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
文学
俄罗斯
苏联
生活与命运(书籍)

如何评价瓦西里·格罗斯曼的作品《生活与命运》?

这本书据说媲美《战争与和平》,但国内几乎没人关注
关注者
364
被浏览
181,637

37 个回答

正如题主所说,这是一本几乎完全被时间湮灭的伟大著作(至少在国内)。2015年前中国有三个译本,在豆瓣上这三本书读过的人数迄今加总仅有52人,最高分高达9.7分。这本书,听过的人,廖廖; 瓦西里·格罗斯曼,作者,更是没人听过。

但这是一部相当伟大的著作,被誉为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如果不是这本书、作者的命运作弄,或许, 它能得诺奖

这本书讲了什么,它以沙波什尼科夫一家作为纽带,勾勒了上百位栩栩如生的人物,在二战斯大林格勒战役前后的生活与命运。

全书70多万字,三部,197小章,我读的中信版有将近1000页。

书的内容,也决定了这本书和作者的命运。

对极权的反思、命运的记录


作者书写的时候绝对是无畏的, 它指出了“希特勒的极权主义和斯大林的极权主义有相似之处。借纳粹之口,提出斯大林的极权主义”,战壕里的人,没有大喊着“为了斯大林”而奋战,而是吃着烂土豆躺在战壕里奄奄一息,敌人来了,爬起来打;他一边写纳粹的大屠杀,一边写苏联的政治社会氛围:报社人员因为打错斯大林的拼写,而被判刑十年;因为犹太人、意识形态分歧,推崇爱因斯坦的物理理论就要做出悔过反思;绝对忠诚的共产党被迫承认不曾犯过的罪行,遭受精神和肉体的打压,完全屈服于斯大林。

因为这些,赫鲁晓夫坦言:“别再想那部长篇小说,二百年后也许可能出版它。“ 格罗斯曼无奈的申辩:

为何要封禁我这部也许在某种程度上能满足苏维埃人精神需求的书,这部没有谎言和诬蔑,只有真理、痛苦和对人们的爱的书?为何要对我这部书稿采取行政暴力手段加以没收,并将它当作一个杀人犯那样予以关押?

书直到1980年,才通过缩印的形式偷渡到西方首次出版,然而,作者早在孤寂与愤懑中于1964年撒手人寰。

格罗斯曼以上帝视角写下的形形色色的人,宛如史诗叙事,直言不讳地发表自己的看法。母亲柳德米拉去看因为战争死去的儿子中校托里亚,格罗斯曼直接指出“ 所有人面对在战争中失去儿子的母亲都是有愧的,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面对失去儿子的母亲试图证明自己无愧是徒劳的。 ”他不仅仅是在描绘这些命运,更是时刻充斥着他对这些人物的同情、反思、喟叹。

在上百万座俄罗斯木屋中,没有也不可能有两座完全相同的木屋。任何有生命的东西都是不可重复的,难以想象两个完全相同的人,两株完全相同的野蔷薇……在那些企图以暴力抹杀生命独特性的地方,生命便逐渐衰亡。


时代就是这样,一切都在消失,它本身却留了下来。有时一切都留了下来,只有时代在消失。时代离去时脚步多轻啊,悄无声息。昨天你还满怀信心,高高兴兴,强壮有力,还是时代的宠儿;然而,今天另一个时代来临了,你还被蒙在鼓里呢。

战争中不曾泯灭的人性

同样,这本黑暗至极的书里也写出了众多极端环境中的人性挽留: 索菲娅·奥西波夫娜在毒气室认识了一个小男孩,她们被剥光衣服了,这时候索菲娅想要找到小男孩,尽她最后的可能保护他,在最后一刻他终于觉得自己是一位母亲;

“ 小男孩达维德唤起了她身上特殊的柔情,尽管她一直喜爱孩子,但还从未体验过对孩子的这般温情。在车厢里,她把自己的面包分给他。每当小男孩在黑暗中朝她转过脸来,她直想哭,想把他搂在怀里不停地亲他,犹如母亲亲吻自己的孩子那样。她耳语般、仿佛不想让他听到似的重复道: “吃吧,好儿子,吃吧。”

” 不被人待见的功臣之女叶妮亚,流落在异乡,无计可施,请求父亲的作家朋友帮忙,然后觉得他可能听过就忘记了,但作家真的为她办了户口。

对于人类命运思考,至今仍值得我们惊醒。

小章节里部分是在讲故事,有些章节则直接是作者的看法。

为法西斯主义效劳的人宣称,使人遭殃、灭亡的奴性是唯一的真正的善。出卖灵魂的叛徒们,一面不否定人道的感情,一面宣称法西斯主义所犯的罪行是人道的最高形式,同意把人分为纯种的、高贵的和非纯种的、劣等的。自我保全的贪欲就表现在求生本能和良心的妥协中。

这不只是一部民族,历史著作,更是一部灵魂之书,人生之书。

他谈友谊

真正的友谊并不看重你的朋友是否身居高位,抑或从高位上跌落下来、锒铛入狱。真正的友谊看重的是人的内心品质,而对荣耀和表面权势毫不在乎。 友谊的形式多元,内容缤彩纷兰,但友谊有着一个坚定不移的原则,那就是对朋友始终不渝的信赖,就是对朋友的忠贞不贰。因此,当人为自由效力的时候,当人为着最高利益而牺牲朋友和友谊的时候,当人被宣布为崇高理想的敌人,失去自己所有的朋友,同时却相信不会失去唯一的朋友的时候,友谊显得尤为美好。

谈品格

世界的命运有权赦免和处决人,它可以使人身价百倍,可以使人陷入贫穷,或变为劳改营的尘土。然而,世界的命运,历史的劫难,国家的愤怒,斗争的荣辱,这一切却无法改变那些真正的人。无论等待他们的是劳动的荣光,还是孤独、绝望和贫穷,是劳改营还是死刑,他们仍然像人一样生,像人一样死,而那些已经死去的也死得不失人格。他们悲惨的、永恒的、人性的胜利正在于此,他们以此战胜这世界上过去的和将来的,已经来临的和即将逝去的宏伟而非人的一切。

最为关键的是罗格斯曼通过这部作品所表达出的俄罗斯作家固有的责任,正直,悲悯,无畏……那伟大的灵魂.

如果有人得以在地球上活下来,并且想了解过去的一切,怎样才能把这些图景保留和描绘出来呢……

去年,罗格斯曼逝世50周年.今年,国内一下子有了两个版本的《生存(活)与命运》,首先要提到梁文道,在《一千零一夜》里花了五期节目介绍这本书,称“这是我做节目这么多年来,最想为读者推荐的一本书”,

一千零一夜 2015

.顺理成章,理想国出了力冈译本《

生活与命运

》;中信在去年立项,也在今年出了严永兴译本《

生存与命运

》。

(看广西师大的公众号,提到这本书,两个出版社应该不属于恶性竞争,并且做的都不错,让我推荐的话,还是严永兴的译本,力冈译本更加直译。)

为什么,我们也有苦难的历史,俄罗斯先有《战争与和平》,后有《生存与命运》,但我们似乎还没有一本不为歌功颂德、描写千千万万人最真实的苦难、挣扎与勇气的巨作呢?


