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小说
漫画
影视
文学

有哪些改编成电影的作品不逊色于原作,甚至超越了原作?

不限来源。比如漫画,小说,电视剧等作品
关注者
8,832
被浏览
2,047,204

531 个回答

卸腰。

这些年,一直在断断续续反反复复看BBC拍的Suchet主演的《大侦探波洛》。


看着看着,就成了Poirot的铁粉。

本着对偶像负责的态度,我就想到,怎么能只看影视剧不看原著。于是买了本这个:


目前读了一半了,感受非常明显:毕竟是短篇小说,人物的塑造和故事情节是没有办法做到很丰满的。再重新看BBC的剧,越发发现拍得好。剧中的情节,跟小说相比,每个案情的主线和主要内容都是尊重原作的,但案情之外的人物关系和辅助情节改动较大,但这些改动非常合理,对人物个性塑造和人物之间的关系有比较大的提升。

所以,还是推荐大家看剧吧。

Suchet演的Poirot真好,简直就是Poirot本rot。连阿婆后代都说,阿婆要是看到Suchet的演绎,应该会很高兴的。

发布于 2022-04-18 16:02

“我是假霸王,你是真虞姬!”

吃饭路上也穿上戏服,边走边甩水袖、练步态,口中念念有词,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在《霸王别姬》拍摄中,张国荣极端认真敬业,将“程蝶衣”近乎完美地演绎出来了。他也被剧组称为“戏痴”。

(看剧看电影的小伙伴来知乎美剧圈子,互相推荐哦 )

毫不掩饰的说,《霸王别姬》是我个人心中不可替代的国产电影NO·1。

陈凯歌说他与张国荣是心有灵犀一点通,该到哪儿了就一定到哪儿。尤其令陈凯歌印象深刻的是影片中那些节骨眼上的关键时刻张国荣没有一次失手。

比如程蝶衣犯烟瘾小楼来看他那一场,一开机张国荣就疯了,他拿着棍子乱打墙上的镜框,玻璃碴四处飞溅。当陈凯歌喊停,张国荣却已哭成泪人,久劝不止...

1.《霸王别姬》

《霸王别姬》改编自李碧华的同名小说,讲述了两位京剧伶一生的悲欢离合。

从清末到民国,再到文革,直至结束...时代的转换与人物命运的转折紧密相联,社会性与民族性紧密相联,信仰与现实紧密相联。

陈凯歌说他要拍一个关于“迷恋与背叛”的故事,于是他拍了这样一个“真虞姬、假霸王“的故事。


2000年,根据《纽约时报》和美国《读者文摘》组织的横跨欧、亚、美、澳、非五大洲百城十万读者的投票调查,精选出的<世界十大名著>,都有其翻拍作品、剧集等,并且大多作品翻拍都是极为优秀的,比如以下的《飘》翻拍的《乱世佳人》、同名影片《悲惨世界》...都是非常经典之作。

但要说超越十大名著这些原著,那几乎是不太可能的,只能说最大程度去还原、演绎,去靠近原著...

但有很多影片改编作品的原著并非是有十大名著地位的,其中有不少确实让我感觉超越原著,化蛟成龙,达到了升华的境界,比如上面说的《霸王别姬》、以下黑泽明的《罗生门》、《辛德勒的名单》等等...

收藏前先点个赞,感谢您了!

2.《乱世佳人》

《乱世佳人》是根据玛格丽特·米切尔小说《飘》改编的,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讲述了主人公郝思嘉与白瑞德之间一段跌宕起伏的爱情故事。

电影长达四个多小时,影片虽然是1939年上映的,画面却是规模宏伟,色彩雄浑,精美有韵。我是一次性就看完了。

女主由费雯·丽演绎,一双透着灵性的精明而贪婪的绿色眸子,将郝思嘉的魅力表现的淋漓尽致。郝思嘉是一个虚荣心极强,自私却又坚毅的俏佳人,赌气或为谋利几次嫁给自己不爱的人,男主白瑞德智慧出众,走遍世界,战争期间为她准备逃亡的马车,带给她首饰宝石,对她不离不弃...

《白夜行》里也有这么一段:我想成为白德瑞那样的人。用尽智慧,跑遍世界,赚很多钱。把这些钱拿来给你尽情享用。比如说,就像白瑞德为郝思嘉做的事情,为了让她逃亡而准备马车。我想给你一颗大大的宝石。然后,想给你永远宁静的夜晚,和振奋人心的早晨。

可是,直到白瑞德心灰意冷,郝思嘉才醒悟过来,却也晚了...说实话,对郝思嘉,我真的是气死了...

3.《悲惨世界》

由世界十大名著之一《悲惨世界》的音乐剧改编的剧情片,讲述了19世纪的法国,穷苦农民冉阿让因偷面包而入狱多年,出狱后被收留他的主教感化,冉阿让决心洗心革面,开始新生活,成功经商并成为市长,却一直受到铁面警官沙威锲而不舍地追捕。

影片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旁白,通过唱歌进行交流,有一种歌剧式的电影,给人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演员的演技与唱功超棒。

安妮海瑟薇剃去头发那个落魄的样子,真的是让我感觉到了什么叫做演员,为角色极致的付出,近乎无暇的演技...

音乐剧式电影,刚开始看或许还不太习惯,但随着剧情的递进,画面的精致。慢慢渗入剧里,你就会体会到它的独树一帜的风格...

