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人
乱世佳人(电影)
飘(小说)

怎么样评价电影《乱世佳人》?

关注者
704
被浏览
1,360,074

166 个回答

从《乱世佳人》,看真正的大女主剧对女性成长的积极意义

大女主剧近年来比较热门。就拿演员孙俪来说,她饰演过的大女主剧就有《甄嬛传》、《芈月传》、《那年花开月正圆》、《安家》等。

不过,这些剧中的女主角,都免不了要走入被嫉妒、被陷害、和姐妹勾心斗角等诸如此类的套路。她们在人格上并非完全独立,成功也并非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说是女主,其实多少带着一些玛丽苏、傻白甜的影子。

其实,早在1939年,就有一部真正的大女主电影上映。这部电影,就是著名影星费雯·丽和克拉克·盖博主演的《乱世佳人》。

影片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美国南北战争前夕,陶乐庄园美丽自傲的郝思嘉爱上了卫希礼,在他和玫兰妮订婚前表白,却遭到了拒绝。为了报复,她嫁给了玫兰妮的弟弟。 战争期间,郝思嘉失去丈夫,失去父母,不得不坚强地挑起生活的重担,照顾玫兰妮一家。战争后,为了生活得更好,她先嫁给妹妹的情人,后又嫁给了爱她多年的白瑞德。但卫希礼依然是她唯一的爱。玫兰妮去世后,卫希礼才对郝思嘉吐露真言,自己只是软弱得无法拒绝她的爱。失望至极的郝思嘉这才发现,自己多年的坚持只是幻觉,自己真爱的,是丈夫白瑞德。但白瑞德经历几重打击后,决定离开郝思嘉。痛哭的郝思嘉,在眼泪中鼓励自己: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乱世佳人》的原著《飘》,在美国是仅次于圣经的读物。尤为难得的是,电影的口碑竟然不输原著。自上映以来,该片经久不衰,连美国总统也引以为傲。

那么,为什么说《乱世佳人》是一部真正的大女主电影呢?本文,我就从大女主的含义、人设、性格特点以及应当有的积极意义几个方面来探讨这个问题。

01大女主的真正含义:真实、复杂、信念坚定、不断成长的女性

我们首先要知道,“大女主”到底是什么?首先,剧情的发展都是以女主角为核心,所有人物都建立在女主的关系网上。其次,剧情必须要完成女主角的人物成长,她会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少女成长为一个有格局的人。另外,拒绝空洞的伟光正,不回避女主角的缺点,也是真正的大女主剧的特点之一。

正如《乱世佳人》的女主角郝思嘉,她天生不完美,缺点多如牛毛,而优点则是凤毛麟角。

她美貌,却爱“恃美行凶”。她自私、狡诈、虚荣,但骨子里却又纯粹、刚毅、果敢。她不择手段地努力,不惜将婚姻当做手段,只为自己和爱的人过上好的生活。在危急时刻,她血液里的勇敢、坚强又会及时发挥作用。

这个角色是复杂的,正如人性。但随着阅历的增加,郝思嘉一直在成长。越艰难的处境,越令她斗志昂扬,因为她的信念如此坚定。和她一起成长的,是她的爱情观和友情观。她将人性的复杂,将一个女人的成长史,用直白的行动和语言,演绎得淋漓尽致。

02大女主剧中女主角的人设:天生不完美,但又有自己独特的优点,让人又爱又恨

郝思嘉没有主角的光环,没有完美的人设。她的出身非常有意思。她身上有一半高贵优雅的贵族血统,又有爱尔兰后裔独特的粗犷、野蛮。她的爱尔兰人父亲精明、粗鲁,和善良而高贵的母亲形成鲜明对比。从小受这样一对父母的影响,接受贵族小姐的一套教育方法,郝思嘉内心的野性被压抑着,像一颗定时炸弹,引线虽长,但总有爆炸的危险。

①郝思嘉的缺点显而易见,并从不掩饰

郝思嘉是南方大种植园陶乐庄园的大小姐,漂亮又聪明,标准的白富美,非常受男性欢迎。战争前,她全部的生活就是野餐、下午茶、舞会以及和所有男士调情。她表面淑女,派头十足,内心却肤浅而虚伪。她不爱读书,思想浅薄。她自私冷血,任何东西从不与人分享。她非常轻浮,喜欢把所有异性的目光聚拢在自己身上。

她从不掩饰自己的这些缺点,而是引以为傲。这又是大家讨厌她,家人防着她、约束她的理由。在失去爱情后,没有人同情她,大家都等着看她的笑话,又防备着她的报复。她的爱情失败透顶,卫希礼不爱她,爱慕她的小伙子转身都娶了别人。就连深爱她的白瑞德,对她的态度也是调侃、戏谑居多,连尊重都谈不上。

  • 她不在乎道德和名声,不顾玫兰妮的感受,一直试图夺走卫希礼。
  • 她对自己的妹妹非常冷血。妹妹怕累,她劈头就是一个巴掌。为了保住陶乐,她抢走了妹妹的男友,一点不感觉抱歉。
  • 她厌倦付出,去医院做帮工都是被迫的,一心只想着浪漫和跳舞。
  • 她跟弗兰克结婚后,马上夺走锯木厂的经营权,像男人一样做生意,甚至和北方佬往来。
  • 她为了利润,选择雇佣廉价的囚犯,对弗兰克的劝告嗤之以鼻。
  • 她服丧期未满,就和白瑞德私奔结婚,只是为了好玩。

郝思嘉不是傻白甜,也不是白莲花。她太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也本能地选择最轻松的方式去实现目标。为了生活得更好,她甚至不惜抛弃道德和颜面,踩着别人的心血和眼泪前进。这样看起来一无是处的郝思嘉,为什么却是真正的大女主呢?

②郝思嘉的优点屈指可数,却非常可贵

郝思嘉的缺点数不清,优点是真不多。但她的优点,在电影所处的大环境中,显得难能可贵。

  • 始终清醒。

在当时的背景下,所谓的上层贵族、社会名流,遵守的是虚伪的贵族规范。对女孩子的要求,在现在看来简直是令人啼笑皆非的。郝思嘉对这一切嗤之以鼻,在不触及父母底线的原则下,她尽力摆脱束缚,争取自由。她所谓的叛逆,其实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勇敢和清醒。

追逐哪怕虚无缥缈的爱情,有什么错?用尽办法获取财富,有什么错?追求更有安全感的生活,又有什么错呢?错的只是时代的局限,和世人的混沌。

  • 付出一切勇敢追求爱情。

在所爱之人的订婚宴上,她也要抓住最后的机会表露心迹。为了卫希礼一句“照顾好玫兰妮”的嘱咐,她冒着炮火,把玫兰妮救回陶乐农场,并为她接生。战后,她倾尽全力帮助卫希礼一家,直到玫兰妮去世。

爱的人柔情蜜意地迎娶了别人,而对自己如此冷酷。有几个女孩会不顾脸面,继续不懈追求?更不要说为了一句自私的嘱咐,付出一切。但郝思嘉就做到了,只因为她的爱纯粹而坚定。

  • 坚强,任何困难都打不倒的坚强。

郝思嘉的处境一度艰难到令她几乎绝望。表白卫希礼失败,最爱的人和别人结婚了。她不哭不哀叹,而是狠狠地骂对方愚蠢,砸碎花瓶泄愤。

战争爆发,陶乐庄园变成一片废墟。母亲去世,父亲痴呆,家中连粮食都没有。她很快振作,自己动手,严厉管束下人,想尽办法,终于重建陶乐庄园。即使白瑞德离开,她也坚信希望就在明天。坚强,是郝思嘉最大的优点,也是她对抗命运的武器。

03大女主的特点:始终在成长,终于拥有独立的人格、自由的爱情和真挚的友情

一般所谓的大女主剧中,女主角都是开挂一般的存在。遇到困难,总有男主角早就为她设想好了解决办法。遇到危险,会有人奋不顾身前来解救。所有的难题,都有人明里暗里帮忙解决。而郝思嘉,她遭遇的状况如此之多:惨烈的战争,生死存亡的关头、失去家园的威胁……但这一切,她靠自己的智慧和勇敢顺利闯关,并在此过程中获得新生。

①郝思嘉一直在成长,终于摆脱旧我,拥有独立的人格

郝思嘉的缺点不必赘述。但随着电影情节的发展,她始终在成长,最终变成了越来越好的人。

富足的童年和所谓的上流社会规则,使活泼自由的郝思嘉沾染了一身的陋习。但她的思想,始终在正路上。她喜爱自由,信念始终坚硬如铁。即使战后几乎一无所有,她做的也只是转变思路,找更好的办法活下去,并且还要过得更好。

在人人难以自保的战争时期,郝思嘉堕落的机会很多。但她没有“黑化”,甚至从来没有全身心去依赖任何人。而是在苦难中,靠自己强大的内心,自救,救人。

失败的爱情,惨烈的战争,生死的考验,所有的经历都是郝思嘉的洗礼。在此过程中,她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想法,不断突破思想的牢笼,最终成为一个独立而自由的人。独立而自由,这是作为女性,最珍贵的品质。

②白瑞德对郝思嘉的态度模糊而暧昧,却是唯一真爱郝思嘉的人

从影片的开始,就有太多的男孩子环绕着郝思嘉。但纵观整部影片,唯有卫希礼和白瑞德,才在郝思嘉的生命中留下了印记。完美无暇却爱而不得的卫希礼,只是郝思嘉少女时代的一场梦。但执着的郝思嘉,把这个梦做得太久,以至于只有卫希礼才能亲手打破它。而白瑞德对郝思嘉的感情,在现在看来依然是扑朔迷离,令人无法理解。

  • 他爱郝思嘉,却不肯迁就她,甚至不肯稍稍迎合她,给她想要的甜言蜜语、奉承讨好。
  • 他对她的虚荣、自私一清二楚,却始终深爱她,等待她。
  • 他喜爱她的自由奔放,却又随时揭露她的虚伪,对她的丑态大加戏谑。
  • 他为她不顾惜生命,却不顾她的痛哭和哀求,让她在炮火中自行求生。

但我想用一个词概括他们的相处模式,那就是:自由。

白瑞德知晓郝思嘉的每一个缺点,但又爱她的真实、纯粹。他让她自由生长,不强行干扰,甚至只给予必要的帮助。他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给她自由和空间,请她自己判断、选择。

爱一个人,就是给她足够的自由。你尽管迎风奔跑,尽管乘风破浪,我,在这里等你。

③从嫉妒到相依为命,郝思嘉终于明白友情的真谛

在没有和玫兰妮一起生活之前,郝思嘉是个真正的孤家寡人。不仅没有朋友,姐妹之间感情都十分淡薄。郝思嘉对玫兰妮无疑是嫉妒和仇恨的。从原著中的一段内心独白就可以看出:

她是跟玫兰妮毫无瓜葛的,她是恨她的,她是巴不得她早点死的。是啊,她这愿望也许就要达到了,也许等不到明天就要达到了。但是想到这里,她不由得打了一个迷信的寒噤。她知道愿望别人死是不吉利的,跟诅咒别人一样不吉利。嬷嬷曾说过,凡是诅咒都要回到诅咒的人自己身上来。于是她又急忙默默祷告玫兰妮不要死,并且马上跟她很热心地谈起话来,自己也不知谈些什么。

和玫兰妮一起经历了战争、生产、共建家园等事件之后,郝思嘉对玫兰妮依然是有所防备的,也并没有把她当成自己的朋友。玫兰妮用自己的善良、无私和勇敢,一次次打破郝思嘉心中的成见。当玫兰妮去世,而卫希礼吐露真言后,郝思嘉才在悔恨的泪水中,明白了玫兰妮对自己自始至终真诚的爱。她内心的坚冰融化了,她明白了友情到底是什么。

04大女主剧最大的意义:真正的大女主剧,始终给人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力量

我们不能说哪一部大女主戏没有它积极的意义,但是和《乱世佳人》相比,它们始终是差了那么一截的。这个差距,叫做真实。

《乱世佳人》从不着眼于描述郝思嘉保护家人、重建家园等行为的正义和伟大,也不歌颂她的无私和牺牲。郝思嘉和任何女主角都不一样,没有光环,没有外援。她身上集中体现了人性的复杂,她的经历,真实地呈现了女性在苦难和挫折中,艰难的成长历程。

人性如此复杂,郝思嘉所做的一切,所说的一切,完全出自本心,因此足以让我们看到人性互相矛盾的地方。郝思嘉是个好女人还是个坏女孩?说她坏,她的成长令人瞩目。说她好,可直到最后,她依然不承认自己做错了什么。但这才是真实的郝思嘉,也是真实的成长过程——人不会一朝变坏,也不会一夕长大。

精明和自私自利,流淌在她的血液里,她决不为任何人委屈自己。但面对爱情的时候,她又可以拼尽所有。她怕苦怕累,一心只想享受,但当家园破败,一无所有时,她第一个振作起来,以一己之力重振陶乐庄园。Tomorrow is another day!这就是她的信念。

郝思嘉所做的一切,是为了自己的家园,为了自己的爱情,为了能更自在、更富裕的生活。其实,她就是为自己而活。

这样的女主,才是真正的大女主,因为她爱自己,也爱护自己的精神家园,坚持的信念从不轻易改变。也因为她有清晰明确的自我意识,是独立的,自信的,是不依附于任何男性,依靠自己的力量取得成功的。

这样的大女主,你可以讨厌她,也一定会尊重她,甚至由衷地敬佩她。在遭遇成长的挫折时,相信她会给你力量。这,就是大女主剧最大的意义。

写在最后

在另一部大女主剧《大长今》中,长今的师傅告诉长今:

做任何事情,获得成功的人都有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单纯热情。不过,重要的是这一点:了解现实,并且超越现实。

《乱世佳人》中的郝思嘉从不放弃,从不言败,内心强大到可以面对战胜、超越一切困难。这一点,我认为是她身上最优秀的品质,也是最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对于现代女性来说,了解现实,面对现实,超越现实,是成长的必经之路。如何顺利走完这条路,相信你会从《乱世佳人》这部大女主电影中,找到答案。

编辑于 2021-09-05 21:26

我想我可以坦言:我爱自己远胜于爱你。


你可以是我咽不下的爱情苦果的收纳桶


你可以是我孤独无助时回家的马车夫




你可以是我的家业东山再起时筹得税款的稻草


你可以是我两次丧偶填补孤寂的绿稠帽和白兰地


你可以是我独闯贫民窟后遇险的铠甲和后盾


你可以是不顾声誉解救我心上人的士兵


你可以为护我另一次生命的延续周全而卑躬屈膝



你也可以只是我生命的过眼烟云


应了我的梦

雾的尽头是你

确实是过眼云烟啊

毕竟 我不得不承认 我更爱我自己

编辑于 2018-02-04 17:06

希望大家不要给斯佳丽贴金,她很自私,很冷血,她很恶毒,她就是灾星,他就是吸血鬼,她很真切的希望梅兰妮死,好让自己能和卫斯理终成眷属。她也真的为了要为了复兴塔拉,夺走妹妹的意中人,并在婚后掌握夫妻财政大权。她也真是为了自己种种原因而深种的执念,数次伤害最爱自己的白瑞德。

回归正题,乱世佳人是真正意义上的一部大女主文,我深以为然。一些通常意义上的女频文,比如甄嬛传之类(没看过,见解不深),大多还是在社会给女性定义的舞台,后宫,里,运筹帷幄,剑拔弩张,对于时代大背景而言,依旧只是男性主导世界的副战场。

这个社会对男女,有不同的评价体系。试想一下把斯佳丽的事套在一个男主身上,我们看过很多这样的电影电视,男人的阴狠,自私会被披上一层雄性的外衣,腹黑总裁,帝王心术,怎么看都是有出息的男人。当然我不是鼓吹这种思想,只是说,社会在给男女性性格定位的时候,是不一样的,说一个女人单纯善良,似乎是一种正面的评价,但说一个男人单纯善良,似乎就显得这男人应该没其他本事了。

从电影开头就可以看到,斯佳丽很厌恶当时社会对于淑女的一种执念,吃很少的东西,束很细的腰,甚至午睡也是一种淑女的特征。斯佳丽不想当这样的人,不想当这样为别人眼中的美丽量身打造的女孩子,这也是白瑞德最爱她的地方,活得真实,有野性,不拘世俗礼节,活得无拘无束,活得满不在乎。斯佳丽就像个狡黠的男人,夺人所爱,拿为己用,为了目的不择手段,最重要的是,这个目的就是土地,电影中开头斯佳丽的父亲,就告诉斯佳丽,世界上只有土地 land 最可靠。土地其实是一个很富男性化的表征,回望历史,从游牧到农耕,男人在这片大地上厮杀,抢夺,繁衍民族,建立政权,女人似乎永远是被掠夺者,是战利品,男人主宰这片土地,妇女儿童得以安定生活。但斯佳丽不是,他就是土地的所有者,塔拉庄园的女主人,她的一切都要献给这片土地。她一点也不单纯善良,甚至有一些恶毒刻薄。她要不择手段,他要无所顾忌,她就是主角,她就是“男人”,她不会依附于任何人。就算失去白瑞德,她也有塔拉庄园,他也有脚下的土地,毕竟,tomorrow is another day.

说了这么多,主要原因是我很喜欢这部电影她真正意义上的大女主观。斯佳丽是富有生命力,充满野性。但你要是说愿不愿意有这样的朋友,那我指定不愿意。作为一个影史角色,她鲜活明亮,令人难忘。但要是生活中遇到这样的人,劝大家还是躲远点儿,毕竟你有可能成为她展现生命力的背景板。

编辑于 2020-11-10 09:00

看了三个多小时的《乱世佳人》,这个女主可能是我见过感觉最复杂的一个女主了,我一边感觉要被她气死,怎么那么不珍惜呀,作掉了自己的幸福,一边又被她的果断,勇敢,坚强的人格魅力吸引,这种人物的复杂性太生动了。



在战争的冲击下,文明的蜕变,故事中的人物也随风而飘,一般人看可能觉得女主三观有问题,但她性格算是最鲜明丰富,有棱有角,你说她自私嘛也确实,性格当中有一股狠劲,好像一匹野马,但是在战火有护着情敌,也承担了一家的重担,丑陋的真实的一面也有可贵之处,人性的善与恶是说不尽话题。



有时候甚至又为达到目的不折手段,嫁给不爱的人,但是她又何其不是为了守护的土地,以及土地上的爱人。在世人眼中,她反叛又浪荡,但是不论做了什么梅兰妮还是选择了相信与维护她,也许是在战火中她们是最互相理解的人,瑞德也许爱斯嘉丽,但是她在送斯嘉丽会塔拉庄园,转而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也许他不愿做一个逃兵,他选择了抗争,并且无条件相信斯嘉丽顽强的生命力会做到,这也是他爱的来源与动力,正是斯嘉丽的人格魅力所在,活力,不屈,顽强。




瑞德和斯嘉丽是一类人,瑞德懂斯嘉丽的背面,因此斯嘉丽在瑞德面前可以像孩子一样,无需伪装自己,活的自在快乐,斯嘉丽爱爱希礼那样的绅士,是在心中过度美化的白月光,骄傲的她对于得不到的执着,而爱希礼受传统的因素,会选择梅兰妮这样温柔善良的人结婚,他知道这样的选择是对的。问题是也没有完全拒绝,和斯嘉丽暧昧不清,正是斯嘉丽的活力对于他具有致命诱惑。同时也是梅兰妮的向往,也爱着懂着斯嘉丽。并且,最后梅把孩子和爱希礼托付给斯嘉丽,足以相信她能护他们周全。




也许电影结尾看上去好像是悲剧,其实对于斯嘉丽这样的人物永远不会是悲剧人物,对于生存的土地的热爱,远远超过一切,第一次倒下是身边的家人以及财富离开了她,她勇敢站起来,她为所爱的土地奋斗中,发誓不再贫困饥饿,第二次,失去孩子,失去自己所爱的梅兰妮,并且爱她的瑞德离开了她,倒在楼梯上哭,但是又想起土地,她第二次的抗争将继续下去,这样一个人物是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打倒她的,哪怕是婚姻,家庭,亲人的离去,因为她相信土地不会背叛她,她为土地上的生存永不停息,她也最爱她自己,她的故事永远还在精彩的继续……只要活着就有希望。

编辑于 2023-02-07 08:42
在时代抛下众人大步前进的时候,跟上来的那个女人,她一定能得到这个时代。

从过去开始,我就一直觉得,电影《乱世佳人》的这个译名实在太过矫情,小说的原名叫做《gone with the wind》,意为随风而飘,重点其实是在世事变迁导致人们命运的改变上,颇有一点苍凉恢宏的史诗气派。而乱世佳人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像是一个香艳的美人在乱世的浪漫故事,虽仍然有飘零之意,但其中却多了许多笃定和香艳,仿佛是这女子依靠美貌在乱世之中辗转于权贵之间,是那种传统的祸水红颜的爱情传奇。

可是真正看过原著和电影的人则会发现,对于女主思嘉来说,爱情根本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这女人虽然外貌俏丽不输那些传统的标致美人,但内心却极度坚硬和势利,完全不是什么柔软善感的可爱女孩——她对故乡那块红土地的感情,都比对那些或英俊潇洒或风流倜傥的恋人们要更深刻。