感谢梁文道,感谢罗格斯曼,感谢那些逝去的、将来的,感谢那一方纯净而无畏的灵魂。

编辑于 2017-01-10 12:20

这本书在中文网络上能获得这么高的评分简直是令人咋舌,在我看来格罗斯曼的文笔简直生涩到不堪卒读的地步。我花了极大的耐心,读完了小说的前三分之一,但是最后仍然选择放弃。描绘社会百态,的确是很宏大的野心,但是人物形象立不住,没有任何让读者印象深刻的情节,那就算它是“历史的镜子”,也没有办法在文学殿堂之中立足。

小说的序言在我看来写的确实好,我也是试读了这一部分之后才被打动准备读它的。一开始集中营的章节就显示出,作者根本不具备塑造栩栩如生、有血有肉人物形象的能力,什么兹拉托克雷列茨上校,奥西波夫政委,莫斯托夫斯科……这些人物刚刚登场,然后就消失了;接下来又是一些新的人物。这对读者的记忆力和阅读能力构成了极其严苛的考验;我是身经百战,俄国小说读得多了去了,当然可以适应这些俄国人名。但是对于普通读者呢?

对比我最喜欢的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他也曾经根据自己在西伯利亚监狱流放的经历创作出来的《死屋手记》,但是里面的监狱生活多么的形象,作家又塑造了不下十个形象鲜明,过目不忘的角色!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生活与命运》中的描绘,比起《静静的顿河》都差得远了!

一开始是集中营,然后是斯大林格勒战役的作战场景,这简直又是一个灾难。能把激战正酣的场景写到如此让人昏昏欲睡,也只有格罗斯曼能做到了。全篇讲了些什么?司令部和军队脱离了联系,然后司令部被敌军包围,却侥幸逃脱。故事框架其实很不错,但是乏味、无聊至极。战斗的描述少的可怜,倒是军队内部之间错综复杂的行政关系着墨甚多。但是这些真的有意义吗?

“克雷莫夫接受政治部的委托,来解决罗季姆采夫师步兵团团长与政委之间的纠纷。他在动身来罗季姆采夫师部的时候,准备先向师部的军官们做一个报告,然后就来解决这件纠缠不清的事。集团军政治部一名勤务员把他带到一个宽阔管道的石砌洞口前,罗季姆采夫的师部就在里面。……克雷莫夫在低低的拱顶下走着,感到指挥所里的人都拿眼睛看着自己,就像胖胖的团政委做了自我介绍。团政委穿着士兵棉军装,坐在罐头箱子上。‘啊,能听听报告太高兴啦,这可是好事儿’,团政委说,‘要不然,我们听说,马内尔斯基,还有什么人,来到左岸,可是不打算上斯大林格勒我们这儿来呢。’”

高尔基说格罗斯曼的作品像自然主义,在我看来这更像是批评而非褒奖,而译者却认为“自然主义”是指作品包含着对苏联政治制度的攻击,黑苏联的书现在也算是汗牛充栋了,真不差这一本。而艺术,文学,应当是对生活的提炼,而不是这种让人昏昏欲睡的冗长描述。作者据说还是体制内作家,在我看来体制内作家就是有这种臭毛病。苏联政府拍的很多电影也有类似的问题,艺术内涵不够,全篇高大上而且对白无聊,就算战争场景再宏大,动用再多的军队和群演也无法让人提起兴致看第二遍。

第三个部分是苏联大后方,维克托和柳德米拉夫妻(以及他们女儿娜佳、外婆弗拉基米罗芙娜)的家庭日常生活。这段剧情相对简单易懂,因为出场人物性格相对鲜明一些。但是故事讲得是什么?毫无意义的鸡毛蒜皮,家长里短!大段大段的文字,其中却没有任何有意义的主旨思想。就算放到60、70年代的苏联也毫无违和感,我一直想不通,作者写他们到底有何用意?

懒得再批评了,说结论吧:

这本书根本经不起20世纪《战争与和平》的赞美。它更像是自然主义的生活摄影,没有作者对艺术和美的洞察,剧情和文字没有经过细心的剪裁,看不懂作者设置这些人物背后的用意,同时间杂着大段大段的无聊的说教。它是一部非常平庸的作品,和列夫·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屠格涅夫、肖洛霍夫无法相提并论。它更像是一个战地记者写的大杂烩,一个体制反叛者的自嗨;勇气固然可嘉,但是文笔和艺术素养,却和中国当代作协当局的那些“作家”们一样,实在是不堪一击。

我知道我的评价可能过分贬低了它,但是我认为在当今的文学作品浩如烟海,而一个人一生也难以读完2000本书的情况下,任何一本阅读体验差劲的作品,都不应该被历史所铭记。

发布于 2020-04-25 14:27

好多人的评论是抄的书的前言 你们真不要脸

发布于 2016-09-26 13:48

老实说,这是一本让我很失望的书。当我看到所谓“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的赞誉,真的觉得很尴尬。它号称有托尔斯泰的格局,如果指的是人物众多,那可以接受。但事实上,这部小说存在大量笨拙而半途而废的章节,它们通常是因为作者想表达什么情感或观点,就随意加进去,完全不在乎其情节在小说整体中的意义是什么。这些让人难以置信的完全多余的人物,大量细小繁杂又零散分布的生活细节,高度重复的情节案例堆积,让这部小说变得冗长沉重。小说的语言相当缺乏表现力,很多时候我都感觉作者在向我作正式报告,这也与作家本人经历相关。整部小说在某种意义上是参差不齐和未完成的。

《战争与和平》的魅力并不单纯在于其“规模宏大”。在《生存与命运》里,你只能看见一些短小而直白的政治观点输出,冷淡而投机的叙述,只致力于将纳粹和斯大林时期画一个等号。而且翻来覆去都是那几句话。荣誉感,骄傲,爱国主义,英雄主义……这些在那个战争年代闪闪发光的东西,都缺乏生动而淋漓尽致的描写,难道这不是人性和生活的一部分吗?作者不具备托尔斯泰的胸怀和境界,他更多对于斯大林主义者,托洛茨基主义者,布哈林等等这些在党史上活跃的后台工作者感兴趣,斯大林专制,集中营,犹太人,这才是作者专注的对象和舞台。说它格局大,我是不认同的。

透过主人公们的性格与际遇,《生存与命运》提出了一系列社会问题,诸如肃反扩大化和全盘集体化的严重后果,伴随着战争的由防御转入进攻而迅速膨胀起来的大俄罗斯主义知识分子对民主与自由的普遍渴望,干部的腐败与官僚化,以及苏方被俘者们的悲剧命运,等等。但这番讨论只是浅尝辄止,为小说抹上了一丝阴郁悲伤的色调,其描写方式和内容是单薄的,缺乏说服力。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作者的文字水平和想象力有限,比如这段,母亲对儿子的纪念





这应该是小说最富情感之动人的段落了!可平心而论,真的动人吗?同样是描写关于死亡的段落,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是怎样写的?

