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
电视剧
影视评论
电视剧推荐
叛逆者(电视剧)

如何评价朱一龙、童瑶、王志文主演的电视剧《叛逆者》?

朱一龙童瑶王志文主演,6月7日CCTV8和爱奇艺同步播出。
关注者
2,130
被浏览
1,626,109

1,261 个回答

《叛逆者》这部剧是故事性,艺术性,真实性与教育性的和谐构成,它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思路,不是在强行说教,也不是在胡说八道,它并未狭隘在一个谍战剧的“谍”中,跳出了以往选材接近的佳作的框架和思路,落脚在一个“战”字,徐徐展开的是一段动人的故事,也是历史。这是我在以往没有体会到的。

它“不同寻常”,与其说是一部谍战剧,倒更像是反映隐秘战线抗战史以及一代临难而生的青年人明确信仰坚定信仰的故事。为什么选择我党,是《叛逆者》给出明确详实回答的一个主题。

《叛逆者》的梗概说的很好:爱国青年林楠笙经历过漫长的思辨和选择,被一次次触动,被正反两个阵营推动,他从质疑到迷茫到彷徨到绝望,又到重燃希望背负使命孤独前行。黑夜给了他黑色的眼睛,他却用其寻找光明。一个“叛逆者”,求得不过是一个“殊途同归”。

  • 1.明牌玩法和1936

《叛逆者》开篇便是大手笔:一个是明牌玩法,一个是时间节点安排在1936。

我仔细研究了许多拿来和《叛逆者》相互比较的谍战佳作,其中《悬崖》是在伪满阶段,其他如《潜伏》《风筝》《风声》等都在解放战争时期。而《叛逆者》却大笔一挥,将入场时间定在了1936,正是长征将结,“攘外必先安内”“剿共匪”热烈之时,爱国青年林楠笙从师范学校毕业,却深觉“教育固然能影响一代人,但已经来不及了,唯有投笔从戎守卫国家,才能不让我们的孩子去学习其他国家的语言”。本是文质书生,却以一腔热血参了军,选择了一条在当时主流中被认为最为正确的路。

在林楠笙加入之时,他甚至从未接触过我党的先进思想,也并未接触过我们的同志。这是他必然面对的历史局限性,也是撕裂他的根本和注定。

而1936的这个节点,马上会进入1937的全面抗日,1940的汪伪政府,1941的皖南事变,1945的抗战胜利转而解放战争,不知道他是否能活到1949,看到真正的胜利。

林楠笙这一代青年,被卷入的是似乎无穷无尽的民族苦难的黑色旋涡,这个角色跟着历史的脉络行走。所以他在入场时调查钉子“邮差”,在1937年成为行动队长走在抗日一线,1940在刺杀日寇和汉奸并与我党联手,而之后,主要矛盾再一次移回国共。

主次矛盾的变更,是我们的近代史,也是《叛逆者》的野心所在。

而明牌玩法则很好的承接了这种野心,它放弃了以往的“寻踪”老思路,转而变成“斗争”和“抗衡”。真正的邮差被怀疑吗?怀疑,但没有证据无可奈何。随着主次矛盾的变化,调查邮差被搁置,一致抗日成了大方向,这一切都是真实且合理的,却也早就跳出了原本被画定的框架。可以说《叛逆者》的格局和史诗感,是超过“谍战”二字的,不再落于窠臼。

  • 2. 没有金手指的主角配角和那些小角色

《叛逆者》不同寻常的另一点,是没有金手指的主角大杀四方。

无论是正反和反方,所有重要角色都在不断犯错。他们是人,而不是神。

哪怕是成熟的卧底,也有心急冒进的时候。

“林楠笙”寓意“临难生”,林楠笙这个角色只有二十出头,是在危难关头挺身而出的青年人的写照,他们生机勃勃,血气方刚但也青涩稚嫩。

林楠笙性格里有普通青年(或者说乡村青年)的坚韧和勤勉,也有愿意为了家国理想牺牲个人理想的血性和抱负。他是被争取的那个力量,心怀必然被光明吸引的纯粹。同时,《叛逆者》中没有回避他的不足之处,比如说与老油条对峙的冲动气盛,也有急于求成的毛躁和焦虑,还有在经验和眼光限制下的失误以及失误后的懊悔。相对于那些老练沉着,足以掌控全局的成熟的老家伙们,比起潜伏在高位几十年的邮差,林楠笙太年轻太嫩了,而当他足够成熟,是他失去一切,舍弃一切,隐藏一切之时。

萌新小林


一线的林队


林副站长

《叛逆者》中的男主角林楠笙,既是年轻时的顾慎言,也像是其他谍战剧中潜伏着的主角的“前传”。

这里我一定要大力表扬林楠笙的扮演者朱一龙,他展现出了角色真正的成长性,从一个拘谨板直的小青年,伪装的一名彬彬有礼的教师,到了一个前线搏命脾气刚硬有些急躁的青年,但还有脾气的时候是他还有希望,在看不到希望后他“哑火”了、对自己的前路绝望了,最终他选择如顾慎言一样,成为刺入内部的一把尖刀,他继承了“邮差”的代号,也继承了那副游刃有余的假面。林楠笙这个角色的气势,从“敛”到“放”再到“敛”,最后又是“放”(伪装),几经转折。

林楠笙是一个非常坚定和坚强的人,改弦易辙的万分痛苦,在黑暗中摸索的彷徨无措,自我觉醒的奋力急切,接手遗志时的矢志不移,我们都能感受到,现在能做到这种境地的青年演员凤毛麟角。

林楠笙并不完美,他的经历也并不爽快,甚至他的处境并不是我们熟悉的(具体见一些让人非常无语的吐槽,譬如问他为什么一开始不入党不参军,原因上面已经说过了),但我还是不由得与他共情乐,29集他的肺叶被贯穿,说话间是拉风箱一般的哮鸣音,我只觉得有一只手从屏幕里伸出来扼住我的喉咙,令我口干舌燥喘不上气来。当《论持久战》如一丝光亮打破他的消沉时,我也觉得如负释重,心满意足;他求告无门时心如死灰,为烈士遗孀被调笑时的暴怒质问,一直到最后的嘲讽。林楠笙这个角色在前期一直是“藏拙”的(表演方面),而越向后他成长的越明显,越发光彩夺目无人可压制。这个角色难度是整部剧中最大的,有幸遇上了能相匹配的演员,如何不让人庆幸欣慰。

而没有了林楠笙的金手指,《叛逆者》这部剧在真正的告诉我们“历史是由人民书写的”。从只留下一句“革命会成功”后壮士断腕的阿木;到“我什么都不知道”的小裁缝;林楠笙负伤后有一丝绝望,那个摇着拨浪鼓对他微笑的小男孩;愿意以命换命亲手射杀日寇的小青年云伟;闭口不言,只求走的痛快的陆优鸣;上海站转移时提着菜刀警戒却愿意把最体面的衣服送给军人的百姓;香港的药店老板悄悄送了药……是同志在帮助同志,中国人在保护中国人。

这部剧把更多的镜头给了这些人。

大敌当前一致对外,不是一味的喊着口号去说教,而是一点点的浸润在了剧情当中。甚至很多个关键节点,都是“去主角化”的,作为一部影视作品,《叛逆者》相当反套路,这部剧不是林楠笙的个人英雄主义书,而是人民的英雄主义,历史是人民书写的历史,是民心所向推动的历史。

  • 3. 不回避不轻慢的胸襟气度和肯剖析肯直视的正确史观

《叛逆者》作为一部献礼剧,将视角落在了军统之中,也是一项大胆之举。而在林楠笙视角下的“不爽快”,是真的剖析了某党失败的必然性和我党成功的必然性所在。林楠笙从被选拔到担任行动队长到副站长,经历了懵懂,质疑,失望,迷茫,绝望和伪装的圆滑的整个过程。

曾经的三位上司,一个狂傲刚愎得失心太重没有底线的投日,投日后依旧为保全自己首鼠两端;一个蝇营狗苟贪婪无度毫无气节,小人之心栽赃陷害;一个是我党卧底各种摸鱼敷衍,后来在同志想称后与林楠笙亦师亦友,最终他选择牺牲自己,将林楠笙推举上位,却留下了名誉污点。这对于林楠笙来说无疑是十分痛苦的。




而除了林楠笙的遭遇,出卖消息拉陈逆下马,营救女主时的钱权交易,对蓝小姐这种抗属的轻慢疏忽毫无人性,沦陷区水深火热物价猛涨大后方却歌舞升平喝着空运过来的可乐,为了保全自己的前途对被栽赃的功臣的冤屈缄口不言,对牺牲的战士不予收尸。

烂了,从根子上就烂了。所以林楠笙站的越高,看的越多便越绝望。

(和自己导师对话时,林楠笙终于嘲讽的笑了起来)