从这一点来说,这个漂亮的年轻姑娘的身体里,简直就像住着一个膀大腰圆的红脖子老农。

而她做起生意来那股精明和残忍的劲头儿,又像是今日一匹最凶残的华尔街之狼。

我们很快会认识到,思嘉这位美女,绝不是什么乱世里只能依附男人而生的可怜小美人,而是一个强大的充满欲望的庄园主和资本家。

她也正像整个美国所代表的形象那样,表面看上去优雅美丽,天真又富有艺术感,仿佛是情感丰富容易被打动。但实际上却是唯利是图,精于算计,又喜好奢靡享受,对于土地和金钱的执着远胜过那些口头上的仁义道德和情情爱爱。

她完美的融入了工业革命后由资本主宰的那个时代,她注定要在这个时代里披荆斩棘乘风破浪,注定会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向上爬,注定有一天会将所有一切踩在脚下,成为当之无愧的女王。

她也注定不会被任何东西打倒,无论是对女人来说通常致命的失去亲友和丧子之痛,还是倾心相爱的恋人离开自己——没有东西可以打倒她。

思嘉永不老去,永不放弃,她或许外表美丽,但外表绝不是她最强大的武器。

她最强大的武器是她的心和她的智慧。她是那个资本主义时代冉冉升起,蓬勃有力,强大无匹的鲜明象征。

她的个性,她的发展,她的命运,她的成功,都与时代紧密相连。

在战争时期,所有人哭泣着、哀叹着过去美好生活的终结的时候,她已经抛弃不值钱的尊严,穿起窗帘做的衣服为自己去博一个未来;在新时代的滚滚洪流席卷南方传统社会的时候,她第一时间抓住商机,将旧时代最为看重的名誉和道德踩在脚下,以次充好做二道贩子积攒了发家的第一桶金……她就这样不断地,一步一步地跟随着时代,甚至超越着时代。

她终于适应这个崭新时代的规则,并且找出了它的漏洞,她利用这些漏洞让自己获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巨大成功,攫取了大量的金钱,成为了让人胆寒又羡慕的“上流人士”。

她作为旧时代的“遗老”,却远远的将她旧时代的亲友们抛在身后——瑞德已经算是新潮之人,可就连他最终也不再能跟得上思嘉的脚步,这个女人的冷血和强欲让他招架不住。当瑞德最终选择离开她的时候,我们以为,思嘉这一次总该会后悔,她会想到是自己走的太远了,她应当会后悔,应当像最初在母亲怀抱中一样开始忏悔自己的罪过,应当反省自己的一生,并且哀悼自己的失去。

但是思嘉不愧是思嘉,她没有出现上述任何一种反应。

当然她确实感到痛苦,但很快,她想起了自己的庄园,那坚实的红土地永远在那里支持着她,告诉她,只要她拥有这片土地,她就永远不会失去支持。只要有土地在,她的根就没有断,她作为德州农场主的骄傲和自信就永远会支持着她度过一切艰难险阻,永远对生活怀有热情和欲望。

她也根本不会像她母亲过去那样将生活的所有不幸都归结于自身的错误,而是始终认为,所有的道理和道德都是虚伪的,爱情也是靠不住的,她只相信唯有土地,永远不会背弃她。

而她现在有土地有钱,亲友们不能理解又有什么关系?那只是因为他们已经落后于时代。而她还有着大好的未来和人生,还有大把的机会找到更多与她志同道合的人。

在这个乱世,艾希礼的故事结束了,梅兰的故事结束了,瑞德的故事也结束了,所有旧南方故事里闪耀的英雄美人,他们的故事都已经完结,然而她思嘉奥哈拉,唯独她的故事远没有结束,她仍然对世界怀有充沛的热爱和激情。她或许在这个瞬间失去了所有亲人和爱人,但她早就已经将整个时代攥在了手心里。

真正的强者用不着特权,她们自己就可以创造特权。

相对于某些依靠征服男人来征服世界的女人来说,这个跳过男人那一步直接征服世界的女人,才更是叫人佩服呀。


本文添加了一些配图发在了我的公众号《携月观影》,可以点击观看

公众号每天都会放新影评,也欢迎大家关注。

编辑于 2020-10-26 12:16

《Gone with the wind》:当一切随风飘逝,明天又会是新的一天


All belong to yesterday is gone with the wind,

what left behind after the storm is facing the future.

所有随风而逝的,都是属于昨天的,

所有历经风雨留下来的,才是面向未来的。


《Gone with the wind》是美国著名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创作的长篇小说。

小说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讲述了主人公斯嘉丽与白瑞德之间的一段跌宕起伏的爱情故事。

书名取自于英国诗人欧内斯特·道生的名诗《西娜拉》中的名句:

I have forgot much, Cynara! gone with the wind……

我已忘却了许多,西纳拉,一切都已随风飘逝……


小说问世后,打破了当时的所有出版纪录,后经改编成电影《乱世佳人》,又名《飘》。

故事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林肯领导的南北战争时期。

围绕着战争前后美国南方的政治变革、经济复兴、人权思想的改变与深入。

昔日社会的上流分子不得不面对现实,降低姿态以在新的社会秩序下寻求新的生活。


Life's under no obligation to give us what we expect.

生活没有义务满足我们的期望。

We take what we get and are thankful it's no worse than it is.

我们应该接受现实并因情况不是更糟而感恩。


故事的女主角斯嘉丽,出生在一个富足且颇有地位的庄园家族中。

由于其父母对黑奴的关心与照顾,因此家族深受当地人的尊敬与爱戴。

当时16岁的斯嘉丽,美丽出众、活泼可爱、性格直爽,身边不乏爱慕者围绕左右。

处于这个年龄的女孩,生活是那么愉快。

失败是不可能的事,漂亮的衣服和清秀的面容,就是她征服命运的武器。

唯有艾希礼总是保持着绅士般的风度,但斯嘉丽却深深迷恋着这个并不喜欢她的艾希礼。


当她得知艾希礼要迎娶别人时,心中愤愤不平。

她不惧女性保守思想的束缚,找到艾希礼并大胆表白,不过得到的却是坚定的拒绝。

一气之下斯嘉丽开始设法报复艾希礼,并赌气嫁给了自己并不喜欢的查尔斯。

之后南北战争爆发了,查尔斯在战争中不幸牺牲,年纪轻轻的斯嘉丽就成了寡妇。

但她并不伤心,相反她因为重获自由而无比欢喜。

这时,艾希礼的妻子梅兰妮邀请她来亚特兰大暂住一时,斯嘉丽便欣然前去。

随着前线战争的全面爆发,从前方运回来的伤员越来越多。

而此时,梅兰妮即将临盆,由于医生紧缺,斯嘉丽不得已亲自尝试为梅兰妮接生。

然而,南方军队节节败退,城市被围。

随着南邦联军的投降,战争宣告结束,人们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战争不仅摧毁了昔日富丽堂皇的庄园,以及风光无限的奴隶主生活。

更摧毁了人们的思想信仰,以及内在精神。


许多南方人都在为他们的失败而痛哭流涕。

而在斯嘉丽的脑海里,更重要的问题是如何保住塔拉庄园。

为了筹钱,斯嘉丽穿着用窗帘做的新裙子,去狱中向白瑞德(斯嘉丽的忠实爱慕者)求助。

然而白瑞德身陷囹圄,无法搭救。

无奈之下,斯嘉丽编造谎言拆散了妹妹的婚姻,然后自己嫁给了妹妹的未婚夫弗兰克。

PS:(因为妹妹不愿出钱帮助庄园化解危机,最终妹妹一生未嫁,成了人尽皆知的老姑娘。)

婚后斯嘉丽用弗兰克的钱,不辞辛苦、身兼数职的重新恢复了庄园的生计。

然而,不久后,弗兰克却被反动的黑人一枪打死,惊吓过度的斯嘉丽,开始手足无措的胡言乱语。

此时,白瑞德匆忙赶来,深情而无比怜悯的看着斯嘉丽,终于说出了自己深藏已久的爱慕。


Whatever comes, I’ll love you, just as I do now. Until I die.

无论发生什么事,我都会像现在一样爱你,直到永远。


之后,两人不顾众人反对而结婚,婚后斯嘉丽生下了漂亮可爱的女儿邦妮,但斯嘉丽心里仍然忘不了艾希礼。

而艾希礼经历了战争后,原有的那种高贵气质己消失殆尽。

他既拿不出面对生活的勇气,又想不出好的办法来度过难关。

只好在虚幻的回忆中逃避着现实,在失落和痛苦中萎靡不振。

正如他自己所说的:

“我是属于旧时代的,我不属于这个疯狂杀戮的现在,恐怕无论我怎么努力,也无法适应这样的生活”。

但在斯嘉丽眼中,艾希礼就像是自己没有征服的猎物一样,永远在心里挥之不去。

就如,“一个孩子哭喊着要月亮,可是如果他真的有了月亮,他拿月亮来干什么用呢?”


当白瑞德得知这一切时,善意提醒斯嘉丽:

You're throwing away happiness with both hands.

你把自己的幸福拱手相让,

And reaching out for something that will never make you happy.

去追求一些根本不会让你幸福的东西。


然而,斯嘉丽一直以为自己爱的是艾希礼,直到梅兰妮死后,将艾希礼托付给斯嘉丽。

这时,斯嘉丽才发觉艾希礼并非自己所爱,自己真正爱的人是白瑞德。


但是,这一切都已经太晚了。

慌乱中,斯嘉丽推开门。

冲进一片浓雾,她一边奔跑,一边拼命呼喊着白瑞德的名字。

然而,白瑞德在经历了自己女儿的去世后,已经对斯嘉丽彻底心死。

Finally, we become the most familiar strangers.

最终,变成了世上最熟悉的陌生人。

失去某人,最糟糕的莫过于,他近在身旁,却犹如远在天边。


面对斯嘉丽的忏悔与告白,白瑞德仍然选择离家远去。

临走时,白瑞德说出了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

Scarlett, I was never one to patiently pick up broken fragments and glue them together.

斯嘉丽,我从来不是那样的人,不能耐心地拾起一地碎片,把它们凑合在一起。

And tell myself that the mended whole was as good as new.

然后对自己说,这个修补好了的东西跟新的完全一样。

What is broken is broken.

一样东西破碎了就是破碎了。

And I’d rather remember it as it was at its best than mend it and see the broken places as long as I lived.

我宁愿记住它最好时的模样,也不想把它修补好,然后终生看着那些碎了的地方。


而此时此刻,经历了太多生死的斯嘉丽,早已疲惫不堪,她再也承受不了这些事情了。


看着白瑞德远去的身影,斯嘉丽自言自语道:

Home. I'll go home.

家,我要回家。

And I'll think of some way to get him back.

我会想办法让他回来的。

After all, tomorrow is another day.

