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房地产
中国经济
金融
货币M2

如何看待2020年3月M2同比增长10.1%,新增社融5.1万亿?

【央行:中国3月份M2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长10.1% 前值8.8%】财联社4月10日讯,央行2020年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3月末,广义货币(M2…
关注者
2,048
被浏览
905,447

125 个回答

2020年3月金融统计数据分析

3月份M2达到近期高点10.1%,M1增速为5%。

1、M2分析

三月份M2的增速能够超过10%,确实有些意外,人民币贷款增加了2.85万亿,同比多增1.16万亿,居民部门多增1000亿,企业贷款增加了约两万亿,同比多增1万亿。这个M2的高涨主要是由于企业贷款增加的,居民信贷变化不大。

2018年一季度居民部门贷款增加1.75万亿,短期贷款增加4669亿,中长期增加1.29万亿。居民储蓄增加4.27万亿。

2019年一季度居民部门贷款增加1.81万亿,短期贷款增加4292亿,中长期增加1.38万亿。居民储蓄增加6.07万亿。

2020年一季度居民部门贷款增加1.21万亿,短期贷款减少509亿,中长期增加1.26万亿。居民储蓄增加6.47万亿。

通过上面的对比可以看出,基本上居民部门用于房地产的贷款基本上没啥变化,不断下降的是消费短期贷款,尤其今年是断崖下跌,说明消费极其不好。当然这个长期贷款可能因为银行审批的时间差会有一两个月的延迟,按道理说今年一季度的房地产销售不如去年、前年,披露的销售数据也如此,百强房地产企业一季度销售下滑21%,所以这个长期贷款还是要观察下个季度的变化情况。

今年一季度收入肯定不如去年一季度,但是储蓄还增加了4000亿,短期贷款降低了约五千亿,这就一万多亿,也就是一季度消费下滑起码是一万多亿,消费的崩盘,会带来很大的失业,而且都是从小微企业开始,这些企业也得不到贷款和任何帮助,最近今日头条各种“飘”返乡的小视频满天飞。因为消费的低迷(外贸订单也崩盘,外需也不行),所以企业贷款用于扩大生产的可能性很低,可能是用来还债,用来发工资,维持企业的现金流不断,这样增加的一万多亿贷款就相当于弥补了一些收入的真空,当然代价是债务增加,未来需要偿还。至于说这个钱是不是会流到炒房里,目前还没办法判断,需要未来房地产的销售数据和下一步的信贷情况进行对照。

同时M2高增就是房价暴涨的认知是有问题的,因为你得看这个M2的增长是因为什么信贷创造的,前几年百姓信贷占信贷总量大头的时候,M2增长和房地产上涨几乎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房地产火爆创造了更多的货币,更多的货币不是拉房地产的原因,而是房地产火爆的结果,所以大家不要颠倒了主次关系。

当然如果M2长时间高增长,企业负债如果会继续持续的话,大家就业恢复,收入提高,那才是09年那个阶段的信贷情况,企业负债创造货币,百姓跟着增加工资,推升房价上涨。目前还看不到这个可能,企业只是为了维持不死,进行贷款。就业扩张和收入提高,今年发生的可能不大。

那企业会不会拿这个钱去炒房呢?当然不能说一点可能没有,但是目前韭菜都失业和收入下降了,这些投资房地产的人,也得考虑未来是否能顺利出手,别砸手里。

2、M1分析

M1远低于M2的增速,说明企业经营不活跃,大家对未来的信心不足。M2因为企业信贷大增,说明企业负债增加,未来偿还压力加大。如果企业经营一直不见起色,M1一直这么不温不火,企业生存压力就会越来越大。

3、pp和cpi

另外3月份ppi为-1.5%。从这个数据也能看出工业品一直处于通缩状态,这也印证了上面的说法,目前产能严重过剩,疫情的到来增加了失业,降低了收入,打击了大家的消费热情和对未来的预期。2019年有人说未来每年都是未来十年最好的一年,未必不可能。

目前cpi高的主要原因还是猪瘟和因为疫情导致的供应渠道的不顺畅导致的。


发布于 2020-04-11 16:18

1981年里根经济学主导全球经济理论来,40年过去了,这套经济金融理论已经行将就木了,等待彻底破灭后,新经济金融理论的诞生。

这次肺炎,把当前经济学理论的穷途末路突出展现了一把。

这种困境,我想有个段子,展现的特别好。

2021年,人类观测到有颗巨大的陨石径直冲向地球,经过测算,不迟于6个月内,就会撞向地球,这颗巨大陨石预计造成的冲击远大于 白垩纪灭绝恐龙的那颗。

消息一经公布,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恐慌,人们纷纷抢购物资,社会秩序开始受到挑战。

面对严峻的形势,G20各国聚集起来,商讨解决方案,经过一天一夜激烈的讨论,第二天拿着解决方案在发布会上宣布: 降息加大QE力度,提高杠杆率

编辑于 2020-04-12 14:07

针对 @Odysseus 的观点说几句,照理说以你的签名,交易员是不太该提出这种疑问的。

其实最根本的原因是ZZ生态变了。一百年前的世界,在大萧条里,失业是被允许的,灾民是可以被殴打的,吃不上饭是常见的。

但是在今天的社会ZZ生态里,失业率是所有ZF内心最关注的执政指标,而不是简单的GDP。西方民选ZF就不说了,对我国来说,这也是最大的合法性来源。失业率上来,大统领的屁股比火烧的还烫,急着五月要复工。

