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
社会科学
人格
潜意识
弗洛伊德

如何理解弗洛伊德学说中的本我、自我和超我?

最近读了不少关于心理学的书,看到了关于弗洛伊德的学说,包括他对人格的解释。 于是想进一步深入了解弗洛伊德学说中的本我、自我和超我分别代表什么,怎样分别…
关注者
1,337
被浏览
777,975

91 个回答

这个问题可以借电影《卧虎藏龙》来理解。

2000年,导演李安拍了《卧虎藏龙》,是迄今为止唯一一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华语电影。

当年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很喜欢影片对中国古典审美意境的表达,但对理解片中人物感到困难,对白听起来也是云山雾罩。

最近重温这部电影,才理解到,原来,影片在武侠的外壳之下,讲述了一个关于人心和情感的故事。

就像片中李慕白所说:“江湖里卧虎藏龙,人心里何尝不是?”

那么,人心里又如何卧虎藏龙?

实际上,这“卧虎藏龙”,表现了人们心中的欲望和对欲望的压抑,如果从精神分析的角度解读,是人内心中本我和超我之间的冲突和争斗。

早在一百多年前,弗洛伊德提出了意识和潜意识(也称无意识)。在人们的潜意识中,有很多觉察不到的、隐秘的情感、愿望和冲动。他在晚年又进一步提出,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构成——

本我,与生俱来,遵循快乐原则。完全隐藏在潜意识内部。

超我,是父母教育和社会规则的内化,遵循道德原则。超我并非完全在意识之内,仍有我们难以觉察的部分隐藏在潜意识中。

显而易见,本我和超我的要求存在强烈的矛盾冲突,这些冲突是由自我来调节的。自我遵循现实原则。一部分能被意识到,但大部分仍存在于潜意识。自我责任重大,不仅需要兼顾内心的本我和超我,还要考虑外部现实的要求,承担着一仆三主的工作。

在《卧虎藏龙》这部影片中,李慕白(周润发饰)这个人物,是超我主导的

李慕白是一代大侠,无论剑法还是武德,都为人称颂。他和俞秀莲(杨紫琼饰)多年互相爱慕,但仅以知己相待,从未在一起。原因是,多年前俞秀莲的未婚夫孟思昭为了救李慕白而丧生。

对此,俞秀莲对玉娇龙(章子怡饰)做了这样的解释: “我们都是坚持要对得起思昭和那一纸婚约,你说的自由自在,我也渴望,但我从来也没有尝过……我虽然不是出身在官宦人家,但是一个女人一生该服从的道德和礼教并不少于你们。”

遵守道德和礼教,是超我的功能,而追随内心的情感和欲望,是来自本我的要求。李慕白有强大的超我,这么多年都在对本我的欲求严防死守,但他终究守得住吗?

这个问题在影片开始就有了答案:李慕白修炼未成,提早出关,来见俞秀莲。

他说:“这次闭关静坐的时候,我一度进入了一种很深的寂静,我的周围只有光,时间、空间都不存在了……我并没有得道的喜悦,相反的,却被一种寂灭的悲哀环绕。这悲哀超过了我所能承受的极限。我出了定,没法再继续。”

他还让俞秀莲将青冥剑转送给贝勒爷,说“该是离开江湖恩怨的时候了。”

他在修炼中体验到的,很深的寂静,寂灭的悲哀,似乎是,欲望的火焰熄灭了,本我的力量越来越微弱,而本我是生命的原动力,因此在欲望即将消亡之前,他感到了寂灭的悲哀。

经历这样的体验之后,他内心的三股力量经过调整,达成了新的妥协:原先被压抑的欲望得到允许浮出水面——他想和俞秀莲在一起。

至于退隐江湖,表面上,可能是为了避开现实中礼教的束缚和评判,而在更深层,似乎是为了逃避内在超我的道德审判。

电影中,俞秀莲领会到他的心意,于是小心的表示:“你来,我就等你。”——可见她是一直在等待的人。

而李慕白的回应很有趣,他含糊的说:“也许吧。”

可他在行动上更坚定一些——他来到北京找俞秀莲,还说:“我以为我们……已经讲好了嘛。”搞得俞秀莲一头雾水。

他这种纠结拧巴,心口不一,也反映出内心的矛盾挣扎。

后来,玉娇龙偷了青冥剑,李慕白不停追着玉娇龙还剑,还非要收她为徒,甚至不惜打破武当不收女弟子的规矩。竹林打斗那一场,看起来好像是暧昧的、高级的调情。

很多人看了电影有疑惑,李慕白对玉娇龙到底有没有情欲?他为什么被玉娇龙吸引,是因为她年轻漂亮又性感,还是因为她是难得的习武人才?

玉娇龙是什么样的人?放到现在看,就是一位十足的“问题少女”。她向往江湖的自由自在,看上青冥剑,就去偷,还偷两次。和俞秀莲对打,明明讲好打输就交出剑,结果输了非但不交,还用剑刺伤了人家,完全不念人家刚刚还在刀下留她一条性命。她逃婚后闯荡江湖,完全不讲江湖规矩,把无冤无仇的人都伤得不成样子。

玉娇龙身上,体现出明显的本我的特征:强烈的爱,强烈的攻击欲,自由,任性,无视道德和规则,反抗权威,毫不顾忌行为的后果。可以看出,她的超我非常弱,自我功能也不成熟。强烈的本我欲望缺乏超我的压制和自我的管理,让她成为“问题少女”,像一匹脱缰的野马。

这么说,似乎本我的欲望是危险的、自私的,好像并不是好东西,可另一方面,本我是生命的原动力。有欲望,才有活力、有力量。本我欲望的满足,带来的是最原始最直接的快乐。

这正是李慕白被玉娇龙吸引的根本原因。一个本我被深深压抑的人,反而更加向往这种无所顾忌的自由和力量。似乎是,自己无法满足的欲望,要通过她去实现。因此他会不由自主的想和玉娇龙发生联系,对她产生情欲也并不奇怪。就好像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乖乖的、循规蹈矩的女孩,反而喜欢痞痞坏坏的、玩世不恭的男生。

这也是为什么,玉娇龙虽做出不少“坏事”,可很多人看了电影,还是会莫名被这个人物触动,甚至有点暗暗的羡慕——没有人能在现实里活得像她这么爽,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敢爱敢恨,多带劲!

对于李慕白来说,他被玉娇龙身上这种本我的自由和力量吸引,那么他要如何与玉娇龙发生联系呢?这个愿望经过伪装,找到一条出路:收她为徒。既能满足本我的愿望,又能通过超我的道德审查,在现实中也光明正大,符合大侠的名声。而这全部的过程,都是在潜意识中完成的。

如果说,李慕白代表超我,玉娇龙代表本我,那么俞秀莲呢?她是三个人中自我功能最好的,本我自我超我三个部分力量平衡,这样内心冲突比较少。尽管她也受到礼教束缚,但她心里是想通的,还告诉李慕白:“压抑只会让感情越强烈。”

同时她对外部的现实也能处理得很好,让玉娇龙偷宝剑的复杂局面得到妥善解决。可以说,她代表了心理健康的状态,从结局来看,她是三位人物中唯一活下来的那个。

而李慕白,为救玉娇龙而死。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才能够冲破超我的防线,向俞秀莲表白:“我已经浪费了这一生,我要用这一口气对你说,我一直深爱着你,我宁愿游荡在你身边,做七天的野鬼跟随着你。就算落进最黑暗的地方,我的爱,也不会让我成为永远的孤魂。”

这段表白,深情,炽烈,也令人深深遗憾。而且,即便在最后,他的超我也在对他进行严酷的惩罚——如果留在俞秀莲身边,就要变成孤魂野鬼。

如果说李慕白死于超我太强,那么玉娇龙在片尾跳入万丈深渊,似乎是本我极度放纵带来的结局。玉娇龙跳崖前,提到了那个跳下深渊就能满足愿望的传说。由此可见,她的死,可能与愿望有关,或者说,与愿望无法满足带来的幻灭有关。她不顾一切的追求自由,却终究发现,自己无论如何也得不到真正的自由和快乐。

可见,健康的、适应性好的心理状态,既不是严厉的超我牢牢压抑天然的欲望,也不是本我无拘无束的放纵,而是三个部分都具备各自的力量,达成平衡。

怎样才能达到平衡呢?俞秀莲在李慕白死后对玉娇龙说的那句话,或许可以给我们一点提示:“不论你对此生的决定为何,一定要真诚的对待自己。”

何谓真诚的对待自己?必经的途径是更明白自己,也就是:对自己有更多的觉察,探索潜意识的记忆、情感与愿望,让冰山一点点浮出水面,将潜意识带入意识,这便是活得更明白了。

如果李慕白能明白,自己想收玉娇龙为徒,其实是因为他向往本我欲望的释放,那他就可以直接去和俞秀莲开开心心过日子,何必和玉娇龙纠缠以致丢掉性命?