不管怎样,明天又是全新的一天。


把这些事情都留给明天去想吧,也许到那时,我就可以承受了。

过去的已经过去了,活着的还要继续活着。


也许每个女孩心中都有一个艾希礼。

只有经过时光,才发现真爱原来是白瑞德。

爱你的人如果没有按你所希望的方式来爱你,那并不代表他没有全心全意地爱你。

生命中那些突如其来的变故,

像一把锋利的刃剑,

划破了原本平静而美好的生活。

一切在猝不及防中四分五裂,

破碎了的,终将以一种全新的方式,

在新一天到来之际重新建立,

于是,有些人欣喜地期待着明天,

有些人却在苦苦地眷恋着过去~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看美剧学英语”(Jack_LEFATS),更多优质内容欢迎关注“看美剧学英语”。

发布于 2018-06-22 18:37

我喜欢费雯丽就是因为《乱世佳人》中的斯嘉丽。

我不知道现在还有哪个故事会把女主人公描绘成这样一个傲慢、固执、虚荣、任性、自私的撒谎精。

我也不知道为何面对这样一个女孩,我却怎么样都讨厌不起来。


是因为她的美丽吗?

她的确美丽得不可方物,在绿茵草地上,她拥有繁荣的白色庄园,她是南方土地上灵动骄傲的公主,当他她的绿眸闪烁,众人都奉她为缪斯。

她的身边从来不乏对她倾心仰慕的男子,每一个绅士都以能和她跳一支舞为荣光。

她的美丽是她高傲的资本。

但一遇见喜欢的人,她却低到尘埃里。

斯嘉丽爱上了另一个农场主的儿子艾希礼,但艾希礼马上就要和梅兰妮结婚了。斯嘉丽的爱情刚刚破土就这样被摁死在尘埃里。

但固执的她选择的却是不断追逐、苦苦守护,而这份执著却成为了她一生悲剧的开端。


艾希礼不承认爱她,她不怪他。

一开始因为不满艾希礼娶了别人,斯嘉丽赌气嫁给了自己不爱的人,后来却又成为了寡妇;艾希礼参军,她常常翘首以盼他的归来;即使是在战争中她也谨遵承诺,为他照顾他虚弱的妻子。面对艾希礼,斯嘉丽的付出几乎毫无怨言。

你说她无私吗,但她却又为了保全自己在战火中抛弃了医护工作,为了过上好日子,她以欺骗的方式嫁给了富商,她时常蛮横无理,又出言不逊。


我倒是觉得这样表面乖张凶狠的人,内心常常是缺失和脆弱的。

斯嘉丽和艾希礼的妻子梅兰妮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为了得到爱的人的重视、为了追逐金钱,斯嘉丽不惜嫁一个又一个不爱的人,而梅兰妮几乎从一开始就拥有了美满的婚姻。

为了掩饰自己的一贫如洗,斯嘉丽宁愿扯下窗帘裁剪成新衣,而梅兰妮朴实善良从不过分追求物质。

梅兰妮是真正的天使,她深谙一切,包括斯嘉丽的对艾希礼的情愫,却以最善意的眼光去看待。与其说是梅兰妮身边从来没有恶意,倒不如说是她从不相信恶意的存在。

而斯嘉丽却走在另一条路上,她用戾气掩盖不安,用浪荡捍卫痴心,用谎言粉饰自尊。


因此,斯嘉丽从来不是完美的,甚至你可以说她不是个好女孩,我也听说过不少谩骂她的话,的确,她傲慢自私为达自己的目的甚至不择手段。

但在战火纷飞横尸遍野的乱世,衣食无着,遑论其它。

在战争中受尽苦难的她在红土地上发誓“绝不挨饿”,她的坚强勇敢果断使她存活了下来,她不惜用尽任何手段拯救了她的家族和她的庄园。

我想斯嘉丽的悲剧在于她从未得到真正的爱。

尚且年轻时,无数青年向她示爱,她从不感冒;投机商人瑞德苦苦追求她数年,他说从未像爱斯嘉丽一样的爱过别人,她也曾为此欢欣雀跃,即使到最后动摇和他结婚,她却似乎从来不信任他,一次又一次地伤害这个真心爱她的男人。

她心中永远的白月光只有艾希礼,那个温柔的、正直的被称为真正的绅士的艾希礼。


怎么说,斯嘉丽爱的或许其实只是追逐他的旅途。

直到艾希礼的妻子梅兰妮去世,千帆过尽,斯嘉丽似乎终于有机会名正言顺的成为艾希礼的妻子,在那一刻,她却感受到从未有过的犹豫。

她是真的爱他吗?


亦舒的喜宝说:我想要很多的爱,如果没有爱,钱也是好的。如果没有钱我还有健康,其实我并不贫乏。

爱是斯嘉丽的锚,停泊她动荡的一生。

到最后,斯嘉丽也许还是不幸的,她拥有了优渥的物质生活,却失去了属于爱的一切。泪流满面的她留下了那句永存影史的名句:After all, tomorrow is another day!

当她再次踏上昔日的南方红土地,她相信,明天又将是新的一天。

斯嘉丽是勇敢的又是懦弱的,是无私的又是冷漠的,是傲慢的又是卑微的。矛盾是最好的,最让人着迷。

我相信正是这样一个充满矛盾的人物,才让这部电影分外具有生命力。

我想我爱斯嘉丽胜过爱梅兰妮,就像我爱浊骨凡胎胜过爱云端的天使。


跳出电影剧情,说说演员。

我想象不到这个世界上还有谁能把斯嘉丽演得如此动人。

只要费雯丽笑,狡黠灵气都从眼睛跑出来。她就是那种再落魄再狼狈也从不低微的女性,骨子里的公主。斯嘉丽就应该有费雯丽那样的眼睛、那样的神态、那样的身段。

相信我,任何静态的截图都是对她的美丽的压制,幸好流动的电影让我们还能复原女神的神颜。


我有一个微博 @泡沫妮扣,还有一个公众号“深夜音像馆”。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豆瓣

编辑于 2017-12-04 21:56

乱世佳人:女人成长必看,喊800遍女权,都不如学会郝思嘉这一点


作者|电影夫人(头条号签约作者)

《乱世佳人》,一个以美国南美战争为背景的故事,一部永恒的经典,也是一部有能力重塑你三观的作品。

年少时,你可能会讨厌郝思嘉的自私狡猾,但成年后再看就会发现,如果一个女人能够像她一样活着,就没有什么能让她失败。



这部诞生于女性主义蓬勃发展背景下的作品,实际上是一部女性成长指南。

它向我们阐释了,女人怎样才能掌握自己的人生,走出一条不依附、做自己的路。

01 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女人,没有对手

对于女人来说,有一个悲哀的事实:女人应该成为什么样的女人,几乎从来不是自己决定的,而是历史、文化、男性的话语权决定的。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管是身体还是精神,女人都很难做自己的主,她们被塑造成了利于男人的存在:

性格要温柔贤惠;为了家庭要无私奉献;就连审美都要迎合男性,比如西方的束腰,中国的缠小脚。

被这样的文化熏陶久了,很多女人都忘了,除了结婚生子,她们真正需要的还有什么。

也正是因为这样,波伏娃说:女人是被造就的。

郝思嘉恰恰就是不服造就的另类:她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竭尽全力争取。



郝思嘉生活的时代,“淑女”是女孩子的行为准则:

胆子要小得像耗子,胃口要小得像麻雀,最好一点儿见识也没有,有的话也不能超过男人。

但这样的规矩郝思嘉根本瞧不上,她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说自己想说的话,完全不在意别人的眼光。

她想要艾希礼的爱,就当着他的面表白。

她喜欢热闹,还在服丧期就与白瑞德在舞会上热舞,完全不顾所谓的道德规范。



她需要300美金交庄园的税保住陶乐庄,就抢了自己妹妹的男人。

她知道钱的重要性,就不顾世俗的眼光,抛头露面开木材厂、和北方佬做生意、雇佣犯人做工,丝毫不顾及所谓的名誉。

当明白自己真正爱的是瑞德的时候,她就拼命挽留。



虽然瑞德最后离开了,可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会再回来的,郝思嘉也有能力修复他破碎的心。

正是因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郝思嘉一直有目标感地活着。

一个个目标,让她活得生动有趣,也让她获得了光彩夺目的生活。

就连阅女无数、不愿意结婚的白瑞德也无法抗拒她的魅力,急切地想要用婚姻把她套牢。

艾希礼、美兰也都被她的热情感染,给予她十二分的钦佩和信任。

其实,一个人活着,可怕的不是生活中的困难,而是你不知道为什么而活。

试问,连自己想要什么都不知道的人,又如何有一个光彩熠熠的人生?



只可惜,我们的传统文化从来不曾告诉女孩子们,除了囿于家庭灶台,她们有权利去追求自我,有权利为自己而活。

而这,正是玛格丽特·米切尔通过郝思嘉告诉我们的。

学会这一点,你一个人也可以成为一支队伍。

02 活得现实一些,没什么不好

我们常常说,女子本弱。

但郝思嘉却向我们证明,一个女人,凭借着不屈不挠的意志,照样可以克服重重困难,拥有闪闪发光的人生。



郝思嘉的蜕变,开始于战争。当战火毁掉了往昔的安乐生活,她尽管也会暴躁,却毅然决然地面对当下的困难,拼尽全力开拓生活。

艾希礼把怀有身孕的美兰托付给她,尽管她不喜欢这个情敌,但依旧帮她接生,然后冒着生命危险带她回到陶乐庄。

她摆动着裙裾路过战火、扫过沿路的尸体,她像一个战士一样保护着美兰。

回到家中,她看到的是被抢劫烧毁之后的庄园、去世的妈妈和痴呆的爸爸。

在这个家庭濒临崩溃的时候,她勇敢地担起了养家的重任。

在那片红土地上,被饥饿贫穷折磨的她发誓:绝对不会再挨饿。



往日娇生惯养的大小姐,每日因为生存问题绞尽脑汁,劳累奔波,柔嫩的双手变得粗糙无比。

战争让她明白钱的重要性,战后她努力地赚钱,就算虐待罪犯工人不道德,但为了节省成本,她没有心慈手软。

郝思嘉是一个活得很现实的人:现实地面对当下的困境,现实地为当前生活打算,没有那么多的礼义廉耻。

她不像艾希礼一样,当新的时代来临的时候,依旧沉浸在往日的美梦中,对局面的改变毫无招架之力。

她没有那么多不切实际的幻想,也不依附于任何人,哪怕是嫁给白瑞德之后,她依旧坚持继续自己的生意。



就像卡耐基曾说的:“经济独立的女性,自身带着创造幸福的能力,她们不需要取悦和依赖男人。婚姻对于她们来说,只是锦上添花而已”。

只可惜,社会对于勇于追求物质的女人并不十分认可,尤其是在赚钱的同时没有兼顾爱情与家庭,就难免沦为闲言碎语的靶子,似乎人人都可以指责你:

“赚那么多钱有什么用?不还是没人爱?”“赚那么多钱有什么用,不还是没人娶?”