非常好理解,吃不上饭,天下大乱。所以总理说,可以容忍经济数字下滑一点,但是一定要保就业。当然说的远一点,那么多国企承担了什么任务?就业、纳税、分红、社保。有人问四大行的股息率是不是会像汇丰一样,我就笑笑。

传统经济学里按照衰退、复苏、过热这种方法来划分经济周期,理想状态是过热的时候市场需求抬高了利率水平,或者是央行有意识地加息,在衰退期里扩张过度的企业破产、被兼并重组实现杠杆的出清,然后大家一身轻松,重新上路,等到新技术、新产品、新范式出现,利率水平也随着衰退回到较低的水平,市场中留存的强者和新式企业重新扩张,带动需求,经济再次健康地成长了。

然而现实约束呢?

过去二十年,除了移动互联网在C端比较明显地在中国改变了大家的生活方式之外,要说制造业有什么范式级别的进步,恐怕是说不上的。所有你现在能说的上名字的新科技,5G、新能源汽车、无人驾驶、人工智能、基因技术等等,要么是体量太小,撑不起整个经济,要么就是离大规模应用还有明显的距离。

第二就是我说的ZZ环境的问题。不重复了

所以怎么可能指望按照教科书上的方式去出清呢?

首先,如果疫情来了,需求弱了,订单跟不上,大量的企业倒闭、破产,全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宏观杠杆水平都不低,欧洲美国的主权债务压力都是山大,靠什么去救济失业者?让他们露宿街头还是成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即便可以这样,连任还要不要了?

其次,所谓的出清在疫情面前如何定义?一个原本现金流就比较紧张的小餐厅,疫情来了开业赔死,不开业憋死。这种小企业算是“应该出清”还是“不应该出清”?

最后,即使按照大家理想的情况,出清了,失业了,居民部门的收入情况和储蓄情况只会比现在更差。而新技术带来的变革和需求爆发又遥遥无期,那么全世界携手进入大萧条?

说回来,QE也好,或者什么其他的印钞方式也罢,本质上是一种债务展期。稀释债务,用比较低的利率水平降低你的现金流压力,用借新还旧让企业至少有运营下去的理由,这样大家都有口饭吃。因为企业的建设是需要固定成本投入的。一个工厂不赚钱,但维持生产线开工,就有现金流,打个五折给大家发工资,孩子就有饭吃,老人就能看病。但如果工厂关门了,再建设起来需要多少时间和经济成本?

长期的弊端大家都知道,比如美债长端负利率这个泯灭一切资产定价锚的黑洞,这肯定是不正常的。但是好死不如赖活着。这一句就够了。因为那些等着救济的小餐厅,小作坊,背后都是活生生的嗷嗷待哺的嘴。至少昨天香港有家老店倒闭的场景,看得我是挺唏嘘的。

QE当然解决不了疫情,疫情要靠社会治理和疫苗。QE是两害相权取其轻罢了。更何况,货币信用好,市场相对稳定的主权国家才有资格大放水。那些市场依赖、产品单一、信誉本来就一般又没啥地位的小新兴市场,真的大印钞,结果只能是货币恶性贬值,急剧通胀,资本迅速外逃,国家崩盘。参考拉美。因此有资格让钱加了水别人还上赶着配置的,都是顶级豪强,没什么不好意思的。

最后,中国为啥要跟着宽松。前面是现实理由,从横向的相对性来讲,可能和大家想的不一样,过去两年企业部门整体的信用市场是出清的,杠杆率也是稳定的,压力在买房子的居民和搞基建的地方ZF身上。大家都放水,我们在这儿守着节操,结果无非是货币升值压力,出口更加下滑,全世界的雷都让你一个人扛了。凭啥?央行当然明白这些道理,所以放水要跟随,但同时努力想办法去降LPR,去逼着银行把钱放出去,哪怕放给大企业和城投让他们当二道贩子也是好的。钱先做到足够多的,然后再去谈信用创造的问题。

最后说,每当M2-GDP的剪刀差增大的时候,资产价格都有压力,无非是集中体现在什么东西上。资金的逐利性决定了他们一定要寻找出口。

如果复苏+通胀,疫情中期结束,需求快速反弹,则是类似去年四季度到今年2月的预期,风险偏好抬升,权益跑赢。

如果衰退+通胀,供需双弱,甚至供给下滑更快,疫情造成的产能利用率长时间低水平运转,则滞胀,贵金属跑赢,债券收益率反弹,权益下跌。

如果衰退+通缩,则经济现状最悲惨,商品价格一塌糊涂,贵金属也不会好,债券跑赢,现金流和确定性大于一切。

市场目前给出的是偏向通缩的预期,所以商品价格下跌,股票抱团必选消费和刺激政策,但一切都还要取决于疫情到底是一个中期问题还是一个长期问题。在此之前,从组合的角度讲,不宜单边下注。

