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犯追踪(美剧)

《疑犯追踪》如何评价宅总?

因为总看到有人说圣母之类的
关注者
352
被浏览
302,307

73 个回答

很多人评价哈罗德这个角色是圣父,其实整个剧里,只有以利亚看清了哈罗德,并且一语戳破,哈罗德甚至没有反驳一句。

图一 开头:


图二 结尾:

这是第五季的某一集,具体第几集我忘了。以利亚住在哈罗德家里养伤,为了对付一个化名“声音”的炸弹客,以利亚决定跟哈罗德联手。哈罗德起初对以利亚的加入表示拒绝,后来以利亚说了几句话,就是‘图1开头’的对话。说完之后哈罗德就默认以利亚加入了。这集结尾的时候,他俩联手抓到了炸弹客,哈罗德和以利亚看着炸弹客离开,以利亚在炸弹客离开了足够远的距离后,就拿着遥控器引爆了炸弹客车上的炸弹。哈罗德看向以利亚,于是又有了‘图2结尾’以利亚的第二番话。

我觉得说到这应该也都能大约看清点这个角色的另一面了。其实哈罗德本质上不是一个圣父形象,他甚至还是个“有理性没人性”的那么一个理智优先的角色设定。可能有人会觉得,假如哈罗德“有理性没人性”,为什么会创造出机器拟人善良的一面。其实剧里机器就是上帝之眼,哈罗德看起来仿佛是创造了上帝之眼的上帝,他只是理智的赋予机器善良的一面,理智到能够预想到假如机器没有善良的一面,自己就要亲自去摧毁自己创造的一些东西,或许是生活,或许是朋友家人(想想圣经里诺亚方舟的故事,罗德妻子化为盐柱的故事),上帝在创造了失败的产物之后不得已发难毁灭创造物,连累的岂止千千万。所以,创造出机器善良的一面不能证明哈罗德是个高度道德感,没有黑暗面的人,只能说他是个极其理智的人,懂得创造有瑕疵的新事物出来所带来的后果。记得穿插全剧的他跟奈森的各种对话吗,真正有本质善良,真正道德感拉满的人其实是奈森,是他在哈罗德将要封锁系统卖给政府的时候偷偷给机器开了一个缺口,为了那些看起来零散的号码,他知道那些号码每一个都是一条生命,不是无关紧要的一串数字。而对哈罗德来说,这些号码是无关紧要的,在他的视角里“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些号码跟开放机器造成的威胁相比,不过是草芥。所以哈罗德思考再三还是理智的对奈森说,这些号码没有意义。

哈罗德是什么时候开始改变的呢,是在亲眼目睹了奈森死之后。奈森死去的这天晚上,哈罗德坐在机器旁,夜里12点机器自动清除无关人员的号码时跳出了奈森的号码,哈罗德这才清醒,被自己认定无关的号码,指向了跟自己有关的人。他曾经那么不在意的号码里跳出了最在意的人,他还怎么可以再认为这些号码是没有意义的。从此之后这些号码就不同了,每一个都被奈森的死赋予了珍贵的意义,每一个都沾上了奈森的影子。每当号码跳出,他就会想起奈森,想起自己最好的朋友,被自己无意义的那番结论害死,明明可以防范、阻止、拯救。所以从那一刻起,奈森死去,他自己却变成了奈森。后来的故事大家也知道,奈森的死是他一生的愧疚,是他伪装身份后在心理医生面前也说不出口的伤痛。PTSD,奈森死于那场港口的爆炸里,第五季的第一集开头一幕,哈罗德在港口,PTSD发作。看得出奈森的死对他的创伤有多深,他变成后来的趋于圣父的形象,用尽全力救每一个号码,就是因为奈森的死导致他强行把奈森的理念植入到自己的大脑里,假如他不继续奈森未完成的任务,他可能会像剧情开始时的里瑟一样变成一具行尸走肉,在不久的某天死于自我放弃。

这就是哈罗德这个角色性格整个转换的点,其实剧里还有一处(图三),对哈罗德这个角色刻画的非常淋漓尽致,他一边纠缠在极高的道德水平上拯救他人,一面在爱人遇险后道德底线彻头彻尾的崩塌。这足以说明奈森的道德观一直强有力的压着哈罗德“有理性没人性”的一面,导致这个角色在拯救号码的行为上道德极端的有些扭曲。

图三:

一念魔佛,所以单纯定义他圣父形象并不准确。还有好多人评论他这个角色是个领袖,奇怪的是我从没觉得这个角色是个领袖,领袖在一个组织的某种意义上来说有绝对的操控权,像以利亚,在监狱里吹吹口哨就能逼退所有罪犯,不需要叽里呱啦说一堆有的没的,以利亚可以掌握着所有人的施压点,轻易驱使。反观哈罗德,吹吹口哨,就能让里瑟一众人往东往西吗?肯定不能。哈罗德要是有领袖的决断力,里瑟也不会中途说走就走,root也不会想一出是一出逼的哈罗德喝毒药来救人。哈罗德这个角色在我眼里更像是布道者,谆谆善秀,共寻目标,走向大同。这可能也是因为奈森的死给哈罗德造成的愧疚感导致哈罗德永远无法挣脱奈森附加给他的道德感,一旦他用“有理性没人性”那套处理问题,奈森的死就会痛击他(这里涉及到一些心理防御机制的问题)。哈罗德的本质永远是理性先行,到后来的因为好友的死而愧疚导致的极端道德感,他不是个喜欢暴力、掠夺、操控的人格,他不喜欢舞刀弄枪,就算后来里瑟强行教他,他也不肯学,他也不喜欢root用刑讯手段审问敌人,每次root不怀好意,他就一脸惊恐,所以即使他有另外黑暗理性的一面,也注定他成不了一个大刀阔斧、大杀四方的人。他最后之所以能够果断一些,还是root的死推了他一把,把他重新从极端道德的束缚里剥离出来,逼他不得不背水一战,舍得不顾一切把整个网络系统弄瘫痪、舍得暂且搁下他那些条条框框的安世准则。这也是他在最后几集中被抓之后,对着撒马利亚人说,要打破自己的那套规则(图四),破釜沉舟。他从头到尾都不是领袖,他一直是被动选择。非要说领袖,root,才是真正意义上他们这个队伍里的领袖。