这部剧表现的不是我方的英明和敌方的愚蠢凶残,相反它更深层次的剖析出了问题的症结所在。代表买办阶级利益的一个党派,从内里已经腐朽了,注定要衰亡。

同时剧里并未回避他方一线战士们的功劳(林楠笙牺牲在抗日前线的兄弟们,蓝小姐牺牲在南京大屠杀的丈夫等等),也塑造出了陆优鸣这种能说出“君子危不忘义”的气节之人,同样也有国共联手合作的刺杀,谋求合作的情节。

《叛逆者》并不否认某党中也有有才之人,可用之人,有血性之人,林楠笙也是这些人的代表,但这些人却往往被排挤到边缘,被忽视被利用。林楠笙被多次训斥,他显得格格不入,不见希望,难挽天河,最终“叛逆”。这一部分人的痛苦令人痛苦,所以这部剧的主题“殊途同归”非常大气,没有否认去他们的贡献和牺牲,反而更令人唏嘘和叹惋。

到了三十多集,观众都纷纷愤慨于无休止的果党内斗。

反观我党,兵民为胜利之本,愿意替左秋明收尸立碑,不放弃任何一位同志,在出现失误时做有力的支撑,相互用生命掩护同伴,不对侵略者妥协,有大局意识。

再细一点说,女主连夜送消息后让她带走的大软馒头,对林楠笙身体的问候和关切。是一个有人情味,有理想,有希望值得依靠的党,这一切让林楠笙无法不被吸引。

排斥和吸引是一正一反的两股推力,最终协助林楠笙走向了叛逆的道路。

  • 4. 林楠笙的自我觉醒和“叛逆从一开始便存在”

而上一段,我说的是“协助”,是因为林楠笙的叛逆,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勘破”,是一种自我觉醒。林楠笙的象征意义是“临难生”,他生于民国元年,是为了家国理想愿意舍弃个人理想和安稳生活,选择投笔从戎的一代年轻人。

他看似年轻,实际上坚如磐石,所以舍弃爱情时他并没有哭泣,但在顾慎言要将他调回南京后,他报国无门之时不甘心的眼泪夺眶而出。林楠笙最纯正的底色体现在他的性情上,在没有力量时他会为了上司的冷酷和卑鄙质疑,在有力量后他会为不公和乱象愤怒,林楠笙是一个有血性的年轻人,如果他还有情绪那说明他还有所期盼和希望,而这些希望被一点点磨走,他终于绝望,放弃。在剧播前我曾经猜想过谁指导了他的“叛逆”,是挚爱的恋人?是生死之交的兄弟?是亦父亦友的老师?还是被不公正和无力感逼上这条路?

居然都不是,是《论持久战》,是思想和灵魂的共振,是抱负与抱负的相逢。叛逆从一开始便埋下了种子,是林楠笙策反了自己,因为他并没有被谁牵着走领着走,而是一直在寻找这样一条路,一条坎坷但光明的道路。


这是临难而生的青年人以拳拳赤子之心愿意奔赴的正确道路,历经无数磨难,他找到了。

这也是《叛逆者》我不曾预料的格局。

  • 5. 不再是附庸的女性和有担当的男性

叛逆者中的人物塑造,除了林楠笙,我还惊喜于其中的女性。

剧中两个主要的女性角色。

朱怡贞,作为富家千金所以有渠道更早的接受到了先进的思想,她愿意放弃优渥的生活,去唤醒更多民众,坚信自己可以做到男性做到的事情。从天真到沉静。

蓝心洁,妩媚动人也深明大义,虽然如乱世漂萍,却始终顽强的活着。她是一个舞女,也是一个烈士的遗孀,更是一个伟大的母亲。她有最繁华也有最质朴的一面,“我不后悔”“我没有做错什么”,她为儿子学会了枪法,也为养儿子沦落风尘。林楠笙对她不仅仅是感激和愧疚,还有敬重。

我印象深刻的还有两个一闪而过的镜头:

上海区被袭击,镜头特写给其他职员时,我们能看到里面有很多女性,她们没有消失没有掉队也没有拖累。

陈逆枪决小裁缝,地上跪着的是三男两女,后面从档案里我们看到有主妇也有女大学生。

林楠笙更是身体力行的把“我平等的歌唱女性和男性”做到了骨子里,女主的同志牺牲时,他的安慰不是“你还有我可以依靠”而是“这些我也经历过”,把她同样视为战士。

目睹军官对蓝小姐的嘲笑,他敢于站出来怒吼“她应该获得你们最基本的尊重”,被他训斥的人也羞愧的低下了头。

这些是细节,也是细节延伸出的态度。《叛逆者》中没有对女性的刻板的凝望,而是一种温和的平视。

作为女性观众,看的不是“纯男人戏”,实在友好。

  • 6. 如诗如画的镜头表达和留白隐喻,互文与呼应

作为一部越挖掘细节越有趣的剧,镜头的隐喻和留白也是我关注的乐趣之一。

其中的几个空镜:

1937年的雨打花落去像是阴沉沉的帷幕被拉开。

上海站被袭击时,击碎的玻璃摧毁了雅致的兰花。

胡主任漫不经心的听着林楠笙为顾慎言的申辩,手边修剪桌上的一盆植物,但那盆植物枝叶泛黄,正如某党从根子上便烂透了,无力回天。

18集林楠笙重伤倒在地上,任由血流淌,而一个孩子出现了,没有害怕反而对他微笑。已经疲倦至极的林楠笙也笑了,开始忍痛包扎,他在那个孩子身上看到了希望,看到了他要守护的未来。

34集林楠笙完成了最后的破碎与重塑,他在江边亭中对着涛涛江水怅然思索,我便想起那句“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站在重庆的总部,终究是“无人会,登临意”。

与老纪正式接触,他一个转身,半个身子直接走到了光明之中(甚至长出了兔耳朵)。

如此种种,不再赘述。

而大量的留白更是给了观众讨论和畅想的空间:“其他线上的同志”“这不是他的线”“发展我的同志也会暴露”“在邮差这条线上已经牺牲了五名同志了”星星之火点燃在各处。

甚至很多重要的角色,如左秋明,作为林楠笙的至交好友,双重间谍,他的生前事我们不得而知,或如顾慎言,怎么叛逆的过程我们一样无从知晓。甚至主角林楠笙的升任,在师范的经历,提到的家人都没再给我们进行讲述,而是进行了留白和跳跃。

对仗和互文则更是如此:比如说左林二人在椅子上畅想着中国必胜,曾几何时邮差和渔夫也是如此;

顾慎言曾时被林楠笙这个横冲直撞的年轻人逼得悬吊在天台上脱身,在大撤退时又由这个年轻人将他从坠落边缘拉上来;


林楠笙冒险拆走的线圈又由他自己自发的接上;


使命是抓捕邮差的人却接任了邮差的代号;

林楠笙坐在左秋明的墓前用他大口吞吃舔手指的姿势吃下自己不喜欢吃的蛋糕;

他返回上海带上了顾慎言那种圆滑的面具……


这些轮转的闭环让整部剧显得精巧又浪漫,就像《叛逆者》的整个故事,有太多意外和偶然,又似乎是宿命和必然。

林楠笙将会再次进入黑暗,去伪装,去用黑色的眼睛去寻找光明,没关系,好在他已经看到了希望。

“同志,我代表渔夫向你问好。”

这部剧的确是近年来少有的诚意之作,也希望如《叛逆者》的作品越多越好。

编辑于 2022-10-22 09:06

最初楠笙是一个很拧巴的人。这并不是褒或贬,仅仅指他的状态。

在第五集里,林楠笙详细叙说过自己的身世。

父亲重病去世得早,母亲要强不肯求人,家里没剩下什么钱,日子就凑合过。他是家里的幺儿,从小生得瘦弱,在军校里跑步总比不过人,话也不多,但胜在观察敏锐,心细如发。

被陈默群挑中,林楠笙颇不习惯。

陈默群的作风可和他的名字有天壤之别。还没见几次,他就先给林楠笙一通疾风骤雨的下马威,言辞警告他绝不可背叛,否则后果自负。到了上海,他又把林楠笙拎去大牢,一把按过他的头,硬逼着他和那满脸血腥的孩子面对面,一字一句告诉他,将来,如有需要,哪怕是亲朋好友都得上手审问,加以酷刑。

按照大多数谍战剧,稳如老狗的主角该不动声色表达下忠心,可这时候的林楠笙刚从乡下出来,自己都还是未褪下稚气的学生。他不忍,更害怕,拼命克制自己接受这一套逻辑,眼睛都充了血。(这里要夸一夸朱一龙的表演)

所以才说林楠笙是个拧巴的人。

他这样的个性,要是生活在和平年代,合该去大学里教书,或者做个考验耐心和细心的审计工作。可他偏偏活在家国即将大乱的前夕。

刚到上海,他还有好奇心,东张西望看着繁华街景,憧憬地去买一套昂贵的西装,眼睛都在放光。他还没有完全让自己适应党争的残酷,就已经过快地被抛入了斗兽场。

他要是再莽撞一点,或者再残忍一点,那也能两眼一闭勇往直前,干脆什么都不顾也不想。可偏偏又足够聪明和谨慎,还残留着为人的良心和礼仪。

所以很多时候,作为观众能明显看出林楠笙的犹豫。是那种,似乎知道要去做什么,也已经在做什么,但心里却下意识在质疑的犹豫。

这个表演呈现是精准的。

加入国党,那是当时看似最正确的道路。来到上海,那是口头上为了国家的义不容辞。但此刻的林楠笙,还未觉醒真正的信念和所求,这一点连他自己都没有发现。

顾主任滴水不漏,陈默群心狠手辣,而他就是夹在中间的那个雏儿,被两边的人当做弈棋的砝码。

这样就呈现出一个微妙的状态:箭已在弦上,而箭尖还未打磨锋利。

这个切入点蛮有意思的。

这么多谍战剧,主角都神勇过人,开篇即全能。而林楠笙却是一点点被磨出锋芒,一步步从那个不太自信、还带着犹豫和仁慈的学生,变成最终那个一身伤病,利用身边所有人去完成任务的“无情人”。

虐的在后头呢。

典型的独特时代下的悲剧人物。



接上篇,看到近三分之一了,也聊聊几个评论区提到的问题。

林楠笙这样的性格在那个年代合理吗?