以上回答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编辑于 2020-04-12 20:05

因为要防“通缩”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月份,受季节和疫情因素影响,工业企业停工停产,居民消费需求减弱,生产者价格指数(PPI)环比下降0.5%,同比下降0.4%。

看到2020年3月M2同比增长10.1%,新增社融5.1万亿,不少大兄弟、大妹子很紧张,认为这么放水、发钱,是不是很快要通货膨胀了。其实恰恰相反,从上面这张图可以看出,从19年6月份开始,PPI指数就开始负增长。PPI下降说明生产出来的商品价格持续走低。为什么商品价格持续走低?因为商品供过于求,出现过剩。为什么会过剩呢?因为居民对未来预期不乐观,不敢消费。尤其春节之后,疫情进一步降低居民消费需求,需求疲软,价格下跌。并且,这个趋势正在延续下去。

PPI(Producer Price Index)是什么?它是衡量工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指数,反映某一时期生产领域价格变动情况的经济指标PPI 反映生产环节价格水平,CPI反映消费环节的价格水平。价格水平的波动,一般首先出现在生产领域,然后通过产业链向下游产业扩散,最后影响到消费品价格。传导机制是:工业品价格下跌,生产企业利润降低;公司运营困难,减薪,裁员;居民收入下降,需求疲软,消费者物价指数下降,通缩。

通缩会出现什么情况?实体企业产能过剩导致通缩,一旦出现通缩:1、企业不愿贷款:因为市场上没有好的投资项目,对未来预期不好,怕生产了卖不出去。2、居民不愿意花钱:对未来的预期不好,每一笔支出精打细算,有的人失业,没有收入,只能减少消费支出。一个人的支出消费是另一个人的收入,居民支出减少,经济就收缩。

因此,在疫情特殊时期,已经出现通缩趋势情况下,有必要适当向市场多投放货币,降低资金成本,使居民敢于消费,使企业愿意借钱生产


有些大兄弟可能对M0、M1、M2及其增速的含义还比较模糊。

为了满足经济发展对货币的需求,央行每年都在增印货币不断注入流通领域。印的钞票称为“基础货币”,“基础货币”扣除准备金,即为参与市场流通的钞票:M0。

我国对货币层次的划分:

M0=流通中现金

M1(狭义货币)=M0+可开支票进行支付的单位活期存款

M2(广义货币)= M1+居民储蓄存款+单位定期存款+单位其他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

M2 - M1:准货币 (Quasi-money)

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M3是根据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而设置的。

M1是重要的流动性和经济活跃度指标。M1增加,表明投资者信心增强,经济活跃度提高,股市和房地产市场交投活跃;反之,M1减少,表明股市和房地产市场交投平淡,没量了。

如果M1增速大于M2,意味着企业的活期存款增速大于定期存款增速,表明企业和居民交易活跃,也表明微观主体盈利能力较强,经济景气度上升。

 如果M1增速小于M2,表明企业和居民选择将资金以定期的形式存在银行,从而表明微观个体盈利能力下降,未来可选择的投资机会有限,资金在经济运行中沉淀下来,经济回落。

 为了说得更清楚些,看看下面这幅截图:

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M1增速快于M2增速,表明企业产供销活跃,股票市场相对活跃,居民借贷与消费也相对活跃。

从2018年2月开始,M1增速开始慢于M2增速,表明企业、股票市场和居民都在减缓资金流动速度。M2-M1差值越大,表明市场上货币流通速度越慢。截止2018年11月,M2增速为8.0,M1增速为1.5,表明大量流动着的资金已经沉淀下来。

我们常说的,经济危机时候要“现金为王”,就是说,别瞎借钱、别乱花钱,手上多囤点现金。如果企业降低产供销周转速度,或者干脆倒闭了,没有资金周转了;如果企业不再向银行贷款,银行也不敢向企业放款;如果股票市场不仅增量资金减少,存量资金也降低交易频率,甚至躺着不动了,这些资金就沉淀下来。我们就感觉“整个社会都缺钱”。

央行2020年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08.09万亿元,同比增长10.1%;狭义货币(M1)余额57.51万亿元,同比增长5%,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2个和0.4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8.3万亿元,同比增长10.8%。一季度净投放现金5833亿元。

比较M1、M2的增速,M2增速(10.1%)要远大于M1(5%)增速,说明市场(投资者、消费者)相当不活跃,这个时候,如果不加大货币投放量,紧缩将会进一步加剧。


怎样理解通货膨胀?