从这个角度看,活不明白的,往往被称作命运;而活明白了,就会看到人生中本有更多的选择。

也许这才是我们想要的,最好的自由。


参考资料:钟杰,编剧心理课

----------------------

很高兴你看到这里,作为心理咨询师,我的工作领域包括情绪情感,人际关系,自我成长等等,如有心理咨询意愿,欢迎联系我的微信:joychen20160618

编辑于 2021-08-31 12:26

题主一连问了三个问题,我主要回答前面2个

1. 我就先来解释一下,自我、超我、本我的含义(人格的结构)

2. 关于防御机制

3. 其他心理学派与弗洛伊德有不同意见

1. 弗洛伊德学说中的本我、自我和超我分别代表什么,怎样分别理解他们?

不论意识、前意识、潜意识还是超我、自我、本我,本质都是对人格(personality)的结构化、功能化的描述。简单地说,超我、自我和本我是构成人格的成分。“人格”是一个麻烦的概念,不同的学派对人格有不同的理解,但现在心理学人格的看法基本上是差不多的,可以粗浅地理解为个体与自己与外界打交道的一套系统。

我们常常会听到意识前意识潜意识的概念,它们是弗洛伊德创立的经典精神分析中的名词;我们也常会听到伊底自我超我的概念。没错,它们也属于弗洛伊德的理论。这些概念其实都是用来描述人格的,弗洛伊德早期采用第一组概念来划分人格结构,称为人格两部结构模型。后来弗洛伊德发现了人格两部结构模型的局限性,他认为人格模型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解剖性”的,因此他提出将人格分为伊底、自我和超我的人格三部结构模型

在弗洛伊德的早期两部人格理论中,人格包含前意识(包括意识)和潜意识两大系统。意识(conscious)是包含正意识到的那部分人格,前意识(preconscious)包含容易进入意识到的人格部分,而潜意识(unconscious)是无法进入意识的那部分人格。通常情况下潜意识无法进入意识中,然可以通过“梦”等以掩饰的形式进入意识。可以通过下面这个比喻(我总觉得这个比喻怪怪的)来直观地理解人格系统是如何工作的

弗洛伊德做了一个比喻,将前意识和潜意识两大系统比作两个房间。潜意识系统就像一个大的前厅,而前意识系统就像接着前厅的一个小房间,意识也居住于这一房间内。在意识居住的小房间与潜意识居住的前厅之间的门槛上站着一个稽察官。未经他的许可,是不能进入会客室的。其中,潜意识其稽查作用。

下面是著名的“心理冰山”示意图,冰山里的名词是各部分人格结构包含的内容,这幅图能够帮助较好理解人格两部结构模型

开头已经提到过,弗洛伊德认为人格两部结构模型存在缺陷,针对缺陷,后期他又提出了人格的三部结构模型。在这个模型中,他将动机理论、认知理论和社会心理理论综合。伊底及其性本能和攻击本能可以看成一个动力系统,自我则代表人心中的理智部分,可以看成是一个认知系统,而超我是内化了的儿童的价值观念。

本我(id),又叫伊底,即“伊于胡底”,出自《诗经·小雅·小旻》,是高觉敷先生的翻译(因为我经常会搞混本我和自我,所以我习惯用“伊底”这个翻译)。伊底是与直接需要的满足有关的人格部分,主要由潜意识的性本能(即力比多libido)和攻击本能组成(在这里补充一下,弗洛伊德第一个将物理学的动力理论引入心理学,他认为人的一切精神活动都是心理能的作用。)伊底按照快乐原则行事,其核心就是满足个人当前的欲望。值得注意的是本我是人格形成的基础,从中可以分化出自我和超我。

超我(superego)是代表社会价值的人格部分,合并了社会价值观和价值准则。社会价值观和价值准则是通过父母传递给儿童的,儿童5岁时超我就发展起来了,儿童的超我包括“良心”和“理想自我”两个部分。“良心”通过惩罚,可以让儿童做了坏事后有犯罪感;“理想自我”通过奖励,可以让儿童做了好时候有自豪感。超我的职能是指导自我,限制本我的活动。

自我(ego)是协调本我和超我的需要同时又考虑外部现实的人格部分。随着儿童的逐渐长大,儿童学会如何与周围环境及环境中的人相互作用,他们在生命的头两年逐渐从本我中分离出来,自我努力,满足本我的需要。

人格的三部分:伊底、自我和超我不是鼓励的,存在相互作用的,构成一个整体,但是这个整体往往是冲突的,这种冲突会产生焦虑,个体会产生一套机制来防御焦虑,也就是题主的第2个问题。

以上则是对弗洛伊德关于人格结构的理论的简述,这两种模型并非独立的,意识、前意识、潜意识和伊底、自我、本我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2. 据说这是人类行为和自卫机制的原因,这是什么意思?

弗洛伊德提出的人格模型本质上是冲突模型。自我要侍候三个苛刻的主人(外在世界、超我和伊底),尽力调和这三个主人的要求和主张。伊底的欲望无穷无尽,如性欲、饮食的欲望等等,自我需要限制为社会价值规范和超我所不允许的欲望,如阻止人强奸;同时自我又满足一部分为社会规范所允许的要求,如饥饿时想要吃东西。超我和伊底的要求总是有分歧的,少部分是可以轻松解决的,但大部分往往是难以调和的,自我处在三面包围中,这种保卫就是冲突,而冲突过于剧烈,就会发展出焦虑来对待(比如说性欲,强奸肯定是不被允许的,那么就自慰喽,自慰总行了吧,如果还不行,那就麻烦了)。

产生的焦虑也很有讲究,焦虑是是对不可发泄的性冲动的有害反应应,它分为道德焦虑、现实焦虑、神经症性焦虑和常见恐惧症等。弗洛伊德认为由出生而产生的分离感(不安全感)是一切后来出现的焦虑的基础。 一种比较著名而又典型的焦虑就是“去势情节”(对可能失去生殖器的焦虑)。

如果焦虑一直存在,而个体又在精神上主观上夸大负面情绪,很可能导致行为过度反应,最后会产生神经症。所以为了有效地应对焦虑,防止其产生神经症,人类就发展出了一套防御机制来应对焦虑。典型的防御机制包括压抑反向置换固着退化投射或者升华等。我来举两个例子吧,一个单身狗无处发泄性欲,有觉得打飞机有罪恶感会危害身体健康(误),于是说服自己打飞机有益身体、放松身心、舒活筋骨,于是他愉快地打起了飞机,这就是反向;另一个例子是关于弗洛伊德说的,他说达芬奇有恋母情节,他通过《蒙娜丽莎》中的“圣母”来升华自己的恋母情节。

这就是防御机制(开车~)

3. 又有其他心理学派与弗洛伊德有不同意见?请问怎么理解这些问题?