“他们在做什么?”安德烈公爵瞧着他们,想,“红头发炮兵既然没有武器,为什么不跑? 法国人为什么不用刺刀捅他? 要是法国人想到用刺刀捅他,他就跑不掉了。”

果然,另一个法国兵端着枪跑到那两个搏斗的人跟前。 红头发炮兵还不明白即将发生的事,得意扬扬地夺回炮膛刷,其实他的命运眼看就要决定了。但安德烈公爵没看到这事的结局。他仿佛觉得旁边有个士兵抡起一根大棒猛击他的脑袋。他感到有点疼,这疼痛分散了 他的注意力,使他看不见正在看的事。

“这是怎么回事?我倒下了?我的腿不中用了?”安德烈想着,仰天倒下来。他睁开眼睛,想看看法国兵和炮兵之间的搏斗怎样结束。他想知道,红头发炮兵有没有被打死,大炮有没有丢失。可是他什么也没看见。他头上什么也没有,只有高高的天空,虽不清澈, 但极其高邈,上面缓缓地飘着几片灰云。“多么宁静、多么安详、多么庄严,一点不像我那样奔跑,”安德烈公爵想,“不像我们那样奔跑、叫嚷、搏斗,一点不像法国兵和炮兵那样现出愤怒和恐惧的神色争夺炮膛刷——云片在无边无际的高空中始终从容不迫地飘翔着。我 以前怎么没见过这高邈的天空?如今我终于看见它了,我是多么幸福!是啊!除了这无边无际的天空,一切都是空的,一切都是假的。除了天空,什么也没有。什么也没有。但就连天空也不存在,存在的只有宁静,只有安详。赞美上帝!

……

“死得漂亮!”拿破仑瞧着安德烈说。

安德烈公爵明白,这是在说他,说话的就是拿破仑。他听见这个说话的人被称作陛下。 但他听这话,就像听苍蝇在嗡嗡叫一样。他不仅对此不感兴趣,而且不加注意。立刻就把它忘记了。他的头火烧火燎,他觉得他在流血,他看见头上那高邈、永恒的天空。他知道这是拿破仑,他心目中的英雄,但是此刻,同他的心灵和浮云飘飞的苍穹之间所发生的一切比起来,他觉得拿破仑十分渺小,微不足道。此刻不论谁站在他身边,不论说什么,他都不在乎。他高兴的只是有人站在他旁边,他只希望这些人帮助他回生,因为现在他对生命有了新的理解,他觉得生命是如此美好。他竭尽全力想动一动,发出一点声音。他稍稍动了动脚,发出微弱无力的可怜呻吟。

“哦!他还活着,”拿破仑说,“把这个年轻人抬到救护站去!"

只能说高下立见。同理,小说中大部分的人物塑造基本按这个套路走:

这样的人物塑造也配称得上是“契科夫的笔触”吗?至少契科夫从不直白输出观点,在幽默的讽刺下,是某种忧伤而深沉的东西。而本书,连一个典型人物都很难找啊!

另外我还想说一下,在这部小说里没有任何高大全的人物,里面的人几乎没有称得上是拥有崇高的信仰,但这并不代表真实。被困在孤楼里的红军战士在讨论的是女人,提到列宁,想到的是“人不能像绵羊那样领导,列宁多聪明,但他也不懂得这个道理,人们进行革命是为了人不再受人支配。可列宁却说:‘过去领导你们的方法并不高明,而我将用聪明的方法进行领导。’”,此观点被毫无异议的推为真理,难以想象这是二战时期的所谓“现实主义”。并不是不能写被革命的高大上“洗脑”的人物,也不是认为写崇高理想的人就是不真实,关键是作家的笔力和认知。如《日瓦戈医生》中写到这一类型的人物,叫斯特列尔尼科夫,是日瓦格的情人克拉拉的丈夫,在红军中担任重要的高级职务。这个人物在小说中着墨并不多,主要是通过他的妻子的叙述来写。其中讲到他们相爱的经过,他吸引她的就是那种“纯洁”,他从小就对纯洁的事物有非常热忱的追求,说他简直就是思想的化身:他有一张“正直、果断的面孔”,而且没有任何做作,一种抽象的东西融进了他的面孔,融进了他的生命,逐渐变成他的灵魂,慢慢地他就变成一种“思想的图像”。小说中说:这是他献身的那种力量不断作用的结果。这种力量是崇高的,但同时又是令人窒息的、无情的。王蒙在小说《布札》中实际上也接触到这个主题,写到这种崇高的思想信仰怎么成为一种抽象的力量来压抑人的个性的,压抑活生生的人自身的。这种力是动人的,又确实是无情的,人已经被这种命运所规定。这不比作家笔下人物毫无逻辑,只是情感煽动的长篇大论更有深度吗?在这本书里,信仰者已经变得这样的猥琐,已经不能够跟《日瓦戈医生》所写的这种人物相比了。猥琐也可以,但作者同情这种猥琐,这是很奇怪的。

斯大林格勒战役在小说中具有很多道德哲理象征意义。战役既是描写对象,又是话语背景。它将纳粹德国与斯大林苏联相联系相比对,作为生活中的极端事件,斯大林格勒战役激发了极权主义制度下人们追寻自由的本能,并展现了自由在极权制度下的脆弱。但这种对自由的探讨,我本人是存疑的。作者眼中人性对自由的向往,好像只停留在一个不满学校体制的高中学生层面。对于一些善与恶,自由,人性等大课题的描写,更多是形式主义的,不仅逻辑上难以成立,在层次上也较为肤浅,作者似乎只是钟情于这些概念并加以灌输,而鲜见更深层次,更多角度的讨论。特别是书中有一段长长的关于“善”的讨论,看的我尴尬不已。书里最核心的名词也就是自由了,但作为一个人,在面对“自由好不好,应该追求自由吗”这种问题时,应该不仅仅高喊口号,而是去思考“我获得自由的代价是什么”,在追求所谓自由的过程中,对自己又意味着什么。是真正的自由,还是一种自由的“感觉”。阿克萨耶夫在论俄罗斯的民族性问题时说“俄罗斯的民族性就是自由地不受权威和官方限制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其实质也就是自由。一种带无政府主义色彩的自由。所以,俄罗斯的政治是两个极端。”小说的大部分人物都有主体意识,但他们缺乏个体的自主精神。从实质上讲,作家追求的是无政府主义的自由,他自己都没弄清真正的人性和自由是什么,他只是满含着一种焦虑,给人们以幼稚的引导。空谈概念很容易,但放在具体情境下分析就很难。很多事情过了这么多年也存在争议,作者处在那样一个混乱的思想界里,不应苛求太多。但作为读者,我们需要更谨慎的态度,而不是人云亦云。