有的人很难理解哈罗德后期为什么越来越犹豫不决,越来越反覆无常,我举个例子吧:善良人喜欢放生,当他花光钱财买下这些生命放他们自由后,却发现自己救下的生命破坏了整个生态系统导致更多的无辜生命因此死去,善良人既不想放弃救这些生命,又不想破坏生态连累更多生命,可一旦就救下这些生命,它们又自然要回到生态系统里。这就是哈罗德纠结的点,他不愿意既定的格局遭到破坏,又想把棋走下去,这怎么可能呢,在棋局里牵一发动全身,可他又不能够预测自己的每一步会激起多大的涟漪,是好的结果还是造成更大的损失和伤害,是不是还会有人像奈森、卡特、格蕾丝一样被无辜牵扯,他不知道是不是应该放手一搏,他有时候甚至觉得撒马利亚人做的事也许值得商榷。后期他就是这样一种自我质疑的状态,身边的人受到伤害越多,他就会越质疑自己到底这样做对不对。也算是“奈森后遗症”了,生怕自己连累任何一条生命。“开头图一”里以利亚劝他“战争要做出牺牲”,也是想让他尽早取舍作出决定,因为这是个死局,总要有人被连累。所以root死后,哈罗德最后想自己一个人来一场速战速决,在他眼里每个生命都有一份意义了,他不希望任何人再因为他受到牵连。只是他没想到,被里瑟截胡了。

分析到这里,最后再回到“开始图一”以利亚跟哈罗德的对话,就能比较清晰的了解为什么以利亚说哈罗德是这些人里最黑暗的人。哈罗德既想要鱼又想要熊掌,他希望炸弹客可以不再伤人性命(不可能),又不想随意伤害炸弹客性命,这又陷入一个矛盾的境地里,于是哈罗德选择在潜意识里逃避这个选择,把这个选择交给了以利亚,但其实哈罗德很清楚以利亚会杀了炸弹客,他逃避的只不过是杀人这件事对自己道德感的冲击,也就是我上面说到的奈森的死让他困在自己的极端道德里,他不能违规,不能打破自己定下的道德规则,可有些坏人仅凭好人的规则是处理不好的(图五),所以一手借刀杀人,既完美规避了自己的心理障碍,又能把一件两难的事解决明白。这里也能体现出编剧对这个角色的把控,要知道在观众眼里以利亚这样的人杀人是自然而然的弱肉强食,而到了哈罗德这里一旦杀人,角色形象就必然要遭到反噬,遭到观众的反感。一旦哈罗德在剧里亲手杀人,即使是个坏人,哈罗德这个角色在观众心里也会轰然崩塌,到时候可能没人吐槽他圣父,可能会直接骂编剧把角色写崩了。所以编剧只能借以利亚从一些侧面来表达一下哈罗德内心并非一个无脑无底线礼让的圣父姿态。(关于哈罗德的侧面描写,还有一集里,他想要亲手炸掉那个害死奈森的女的,也能看出他并非圣父)

图五:





另外还想说的一点是,奈森之于哈罗德,确实非常重要。下图:


我不喜欢用几个词去笼统的概括一个角色,每个不错的角色,都是变化多端的。角色是虚拟的,但虚拟角色的背后是人为。看似虚拟的角色是人为挣扎的表现。所以我分析、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具体的形容词,你在心里要给这个角色下怎样的定论,还是读到这里自己思考吧。

哈罗德找到里瑟的时候对他说,“你需要一个让你活着的目标,你需要一份工作”。其实这话不光是对里瑟说的,我相信也是哈罗德不断对自己说的。两人同样置之死地的态度,让他们找到彼此,在日后变成以命相托的挚友。

其实贯穿全剧的不光是AI对整个世界的影响,我觉得编剧想要通过角色说出口的还有生命的重量。哈罗德第一次看到里瑟是里瑟执行任务的时候因为恻隐之心放走了一个不该杀的人,这份善意让哈罗德记住了这个人。最后里瑟在死之前说出了这样一段话:

生命对于里瑟来说已不是单单的恻隐之心。

奈森给哈罗德的生命赋予意义,哈罗德同样成为了里瑟生命的意义。

生命只要彼此羁绊,即便小如微尘也都大如宇宙。



——————————————

一些细节:

哈罗德这个角色最让人诟病圣父的一点,就是第三季20集,关于是否杀国会议员那里。哈罗德阻止里瑟杀国会议员,导致撒马利亚人顺利上线,牵连了许多无辜的人。其实,看的时候大家肯定都想过,这个问题跟经典的电车难题很像,看过蝙蝠侠的,对这个问题也会印象深刻,剧里唯一不同的就是在死亡问题上有延迟性。可能作出决定后,不会立刻引向死亡,这就会导致大多数人,在此时此刻放弃杀人挽救苍生。里瑟跟肖都是杀手,说句实话,一个灵魂早已破碎,一个人格障碍,两个人早就对杀人这件事百毒不侵,但换到哈罗德这里,对照的其实就是现实中不善暴力的我们自己,看剧的时候,把自己投射进去,普通人的真实选择其实是跟哈罗德一样的,不会杀议员。第一,下不了手,很真实,作为一个灵魂完整的人下不了手,杀人前和杀人后,据说完全是两个世界,我也深信将是两个世界,这份痛苦难以承担。哈罗德仅因幸存者内疚,已经被折磨的不行,怎么可能再担一条谋杀的罪名。第二,死亡延迟,放过这个混蛋议员,眼下并不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并没有大面积伤亡,死亡延迟了,也代表接下来的时间还有希望,可以扭转乾坤。第三,奈森,奈森是因为救人而死,死在拯救生命的路上,这是哈罗德的枷锁,如果哈罗德变成一个随意谋杀、处决他人的人,那奈森的死将变的毫无意义。如果奈森死的毫无意义,那哈罗德所做的这一切又有什么意义呢,他拼命的救人有什么意义?拼命的救这些无关号码有什么意义?这长久以来的一切,都将化为灰烬。救人浮屠的信仰即将崩塌,所以哈罗德才跟里瑟说,如果杀了这个议员,他不知道自己是否还能撑下去。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人永远高于机器。是哈罗德喜欢的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的机器人三原则的核心概念。在哈罗德心里,机器只是机器,没有生命,跟root不同,跟撒马利亚人的设计者不同,他们是相信机器有生命的,当然跟撒马利亚人的追随和操控者更加不同,他们已经信奉撒马利亚人这个伪神。在哈罗德这里始终保持着对机器的警惕,他始终相信人性才是最为光辉和美好的,人始终是机器不可比拟的,人有深不见底的情感,不会通过精密计算得出一个人该死还是不该死,人会犯错也会改正,会回头,会给犯错之人反省和赎罪的机会,所谓重新做人。肯定有人会跟里瑟一样质疑,那之前听从机器杀的那些恐怖分子,又算什么?恐怖分子会牵连无辜,议员也会牵连无辜,为什么一个死得,一个死不得。之前杀恐怖分子听机器的,现在机器让杀议员,怎么又要不听了呢?首先,恐怖分子性质已经不同了,犯罪主观方面还有犯罪故意和犯罪过失,恐怖分子和脑瘫议员在造成伤害方面存在直接和间接等一系列问题,根本不能划等号。其次,哈罗德从来就没让掌权者听机器的话杀人,他只是让机器发出预警,至于具体怎么处理,他根本无力决定。他就是怕滥用机器,才封闭系统,可惜,终究事与愿违,没想到,仅仅是造出机器,都会连累这许多人。最后,如果在机器的直接指令下,杀了这个议员,那这是不是机器正式奴役人类的里程碑呢?这跟德西玛手中的撒马利亚人又有什么区别?


关于哈罗德与里瑟:

哈罗德第一次看到里瑟,并不是在杰西卡工作过的医院里,而是在里瑟执行任务的时候。

2011年2月,里瑟从鄂尔多斯的任务中逃走,来到了杰西卡故乡新罗歇尔,在杰西卡就职的医院里得到消息,杰西卡两个月前因为一场车祸去世。里瑟往门口走的时候,撞上了坐着轮椅的独自一人的哈罗德。哈罗德对里瑟说了一句对不起,当然,里瑟肯定是没听见的。我们知道,机器给号码都是提前一天24小时内事情就会发生,所以杰西卡死了两个月了,哈罗德为什么会出现在这所医院里呢?两个原因,第一个,是杰西卡的丈夫有危险,会被里瑟杀死,当然里瑟其实没有杀他。第二,哈罗德已经在打里瑟的主意了,想要让里瑟做执行人。哈罗德腿都没好利索就千里追踪,一路跟到医院。如果不重视,完全可以派个人来。这是哈罗德第二次见到里瑟。

2010年12月,时间倒回到两个月前。这个时间里,哈罗德身边的执行人是一个叫狄林杰,不是狄仁杰的愚蠢的雇佣兵。里瑟在跟搭档执行任务,以叛国罪抓一个为夫人测试过北极光机器漏洞的程序猿,程序猿笔记本里复制了机器的一段代码,哈罗德为了帮程序猿丹尼尔·凯西躲避追杀,想要卖了电脑,引开各方势力的追杀,没想到关键的时候被愚蠢的雇佣兵弄晕,抢走了电脑,把电脑卖给了一个中国人。程序猿逃走的路上遇到了里瑟,里瑟放走了程序猿。被哈罗德在一旁偷偷看到,这是哈罗德第一次看到里瑟,里瑟违背命令,放走了一个他必须要杀的无辜的人。巧的是,愚蠢的雇佣兵被刚刚上线的肖特工一枪毙命。

之后就是里瑟跟搭档去了摩洛哥,在摩洛哥跟杰西卡通了电话,本打算回去找杰西卡,结果又被派去鄂尔多斯执行死亡任务。这期间杰西卡被丈夫杀死了。

在这两面之前,因为哈罗德要寻找执行人,所以里瑟的资料,他已经看过了,在愚蠢的雇佣兵执行人跟踪里瑟的时候,哈罗德就警告过愚蠢的雇佣兵,里瑟是个不简单的人,很厉害。

看,早在哈罗德找上里瑟之前,大家的命运就开始交织在一起。

或许,哈罗德是收到了机器吐出来的号码才找上里瑟,给他一份工作,救他一命。又或许这第三次的见面,早已是命中注定,哈罗德对这个胆大心细的男人早就觊觎已久。


结局:


2021年10月2日 文稿

这是我大学时期看的,当时看完刷新了我某些认知。斯诺登曝光菱镜门是13年,这剧开始筹备怎么也是11年之前了。从这以后,我对科技多了些敏感,少了些狂妄的憧憬。

几年前写这篇解说的时候,很晚了,大半夜,手机上随手打着字,为什么当时那么着急说些什么,因为我总觉得芬奇,是,怎么说,是我梦寐中强大的人。在我心里强大的人,并非霸王举鼎那样的,而是心灵与智慧结合,已看到了未来的些什么,还是静水流深的追逐着人类命运的本质,那些人性中最光辉的东西,那些使人在黑暗中冲锋,在光明中泪流满面,磅礴的,浩浩荡荡的贯穿整个人类的——爱、自由、善意、勇气——怜悯众生。