似乎只有结婚生孩子才是人生成功与否最重要的标准。

但在这个婚姻、爱情都没有那么牢靠的时代,放弃自己的经济能力,等于放弃自己的人生选择权。

所以,哪怕是为了在心情不好的时候能够买买买,在婚姻爱情遭到背叛的时候痛快地甩掉渣男,只要不违背道德,活得现实一点,也没什么不好,不是吗?



03 不要爱得太盲目,学会怜取眼前人

从16岁到28岁,从少女到少妇,郝思嘉一直执着于得到艾希礼的爱。

但正如《恋爱先生》中所说:“其实很多爱,很多放不下,都是因为不甘心而已。”

在如花一样的年纪,魅力四射的郝思嘉可以轻易地让任何人臣服在她的石榴裙下,偏偏艾希礼对她若即若离。



越是得不到就越是执着,以至于被迷雾蒙了眼,错过了最值得爱的人。

如果不是因为对艾希礼念念不忘,郝思嘉的婚姻本来是可以很幸福的。

她与白瑞德三观相投:他们一样的自私,一样不顾世俗眼光,一样的骄傲。

在旁人面前,郝思嘉需要装模做样掩饰自己:嫁的前两任丈夫去世了,她假装伤心;她爱喝白兰地,但只敢偷偷地喝;她说谎成性,像一个狡黠的小野猫。

可在白瑞德面前,她所有的一切都赤裸裸地展现着。

更难能可贵的是,白瑞德爱的是真实的她。

只可惜,当这份珍贵的爱情放在她面前的时候,她并没有珍惜,等到失去之后才追悔莫及。



美兰去世之后,看着因为丧妻而失魂落魄的艾希礼,她终于明白,这么多年来,自己所爱的是根本不存在的事实,而白瑞德在不知不觉间,早已扎根在她的心里。

可当她认清事实的时候,瑞德的心早已被她折磨得疲惫不堪,决定放弃这段感情。

两性心理学家鲁贝尔曾说:

“在生活中,有相当一部分女性在感情面前,特别执着,她们忘记了人生有时候需要放弃。她们固执地为自己过去所拥有的东西而沉迷,全然忘记了人生之中还有很多即将出现的美好。

因为她们固守着心中的执念,所以她们根本不在乎自己究竟是对还是错,而只是一味地坚持。”



在现实中,前任同样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即使对方不在身边,依旧可以化作心头的一点痣、床前的白月光让念念不忘的人心烦意乱。

可与其执着于一份不可得的感情,不如怜取眼前人,毕竟,能把握幸福自身的,只有自己。

《乱世佳人》给观众一个开放的结局,夫人相信,当新的一天到来,凭借着一如既往的热情与执着,郝思嘉是可以把白瑞德追回来的。



也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你,能从她身上汲取勇气和教训:多爱自己一点,活得现实一点,不要被镜花水月迷惑,珍惜眼前人。

这样才能拿到幸福的通行证。

发布于 2020-03-01 14:15

绝对不满意!

顶多70分!

原著是一部爱情小说,反应了南北战争时期南方社会的巨变。

电影只剩爱情了。

就这还没拍好。

以电影的时间顺序为轴,说一下电影的失败点。

电影原创了少数几个镜头,无一例外,都失败了。

第一

斯嘉丽一见钟情阿希礼的镜头,电影没有刻画。

这个镜头或许不重要,但因为它的缺少。

不能让我们相信,斯嘉丽会对他一往情深。

因为演员外貌实在缺乏说服力。

实在缺乏说服力

第二

战争时期,斯嘉丽作为护士的形象刻画不到位。

护士形象只有两个镜头,一个是和梅兰妮一起倾听临死大兵的遗言,斯嘉丽不耐烦。另一个是大夫要做截肢手术,斯嘉丽无法忍受脓肿与血腥,离开医院。

这两个镜头让我们认为斯嘉丽是个胆小,懦弱,无能,自私的花瓶大小姐。

尤其是第二个镜头。梅兰妮已经怀孕十个月了,这意味着开战至少十个月了,这意味着此时斯嘉丽已经断断续续做了十个月的护士,应该是经验丰富的护士了。但是这种连截肢都无法忍受的表现,让我们怀疑她在这十个月的护士生涯里,都是在划水。

这个镜头简直荒唐。原著里第八章末尾,斯嘉丽在战争初期就加入了护士协会,因为寡妇的身份,被安排的都是重伤员,和生命垂危的男人。

这一镜头是斯嘉丽直面惨淡生活的第一步,褪下华服丽裳,没有舞会情人,远离父母,开始承担社会责任。电影只关注于斯嘉丽自私蛮横大小姐的刻画,没有很好地体现她这一阶段的成长。

不如原著。

第三

电影毁掉了小黑奴浦西儿的形象。

战火中,斯嘉丽怀孕了,找不到接生婆,小黑奴浦西儿为了让斯嘉丽安心待产,撒谎说她会接生。

电影里是在梅得大夫,贝迪姑妈,宾登大叔和斯嘉丽小姐面前说的,当着这么多德高望重的长辈面前撒谎。在对话没有提到自己的情况下,主动凑上去,在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上撒谎。浦生怕大家没听见,还一连说了三次。看到这个镜头,我以为她疯了。

原著合理很多。小说原文如下:“关于梅兰的职业这些事情,有个下午她和百里茜在准备梅兰的晚餐时,曾低声抱怨过,浦西儿倒令人惊讶地把她的恐惧打消了。她说,斯嘉丽小姐,这接生的事,俺全知道。”很明显这是只有她们两个人的私密场合,而且浦西儿只说了一遍。这种闺蜜间的悄悄话,,因为过于放松的氛围,有时不经大脑直接脱口而出。无疑,浦西儿也没想到斯嘉丽会当真。连她自己也忘了。

原著合理很多。

电影在侮辱我的智商。

第四

电影毁掉了妓女贝尔的形象。

把她塑造成了一个言行粗俗,心地龌龊的女人。

有一个镜头很能说明原著与电影的差别。

故事是贝尔希望给医院捐钱,被艾尔西太太拒绝了,然后把钱给了梅兰妮,拜托她交给医院,谈话中,称呼艾尔西太太为老孔雀。

电影中,贝尔在医院大门口和梅兰妮交谈,当着艾尔西太太的面称呼她为老孔雀。电影中是一副洋洋自得的傲气模样,我是个妓女,但我给你们捐了钱,我还想过做护士,所以你们必须原谅我,尊重我,哪怕我当着你的面侮辱你,骂你是老孔雀。

我不尊重她,哪怕她捐了钱。

原著中,贝尔是私下找梅兰妮沟通的,因为自己妓女的身份而不好意思公开面见她。她很尊敬那些做了护士的太太小姐。叫艾尔西太太为老孔雀不是故意骂她,而是因为她从小缺乏教育,习惯说脏话。她捐出来的五十个金币对她而言是一笔很大的财产,战后如果不是白瑞德的帮助,她因为捐款的缘故根本没有能力盖起两层妓院。

我心疼她,想要抱抱她。

原著里的贝尔,才能让我相信,她是个愿意冒着生命危险,不为任何利益,只因为人最高尚的良心,救援十二名南方绅士的,值得尊敬的姑娘。

补充一下,这是城市即将沦陷的时候,贝尔的形象。

是电影原创的镜头。

妆发齐全应该要两个小时收拾,笑颜如花并不适合即将的沦陷城市。

不明白导演想干什么,但我对她的印象进一步下降。

电影里,白瑞德和梅兰妮两个人还都对贝尔有好感,认为贝尔是个好女人。我认为他们两个是眼光不好,脑残加圣母心。

原著里的贝尔倒是蛮可爱的,这样想正常。

电影里的是个什么垃圾玩意。

第五

第五个场景让我弃剧了。这个镜头毁了整个电影。

当然,这个镜头是原创的。

《乱世佳人》是一部爱情小说,反应了整个南北战争时期南方社会的巨变。电影删去了大量镜头情节,着重描写了斯嘉丽的爱情。

《乱世佳人》中爱情的名场面是白瑞德护送斯嘉丽回家。

这个平日嘲讽一切玩世不恭大发战争财的恶徒,是个聪明的家伙。炮轰亚特兰大的时候。别人都在忙着跑路,他早已经为自己准备好了后路。只要战争一结束,自己就会带着存在英国银行里的大笔财产,和做生意期间结交的北方佬精英人脉,过上挥金如土的奢侈又安全的生活。他只要坐在酒吧喝酒,然后等待战争结束就可以了。

斯嘉丽一声呼唤,他不顾一片光明的未来,更是赌上了自己的生命去为斯嘉丽偷马,送她回家,只为虚无缥缈的爱情。

这种反差才触动人心。

很多读者都是从这个场面开始,才相信白瑞德对斯嘉丽确实是一片真心。

被这种为了爱情不顾一切的牺牲精神的氛围包围,伴随着城破的隆隆炮火声,整个护送过程,白瑞德都处于一种精神上的高潮。

这种为爱情牺牲的精神情况之下,他才会被南方军队触动,情绪更进一步,产生为国牺牲的精神上的共鸣,应征入伍。

平日里,他只会嘲笑南方军队,然后掏空他们的钱袋子。

这是全书最精彩的爱情名场面。

没有之一。

电影毁了这一切。

下面是斯嘉丽让小黑奴找白瑞德求助的镜头,然后白瑞德说自己没有马,要去偷一匹。

这个镜头简直离谱

前方艰苦作战,后方繁华热闹确实存在。但不包括今天,今天军队正在从城里撤退,大家都意识到明天城市就会沦陷,整个大街上都是空空落落的。妓院不仅正常营业,看这个场景,整个二楼只有白瑞德一个男人,他包下了整个妓院吗?

看到这个场景,你相信白瑞德还需要偷马?你相信这偌大的妓院都能正常营业,却找不到马车?白瑞德还说自己冒着生命危险偷马,护送斯嘉丽回家,他在搞笑吧。

这更像是逛完妓院后,顺手泡妞。而不是爱斯嘉丽愿付出生命。

在原著里,浦西儿对斯嘉丽讲述她的所见所闻:“我从一家酒吧,找到他,我在门外叫他,他从里面走来,我们刚要说话,迪凯特的一个货仓爆炸了了。他说了一句快走,拉着我就往五角广场跑,到了广场。他才问我……”

这才对吧。这才是需要偷马。

而且原著中的白瑞德听到了斯嘉丽的求救,站五角广场上,身后是火光冲天的爆炸,他的反应是这样子的。他哈哈大笑:“你跟斯嘉丽小姐说,她要马就有马,我到部队偷一匹,就算整个部队只剩了一匹马,我也要把它弄到手。”他还说:“偷马我来说可不陌生,你跟她说,我就是被枪毙了,也再在所不惜。”

电影里白瑞德对着妓女贝尔嬉皮笑脸地说,我的马车和马都被征用了,谁告诉我去哪偷一匹。

看过原著的知道你真的没马了,没看过的还以为你说这话是为了找个借口拖延时间,让斯嘉丽等着,自己和贝尔再滚一次床单呢。

你确定白瑞德爱斯嘉丽?