我觉得全书写得最好的一句话,还是第一段“雾霭笼罩的大地。公路旁边的高压电线上, 不时闪烁着汽车灯的反光”。如何理解“雾霭笼罩”“高压电线”“反光”几个关键词?灭绝人性而又大言不惭的纳粹小头目,将信仰视为生命的老布尔什维克称为“同类”,特别是在纳粹小头目把希特勒的极权主义和斯大林的极权主义拿来相提并论的时候, 老布尔什维克们却惶惑地理屈词穷。正是在这样的“雾霭笼罩”、“高压电线”之下,一方面是民众和士兵不惜一切地爱国,另一方面是立下赫赫战功的军官或因诬告被解职,或因突破重围而遭逮捕,科学家因真理之说被当成异端邪说遭贬责和批判,同志之间为了领导权不惜将自己的同胞送上断头台……这是很有感觉的话。此外就是结尾,“他们手提装面包的小篮子站在那里, 久久地沉默着。”“手提装面包的小篮子”显然意指的是“生存”,而“久久地沉默着”就是“命运”了。

最后我想说,冷门的东西之所以冷门,一定有它的原因。《生存与命运》,伟大的“20世纪《战争与和平》”的巨著,探讨极权源头的心灵拷问,顺应解冻文学大潮的应时之作,未出版即被封,80年代人心散乱之际回归祖国,未获得巨大反响。冷战结束,苏联解体,89年都有中译本在大陆流传,依然未获得较大反响。俄罗斯推出普京推荐的俄罗斯名著100本,依然未在列(连《古拉格群岛》这种书都有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中美贸易战第一期都已结束,依然死水一潭,甚至都快被人遗忘,故书商将其称为“俄罗斯文学的遗珠”。。。骗谁呢?在快餐阅读的时代,这本书除了文学专业和纯文学爱好者外,真的还有人看吗?至少就我来说,不推荐阅读。

作者是很真诚的人,他有良心,但他不聪明,甚至缺乏大智慧。这本书是本有良心的书,但它缺点相当多,只是一本普通苏联作家的平庸之作,所谓和《战争与和平》,甚至是契科夫相提并论都是无稽之谈。这也是本不幸的书,生不逢时,待到与大众见面又因为冗长而枯燥的阅读体验劝退读者,有真心愿意读下去的人,又会发现半个世纪以后,这本书的思想又是那样带有局限性,几乎做不了真正有意义的参考。无疑是很悲哀的。

编辑于 2020-01-31 14:41

这是一部充满亮点与遗憾的神作。

许多段落极为细腻生动,如:维克托妈妈的来信、柳德米拉看望托利亚、神父伊康尼科夫在纸上讨论善恶、6-1号楼众人乐观抗敌、医生索菲亚陪伴犹太男孩达维德慷慨赴死、集中营里党卫军质问老红军等。

但是,整部作品结构松散、情节琐碎,很多情节虎头蛇尾。这些问题极大的影响了作品本该有的地位和魅力。

以上这些经典情节,完全可以扩写充实,写成《战争与和平》那样的大长篇,《战争与和平》是110万字左右,比《生活与命运》多出整整30万字。

如果格罗斯曼能对本书进行重新梳理和修订扩写,该多好?

他也许真有过这样的念头,只是看到作品被官方封禁宣判死刑,心灰意冷了吧。

要是他知道这部小说到80年代就能公开发行,内心该是何等激动?

编辑于 2023-03-14 07:26

其实很不好意思

因为书里大篇幅讲到了斯大林格勒战役,并且格罗斯曼本人就在卫国战争中当过战地记者,所以几年前就知道这本书了。

但是却只是在屋外转悠,没有真正翻开书去看。

不过2012年俄罗斯拍了《生存与命运》同名电视剧,这个倒是看过,其中有个场景印象很深刻,正好头条也可以找到。

炮火中,一个苏军士兵跳进弹坑。


因为恐惧他摸索并紧紧抓住了一只手



结果睁开眼睛一看却是敌人的手,两个人就这样对视着,并未松手……


炮停了,他们各自朝反方向爬出

这一幕,充满了对战争深深的讽刺

这个书一定看

编辑于 2018-03-20 05:51

买之前我也听说它号称20世纪战争与和平,现在看完以后再读到Kindle上的推荐语:

我只觉得:


希望出版社、书商以及部分网友至少别把大家当傻子,这书还配不上碰瓷《战争与和平》。我们爱看托尔斯泰的作品,是因为他探讨一些亘古不变的、永远困扰一代代人类的终极问题,比如生与死、生活的意义、如何同时跟自己和外界和解、如何应对内心真实想法与外界要求不可调和的冲突,在这过程中照见人自身的美丽与丑陋、虚荣与宽宏、崇高与卑微,是因为我们中许多人仍然有相同的困惑,而现实生存的智慧与处理日常生活的理性不能带来解答。


格罗斯曼呢?他写的这本书更像是发泄个人不满。确实,他也描绘人如何面对艰难困苦、如何在反思中拷问自己的灵魂。许多角色内省的心里活动都写的很好,比如维克托和克雷莫夫的,不可以说不深刻、不生动;他对不同类型角色心理和情感的刻画可以说入木三分,很多(真的有很多)段落都引起了我强烈的情感共鸣,比如说柳德米拉站在儿子坟墓前那一段,简直看得人肝肠寸断。

但他所有这些细致入微的描写、精致准确的塑造,导向的都是同一个结论:人们之所以承受这些痛苦都是因为统治他们所生活的、所为之而战的这个国家的政权是恶的,它的恶表现在“对人们施加了暴力”,更具体地说,表现为不让人们获得“自由”和“真正的民主”:

这面旗帜是在俄罗斯一千年的历史中高高举着的旗帜,是真正的、俄罗斯的、实实在在的民主的旗帜,明白吗,是俄罗斯的人的尊严、俄罗斯的自由的旗帜。……
“契诃夫说:让上帝到一边去吧,让所谓伟大的先进思想到一边去吧,首先是人,我们要善良,要关心人,不管什么人,僧侣、庄稼汉、百万巨富的工厂主、萨哈林的苦役犯、饭店的跑堂;首先要尊重人,怜惜人,热爱人,不这样绝对不行。这就叫民主,这就是俄罗斯人民目前还没有得到的民主。(Kindle版,位置5004)


感觉熟悉吗?

格罗斯曼以一场当时取得了艰难而悲壮胜利的、后世被认为是历史转折点的真正卫国之战为背景,把无数直接参与战争、在后方支持战争、或远在千里之外但活在战争阴影下的许多普通男女描绘为受到“极权国家”压迫而不得不忍受这种痛苦的可怜人,这种春秋笔法像不像HBO出品的《切尔诺贝利》?