我国通货膨胀率是以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来衡量的。我国的消费者物价指数构成项目和权重:

1 、食品 34%

2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14%

3、 居住 13%

4 、交通通讯 10%

5 、医疗保健个人用品 10%

6 、衣着 9%

7 、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 6%

8 、烟酒及用品 4%

我国的CPI指数是不包括房产价格的,而所谓“居住”是指房屋装修等附加消费。为什么不包括房产价格?因为消费者物价指数反映的是居民所购买的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水平变动情况,而买房在经济统计中属于房产投资,房子归入投资品。

我国CPI构成权重体系中,食品占了34%,是所有八大类商品中权重最大的分类项。而猪肉又是食品分类中最重要的子项目,约占CPI整体9%的权重。猪肉价格对CPI影响很大,所以猪肉一涨价,CPI就明显上涨。

我国CPI权重分配“五年一大调、一年一小调”,上次“一大调”是在2016年。所以,严格意义上说,CPI指数是不能简单地对比不同年份数据的,尤其是相隔较长时间年份的数据。

因此,各位伙计,只要增发的货币不进入上面提到的这些产品当中去,就不会反映为通货膨胀。

编辑于 2020-04-11 16:46

较之前的回答有所修改


央行已经比我预想的克制多了,不得不说,这次货币政策的定力不论有多久,能坚持不大水漫灌到现在着实令人钦佩,但我个人感觉这次政策的灵活性没有跟上形式的变化

M1M2和社融看似增长了,但增量的大部分来自于央妈为对冲疫情造成的经济停滞而向市场主动投放的流动性,并不是由于经济活动复苏而产生的中长期信贷需求,各个企业投资再生产的意愿依然非常低

如果情况还是像二月一样,供应链由于不可抗外力而被切断导致各项生产要素的流动性失速,那么大量投放流动性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只要需求还在,困难就只是一时的,中国最不缺的就是产能

但到了三月份海外疫情扩散之后,需求端突然崩了,这时候上峰的工作重心依然在推进复工复产减少疫情造成的要素中断上。本来二月已经崩了内需,三月又崩了外需,现在外需崩又进一步拉低内需,需求端的恶性循环已经初露苗头,此时再继续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已经是药不对症

央行的动作慢了一步,或者说,新冠的肆虐使一切的计划都赶不上了变化

前期投放的流动性不可否认地帮助到了企业,M1M2双涨,社融有所好转(但垄断性国企的信贷虹吸效应依然存在),但PPI却不管不顾在加速下跌,PMI不见好转,发电量的回升更是遥遥无期,制造业通缩的压力丝毫没有减弱。企业拿了钱依然不愿意投入再生产,因为没有任何订单,资金只能继续回流至金融系统内进行空转(相信最近的拆借利率大家也都注意到了),大量流动性淤积在金融系统内无法进入实体,所谓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这个问题对于央行来说是无解的,单纯货币政策的调节现阶段只能加速或减弱市场中生产要素的流通速度,无法对有效需求产生影响。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现在的国情决定了,降息促使居民取出存款去消费的逻辑是一个伪命题,绝大部分的人早已无钱可用

说一个一手的数据来佐证这一点。昨天跟家里电话聊这次的疫情之后的房地产趋势,家里人告诉我物业公司经理昨天给他汇报说三月小区业主拖欠物业费的比例从平时的20%上升到了60%,其中更有将近15%的人因为拖欠水电费已经可能被断水断电,在平时这个数据几乎为零

三个小区一共快5000户人家,样本量不能算小,小区业主普遍每户10—20万年收入标准在全国也有一定的普遍性。即使数据有一定的偏差,但不妨碍我们观一叶而知秋,新冠疫情冲击居民部门现金流的程度可见一斑

因此我同意在此时“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更有效”的观点,中国经济需要有一针强心剂注入居民部门来打断需求萎靡引发的恶性循环,大约18%的储蓄率和较大的贫富差距已经决定了,仅仅是宽松的流动性无法做到这一点。经典的外因导致需求暴跌叠加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如果继续听之任之可能进一步传导至金融系统内引发银行不良率升高而诱发更大的风险

因此,进一步增加赤字实施更激进的财政政策才是当下的上上策,考虑到地方政府的债务情况,直升机撒钱、延缓贷款还款期限是比继续基建更可取的办法。当前我国中央政府的负债率仅有30—40%,远低于美国的150%和日本的250%,中央主导的财政刺激政策大有可为

不少人抱怨这种一危机就财政刺激的路径依赖,好像几年供给侧改革的成果一笔勾销,大通胀的时代又回来了。我只能说,外部环境变了,货币政策的逻辑自然也要变。前几年经济温和下行时搞供给侧改革,经济完全能够承受去杠杆的重量。但在现在这种疫情的突发不可抗力的语境里,加杠杆就是为了控制更大的风险而选择了可控的泡沫,是完全合情合理的。就像一个人一样,平时减减肥没问题,但饥荒来了还在坚持要低卡摄入怕不是在找死?

当然,我支持财政政策并不代表我反对宽松的流动性环境,相反我认为宽松也是必须的。美联储化身海王的时代背景下,相比于不可控的输入性通胀,央行少量多次释放流动性无疑是更利于中国经济的做法