有了劣质品比较,才能意识到原著中白瑞德的情话多么动人。

总结

电影到这里一个半小时了,我看不下去了。

按原著演的,都是没毛病。自己加入的情节,一个比一个烂。

这部剧能留名青史,不是因为拍地好,而是因为原著出名,更因为《乱世佳人》只有这一部影视版。

后续

评论让我坚定了弃剧的决心。

据说后半截主要在拍婚姻,婚姻还出了些问题。

不能接受。

我们爱上斯嘉丽不是因为她是白瑞德的妻子。是因为她身上的顽强生命力。头可断,血可流,但犯错跌倒永远要爬起来。

是我们没有,却永恒羡慕的。

根据失败的前半截判断,我怀疑导演会重视婚姻胜过对斯嘉丽本身的人物塑造,把婚姻失败的形象全部推到斯嘉丽头上。

对于这种认为,城市沦陷时,白瑞德会和贝尔打情骂俏的男人,你能指望什么呢?

指望他说嫖娼合法,出轨没错吗?

编辑于 2023-12-29 18:13

发布于 2019-04-10 16:10

不是所有电影都能称为"经典",而《乱世佳人》绝对是当之无愧的影史经典,是真真正正波澜壮阔史诗般的电影,难得的是又兼顾了人性里细腻幽深的情感。

这部片子我看多少遍都不会腻。反复看是为了感受斯嘉丽那惊人的美丽与坚强,和令人敬畏的意志力和生命力。 斯嘉丽属于我童年时很讨厌,长大后重新审视又非常敬畏和欣赏的人物,电影把斯嘉丽这个人物塑造的非常立体,把人物的矛盾复杂展现的淋漓尽致。选角也是一流,费雯丽真是把斯嘉丽演活了,简直像是让人让人又爱又恨、又怜又怒的一只漂亮又任性的猫。

电影刻画斯嘉丽时把她的缺点刻画的很鲜明:爱情里是糊涂蛋,自私又盲目,娇纵又任性。她对艾希礼的"爱"很大程度上出于征服欲:为何你不像别人一样做我的裙下臣?她对艾希礼的固执则更多地出于对少女时代南方生活的怀念:艾希礼是南方种植园主阶级那种闲散慵懒、精致富丽生活的缩影,是她战后对旧日故乡故人和无忧无虑的少年时光的眷恋让她误以为自己爱艾希礼爱到难以自拔。

可其实从始至终对斯嘉丽最重要的根本不是哪个男人,而是Tara。每次绝望无助时都是红土地给了她力量,"我要回Tara/回到Tara就好了/红土地才是永恒的"这样的内心独白救了她无数次。

电影里很注重表现这一点,在人物内心起变化的重要时刻不止一次提到Tara的重要性,这点是读懂了原著才做得到——gone with wind指的本就是随着南北战争消失的一种生活范式,随风而逝的是美国南方的旧文明,如钢铁洪流般不可阻挡、取而代之的是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新文明。

作者带着眷恋又无可奈何的笔触描绘这一切,是为历史做脚注,为时代做记录,绝不仅仅囿于男女情爱——当然她把斯嘉丽和白瑞德的爱情描绘的百转千回催人泪下,但这只是时代大帷幕下的一幕,为的是体现新旧文明交替时的阵痛,这份阵痛不仅是个人的,也是时代的。电影里很好地尊重并保留了原著的这一内核。

而电影对斯嘉丽的动人之处也刻画的极为到位。费雯丽饰演的斯嘉丽身上那种惊人的坚韧和意志力量可以用"恐怖"来形容:这种精神力量支撑她在战火里赶着马车带梅兰妮回到Tara,给梅兰妮接生,又在母亲去世、父亲疯癫后以一己之力撑起了整个庄园——养活了她那两个娇气又善妒的姐妹、养活了艾希礼和梅兰妮一家子。

理想化又清高的贵族作派当然好,但是战争年代和社会动荡时期,斯嘉丽这种坚韧的现实主义者可以真正地活下去:上帝作证,她的确做到了让自己和家人都不挨饿——哪怕代价是去监狱问白瑞德要钱后被他羞辱、哪怕是和毁掉她的家乡的北方佬做生意、哪怕抢走妹妹的未婚夫。是的,斯嘉丽现实到罔顾手段的正当性,的确可以指责她自私自利。但是她拯救了Tara,养活了上上下下一大群人——包括她的情敌梅兰妮和一直伤害她的艾希礼。谁又能否认她的善良和她的担当呢?

除了对主角的刻画精准,电影对战后不同人群的精神和心里状态表现的也很到位:疯掉的旧日种植园主、落魄的南方贵族、入侵南方的趾高气扬的北方军。战争和巨大的社会动荡(类似文革)对人的精神创伤是巨大的,敏感纤细又清高的人很容易陷入低沉、选择逃避麻醉自己,从此一蹶不振……艾希礼就是最好的明证。

这个时候总要有人站出来带领大家走下去,而斯嘉丽就是那个人。一个人强撑着完成了这一切。

这种刚硬到令人生畏的精神内核我已经不能用喜不喜欢来评价了,我只能说敬畏。而那样蓬勃那样明艳飞扬的生命力又是如此吸引人,她永远不甘心于做一只在笼子里婉转歌唱供人欣赏的金丝雀,她要飞,要争取,要声振长空,要努力拿到她想拿到的一切——我甚至怀疑白瑞德最终还是会回到她身边,因为斯嘉丽会不择手段地去实现"我要想个法子让瑞德回来",去嗲也好,去求也好,去使点小手腕小伎俩也好,她一定会去争取的。

我反复看《乱世佳人》这部电影是因为在这个希望女性不要有野心、随便找个清闲稳定工作、舆论越来越倒退的年代……我是如此怀念斯嘉丽。 因为思嘉一生的写照无非六个字:不独立,毋宁死。

我是如此怀念那种明晃晃的骄傲,怀念那种永不低头的美丽倔强,我怀念她像怀念每一个年代浴火而生的火凤凰。

编辑于 2020-04-28 22:51

这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大女主剧。

最开始出场的斯嘉丽是美艳的,娇媚的,自私的,虚荣的。她持靓而凶,一双绿色的眼睛,配上绿色的裙子,生机勃勃又美丽动人。全镇没有她搞不定的男人,除了艾希礼 威尔克斯。那时,她最大的心愿不过是和艾希礼结婚,为他管理庄园,通宵达旦的跳舞。

可是艾希礼拒绝了她,他深知这个千娇百媚的斯嘉丽不适合自己,他们不是一路人。恼凶成怒的佳人给了她的心上人一记耳光,却被一个叫瑞德 巴特勒的船长看在眼里,他欣赏她不同于其他南方淑女的敢爱敢恨的个性,这也是二人一生纠葛的起点。

南北战争到来了,斯嘉丽赌气嫁给了查尔斯,又很快守寡。为了能和心心念念的艾希礼在一起,她和艾希礼的妻子兼自己的嫂子美兰妮一起住在亚特兰大。并应许艾希礼的承诺,照顾美兰妮。

北方佬打进亚特兰大,在缺医少药的情况下,斯嘉丽展现她勇敢,坚强,有责任心的一面,她毅然决然的帮美兰妮接生,并在事后带着美兰妮一起回到老家。可是母亲去世,父亲疯了,本来以为回来后可以卸去重担的斯嘉丽,又背上了更沉重的包袱。这时的斯嘉丽为了一大家子人能活下去,拼命的干活,努力让家人吃饱。在影片中,我印象最深的是,斯嘉丽饥肠辘辘地躺在红土地上,突然发现了一个萝卜,她咬了上去,却反胃的吐了出来。她又站了起来,大声说:“上帝作证!哪怕我去偷,去抢,也不会让我和我的家人挨饿!”那时的斯嘉丽,就是一个直面人生困境,敢于拼搏的女神。

战争终于结束了,可是斯嘉丽的老家—塔拉,面临着高额的税金。为了让塔拉不被北方佬拍卖,斯嘉丽穿着她母亲绿色窗帘做的裙子,低声下气的找瑞德去借钱。瑞德在蹲监狱,无法借钱给她,并给她无尽的嘲讽。在回来的路上,斯嘉丽遇见了自己妹妹的未婚夫,为了给塔拉交税金,斯嘉丽使出自己浑身解数,让弗兰克娶了她,并把弗兰克本来用来扩充店面的钱给塔拉交了税。

为了塔拉不再被轻易拍卖,为了让自己在乱世中能有抵御风险的足够的资金。斯嘉丽开了锯木厂,抛头露面地去挣钱,这与当时南方上流社会的做法大相径庭,斯嘉丽不仅要承受舆论的压力,还要承受家人的不支持和不理解。所幸,瑞德在这个时候宽慰她。但是,由于她被黑人袭击,弗兰克为了替她报仇,而被人枪杀。

斯嘉丽再次守寡,瑞德趁机追求她,并火速和她结了婚,结婚后的斯嘉丽终于过上了她想要的有钱的生活,并和瑞德生了一个可爱的女儿—邦尼。可是两人的感情却渐渐出了问题,斯嘉丽不想再生孩子,两人因此分居;斯嘉丽和艾希礼的风言风语让两人的关系每况愈下;瑞德无意中更是导致了斯嘉丽的流产。最后,他们的女儿—邦尼死于坠马事故。

美兰妮多年前就知道斯嘉丽深爱艾希礼,她在生命最后时刻把艾希礼托付给斯嘉丽,并要求斯嘉丽善待瑞德。在无数次苦难和生死面前,斯嘉丽终于发现她自己最爱的是瑞德。可是瑞德却心灰意冷准备离去,面对瑞德的背影,斯嘉丽虽然充满绝望,却还是说出“明天又是新的一天”这样的话。

该电影不仅仅讲述了斯嘉丽前半生的涤荡起伏,更是塑造了精明能干的瑞德,温文尔雅的艾希礼,心地善良的美兰妮等一众角色。同时,也勾勒了南北战争时期前后,南方文明的消逝,有很强的时代感和沧桑感。

斯嘉丽是坚强的,也是不幸的,她经历了家园流失,战火纷飞,痛失爱人,贫穷,劳累,丧女,等一系列的不幸。但是每次她都站起来,坚强的面对,这种直面生活的勇气和决心打动了屏幕前的你我。

在感情生活中,斯嘉丽是个“糊涂蛋”。她没有早早的认清自己的心意,以至于蹉跎了很久,等到转身时,瑞德已经离开。诚然,两个人的分开不仅仅是一个人的问题,瑞德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倘若斯嘉丽能早一些发现瑞德的心意,并放下艾希礼,和瑞德好好生活,两个人也许有转圜的余地吧。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部电影,在此做个影评。