事实上,这些东西是很难做到在现实中体会到那样汹涌的。现实经常是把事件串联在一起,一个接一个的发生着,应接不暇的组成生活。敏感的人或许会注意到,大部分人不静悄悄的凝视生活,不会发现人性的光芒曾如此一刻不停的闪烁。

跌进剧中,当我们花时间去凝视他们,那些故事里迸发出的光芒投射进我们的生活,又再次把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人性点亮。

一念魔佛,神魔本是一体。宛如芬奇,宛如众生。看你一念如何生灭。

我真希望看过的人,能够在挥刀时沉思,在高歌时保有一丝哀鸣。

也许众生终究无法慈悲,那从众生中脱颖而出的他/她,我们又如何去,我们又拿什么来唾弃。

那些慈悲,是人类整体的汇聚,并非此一人,此几人,独自创造。唾弃他们,我们又置自己于何地?

以上是我个人对角色的小小辩驳。


下面我们来揭示结局:

很早之前我就想写了,因为我跟很多人看到的结局是背道而驰的。

这也许就是人的意念作祟。

一辆永动的列车,不断的穿梭隧道,它驶向哪边,我们无从得知。我们的脑海中有怎样的意念,我们便会坚信这辆列车驶向了哪边。

有的人驶向了右边,而我,与跟我相似的人一样,驶向了左边。

芬奇、里瑟、root、肖、莱奈尔,甚至卡特。

他们也许全部生死未定,也许全部死去,也许全都活着。

我们的意念带我们去了哪里?

我相信他们还活着。

这部剧,也许从头到尾都是机器一秒钟,或许一分钟的模拟。

我们结合一点题外话,诺兰兄弟的作品,大家都有印象,捡几部来说:盗梦空间、致命魔术、记忆碎片。比较典型的几部,虚实结合,真假难辨,这是兄弟俩最喜欢的表演。

切回到这部剧,就讲一下机器的模拟。机器模拟从头到尾大面积贯穿展现给观众的有两集,肖被捉那集,还有最后一集,如果说肖被捉那里,是给观众打预防针,最后一集,就是直接告诉观众,你们都在游戏里。

最后一集开头,是红色进度条在倒退,是在模拟中。有段机器的独白。机器使用root的声音:

你听得到我吗?

你听得到我吗?

你听得到我吗?

如果你能听到,你就是孤身一人了。

现在只剩下我的声音,我不知道我们之中是否有人活下来,但请让我告你,我们的身份,以及我们是如何背水一战的。


这段话很巧妙,它整个描述都是模凌两可,没有结局,就像事情还在发生着。

开头就在暗示大家不确定性。

画面中看起来芬奇中枪走上天台已经奄奄一息了,而离开的时候步伐铿锵有力。

画面中看起来里瑟被乱枪打死了,可最后一刻镜头故意拉远,观众甚至没能跟里瑟告别,一颗导弹模糊了视线,画面瞬间被切,没有后续。

画面中看起来,肖和莱耐尔安全逃离,并且开始正常生活,可偏偏两人说了几句不合时宜的话,肖说:我还活着。莱奈尔接话:眼镜儿和约翰就不一定了。两人神态轻松。



记得root死之前跟肖说的那些话么。薛定谔的猫,猫在盒子没有打开之前,处于死了又没死的状态,想要波函数坍塌,必须要打开盒子。

那么这个盒子打开了吗?

不管是画面,还是我前面提到的我的意念,都告诉我没有。

其实结局可以有很多种,这就是小乔玩的花样。当然最明显的一种,是画面上呈现的。

别的呢?

第一,root死后,其余的人确实奋战,但死伤如何,结局如何,机器是不知道的。最后一集的画面是机器生前的模拟,最后一个死去的只有机器。这也能解释图中,机器的独白。为什么她不知道结局?因为她在下一秒的状态中已经死亡,而上一秒却处在无限的模拟中。在机器的时间线里,她是永存的,就像哲学概念中永远射不到终点的那支箭。所以画面给出的其余人的结局,只是机器无限次模拟中的一种。而真正的结局,到底是哪一种,机器已永远无法得知。



第二,所有人都已死亡,所有人都没死(包括卡特)。盒子还未打开,从头到尾都是机器无限模拟中的一次,这部剧是她程序运行预知未来过程中走过的亿万次之中一次岔路,被画面呈现出来,被屏幕外的观众看到。结局到底怎样,如同上图机器所说的,她自己也不知道,因为结局还未真正到来。如同前面我所说的,一切在我们的意念之中,随我们的意念而动,这世上如果还有什么能够触碰机器,只有我们的念,一念九十刹那,一刹那九百生灭。


不过是否死去,这其实都没有什么难过的,因为在机器的时间线里,每个人都在循环,过着各种不同的生活,即使他们已死,于机器的时间中,他们是射不到终点的箭,他们在永生。里瑟可能跟心理医生和好了,root和肖一起在遛狗,芬奇和未婚妻终于结婚,大家在婚礼上相聚,喝着酒,彼此回望。也许芬奇还会高歌一曲。在时间线里不同的分支,不同的角落,他们无限上演着不同的故事,他们彼此羁绊着,他们很幸福。


到此就结束了。

缠绵着相隔几年时间的一篇文章。

以后应该不会更新了。

在这条时间线里“那个我”的任务就算完成了。


写下这些,算是了却了我对每个人物的念,这些人物因为有了我的念,还有你们的念,这些念力无形中让他们变成了最真实的。也许他们如你我,都已存在于某个角落。至于是否在现实中,在这个世界,这条时间线,已不再重要。因为模拟与现实之间的波函数到底是否在死亡后才会坍塌,谁也不知道,没人真正能穿过死亡。也许大家也如屏幕里的人一样,生活在另一块屏幕里,如此追究现实与否,还重要吗?况且,我们已看到了他们。