4.《傲慢与偏见》

《傲慢与偏见》是根据简·奥斯汀同名小说改编,女主是小乡绅的女儿伊丽莎白。在舞会上她认识了达西,但是听闻他为人傲慢,所一一直对他心生排斥,经历一番周折,伊丽莎白解除了对达西的偏见,达西也放下傲慢,有情人终成眷属。

这部作品以日常生活为素材,以反当时社会上流行的感伤小说的内容和矫揉造作的写作方法,很好地反映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

这部电影翻拍我认为是特别成功的, 该片全部在英国外景地拍摄,这种文艺爱情类电影,结合英式乡村的滋味,意味十足,画面唯美,情节优雅婉转,无不让人感受到了一种艺术的气息,值得N刷...

5.《罗生门》

根据芥川龙之介的短篇小说《筱竹丛中》改编而成。

影片以战乱、天灾、疾病连绵不断的日本平安朝代为背景,主要讲述了一起由武士被杀而引起的一宗案件以及案件发生后人们之间互相指控对方是凶手的种种事情以及经过的故事。

比杀人更可怕的是谎言,比软弱更危险的是不承认,比黑暗更阴冷的是遮蔽的光明。

人性有着本心的自私、谎言,但也有着真诚的一面,黑泽明的《罗生门》透过一场惨案,使电影每个人物都得以完美缔结了主体的核心架构,自私的谎言将真相陷入漩涡,电影对芥川龙之介笔下的那个罗生门充满哲思的呈现于了光影。

6.《情人》

《情人》是法国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创作的中篇小说,也是其代表作。

杜拉斯是一个令人胆战心惊的女王,她的文笔,用王小波的话讲,是“极端的精美,让读小说的人犴喜、让打算写小说的人害怕”。

“我已经老了”,这个被王小波称为“无限沧桑尽在其中”的开头。

整个影片优雅、沉静,弥漫着贵族的颓废气息,梁家辉修长的身影,颤抖的手指,深邃的眼神和干舐的肌肤,把原著中那种朦胧和暧昧完美展现,使他成为东西方人眼中的大众情人。同时,在这部影片中梁家辉大胆的激情戏和全裸演出,也曾引起了轰动和不少非议。

7.《辛德勒的名单》

影片改编自澳大利亚小说家托马斯·肯尼利的同名小说,讲述了一名身在波兰的的德国人辛德勒,在二战时雇用了1100多名犹太人在他的工厂工作,帮助他们逃过被屠杀的劫数。

《辛德勒的名单》思想的严肃性和非凡的艺术表现气质都达到了几乎令人难以超越的深度。

描写犹太人在二次世界大战时期遭受集体屠杀的电影在此之前也拍过不少,但是以德国人良知觉醒并且不惜冒生命危险反叛纳粹,营救犹太人的真实故事片,这还是第一部。

当片中辛德勒脱下胸针,泣不成声的说自己还可以救一人的时候,我也跟着流泪不已,面对人性,面对生命,辛德勒做出了让历史铭记的选择。经典之至,感人至深。

8.《杀死一只知更鸟》

影片改编自美国女作家哈珀·李同名小说,1962年上映,片中格利高里•派克饰演的律师阿提克斯•芬奇,成为电影百年史上的第一大银幕英雄。

知更鸟只唱歌给我们听,什么坏事也不做。而杀死一只知更鸟就是一桩罪恶。

从比喻意义上理解,“杀死一只知更鸟”,指的是杀死无辜的人。片中讲述了白人律师芬奇在种族隔离的时代,不顾种族歧视的社会问题以及个人安危,坚持为一名被诬告强奸白人妇女的黑人进行辩护的故事。

芬奇很好的给所有人上了一课,真正的勇敢,不是手握枪支,掌握裁决权,而是当你还未开始就已知道自己会输,可你依然要去做,而且无论如何都要把它坚持到底。你很少能赢,但有时,也会...

9.《控方证人》

根据侦探小说家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原著改编,讲述了英国刑辩律师为谋杀罪嫌疑人辩护的故事。

如果说《穆赫兰道》是天才的呓语,那么《控方证人》更像是艺术家的精心制作。

从任何一个环节上,不管是剧本还是演员,《控方证人》都做到了几乎完美的地步,演员的神级表演、剧情的精彩难以言表,反转再反转,案件唯一的证人竟然作为控方的证人出现在法庭上,让整个案情更加复杂...

电影中细节之处彰显的法律文化也值得深思。是一部很好地法学教学片。

10.《活着》

余华同名小说改编。

《活着》是中国式的黑色幽默片,也是跨越年代较长的一部影片,被部分观众和影评人推崇为张艺谋最优秀的作品之一。

在福贵的一生当中,最初的纸醉金迷,到五颗枪子的恐惧,到儿子夭亡时的悲愤控诉,到女儿意外去世时的无奈接受,影片结尾时吃饭时的辛酸苦乐,个人命运随波逐流,被时代牵引。

人物的渺小无奈,被淋漓尽致的呈现而出,于此中“活着”成为了富贵的信念,也成为了电影的信条。

虽然我无法回到那个不可思议的年代,不知有什么方法去认知它,但是我们这个民族的血脉在流传,社会的弊病基因也会残留,生与死是永远结束不了的话题。

11.《大鱼》Big Fish

《大鱼》是一部2003年出品的美国奇幻片,故事改编自丹尼尔·华勒斯的《大鱼老爸》。

电影以孩子的口吻来叙述其爸爸传奇的一生。父亲是个喜欢吹牛的老头,总喜欢炫耀年轻时旅行推销的经历,他曾遇到过一个老巫婆,一个巨人,一个叫做“幽灵城”的地方,一个晚上会变成狼人的马戏训练员,还包括一条谁也抓不住的“大鱼”...