——当然合理。

不要谍战剧看多了真的以为那时候人人都英勇无敌,有人杰,那也必然苦苦挣扎阴错阳差的芸芸众生。理解很多人爱看杀伐决断的主角,但林楠笙,恰恰就是普通人里被挑出来,再被推上台面的人,《叛逆者》和其他谍战剧的不同切入点也在于这个主角的设定。


林楠笙并不强势,他被挑中合理嘛?

——当然也合理。

首先必须要说,林楠笙是寡言、细心、性格温和的人,甚至早期还带着一丝不自信,需要被指引,他当然不可能在开篇就呈现超强的气势,处处去主动占先。表演出来的状态是没问题的。并且,往后看就会发现,林楠笙其实很适合做特工。

以朱怡贞事件来举例。

林楠笙在舞会上主动接近她,两人大谈女性主义,一起跳舞,气氛浪漫又和契。但如果开了上帝视角,就会知道这时候的林楠笙也是在套话。

尽管他被朱怡贞打动,但林楠笙也可以不动声色藏起自己的情绪。他的懵懂和真诚很容易让人放下戒心,谁都觉得能掌握他,但他却有其他的想法和判断。“是让她爱上你,不是让你爱上他。” 如一句箴言,谁是弈棋者,谁又是棋子,真真假假未可知。

演得好不好,剧情好不好?

——好的,因为看得到一步步的进阶和变化,因为林楠笙这个人物立住了。

有一个点蛮微妙的:剧情进展到现在,双方很多人都大谈过大义和主义,但唯独林楠笙,除了必要的审问和应付之外,他从来没有坚定的认同过任何一方。

他目前,是一个道德感强过信仰的状态,是一个还未进化完成的阶段。

林楠笙无疑是那个时代的精英代表。他超前地理解男生在舞会上邀请女伴跳舞,是让她们处于被选择和观赏的境地;他质疑不该对学生对武,不该以情感欺骗朱怡贞;他甚至明白,目前大局面的混乱纷争是因为某方的处理不当。

但是,林楠笙重的是情,所求的,是家国和身边人的安康,伪装出的教师徐立文正是林楠笙本来最期盼的生活方式。这个心理也很合理,毕竟他所处的年月还没有正式开战,很多人还抱着没有这么严重、和平即会到来的梦想中。

但林楠笙的变化也很明显。我可以看到表演里,那种看似平静接受安排下的情感起伏。

到现在林楠笙一共反抗了陈默群三次。

第一次不解为什么要刑讯孩子,最终无招架能力。

第二次质疑不应该情感欺骗朱怡贞,反抗无效,接受了任务。

第三次质问为什么要伤害学生,开始观点对撞,陈默群拔枪,林楠笙的反应是撇头闭眼,有一种你是我上级我认了,但我还是不同意你的既视感。

第四次,他被逼急了,冲到朱怡贞的家里动了手脚,替她摆平嫌疑。

从旁观者,到参与者,最后真正开始行动,林楠笙看似平静和接受一切任务的表象下,其实早就有了变化。顾主任,朱怡贞,蓝小姐,再到后面的左秋明,砝码不断累加,直到最终决堤。

这就是一个本来聪明但也“普通”的人,在极端惨烈时代下慢慢抛弃本身的性格和舒适圈,为自己做出的抉择和反抗。

编辑于 2021-06-13 00:52

叛逆者非常好的回答了,为什么中国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只有共产主义才能救中国这个问题!!!

真的,没有别的任何剧比他更好的回答了这个问题。其他谍战剧更不能比,基本都是聚焦在“谍”的部分,以展现斗争为主,但是叛逆者不仅有紧张刺激的斗争,他还在非常认真的刻画民国生活,刻画战乱年代形形色色的人!

他不仅讲两党斗争、中日斗争,还讲历史中人的际遇、人的蜕变、人的选择,实际上就是在展现人民的斗争,展现历史的脉络

故事精彩,人物真实,思想内核有深度有高度!




很多人一听主旋律就有抵触心理,我非常理解,但是事实上,大家抵触的不是主旋律本身,而是呈现的方式方法,死板的说教谁都不愿听,把核心思想融入在精彩的剧情中才能成就人民喜欢的好作品。

主旋律就是人民群众喜爱的旋律,爱国精神是每个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情感,好的主旋律作品应当尊重人民、刻画人民、服务人民,而不是以应付工作的心态敷衍观众、敷衍上级。

叛逆者真的做的很好,他是真正人民喜闻乐见的主旋律作品!

叛逆者突破了传统谍战剧的套路,创新了谍战剧的表达形式,它在谍战剧领域无疑是里程碑式的,同时,它所兼具的教育意义和收获的人民喜爱,也将使它成为献礼作品中的程碑!

观众跟着林楠笙体验迷茫和挣扎,体验痛苦和绝望,也一同看到了刺破黑暗的光亮。林楠笙没有因为某个人“叛逆”,他一边被身边人感染,一边在自己的实践中认识到果党没救了。终于,他在“看不到一丝希望”的时刻,听到了延安广播的《论持久战》,接受了先进理论的指引!真的是“信仰不依附于任何一个人,信仰要不断在战斗和实践中检验,方能达到坚定。

听到《论持久战》我真的太激动了,教员千古,中国人民永远的灯塔!




放一篇我前几天写的剧评,没有及时跟上剧情更新,暂时不修改了。

谍战剧的内核,不止在于“谍”,更在于具体而抽象的“人”

在国产剧的行列中,谍战剧似乎一直是个热门题材,顶着这个头衔的剧每年都有不少,但对于真正的谍战爱好者来说,谍战剧的巅峰早在10年代初就已经过去,后来者不是披着谍战的皮谈恋爱,就是商业化到只有对抗没有信仰。

已经很久没有出现过新的经典了,但最近热播的《叛逆者》却让我眼前一亮,重新燃起了热情。

开幕是肃杀氛围下的严刑拷打,得到情报后,特务处紧急抓捕中共江苏省委联络员。事先得到“邮差”通知的王志和阿木逃过一劫,却也落实了特务处有内奸的猜测。

上海站站长陈默群多疑而强势,他不信任任何人,亲自前往南京特训班,选来背景干净、情报能力出众的林楠笙,协助调查邮差。在陈默群的步步紧逼下,邮差如何洗清嫌疑?林楠笙伪装成助教接近共产党人朱怡贞,又会带来怎样的危机?

毫无疑问,从一开始,《叛逆者》就抓住了观众最期待的点,那就是谍战之“谍”。但随着剧情的步步开展,我开始意识到,叛逆者的珍贵之处,远不止在“谍”的惊险刺激与严谨缜密,还有对人物设定和内心刻画的独具匠心。

1.前所未有的角色成长性

大部分谍战剧的主角,一开始就是成熟的中共成员了。《黎明之前》中的刘新杰是静默多年的闲棋冷子被重启,《悬崖》中的周乙是经验丰富的地下党再回归,虽然《潜伏》中的余则成第三集才为我党所用,也早已是成熟的战士,并很快确立了信仰。

反观《叛逆者》的主角林楠笙,他出场时还是国民党特训班的一名学员,24岁,师范毕业后深感教育不能救国,于是弃笔从戎,选择了当时最“正统”的队伍,而后他被选入军统上海站,卷入国共两党的斗争中。

林楠笙在特训班

在十几集的时间里,他像一把利刃,被握在陈默群手中,和“邮差”等共产党人斗智斗勇,也在以他的视角观察着斗争双方,感受着立场和道德的挣扎。

看着刑讯室里鲜血淋漓的年轻人,稚嫩的林楠笙第一次感觉到理想和现实的差距,他是为了救国抗日来的,为何要对自己的同胞如此残忍?