最后希望我们都能飞身宇宙,手触慈悲。


谨以此献给曾经、现在、将来,每条时间分支上的我,以及看到这里的你你我我。


大家都不可得,大家也都坚持着。

编辑于 2022-02-24 00:38

如果只看到宅总身为上帝的一面,而忽视了撒旦的那面,没看到宅总身上的善恶两元性,没看到宅总身为“The Machine”这个最高力量创造者的微妙傲慢,就不能算真正认识宅总。

宅总行动的准则是什么?是道德吗?显然不是。他本身就凌驾于道德之上。

真正驱动宅总的是情,以及对人本身的关怀。

很多人忽视宅总性格中的一点,而这一点恰恰是他的内驱力所在——任情。

宅总大部分是隐忍的,这使他在面对他阿兹海默症的父亲时尤其悲情。但是,宅总对私人感情的纵容程度,其实是超过李四的。到什么地步呢?剧中宅总的两次巨大的价值取向的翻盘,都是由感情驱使,你可以将两次感情都理解为某种超越的爱情。一次是挚友Nathan的死亡,另一次是当妻子Grace受到性命威胁,这其中,宅总一次走向人性的极度光明面,一次却落入了极度黑暗面。Nathan的死亡使他从对众生受难的旁观者,成为了施救者;Grace被绑架后那句饱受争议的“Kill them all”,又将他从至高的道德神坛上狠狠拽下,一秒黑化。试想如果屠戮最终实施,甚至会将李四本就脆弱的道德准则也一并拖下水,他当时显然完全没有考虑。

宅总既可以因情走向至善,又可以因情走向极恶。善恶两元。“Kill them all”,你可以将它理解为他在妻子的生命收到威胁之后的道德崩盘,也可以理解为他本性的回归。因为他的本性里还有一点——身为天才的,视世界为尘芥的傲慢。

根妹其实是宅总的性转邪恶版。同为天才,本身无视平庸的道德又慢慢捡起(宅总靠感情,根妹靠对宅总和TM的信仰)。剧中有一情节简直可以算作宅总性格的题眼,根妹直接点破宅总作为创神者的“傲慢”,这原本属于两个天才之间的心照不宣。POI至此,宅总性格已经完满了,以后该死死,该活活,都不再重要。有趣的是,这样的性格甚至在一方面能够解释观众在第一季第一集那种“怎么看怎么像反派”的LOST的顺延印象。

最后为了避免没看过剧的人产生偏见,还是得补充下S4E11宅总教TM下棋的片段。慈悲为怀与一体两面,并不矛盾。括号里为TM。

- (Once again?)

- No, I don't think so. You asked me to teach you chess and I've done that. It's a useful mental exercise. And through the years, many thinkers have been fascinated by it. But I don't enjoy playing, do you know why not?

- (No)

- Because it was a game that was born in a brutal age when life counted for little and everyone believed that some people were worth more than others, kings and pawns. I don't think that anyone is worth more than anyone else. I don't envy you the decisions you're gonna have to make. And one day I'll be gone, and you'll have no one to talk to. But if you remember nothing else, please remember this: chess is just a game, real people aren't pieces. And you can't assign more value to some of them than to others. Not to me, not to anyone. People are not a thing that you can sacrifice. The lesson is that anyone who looks on the world as if it was a game of chess deserves to lose.

----

第五季更新:

第五季目前放到第八集,边看边感叹手笔太大了。一季比一季好,神作无疑。

第五季还在继续深化宅总的性格,不过这些在前四季早有苗头可见,感谢Michael Emerson先生极其高超的理解力和表演,让我又更爱他一点。

感谢E老师的评论捧场~

编辑于 2016-05-26 07:57

谢邀……

我对宅总的思考并不系统,所以现在还没法完整回答这个问题,但是针对问题描述的这个现象——题主你告诉我是谁这么说我立马带枪去突突人好吗(不)。

因为他善良,他三观正,他在分叉路里选了最难的那一条,有些人就骂他?

大家都讨厌的圣母是什么样的?没有能力也不肯牺牲,心肠软没担当拖泥带水;这样一个什么都不会做的人,却有脸嚷嚷着我爱全世界你们都不懂,我的不作为是因为我谁都不想伤害。简单粗暴地概括一下就是这样。

然而宅总是什么样的人?

他凭一己之力造出了机器,为了能正确地使用它保护所有人,他失去了健康、最爱的人和平静的一生;

他虽然在幕后但是担负起保护全部队友的责任,就算让他上前线,他就算害怕也不会逃避;

他手无缚鸡之力可是他有脑子,能力范围之外还懂得求助,能运用一切资源保护所有人,他有缺陷,并不代表他就是柔弱的啊?

他缜密的思维和性格有种十分强大的可靠,不是特工那种“你有危险我一定能救你”的可靠,而且“相信我我不会让你有危险”的可靠(所以他们俩的搭档简直!)——这样一个人,难道不是强者中的强者?

以上可能有变着花样夸宅总的嫌疑,不过我愿意。

他只是不想让别人的性命成为自己的铺路石而已,他愿意为此放弃一切目标。他在放弃之后,不是因为拯救了生命而沾沾自喜,他也很痛苦啊;但是,让他为了大局而牺牲他人,这种超越了人性的理智,他做不到。根妹可以做到,这就是他们的冲突,也是宅总和根妹关系的重点。

什么时候,一个强者只是因为拥有善良的底线,就要被人说成“圣母”?