所以这本书看到后面是很丧的,作者营造出的氛围除了让人感受到战争的残酷,还有一种无时无刻不笼罩在大脑上的压抑和痛苦,好像做什么都没有意义,一切美好事物已经逝去了,人活着好像待在囚笼之中,只能忍受绵延无尽的痛苦直到死亡。

他把这概括为苏联人的“生活与命运”,为这一切找到了罪魁祸首,那就是斯大林领导的苏共,它执行了大清洗、导致了饥荒、将无数人送往流放地、以意识形态洗脑了一大批人(作者用描写不止一个身在流放地/集中营/监狱仍心念共产主义、坚信自己是真正的共产党员的人突出这一点,仿佛在嘲讽“你爱苏共,苏共爱你吗?”)、让人们生活在高压中不敢谈论政治,所以它是邪恶的,是造成书中角色痛苦的元凶,至少和纳粹德国一样邪恶,不分伯仲:

(集中营纳粹军官说)“您以为,您是在痛恨我们,但这是表象,实际上您是通过恨我们恨你们自己。……您相信布哈林是奸细吗?只有伟人能够领导你们走这条路。我也认识勒姆,我相信他。可是就应该枪毙他。我真不懂,你们实行恐怖政策,杀了几百万人,全世界竟只有我们德国人能理解:应该这样!完全正确!您一定要理解,就像我理解你们一样。
……你们没有个人土地所有权吗?你们的工厂和银行是属于人民吗?你们是国际主义者,而我们鼓吹民族仇恨吗?是我们放了火,你们在千方百计灭火吗?全人类都在仇恨我们,都在用期望的目光望着你们的斯大林格勒吗?你们是这样说吗?胡说!瞎扯!全是胡诌出来的。咱们的政体实质是一样的,都是党统治的国家。”(从位置6951开始)

被关押的老共产党员反应则是:

这个人的话很容易驳倒。他的眼睛离莫斯托夫斯科伊更近了一些。但是有一种什么东西比这个老练的党卫军间谍的话更坏、更危险。这个东西有时在莫斯托夫斯科伊的心里和脑子里活动,并且吱咯吱咯地响,有时畏畏缩缩,有时躁动得很厉害。这是一种很坏的、见不得人的怀疑情绪,莫斯托夫斯科伊不是在异己者的话里发现的,而是在自己心里发现的。

杀人诛心啊!


相比之下,苏联人和德国侵略者反倒出于一种奇怪的“人道主义”而可以相互理解:

有一些德国兵来到村子里。昨天在路上有两名德国兵被打死。晚上把一些妇女赶出去,叫她们在树林边挖坑。有几名士兵住到一个上了年纪的女人家里。她的丈夫被带到警察所去了,那里还关着二十个农民。她一夜没有睡,德国兵在地下室里搜到一筐鸡蛋和一瓶蜂蜜,他们自己生起炉子,炒鸡蛋,喝酒。有一个年纪大些的吹起口琴,其余的人又跺脚又唱歌。他们对女房东连看也不看,好像她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只猫。早晨,天亮了,他们开始检查自己的枪。那个年纪大些的士兵很笨拙地拉了一下枪机,一颗子弹打进自己的肚子里。大家一齐叫起来,乱成一片。几个德国兵草草地给他包扎了一下,就把他放到床上。接着他们都被叫走了。他们临走向女房东打了打手势,叫她照应受伤的德国兵。女房东看到,要把他掐死不费吹灰之力。他一会儿嘟哝,一会儿闭上眼睛,又哭又咂吧嘴。后来忽然睁开眼睛,很清楚地说:“妈妈,给我水。”女房东说:“哼,你这该死的东西,把你掐死才好呢。”可是她还是给他端来了水。他抓住她的手,叫她把他扶起来,因为血堵得他不能喘气。她把他扶起来,他用两手勾住她的脖子,支撑着身子。这时村子里响起一片枪声,她吓得直打哆嗦。
后来她说起当时的情形,但是谁也无法理解,她也无法解释。
……人们乐于援引寓言中的例证,记住这种没有意义的善良带来的(和可能带来的)害处。不必害怕!如果怕这种善良,就好比一条淡水鱼偶然从河里来到水咸的大海里,感到害怕。
没有意义的善良有时给社会、阶级、民族、国家造成的害处,与天生善良的人发出的光相比,是会黯然失色的。这种没有意义的善良正是人的人性,它就是人和其他一切的区别,它就是人的精神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它说明,生存并不就是恶。(7209)


这我真的,真的看不懂,只能倾向于认为是作者听了赫鲁晓夫二十大报告以后对苏共失去了信心从而影响了他那个时期的创作,不然没法解释一个曾因出色前线报道被苏联政府授予荣誉的战地记者是怎么在战争结束后立场大变、写了这么一部作品的。

更何况他的怨恨相当程度上针对斯大林个人,有些语句放进赫鲁晓夫秘密报告可以说毫无违和感(手动滑稽:

几十个和列宁一起缔造布尔什维克党的人竟成了奸细,成了外国间谍收买的代理人,只有一个人,虽然一直在党内不占重要地位也不是著名理论家,却成为党的事业的救星,成为真理的化身,他们怎么会承认呢?(9122)


格罗斯曼书里几乎所有坚定信仰共产主义的角色(包括但不限于莫斯托夫斯科伊、克雷莫夫和阿巴尔丘克)都经历过这种“受刺激—怀疑自我”的剧情,显然在作者看来,苏联和共产主义都是值得怀疑的,它们连自己人都说服不了。

他的这种观点在解体后成了表述苏联的标配,突出一个恶有恶报、咎由自取,并进而证明共产主义的邪恶和反人类。从红警到HBO《切尔诺贝利》,从日益丑化苏军抬高盟军“人性”的欧美二战片到新上映的《黑寡妇》,格罗斯曼可以被追认成这一系列阴阳大师的鼻祖。

不过我倒不觉得这一定意味着格罗斯曼人品不好,我觉得他是做出了一个信仰不怎么坚定但也不特别反动、有点儿文化所以自视甚高、又对道德和人性之类要求比较苛刻的“知识分子”的常规操作。毕竟我自己刚毕业的时候也这样,碰到不如意的事情就容易丧失信心,容易怀疑自己或者怀疑世界,最后也容易得出“一切都是虚空”的结论。


凑巧我前两天翻到了朱可夫元帅的回忆录,他在那里头写:

“我经常感到,人民需要我,而我永远有负于人民。如果考虑到人生的意义,这是最主要的。我的命运只是苏联人民共同命运的一个小小实例。”

可能这就是老布尔什维克战士和我们——以及格罗斯曼——这种读了点书的普通人之间的差距吧!

发布于 2021-07-23 17:28

可惜格罗兹曼的《为了正义的事业》无人翻译出版......