抓捕中共联络员阿木时,林楠笙未能成功阻止他自爆,站在爆炸后的现场,林楠笙第一次被共产党员不怕牺牲的精神震撼。

被派到“邮差”手下工作时,在上海无亲无故的林楠笙第一次感受到“被关心”,这个被重点怀疑的顾慎言,却在他为了秘密任务撒谎母亲生病时,给了他治病的钱。

按照常规的套路,这些似乎就足够“感化”主角了,但是与那些敷衍的套路不同,在《叛逆者》中,林楠笙的蜕变更细腻更痛苦,这些微不足道的点点滴滴,虽未足够让林楠笙动摇,却在他心里种下了疑惑的种子。

后来他以大学助教身份接近朱怡贞,和她一起读《草叶集》、读《铁流》,一起参加学生游行,一起聊民主聊自由聊理想。他是一名特工,谨慎周密时刻收集情报,但他也是自己,一个有感受有思考的个人。他渴望灵魂上的共鸣,精神上的归宿。

假的终究是假的,越是美好破灭的时候越痛苦,林楠笙面对立场和情感的抉择,选择了遵从内心——他在解救朱怡贞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战争容不得一点马虎,组织迅速转移了朱怡贞,陈默群在邮差的推波助澜下,因为内斗也被调离了,林楠笙又一次处在了孤身一人的状态里,他在1936年的雪夜烧掉助教身份的资料,埋葬了那段还未开始的爱情,也烧掉了他试图寻找的归宿。

林楠笙的成长过程是非常曲折细腻的,穿插在惊险刺激的一次次对决中,串起各方势力的交锋。因为男主的立场,剧中国共双方都有足够的表达空间,正反两派不是彻底的黑白,国民党里有胡道义、陈默群这种投日的败类,有王站长这种只图自己富贵的蛀虫,也有林楠笙、赵京隆这样浴血奋战的爱国青年,有不愿投敌和叛变的队长打起来的战士....但正是因此,林楠笙们的“叛逆”才更顺理成章、理所当然,上层已经烂到根上了,下边的人能怎么办?这样的党又怎么救中国?


林楠笙经历了长久的迷茫,终于在昔日的领路人陈默群叛变之后,幻想破灭。他特训班的挚友,早已离开了军统这条路;他未曾宣之于口的爱人,坚定地与她的同志站在一起;疑点重重的顾慎言对他说,“信仰就是要在不断地实践和战斗中检验,方能达到坚定”;这些人会给他带来怎样的冲击和影响,使他逐步觉醒,成长为一名共产主义战士?林楠笙自己又经历了怎样的痛苦和挣扎,最终选择为我党潜伏直至革命胜利?


横跨十三年的漫长故事,如此复杂深刻的蜕变,这样的情节和主角在以往的谍战剧中是缺少的。叛逆者补上了这个空缺,并且完成的相当出色,叙事错落有致,故事高潮迭起,人物的内心刻画入木三分。观众沉浸其中,感受战乱年代孤独、悲怆又饱含希望的情感,更懂得寻找信仰、坚定信仰、实现信仰的不易。

2.平凡人物的真实塑造

看《叛逆者》,会有一种安心,创作者们从未忘记每一个角色都是有血有肉的人,不仅是林楠笙,每个人的选择和挣扎都有其因果,编剧平等的给他们表达的机会,展现人性的多重切面,站在历史的角度看,更添几多唏嘘与感慨。


朱怡贞作为有钱人家的大小姐,认识到阶级压迫的本质,她背叛了自己的阶级,为贫苦的民众疾呼,也为受压迫的女性疾呼;

陈默群两次被军统自己人坑害,被野心和复仇填满的他,虽违背本心,却仍然投靠了日军;

叛变的王志,早在被通知转移的时候就有过犹豫,目的地信阳,那是当时最苦的根据地之一。面对国民党的严刑拷打和一轮又一轮的心理战,他最终没能抗住压力,出卖了自己的同志。有人为信仰,也有人为生计。

裁缝铺伙计孙福安,他参加过对王志的锄奸活动,那时候他还是饭店的帮厨。他为掩护“老板”,自己留下来销毁证据,和朱怡贞同时被捕后,经受了残忍对待而宁死不屈。敌人以他的下场威胁朱怡贞,他却在刑讯室、在埋尸坑面前始终重复“我真的什么都不知道”。然后便倒在了血泊中。


还有只出场了四次的小伙子仁伟,第一次他对朱怡贞说:“姐,你做的饭真好吃”,最后一次便是在刺杀日本将军的现场。国共两党三个人的伤口对准上村净,林楠笙被发现,朱怡贞失手,是他完成了任务杀死了那个屠夫,却在下一秒被打成筛子…“他还不到二十岁”,朱怡贞和老纪拿着他的遗物,悲痛不己。

一部好剧的成功,不只依靠主角的塑造,每一个配角都是鲜活立体的,故事才能够丰富生动起来。不论是弃笔从戎的主角林楠笙,还是出场时间很短的小配角,他们都是那个年代的普通人,没有金手指没有光环保护,每一步路都需要自己去探索、去寻找,用血与肉铸成新的希望。这种忠于历史、忠于现实的真实,是故事扎实的根基,也是感动观众的关键。

3.消除偏见的“她力量”

由于创作者的思维方式和观众的潜意识作祟,以往的谍战剧少有女性角色不挨骂的。女主要么是傻白甜没有思想的,要么是太有主见自作主张的,要么是没有文化笨手笨脚的,要么是文艺过头以至于矫情的,不管是有意识还是潜意识,这样的问题客观存在着。

但《叛逆者》给出了不一样的答卷。

女主朱怡贞,是富家小姐也是共产党人,有文化有学识,也有信仰有追求。她在篮球场上恣意奔跑,自信舒展;她在图书馆里传递情报,谨慎小心;她和林楠笙在舞会上谈社交礼仪中对女士的不平等,“平等的歌唱女性与男性”;

她在层层包围中和林楠笙说,“如果我扛不住了,给我补一枪”,没有任何拖泥带水。林楠笙和她互换配枪,并给她一瓶毒药说“很快结束,不会很痛苦”。生的希望,死的尊严都给她。

没有甜言蜜语,没有山盟海誓,甚至吵架都来不及,他们说过最甜的话是“好好活着”

这样独立进步的女性角色,这样与女性共同追求平等的男性角色,这样没有半点矫揉造作的爱情,在国产剧里太少太少

叛逆者的角色是生动的人,他们也会有冲动,也会有挣扎,但是战争是残酷的,每个决定都将导向不同的未来,所以每一刻当下,所有人都紧绷着神经。

爱情,是奢侈品,他们最坦诚的时刻是把枪和毒药交到对方手上时,他们在一起的时间很短暂,却在精神上从未分离。为了信仰,为了国家和民族,虽殊途,终同归。


除了女主,女二蓝小姐也是个值得深思的角色。她是一个游走在风月场的舞女,聪明,务实,和各行各派的有钱人有交集又能保全自己。陈默群曾想发展她为军统外围人员,她拒绝了,却在林楠笙以侦探日军间谍为由求助时,愿意帮朋友个忙。


但是独自打拼的舞女靠讲人情是活不下去的,她要时时为自己的生活打算,继续帮你可以,我要钱。林楠笙拿着金条来找她,说事成之后还会有十根。活动的风险远超她的预想,她犹豫了。

她有能力结识更有权有势的人,却将要嫁给87师的陆军少校,理由是“虽然工资不多,但是足够爱我”,她不贪心,她追求的也不过是稳定幸福的生活。但是“一二八”的时候,她亲眼见到日本飞机轰炸闸北,日本人对同胞的残害她都看在眼里,为了钱也为了良知,蓝小姐最终还是决定冒险。

提起国军87师,已经可以预料,蓝小姐的境遇注定是悲惨的。那是南京保卫战的主力军队,在日军的屠杀下全军覆没。1939年蓝小姐重回上海,带着一个孩子。时任军统上海站站长找到她, 让她协助调查叛徒陈默群,并恬不知耻的威逼利诱:“你领不到每个月的抚恤金吧?我们以后会常来看望你的。”

不管愿不愿意,她重新卷入这场危险的斗争中,成为那个年代的牺牲品。恰如身逢乱世的每一个人,再怎么渴求安定,都无法独善其身。



在《叛逆者》中,我们看到对于男性女性不带偏见的刻画,看到给予国共两党充足的表达空间,看到一个个平凡的普通人,坚守在暗夜破晓的前夕,诠释“生逢乱世、命如蝼蚁,却依然奋不顾身、扑向黎明”的信仰之歌。

谍战剧的人物是文艺作品中创造的,却也取材于真实的历史,因而具有象征意义。他们所代表的不仅是林楠笙、朱怡贞、顾慎言,更是千千万万为信仰而“叛逆”的爱国青年,为救国而隐姓埋名的隐秘战线工作者。

抽象的表达需要具体的刻画为基础,只有把每一个人塑造的真实、鲜活、深刻,谍战剧的精神内核才能有力地表达出来。

《叛逆者》无疑做到了。


扎根于现实的叙述和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结合,让叛逆者既残酷朴实,又富有诗意的浪漫。

这是一部美学造诣极高、思想境界深刻的作品,是适合老一辈人回味,又适合年轻人思考的作品。

无疑,这个时代需要更多叛逆者。

编辑于 2021-06-22 00:13

目前才看到九集(忙),如果维持这类可以说是今年萧条市场的“佳作”之一,克制一点说是可以写入各位制作人员列表的代表之作(看一下各位演员往期作品就知道这绝对是褒义词)。