儿子并不相信,觉得父亲很虚荣浮夸,父子关系渐渐疏离。直到父亲不久于人世,儿子决定回去见父亲最后一面,他终于领悟到父亲充满激情和想象的一生...

影片充满奇幻色彩,人物故事情节也十分饱满,不仅是一部让人眼花缭乱的幻想曲,更是抒情感人的好片子。

12.《飞越疯人院》

改编自美国作家肯·克西的同名小说。

讲述了迈克·墨菲为了逃避监狱里的强制劳动,装作精神异常,被送进了精神病院,本来平静的精神病院就发生了一连串的事件。

然而,精神病院远非麦克默菲想像中的自由避难所。在他屡次置疑、挑战嘲笑不合理病院规则,屡教不改后,最终等待他的是一个最惨无人道的待遇...

很久之前,一直就有一个争议不断的话题,就是假如你被送进精神病院,你会如何证明自己不是精神病人?看完这个片子再去思考,令我毛骨悚然,我觉得它给出了一个很完美的答案...

13.《一个叫维欧的男人决定去死》

改编自瑞典作家弗雷德里克·巴克曼的同名小说。一个温情脉脉的正能量故事。

欧维一生很不幸,母亲很早就病逝,和父亲相依为命,长大工作父亲被火车意外撞死,居住的地方遭遇政府强拆,无家可归幸好遇到后来成为老婆的索尼娅。

临近60的鳏寡老头欧维典型的偏执型男人,个性呆板讲原则,自从老婆索尼娅患癌症去世,几乎已经没有活着的必要。原以为可以上班打发时光,结果被老板炒了鱿鱼,于是一颗向死的心更加决绝。

欧维这种老头,整天摆着一副臭脸,对任何事都看不惯,爱管闲事,典型的事儿多。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让人眼不见心不烦。

其实这是我们被一切表象所迷惑,真正走进欧维的世界,你会发现这个老头有很多优点和可爱的地方,他其实热情正义,对朋友两肋插刀。

14.《本杰明·巴顿奇事

改编自弗朗西斯·斯科特·基·菲茨杰拉德所著同名小说。

一部黑暗的、同时又充满浪漫色彩的影片,一个生下来就是80岁模样的怪胎,随着时间逐渐变得年轻,最后变成婴儿死在爱人的怀里。

一首长达一个世纪的个人史诗,一段跨越时间的爱情,在时间的长河中逆水行舟,将带观众从相反层面体会生的欢乐与死的痛苦。

这个真是特别意思的一个片子,一串葡萄,我总是喜欢把最好的部分留到最后再吃,我们从出生到死去,经过时间、世界的损耗,逐渐变得浑浊迟钝,童稚一直象征着我们一生最洁净美好的时刻,返老还童是我们许多人渴望的事情,但也是不可完成的逆转。

如果时针逆行,人生将会是怎样的呢?

15.《肖申克的救赎》

《肖申克的救赎》是美国作家斯蒂芬·金的代表作。收录于小说合集《四季奇谭》中。副标题为“春天的希望”。

自从1994年弗兰克-德拉特将它搬上荧幕之后,这部电影就和《教父》一直争夺IMDB第一的位置,而近些年来,这部电影更是蝉联影史第一。

看到电影里老布和瑞德在肖申克监狱待了四十年、五十年。我着实有点懵。人一辈子能有多久,四五十年是什么概念?我想象不到,在那种机械的无尊严的地方过上四五十年会是个什么滋味。

阳光洒肩头,仿佛自由人。https://www.zhihu.com/video/1161413589293875200

安迪和肖申克里众多的‘体制化’的囚犯最大的差别应该就是他有着希望,他对生活还存着希望,而就是这希望给他带来了自由...

我想看过《肖申克的救赎》的人中,没有哪个会忘记那个雷雨交加的夜晚里自由的呐喊...















先点赞再收藏好吗,谢谢

自荐一波

记得点个关注,不怕剧荒— @不知江月

看电影,看剧的小伙伴一起来知乎美剧圈子耍吧互相推荐哦!

其他电影推荐:

编辑于 2020-09-19 12:28

我又要说这事儿其实在知影群里又引起了激烈的讨论,管你信不信。

纵观电影史,有太多一流小说被改编成了二流电影,譬如几版《安娜-卡列宁娜》和《了不起的盖茨比》,在比如前年被热烈讨论过的《白鹿原》,村上的《挪威的森林》两个版本都不尽如人意,甚至《达芬奇密码》这种,改编成电影都失却了许多本来的面貌。

电影和文学,本就是两种不同的体裁,思维模式完全不同。尤其电影限于时间和文本所限,面对大部头的经典作品,进行再创作的空间俨然有限。而且在改编大部头作品时,做的减法要多过加法。但是一些二三流的小说,留待导演们,尤其是那些天才导演们的创作空间就很多,更容易做出旷世杰作。

举例而言,库布里克先生,在改编作品方面几乎做到极致,《发条橙》、《奇爱博士》、《闪灵》甚至早期的《杀戮》全是远超原著的改编作品,由原作者纳博科夫编剧的《洛丽塔》暂且不谈,《2001太空漫游》也是超过了电影题材的限制,做到了许多不可能。