编辑于 2021-10-11 18:55

先说结论,我非常喜欢这部电影。

我之前看过《罗马假日》,所以我会假想《乱世佳人》也是这样一个文艺、浪漫的爱情故事。和我想象的完全不同。这是一部壮丽的史诗电影。

电影讲述了美国内战的纷飞战火中波澜壮阔的故事…

在我的理解中,那些南方的骑士和淑女都是以悲剧结束的。无论斯佳丽、白瑞德、艾希礼、抑或梅兰妮,这些人物身上多少都有悲剧的色彩。

正如片头所言,一个时代随风而逝。时代的洪流中泥沙俱下,无论怎么的个体都抵抗不了时代的冲刷。个体在此时显得如此的渺小无力。当个体与时代面临冲突,如何维持个体鲜活的生命,这永远是一个无解的命题。


斯佳丽,天真烂漫,不拘一格,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她的身上有叛逆的性格,曾经男人们围着她转,她不屑一顾。她深爱着艾希礼,这种爱甚至长过了那场战争。她为了爱也妥协过,嫁给了他并不爱的男人。但是她个性中的不安分,是超脱了那个时代的存在。她从战前一个娇弱的女人成长成为一个独立、坚强的女性,与时代的更替做着最顽强的斗争。所以斯佳丽最有可能从时代中逃脱出来的。

或许是白瑞德让他最终迷失了自我。如果问斯佳丽是否爱白瑞德,答案是肯定的。只是这种爱来自于战乱中的依赖感,亲情超越了爱的存在。当他彻底明白自己真正爱的人是白瑞德的时候,这种依赖上升到最高峰。所以当白瑞德依然决然转身离去的时候。斯佳丽失去了自我,她已经不知道再如何生存下去了。

白瑞德是对爱充满幻想的。她自始至终希望得到斯佳丽的爱。她所希望的斯佳丽是战前的斯佳丽,充满个性和骄傲。当他最终看到斯佳丽已经成为一个唯利是图,浑浑噩噩的女人。他终于失去了曾经的爱。孩子的夭折并不直接导致斯佳丽和白瑞德感情的破裂。他们的爱早已成了幻影。

艾希礼和梅兰妮是旧时代的代表,他们正直、简单,对未来充满梦想,但在时代面前几乎没有招架之力。他们空守着老南方的尊贵和礼仪。新的南方已经不是原来的老南方了。或许他们根本没有认清这个时代已经被新的文明取代成什么样,又或许他们的心里仍旧怀着对旧时代庄园生活的旧梦。无论怎样的想法在新的时代取代这个世界以后都显得卑微而可笑,他们不再是南方的弄潮儿,不再享受骑士与小姐的待遇。相较于斯佳丽和白瑞德,他们的命运显得凄凉的多。

电影结束,斯佳丽望着白瑞德远去的背影,镜头逐渐定格在斯佳丽失去血色的脸上。她终于明白,一个时代随风而逝。但她并知道明天会是什么样,她失去了生存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


这部电影是我震撼的原因就在于此,时代总是高处我们许多,当时代的巨轮即将撞伤冰山,我们我甚至看不到冰山之一角。我们太安逸于稳定,对时代对变化置若罔闻。我们选择屈从,放弃反抗,最终在撞伤冰山,天翻地覆的时候变的粉身碎骨。

或许也有一些人能够认识到时代在向前走着,但是心比天高。自恃对一切了如指掌,实际上可能什么也不明白。这一类人也高明不了多少。

我们所能做的只是像斯佳丽一样,勇敢地作冲锋在最前面的先锋。老南方的骑士已经没落,但是骑士之精神不会也不应逝去。执剑的骑士会是每一个时代最光辉的形象。

这才是这部电影的伟大之处。它让人大呼过瘾,它所牵涉的是这个无比真实的世界。它不是空中楼阁,而是扎根于人的生命中。这部拍摄于上世纪30年代的老电影即使现在也不会与人产生隔膜,它几乎跨越了近百年的时光与我们相遇,得之有幸。

编辑于 2019-08-01 14:19

很不好意思地说,因为《飘》的厚度,年少无知的我当时出于懒惰,并没有看过原著。

假期在家无事,看完了这部时长将近四个小时的电影《乱世佳人》,不得不说,电影结束,我的第一反应是迷茫的。

这最后的结局,便如同瑞德走进的那一片白雾。当梅兰妮死去,当瑞德离开,当斯嘉丽坐在楼梯上说出“Tomorrow is another day”的时候,看着进度条拉到尽头,我有点空落落的,可能习惯了“大团圆”的美好,或是“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了然,不敢相信这就到了结局。

是“吊着一口气的光明”,然你相信这光明,是必然到来的。

从前从来没有看过斯嘉丽这种类型的女主角,自私自利,心中爱自己胜过爱其他任何人,有点泼辣、刁蛮。或许是习惯了那些三观人设“伟光正”的人物,我们总是自以为是地笃信着,书中的主人公,一定是伟大的、敢于牺牲的,像艾希礼一样,为自己的、国家的“cause”事业奋斗一生,并且必然要赢得一个光明的皆大欢喜的结局。

而斯嘉丽就像南方土地上长出来的一根野草,她的缺点太多太多,优点却屈指可数,我总是震惊于她的为人和选择。可是,她也确实具有让我爱上她的能力。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野草。

斯嘉丽就是这样的倔强,她有一种韧性,为了达成目标不择手段的坚毅,她甚至不需要属于她的“春风”,因为她的意志确能让她立起。

在因为战争而摇摇晃晃的世界里,她比任何一个男人都更早地站起来,去面对那些本不属于她的悲惨,去为了能让她活得更好的“金钱”而努力。

Live on…?

战争前,她需要艾希礼的一句“I love you”而活;战争后,她用自己的双手,为了Tara,为了金钱,活下去。

电影的配乐也特好,在从亚特兰大回到满目疮痍的家后,斯嘉丽走上这片土地,发誓自己再也不会挨饿的那一刻,恢弘雄壮的背景音乐响起…她地身影就这样屹立起来,告诉你:

“你可以永远相信斯嘉丽。”

她可以站起来。

对于现实的生存,斯嘉丽果敢、刚毅、不择手段,符合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自私,还有刻薄无情资本家的逐利。

对于爱情,斯嘉丽这样一个美貌的女人,天然地怀有一种理想主义,疯狂地追逐理想中的浪漫。为了艾希礼,她心中的白月光,她这样自私的人,可以在漫天战火中为梅兰妮、为艾希礼的孩子稍作停留,尽心尽力地去照顾她。

可是斯嘉丽亦是可怜的。

白月光艾希礼是她幻想中的企求。泡沫直至梅兰妮死去之时才轰然破碎。她爱了一个自己梦中幻想着的人,纠结于“I love you”“you love me”,为一个答案,如飞蛾扑火般奋不顾身地追求。

征服欲是她作为美貌佳人骨子中的欲望。艾希礼的“得不到”更令她蠢蠢欲动,她如此美貌周旋于各个男人之间,狂蜂浪蝶,为着那一束得不到的光,错过了瑞德一腔的爱。

当可爱的女儿邦妮死去,当第三段婚姻在瑞德的离开中破灭,斯嘉丽踉踉跄跄地在楼梯上坐下,掩面流涕之时,她从家园Tara中寻找到希望。

“I want to go home”

“Tara”

可以说,土地land—Tara是斯嘉丽的出发点,是她的精神支点。影片开头,父亲说的那句话,实际上成为了斯嘉丽能一而再再而三地复苏找回力量的精神支撑。

斯嘉丽经历了两次destruction,一次是战争带来的物质上的短缺和毁灭,一次是结局精神上的破碎和幻灭。

而终点,都是Tara。

在战争时期,很重要的一条线便是斯嘉丽驾着马车回家的线,那时候,她渴望回到家,那个象征着安宁平和温暖的港湾。

之后,她着手于家园的重建,为了Tara,为了土地不被人买走,为了300刀的税钱,来到亚特兰大找瑞德,最后几经波折与辗转…

当邦妮逝世,当梅兰妮离去,当意识到队瑞德真正的爱意,当瑞德又离去,在精神世界极大的压力下,斯嘉丽纵然拥有了物质世界的富足,然精神的花园几近荒芜,父亲的话语终于又在耳畔响起。

依然是Tara,那片有着红色土壤的土地。

影片没有告诉我们斯嘉丽最后的故事,Tomorrow is another day,我们无法预知她的明天,然这明天,定和今日不同,充满着野性的生机,她定然重新复苏。

上帝为我作证!
上帝为我作证!
我绝不会被击败!
我定会克服这个难关 一切结束后
我绝不会再挨饿!
也绝不让家人挨饿!
哪怕去说谎 去偷 去骗 去杀人
上帝为我作证!
我绝不再挨饿!

不管怎样,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了。


这是《乱世佳人》的魅力。


本回答修正版已在vx公主号【秋日梨语】发布,进行了更加系统化的整理、对斯嘉丽与瑞德感情线的分析以及图片、排版的完善。

本公主号会持续更新【书评】【影评】【剧评】【话剧鉴赏】【散文随笔】等内容,欢迎知乎上的uu来订阅关注➕呀!

编辑于 2022-10-07 22:04

女主角斯嘉丽是一个庄主的女儿,再父母和黑奴的精心照料下,成长为了一个美貌名扬四海,风情万种的少女。此时的斯嘉丽是骄傲放纵的,她可以凭借自身的美貌与风情在宴会上游走在所有男子之间,富家子弟们抢着为自己献殷勤,端个盘子就可以让他们心生感动。可是即便整个南部的男子任她挑选,她还是独爱温文尔雅,眼睛里总是充满忧郁的卫斯理。

她爱卫斯理可能有她自身成长的教育环境的因素在,这一点上毫无疑问斯嘉丽的母亲对她影响最大——斯嘉丽的母亲郝夫人是一个善良仁慈而又十分遵守贵族规矩的有涵养的淑女。郝夫人会去帮忙救济跟自己身份地位不一样的平民,她经常帮助他人,但却不是一个完全单纯的人。郝夫人的心里是充满了阶级观念的,是一个中规中矩的旧派人。所以,当她知道自己家的工头与白人女孩未婚生子之后,她才会一方面帮助白人女孩,一方面又觉得女孩子这种行为是“自甘堕落”的并且因此觉得工头品行不端,辞退了他。


这样充满阶级观念并对自身的身份感到自尊骄傲的郝夫人,也用自己一直以来接受的教育来教养自己的三个女儿。她的黑奴奶妈是她教育孩子们的一个体现:奶妈总是对斯嘉丽说作为一个有教养的淑女应该怎样怎样,做什么是不符合规矩的……