顺便多说一小句,我不认为这次流动性的宽松会根本性地利好楼市,最多只是中央文件中所说的“稳定房价预期”而已。聪明人,不赚这最后一个铜板

编辑于 2020-04-16 02:20

谢邀。
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08.09万亿元,同比增长10.1%,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1.3个和1.5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57.51万亿元,同比增长5%,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2个和0.4个百分点。
分析如下:
1.M2数据。之前我在回答里面说过,M2衡量的是银行体系存款侧的数据,在银行体系的资产负债表中体现的是负债端情况。按照通常我们对存贷款的理解,只有出现贷款需求才会推动存款的增加,因此可以很确定的推断出,银行的资产测,即贷款的增量肯定必然比同期增加很大,事实也确实如此,我们从人民币贷款数量在本月的剧增可以看到结果。人民币贷款增加都是需求驱动,这种需求要么是订单刺激需要扩充产能,要么是为了过桥、支付短期债务不得已而为之的缓兵之计,不管咋样,我们都可以通过结合其他数据来判断每次新增的贷款到底拿去用来干啥了。比如这个月,我们新增人民币贷款增长非常猛,但是我们结合PPI的数据来看,企业并没有减缓下跌趋势,反而因为PPI的长期低位,引动了CPI的下跌,造成后续PPI,CPI双降的局面,这就意味着现阶段人民币的贷款增加大概率不是用来扩容产能的(之所以说大概率,主要是GDP数据暂时还没出,但应该是非常低的增长速度,这时候我们再结合近期PMI走势和投资数据来看,极大可能企业在被动积累库存,工业品价格下降才对,只有这样才能和PPI走势逻辑对上。如果这个逻辑链条成立,那么企业的意图就很明显了,豪赌一波疫情之后的需求脉冲爆发。),而是不得已借贷维持经营挺到黎明时分。
这种情况下,M2增长的越快,代表企业在抗的体量就越大,无论如何都不是啥好事,不是每个企业都有充沛的现金流,这样借贷死扛,感觉就像是在饮鸩止渴。
2.M1增长。M1增长是企业的活期存款增长,根据上面我们对M2增长的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很确定的说,现阶段的这些M1增长基本都是用来应对日常经营用的。M1持续这个数据的时间越长,对M2的下拉力量就越大,产生这个拉动力量的原因,在于企业自身的利润率问题,如果我们把整个国家的企业看做是一个,那么M2的同比增长越大,代表这家企业债务越重,要解决债务问题就必须找到需求创造利润,创造利润之后的第一步必然是M1(客户打给你的钱),也就是说M2同比增长如果不能拉动M1同比上升,那么面对债务规模的越来越大,M1失去支撑必然是迟早的事。有人也许会问,为什么M1不会因为债务上升导致的利息上升从而立马下降,这是因为债务分长期和短期债务,企业更多M1面对的是日常经营和短期债务偿付问题,长期在M1领域很难提现,这也是为什么企业不会留太多M1而是尽快转M2的原因,追求高收益,除非是必须维持高M1应对危机事件。
M1失去支撑M2同比增长的能力后,M2崩塌是必然的,体现在社会上就是破产重组清算,这是非常自然的事情。
另外,根据目前的宏观环境来看,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由于缺乏需求的缘故,M1增长都只会维持在5%的上下浮动,再结合M2同比上升来看,毫无疑问,宏观风险是在进一步放大的。

3.债务资产化的展望。前天的一篇政府发文国家要推动债券市场的完善和发展,我在文章《债券的朝阳之风:新的风向标》中提到了后续ABS和信用债市场发展对国内企业和银行的支持,其中重点提到了ABS业务对地方政府和地方银行关于债务资产流动性问题的解决。以前我老说地方债务和地方银行的坏账是一对矛盾,主要就是因为之前政府对ABS业务的不支持以及监管对这块业务的严格限制。ABS业务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银行,企业的资产流动性问题,对我提到的矛盾性问题也能起到相当程度的缓解作用。其实我们聊金融,其核心无非就是信任二字,地方政府和银行,通过SPV盘活大量的债务资产,再发行对应的结构化债券提供给机构购买,对大家都是有很大好处,尤其是对信用分析、评级、风险定价领域的推动,为我国金融领域的发展都是有非常积极的影响。这里特意花2篇文章聊这么多债券领域的行情,意图也很明显,债券未来是妥妥的大牛市,新兴的信用债,ABS业务必然迎来大发展。不懂债券的也不要紧,只要政府后续继续出台该领域的政策,券商股,银行股未来牛市可期。

大概总结一下:紧缩的环境并没有改变,企业出清在加速,PPI可能会继续下行,并拉动CPI的下降,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债券牛市。非常看好后续的信用债、ABS业务市场,这是很好的朝阳行业。


更多文章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每月一饼,有独家文章发布于内谢谢。

编辑于 2020-04-11 09:05

很多人其实并不了解增发货币的原理,只是想当然的认为放水进市场的这样一个概念。

实际上并不是的,增发货币是通过贷款渠道放出去的,也就是说印出来的钱不是直接撒出去的,而是贷出去的,这个要知道。所以增发的货币是天然有利息的。

普通老百姓会贷款吗?显然是企业才会去贷款,疫情这种经济情形和传统的经济停滞、经济萎缩或者经济萧条危机等等都不一样,疫情这种情形并不能简单的描述为经济停滞,而是描述为社会停滞更恰当。所以在这种情形下,企业贷款意愿是降低的,就算是贷款了,也大概率不会拿着钱去投资,所以本质上这个钱大部分也很难流到市场的。而这就形成了一个矛盾点,因为增发货币如果不能有效流到市场,就很难起到应有作用,但是如果流多了,又会通胀。

至于普通老百姓,我只能说这个事儿跟我们没什么直接关系。别说10.1%,就是15.1%也影响不大,因为现在的情形摆在这了。美联储无限QE的目的也不是刺激市场,市场都没了还刺激个毛?美联储无限QE的目的只是为了救一些中小企业不倒闭而已。

发布于 2020-04-13 11:13

CPI、PPI下降意味着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减少,但货币总量又大增,这这意味着放出来的水没有到流通领域呗。那么钱去哪儿了呢?