李安同样也是改编领域的大师,《理智与情感》并不比原本的作品逊色,《少年派》使用了与原著不同的角度,更强调了在极端环境下的复杂人性。至于其他作品《断背山》、《色戒》、《卧虎藏龙》,皆是把原本简单的小说,拍出了超越时代的意境。

丹尼-鲍尔,几乎所有作品都有小说原本,但无论是最开始的《猜火车》,还是获得奥斯卡奖的《贫民窟百万富翁》,都用电影语言,表达出了文本无法给予的含义。

华语电影的一些巅峰作品,陈凯歌的《霸王别姬》,姜文的《鬼子来了》、《让子弹飞》,甚至包括徐克的《青蛇》、《新龙门客栈》都是比原著要更有味道的创作。

其实许多经典导演,都有成功的改编史:

希区柯克的《蝴蝶梦》改编自达芙妮-杜穆里埃的同名作品;

西尼-波拉克的《走出非洲》改编自丹麦女作家卡伦-布里克森的小说;

雷德利-斯考特的《银翼杀手》缘自菲力普·K·迪克的小说《机器人梦想电子羊》;

斯蒂芬-斯皮尔伯格的《辛德勒名单》也有托马斯·基尼利的作品在先;

弗朗西斯-科波拉的《教父》更是再创了马里奥·普佐的小说。

除此之外,还能列举出东木大叔的《廊桥遗梦》、波兰斯基的《钢琴师》、托纳多雷的《海上钢琴师》、提克威的《香水》等等。

至于大家耳熟能详的的经典电影《阿甘正传》、《肖申克的救赎》、《飞越疯人院》、《乱世佳人》、《沉默的羔羊》、《英国病人》、《勇敢的心》、《搏击俱乐部》等等等等,都可归入此列。如果要拉这个名单,恐怕几天几夜都拉不完。

不得不提是斯蒂芬-金,他的通俗小说改编的优秀电影,简直可以组成一个加强排。除了提过的《闪灵》和《刺激1995》,还有《迷雾》、《绿色奇迹》、《危情十日》、《伴我同行》等等等。另外一个有趣的例子是《索多玛的120天》,萨德侯爵的原著和他的萨德主义臭名昭彰,而帕索里尼的电影虽然也被广泛禁映,但确实是足以载入历史的特别之作。

由剧作改编成的经典作品,也有很多:伊利亚卡赞的《欲望号街车》、米洛斯-福尔曼的《莫扎特传》、麦克-尼克尔思的《灵欲春宵》、威廉-惠勒的《女继承人》、贝尔斯福德的《为黛西小姐开车》。另外私人颇喜欢的一部《制作人》(The producers,2005)虽然票房不济,但十分有趣。这方面希区柯克是大能,他的经典作品中一水的戏剧改编:《电话谋杀案》、《夺魂索》、《邱诺与孔雀》、《水性杨花》等等。

一个特别提名:《洛奇恐怖秀》当然是改编自音乐剧。但是这部经典的邪典电影,所引发的电影现象,是原音乐剧难以企及的。

漫画改编电影,成功超越原著的例子不多。最好的当然是深作欣二改编的《大逃杀》,另有大卫-柯南伯格的杰作《暴力史》可以与之相较。早几年在日本掀起狂热,由三池崇史改编的《热血高校》,在商业上大获成功,但和原著相比未能算有大突破。倒是弗兰克-米勒的几部改编作品,无论是《罪恶之城》或者《300勇士》,都因为电影的新体例,被更广泛的大众所接受。另外还有艾伦·摩尔与大卫·劳埃德的《V字仇杀队》,也备受欢迎。

游戏改编电影的,一直是最具争议的。多年以来,很难找到特别优秀的作品,除非你将《无敌破坏王》这部动画片算上。当然,如果非要在真人电影里提名,我会选择《寂静岭》(嗯,仅限于第一部)。

总之呢,聊电影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尤其是有一群志趣相投的朋友们。知影,正是这样一个有趣的团体。所以如果你们想知道更多,当然请搜索知影的微信公众号zhimovie,我们每天都有新内容哦。

编辑于 2014-05-13 13:53

我试着提一部:Fight Club (搏击俱乐部)

标题的要求是「不逊色于原作」,潜台词是,原作要足够优秀,改变同样优秀,才称得起「不逊色」。一本烂书改编的一部稍微好一点点的烂片,显然不在讨论范围内。

而Fight Club的原著,是Chuck Palahniuk在1996年发表的处女作,在1997年分别拿下了Pacific Northwest Booksellers Association Award(太平洋西北书商公会图书奖)和Oregon Book Award for Best Novel(俄勒冈州图书奖:最佳小说),听上去好像没有赢个诺贝尔文学奖那样有说服力啊。不过看看其他获奖作家有点吓一跳:Ursula K. Le Guin也得过这个奖。但话不能这样说,这里只是说明,这本原著得到过认可。

而1999年的同名改编电影在影史上的地位,无需我赘述。截至目前为止,IMDb Top 250榜单中,Fight Club以8.8分的成绩居第10位。


至于具体到情节与其它细节设定上,电影的改编有哪些精妙之处,对比原著又有什么不同的味道。以后有机会再细说。事实上,我建议喜欢这部电影的人都去看看原著,自己的体会,别人替代不了。

编辑于 2015-04-25 05:31

之前我们有聊到过村上春树的文学作品改编,觉得挺适合回答这个提问的,希望也对大家有一些帮助。以下为正文:

近日,有“日本奥斯卡”之称的第45届日本电影学院奖公布获奖名单,村上春树原作、滨口龙介导演、西岛秀俊主演的影片《驾驶我的车》狂揽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在内的8个奖项,成为最大赢家。