为了大局不择手段的世界,我们看得太多了,然而这并不是最理想的正义啊。我们眼里的世界是不是太黑暗了。

——————————————————————

可能会回来补对宅总其他方面的理解(ง •̀_•́)ง

发布于 2015-08-21 18:48

智商高,三观正,富可敌国,心怀宇宙。

有教养的技术宅。

除了搞夕阳红狗男男,毫无黑点的boy。

编辑于 2015-08-31 11:07

圣母原来大意是用来指责那些同情心太泛滥又不愿作实际行动的人,如今大多时候被人拿去指责比自己善良的人,真是很可笑的一个词


——————————6.3更新,以下原答案//

只想反问这些人,

难道不把“大多数人的利益”凌驾于“个体生命”之上,就是网上那个贬义的“圣母”?


圣母这个词好啊,

我的确觉得像宅总这样的人就是圣母,

正是我们这个世界和戏里世界都需要的【圣母】


他创造机器,

他并非告诉她“你要为了多数人的利益,去杀害那些即使没有犯罪的少数人”

而是告诉她“我创造你,是为了保护所有人!”


他明明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AI,想要什么有什么,偏偏不滥用,而是让她去保护人类。

他明明知道根妹当初有多危险,趁机也能逃掉了,偏偏因为她一句“你不听话,我就杀了周围的人”乖乖跟她走。

他明明知道在法庭上,如果说出他就是机器的创造者会是什么下场,偏偏还是要开口救下主控者。

他明明………,偏偏…………!


他是个怎样的人?

他勇敢,坚强,智慧,正义,善良,能人所不能…………

凡人和伟人往往就是在这明明和偏偏之中,区别开来了。














————————//

你怎么可能永远是大多数。

编辑于 2016-06-03 14:38

看了前三季无数争吵的弹幕,已经忍不住答题的心情了。暂且说一下个人看法,希望对题主能有帮助。

关于Finch,大部分的争执点就是在两个字,圣母。

他是天才的黑客,是machine的父亲。他制造出machine是为了预防恐怖分子的袭击,是为了救人。但是作为人工智能之父,他又比任何人都要清楚machine的功能的强大,以及被人任意操纵的可怕后果。

说实话,Finch不是圣人。从他和奈森的对峙就可以看出,那个时候他虽然没有像Root一样认为人类是错误代码。但他也不重视无关号码。直到奈森死亡,挚友的死让他开始明白一个道理,也是无数剧集中被提到的道理。没有人是无关号码,每一条人命,都有人在乎。

这是Finch在无数次行动中,用行为展示给我们的信念。即使被欺骗,威胁,伤害,但是绝不轻易的放弃生命。Finch没有很厉害的身手,但他永远在笨拙的在贯彻自己对生命的尊重。这就是令人钦佩的一点,也是很多人把Finch称为圣人的原因。

因为尊重生命的人,值得被尊重。

但是也有很多人吐槽他,因为圣母和圣人,含有两重意思。贬义的翻译为滥好人,即盲目的追求善良,导致更多的伤害。具体情节就是卡特之死,和Samaritan的上线。

在吐槽之前,先说明我是TM粉,和Root粉。所以看到Finch对待TM和Root的方式,真的很心塞。即使他创造了TM,即使Root乖乖被他囚禁。他仍然不相信她们。

看到这里,我才觉得看出一点问题来了。Finch可以信任一个陌生的号码,可以给伤害过他的人以帮助,甚至维护。但是他警惕着TM。他的警惕不限于TM,而是对人工智能的一种警惕,更是对生命一种尊重。任何时候,始终都不能由机器来决定一个人的生死。

至于Root,我觉得Finch对Root的警惕已经偏执到病态了(作为一个根总粉的吐槽)。但这又何尝不是对于他本人的偏执?对于那个曾经漠视生命,对于那个曾经的哈罗德的偏执!因为Root和以前的他如此相似。

与其说Finch警惕着从前的自己,不如说他一直将责任归咎于自己。

当他被很多人视为最后的原则的时候,他是在用什么的方式提醒自己,绝不能犯过去的错误?是回忆。是那些人生中最残酷的回忆,是那些在他生命中失去的人。

在拯救别人生命的这条路上,Finch一直都是背着十字架前行。

在阻止Samaritan上线的那一集,无数人争论应不应该杀掉议员。Finch选择了say no。我不能说赞同Finch的做法,但是我尊重这个决定。不仅因为生命不能用数量来衡量,更因为在面对人工智能的同时,Finch仍然保持了人类对于生命的敬畏。是的,机器是他最得意的作品。他是一个相信数据的天才黑客,但是生命不是数据。 故事又回到原点, 没有人是无关号码。每一条生命,都有人在乎。想到剧集里,有人评价,“你创造了它,很幸运,因为是你创造了它”。百感交集。

写到这里,大半是我对Finch后期的理解。但是这能说明他是一个毫无缺点的人吗?不能。

他年轻的时候狂傲,不懂生命的珍贵。而在后期又过于执着于原则,让他的朋友包括他自己都身陷险境。逃亡,受伤,分离。看得我们这群观众提心吊胆,虐身又虐心。

Harold Finch当然不是圣人,他没有强大的武力,他优柔寡断。

但是谁又能真正责怪一个不在乎自身却珍惜别人生命的家伙?