M2统计出来各种涨,但居民消费能力却下降,这说明钱没有到老百姓手里。那么钱去哪儿了呢?

我们放水,我们支持私营企业,我们开放关键领域,但最终老百姓手里的钱却越来越少。所以我们应该对某个群体如此妥协吗?中国的某个群体和美国的某个群体有本质区别吗?某个群体真的会像预想的那样吃肉的时候留点汤给老百姓吗?

涓滴效应是靠不住的,那是笔杆子们造出来蒙人的,要真有用,老美印那么多绿纸了怎么也没见老百姓收入增加。涓滴效应的前提是靠近钱的人钱包大小有限,可实际上他们用的不是钱包而是存折,存折上数字后面加再多的零也不会有人嫌多。

真的还不如直接按人头发钱。M2现在有200万亿,每人每月两百块一年也就2.5万亿,算上货币乘数也拉高不了多少通胀。但这两百块说多不多说少不少的,还真就可能全被拿来消费了。一样可以养活那些商家店铺,一样可以养活小微企业,还少了中间商赚差价,哦不,少了中间商截胡。

发布于 2020-04-11 16:24

民科“房地产专家”们最近又高潮了一轮。

4月10日,央行公布了2020年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报告与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统计数据报告。报告内显示,3月末,我国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0.1%;狭义货币(M1)同比增长5%;流通中货币(M0)同比增长10.8%。2020年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1.0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47万亿元。

3月末的M2、M1增速双双回升。超出预期的是,M2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1.3和1.5个百分点,与2017年3月末的增速持平,创下近两年新高;M1增速则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2个和0.4个百分点,仅次于2018年7月末5.1%的水平,创下近20个月新高。

一时间地产销售和自媒体们群情激昂,纷纷呼喊:央行大放水,通胀压力变大了,大家都应该买房保护自己的资产,房价要暴涨了!

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央行公布的这组数据究竟代表什么?央行放水了吗?房价真的要暴涨吗?

01

由于读者中多数人非财经专业,所以有必要先和大家简单科普下基本概念。

首先要注意,每个国家关于M0、M1和M2的定义都不同。下面的内容是根据我国的货币层次划分标准来展开的,不适用于其他国家。

M0=流通中的现金,是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也就是说,是居民和企业手里的看得见、摸得着的现钞。M0是一个基础的概念,实际讨论意义不如M1和M2大。

M1(狭义货币)= M0+企业活期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也就是随时可以用的钱。M1反映居民和企业手头资金的松紧变化,是经济周期波动的先行指标 。

M2(广义货币)= M1+准货币(居民储蓄存款款+企业定期存款+其他存款),也就是说现金加上所有的存款。M2反映社会总需求的变化和未来通胀的压力。

我们平时说的货币供应量一般都是广义货币M2。

02

明确以上概念后,结合央行公布的数据,我们可以直接说,3月我国的货币供应量确实是增加的。与此同时,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也在大幅增加。

从这一点来说,央行是真的“放水”了。

但放水不等于通货膨胀,否则我国M2增长多年,为何CPI仍然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数据呢?请注意另一组数据。

2020年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4.3%,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5%,环比下降1.0%。


CPI是消费环节的价格水平,PPI则是生产环节的价格水平。要知道的是,近半年来PPI几乎是持续下降的。这也就是说,工厂生产价格是持续走低的。价格下降的原因当然是供求出现了变化,市场需求减少,工厂产能过剩,供过于求了。

而PPI下降的同时,M2增速却提高了。这说明央行放水给企业了,但企业并没有用来扩充产能,极大可能只是用来缓解资金压力的。

当市场供过于求,还会通货膨胀吗?

但为什么CPI没有同步降呢?一方面,价格从生产端到消费端的传导也有一定的延后性。另一方面,猪肉价格仍在高位,疫情期间商品供应渠道不通畅也直接导致了价格的上涨。

03

今年的房价是绝对不可能暴涨的。

那些炒作市场的人,无非就是说货币供应量增加了,给了房价上涨的空间。

听我一句劝,那些只和你说M2的人,要么就是骗子,要么就是半吊子。

回到我们开头说的数据,尽管3月M1、M2的增速都提高了,但M1的增速是远远不及M2的。

当M1的增速高于M2时,代表企业的活期存款增速大于定期存款增速,企业生产活跃,居民消费积极,市场需求更充足,如果差值过大,通货膨胀压力就会变大。

反过来说,如果M2增速高于M1增速,就代表居民和企业更愿意把钱存进银行用来投资,大家对未来的预期下降了,消费信心自然也减弱了,市场呈现需求不足的状态。

由于房地产兼具消费品属性和金融属性,M1增速与M2增速的关系对于房价走势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我国房改以来,有两次明显的房价上涨,分别是2009年前后、和2016年前后。