发布于 2016-01-15 13:08

生活与命运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部作品。书中人物众多,故事线交错且复杂,为了方便阅读,我在尽量不剧透的情况下整理了书里所有出现过名字的人物列于下方。如有疏漏,欢迎补充。(译名以力冈版为准)

一.沙波什尼科夫家族:(自己画的渣图,还请见谅)

沙波什尼科夫家族

(稍微吐槽一下,这一家子的人情感经历都还蛮像白学的ヽ(*゚д゚)ノ

二.集中营线(莫斯托夫斯科伊线):

该故事线主要以莫斯托夫斯科伊的视角展开,描述了一众盟军战俘及政治犯于集中营的生活,形形色色的思想激烈碰撞。(根据书里“战前为政治犯集中营”“在慕尼黑附近”等描述,我认为此集中营实为位于巴伐利亚的达豪集中营)


达豪集中营俯瞰图


(一)主线(以集中营棚屋内各色人等的碰撞为主):

1.米哈伊尔·西多罗维奇·莫斯托夫斯科伊:老革命家,长期在共产国际工作,苏共高级干部,曾经见过恩格斯,与卢那察尔斯基(苏俄首任国民教育人民委员会委员,负责文化教育),捷尔任斯基(克格勃的前身全俄肃反委员会的创始人)等人相熟,克雷莫夫曾经的上司,于斯大林格勒附近被俘后押往集中营。

2.阿格丽宾娜·彼得罗芙娜:与莫斯托夫斯科伊一同被俘,随后被释放,全书仅出现过一次。

3.安得列阿:原西班牙士兵,目前在集中营内值班,全书仅出现过一次。

4.加尔季神父:意大利神父,很喜欢吃辣的,因为某些原因被捕。绰号“帕德列老爹”(帕德列prete在意大利语中意为牧师)。

5.伊康尼科夫:一个“拧巴”着活过一生的人,绰号“海象”“跳伞兵”。他祖祖辈辈都是神父,自己却上了世俗学校。考上了彼尔姆工学院,却去了乡下当了老师。革命胜利后,他满怀期待的参与了公社劳动,最后因为失望宣讲起了福音书,被当成了神智错乱送到了医院治疗,最后来到一座科技图书馆内工作。纳粹到来后,他拼命帮助掩护附近的犹太人,结果被人揭发送进了集中营。

Que dois-je faire, mio padre, nous travaillons dans una Vernichtungslager.(我该怎么办,我的父亲,我们在修灭绝营了!)

6.阿普菲尔师傅:全书出现的第一个有名字的人物,德国人,负责将在纳粹占领区被抓捕的人送往集中营的司机中的一员,仅出现过一次。

7.切尔涅佐夫:孟什维克,独眼龙,曾经见过恩格斯,于1921年流亡至巴黎,于银行工作,因为反抗德国人被捕。(有独立章节)

8.叶尔绍夫:苏军少校,被老莫誉为集中营里的思想领袖,与各国战俘都很亲近。坚定的红军战士,军校出身,但受自己的家庭波及被军队开除,战争开始后应征入伍,后被俘。筹备在集中营里发动起义。(有独立章节)

9.玛露霞(非玛露霞·斯皮里多诺娃):叶尔绍夫的妹妹,死在北乌拉尔矫正劳动营。只被提及过。

10.阿纽塔:叶尔绍夫的大姐,死在北乌拉尔矫正劳动营。只被提及过。

11.奥西波夫:苏军旅级政委,曾任某军事学院副院长,在大清洗中揭发过数十人,经验丰富,是一个党性极强的干部,后被俘虏。

12.古泽少将:苏军少将,军长,优柔寡断,胆小怕事,御敌无术,却喜好吹牛,是一个尸位素餐的官僚,被俘。(连德国人都看不上他)

13.基里洛夫:炮兵少校,被俘后异常苦闷,处事消极,但是为人比较随和,对生活很淡漠。

14.兹拉托克雷列茨:苏军上校,团长,性格刚烈粗暴,作战指挥能力很强,很讲义气,被俘虏后郁郁寡欢。

15.柯季科夫:沉默寡言,浑身上下都没什么特色,奉苏共中央之命潜入集中营指导地下工作。与奥西波夫相熟。

16.巴甫柳科夫:苏军卫生员,对布尔什维克很不满,不堪集中营劳动的重负,希望去投奔弗拉索夫伪军。

17.娜塔莎·萨顿斯卡娅:切尔涅佐夫的恋人,没有跟随切尔涅佐夫流亡,与他分别了近二十年。只被提及过。

18.凯泽:来自汉堡的窃贼,卡波队员(特遣队员,主要由集中营内的刑事犯组成,负责处理日常管理其他囚徒等党卫军不愿意干的脏活)心理变态,嗜好杀人。(有独立章节)

19.德罗津哈尔:集中营内突击队的头子,主管集中营东区段的卫生防疫,凯泽的上司。仅出现过一次。

20.凯尼克:营内警察队长,曾经是党卫军,后因刑事犯罪发配集中营内任职。仅出现过一次。

21.涅泽尔斯基:卡波队员,暗中支持叶尔绍夫的地下活动。仅出现过一次。

(二)利斯线(以党卫军少校利斯的视角展开):

22.利斯:党卫军少校,希姆莱在集中营内的代表,负责营内大部分行政事务,也有较高的理论水平。是曾经生活在苏联的波罗的海德意志人,精通俄语。对自己的工作似乎有一点负罪感,长期生活在神经紧张下。

23.普拉什凯:德国福斯公司(现在的译名是“大众”)的设计师,参与了焚化炉的设计。仅出现过一次。

24.基利赫加尔津:德国某化学公司(应该是法本公司)的化学总工程师。仅出现过一次。

25.菲舍尔教授:毒理学家,领导毒气实验。仅出现过一次。

26.冯·赖内克:灭绝营工程的工程主任。

27.什塔尔干克:灭绝营的总设计师。

28.艾希曼:党卫军少校,利斯的同乡,实际权限要高于利斯,是冷酷的执行者与狂热的信徒混合体。

三.逃亡线(谢苗诺夫线):

本线以同老莫一同被俘的红军驾驶员谢苗诺夫逃出生天后(其实是被一个有良心的德国警备队长放走),前往一个小村子求生的故事,篇幅很短,反思了集体农庄制度和乌克兰饥荒,也歌颂了人性的善。

29.谢苗诺夫:莫斯科人,红军驾驶员,很擅长机械制作方面,同老莫一同被俘后逃生。认识克雷莫夫。

30.赫里斯佳·丘尼娅克:乌克兰乡下的老大娘,收留了谢苗诺夫。(老大娘确有其人,与作者格罗斯曼相熟)

31.瓦西里:老大娘的丈夫,死于饥荒。

32.万尼亚:苏军飞行员,参与轰炸德国本土。仅被提及过。

33.格里沙:苏军飞行员,参与轰炸德国本土。仅被提及过。

(未完待续)