然而很明显的我们可以发现,郝家的三个女儿并没有如愿成为郝夫人喜欢的那种淑女。大女儿斯嘉丽和二女儿苏艾伦都是自私任性的,不同的是斯嘉丽的自私在于爱自己多于爱别人,爱庄园哥父母多于爱自己;而苏艾伦,她只爱自己,对庄园和父母并无太多感情。她们的任性也是不一样的,斯嘉丽的任性更多的是表现在她独自追求不可得到的爱情时身上承载着的反叛思想;而苏艾伦的任性是她本本身就具有地不符合高贵的淑女身份的品格,比较爱嚼舌根喜欢攀比。

斯嘉丽是爱自己的父母以及庄园的,这是她的人格魅力之一,这份爱给了她在逆境之中勇敢生存下去的源源不断的动力,给了她面对生活困苦时候的勇气和毅力。她深知自己无法成为像母亲一样端庄优雅的女人,不只是战争和贫困摧毁了她身上的天真烂漫和温柔力量,而是她本身就是一个自私任性的脾性。这些可以在她一开始讨厌漂亮纯粹的美兰,在宴会上轻佻的逗趣所有的男子,为了让自己出风头而不考虑其他女子的感受而为自己树敌颇多,以及对黑奴的傲慢态度便可以看出。她总是将“我一定要狠狠地鞭打碧西”这句话挂在嘴边,就连她的父亲也表示不满意她对下人的态度。

正是因为斯嘉丽对于自己母亲的热爱与崇拜,让她在明知无法让自己成为母亲希望的模样之后,就把这份对于尊贵与优雅的渴望寄托在了卫斯理的身上。我觉得她爱卫斯理并不是平白无故的被吸引,而是注定了她会被吸引——卫斯理身上有她母亲的从容不迫,有她母亲的高贵优雅,还有斯嘉丽为之着迷的忧郁气质。

在得知卫斯理要迎娶美兰时,她不管不顾得向卫斯理表白,得到的却是“我爱你但我不会娶你”的拒绝。那句“我爱你”是她魔怔的开始,在此后的很多年里她都因为卫斯理曾经的一次“爱”而犯迷糊,执着的将自己身边的人越推越远,不过那是后话了。被拒绝的斯嘉丽气恼不过就开始砸东西,却意外的发现房间里面一直都有另外一个人的存在,那人便是白瑞德。

白瑞德对斯嘉丽是一见倾心的,作为一个别人口中名声不好不受待见的贵族子弟,他自己也多次承认自己是一个多情但却从来不愿意结婚的人,也正是他的这种热爱自由与浪漫,不受世俗与责任拘束的思想让他不受待见,并由此成为了一个“自私的人”——他不随大流盲目爱国,总能很好的维护自己的利益并且也不介意直接表达自己的欲念,对自己的“离经叛道”不做任何粉饰。这样的白瑞德在宴会上看着骄傲迷人的斯嘉丽游走在众多崇拜者间,享受着万千宠爱带给她的虚荣满足,白瑞德一眼就看穿了斯嘉丽本质上是和自己一样的人,他们同样的自私利己。

听到了斯嘉丽与卫斯理表白对话全过程的白瑞德表示会死守斯嘉丽的秘密,并且当场开撩。斯嘉丽不以为然,并为了气拒绝自己的卫斯理而嫁给了一个对自己盲目崇拜的人。很快斯嘉丽的第一人丈夫在参与战争的过程中因为得了麻病而去世,斯嘉丽年纪轻轻就成为了寡妇。但她并不伤感,反而为重获单身的自由而感到兴奋。在舞会上,白瑞德犯天下之大不韪邀请正在守丧的斯嘉丽跳舞之后,两人关系开始变得亲密,白瑞德经常带着礼物来拜访她。

再后来卫斯理请求斯嘉丽照顾美兰,这个时候斯嘉丽并不懂承诺的意义,她只是觉得自己爱着卫斯理就可以为了他做任何事情,于是她一口答应了下来。后来南北战争的炮火燃烧到了斯嘉丽和美兰生活的小镇,斯嘉丽因为无法忍受做护士工作时每天面对着尸体和断腿的男人而决定离开,但最终为了照顾即将生产的美兰冒险留了下来。没有医生也没有接生的故事,有的只是斯嘉丽自己和一个愚笨的黑奴,斯嘉丽没有办法,只能接受现实,从容不迫的尽自己所能为美兰接生。这里是斯嘉丽的第一次成长,她从一个任性妄为只顾自己的千金小姐,变成了一个在危难关头宁愿拿自己的生命来守护承诺和友谊的伟大形象。要说她仍是自私的那也没错,毕竟她在看到医院里那么多死伤的时候毫无悲悯情怀,只想着自己再也无法忍受这样的环境;在战争节节败退的时候,她只会埋怨前线的战士太过愚蠢却要她们来承受家破人亡的苦果:这个时候的她依然放不下大小姐的架子,对着黑奴又打又骂……可正是这样的斯嘉丽,却愿意在危难关头守在美兰身边照顾她,所说是只为了对卫斯理的承诺,那未免太过单薄。其实在斯嘉丽的心里,早就已经把美兰视为自己唯一的朋友,可能是在偷听到美兰在别人面前维护自己时候流下来的感动的泪水浇溉了她对美兰友谊的种子,也可能是在日渐相处中被美兰至善至纯的人格魅力的吸引……

再后来,在白瑞德的帮助下,她们成功的回到了家乡,但一切昔日繁华景象早已如云烟般消逝——庄园呗敌人踏平,所有物资都已被抢掠一空。母亲过世父亲精神失常,留给斯嘉丽的不过是一片寸草不生的土地和饱受饥饿的一家子。为了自己和家人能够生存下去,斯嘉丽放下了自己旧日大小姐的身份开始像个寻常妇人一样做一切她能做不能做的粗活,即便这样她还是支付不起庄园昂贵的税金。厌烦了这种苦日子的斯嘉丽向卫斯理求助,但卫斯理又有什么办法呢?所有一切在经历战争之前千金难换的东西,比如琴棋诗画,比如个人理想与人生追求,所有这些在经历了可怕的战争之后全都变得一文不值。特别是对于生性温文尔雅从一开始就不支持两边开战的卫斯理来说,他旧日的美好生活就是他所热爱的全部,而这些在现实面前早已都失去了意义。战后侥幸生存下来的卫斯理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变得颓靡,他那双充满忧郁的眼睛似乎是与生俱来的,从此也仿佛要一直跟随着他似的。斯嘉丽无法从卫斯理身上得到任何帮助,但她依然执迷不悟地为卫斯理痴狂。在所有人都认为斯嘉丽在经历了生活的苦难之后已经变得懂事了之后,斯嘉丽又在此时做出一些推翻形象的事情,比如为了保住她深爱着的父母奉之为信仰的土地和庄园,斯嘉丽抢走了妹妹的未婚夫,再嫁给了富商法兰克之后斯嘉丽靠着自己的手段将生意越做越大,却也因此害的第二任丈夫为了保护她的名誉而丧命于枪林弹雨中。

在斯嘉丽因为第二任丈夫的死而感到愧疚慌乱,担心在自己死后会下地狱的时候,白瑞德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向她求婚。其实我觉得白瑞德爱的一直都是第一次见面时候的斯嘉丽,那个时候的斯嘉丽是真实的,面对即将结婚的所爱之人,她会坦白自己真实的爱意为了自己的幸福奋力一搏;她觉得白瑞德不是一个君子,便会当着他的面直白的讲出来;她会告诉卫斯理自己嫁给查理只是为了气他;她会在收到白瑞德的礼物时开心雀跃地向他道谢……

然而被战争和贫困改变了的斯嘉丽已经原本天真浪漫的模样,她依然是任性妄为的,但她做的种种事情都已经蒙上了谎言的色彩,俨然成为了一个骗死人不偿命的撒谎精——她想找白瑞德借钱却不直接说,而要穿着用窗帘布做成的衣服以一副雍容华贵的姿态出现在监狱中美其名曰去看望他。斯嘉丽明知道白瑞德深爱着自己不会忍心让自己身陷囹圄而不伸手援救,但她还是选择了欺骗而非坦诚。同样被欺骗的还有斯嘉丽的第二任丈夫…因为被欺骗而错过了自己原本心心念念的姑娘,并间接导致自己早早便无辜地死去,很难说在这件事情上斯嘉丽不需要负起绝对的责任。

斯嘉丽与白瑞德的婚姻只维持了七八年,刚开始的时候他们也曾有过甜蜜的日常,直到女儿邦尼的出世让斯嘉丽意识到生孩子会让自己的身材走样,当她坦白不想再生孩子时却让白瑞德误会她是为了卫斯理可以拿不生孩子为借口破坏夫妻感情。尽管两人的误会越来越深,但是白瑞德选择了一如既往地等待斯嘉丽,等待她可以长大,变得成熟,不再亲手断送自己眼前的幸福而去追逐一些根本无法让她快乐的事物。白瑞德将对斯嘉丽的爱以双倍的形式投注在了女儿邦尼的身上,因为他觉得邦尼很像小时候的斯嘉丽,那个还没有被苦难改变依然天真可爱的斯嘉丽。他呵护着邦尼,就连一向不喜欢他的奶妈也因为他的这份深情对他改观,直言“从来没有见过像他这样爱孩子的人”。的确,白瑞德对待邦尼十分用心,原本总是直接表达自己不去附和他人因此导致在人际关系上吃不开的白瑞德,愿意为了邦尼长大以后地交际而放下身段,在每天早晨都面向每一个经过的人们,无论尊贵与否,自己喜不喜欢,他都脱帽至礼。正如他对斯嘉丽说的那样:“你不是一个好女孩,但我愿意宠爱你这样的女孩。”“我一直都把邦尼当做小时候的你,还没有被战争和贫困改变的你。我渴望能守护她,就像我当时守在你的身边一样。”

然而斯嘉丽对于白瑞德的付出总是无动于衷 ,用完全不在意来形容也许并不准确,斯嘉丽的心里早就有专属白瑞德的位置,只是他们之间经历了太多——在逃难的时候,斯嘉丽想到的只有白瑞德,她是那么的依赖白瑞德,并毫不怀疑他会帮助自己。斯嘉丽在危难之中对于白瑞德的这份依赖与信任,也许正是一个命运弄人的错误。若不是过早过完全的依赖,让斯嘉丽自己也没有意识到在成为爱情之前,自己与白瑞德早已缔结了亲情,或许她也不会直到白瑞德要离开自己的时候才能意识到,白瑞德才是自己真正的一时所爱。

但那个时候已经没有用了,邦尼死了,一直以来独自努力维系的夫妻感情在心如死灰的白瑞德看来已经没有必要,白瑞德最终还是离开了斯嘉丽。千帆过尽,当斯嘉丽最终意识到自己过往的不成熟多少次摧毁了自己唾手可得的幸福时,一切都已太晚。当她明白自己执着的纠缠了十几年的初恋原来只是自己一厢情愿爱上的幻影时,幻影也随之破灭。到最后留下来的只有她自己,她只能期待明天。









编辑于 2019-09-12 1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