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
作家
文学
笔名

作家笔名是怎么起的?

金庸为什么叫金庸? 你会给自己起个什么笔名?
关注者
222
被浏览
505,125

27 个回答

鲁迅在写给好友许寿裳的信中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鲁迅”,“鲁”取自其母亲(鲁迅的母亲叫鲁瑞),“迅”则来自留日时期用过的笔名“迅行”。

不过还有另一种说法,认为笔名来自鲁迅青年时期喜读的屠格涅夫的小说《罗亭》,是作品主人公名字的音译。

发布于 2020-05-27 20:35

第一类:与作者本名、字有关

如,金庸本名查良镛,老舍本名舒庆春,曹禺本名万家宝,艾青本名蒋海澄,还有郁文。字达夫。

第二类:与名篇诗句有关

这个太多了,比较为人所知的有冰心,来自于”一片冰心在玉壶“,琼瑶的笔名来自于诗经:”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朱自清的笔名来自于屈原的楚辞。左手麻将右手稿子的那个张恨水,笔名来自李煜的《相见欢》:”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第三类:与语言翻译有关

如:高尔基的笔名在俄语里的意思就是苦难,痛苦。即指高尔基童年时代所受的苦难折磨。

第四类:与社会环境有关

如,萧红和箫军两人的笔名连起来读就是小小红军,端木蕻良,勃朗特三姐妹,茅盾,JK罗琳等。

外国作家不太了解,提到的不多。

知道的不多.想到再补充。

知识有限,见笑。

Update.2015.6.7 关于J.K.罗琳笔名的问题。

唔,我的wikipedia登不上,大家凑合看。

编辑于 2015-06-07 18:46

据说鲁迅的一生,至少用过一百四十多个笔名。

其中最能表现迅哥儿犀利老辣的,莫过于四个字【宴之敖者】记住这四个字,你就能领略拆字法在笔名史上的重要地位,尤其如果你有一个瞧不顺眼的人,一定要学习这个故事。

说到这个笔名,不得不提到迅哥儿的弟媳,周作人的妻人——羽太信子。对的,千万别小看这个女人,就是她!就是她!凶残的小哪咤!造成了鲁迅兄弟俩一生反目。

据许广平《欣慰的纪念》,1919年底,鲁迅全家搬进了北京的一个大院子,同享天伦之乐。然而周作人的日本妻子治家时挥霍无度,月月亏空,家庭间的矛盾日益激烈。最后,鲁迅在家里竟连饭也吃不到,只得自备饭菜。谁能想到,堂堂文豪当时的薪俸350块大洋(史上最伟大的图书管理员毛泽东当时的薪俸也才8块大洋),他一日三餐的选择只能是吃土还是喝西北风?

很快,鲁迅搬离了北京八道湾胡同11号,后借钱购置了阜成门内的西三胡同一处房子。鲁迅的三弟,周建人此后也很快离开了八道湾胡同。

离开后,鲁迅以优秀的拆字法为自己重新起了一个笔名,【宴之敖者】。“宴从宀(家),从日,从女;敖从出,从放。连起来就是“我是被 家里的日本女人赶出来的。”其中无敌辛辣、无情嘲讽简直不言而喻。那piapia的响声,周作人的脸在当时的民国文坛都快被打烂了。

更可气的是,鲁迅定小说《铸剑》原名《眉间尺》,作品中的人物“黑色人”名叫“晏之敖者”,为 干将莫邪的儿子,最后提剑报了杀 父之仇。也很是凶狠的呢。

拆字法学会了么。大家可以复习一下: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舍予”二字就是把“舒”字拆开而得。
金庸,原名查良镛,“金庸”二字是把“镛”字拆开而得。