这个问题太大了,心理学流派有好多,并未精神分析内部也有发展。所以我就只上一张图精神分析发展的图啦


另外还多人可能只知道弗洛伊德的自我、超我、本我,所以放一张图,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全貌~



Reference

叶奕乾 《现代人格心理学》 第二版 上海教育出版社

郭本禹 《西方心理学史》 第二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编辑于 2017-01-17 20:56

举个栗子,比如说你在减肥,经过一条美食街,特别想吃东西这就是本我,而你要减肥所以你的内心告诉你不能吃,这就叫超我,最后你决定吃一点点,这就是自我。

本我是一个人兽性的,自然的欲望,超我是一个人精神的,完全理性化的几乎不可能出现的完美的行为,而自我就是本我和超我之间的一个平衡点。

编辑于 2016-03-02 07:23
本我是本来的我是充满原始欲望冲动的超我是受到期许的我必须符合社会规范的要求自我则是本我和超我互相冲突的场域是充满矛盾与紧张的它同时也是我们表现出与他人互动的这一面

弗洛伊德学派将人类所有的行为用潜意识来解释

等于是把人类复杂的行为

全部化约为一个简单的因素

接着

它又用性欲来解释潜意识

人的潜意识充满了各种爱欲情绪

是非常丰富的

因此这样的化约太过狭隘

探讨自我可以参考心理学的说法心理学所研究的正是人的心理所以对于人的问题尤其是自我的问题一向有独到的见解

心理学的发展是晚近的事情约十九世纪末期才兴起至今不过一百多年在这之前人们主要是透过宗教信仰来解释心理方面的问题譬如在中世纪西方人信仰天主教天主教相信人有原罪所以人做坏事是可以被理解的正因为人有这种劣根性所以需要信仰需要为自己做错的事忏悔由此就产生了告解confession的仪式

然而从启蒙运动以来理性大放光明人们把科学当成唯一的真理以此作为知识的典型再去从事各个领域的研究而在人类心理方面许多人也开始尝试透过科学研究的模式去了解人的行为探讨人与动物的不同之处

决定自我行为主义

心理学上的行为主义Behaviorism盛行于美国其主导美国在人类学科方面的研究长达半个世纪之久并且对于美国政府和整个社会产生极为巨大的影响

行为主义心理学基本上是把人当作动物来看想要透过这种方式掌握人的概念因为科学讲究的是数量化与物质化否则无法清楚确定研究的对象由此可知心理学在发展的初期阶段是不谈意识也不谈情绪的

巴甫洛夫的实验

谈到行为主义心理学首先要介绍的是苏联的巴甫洛夫I. P. Pavlov, 1849-1936他最著名的是一个关于狗的实验狗看到食物的时候会分泌唾液这是一种自然反应称为非制约行为如果每次把食物给狗之前先摇铃久而久之狗一听到摇铃声就会分泌唾液如此一来摇铃声就变成了一种制约

巴甫洛夫的实验最终目的是要了解何谓学习因此他首先要分辨一只狗要如何才能学会一些事情他的发现是给狗一个信号铃声然后给它一些食物狗就会开始产生反应分泌唾液最后信号会形成制约变成食物的代表到最后只要有信号就会产生反应由此可知动物亦会透过信号来联想

这种学习方式也可以用在人的身上让小孩去喜欢或讨厌某种东西譬如我们给小孩一只黑色的玩具熊的同时发出一声巨响让他吓一跳从此以后这个小孩可能看到黑色的熊就会害怕换句话说同时出现的两样东西在小孩心中会产生一种因果关系的联想这是第一步的实验其所运用的是刺激—反应的原理

我们可以把这个实验加以延伸譬如说铃声之前再加上闪光到最后就会变成一有闪光就分泌唾液依此类推最后会变成一系列的制约然而如果把这个实验应用在人的身上变成是用人的身体来决定自我如此一来人不过是一个躯体和动物一样可以用同样的模式加以了解干涉甚至是操纵

虽然行为主义心理学看似具有科学依据然而它认定人与动物一样因此以动物作为实验对象想要借由动物的反应推演出人类的学习行为事实上这是一种相当粗糙的生物学观点

斯金纳的盒子

斯金纳B. F. Skinner1904-1990最广为人知的发明是所谓的斯金纳的盒子Skinners Box这个盒子里面有三样东西一个杠杆一个食盘一支可发出声音的汽笛如果将一只饥饿的老鼠放进盒子里它会在里面到处冲撞当它不小心撞到杠杆马上就有一份食物掉落到盘子里并且伴随着一声的悦耳短音经过一两次之后老鼠只要肚子饿就会去碰杠杆因为它知道这样会有食物出现这种实验理论称为反应与酬赏亦即只要反应正确就会得到酬赏

这个实验所证明的是除了刺激—反应以外动物还具有更进一步的学习能力至于汽笛声的作用则在于庆贺得到食物汽笛声是一种开心喜悦的象征换言之食物是主要的酬赏而汽笛声则是次要的酬赏是附带的有时候老鼠即使不饿也会去触碰杠杆听听汽笛的声音视之为另一种酬赏

这个理论对于人类的学习也有一定的影响力每个人在读书阶段都少不了用一些方式来增强学习动机譬如在大学之中有些老师会以出席率作为加分的参考如此一来学生的上课意愿就会提高这是因为人也是一种生物具有直接的联想能力往往会为了追求合理的酬赏而尽力去达成某些要求由此可知我们可以借由各种情境的设计让学习产生良好的效果

斯金纳这个实验最大的问题仍然在于把人视为与动物相同如同前面所述这种想法太过粗糙忽略了人的特色

行为主义的基本原则

动物心理学Animal Psychology研究我们身边的动物如何经过训练之后可以落实学习的成效这种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预测行为并且加以控制

在动物心理学的研究中有一些原则刺激与反应制约与反射尝试与错误学习过程中也常会使用到尝试与错误的方式先试试一种方式如果错了再继续尝试另一种方式譬如在电影侏罗纪公园里面迅猛龙被关在一个类似堡垒的地方它们会一直撞击四周的墙壁企图脱逃出去并且绝对不会重复撞击同样的地方这就是一个尝试与错误的学习过程

一种动物的聪明程度就是看尝试错误的时间长短人类也是一样尝试错误的时间越短代表这个人越聪明因此我们要训练自己培养联想的能力减少犯错的时间和次数这样一来学习效果自然就会增加

归纳主义Inductionism或观察主义Observationism效法科学而不谈意识和内省

归纳是指从许多个别的案子找出共通点再归结出一个大原则譬如根据我所看过的北极熊都是白的可以归纳出凡是北极熊都是白的然而归纳法的困难在于就算看到一百只北极熊都是白的也不能保证第一百零一只北极熊一定会是白的

观察主义是指一切只以可以观察到的行为为主行为主义之所以称作行为主义就是因为它完全只观察人在行为上的表现而不谈意识无视于人的内心活动状态因此如果一个人的行为出现偏差行为主义者会单纯就其行为表现找出问题所在而不会去探讨这个人的内心是否有问题

找出问题之后则要作进一步的矫正而行为主义者进行矫正的方式就是利用刺激—反应反应—酬赏的原则来达到他们所预期的目标用这种方式来矫正小孩子或者犯罪者的行为偏差效果是很难预测的因为这种方式效法科学讲求归纳与观察而忽略了内省的层面

联结主义Associationism亦可称为联想主义上述提过巴甫洛夫的实验给食物之前先摇铃久而久之狗听到铃声就知道有食物可吃这就是一种联想铃声食物联结在一起

由此可知联结主义者认为我们可以设计制约的情况用于学习并且预测及控制未来这一派思想深受美国人喜爱因为它注重科学讲究观察能够使整个社会按照理想状况加以设计与规划我们可以看到美国在城镇的开发教育的环境安排移民数量的限制等诸多方面都是经过仔细地观察研究而有明确的条件制约其目的就在于希望使一切的运作产生最大的成效

然而有时候明确的制约不见得会产生最大的成效更何况标准是人定的如果一定要以相同与固定的标准去要求每一样事情恐怕最后的结果不会如想象中完美

行为主义的基本主张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两位代表人物为华生J. B. Watson1878-1958和斯金纳基本主张大约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点

人是动物之一与其他动物并无本质的区别此概念是根据达尔文Charles Darwin, 1809-1882的演化论而来的他认为人是从其他动物演化而来而非上帝特地创造出来的因为人与其他动物在身体上的差别相当有限只是行为的类型不同复杂的程度有别并且人类具有语言能力

环境决定人的行为许多从事教育工作的人都同意人的行为是由环境所决定的然而如果人的行为是由环境所决定那么人还需要负什么责任呢

许多律师为罪犯辩护时都会提出环境因素作为犯罪行为的托辞譬如强调这个罪犯从小在贫民区长大触目所及皆是贩毒抢劫偷窃等因此才造成暴力的行为然而我们应该进一步询问为什么其他生长在相同环境中的人并没有做出一样的犯罪行为呢由此可见人的行为并不是完全由环境所决定的

环境确实也会对人造成影响特别是人生最初的五六年经历由父母创造的环境所主导将会影响一生因为人从出生到六岁之前是非常脆弱的这时候的小孩还没有自行选择的能力必须完全依赖父母在这种情况下父母所营造出来的环境会决定小孩的某些基本行为模式以及与别人的互动关系