我已经很久没有在小荧屏上看到人文气息这么重的剧,更何况还是谍战剧。民国已经在俊男美女的西装华服衣袂翩翩里走了样,百年艰辛耻辱被修饰成歌舞升平的“大上海”。家国之重,人命之重,都已经被淡化成男女主感情发展仕途发展的背景墙,一如如今的仙侠剧里动辄“三界众生”。这部剧的人文气息有别于《觉醒年代》,觉醒年代更像一首遒劲的诗篇,而这部剧工于纤巧,没有大开大合的历史巨变,而是埋于小人物命运中的沧海桑田(这让某些演员理解上的问题表现得愈发明显)。

先说导演,委实是个惊喜。浪漫与尖锐在他的镜头里交错,他没有被如今电视剧导演各种追求外物至善至美的趋势所耽搁,镜头语言克制而浪漫。没有漫长到以为是风景纪录片的空镜,却有阿木牺牲时满地的书;没有宏观巨大的旁白,却有隐藏在人物对话里不可避的民族血泪史。因为某位“买椟还珠”的青年导演,我真怕极了文青气息过重,时不时在角色嘴里连篇累牍地背诵历史名篇的情节,没有诠释,没有背景,似乎只是炫耀一下导演或编剧的知识储备。可是,这部剧的导演在这一点上堪称点到为止,没有迫不及待地为角色流露的只言片语作注脚,诗歌与文学恰到好处地展现角色的厚度与剧本的深度,又不会诘屈聱牙使普通观众难以忍受,却又能让看懂的人如发现彩蛋一般会心一笑,这真的是“克制”的艺术。他的镜头浪漫之余,又残忍地几近现实,我格外偏爱阿木牺牲这场戏。没有煽情地大段独白,没有男主强行闯入掺和这条故事线强行和一个陌生人的“生离死别”,也没有事后主角团长达十分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甚至顾慎言的反应都有点冷漠,但这种迅速切换的残忍才能让人在错愕与震惊中被当头棒喝,这才是牺牲,大无畏的牺牲,这是战场,战场伤的牺牲没有托马斯回旋,没有枸杞式的血浆。导演是真的能克制住自己的镜头,这真的是超越当今80%的同行,甚至辉煌如日中天的某些电影名导如今都耽于外物,不进则退。

再说编剧,这是个很踏实的剧本,没有过多华丽炫目的起承转合。没有近来流行的反转套路和无数马甲。主角林楠笙和朱怡真没有横向延伸的多余枝干,譬如前男友前女友的爱恨情仇,多重身份的游刃有余,父母兄弟的剑拔弩张,这些drama都没有,只有纵向的变化,外物的变化,自身的变化,纠结成人物本身的命运。这委实考验编剧功力,那些drama拿掉,剧本与人物是否还能吸引人,过于痛苦的历史背景是否会让人心生畏惧,描述一个人的成长难度远胜于去描述多个人的冲突。其实看编剧团队,大致可以分出哪些是为了增加戏剧冲突后来加上的俗套情节(不是一点都没有),但考虑到作品商业性,也可以接受,按照剧情发展,渐入佳境后该部分幅度应该会大幅减少,此处就不再赘言。

最后,说演员。其实刺激我来写这篇观后感的是因为一个林楠笙委屈抹泪的动图和王副站长抢了车一路从南京奔会上海“兴师问罪”。


前者我还没看到,但已经替林楠笙心酸委屈得不行。终于轮到我说这句话了,“他还是个孩子啊。”我很少心疼角色,尤其是男主,我这种热爱浮想联翩补充背景的人,一般一想到男主们事业风调雨顺总有贵人襄助顶多情场失意,至于那什么“为你我殉三界众生”“江山美人左右为难”这种已经超脱正常人情感阈值的“虐恋”委实不在范围内。但是这个强忍哭泣举袖抹泪真的太让人心疼了,虽然我还没看到这儿,但联想前后已知的剧情。报国无门啊,这是古往今来多让人无奈的事情。而且站在他的立场上他还没错,当时当日他的所作所为也不至于说他没有自己的思想,至于顾慎言,他也没有错,他的信仰因为林楠笙举步维艰。那谁错了…朱一龙在这一点的演绎堪称经典,之前很多人夸的吃红烧肉哭那一段说实话不如这一段打动我,他忍不住的委屈,但他强忍泪水,他认为自己是大人,是军人,服从命令是天职,所以他强忍泪水,他原本就在彷徨动摇而在这时他唯一抓住的报国之路被人截断,被一个“摸鱼泡茶”甚至“背叛党国”的人扼杀,壮志难酬,还是让他潸然泪下。这个时候举袖抹泪再加上之前瘪嘴,就让人恍然大悟惊醒,他只是个孩子,只是个以为是大人的孩子,他若在盛世可能还在大学校园里纠结毕业论文。这种乱世巨大的无奈铺天盖地而来…

关于朱一龙演技,还有一点——西装。林楠笙刚开始穿西装,真的有种那衣服不是他的,局促慌乱。不用蓝小姐点明,只要站在那儿就觉得有点奇怪,不如军装顺眼。这一点真的绝了,我看有些人说演员畏缩不如其余“男模”,但林楠笙是贫苦家庭出身,知道民国西服要多少钱么?大家真的没有这样的经历么,譬如长期穿校服高三毕业酒会穿上小礼服其实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舒展自如,衣服感觉不是自己的。而演员本人其实是非常会穿西服的甚至特别适合西装革履的绅士派人士,即便我对他本人不是特别了解,但偶尔看到他的西装礼仪都是已经刻在骨子里的。可他展现出这种人物前期的不适宜,委实难得。如果对演员之前作品和本人风格委实不了解,往下看,就本剧后期男主就与西装和解了,那种局促不合时宜的感觉就变成了游刃有余。这实在是体验派的过人之处。

至于王副站长,我可太喜欢这位演员的演绎了。到目前为止,在前期我认为他是真正与王志文对手戏旗鼓相当的人,真正在“彪戏”。王志文老师的演技体现在游刃有余,你完全感受不到他在演,甚至如果你第一次看他的戏会觉得他只是本色出演而已。而王副站长虽然带点欢乐喜剧人的元素,但是很真实,似乎沉迷宫斗与主角团格格不入,但那种小人物的气质又与故事气质契合。小人物大故事,这一点如今太难得了,不会有种角色可以擎天蔽日的感觉(说到这一点,可能还是被西方个人英雄主义影响了),好像所有人都虚化成背景,因为他(她)是主角,大人物小故事真的让人没什么代入感唯有在爽感上更胜一筹。

目前为止,我很期待日后男女主重逢和男主成长为特工以及男主真正由顾慎言带领着走上主线(说实话到目前为止,如果没有宣传什么的不会认为林楠笙是“大男主”,作为男主他真的没有一开始就别具一格,虽然爽度被调低,但胜在“合适”二字,不得不感慨导演和制片人在约定俗成的市场规律面前莫大的勇气),真的值得期待。

PS:还是尽量减少过于浮夸的用词,即便有戏谑之意,旁人看来可能心生反意,“冒犯”了他们心中的“神作”。还是没找到时间看,我这种悲剧爱好者。

编辑于 2021-06-21 10:25

昨天看到左丘明死,我突然悲从中来。

这个电视剧的底色是悲情的。

真正的抗战从来都不属于“爽剧”。可能很多人都吐槽男主太弱鸡了,都特么30多集了还能被敌人下套,还没明确未来的路,更重要的是居然还能中枪差点挂了?!这一点都不符合电视剧的人设好吗?哪个男主能弱成这样子。

除了男主,女主也是。太过于寡淡了吧。见男主没有雀跃,不会哭鼻子,不会要死要活。唯一一次年轻的时候回头去宿舍找男主还被喷成降智,两人三十多集了,最多的接触居然还是个背后抱。

就连最应该牛逼的老狐狸,顾站长居然也so,so,也能被敌人抓住把柄,也能被陈默群耍着玩……

但是我觉得这才是这部剧的可贵之处。大家说的全员智商在线等都对,但我认为最对的就是这部剧的底色。是悲情的。抗战哪里是那么明晰、容易、爽的事情呢?

那这部剧如何体现自己的悲情底色呢?