当然,除了拆字法,也有缩字法。下节课再来学习。

编辑于 2020-02-16 15:18
发布于 2014-08-10 21:27

一个作家的名字流弊不流弊,得看他的作品,不管他是怎么取的名字。

编辑于 2016-04-22 22:55

取笔名不可否认在利于推广的前提下,有一些忌讳。我先告诉你那些普遍的大忌,但之后我会马上接着告诉你,取笔名其实常常有不得不触犯忌讳的时候。

【笔名的五个忌讳】



【一. 过长过短都不好,记得有中文版】

太长的笔名会让人记不住,例如:「……」抱歉,我完全想不到有谁名字很长却可以红到让我来举例,因为我记不住。名字长除了难记之外,通常也会给人一种年龄层偏低,较不稳重的感觉。

太短的名字会让人没有印象。歌手毕书尽刚出道只称自己「Bii」(音:毕),每次上节目都会被主持人问叫「毕什么?」因为单一个字的确并不讨喜,且印象较薄弱,不是国人习惯的称呼。

我认为名字长度还是中规中矩的二到四字为佳。而在华文市场就算你有个英文名字,还是要取一个对应的中文名字才会比较广被记忆,让不爱看英文的民众也会知道你是谁。

例如:「Stanley」同时取一个「史丹利」。

【二. 撞名】

撞名有两种,一是撞市场名。一是撞名人名。

撞市场就是:家豪、志明、雅君、婉婷之类的,你总不可能还取个满街都是的笔名害自己吧。在你的知名度还不突出的时候,市场名会让别人加倍不容易找到你。

撞名人更是可怕。撞市场是一时的,随着时间经营,你总会杀出重围,独占搜索鳌头。但撞名人可就会有一个强大的对手,你只能祈祷他早点离开市场(我不敢说死掉),如果你取一个「周杰伦」。你想想,你将一辈子活在他的威名之下。也许逆向炒作成「写作界的周杰伦」可以撑一下,但终究是不利搜索的。还是别跟别人抢比较好。

在决定笔名之前,记得自己先去网站搜索一下试试。



【三. 难懂难念】

难念:瀹卆
难懂:纸屑

第一种的缺点显而易见,名字不好念(我自己也不会念),别人念不出,自然不会带动记忆、留下印象。

第二种你可能觉得怪,纸屑哪里难懂,不就是纸的屑屑吗?当然纸屑好懂,但是纸屑跟你有什么关系别人却很难懂

人对字词最自然的记忆来自「理解」。

如果我告诉你有个卖豆花很正的女生后来变成艺人,就叫「豆花妹」。你理解了她的名字,自然就容易记得。

让你的笔名容易被理解且跟你有关(你的事业/形象有关),自然容易被记住。


【四. 悖离形象】


通常取笔名最重视就是与形象相符,据说当初「JK·罗琳」为了出冷硬推理小说也取了一个合适冷硬推理作家的男性笔名「罗柏特」,一切都是为了市场接受度与销售量啊!

让自己的作品与笔名形象相符,这都是有心要经营自己写作事业的作者一定会做的事,有时连性别都必须刻意塑造。例如:

武侠小说:陈宇慧取名「郑丰」。
网路爱情小说:游○○取名「穹风」。



【五. 会失效的笔名】

称谓、职衔、对应关系是会改变的。如果你是个学生你可能取「乖学生小龙」,那万一你有天不是学生了,你的名字是不是给人错误的形象。

妳现在是个妻子妳取名「幸福人妻臻臻」,万一……万一有天妳离婚了呢?(对不起,无心诅咒)

多想远一点,先有最坏的设想,才有最好的准备,这种有失效可能的笔名能避则避吧!

【触犯笔名忌讳的三种原因】


我们知道了命名原则、命名好处、命名忌讳,但总是会有人像我一样犯贱硬去踩地雷,故意取了一个不太有利的笔名,这是什么神逻辑呢?