总之人的行为是很复杂的不能将环境当作影响行为的唯一因素

人格只是习惯系统的最后成品

编辑于 2024-03-11 18:09

1、淘汰论

说弗洛伊德的理论过时啦淘汰啦,理论已经被推翻,像某些理论现在已经没人提了。我可以明确的告诉大家,弗洛伊德的理论从1895年《癔症研究》开始到现在基本没有变化,更谈不上推翻,因为不可能推翻。正常情况下一个小生命坠地不吃奶就得饿死,他的世界里只有填饱肚子,吃奶就成为了一个人的最大刺激来源--口欲期,饿了就不舒服,饱了就舒服,这叫做快乐原则。当他发现味他奶的人是他的妈妈(也可以是其他人),从这一刻起一个人的情感链接就会出现,小婴儿从自恋状态形成客体关系,弗洛伊德把链接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东西叫做libido(就是你们说的性),从此俄狄浦斯情节开始发展这也是乱伦原型,你怎么推翻?难道发现母亲之后瞬间爱上楼下看门王大爷?还是说一个人不应该有情感?当他渐渐发育发现有一天这个世界不是只有他妈妈而是有另外一个重要客体他的爸爸存在时,他与母亲的天堂般的关系开始有了挑战,他不能独自占有妈妈想把父亲除掉,俄狄浦斯情节的形成,这就是弑父的原型,这怎么推翻?难道突然有人抢你钱你的第一反应是高兴?但是他也爱父亲,也不是他的对手,所以我不能除掉他,这叫做现实原则。学习父母到心里的这个过程叫做内化,内化这个不能杀的人从而形成禁令,这个东西叫做超我。整个俄狄浦斯的形成过程就叫做三我之间的冲突,形成的症状(也可以没有症状)就叫做压抑。这就是一个人的正常发展,这是怎么过时的?怎么推翻?更有甚者说弗洛伊德的理论都是假设都是错的,一切理论都要在治疗情景之下讨论,百分之99的人连临床操作理论都分不清吧,弗洛伊德的所有理论都是来自治疗,假如弗洛伊德错了那病人症状怎么好的?

2、疗效论

有人说“精神分析跟其他疗法效果也差不多,其实真正的疗效是因为双方之间真诚良好的关系“”。呵呵,假如一段真诚良好的关系就能治愈心理疾病的话就不需要有这个行业,更没弗洛伊德什么事,精神病院也不需要建立,街道大妈就能把这事办了。我真不知道这句话从谁嘴里冒出来的,严格意义上讲三个流派:人本,认知行为,精神分析。我想另外两个疗法代表人物拽出没人敢说这句话。而且这世界上只有精神分析真真正正是根据治疗师与病人之间的关系进行治疗的疗法,精神分析对治疗设置的把握是最严格和正规的,它有自己的行业规矩。必须在保持设置的情况下才会出现一种情况叫做移情神经症“对移情与阻抗的分析才叫做精神分析”这是弗洛伊德定义精神分析的原话,这也是让病人好转的唯一机会也就是移情解释,移情都不明白还在那谈治疗关系实在是太过苍白无力。

3、抛弃论

心理治疗已经抛弃了精神分析,现在很少有咨询师作心理治疗。对于这种无知的人我就想问你一句话:你真的做过治疗吗? 现在真正做精神分析的人确实是少数,但是少数不代表被抛弃。很少有人作精神分析不是因为被抛弃了,而是因为他们不会。精神分析从开创到现在一直都是少数人在使用。就算是现在一周一次的治疗一个合适的病人,起码要经历两年才会出现移情神經症,移情的出现才会导出精神分析的前提--精神分析情景,这时候自由联想强度才会够梦的解析才真正的叫做解析潜意识才会浮现从这开始才谈得上精神分析,有的病人一辈子都达不到这个状态,你在那分析谁啊?差不多每一千个病人才能有一个病人能达到这个程度,你们知道这个过程有多难吗?最经典的精神分析一周6次持续好几年,这要耗费多少财力精力,病人为什么会来,你们想过吗,难道他们上辈子欠治疗师的?现在的一些混子(我不承认他们是咨询师)一辈子只会一个不知道在哪学的什么狗屁疗法,病人来了也不管你是谁,也不管你什么症状上来就用我管你好不好反正我钱挣了你爱来不来。这种人不抛弃精神分析他们靠什么维持自己的脸面?知乎上不乏有做过长程治疗的人问一问他们几百次是怎么过来的,治疗师真的用过什么技术吗?,不要看几个词汇就感觉自己懂精神分析,差的实在太远了。


4、主观论

说弗洛伊德的理论主观性太强,不可证伪,可以说主观性太强,但是我要在这说一句,精神分析的主观性不是来自弗洛伊德,而是来自于病人。“俄狄浦斯情节”、“本我、自我、超我”、“阻抗”、“潜意识”、“压抑”所有理论描述的都是治疗室里的现象,这个“主观性”是在治疗室里磨出来的,不是弗洛伊德随意编的,它只有在精神分析情景之下才有可能发生。乱伦不是弗洛伊德说的,那是病人亲口谈出来的。只要治疗到达一种程度,不管你是谁,终究要面对的就是俄狄浦斯情节,也只有这种“主观性”的出现才预示了病人的变化,真正的治疗效果才会出现,弗洛伊德管病人的这种“主观性”叫做自由联想,治疗师跟随自由联想的状态叫做共情。不懂得精神分析情景的存在,所有外行人的理解也只不过是盲人摸象罢了。

5、科学论

我是真的不知道精神分析碍着科学什么事了,我也不知道你们这么批判精神分析不科学的意义是什么。假如把人类心理活动比喻成浩瀚宇宙,那么弗洛伊德就是描述宇宙的人,但是弗洛伊德的伟大之处不在于他怎样描述了宇宙,而在于他发明了太空望远镜,而你们甚至跟本不知道有太空望远镜的存在但是却在那挑他描述宇宙的用词不当、文笔拙劣,语言生硬,从而判定他说的是错的,这有根据可寻吗?你可以反对精神分析,但是你用科学反对的不只是精神分析的不成立,而是整个人类的心理活动的不存在。因为按照你们的语调说精神分析理论不可证伪,所以不用去学,而精神分析理论描述的是人的心理活动,我是不是可以理解成人类的心理活动是不能科学证实的所以根本不用去研究人类的心理活动?那你们研究心理学的目的又是什么?你们这么懂科学为什么不能把中国足球带出亚洲走向世界?哪个职业运动员踢完球之后用科学的角度向大家汇报我是怎么踢的,我传球的这个弧度是根据什么几何规律来的,我这脚射门符合了哪条物理定律。又有哪条法律规定观众非要符合国家运动员水平才能观看比赛,你拿个爆米花老老实实坐电视机前面看谁拦着你了么?你非要什么科学定律呢?这挨着吗?

为什么会有谋杀?为什么会有乱伦?为什么人会吃人,会吃屎?人的爱与恨从哪来?为什么要从虐待中找快感,在变态中求希望?人类为什么不能承认自己的丑恶?你为什么要装科学家?人类千千万万的心理活动无法用科学证明为什么你们不能证明一下,为什么非要抓着精神分析不放?饶了精神分析吧,放过弗洛伊德吧,他并有没有害人,非要把他往科学上扯什么呢?


此文送给某些傻吊

编辑于 2018-03-18 12:48

佛洛伊德有一句话,就很好地阐释了“本我与自我”:本我是马,自我是马车夫,马是驱动力,马车夫给马指引方向,自我要驾驭本我,但马可能不听话,二者就会僵持不下,直到一方屈服。

而我以为,只有当马车夫驯服了马,指哪打哪,人马合一,才有可能臻至超我的境界。

其实本我、自我、超我,这三者之间都是有各自分工的,健全的人格必须维持这三者之间的平衡,倾向于任何极端都很可能会造成心理失调。

冯唐有一个类似的观点是,他认为一个相对完整的人的定义就是,释放兽性,体味人性,挖掘神性。

兽性是本我,人性是自我,神性是超我。

这么一对比,可能就好理解得多了。

那什么是兽性?兽性不仅仅是我们人原始的本能,也包括我们的五官六感,眼鼻舌身意对世界的感知能力,身体对情绪的疏导能力,不通过讲道理、做分析就能发起行动、获得自由的能力(直觉)。

什么又是人性?人性都是自私的,各种贪、嗔、痴、慢、疑(佛门五毒心)都是人性。但活在一个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中,自私的人性又是必然的。