――――――――――――――――

身为TM粉还是在这里说一下,宅总能不能对机器宝宝温柔一点?能不能不要虐机器宝宝?说好的father呢(已经哭瞎)

――――――――――――――

天啦撸,平复一下心情之后,发现通篇都在为宅总维护。我真的是心疼TM和Root啊!但是,谁让他们是一个团队。痛并快乐的继续被虐。

编辑于 2016-01-14 21:12

这么说吧,“圣母”现在就是个贬义词,而贬义词不能拿来形容宅总。

不知道有没有讲清楚

发布于 2015-11-17 12:24

Harold Finch(宅总)是一个复杂的人物。我们认为他三观正,可其实在一开始也是和美国政府的立场是相同的。他所设计的AI会自动抹去无关号码,只关心危及国家安全的恐怖分子。这无可厚非的,却牵涉到两个关键问题:

  1. 政府的行为一定是正义的吗?就算政府的目的是正义的,当它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也依旧是可以原谅的吗?
  2. 难道人生命的价值是可以用“有关”和“无关”来衡量的吗?为“无关”号码耗费资源,真的是无意义的吗?

Nathan死改变了宅总对以上问题的看法。政府行凶,Nathan被算在了无关号码里,毁灭了以上两个判断。充满了戏剧性。难道宅总生来就认为“every life matters”?是这戏剧性的一切造就了后来的他。在第三季后段,宅总面临着是否杀死议员的抉择;而在411我们能看到,他所设计的机器,宁可降低所有人存活的概率,也不愿让一个成员死去。在这个道德悖论中,那个选择让面前人存活而使世界面临毁灭威胁的人,不见得是圣母或者是懦弱的。宅总并不是没有意识到这个悖论的存在,只是他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宅总另一个复杂的地方是他对机器的态度。他最开始对机器是非常不信任的,以至于他要通过每天抹掉记忆的方法遏制机器的成长,而避免对制造者产生依赖。如果不是Samaritan的出现,宅总也不会对此有太多改变,这也算是第四季结尾给我们留下的悬念吧。

发布于 2015-09-01 00:07

大爱宅总!大爱剧里的每一个角色。

有些人因为宅总“看起来似乎”双标婊(Grace有危险后他说“杀了所有人”),以及不愿意听机器宝宝的没有杀掉国会议员导致小撒上线造成了更多伤害而黑这个角色,但说他圣母病绝对是错误的。就说后面不杀议员,有人觉得为啥不杀啊杀了一了百了,小撒不会上线,这样的想法很危险唉,就好比知乎上的那个问题“要不要杀掉还在襁褓里的希特勒”,必然不能!何况议员大爷也不是什么坏人,就因为愿意通过一个政策莫名其妙的要被杀冤不冤呢。而且宅总也说了,为了避免伤害今天是议员明天是总统,你永远不知道底线在哪里。所以宅总做了这个底线,“为了大局”牺牲部分人的性命不可取,况且牺牲了这些人也没啥太大卵用,只是推迟了上线时间。

宅总的三观一直是全剧标杆,要不怎么能教育出那么可爱的宝宝!要不怎么把根妹的蛇精病治的差不多!这么充满了慈悲心的人我是无论如何舍不得黑的。

发布于 2016-04-26 11:15

对不起…八百年过后也实在忍不住怒答一发

有人骂哈罗德圣母

假如他不圣母,不道德,铲除异己,杀伐果断。

李四不会被救,很可能已经死了。

根在第二季结尾就被扔在原机器地址等死。

肖同李四。

如果哈罗德不善良,那poi就不再是poi,而是我来我见我征服。

一个本能带着自己的人工智能征服世界的人,选择赌上自己的性命救人。

这样的人被骂圣母?

呵,真是为英雄感到不值,

发布于 2020-03-27 02:04

因为宅总是我最喜欢的角色,所以我的评价不免带些主观色彩,但也算是全面分析了这个优秀的人物角色。

从第一季来看,宅总是一个高冷却不失亲切的老板。他一直与四叔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总之是充满神秘。但在第十集,这俩人的关系峰回路转,感情升温,这是要恋爱的节奏啊!由此,也看出宅总并非生性凉薄,他对员工很负责,这点在他第三季十五集也能看出来,他抛弃轮椅,去阻止前员工送死,并且在他死之后还埋葬了他,即使是他给自己在茶里下药。

他温柔善良,这还用说吗?他的形象给人的感觉就是彬彬有礼,和蔼可亲的绅士。在剧中透露出的柔情真的是让人发疯啊!我在这里举两个简单的例子。他在第四季第二集中,拯救的那个黑客少女,即使那女生的态度让人无奈,但还是在最后进行了劝阻,那时的他好温柔,给人一种很可靠的感觉,要是我,就跟他走了。同样在第四季,具体我忘了几集,他不顾安危去救心理医生的时候。一向注重隐私的他居然自愿透露自己的经历,他颤抖的声音加上那番真挚的话语,谁能不动容啊!

他仁慈得一塌糊涂,这么温柔善良的人在世界上怎会存在。在第三季的最后一集,我相信凡是看过poi的人,一定对于那场终极审判有着深刻的印象。他甘愿暴露自己,向众人说出自己隐藏了十几年的真相,他知道他一定会死,他一定会在这之后万劫不复,但他还是做了,不惧怕枪口,不惧怕世界人民的唾弃(当时宅总他们不知道有德西玛的干预,都以为是面向世界的直播。)还有在时刻警惕的首领要被杀死的时候,他又挺身而出,一心向死,他不想因为自己犯下的错而连累别人,即使那人该死,那人还想杀掉自己。我当时看到这段,我就不能自己了,这也太神了吧,太圣母了吧,可老子就是好喜欢,就是吃他这一套。

他的道德感极强,这即是他的优点,也是他致命的缺点。在第三季的……我又忘了几集了……,那集可谓是整部剧的转折点,也是宅总评价的转折点。他在这集后骂声一片,我身为他的死忠粉都有些无奈,别指望我会骂宅总,这辈子都不可能。(咳咳,主观色彩有点浓了。)他阻止了四叔和大锤去杀那个决定小撒是否上线的那位官员,导致了他们的逃亡和机器的败北。他的道德感让他无法去杀一个手无寸铁的人,那怕最后可能让这个团队覆灭。其实啊,即使他们杀了那个官员小撒就不会上线了吗?只不过是换了种方式,换了个人而已。它的上线已然成为不争的事实,这无法阻挡。poi并不是什么主角逆天的烂剧,在剧中主角也会死,也会牺牲,也会带着无限的遗憾离开。这也正是我们热爱它的原因,每个角色都有血有肉,都有缺点,但所拥有的优点却熠熠生辉,所存在的精神不可磨灭。