有些时候人一牵涉到感性就没了理性,我们都知道取笔名有很多诀窍,但更多时候,一旦我们对自己灵光一闪的笔名产生了情感,就算明知这不是太好的笔名,我们也会用得很开心。以下就是常见的三种情况:



1. 自己喜欢的事物、字眼


例如:九把刀

这名字很怪,据他自述当初编辑还要他好好想想,不要取这么特立独行的笔名。但这就是他的绰号,而且他很喜欢,有回忆有感情,所以就是想用!(然后他很红)

有人就是很喜欢某个食物就用食物当笔名。喜欢某个字,就一定要在笔名放入特定字。只要是对自己有意义的字,常常就会让人不顾一切想用,管他什么鬼通则。

2. 对自己的期许/纪念


如同我之前所说的「御我」、「莫言」、「女王」等等,名字其实会蕴含对自己的期许。同样地,当这些名字就是有独特意义的时候,你还是会任性地想要使用。

有时候不只是字面上的意义,如果「香蕉」对我有特别的意义,像是纪念某个爱吃香蕉的朋友、亲人,我也可能用香蕉当我的笔名,当做一种纪念。

3. 连结自己的本名


很多时候人其实并不讨厌自己的本名,甚是会在笔名中连结一部分过去的自己。有些是拆字、也可以合字、改一个字、改谐音之类的。像是:

「蔡宜凌」取名「蔡依林」。(谐音)
「吴吉尊」取名「吴尊」。(改一字)
「陈宇慧」取名「郑丰」。(取夫之姓与慧之起笔)
「查良镛」取名「金庸」。(拆镛成二字)

基于以上三种任性的可能。其实笔名可以用一句:「我就是喜欢」来决定也无不可。好的笔名就像是锦上添花。好点的当然占了一点点先机,就像是一百公尺的赛跑你可以比别人多往前站一公尺



至于多了这一公尺的优势是不是稳赢?我们只能说,机率大了些,但绝对不是一定。


最后,这里要道歉一下,本来想用火箭般咻咻咻的速度讲完笔名,结果写了快四千字,还被必须拆成上下篇,真是辛苦你的阅读了!

发布于 2022-03-25 15:38

说到中国现代作家最高成就者,鲁迅当之无愧是站在巅峰的,但文采一流还不够,笔名也要够多!够牛!鲁迅的笔名竟然多达181个

从一个字到六个字,应有尽有。比如:飞 、树 、L,翁隼、唐俟、旅隼,华约瑟、齐物论,ELEF、旅沪记者。

精通日文的鲁迅还是个“同人”爱好者,五个字的笔名就都叫: 朝花社同人、奔流社同人、译文社同人。

六字笔名叫:上海三闲书屋,干脆就直接变身成书店了。

/ 鲁迅 三味书屋 /

其中鲁迅有一个奇怪的笔名叫“晏之敖者”,这也是他的小说《故事新编》里《铸剑》中的主角。

关于这个名字鲁迅解释说:“宴从宀(家),从日,从女;敖从出,从放;我是被家里的日本女人赶出来的。”

大家都知道鲁迅和弟弟周作人关系不和,其中的原因主要来自周作人的日本妻子羽太信子,信子曾经把鲁迅逼出家门,这也成了他的一个笔名。


同为文学大家的茅盾也不甘示弱,他的笔名也有将近100个

其中既包括“逃墨山主”“醒狮山民”这样不明所以的名字,也有很多来自神话传说:如“冯夷”是传说中的黄河水神,“蒲牢”是龙九子之一,“玄珠”来自《庄子》。

漫威的电影《雷神》大家都看过吧,里面有雷神托尔、邪神洛基、主神奥丁,这些都来自于北欧神话体系。

而最初把这些介绍到中国来的,还是一本名为《北欧神话ABC》的书,这本书的署名叫“方壁”,这实际上就是茅盾本人啊。



(图文来自网络,侵删~)

编辑于 2018-12-20 22:43

要我说,把现成的名字拿来加点料就是了。

X-burner 加个 LE就成了LEX。

同理,杉山修一加个木就成了彬山修一。

编辑于 2015-07-25 22:07

笔名原来是这样,我一直写的是中华绘图铅笔→_→

发布于 2016-01-17 23:41

想起有一期天天向上,请了几个著名的网络作家,他们是这么说的

唐家三少:我以前很喜欢喝豆浆,一般都会叮嘱一句“糖加三勺”