而神性,也没有那么复杂,所谓的神性并非是全知全能全善,而是创造。当你创造出一点跟过去不一样的东西,活出更多的人样儿,成为一个比降临人世之初更好的人,你也就超越了自我,所以神性是超我。

以上,供参考。

发布于 2023-04-07 15:08

卧虎藏龙 影片中的三位主要人物性格各有千秋玉娇龙生机勃勃有狠厉有稚嫩李慕白偏偏儒雅虚怀若谷俞秀莲隐忍克制端端大方他们分别对应着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的三个本我超我和自我

下面我们通过影片人物对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来进行详细的讲解

玉娇龙本我

弗洛伊德这样说本我它充斥着来自本能的能量但是它没有组织不能产生任何集合意志只能力争使受享乐原则的本能需求得到满足人的本能是什么在这个问题上东西方有着一致的理解——饮食男女本能就是基本的生理需求遵守着快乐原则简单来说就是爷怎么高兴怎么来不受任何规则的束缚它寻求着直接的表达和立刻的满足就像一个嘴馋的小孩子刚刚买了糖妈妈我马上就要吃想要什么马上就要得到

回看片中的玉娇龙她作为官家小姐身份贵重却又有着追求自由的心她迷茫不知道自己究竟要什么要往哪里走我看不到天地的边不知道自己该往哪里去不知道自己该跟谁她知道自己不想做一个被控制的木偶她在江湖上开始了关于自己的探索仗着武功偷剑在酒楼里大开杀戒她在外面的世界里肆意挥洒着自己的意愿不讲什么江湖规矩遇到李慕白后也不愿听从训诫遇到罗小虎后私奔出逃……玉娇龙正是本我的化身

这里要提到弗洛伊德的另一个重要学说本能论的观点他认为人的本能有两种生本能和死本能生本能的主要成分是性本能注意这里及下文所说的并非单指我们熟知的性欲而是包含着爱欲的一种发展进取的力量本我正是被性本能所驱动的为人们的一举一动提供动力和能量死本能则是一种破坏攻击性的力量有着求死的欲望当死本能指向外部时人们欺负侵害他人指向自身时身心自虐最终走向死亡玉娇龙的自杀结局也正暗合了死本能的这一点

玉娇龙在生本能的驱动下反抗着父权制文化背景下的社会对女性的种种桎梏追求爱情追逐自由大胆地施展武艺敢爱敢恨她的师父碧眼狐狸其实也是本我的代表之一在封建年代里一辈子不婚不做母亲不做妻子杀了江南鹤试图取而代之同时还把这种大胆的反抗精神留给了徒弟玉娇龙碧眼狐狸身死但玉娇龙传递了她的精神玉娇龙其实正是娇龙

李慕白超我

如果说本我遵循着快乐原则那么超我就遵循着道德原则超我从儿童早期体验的奖赏和惩罚中产生代表着人心理结构中道德和伦理的一面当小孩子哭闹着要糖吃的时候大人总会教导他不要吵闹要学会忍耐要把糖分给别的小朋友就这样小孩子学会了大人们的传统价值观和社会理想并把这些规范作为要求自己思想行为的准则超我也就渐渐形成了超我或者说是社会规范和权威控制着人的行为不让人受到本我的驱使为所欲为是什么让你做了坏事说了违心的话之后哪怕没被人发现也暗自惴惴不安正是超我

李慕白可谓是超我的现实化身他克制着自己对俞秀莲深厚的感情对桀骜的玉娇龙本我既欣赏又像老师一般试图驯服她本我自然不服超我的管教于是在影片中出现了不止一次两人对阵的场面

编辑于 2024-03-11 19:49

本我是本能欲望这些,超我是期望理想,自我是权衡决定

比如说减肥,一个食欲很好所以胖,急需减肥的人为锻炼散步

走着走着看到烤肉店,本能开始多分泌口水,产生强烈食欲

本我引领这人的脚进入烤肉店,减肥餐太清淡,必须去点上几十串烤肉和啤酒吃个够,喝个痛快

超我提醒这个人不要进去,一进去控制不住辛苦健身减肥成果全毁!要考虑社会评价个人形象,以及身体健康亲友期待等问题,所以不能仅仅遵循欲望行事,必须不能进去

这种情况下,因为本我和超我发生了矛盾,如果一直拉锯这个人会站在烤肉店门口一动不动,这就明显耽误时间也妨碍了这个人正常生活,因此犹豫一阵必须做出权衡决定,这就是自我来完成

于是自我考虑到本我的需求和超我的期望,最后可能决定大吃一顿第二天加倍锻炼,也可能是无视烤肉店直接走开,还可能选择折中,点两串青椒土豆片解解馋喝个矿泉水就走之类

总之,往往只考虑本我会导致现实中很多问题包括带来焦虑和负罪感(比如上述的减肥不利),只考虑超我也会使得一个人感到压抑不快乐情绪低落、易怒等

这种矛盾中,如果自我不去权衡两者作出决定会形成僵局,感到本我方面需求也没实现,超我需求还是没实现,时间还虚耗了

所以自我就需要做出适时的权衡决定,根据目前的本我和超我不同需求情况和程度来决定偏向哪一方或是折中一下,以便总体上让一个人做出的决定更能符合他所面临的现实(包括内心和外界’欲望与理想),从现实可行的角度最大程度体现他的各方面需求和目的

当本我和超我对抗非常激烈的时候,比如减肥愿望非常强烈,食欲同样非常强烈的情况下,往往一两件小事会起到影响自我最后决定的作用,比如遇到不顺心的小事,可能就会让一个人倾向于满足“本我”欲望来提振情绪开吃,或者情绪比较好比较振奋,往往就会下定决心离开烤肉店,把减肥进行到底,说白了也就类似于拔河双方精疲力尽,往往一阵风的风向就能决定胜负归属

自我经常做出偏向本我裁决的人,往往就是我行我素很有个性,但缺点是也表现为在自己没兴趣或是违背自身愿望的地方耐力耐心不够,有时候体现在学习和体重控制方面,就是学习成绩不高,体重失控,以及很多人说的“孩子气不成熟”,诸如此类,不过也有人认为这样的人比较“活得真实”,喜怒形于色说话直爽,愿意和这样的人交朋友

自我经常做出偏向超我裁决的人,往往会比较有耐心比较成熟,能综合考虑别人意见顾全大局,意志力忍耐力较强,但往往也会觉得“累”,有一种压抑自己的疲惫感在累积,累积到一定程度有时候表现为在城市里事业比较成功的人突然辞职去周游各地之类的行为

选择折中也有问题,那就是哪方面的目的也没有彻底达到,比如徘徊在烤肉店前为减肥还是解馋发愁之后,选择买了两串土豆片喝了瓶矿泉水,表面看是折中两个相反的意见,实际上既没有彻底解馋,也没有完全减肥,有时候反而增加了心理压力,所以这种选择也有问题

当然补充一点,正常社会秩序中大部分人的自我权衡范围,以及本我超我的矛盾范围还是位于法律界限以内的

编辑于 2017-07-23 00:58

每个人生来都是熊孩子,打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想要享受一切能给自己带来愉快感的项目。从最一开始的吸奶,到后来顺畅的排泄,再到肆意破坏打砸抢(典型熊孩子行为)、性冲动(玩弄生殖器、偷看邻居姐姐洗澡、对外人展示自己丁丁……),这些行为都会让人得到快感。这位熊孩子名字叫“本我”,奉行的是极致的“享乐主义”。

但熊孩子得有人管啊,每个人都是熊孩子,这世界岂不是一片混(yin)乱(luan)?所以本我小朋友在某些享乐的过程当中都会遇到一些“挫折”——打砸抢宅男叔叔的手办,被宅男叔叔男子单打;往商场钢琴里倒水导致爹妈赔了一百万回家被混合双打;睡前玩自己小丁丁不亦乐乎时,老妈杀了个回马枪结果女子单打;偷窥邻居姐姐时被发现人生中第一次被骂“凑牛忙”……这些挫折逐渐让这个熊孩子认识到,原来我不能随便享乐,乱享乐是要吃苦头的。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本我小朋友的旁边多了一位叫“超我”的大哥哥,这位大哥哥气质高冷,着装禁欲,寡言少语,言行举止无不遵循着本我小朋友所知道的一切社会准则,俨然是一位(处女座的)理想主义者。本我从来没把超我当作朋友,只是总觉得自己走到哪儿,这个冷若冰霜的存在就跟到哪儿,各干各的事,也不怎么干涉自己的熊孩子行为,顶多摆出一副“我就在一旁静静地看着你装X”的样子,让本我小朋友好生难受。尤其是当本我把爪子伸向自己的小丁丁,或者把爪子伸向宅男叔叔的新手办,再或者想闯个红灯过马路、吃个霸王餐逃之夭夭、对最讨厌的小明同学骂上几句刚学的脏话的时候,超我哥哥冷峻的目光蓦然射向了本我小朋友……