第一:主角团全体为人,不是神。

这部剧以男主为眼,让我们看到了当时敌人的强大、时局的复杂,更重要的是人的无力感。就算是老谋深算就算是经验丰富,也都会被分分钟秒掉。这看着一点都爽,大家当年看《伪装者》都觉得好看,我觉得离不开一个爽字,尤其是明楼。最后才被下套才有实际性的损失。反观这部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就像那些国统的人他们内斗贪污但是他们也为国牺牲,他们在当下没有上帝视角没有一眼瞅着共产党的先进性,他们按照指示去“剿匪”但这不能否认他们爱国的感情。但是这样才是符合逻辑的,路是一步一步摸索到的,很艰辛,但却值得。

第二,人与人的牵绊高级,看似平淡其实浓烈,人均无力。

左丘明,一个出现了不到4集的男主好朋友,却是一直信任男主,维护男主,支持男主的人,直到最后一个都在保护男主。但这样的人设看不到一点工具人的属性。比如,明明自己已经跟女主暗地里对接过情报但却只告诉男主顾主任的情况,没有强行为男女主的感情推进贡献。而,身为男主的好朋友,男主居然看着他被抓,居然没有展现实力和敌人拼死拼活。因为他知道这是真的抗战,大局要紧。但是看到认尸消息之后他的难过溢出屏幕。即使这样,也没有抱头大哭,要死要活,而是跟顾主任一样去接头的椅子上坐了一会儿,独留一桢背影,满身孤独。

顾主任,老狐狸。不管是击毙的共党名单上签字也好,还是在阿木死亡现场也好还是误以为老纪死了在接头点坐一夜也好,情感的处理都是冷静的。最大的表情也就是咬牙切齿的特写了吧。但你就是能看到他的自责、悲痛、仇恨、无奈。这些都是无声的,但却是有力量的。

再来说女主。男主和女主的感情对比其他剧来说,简直可以称之为“路人情侣”。两个人都深情无比但外化出来的却是克制。这样的感情处理是高级,但却是悲情的。

为什么呢?第一,外敌侵入,国将不国,纵使爱的浓烈,可儿女情长在国家面前算什么呢?说白了第二天彼此活没活都不知道怎么去爱呢。可能很多人说那样才要爱的热烈。我只能说你偶像剧看多了。马斯洛需求都不让你这样,何况他俩还是力求奉献国家欲现身救国的人设。开始的时候,剧中可是他们是年轻人啊,年轻人怎么能不爱呢,但爱却不能放肆爱,所以才显得更加悲情。第二,后期也悲情,两人处于不同阵营,心意相通却不能相守。这是剧中最明显的冲突,就不展开了。第三,结局必然悲情:虽然现在没大结局,虽然男主必然回归女主阵营,但不管在不在一起都悲情。可以预想,到时候结局的时候除了男女主,他们身边的人不管是好人还是坏人,应该都死了。这时候,不管他俩在不在一起都算不上happy ending。就跟《战长沙》一样,男女主最后是在一起的,可是这结局好吗?全家死完了,就剩他俩了,这能算happy ending?我觉得算不上吧。这个剧也一样,大概率处理方式也是一样的。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给你看。如果这个剧最后俩人没在一起我反而觉得会伤害和弱化这部剧的底色。如果跟战长沙处理方式一样,那大喜的背后是大悲,反而高级了。

最后,安利一个b站牛逼up:No-巴蒂对此片的系列分析,你会有不一样的解题思路。(这不是我,但茫茫人海能取一个名字也是缘分),看他的分析。

编辑于 2021-06-21 19:30

叛逆者看到现在,对他也有了一点更深入的想法。之前回答另一位知友,现在拿过来作为我对这部剧的一点看法。

把叛逆者和潜伏比本身就说明叛逆者在大家眼里是一部好剧啊。类比类比,可不就是一类才能比嘛。谈到谍战剧,大家脑子里就是风声潜伏这一类了,能比说明在比的人的潜意识里认为两者够格。但是其实,两者截然不同。虽然广义上都是讲敌后情报工作的,但是潜伏和风声更着重于其间的种种波谲诡异。如果再细分,潜伏相比风声,对人物情感的塑造,要更强一点。

看文艺作品,是不能脱离大环境的,风声和潜伏虽然出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对于敌我正邪的划分都没出错,但是其对正之所以为正,邪之所以为邪,这个根本性的问题,是模糊掉的,这和那几年的大环境息息相关。

而叛逆者则恰恰相反,他主要描写的是人物,通过人物的转变,更直观的给观众展现了何为正,何为邪,正之所以为正,邪之所以为邪,是有其客观必然性的,这里面的是非对错,是不容模糊的。

这部戏到目前为止,让人记忆深刻的,是人与人的相互关系。无论是男主的人物关系,还是配角们的人物关系,都是让人感慨万千的。这部剧的人物设计就不是脸谱化的,但也不是那种简单的突出坏人好的一面以及好人坏的一面,而是充分展现了人物的复杂性。比如配角陆优明,他镇压共党时全力以赴,身为技术官僚又肉眼可见的老油条,对自己的女儿爱心满满,但当真正面临国家大义时又坚决果断从容就义。这样一个人物,短短几场戏,刻画得鲜活生动。这样的人物叛逆者里还有好多,所以这部剧叫林楠笙传怎么都有失偏颇吧。

当然,根本上,这部剧不叫林楠笙传就和红楼梦又叫石头记但就是不叫金陵十二钗甚至也不叫荣国府传一样,他们都是通过一群人的悲欢离合来反应远超过这群人之外的世界。

叛逆者所表现的,恰恰是这几年这类作品的短板。我们说认识论三阶段,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之前这类作品,基本上都是只有第一第三阶段,独独把关键的第二阶段给隐去不谈。各种原因,是做不来还是不想做,就各自心里知道了。但缺失第二阶段,就会使第三阶段失去基础,变得非常空泛。这也是很多谍战剧在谍战工作上极尽烧脑的缘故,为了掩盖眼花缭乱的谍战斗争下的空虚。所以一部好剧,是绕不开第二阶段的。潜伏,就有所表现,但篇幅并不长,也不细致。但是叛逆者恰恰在为什么上着墨良多。为什么林楠笙选择加入特务培训?为什么他工作极其认真不分昼夜?为什么他坚持工作日渐迷茫?为什么他颓废消极终日潦倒?为什么他重拾信念意气风发?这每一个为什么,都不允许人去逃避,去顾左右而言他。而让看剧的让人自己得出答案,远比简单说教,空喊口号要更让人印象深刻。

看到现在,才真明白,这真的是一部献礼片啊,用心良苦,构思巧妙,也算填补了一下近几年这类影视剧的空白了。或许在谍战情节上,他比不上风声和潜伏。但是在思想意义上,他的成就在此二者之上。

以下是原答案,当时对此剧尚无更深刻的了解,没有回答在点上。

好看。

好久没看这么正常的谍战剧了。

谍战剧就是正经谍战剧。里面的感情戏存在都是围绕着人物塑造来的,而不是撒工业糖精。

里面也没有蠢人,大家都是智商正常的人,没有人为降智,没有为了巧合而巧合。

就,太正常了,完全靠剧情来吸引人。

而撑起剧情的,是一批非常优秀的演员,真正做到了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哪怕就几个镜头,也表现得非常优秀。

真的好久没看到这么正常的剧了。

编辑于 2021-06-21 09:59

最近天气热,加上追叛逆者经常半夜1点多睡凌晨5点多就醒了,上班路上又大雨,划着船到办公室整个人都晕乎乎的,6月前20天太拼差不多提前完成本月任务,剩下的一周得适当摸摸鱼,今天这个窗外雷鸣不断的上午就很适合写点什么,于是打开文档准备记录下追剧感受。想到什么写什么,写完看看比较适合发在哪个回答下面。


先说说叛逆者编剧第一次让我惊艳的瞬间——刺杀陈默群的三次失败


年初的时候在蜗牛读书看罗伯特麦基的《故事》,本人不是编剧,也不从事文学创作,看这个书完全是想给自己解惑,从观众的角度试着了解烂片为什么烂,好片儿好在哪儿。


可能被APP名称诅咒,阅读速度特别慢。上周刚好看到“情感转变”的部分中的“回报递减定理”,此时叛逆者的剧情刚好就在前两集蓝小姐下毒失败,这两集林楠笙反坦克狙杀失败,预告放出来下一集是林楠笙中埋伏杀掉替身再次失败,连续六集三次刺杀陈逆都是失败告终的位置。


当天下午和朋友聊天讨论:好家伙柯南里的不败王者氰化物,陈逆住一宿出院了;重型狙击枪加手雷就擦破点皮,门诊上点药就出来了;当晚预告林楠笙杀了替身刺杀又失败。这个三连败的观剧体验可太差劲了吧?


朋友列举了剧情中实力差距还有历史原型活了很长等等原因,还是不能解答我编剧怎么连续安排三次失败,当时特别好奇要怎么抖包袱让观众释放这种憋屈。


然后,当晚更新我一看标题“陈默群抓住王世安”我的天啊~还有什么比狗咬狗更爽的吗?

后面那几个大嘴巴可太解气了好吧~


然后没爽多久,紧接着就是二人狼狈为奸还勾搭上了,瞬间对陈王二人的憎恨上升到果党,完全接受了刺杀失败的结果。同时心疼即将执行刺杀任务的小林哥哥,被自己人这么算计还能杀掉替身活着出来,小林你已经很棒了!

我这个观众的喜怒哀乐被编剧安排的明明白白,情感被带飞的感觉好爽啊!过山车一样刺激!