之后补充

现在补充一下,真不敢相信自己会继续。我主要是最近在网上看到一些评论,所以气回来了。

我再着重说一下关于第三季是否杀议员的那集,宅总面对的是有名的列车问题。可能有些人不知道这个问题,我先简单描述一下。

五个人在列车必然行驶的轨道上,剩下一个人在另一个轨道上检查铁轨。此时列车行驶到了岔路口,你是列车司机,你有选择改不改变列车行驶轨迹的权利。所以你的选择是什么,你如果继续行驶,那么那五个人的死不可避免,如果你改变,那么那个人的死都是你的责任。

我在很久以前向我的一个恩师提出这个问题,我老师说,不管就好,有些事改变不了。宅总的选择和我的老师何尝不是一样。不过宅总在选择不改变之后,却依旧努力对抗小撒,付出自己的生命都在所不惜,他想要的是把那些在既定轨道上的人也救回来。为什么这么温柔,有道德感的人还会被人骂?

我看到有些人把四叔和根妹的死都归结给宅总。我真的很难接受,很难理解,也很心疼。他们是为了自己所热衷的事业死的,和宅总有什么关系?你能怪他什么?怪他没有开放机器的系统?怪他道德感强?怪他想要自己赴死让四叔拦住了?我相信如果让宅总选择,他一定会宁愿牺牲自己一人,去换回所有人都活下来。

说来也好笑,当初我看到了POI的剪辑,很想看看,但是吧,我在贴吧上看到了一些关于宅总的评论,对这个人的印象差到了极点(当时的我还是初中生尚且处在容易被别人的话左右观念的时候。)我就决定不看了,有这么煞笔的主角没意思。但是最后还是因为四叔看了,接着就是啪啪打脸。宅总就是小天使啊,他怎么能这么好!完全粉上宅总了,接着就是一发不可收拾,越看越喜欢,觉得他怎么都好,每一个决策都有自己的想法和顾忌,不能说完全是理智的,但只要是人都会有私心,这无可避免。我看的美剧不算太多,我认识的角色中我最喜欢的就是他,没有之一。

编辑于 2021-01-10 17:54

在宅总身上,我看到了人类最高的道德水平。

我不同意说宅总是道德逼或者圣母的说法...什么是圣母?

圣母就是能被嫁给大山的女人感动的人,就是在服务员开水泼顾客的时候可怜服务员的人。

而不是明明杀一个人就可以毁掉自己最大的敌人的时候,只因为那个人是无辜的 就宁可死也不去做的人。这叫三观正,叫有原则,不叫圣母。

古谚有云,不要与魔鬼贴身缠斗太久,不然你也会变成魔鬼。

恶的藤上永远也不会开出善的花。这就是宅总坚持原则的理由。

若是用魔鬼的手段去对抗魔鬼,最终打败魔鬼的同时,自己也会变成魔鬼。

发布于 2015-08-27 14:55

这个问题有几年了.

发布于 2019-01-11 19:59

很多人认为机器有自我意识,或者情感的时候会很可怕,因为它会反抗人类的控制,进而想毁灭人类。我倒是不太同意这样的看法,因为这显然是小说看多了,完全没有想过,那样的话,机器跟人有什么区别呢?人类什么时候不是一群更聪明更强大的人类在反抗另一群其实为他们创造了生活的落后人类呢?那么。事实上我们毁灭了谁呢?何况,有自我意识或者情感就意味着机器在执行一条规则的时候有自己的【道德】底线,这是社会达尔文主义这样的逻辑不会被接受,坚决执行的根本因素。这样一来,所有种族,包括机器与人类才能和平共处。岂不是更好吗?

然后,我们再来看看《疑犯追踪》里的机器是怎么样的。那台机器被人类自己赋予了调用所有监控设备的权力,然后让其去执行一套人类自己的【优先威胁处理】规则,机器有感情吗?其实从技术上讲,由于机器没有繁殖的需求,发至内心的感情是不可能有的。但他可以为人类的情感模式建立统计模型,机器一旦放弃了追求最优解策略,转而去追求最佳概率决策,基本上是可以无限接近于最优解的,这是控制论和信息论的基本方法论。这就会出现一个局面:没有感情的机器可以利用人类的情感模式,人类赋予他的权力,没有道德底线的执行人类自己的规则。我们在《疑犯追踪》和《机器人三定律》中都见过这种局面。我们会发现其中有三条基本规律:第一,人类设计的规则一定会存在缺陷,这样的规矩交给机器去执行,结果一定会超出人类的控制。第二,人类不是一种理性主导的物种,他们并不会严格执行自己的规矩,规则的漏洞可以通过一系列潜规则来得到修补,机器没有这样的能力。第三,人类的非理性总会让他们有让机器执行自己规则来管理自己的欲望,尽管他们理性上知道这样做的所有风险 。

这是芬奇心中真正的恐惧,不是圣母情结,芬奇只是太了解机器,他知道要恐惧的是人类自己,恐惧我们什么时候会赋予机器去执行管理我们的权力,并且用的是我们自己设计的,漏洞百出的管理规则。而机器可能永远没有感情和道德,它会坚决执行这条规则,那怕最终结果是自我毁灭他也会做。

编辑于 2016-04-11 21:23

在某种程度上,他代表了,生而为人,所能给予同类的终极关怀。

编辑于 2016-06-10 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