这种被注视的感觉,是很蛋疼的。

本我小朋友一开始非常讨厌超我,觉得他到哪儿都跟着,自己没法自由地撒野了;当然也有几次,本我趁超我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成功地撒了几次野爽了一把,但这种执意犯贱的行为,更多地则是再次引来久违的单双打,以及其他人鄙视的目光。每次经历这种尴尬,超我的形象都会更加伟岸一点,目光更加犀利一点。(与其被其他人鄙视带来尴尬,还不如被超我哥哥自己人鄙视呢,哼)

慢慢地,本我小朋友发现,自从超我哥哥对自己尾行开始,自己被混合双打、女子单打之类的挫折逐渐变少了,好几次还将自己挽救于水火之中,他竟然对超我哥哥产生了莫名的依赖!这是多么复杂的一种感情啊!

多年以后,本我和超我合体了(编不下去太丧失了。。),诞生了一个新成员,名叫“自我”(事实上从本我与超我刚刚在一起时,自我就已经在孕育了。。OMG越来越丧失了。。。这个自我既不像熊孩子本我一样乱来,又不像冰山男超我一样禁欲,在社会生活里人模人样,道貌岸然;但因为和超我爸爸相处了那么多年,搞清楚了超我的作息规律,所以也会挑准时机好好纵一把欲。自我的秉承的原则,就是“现实原则”。见机行事,享快乐与守规矩两不误,生活才能萌萌哒!

所以动画片里有时会出现这样一个桥段,当主人公要作某个抉择的时候,两边会出现一个恶魔,一个天使,其实就是自我在面临着本我冲动与超我约束的影响。

上面的答案里提到了防御机制,其实就是本我小朋友为了躲避超我哥哥去享乐,而采取的自欺欺人的种种方式(果然是愚蠢的人类啊!)

另外,并不是每一户人家的超我哥哥都是这么强大有威慑力,有些人的本我天生就很大,或者从小享乐过程中的挫折很少,导致超我很弱小、眼神不犀利、注视的场合“不寻常”,都会使得后天形成的自我各不相同。

编辑于 2015-08-19 13:29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有三个组成部分:

「本我」,「自我」,「超我」。

这三者在意识、无意识活动机制下,在性力发展的关系中形成起来。

1.「本我」是一种原始的力量来源,是遗传下来的本能。

「本我」要求满足基本的生物需求,毫无掩盖与约束,寻找直接的肉体快乐。

这种要求若有迟缓人就会感到烦扰懊恼,其结果不是这种原动力消失或减弱,而是企图满足的要求更加迫切。

因而在「本我」的动力下,一切困难、疼痛和挫折都要不计成本地去克服。

「本我」策动的力量如受到压抑,就会改变方向而转移地方。

「本我」是个体发生史上最古老的。

新生儿纯粹由生物冲动——饥、渴、暖的感受,睡眠的需要等——驱使他的活动。

「本我」就是这些生物冲动。

新生儿的活动没有什么社会影响可言,因为他们至少要在两个月之后才能有明显的社会知觉。

弗洛伊德认为,生物需要在人的一生中持续存在,所以「本我」是人格的一个永存的部分,在人一生的精神生活中,「本我」起了最重要的作用。

2.「自我」是人格结构的表层,但也只是部分意识而已。

人若在「本我」控制的社会中,危险与恐惧则是难以想象的,因为「本我」不受任何管制。

幸而「本我」得到人格中「自我」的检查。

「自我」是「本我」的对立面,在与环境接触过程中由「本我」发展起来。

婴儿最初只有「本我」这一部分,但婴儿不久就会对环境中的各种方面产生反应,包括社会方面。

婴儿不断长大,生物冲动的影响就以各种方式受到改变。

按照弗洛伊德的说法,婴儿为了满足「本我」的要求,逐渐懂得用某种方式比用其他方式能够更快更有效地得到满足。

结果是婴儿会按照活动后果的经验来发展活动或抑制活动。

此时婴儿的行为比之生活开始的时候,变得更少盲目性。

弗洛伊德说:在环绕我们的真实外界的影响下,「本我」的一部分获得了特殊的发展,产生一个特殊的组织,作为「本我」和外界之间的中介,我们精神生活的这一部分可以命名为「自我」。

「自我」是「本我」与外界关系的调节者。

「自我」要调节外界与「本我」,一面使「本我」适应外界的要求,一面用肌肉的活动使世界满足「本我」的欲望。

「自我」对外界的功能是感知外界刺激,将经验消化、储存。

外界刺激若过强,「自我」则避之,若适合则就之。

「自我」对「本我」的功能是指挥它,决定它的各种要求是否允许其满足。

这种调节是根据快乐与不快乐原则及现实原则来进行的。

「本我」的要求若得到满足就产生快感,若不被满足就产生不快感,若遇到可能增加不快感的情况则产生焦虑不安。

3.「超我」。

在和环境的交往中,儿童不仅发展了「自我」,而且还知道了什么是对的和什么是错的,能够对正确与错误做出辨别。

这就是人格中的「超我」,与一般人所谓良心相似。

弗洛伊德在人格中加入「超我」,是由于在进行精神分析时,他发现许多病人因违背良心而内疚,有一种强烈的犯罪之感。

可见「超我」有许多清规戒律,强迫「自我」遵守。

而这些清规戒律都是来自内心,来自「本我」及「本我」的内部冲突,而不是外部环境应急规则的驱使。

从种族发展来看,「超我」起源于原始人。

动物因与环境接触,「自我」多少可以发展一些,但「超我」则是人类特有的。

「超我」的原形虽然是从遗传传给个体,但主要是由儿童期受挫折的性冲动为根据。

所以它是婴儿时期的延长及性欲延迟的结果。

「超我」在较大程度上依赖父母的影响。

就像弗洛伊德所说:「在这冗长的儿童时期,正在长大的人依赖父母生活,留下了一个沉淀物。这个沉淀物构成了自我里面一个特殊的机关,使父母的影响能够长期存在。」

儿童(尤其在幼年时期)在与父母的接触中,通过心力内投或摄取(introjection)的机制,将父母的人格及祖先的社会道德等变成为自己的东西。

正是人格中的这一侧面——「超我」——表达了人的性格特点,使人按照价值观念和各自的理想行事。

「超我」一旦形成,「自我」有职责同时满足本能冲动、「超我」和现实三方面的要求……「自我」要使「本我」的要求获得满足,不仅需要考虑外界环境是否允许,还要考虑「超我」是否认可。

这样人的一切心理活动可以从「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的人格动力关系中得以阐明。

另外,人的人格特征的来源也不能脱离性力。

近代有人根据前人的研究把正统精神分析学派关于人格特征与性力的关系进行归纳,列表分析,并指出半个世纪来人们对此不断修改讨论,而且今后必然还会继续下去。

这就是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他认为「本我」「自我」「超我」三个部分都同时活动和作业,一个人能够生活得顺利而有效,则必须依赖这三种力量维持平衡。

一旦出现不平衡,其结果就是心理失常。

1

当我们面对各种心理现象个案或者面对自己的心理体验时都能发现,弗洛伊德关于「本我」「自我」「超我」三合一的人格结构模式有着相当的真理性。

这不是抽象的逻辑演绎,而是生动具体的心理事实。

只要我们能够超越多少年来说得几乎陈旧而麻木的概念,透过语言文字直接进入风云变幻般生动的心理世界,就不仅能够重新发现弗洛伊德曾经做出的发现,而且可能有新的补充。

我们首先会发现,「本我」确实存在着。

它当然不是以这个简单的词汇存在着,而是以每个人的各种生物本能性的冲动表现出来。

饥、渴、暖的感受,性的要求都真实不虚地存在着,一目了然的事实是,这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本能。