剧中像蓝小姐下毒的几次翻转这种水平的场景更是散落的到处都是~


再说说叛逆者演员和演技


我一向是觉得观众是很难但从剧本身了解演员演技水平的,剧本身更多是体现编剧和导演的水平,尤其是导演,他要对最终展现在观众面前的一切负责。观众只能通过看花絮和访谈偶尔窥见演员的演技水平。这么多年看过来,水平递增差不多以下几种:


  1. 根本提供不了足够的素材供导演选择,不是控制不了自己的表情五官乱飞,就是木头一样只会一个表情的。这种我都不愿意称呼其为演员。能努力做到该笑的时候不像哭,该哭的时候不像笑,就值得买一个热搜夸一夸了。

2. 可以根据导演要求提供各种反应的。该哭的时候哭,该笑的时候笑。但是自己不知道什么时候该 做什么,得导演讲的,基本就是对儿童演员和龙套的要求。

3. 要哭很多条不一样的效果供导演选择,选择之后又要完美重复被选中的同一种哭法好几遍,供近中特写镜头拍的。这种基本上是叫的上名字的角色了,主角配角都有,可以从很多剧的花絮看到,最后导演的选择就决定了角色展现的最终的效果,有的时候很辣眼睛的表演其实是导演审美决定的,而演员本身应该说就是个合格的演员了。

4.能说服别人相信自己塑造的角色的,这个“别人”包括对手戏演员,导演,以及观众。

就像所有小说究其根本写得其实都是人一样,对演员的表演的最高评价绝对不是“好像真的一样”,“哭戏的N种哭法”类似茴香豆的茴有四种写法的赞美。因为演员对角色的理解会影响他会提供哪种表演,角色理解对了表演才会对。对角色的理解是对演员文化水平和人生阅历的考验,而这一层普通观众其实很难从影视剧本身来对演员水平进行检验。

能想到例子大概只有《演员的诞生》宋洋那一期,算是比较直接的向观众展现了一次演员对角色的理解如何决定成败。那期宋洋的角色曹植面对死亡,演员在“怕死”和“不怕死”之间游移不定,最终听从导演意见选择“怕”的演法,结果和大部分观众对这场戏里对曹植的预设不符,评审和观众也用投票给出了自己的选择。

当然这个破综艺捧人上位痕迹明显到像刚做了三天的双眼皮儿,但是可以很直观的展示演员要对角色有正确的认识,他的表演才会对这个道理。好的演员在戏下是要不断对角色进行思考,在片场是要不断和导演和对手戏演员交流的。

叛逆者的主演们差不多都能做到这点,区别就是做到和做好而已,这是演员自身阅历和文化水平带来的差异。极好的演员,像是王志文这种,观众甚至不用看花絮,单从一句“你的信仰不应该依附于任何一个人”的人字重音上,都能感受到他对角色的刻画,对场景的理解。听他的台词真是一种享受。而朱一龙可以看出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前进,从知否到重启再到叛逆者,肉眼可见的进步飞速,方向正确又肯努力的青年演员,总会带来让人眼前一亮的表演,期待他今后塑造的每一个角色。

关于剧外的一些纷纷扰扰

我觉得叛逆者原著畀愚老师访谈里说的一句话就很好:让喜欢你的人喜欢你,让讨厌你的人讨厌你,这也很好。用粉圈的话就是:是夸是骂都是热度,无人讨论才是娱乐圈最惨的。

叛逆者好不好看,取决于观看者的文化水平和生活阅历,遇到观点不同的观众,大可不必互相指责,毕竟人与人不同,更何况对面可能人都不是。


不要让自己充满戾气,心胸放宽一点,我们都有美好的未来。

6.25更新

不知道是演员还是角色的原因,看到孟出现在屏幕上就想跳过去……这是本剧我最讨厌的人

个人猜测他应该是被王站长发的盒饭,因为王抓渔夫是为了增加自己在台湾的资本,但如果林楠笙暴露了,他也就完了。林楠笙只是孟晋升的资本而不是王的,对王来说林楠笙投共是自己的阻碍,就算他知道也会想尽办法隐瞒。在只有自己知道孟身份情况,除掉他对王站长收益最大。

想要加官进爵的孟结果挡了别人加官进爵的路被自己人干掉,想想就挺爽的,被林楠笙打死都没这么爽。

摸鱼王要是能干掉孟我就原谅你苟活到台湾!

7.1更新

二十多天看完一个人一生中的十三年,大结局之后怅然若失好久,完全没有写字的欲望。

没想到孟是被林楠笙亲手打死的,我老公还在旁边一惊一乍的小林快补刀!他要爬起来了!笑死我了。本以为能苟活到台湾的王站长也被逼到孤注一掷,给南京贷款那么多,结果什么都没捞着,最后那声气急败坏的“林楠笙!!!!!”成了遗言,反派死在了台词里也是我没想到的。猜不到的感觉真棒哈哈哈哈哈哈。


最后,祝中国共产党生日快乐呀!

编辑于 2021-07-10 14:05

昨天才陪老爸看完了《叛逆者》,心中一直有种欲望,就和《我在雨中等你》前言中的作者的那种感觉一样,一定要写点什么东西出来。事实上,我和我老爸都是谍战剧的忠实爱好者,我们也看过了许许多多种谍战剧,在这之前,我最喜欢的是《伪装者》,当时那部剧热播的时候,我还在上初中,我记得当时学校要求写一部电视剧的剧评,我就此剧围绕灰色与红色这个主题来写的,重点在明楼。而这次的《叛逆者》无疑延续了《伪装者》的“某某者”式的标题,从题目上看简洁明了,但没什么新颖感,乍一看并不容易使人印象深刻,然而纵观近几年的谍战剧,很少有导演专注于“叛逆”这个话题的,绝大多数的谍战剧都是已经潜伏的共党云云,所以说本剧抓住的重点更加独特,要知道,谍战剧拍出某种结果很容易,但要拍出发生这种结果的过程却很难把握。在这种独特的重点中,全剧用老顾,老纪,朱怡贞,左秋明,蓝心洁,林楠笙等特定历史环境下的小人物代表了那个时代的许许多多同样经历的人们,将宏大的历史变革融入每个人生活的细节之中,这是所有历史剧惯常的写法,但此剧精妙的一点是观者不仅看到了人物被动的生活琐事,更感受到了一种精神的引领,从钢琴曲《四季》,到《草叶集》中“我们平等地歌唱男性和女性”,再到“你的信仰不应依附于任何一个人而存在”,再到毛泽东的《论持久战》,有人有物,有点有面,有大有小,有高有低,将精神与物质全方位地涵盖其中,包罗万象。

此外,演员对于人物的演绎总体上诠释地不错,尤其是朱一龙眼神的变化,这当然与导演的选角,演员的天生优势以及演员的能力有关,为了避免是非,我在这里不过多谈论演员的种种。

我最想说的一点是这部剧的情感打磨非常细腻,尤其是爱情,虽然在我这个年龄还未经历过爱情,也不懂得爱情,但这并不妨碍我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作为一个相对早慧的女生,我曾对爱情有过幻想,也曾偷看过不少那些被父母认为毫无营养的言情小说,在那些无脑小说或电视剧里,爱情来的突然而且莫名其妙,给我一种爱情是建立在外貌,地位,财富,甚至是肉体之上的错觉,唉,往事不堪回首。可我也知道,有共同信仰和追求的爱情才是“势均力敌”的爱情,我曾跟同学聊过,我不相信爱情,是因为我不认为爱情是某一个年龄段的人的生活的全部,爱情并不能满足人的物质欲望,不能让人吃饱穿暖,也不能让父母老有所依,不能造福社会,贡献社会,不能解决金钱所能解决的许多事情,一个有理智的成熟的人,不应在所谓的爱情中沉沦,仅靠爱情这种情感来维系两人之间的关系是不可取且荒唐的,爱情应是相互供给而非单方面的索取;但我也相信爱情,我相信周总理和邓颖超的爱情,钱钟书和杨绛的爱情,蔡和森与向警予爱情,毛泽东和杨开慧的爱情以及林楠笙等和朱怡贞等的爱情。在谍战剧的题材中爱情是非必要体现的,即使体现也不过是点到为止甚至非常幼稚可笑的,换言之就是假,我甚至可以在那些剧中看到导演在这方面粗条的神经(﹁"﹁),但《叛逆者》不一样,首先是郎才女貌相配,不至于出现美女与野兽之类的出戏感,其次两人爱情的寄托是钢琴曲《四季》和《草叶集》,他们都是有知识有信仰,有激情有追求的爱国青年,由于分属不同的阵营,进而强烈表现出了人物的矛盾与挣扎,痛苦与折磨,这种情况在那个年代应该是存在的,用热词可以称之为“虐恋”,两人的情感在历史大环境的折腾和考验下渐趋珍贵,同时这种爱情来的很自然,是两种有思想的灵魂的相互吸引,相互救赎,也有一点周邓、钱杨式的一见钟情的意味,可能是导演和编剧在致敬先烈。编剧巧妙地从男女主的接触就带有目的性和欺骗性入手,更有某些言情小说的味道,足够吸引人们的眼球,另外,由于历史原因,剧中美好爱情的生活体现是短暂而真实的,进而格外可贵闪亮,没有什么过分的亲密,有的只是动荡的社会环境下平淡地扶持与坚守,还有深深的思恋,不得已的苦痛。总之,《叛逆者》中的爱情兼顾雅与俗,既真实自然又神圣永恒,而且回味无穷,最后的结局也是令人遐想,唏嘘不已,但我宁愿相信是真的,有情人终成眷属。

除了爱情,革命情、战友情、友谊之情和感激之情、赏识之情也是贯穿全剧,将人物刻画得复杂而丰实,林楠笙的叛逆并非只因爱情,还有老顾的点醒培养,好兄弟左秋明的帮助保护,老纪的牺牲和他本人对社会的正确认知,对国家的无比忠诚,对信仰的强烈坚守,对劳苦大众的悲悯同情以及对国民党内部腐败堕落的摒弃厌恶,对一切好的、优秀的事物的追求等。

但所有的情感都放在家国情之后,一切以国家利益为先,孰轻孰重,给了我们青少年很好的导示。

总而言之,《叛逆者》对现今时代有警醒,对党和人民有盛赞,对民族精神有继承和发扬,对一直坚守初心的或痛苦或迷茫或满足的人们有鼓励与支持,对青年有榜样。

致敬!