可以看到的是,在这两个时间段内,M1-M2增速剪刀差都是正向的,且差值较大。这一点也验证了上文中对于M1、M2关系的阐述。

目前,M1增速大大不及M2增速,国内投资增长速度显著大于消费增长速度,市场需求不足,房价上涨缺乏基本面支撑。

从社会融资端看,一季度住户部门贷款增加1.21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509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26万亿元。短期贷款一般为消费贷款,这一项数据的减少也印证了消费需求的降低。

房地产按揭多为中长期贷款,这部分数据的增长已经是居民在3月集中消费房产的表现了。这也正是4月后开发商去化明显遇冷的原因——社会中的存量M1仍然不足。

疫情黑天鹅带来了全球性的经济衰退危机。随着各国救市政策的落地,释放流动性已是大势所趋。

但全球疫情仍然未见拐点,对于实体经济的打击仍将持续,各国的倒闭潮、失业潮纷至沓来,市场消费信心短期内无法恢复,需求不足将是市场主旋律。

而国内提出“房住不炒”迄今已三年,对于房价已经形成了全方位的宏观调控。即便是M1增速大于M2增速,居民消费意愿恢复,房价出现暴涨的苗头,更严苛的调控政策也会将这丝苗头迅速扑灭。

发布于 2020-04-13 11:25

以前我们诟病信贷进不了实体经济,现在进了又开始抱怨杠杆率上升,怎么这么难满足呢...实体获得了贷款杠杆率怎么会不上升。

大体上我对央行去年到今年的定力还是满意的,2月份疫情那么严重OMO居然是净回笼的,3月份不算降超准利率,OMO+降准也就释放了五六千亿,算不上多,当然另一方向也表明银行钱太泛滥了。但至少央行这端跟欧美日比起来还是很有原则的。

社融里头有几个现象需要关注一下,一个是信贷仍然以短期为主,更偏向应对疫情的流动性支持,而不是复工扩产的需求。另一个是民企和国企的信用利差在扩大,新增的信贷很可能又大幅度倾向国企和大企业,这里面隐含了国企进行体制套利的机会。小微融资是老大难问题,不能指望突然就好了。不管怎么说今年有政治任务在,不管给谁总得先放出去,这时候可能顾不了那么许多。

猪肉价格开始下来了,CPI的压力也会小一点,降息的条件正在逐步成熟。但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在那之后呢?我觉得接下来对小微企业是比较不利的,因为小微更依赖出口,我也不大觉得央行会开倒车搞窗口指导。现在我们已经看到银行间流动性泛滥和国债加杠杆的行为,而据我以前短暂的混央企的经验,国企拿了廉价贷款买理财套利差的不在少数(这是我对国企严重缺乏好感的原因之一),这样相当于信贷又回到了银行间。信贷渠道不疏通,再宽松也只会加强国债上的杠杆。这套机制的直接反映就是现在不断扩大的期限利差。建立在杠杆上的牛市是不稳定的,而降低准备金利率又会进一步削弱债市的稳定。债市这轮牛市已经享受了很久,对曲线走成熊平的可能性缺乏预期。下半年国债很可能给出充满惊喜的交易机会。

发布于 2020-04-11 00:34

谢邀,随便说几点看法。

一,这次是全面经济危机,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是1929级别的,引发的社会层面,乃至地缘政治层面的变动,恐怕现在所有人的估计都过于保守。谁也不知道,1929年爆发的危机要在大半个世界被打成废墟后的1945年才真正走出。我自己也没想到信用极限的收缩会如此惨烈,可惜,历史的洪流已然卷起,多数人却还以为一切都仅仅是疫情引发的连锁反应,在梦游中被推向深海之底。

二,从历史上看,危机中,体制外的收入会崩塌,体制内的收入也会下降,仅仅是稳定一点而已,这会导致公民的社会信用不断收缩甚至清零,全社会形成巨大的通缩预期。我们现在社会生产的扩张和升级,是靠信用不断扩张实现的,货币就是信用的兑现权力,信用扩张就是有效货币的扩张。现在,这个链条已经被打断,信用极限的收缩就在眼前。

经济体收入普遍下降,经济体债务过大,这是信用收缩的两大驱动。这两大驱动暂时无解,未来也很难有解。现实中,失业和收入暴降已经不是新闻,未来如何基本已经确定了。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有不知死活的人来问房子买不买,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三,官府会用货币和财政手段对抗这种通缩预期,但从历史经验上看,除非能搞出恶性通胀或滞涨,否则通缩是不可避免的。

因为贫富差距和地缘政治等方面的原因,中国很难走走滞涨路线。

要滞涨,首先生态食物链的底层老百姓受不了,他们已经承受不了生活物资持续快速上涨的后果。这是贫富分化的现实,除非能较短时间里搞出合理的福利体系,否则无法破解。我们的老百姓可不是驯服的欧美贱民,从西周末年的“国人暴动”开始,近三千年的光荣造反史独此一家,别无分号。相反,我们老百姓还能忍受通缩,只要中央政府兜底基本民生保障,维护基本秩序,这正好可以对接脱贫攻坚的伟大胜利。

其次是没有外界提供的信用担保,滞涨很容易瞬间转型为恶胀,哪怕是外汇和黄金严格管制。这次抢粮的问题说明,通缩和恶胀之间的翻转也不过是瞬间的事情,谁敢一直玩这么刺激的游戏?