我们用自省的目光稍稍审视一下,就知道这些本能的需要与冲动总是作为生命的本质部分存在着。

当它得以满足时,便不声不响,安安静静。

稍有不满足时,就在身心内部隐隐骚动。

如果受到极度压抑,它就会强烈起伏,直到理智充分意识并满足它为止。

人只要活着,这些活生生的本能与冲动就存在着,我们只是把它笼统称为「本我」而已。

接着我们便发现,「自我」是存在的。

当我们用「我的眼光」去看待世界和自己时,当我们以一个有意识的个体面对世界时,当我们仔细探究和体验我们对「自我」的意识时,便能够或确切或朦胧地觉出那个「自我」的存在。

这依然很难用一个词语简单代表,只是姑且用「自我」二字而已。

我们的全部思想、行为都是这个「自我」在指挥实施,我们就是用「自我」的眼睛在看世界,用「自我」的耳朵在听世界,用「自我」的思想在思想世界,用「自我」的态度在对待世界,用「自我」的所有感觉在感觉世界。

「自我」既存在于我们的目光里,也存在于我们的大脑里,还存在于我们周身身体的感觉里。

这个「自我」大概是人类的哲学、心理学永远难以穷尽的概念。

而且,我们也常常能够感到它和「本我」的联系。

无论是饥渴,还是性的冲动,冷暖的要求,在生命中一旦涌起,就会懵懵懂懂觉出那就是「我」的要求。

为了满足这些要求,「我」便会想方设法地采取行动。

进一步细细体验,那个对世界带有很大观察性质、思想性质的「自我」与饥渴性的本能冲动似乎又有分别。

就好像人有时候会拍拍肚皮说:「这下你吃饱了吧?」大脑和肚子似乎是两个人。

和「本我」既相连又有分别的「自我」此时就在参与对俄狄浦斯情结的批判;显然,我们那些有关饥、渴、暖、性的本能冲动并不一定直接参与了这个研究。

再接着,我们便发现,「超我」确实是一个真实不虚的心理存在。

最浅显地看,每个人头脑里都有一堆关于世界的道德、伦理、秩序的规定与条文。

更深入地体察,就知道我们心中潜藏着比明显的规定、条文力量大得多的自我规范。

那是在做每一件事时都不由自主地影响和制约你的力量;常常在你不假思索时已经表现出来。

它使得你在做某些事情时显得犹豫、矛盾、愧疚、痛苦、不安、恐惧、忧虑、焦灼、怯懦,它无时无刻不在规范着你,你的「自我」在大多数情况下可能并不自觉,却已经受到了规范。

只要认真想一下就会明白,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做很多事情不是畅行无阻的,不仅在外部世界不能畅行无阻,在自身内部同样不能畅行无阻,正是这个暂且可以叫作「超我」的力量在支配着我们。

人格与心理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存在,人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它做不同的结构描述,甚至把它划分成许许多多的方面。

在这里,一切模式的建立在于尽可能简捷而准确地符合心理事实,并有助于研究心理运动的规律。

就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承认弗洛伊德关于人格结构的三合一理论是有道理的。

我们接着就会发现,在活生生的心理活动中,那个可以称为「自我」的力量,作为「本我」与客观世界的中介,经常与「本我」发生冲突。

「本我」是一种本能的冲动,它只有一往无前地满足自己的需求,而「自我」因为接受和概括了客观世界,它就不能够百依百顺、不打折扣地去满足「本我」的需要。

它要考虑实现「本我」的种种可能性与途径。

它要考虑客观世界的实际情况,从而对「本我」不加克制的要求做出种种规定与限制。

每个人都会经常体验到「自我」对「本我」的各种本能冲动的克制。

我们同样会发现,「自我」作为「本我」与客观世界的中介,常常又是「本我」的唯一代表。

「自我」携带着「本我」的全部冲动去想方设法地利用客观世界和战胜客观世界,在它实现「本我」要求的种种努力中,不断与面对的客观世界发生剧烈冲突。

「自我」确实处在两条战线中。

当它代表客观世界时,它要抑制「本我」。

当它代表「本我」时,它要与客观世界作斗争。

我们接着就又发现,「自我」又处在「超我」与「本我」的中间。

当它作为「本我」的唯一代表面对「超我」时,它极力要突破「超我」的禁忌与限制。

一个人为了满足种种发自本能的冲动,排除可以称为「超我」的伦理道德观念的束缚,常常要在思想中经过一番冲突,只有战胜了「超我」的条条框框,才可能无所顾忌地行动。

我们自然也发现,「自我」经常代表「超我」对「本我」进行抑制。

一个人会经常由显然的或潜在的道德伦理观念出发,对自己种种肆无忌惮的本能冲动实行规范。

这种规范与斗争常常十分艰难,引来内心的剧烈冲突。

这样,我们大致了解了弗洛伊德所说的「本我」「自我」「超我」三种心理力量,它们都活生生地难解难分地存在于我们的心理活动中。

对它们的划分绝非像对领土的划分那样空间分明,而是一种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相互统一、相互对立的血肉交织的关系。

弗洛伊德及其后的心理学家们这样叙述人格三部分在整个人类意识中的分布:

「自我」有一部分是以显意识表现出来的,更大的部分是储藏在潜意识中的。

在显意识和潜意识中间,「自我」的一部分又以下意识表现出来。

当一个人严肃思考时,无疑是显意识的「自我」。

当一个人走路或者骑自行车时,是下意识在操作肢体。

当一个人夜晚睡眠时,梦中的所见、所闻、所做、所为,是「自我」的潜意识流露。

看来,「本我」完全沉默在潜意识中了。

当「自我」失去知觉时,通常觉不出「本我」的存在。

当「自我」有知觉时,「本我」的全部冲动才被意识到。

当「自我」不知不觉时,「本我」就以潜在的方式影响「自我」。

稍加体验就会知道,「本我」虽然能被显意识意识到,然而,那显意识是「自我」的显意识,「本我」自身总是潜伏在潜意识的大海中的。

至于「超我」,似乎比较当然地分别存在于显意识和潜意识中。

显意识中是抽象的理论条文,潜意识中是混混沌沌、无边无际的巨大支配力量。

2

弗洛伊德合三为一的人格结构学说自然有它的局限。

当这个学说贯穿到俄狄浦斯情结中,「本我」就主要是指婴幼儿的性欲了。

发布于 2024-04-18 16:50
人格结构理论是弗洛伊德大爷的精神层次理论,即: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在内容、形式、逻辑结构和运作上一体,即互相依存,又不断矛盾的一套系统。

有点难懂,举个例子。一辆在夜色行驶中的马车,要去很远的地方。有一匹马,一个车夫,还有一个乘客。

乘客已经跟车夫说好了要去哪里,然后就昏错沉沉的睡着了。车夫继续驾驶,马儿在愉快的奔跑着。过了一会,车夫也有点困了,就睡着了,马儿就开始自己愉快的边走边愉快的玩耍。

试问,现在马车要去哪里?谁说的算?

如果乘客一直醒着,发现走错了路,他肯定会马上指出来,这个是超我。如果乘客睡着,车夫决定怎么走,这个是自我。如果车夫也睡着了,马决定走向哪里,这个是本我。

马车,就是人格系统。

乘客,是超我:乘客有着自己的既定目标,但是一直保持清醒是件很难的事情。

车夫,是自我:车夫即要控制协调乘客,要告诉乘客哪条路好走,哪里堵车,还要照顾马的心情愉快。

马儿,是本我:马呢,只负责自己眼前的直觉反应。

“本我是先天的本能,欲望所组成的能量系统,包括各种生理需要。”

本我是原始的,基于动物的我,就象那匹马一样,稍加不注意,就会信马由缰,发挥自己的本能性冲动和欲望。如果马儿发现青草,马上就会跑去吃,发现路上有荆棘,马上就会绕路走,趋利避害。本我是人格系统的动力。

“超我是由社会规范、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内化而来,追求完善的境界。”

超我是内心觉知的部分,是受家庭熏陶和学校培养的,离不开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教育和党的领导。这次出行,就是党派给我们乘客的伟大任务,所以,他是清楚的知道目的、目标、原则的。超我是人格系统的老板。需要注意的是“超我”说的东西,不一定都是真理和善良,而是别人告诉你,在你脑子中形成的真理和善良。

“自我位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它一方面调节着本我,一方面又受制于超我,遵循现实原则。”

就象车夫,即要赶马,又要听乘客的话。自我是人格系统的执行者。

发布于 2017-05-11 14:28

本我是保守派(欲望),自我是中间派(现实),超我是改革派(理想)。





在心理动力论中,本我、自我与超我是由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之结构理论所提出,精神的三大部分。1923年,弗洛伊德提出相关概念,以解释意识和潜意识的形成和相互关系。