编辑于 2020-07-11 20:49

俄罗斯没有哲学家

耗时两个余月,总算读完了《生活与命运》,读不下去的原因有二:一是书籍本身太“难”读,买的是四川人民出版社的力冈版本,但是一本将近1000页的书籍没有分册一本搞定,封皮还是厚纸板,俨然一本大字典,只能放在书桌上读,其他无论是在床上还是放腿上,都太重了,体验不佳;二是这书实在是太“苦”了,读几十页就心不落忍的放下,只有工作日的早晨和周六的下午,心情舒畅自愈能力强的时候才能勉强多读些,一不小心就创造了自己的最慢读书记录,读这本书的间隙,自己没忍住又读了几本其他的短书,实在是不够自律。

我不认为格里斯曼的这本《生活与命运》是名著,但毫无疑问值得五星评价。虽然格里斯曼是用看似过时的现实主义手法,但加上斯大林格勒战役、集中营和大清洗、纳粹和共产主义、犹太人等等元素,仿佛就像佛跳墙——高端的食材往往采用最朴素的烹饪方式,书中涉及的题材实在是人类几千年以来仅有的最悲壮传奇的故事。也真是由于此,《生活与命运》不是名著,因为不普世、不寻常,反而不够惊心动魄。佛跳墙是中华料理的代表么?

历史是一条首尾不知道是不是相连的长蛇,斯大林格勒的故事自然有着前因,最早可能追溯到斯巴达,斯大林格勒的故事也有其后果,比如今天的种种。但归根到底,还是那些从未改变过的人性。《生活与命运》对于人性的刻画不够深也并不出彩,不如他的前辈陀思妥耶夫斯基;人与现代社会的关系,现代性对人的异化不如加缪和卡夫卡;在自由主义哲学的探讨上,不如洛克和休谟,甚至比不上哈耶克。当然这样的比较实在对格里斯曼不公平,但是考虑到俄罗斯文学和哲学的关系,对于一个俄罗斯文学家而言,如果没有哲学上的深入思考,那么文学价值也不是很高。因为俄罗斯没有哲学家,哲学家的职责由文学家担任。

我非常能够理解梁文道为何如此推崇这本书,因为这本书对于中国人有着别样的意义,我们一样经历过类似地种种。我个人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时不时能够把自己代入进去,上一本有这样感受的书是《叫魂》。但实话实说,我不认为未来更年轻的读者能够有这样的感受。

在阅读过程中,我时常有愤懑和绝望交替产生的情绪,不是对书中的角色,而是对作者。个人诉求的表达、某一信仰的张扬、一种未来的想象,都太容易了,不仅仅是格里斯曼这样的大家,文盲、孩童、老妇、政客,世上任何一个人都有这样的能力。

但是,凭什么?

凭什么你相信的就一定要我相信?自由究竟是什么?世上真的有自由的人么?

如果格里斯曼成长在18世纪的乌克兰,他又会相信什么呢?他的信仰只有在那个国家他那个身份才有意义,他的成就建立在对外在环境的逆反中,如果没有这个环境?何来格里斯曼?何来意义?满怀信心相信人类的理性,推翻一个再造一个罢了。人怎么能够脱离自己去诉说呢?你和你批判的对象不是一样的么?

稀里糊涂的文字,无法完全表达自己的颠三倒四的思绪。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发布于 2021-03-31 16:22

算是我看过的第一篇现实文学,如果是十年前看更好。我看过不算少的文学,其中不少算现实文学,悲剧文学,但是太浪漫了,它们让人相信人是好的,或者最终是好的,追求好的,毁灭好的,错的是世界错的是别人。它们否定个人生存的意义,会赋予各种社会意义,比如忠诚,爱情,理想,成就。看到五分之四时,我想放弃了,作者的感慨太多了,还是坚持,一方面不习惯放弃然后念念不忘,一方面我想看其中几个傻子最后怎么傻死了。

看这本书时我好像看到了两个人,如同前世今生。一个是认真做事没有概念的聪明人,让我怀念,一个是自以为有点聪明追求所谓理想满口鹦鹉学舌被愚弄的傻子,让人恶心。理想是多么好听的话,让人漠视利益,善良,生命。

最让我恶心的是他们感觉到了切身的恐惧和痛苦,他们还是和傻子一样维护着这一套去害人害己,和过去的我何其像,这也打破了我对过去最后一丝留恋。

一个强盗杀不死太多人,可是打着善良,信仰的名义可以面不改色杀死无数人,歌功颂德,故事中的双方,现实中的人不也是这样吗?

很久以前拾金不昧是美德,诚实是美德,救人是美德,但是我经常疑惑,为什么一个人做了自己该做的不需要损害自身利益的事是美德呢?如果以后我有一个晚辈会不会不想教育她一切冠冕堂皇的东西,我从前就不喜欢人群和道理,看了这本书更不喜欢了

编辑于 2021-12-20 18:05

决定要推荐这本书之后,我去找了好多书评来看。


它们有的简明,有的端正,有的深邃,有的奇崛,而无一不是言之有物、有理、有趣。很多书评让我受益匪浅,仿佛把书重新读过一遍。这些书评首先就已经说明了这是一部有“门槛”的作品。

其实这本书的所谓“门槛”,也无非就是俄罗斯文学在国内共有的遭遇:人名长且相像,人物多而繁杂,75万字,近1000页的厚度……




而对于熟悉俄罗斯文学的读者而言,“曾经的苏联禁书”这个名号以及作者格罗斯曼本人的遭遇又都还不能构成非阅读不可的理由——类似格罗斯曼遭遇的俄苏文学大师可以开出一列长长的名单,他绝非境况最坏的那个。

所以仅仅看豆瓣的评分人数也可以知道,这并不是一部经常被提起的小说,比起常常和它放在一起相提并论的那些巨著——比如《战争与和平》。但其不同译者、不同出版社的几个版本,每一部评分都在9以上,最高分9.4。



在阅读《生存与命运》书评的时候,我读到了陶林写的这样一段话:

“人的一生中,不会有上帝为你预先开好书单,也无从知道自己会遭遇一部什么样的书,这本书会在不经意的阅读中如何改变你。这种变化,可以说是一种心灵的基因突变,能够突然地把一个人从惯常的思维和陈见中抛出来,进入到连自己都意想不到的境地。随着阅读量的几何级数增长,这种能够造成我心灵突变的书越来越少了。”
《生存与命运》就让他遭遇了心灵突变。

如果有心去看看《生存与命运》作者格罗斯曼的生平,很容易理解为什么他的作品能够有这样的力量。

格罗斯曼,苏俄记者、作家。1905年生于乌克兰别尔基切夫,毕业于莫斯科大学数理系,1930年代开始发表作品,得到高尔基、巴别尔等文坛大家赏识,1937年加入苏联作家协会。卫国战争爆发后,作为《红星报》特派记者深入前线采访报道,历时四年,见证了从莫斯科保卫战到攻克柏林几乎所有主要战役。战后,出版了小说《人民是不朽的》《为了正义的事业》等。