在海外市场,自去年7月亮相戛纳电影节并摘得最佳编剧奖项之后,《驾驶我的车》已经在美国国家影评人协会奖、纽约影评人协会奖、金球奖、电影旬报奖等多个奖项中胜出,并拿到第94届奥斯卡包括最佳影片奖在内的4项提名,成为了今年的奥斯卡大热门。这部影片的热度也让作为小说家的村上春树名字再一次出现在影迷们面前。

实际上,从更早的《且听风吟》《挪威的森林》《神的孩子全跳舞》,到近两年出圈的《燃烧》和《驾驶我的车》,村上春树的许多作品都被改编搬上过大银幕。文学与电影的相互渗透一直是村上创作的灵感来源。近年来,文字表达与影像表达的相互渗透、影响在现代语境创作之下也显得日益复杂。本期华谊兄弟研究院(ID:HB research)就将带你感受村上春树的文学与电影互文的独特魅力。

电影中的文学:村上春树小说改编的电影

村上春树是一位高产的作家,出版了十几部长篇小说,代表作《且听风吟》《海边的卡夫卡》《奇鸟行状录》《舞!舞!舞!》《1Q84》《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刺杀骑士团长》等等,此外还有短篇小说集、随笔和报告文学等。其作品中最被人们所熟知的当属《挪威的森林》,正是这本书让他成为日本最畅销的作家,并且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名。村上春树的文学创作借助西方的叙事方法和元素反映日本当代社会的现状以及社会问题,这也是他能够成为日本当代最具影响力的作家的一个重要原因。

村上春树及其作品的影响力,在他成名之初就受到了很多电影导演的关注。他的处女作《且听风吟》也是第一部改编成电影的作品,到2010年已有多部作品被改编成影视作品,书迷们对改编的影视反响平平,就连最受欢迎的《挪威的森林》也没有受到普遍的认可。直到2018年,李沧东导演的《燃烧》亮相戛纳电影节之后,村上的电影改编作品才受到了书迷、影迷以及大众的更广泛的认可。

2010年,陈英雄根据村上春树的同名小说改编、拍摄了电影《挪威的森林》,将村上春树最为人所知的作品搬上大银幕。此前,村上春树被改编成影视、舞台剧的作品还包括《且听风吟》(1981,导演大森一树)、《袭击面包店》《遇见百分百的女孩》(短片,1982,导演山川直人)、《东尼泷谷》(2004,导演市川准)、《神的孩子全跳舞》(2007,导演Robert Logevall)和《再袭面包店》(短片,2010,导演Carlos Cuarón)。

2018年的电影《燃烧》是韩国导演李沧东以村上春树的短篇小说《烧仓房》为蓝本,同时又融入了福克纳的《烧马棚》创作而成的。《烧仓房》收录于树上春树1993年发表的短篇小说集《萤》中,《烧马棚》是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于1939年获得了欧亨利奖。树上春树的“燃烧”是“在心田一角忽然静静的燃烧”,福克纳的“燃烧”是愤怒的燃烧,导演李沧东的《燃烧》将它们合二为一。电影在延续村上原著风格基础上,围绕“剥橘子”和“燃烧”两个核心意象,影片建构了整部电影的符号谱系。意象的丰富所产生的虚实效果又与村上小说一贯气质相符。

2021年的电影《驾驶我的车》由滨口龙介执导并编剧,改编自村上春树的同名短篇小说,讲述舞台剧演员兼导演家福悠介妻子去世后与他的司机,一个有着神秘过往的年轻女子相互熟知并开始内心交流的故事。原作《驾驶我的车》是村上春树在2013年11月发行的《文艺春秋》上发表的短篇小说,收录在村上春树的短篇小说集《没有女人的男人们》中。《没有女人的男人们》共收录6篇短篇小说,除了《驾驶我的车》外,滨口导演还将其中另外2篇《山鲁佐德》《木野》的故事进行改编,从而创造出了电影剧本。

文学中的电影:村上春树小说中的电影化表达

为什么导演们热衷于改编村上春树的作品?这其中的一个最重要原因就是,村上春树的作品中充满了电影化的思维,很适合改编成电影。这也是村上春树小说的电影改编之所以独具魅力的原因之一。

村上春树早年对电影的深入涉猎,为其日后的文学创作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影响,甚至形成了其小说创作独具特色的氛围感。作为一位深受西方现代艺术熏陶和影响的作家,村上在其文学作品中对戏剧、电影、音乐等艺术形式进行了充分的借鉴和利用。

村上春树正式开始小说创作之前,经历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电影岁月”。村上对于电影的学习、欣赏和体验,开始于他的少年时代,即上世纪50年代后期,有10年左右相对集中的时间。这一时期,村上春树对于电影的由衷热爱和深度介入,对其之后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本中的电影元素

村上春树作品中电影化思维的体现,主要反映在电影元素的应用。据统计,村上春树的作品中大量蕴含与电影相关的元素。全部的作品中电影元素的出现率超过500次,其中《且听风吟》有15次,《挪威的森林》有28次,《舞!舞!舞!》多达110多次。小说很多场景的设置也是在电影院或者在观看电影。很多地方也用到指向性非常明确的比喻手法,这些元素和手法都离不开村上春树在创作过程中电影化思维的影响。