四,社会信用因为未来收入普遍下降预期而坍塌,货币被动收缩是大概率的。要逆转这个趋势,只有三条路,一,债务出清,社会信用评估重启。二,技术革命,社会信用重置。三,争夺势力范围成功,矛盾转嫁,社会信用评估边界扩张。2001年后中国奇迹的发生就是这三条路的综合,未来要走出困境也只能是这三条路。

目前,在沉重的铁幕下,我们还没有看到遥远的地平线上透出希望的曙光。

五,在这个背景下,我们知道现在货币数据的异常波动仅仅是官府和市场规律的较量,一时波动而已。而且,虽然m2同比增速上了10%,但m1的增量只有5%,说明经济还是趋冷,经济体并没有好的预期。总的来看,政府的逆周期调节就像是在冬雨暴降的森林里强行点火,虽然已经很努力了,要说通胀,为时过早。

未来最终还是大概率有一场受控恶胀(也就是所谓的价格闯关)或更残酷惊险的滞涨+恶胀+动荡,但那是放弃治疗后的自暴自弃。运气最好的情况下,那三条之一被走通了,通缩之后找到新的增长动力,皆大欢喜。

具体到现在,通缩才刚刚开始。作为普通人,现在被忽悠去买房子,或消灭存款,或背负沉重的债务,那就是真真切切的灭顶之灾。

当然,有人倒霉就有人幸运,绝大多数人倒霉就一定有极少数人走狗屎运,看过这条一年前的回答的人就知道,大萧条也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繁荣时期兴风作浪不算本事,能走出凛冬是真正的强大。困境中走出的存在,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都能走的更远。

发布于 2020-04-15 09:27

中国社会上不缺钱,甚至是存量的钱还超级多,缺钱的是老百姓,是能支撑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保经济发展的老百姓缺钱,极度缺钱!

不把伸向老百姓的镰刀砸烂,一切手段都是徒劳的。

发布于 2020-04-11 04:15

1.多出来的钱去了政府投资项目和企业债券、地方政府债券去了.股市,楼市,都没涨,钱都跑到政府投资项目去了,看看你们周边是不是很多停滞的大型公共项目都动起来了?看看最近是不是多了很多政府项目获得贷款的新闻?这几年,国家严管地方政府自己借钱,加上土地财政难以为继,好多地方政府项目都处于停滞状态,开工的项目建一会停一会,规划的项目不开工。项目前期费倒是越编越多,干什么?做好项目手续,等着和中央要钱,或者发债。因为现在国家把地方政府借钱路子给定了,就是发债券。



发布于 2020-04-11 07:27

人民银行网站上有详细的数据,建议有兴趣的人仔细看一下。

现在居民部门的净存款在增加,政府和企业部门的净债务在增加。

居民不消费,囤积存款,企业和政府从居民部门借钱养居民,这个事实在央行的统计数据上能够看出来。

所以放水是真的,但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那种解释。现在企业和政府部门在经济萧条的情况下强行扩张信贷规模,只是为了养人而已。居民不消费,通胀就起不来。

但是从银行贷款借钱养人也是有个限度的。企业大量资不抵债之后会在银行体系中累积系统性风险。类似的事情在中国发生过。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商业银行资产五分之一以上是坏账,银行体系失去信用创造能力,已经全面破产。迫不得已,全国大下岗。

债务和过剩产能总是要出清的。

短时间休克死亡转化成了长期慢性病。大体就是这么回事。

发布于 2020-04-12 07:39

首先确定一点,我们一直在宽松的路上,只是节奏有快有慢而已。

一季度一次全面降准、一次定向降准,一次LPR降息,3000亿专项贷款,5000亿再贴现。

M2不高增长才怪,而且直接拉出3年新高。

要知道这个速度,是2016和2017年设定而没有达到的目标。

1、全球放水的背景下,大幅宽松是肯定的。除了降息和QE,我们将采取一切手段。

当然,如果CPI跌回3%,预计我们也会开启降息,如果降到零不好转,可能也会QE。

2、钱从哪里来?钱又到哪里去?

贷款和社融都创下天量,但是贷款和融资并没有转化成投资和消费。

这一点,从公布的固定资产投资以及消费可以看出,这二者跌幅都高达20%。

如果3月依然大幅下跌,就有意思了,因为短期贷款也就是消费贷暴涨,

居民贷了这么多钱,去哪里了?

我个人认为,货币转化为债务,一方面是借新还旧,

一方面是继续在金融系统空转。

毕竟货币基金的收益率全面跌破2%,创下历史新低了。

当然,跑冒滴漏,多少会进一点到房地产。

3、风险在哪里?

当然是外贸和就业。3月外汇储备减少461亿,

这是2015年8.11汇改那波外汇流失以来,速度最快的一个月。

失业率达到了6.2%,是这个数据有史以来最高。

我们已经不提去杠杆了。现在就看货币能否扭转周期了。

谁的力量大,拭目以待。

作者为独立投资人¥心理咨询师,关注金融投资及自我升级,欢迎微信搜索公众号“时代之”,更多现金福利和干货。

编辑于 2020-04-13 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