不难发现这是一位天之骄子。数理系毕业,25岁开始发表作品并且得到文坛赏识,做过战地记者,见证了保卫战到攻克柏林的几乎所有主要战役,战后发表主旋律作品并且获得成功——

然而命运就在这里转了个弯。而这个弯是格罗斯曼蓄谋已久的,或者说它的种子在前线时就已经萌发。

1960年,长篇小说《生存与命运》完稿,格罗斯曼整整写了八年,这期间他的四周万籁俱寂,连朋友也没有。
他拿着书稿去《旗》杂志编辑部的时候,没有想到在当时许多“出格”作品纷纷破土而出的“解冻”环境中,编辑部的主编们读完他的书稿之后依旧被吓得不轻,唯恐受到牵连和指控,迅速将手稿交到了苏联人谈之色变的克格勃(国家安全委员会)。

再之后就是查抄,封禁和恐吓。
格罗斯曼一病不起,但他还是不服,于是直接写信向赫鲁晓夫陈情:

“为何要封禁我这部也许在某种程度上能满足苏维埃人精神需求的书,这部没有谎言和污蔑,只有真理、痛苦和对人们的爱的书?为何要对我这部书稿采取行政暴力手段加以没收,并将它当做一个杀人犯那样予以关押?

………………

倘若我这部书满纸谎言,那就让想读到它的人们,让我三十年来为之创作的苏联读者来评判吧,让他们来说说,在我的书中,有的是真理还是谎言吧。但是,读者被剥夺了用世界上最严正的法庭(我指的是心灵的法庭、良心的法庭)来评判我和做的著作的可能性。过去和现在的我都希望有这样一种法庭。”(《文学问题》1988年第十期)

随后,苏共中央主管意识形态工作的苏斯洛夫召见了格罗斯曼,不仅禁止出版《生存与命运》,拒绝归还手稿,还强硬地威胁格罗斯曼――“出版这部小说想都不用想,两百年后也不可能出版。”

故事到这里,已经撞上一块铁板,就像电影的最高潮,如果不将镜头拉长拉远,观看者会无法喘息——
1980年,在格罗曼斯离世的16年后,这部作品的手稿被偷了出来,并在瑞士出版了俄文本。紧接着是德文版、英文版……所到之处无不引起轰动和强烈反响。


1988年,作品问世的28年后,《生存与命运》终于回到祖国,同苏联读者见面了。它在《十月》杂志上刊出,被分为四期连载,每期印数近三十万册,均不到两天便被抢购一空,买不到杂志的读者只能复印或者手抄。他们纷纷给报刊写信,称赞这部令人“潸然泪下”又“激动万分”的巨著,说它是这些年来读到的“最为出色的作品”。

讲到这里,我不得不停下来,插入一句格罗斯曼的话:

“人的历史不是一场善极力战胜恶的大战,人的历史是一场强大的恶极力把人性的种子碾成齑粉的大战。但如果今天人性没有被扼杀,那么恶已经不能取胜。”

他写下这段话的时候,或许也不会想到,自己和自己的作品要完成这样一场文化突围。

其实在《生存与命运》中,斯大林作为最高统帅并没有被大书特书,他的复杂心态也只是寥寥数笔。

“他比世界上任何人都清楚,这不仅是他对敌人的胜利,而且是他对过去的胜利。作为胜利者,他是不受审判的。”

作为一个后半生郁郁不得志的作家,曾经的主旋律作家格罗斯曼,用最后的这部巨著回到了人民中,他知道自己见过又道别的那些鲜活的生命,不是为了政治词汇而活着。

一个称职的前线记者,一个谨小慎微且不得志的作家。他的作品里没有才华横溢的大师手下恃才炫技的灿烂,他用清爽的文笔和直白的叙事,让纯粹的、巨大的悲悯感从75万字里突围出来。

冰山如何消融,大海如何纳百川,那是永无休止的叩问。

“这儿的人究竟是怎样呢?好也好得使我吃惊,坏也坏得使我吃惊,人与人大不相同,虽然都经历着同样的命运。电闪雷鸣的时候,大多数人都想方设法尽量躲避大雨,但你要知道,这并不意味着所有人都一样。而且躲雨的方法也各有不同。”



生存与命运

作者:[俄罗斯] 瓦西里·格罗斯曼



全景展现斯大林时期的苏联社会生活,并且深入到了人类社会“腹地中的腹地”——希特勒的灭绝营和斯大林的古拉格……

发布于 2020-12-14 16:17

经典总是不被时代说认可 的

发布于 2015-08-05 11:30

《生活与命运》是前苏联作家瓦西里·格罗斯曼所著的长篇小说。本书围绕一个家族在时代变迁中的故事展开。格罗斯曼以托尔斯泰式的宏大视角和写实笔法,讲述了沙波什尼科夫一家在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经历,并通过家族成员各自的遭际串起上百位出场人物与一系列交叉延伸的历史事件。历史的创痛、现实的积弊,权力与战争双重碾压之下人性的艰难处境,都以栩栩如生的深刻细节纳入其中。

原文摘录:

毫无意义的善良永远不灭的秘密,就在于它的无力。这种善良是不可战胜的。这种善良越傻,无力,没有意义,就越是巨大。恶对它无可奈何。

几千年来,人类在哲学和道德方面的领袖产生的一些观念,使善的概念越来越狭窄。善已经被划进了宗派、种族、阶级的圈子,在圈子以外的一切人已经进不了善的圈子了。有时这种善的概念本身会成为人生的灾难,成为比恶更恶的恶。

人的历史并非一场善极力战胜恶的大战。人的历史是一场强大的恶极力把人性的种子碾成齑粉的大战。但倘若今天人性没有在人身上被扼杀,那么恶已经不能取胜。

像大地一样辽阔、一样长久的,是痛苦。

索菲亚·奥西波芙娜甚至感到奇怪:走倒退的路,从人回到肮脏、可怜、失去名字和自由的牲口,只需要几天工夫:而从动物到人的路,却走了几百万年。

战争的秘密及其悲剧性,就是一个人有权力叫另一个人去死。

没有自由的生活!这是疾病。失去自由就等于失去健康。

晚霞具有一种特性,可以揭示事物的本质,可以使视觉变为画面,变为历史,变为感情,变为命运。一片片泥污和烟熏的痕迹在即将离去的夕阳中像成百上千的人在说话,人会看到逝去的幸福、无法挽回的损失、痛心的失误,也会看到希望的永恒的美。

光需要几百万年才能穿越的空间,精神霎时间就能穿越。

人的心灵世界竟有这样广大,相形之下,轰轰烈烈的战争简直算不上什么了。

发布于 2023-08-26 12:27

比起这位郁郁不得志的作者的小说,我更推荐去读一读他作为一位前线记者所留下的笔记

发布于 2023-10-03 1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