视觉化文本的构建

村上春树的文学作品非常重视视觉效果描写,这是其作品中电影化思维的体现。例如,在《且听风吟》中为了介绍一件礼物T恤,为了给读者最直观的感受,村上在文章中直接绘制了一幅关于这件T恤的画。恐怕也只有脑海中有强烈的电影画面的人才能想出这样的表达方式吧。

众所周知,通过视觉影像所给人带来的感觉和冲击要远远比文字更直接、更强烈。影像往往可以通过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就可以直观地传达出人物复杂的内心情感。作家在对人物的描写上也可以借鉴影像表达的方式,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种视觉化的追求更多的是对于无声动作细节的描述,这正像电影的摄像机镜头一样,默默地记录着人物的行为,从而将人物的内在情感逐渐表现出来。在这方面,村上春树具有明显的优势,这得益于他对电影化思维的熟练运用。结合了电影元素的叙事技巧,很大程度上正是促成村上春树作品独具魅力风格的关键因素。

结语

电影作为“第七种艺术”,是一个综合性的艺术形式,除了受到文学的影响,还吸收了绘画、建筑、音乐等多种艺术元素。随着电影艺术的不断成熟,它的影响力也在不断地加深,甚至开始影响其他艺术形式。电影与文学的关系不断深化,电影化思维更多的出现在文学作品中。

村上春树小说畅销30年的经历与其小说改编电影的成功,证明了大众文化对于文学创作的积极影响,电影与文学的文本互涉,已成为两种艺术形式相互促进的典范。文学与电影在相互借鉴的过程中,发挥兼容并包的精神,实现自身的变革与突破,同时坚守自身本质,经受各种挑战,从而散发出更大的魅力,历久弥新。

发布于 2022-04-19 14:29

《霸王别姬》。

–––––––––

为什么楼上《小时代》的票比《霸王别姬》的票多?

这是个问题。

–––补充–---

我当然知道楼上是黑。可是我想说

1、这种结果总让我觉得不爽。就好像在一次关于“入洞房”是什么感觉的征文比赛中,一个老光棍拿了一等奖。

2、我相信大家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会不约而同的在心里给他加一个前提,那就是这个电影是一部好电影。

3、小时代的原著在哪里?以抄袭整理为己任的郭老师有原著吗?笑死人了。

编辑于 2014-05-15 13:51

大学一次文学理论课上,老师推荐我们看电影《入殓师》,由文学书籍《纳棺夫日记》改编而成。这次安安静静地读了这本书,将自己的一些成长体验替换进去,有了些感触。

《纳棺夫日记》,很薄的一本书,白色封面,字数不多,阅读速度够快的话,一两个小时可以读完。在前一日,我收到了一本也是来自日本作家的书籍,同样是小而精致,很难给人食不下咽的第一感。



和日本的影视作品一样,叙述平稳,描述简单轻盈,几乎没有太多的杂音,但很容易给人造成震撼。在纸质作品中,我也找到了同感。《纳棺夫日记》青木新门用笔虔诚,关于“死亡”,他看待的角度会比其他人更剔透,也更让人动容。

我在封面上用铅笔写上:如最近呼吸般目睹死亡;用最平和姿态来理解死亡;以最平稳节奏诠释死亡。三个“最”,表达了我对作者青木新门深重的敬意。

我们家门前从前有一排石条凳,供人们聊天使用。石条凳与凳之间隔着约一米宽的距离,小朋友丝毫不丈量自己的能力,从一条石凳的一端跳跃至另一条石凳的一端,刺激和喜悦,像被点燃一般,那是年少时游戏的乐趣。

邻居的一位叔叔,皮肤非常黝黑,人很幽默,喜欢坐在正对着我家门前的那条石凳子,和其他大人们聊天,包括调侃我们这些孩子。

叔叔也喜欢逗我玩儿,问我一些听不明白的问题。包括,一两个能刺痛我小心脏的题目。因为爸妈常年不在身边,很小的时候,我已经习惯对别人提出的有关话题排斥。我会以紧闭嘴唇做为反抗。

有一次,这位叔叔说出的话令我很伤心,我在人前眼泪肆流。没有人安慰我,也许他们都不明白我的哭点,也不理解,我内心里强大的不安情感。而他,还一直在笑着。当时,我只觉得他太坏了,故意让我丢脸。

我也是在那时,在内心里将大人和孩子之间划上一笔重重的分割线。大人是理解不了孩子们的心理的,孩子的脆弱也威胁不到他们。

但印象里,那却是最后一次受他调侃。之后的年岁里,有时候追忆起这些,我没有半点埋怨,相反,全都变成了关于成长的理解。

这位叔叔,也是我对身边人,有着较为清晰的首次对于死亡的印象。

他突然消失了,像水蒸气一样。哦,不,或者说是像一根线已断了的风筝,他随风飘走了,离开了他身边的所有人,脱离了今世的生活。

死亡,是日常的,但,又不那么非常。



《纳棺夫日记》里青木新门说过:我们有时会因为亲戚朋友的去世而接触到死,但那不过是短暂地感到逝者对我们的恩惠,一时缅怀,并没有把死亡当作跟自己日常有关的事物看待。

确实是这样,在邻居叔叔去世的几天时间里,我们连队突然间乌云架至,一种内心的哀乐奏响在人们周边。大家连说话声音都小了很多,嘈杂声瞬间被隔离在我们这个小地方的外边。

我们都不约而同,用最自然地形式表达了对他逝去的哀悼。

但也很快,人们开始恢复往常的生活,生活圈子并没因为一个人地突然抽离,将平衡打破了。因为,会有其他的东西来替代,或者,不用替代,生活自会自我圆满

不过,叔叔的家倒是成为了别人忌讳踏入的地方。有的人说,他的家变得好冰冷,走进去,总有阴冷的感觉。其实我也有相似的感觉。但我明白,并非单纯是因为这个家死了一个主人的原因。也是因为,人少了(只有叔叔的妻子长年累月独居于此)。缺少了人的活动的地方,少了烟火的闹腾,怎么可能会热闹,会给人温暖?

