一举一动中尽显中国文人传承千年的风度与雅致。

推荐一个性价比高的墨

c.b1wt.com/h.Wv87a4 (二维码自动识别)

发布于 2017-03-07 23:07

墨主要原料是烟炱,简单的说,油烟墨主要材料是桐油,松烟墨主要原料是松树

发布于 2019-04-26 12:26

可以参考一下李子柒的这期视频。

李子柒制墨https://www.zhihu.com/video/1295686791866150912

发布于 2020-10-03 11:30

墨当然是石墨做的……

碳元素

与地球共存亡的元素

与生命共存亡的元素

这样说来

墨确实有神性哦

发布于 2021-05-30 06:49

因为他是神!

发布于 2021-05-03 20:37

蒋勋 笔墨纸砚墨是一项难懂的东西。我们一般以为墨是一块凝固的黑色的固体。但是,墨是 松烟 ,一种极细微的近于气体的尘芥似的粉末,被聚合了,胶着在一起,那从植物焚烧至死以后聚合的焦枯的黑色,是曾经活过的树木一生的呼叫吧,因此,这些年,得到一块好墨,特别珍惜,那沾润到水,在石上厮磨而起的墨的烟痕,与水与石的纹理一起流动,如烟云变灭,早在 水墨画 之前已有了水墨的交融变幻。 水墨 二字习用太久,中国人已经不太记得水墨二字说的就是 水 墨,而不是山水 花卉或梅兰竹菊。

————————————————

烧木头吗

发布于 2014-12-02 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