“本我”(完全潜意识)代表欲望,受意识遏抑;

“自我”(大部分有意识)负责处理现实世界的事情;

“超我”(部分有意识)是良知或内在的道德判断。


编辑于 2022-09-22 20:33

曾奇峰:“我们的超我和本我永远都在冲突,但是它们中间有个劝架的,叫作自我。不管一个人的超我跟本我的冲突如何厉害,都不是这个人发病的原因。真正的发病原因是,自我没有能力协调超我和本我之间的关系。

实际上,自我处在一种被超我和本我夹击的状态中。如果自我足够强大,就既能够应对它们之间的冲突,又能够应对外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心理治疗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增强来访者的自我功能,让他能够搞定该搞定的事情。”

选自:

微信读书app可读。

纸质版:

发布于 2024-04-15 17:08

我试着回答一下。

标准的答案是本我符合生理需求,自我符合制度要求,超我符合道德要求。

当一个生物出现的时候,首先要活下去,也就是适合当下的基本环境,氧气,温度,所谓的自然条件。它对自然条件的反应,就是本我。只是让当下的自己舒服,不管下一刻会如何。现在能活着最重要,这就是本我。我通常用兴趣爱好来形容本我。

自我是开始生存,需要与周围相处,也就是融入社会,需要和其他人互动。这时候不但要考虑环境,还要考虑交流。要考虑自身对于其他人同类的影响。这就出现了制度。制度是为了我们与周围其他人协调而存在的。我们现在找伴侣,其实也在考虑自我。即对于另一半也要是符合利益的。

超我我认为是符合大的利益。就是行为符合种群的利益。这个不需要多高的道德水准,但是一般是需要满足本我和自我以后。

先把自己保存下来,这是本我,然后与周围的伙伴协调,这是自我,然后我们尽量活的长久,这就是超我了。

发布于 2021-03-27 15:53

人类从有文明开始,就一直都自封上帝的宠儿,万物之灵。

但是,在人类的历史上却有三次文明启蒙,对我们的自尊造成了重大打击,让人类对自己有了更加真实的认知。

第一次打击,是伽利略提出的日心学说。

这告诉了我们,我们人类所生活的地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

面对这样的一次打击,人类自我安慰道:没关系,虽然我们居住的地方只是宇宙的一角,但至少,我们人类是上帝制造出来的。

于是,第二个打击来了,达尔文说,人类不是上帝创造的,我们其实是从猴子进化而来的。

这时人类再次自我安慰:没关系,虽然我们的身体和猴子一样,但是我们还有高贵的灵魂,有道德和理想。

非常不幸的,人类受到了第三次打击,弗洛伊德说:人类其实和动物一样,心中充满了野蛮的、兽性的、肮脏的想法,我们的道德、理想和高贵的灵魂只不过是掩盖这些兽性想法的伪装而已。

那么,兽性想法储存在我们的什么地方呢?答案是:潜意识。

弗洛伊德将我们的意识比作一个探照灯,灯照亮的地方,是我们能够感知的地方;而心中的黑暗处,才是我们的本性。

这个地方,弗洛伊德称之为“潜意识”。

基于这个假设,弗洛伊德提出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本我,自我和超我。

有一个故事,可以阐述它们三者的关系。

小明走在街上,看见一个非常漂亮的女生,这时他的本我在说:我要和这个女孩上床。

这里,本我代表的就是小明的动物本性。

而超我却在说:不行,你这个流氓,你不能这么干。

这里,超我代表的就是文明、道德约束和社会规范。

当本我和超我发生冲突时,自我就跳出来说:不要吵,你可以去追求那个女孩,把她娶了,这样你不就可以顺理成章跟她上床了吗?

自我在随时随地解决着本我和超我之间的冲突。

而解决问题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将本我压制住,把那些不能被社会所接受的观点或者糟糕的想法都深深地关起来,不让那些想法表达出来,不让它们进入我们的意识当中。

这也就是我最简单,也是最常用的防御机制:压制。

但是,学过历史的我们都知道,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压制就像是用大坝拦水一样,如果不适时开闸泄洪,等到水位越来越高,最终必然会从大坝上头溢出,甚至冲垮大坝,引发洪水。

因此,在压制这个防御机制不能解决冲突的时候,我们发展出了另外五种疏导方式来解决冲突、防御兽性。

分别是:取代、升华、反向形成、投射和合理化。

一一解释,首先是取代。

打个比方,篮球明星勒布朗詹姆斯有一个爱好,就是啃手指,镜头无数次捕捉到勒布朗詹姆斯啃手指的画面。

根据弗洛伊德的解释,这可能是因为对母亲乳房的依恋,所以有些人就用啃手指的方法来代替吮吸乳汁的过程。

由此可见,取代,顾名思义,就是用另外一种可以被接受的行为来取代不好的行为。

第二个是升华。

就是把不好的行为转换成一种获得大家 尊重的行为。

比如,一个有暴力倾向的人是不被我们现代文明社会所接纳的,但是,他可以把自己的攻击行为转换成体育赛事等社会赞赏的商业竞争行为,从而成为大家赞赏的体育明星。

还有一个例子,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

弗洛伊德说,达芬奇很小就和母亲分开了,所以有很强的恋母情结,而在成年后,达芬奇就把他对母亲的依恋,升华到他的艺术创作只中,画出了举世闻名的《蒙娜丽莎》。

第三种疏导方式叫反向形成。

心理学家对反同性恋人士的调查发现,那些极端的反同性恋者,有相当一部分人自己就是 同性恋。

这就是典型的反向形成,即一种行为或者态度不被社会所接受时,为了避免别人看出来,于是,这些人就会选择走到另一个极端。

第四是投射。

一个小气的人,通常会认为别人小气;一个挑剔的人,通常也会认为别人挑剔。

投射就是将自己具有的,但是社会不接受或者反对的特质,投射到别人的身上去,并认为是别人,而非自己具有这样的特质。

最后一种方式是合理化。

比如,一个有暴力倾向的父亲在殴打小孩时,他会合理化自己的行为,我这是为了他的健康成长,我是在管教他等等。

合理化:就是为自己错误的行为寻找合理的解释。

以上六种方式,就是我们心中的六种防御机制,而这些防御机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本我和超我,也就是我们潜意识存在的动物性想法和我们文明之间的种种冲突。

但是,在有些时候,当冲突没有得到解决,反而越积越多的时候,就会导致人出现各种精神疾病。

所以,弗洛伊德也相应地提出了一套治疗静神疾病的理论和技术,叫静神分析法。

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精神分析法一直到今天依然是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主流方法之一。

静神分析法的核心,就是要找到冲突的根源。

弗洛伊德发明了一系列的工具去让人主动把潜意识表达出来。

比如,自由联想,就是给你一个词,像土豆,然后让你不要思考,快速地说出听到“土豆”这个词以后,第一个进入你脑海的词是什么。

弗洛伊德试图从这些自由联想出来的词当中,去寻找潜意识的蛛丝马迹。

另一个静神分析法常用的工具就是解释梦境。

弗洛伊德认为,在我们睡觉的时候,对潜意识的压制就会小很多。

于是,我们那些在白天被压制的动物性想法会披上各种的伪装,化成一场场稀奇古怪的梦。

因此,弗洛伊德认为对梦的解析,就能提示我们潜意识里秘密。

现代心理学家认为,弗洛伊德对潜意识的解释,其实是有些片面和极端的,比如说弗洛伊德把人的一切潜意识都跟性进行挂钩。

我们的潜意识并非全是兽性和肮脏的,在很大程度上,我们的潜意识是中性的,无所谓好与坏。

所以,弗洛伊德的理论,对整个心理学的影响越来越弱,逐渐被认知的无意识理论所取代,而弗洛伊德的理论也逐渐退出了主流心理学派,只是较多见于心理学史或变态心理学领域了。

但不得不承认,弗洛伊德的理论,对文学和艺术的影响很是深远,可以说不懂精神分析就不懂现代艺术。

虽然弗洛伊德的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是过时的,但是它的重要性在于,他是第一个让我们直视我们内心深处的黑暗的心理学家。

动机与欲望、冲突与困扰,才构成了我们真正的人生。

我是谁?

弗洛伊德说,答案就在这一片黑暗之中。

发布于 2020-06-13 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