其实,“忌讳死亡”,确实是人由来已久的一种沿袭。

而我对当时的情绪,与其说是因为我长大了,没再将这件事当成大事。不如说,我已深深明白时间的意义,它能带走你的悲伤和对一个人的情绪,时间是最强大的治疗师,也是最深沉的刽子手。因为它能剥夺一个人的生命——死亡。

我们对于生死,从来都是有区别信仰的。世人习惯将“死”当作“生”的对立面来看,更别说是做为“生”的一部分永存。因此,死亡在人们的观念里,本来就不美。

就像,“死亡,不论是什么形式都变得丑陋”。

千百年来,无数人死了,身边的人为其送葬,用许多自相矛盾的方式送走人们以为的“灵魂”。期间,并不断地发出疑问,“我们将去往何处”?因为有了这个问题,才会有葬礼的仪式,用仪式感来暂时解答这千古之谜题。并安慰自己,是到了那个地方去了,一定是的。



我们一直欠死亡,一个尊重的态度。

我想起一些人,如果他们不是在医院里面对冰冷的机械装置,孤独地于深夜离开世界。而是在家里,聆听夜晚草木丛中独有的华丽的“乐章”,带着对这个世界,还意犹未尽的美好情绪离开,会有多好。

既然已经回天乏术,死得美丽,其实是病人最需要的慰藉吧。但其实,很少时候能实现。

《纳棺夫日记》中教授对于病人的痛苦,所抱有的同理心而非同情心,很让我感动。他对一位癌症晚期病人说:“我早晚也会跟你一样走过这最后一段路”。仿佛是达到了内心的共鸣,死亡变得没有那么可怕,每个人都会走过这一程。

所以,这位患癌病人第一次露出了笑容。我很能理解这种笑容。他的话,比身边人那句“好好配合治疗,加油”之类的更有用。也并非是“他就是怕死”。

同样也是因为,死亡,人们从来就习惯不了。

——————————————————

作者:阿瑶 微信公众号:书未来 ID:suwlai

请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O(∩_∩)O谢谢

发布于 2017-02-16 17:50

「知影」的几个小伙伴,在上月有幸参加了一个电影沙龙。刘震云先生在现场,谈到了原作与改编电影的关系。我整理一下发上来,权当借花献佛。其中某些片段,应该可以回答题主的疑问。

大意如下:文学和电影,是猫和老虎的关系。就文学改编电影这事来说,经典文学很难再出经典电影,因为你拍的再好,人家也只是说,完美再现原著。《红楼梦》改编的电影,谁也不敢轻言超越曹雪芹,对着老虎画再好人家也只说是像。但往往部分二流文学作品经过电影再创作,会成为新的经典。我是个养猫的人,经常有喜欢画老虎的人,看我的猫养得好,跑来借我的猫,照着去画老虎。

后面仔细思考,刘先生这番猫与老虎的理论,颇为有趣。有很多文学改编成电影的作品,艺术性确实超越了原作。

  • 武侠小说《卧虎藏龙》影响力有限,而李安据此拍摄的电影让东方武侠震动国际影坛。
  • 库布里克的《奇爱博士》对于人类未来的哲学思考性,远胜小说《红色警戒》。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电影版引发的思考,远远高于原著。
  • 看完《让子弹飞》,再看《盗官记》,觉得小说滋味不如电影。
  • 小说《教父》在文学史上不过仅仅是部畅销书,而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却让电影《教父》成为里程碑式黑帮史诗巨片。
编辑于 2014-06-28 20:21

Are you watching closely?

作为诺兰、贝尔和《致命魔术》的脑残粉,怎可不提这部我循环了九周目的《The Prestige》?!

PS:顺便试试新鲜的客户端贴图功能Y(^_^)Y

发布于 2014-07-17 11:40

《色戒》

发布于 2014-05-13 01:45

我觉得,通常来说,能成功改编成一流电影的小说是二流小说,是作为小说的形式存在有缺陷的小说。公认最好的电影之一是《教父》,普佐的原著就是吸引人的、态度认真的、可敬的二流小说,作为小说家的普佐,不如詹姆斯.凯恩、不如杜鲁门.卡波特。《飘》这本小说,我觉得没有它的名气那么好,未必比电影更强。公认最好的电影之一还有《肖申克》,斯蒂芬金的原著也没觉得比电影的叙述更强。希区柯克喜欢引人入胜的悬念,他搜集的悬念故事,恐怕连二流都算不上,但拍成电影就很好看,也许小说对他来说完全是副产品。麦卡锡的原著和电影《老无所依》哪个更好,我就不知道了。

发布于 2014-05-13 10:42

电影《情枭的黎明(Carlito's Way)》于1993年底上映,由布莱恩·德·帕尔马指导,大卫·凯普撰写剧本。汇聚了几大实力派演员,卡司阵容豪华。故事取材自埃德温·托雷斯的两部小说《Carlito‘s Way》及《After Hours》,讲述了从监狱中出来的昔日大毒枭卡利托的故事。电影时长两个半小时,通过表现主人公重返社会后所遭遇的各种事件,表达了角色终究无法逃脱宿命以及道义和背叛的主题。影片的叙事手法和镜头语言堪称教科书级,如今已成为黑帮片中的经典。

