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进化
生物学
医学
线粒体

内共生学说是啥?

关注者
10
被浏览
44,142

2 个回答

long long long long long long long long long ago,

有一个原核生物(类似于古菌的原核生物),吃了一个好氧的细菌(一个接近立克次体的α-变形菌),

不消化!

这个好氧的细菌,就寄生在这个原核生物(宿主)的体内,慢慢二者有了分工:起初宿主可能是不能利用氧气的,借由寄生好氧细菌的能力,获得了利用氧气作为电子受体的能力,适应性大大增强;好氧细菌借助宿主的保护与吞噬能力,生活无虞。二者形成共生关系。

渐渐地,寄生好氧细菌通过水平基因转移,把自己大部分基因的控制权交给宿主,自己专心负责氧化代谢,后来它们的一个后代给它起名字叫“线粒体”,管这个共生体叫“真核生物

long long long long long long long ago,

有一个真核生物,吃了一个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的蓝细菌,

不消化!

不用我多说什么了,类似的过程,这就是以后的“叶绿体”。

直到现在,每时每刻,都有细胞在吞噬过程中,

不消化!

于是出现了二次、三次、多次内共生。

我现在为什么吃饱了撑得在这答题很明显了吧?

这是祖先遗留给我的技能啊:

不消化!


图片均来自维基百科。

编辑于 2020-03-20 13:06

内共生学说是一种用于解释真核细胞中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起源的假说。

原始真核细胞(可能是古核生物?)在吞入一种好氧细菌(可能是α-变形细菌,一种G-细菌)后,吞入的细菌不被消化而与原始真核细胞共存(在原始真核细胞内部与原始真核细胞共生,即内共生)。最终通过一系列改造和核-质协调成为线粒体。

因此可以看到,线粒体在诸多方面都类似于原核生物。例如线粒体的基因组是环状的;线粒体的核糖体接近于70 S而非80 S;线粒体的转录和翻译过程受到一些对细菌有用的抗生素(如链霉素)的抑制等等。但是线粒体的基因组一般远远小于细菌,这是因为有相当一部分DNA片段被转移进入细胞核内。这是核-质协调的一种体现,它削弱了线粒体在DNA复制、基因表达和代谢等方面的自主性,因此我们称之为“半自主性细胞器”。

而线粒体的双层膜似乎也可以因此得到解释。内膜就是细菌自身的细胞膜,外膜来自于宿主细胞的细胞膜(类似于胞吞)。

至于叶绿体,其起源比较复杂,有的来自蓝细菌的内共生,有的来自二次内共生。

具体可以参见我的这篇回答:

编辑于 2020-03-20 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