天蚕土豆:是我们那(四川)的一道小吃

我吃西红柿:如名,爱吃西红柿而已



是不是都很随便

编辑于 2015-05-31 13:39

金庸原名查良镛,名字第三个字“镛”拆开来,就是“金”“庸”两个字,他以之为笔名写武侠小说,使得该名成为华语世界最响亮的名字之一。金庸50年代写影评和文艺小品时用过一个女性化的笔名——“姚馥兰”,给人香气馥郁、如兰优雅的女子形象的联想。实际上是英文“your friend”(你的朋友)的谐音。

郭沫若1927年被蒋介石通缉,1928年流亡日本,其间曾使用“麦克昂”的笔名。有人以为跟当时的英国首相麦克唐纳攀亲,其实也是谐音游戏——“麦克”是英文“maker”(作者)的谐音,“昂”者我也。“麦克昂”就是“作者是我”。

诗人李金发原名李权兴,他的笔名乍看很土很俗气——多金发财?实际上不是这个意思。李权兴年轻时患过一场大病,在神志不清中梦见一位白衣金发女子,带领他遨游四方,不久病好了。他认为这是天使帮忙,为纪念梦中的金发女神,起了“李金发”这个名字。


(搬运自己以前发在别的网站的东西)

发布于 2021-06-05 01:07

作家笔名随便取……金庸就是查良镛的镛拆了,这波操作还有木易,杨四郎啊

编辑于 2018-05-12 23:46

血染冥纱……出自在下的一篇无法出版的全肉耽美小说……

发布于 2015-05-31 16:13

金庸原名查良镛。笔名是最后一个字拆开。

发布于 2014-08-10 14:01

受以上答案启发,想到今夏我参观茅盾故居时拍下的【茅盾笔名录】。(随手拍的效果不是很好)

后人熟知的还是“茅盾”这个笔名吧。据说取这个笔名是因为沈先生当时内心比较 矛盾,而叶圣陶先生把“矛”改成了“茅”,沈先生本人对这一改动也很满意。

另,不仅中国作家,外国作家也会取笔名,如 欧·亨利马克·吐温伏尔泰高尔基 等。

作家的笔名来历不尽相同,大概每个都有其特定意义。不再赘述。

以上是名家。


当代中国的各式作家有的也取了笔名,各种各样不再详述。浅浅举个例子:后来用回本名,曾经网名(这个不算笔名?)是“第四维”的郭敬明先生。

再说一个写青春小说的姑娘,笔名“八月长安”。这笔名的风格还挺……难以描述。她对自己笔名的解释是“出生于盛夏八月,但求此生长安。”了解这点后感觉还是蛮有意义的。(关于一些当代的著名作家笔名……请自行了解吧)

所以,取笔名的话,找句诗歌、找个典故、拆个字、取个谐音……等等都可以。在你取的名号还没有响当当之前,至于笔名叫什么,网名又叫什么,我个人觉得,自己开心就好。不喜欢的话还可以改的嘛!(况且如果成名,不论笔名是什么,众人也会知道你本名的……)

回到金庸为什么叫金庸,(不走心地)摘段资料吧:

金庸一共用过四个笔名,第一个笔名叫查理,是其高中老师所取,后来查良镛用查理的笔名投稿发表,查理这个名字闻名全浙江省 。第二个笔名叫姚馥兰。查良镛到达香港后任《大公报》副刊“下午茶座”专栏编辑,写编影评、剧本、马经、戏曲小说等,姚馥兰这个笔名叫响香港。第三个笔名是林欢。查良镛在担任《大公报》编辑期间,写剧本编导越剧《王老虎抢亲》,用“林欢”笔名发表在《新晚报》“天方夜谭”专栏。第四个笔名叫金庸,来源于查良镛的“镛”字。查良镛就用此名在20年间撰写了14部武侠小说,发行全世界,金庸名声大于本名查良镛。

如果是我本人取笔名?还是等我哪天意欲写文章时再说吧(估计并不会等得到那么一天)。


以上。

编辑于 2015-09-17 1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