关于《情枭的黎明》详尽分析文章,在我的专栏:

黑道咏叹,浪漫悲歌 - — Gotham Daily — 高谭日报 - 知乎专栏

不多久我还会写点关于此片结尾追逐戏的个人理解和分析。

编辑于 2017-02-02 01:34

菲力普·K·迪克被改编的两部没那么著名的《全面回忆》(州长版)、《预见未来》单就故事本身来说都比原作好——迪哥的两篇原作太小品了……

发布于 2014-06-09 17:48

电视剧《潜伏》,原著只是龙一的“仅仅1万4千字的短篇小说”,人物确实没有连续剧丰富,篇幅的问题

发布于 2014-05-13 10:35

看了一圈答案,似乎写欧美的比较多。我就来写写日本吧。

1,黑泽明。黑泽明从执导电影伊始就尝试着改编他作,这其中既包括了小说也包括戏剧,既有本国佳作,也有世界级名著。比方大家都知道的改编自芥川龙之介的《罗生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白痴》、莎士比亚的《蛛巢城堡》(改编自麦克白)、《乱》(改编自《李尔王》),《踏虎尾》是改编自能剧《安宅》(一说改编自歌舞伎《劝进帐》,但《劝进帐》本就改自《安宅》,且加上片名《踏虎尾》取自能剧唱词,所以我认为电影还是与能剧的关系更进一些)。

以上这些还都是名著级别的改编,至于一般(当代)小说的改编就更多了,比方处女作首秀《姿三四郎》、《红胡子》、《德尔苏乌扎拉》、收官大作《袅袅夕阳情》等。其中,除了《白痴》的改编比较平庸之外,其余作品皆可(起码)称之为不输于原作的优秀。

要谈改编电影与原著的优劣,我以为仅是谈情节和人物远远不够。一是因为文学作品(哪怕是戏剧剧本)与电影的时空方式(编排/结构)差异非常巨大,对于情节人物的吞吐量完全不在一个级别上。二是在于,在观众/读者层面,文字阅读和影像视听激活官能乃至点燃想象的作用顺序、时长、程度和性状(即笼统可称之为效果方式)绝然不同。说是“改编”,其实称“重构”来得更为恰当。

比方说,《蛛巢城堡》之于《麦克白》,改编最成功之处是建立了一个可视化的恐怖空间,把原著中作为事件发生地的城堡和盘根交织在主人公内心的心理迷宫和囚笼合而为一。因此,在电影中,“蛛巢城堡”成为了超越于一切人物之上的巨大肖像,成为人物内心外化的重要象征物。从麦克白到蛛巢的“改编”,不是一种线性或点面状渐次对标的“翻译”,而是在“城堡”这一被首先确立的架构上,完全重构了原作的时空布局。仅此一笔,就可称得上意义非凡。

又比如《踏虎尾》这种,时至今日属于较易被年轻影迷忽略的早期作品。但在这部作品中,黑泽明非常深入而细腻地研究/探索了从日本传统戏剧的“情节处理—表演(表现)方式”中取用精华以融入电影的重要一步,对形成他个人的电影美学/叙事风格具有重要意义。

比方,在他早年有关编剧的访谈中,曾谈到在电影中,怎样使写在“告示牌”上的文字内容(涉及剧情重要背景)变得具有表现力的问题:他让演员拔下告示牌,一路扛到大本营,然后摔在众人面前,再接对白(演员带表演性质地将告示牌上的内容复述出来)。这一系列的处理方式,基本就是照搬了能剧《安宅》的舞台表演。再比如他非常中意安宅关中弁庆智斗富坚的情节和对人物的描绘方式,以至于后来不仅在《战国英豪》中又几乎原封不动地用了一次,而且还渗透到比方《用心棒》和《椿三十郎》等作品中。

(至于黑泽明深受能剧美学的影响,并将之融汇到譬如《乱》《影武者》等影片中,形成独特的美学风格,及其如何启发七十年代日本戏剧运动的话题,此处因篇幅所限,按下不表。)

2,市川崑。关于市川崑,有一个关于他夫人内部笑话就是,他电影的质量,特别是主题立意的审视和文学档次,主要取决于他老婆是不是给他写剧本。凡是和田夏十做剧本的,不论是改编自夏目漱石(《心》)、三岛由纪夫(《炎上》)、谷崎润一郎(《细雪》、《键》),以及改编自战争回忆录/小说的《野火》《缅甸的竖琴》,都令人赞叹不已。(作为夏目死忠粉的我,对《心》的改编简直五体投地,以至于后来森田芳光改编的《其后》,虽然在影史上获得很高评价,但仅就给代助表白三千代加出床戏这一节,就无限BS他的表现力不足。)

——等她老婆退出之后,市川君便忠实地回归了他个人的文学品味,拍了N部横沟正史的金田一(当然《犬神家族》还是拍得相当不错的,尤其是全家争遗产那一段的吵架群戏)。

知乎上有关于剧本和小说差异性的问题。其实,借和田夏十的剧本(当然也离不开市川崑在影像及剪辑上独树一帜的手法)其实可以谈的很深入。但这个要写就是长篇大论的一泡,挖个坑慢慢填叭。。。

3,其他。等我做饭之余慢慢写。。。

编辑于 2022-04-19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