编辑于 2021-07-16 08:25

看到有人问朱一龙什么时候刮胡子,还有人让他注意管理自己的形象……我想说,

请保护演员朱一龙的多样性!


(看了采访我又忍不住来更了~)

朱一龙先生对香港养伤期间的这个解读,说药物对林楠笙也有刺激,这种种细节,不是真的沉浸进去,不是林楠笙本人,还真是很难意识到……曾经那么激进,不惧生死的人,面对当时果党全面败退的局势,灰心是难免的,可是怎么就灰心成那样了呢?怎能就到那种程度了呢?

这位博主是学医的



我忘了林楠笙的健康因素对他的影响,如果他还健康着,面对那样的局势也许会灰心,可是,大概,不至于绝望,他还可以去战斗,不管有没有用,总能够做点什么……然而,肺部受伤了,他的身体就和当时的局势一样,全面败退……他是不是曾有一刻觉得这是某种不祥的天意,就像我们心情灰暗时,阴沉的天气会加重我们的抑郁,林楠笙,面对的是更沉重的压力。他身体的感受和当时的局势同步了,互通了,黑云压城,密不透风,呼吸困难……时刻提醒着他这有多绝望。



6月26日

一更:就要大结局了,舍不得……

叛逆者,塑造的女性角色我都很喜欢。如果非要谈感情线的话,不得不说,林楠笙是不可能爱上蓝小姐的。

蓝小姐清醒、独立,内心不依靠任何人,她一直追求的,首先是安稳的活着,一个家,然后有余力的情况下,帮助别人。

而林楠笙的信仰和追求大家都知道。蓝小姐,可以说是林楠笙和林楠笙们,之所以奋不顾身、立志付出的象征代表。他敬重她,同情她,甚至能够说珍惜她、爱护她,唯独不可能爱上她。

他们始终是不一样的,这点林楠笙清楚,观众清楚,蓝小姐也清楚!她可以说是万万千普通人的映射,直到现代,我们追求的也不过就是蓝小姐没能实现的愿望,因此我们很容易代入她,对她也更能感同身受。

再来说朱怡贞。贞贞不但清醒、独立、坚强,她还拥有蓝小姐没有的,强大的信仰,利他的品格,对林楠笙这种也利他的人来说,真的很难不被她吸引。所以,林楠笙有可能爱上,能够爱上的,只会是朱怡贞。

叛逆者优秀的地方就在于,他所呈现的人物,林楠笙、朱怡贞、顾慎言、蓝小姐、陈默群、王世安……他们,即是独立的个人,也是每个名字后面所代表的一群人,所以,他们的情感,他们的行为,既是个人的,也是群体的,而我们看待他们,也就不能过于狭隘的只耽于男女之情~

二更:

1、孟安南这个二五仔终于死了!王世安这个狗,也死了!我要去他们坟头蹦迪!

2、叛逆者,太好了!他们活着[泪]

林楠笙,朱怡贞,最般配神仙眷侣!

你们一定要幸福的活着,替那些死去的人好好看看这个新中国!



6月25日

好喜欢这篇影评!是的,我喜欢叛逆者,就跟我喜欢流浪地球一样,他们体现了我兔不是谁的个人英雄,是团魂,是人民取得的胜利!


二更:

1、红烧肉大虐果然名不虚传!除了这个,让我记忆深刻的还有这段,林楠笙送蓝小姐出门,蓝小姐说:“你是我这辈子最值得珍惜的人。”

我想林楠笙已经察觉了蓝小姐的感情。他看着蓝小姐的背影,满怀愧疚。对于蓝小姐,他一直心怀愧疚,以前是愧疚把她牵扯进军统,现在又多了一份无法回应的,厚重的感情!

林楠笙心里愧疚,心情复杂,但是在保密局大院又不能表现出来……朱一龙牛逼的地方来了,他竟然把这种复杂、又要云淡风轻的感觉演绎出来了!!!



比起大悲大喜,我觉得这种风平浪静又要表现复杂的表演更见功力。这一刻,完全打动我!朱一龙表演真的太细腻了,以前不好意思夸,这次真的忍不住了,朱一龙是好演员!


2、叛逆者,每一个演员都很棒!哪怕出场1分钟的演员,都贡献了最好的表演!荣将军!




6月24日

1、蓝小姐对初到上海尚还青涩的林楠笙的帮助,让林楠笙不只是感激、愧疚,还有对她独立、自强的敬佩!林楠笙应该是拿她当姐姐、亲人一样的敬重的,他平等的歌颂女性和男性,果然不是说说而已的。

2、天啊还能这么刀?林楠笙就在对面等着,眼睁睁看着贞贞,跟她告别……


3、蓝小姐一定很爱她的丈夫

4、贞贞质问林楠笙为什么救她,是抱着一线希望,希望他弃暗投明,但林楠笙不能告诉她,他们已经在一条路上了……

5、贞贞的手离菜刀那么近,这是一种聪明的防御,也很真实。感情是感情,事情是事情,事实就是,她周围的同志一个又一个因为国民党的抓捕牺牲了,而林楠笙是国民党!她爱着林楠笙,她也清楚的知道他俩对立这个事实,人就是这么复杂的生物,就是可以对立情绪同时存在的生物!我喜欢这样独立不恋爱脑的女主,我喜欢他们珍藏彼此的深情,相互独立的存在~



6月23日

谁还记得,蓝小姐,一直以来最大的追求就是过安稳日子,但是都抗战胜利了,她的日子也不能安稳,她还是抗属啊啊啊!

“你只有活着,才能有人去祭奠他们,才能有人给他们上柱香”,没有比这更绝望的话了……

国民党烂党!!!

二更:

热搜上看到了心声,我一定要分享出来:



6月22日

果然,心中有道路,救国有方向的林楠笙,也可以不疾不徐,坐下来跟王狗头(王世安)谈笑风生了。内心有支撑,就不怕被麻醉,就不怕一时的虚与委蛇,变成了堕落的开始。

以林楠笙的聪敏,只要他肯,很快就能和烂党的众人“打成一片”



6月21日

1、追更到34集,有人说林楠笙冲动,易怒,不计后果,不懂得隐藏自己。

说真的,身处果党那样的烂党中,只有两个结局:要么跟着一起烂,要么,就得像林楠笙一样抗争,充满了不合时宜,格格不入。屈原怒而投江,不就是因这清醒的愤怒,易白沙蹈海自杀,不就是由于无力而绝望?我们为屈原唏嘘,为易白沙沉痛,为何却要嘲笑和他们陷入一样境地的林楠笙?

有没有既不用同流合污,也不用由于清醒、无能为力而愤怒的道路呢?有,加入我党!心中有了道路,就有底气,信仰有了存身之所,就不着急,希望有了安放之处,就不愤怒,也就可以从容,可以沉寂下来了。但是这个方法我们知道,身处那个时代的林楠笙们不知道啊。

2、这货竟然苟到了抗战胜利,我不服气!



6月20日

1、编剧的安排的确巧妙!这一刻,我明白了,对林楠笙喊主义、喊信仰,不能策反他,因为他并不缺乏坚定的信仰。

主义和信仰会让他认同,敬佩,但是要靠这些策反一个聪明、坚定、有自己追求和主见的人,是很难的。

林楠笙缺的是方法,是道路,而《论持久战》,真正的搔在了他心底最痒处!正中红心!!林楠笙,你离入党不远了~~


2、看过原著的都知道左秋明怎么死的,但穷尽我一切想象,也没有想到导演会以这种方式呈现出来,委婉、隐晦,痛彻心扉!


3、这一刻隔岸相望是那么美好,是谁又在原来六月船歌的配乐上又加了一个bgm?两首背景音乐完全不相容,画蛇添足!



4、那是他的组织,里面有他的战友和同事,尽管组织烂了,但人情故旧还在(老顾),现在,他要考虑背叛他们了,怎么能不难!



6月19日

1、看了31集预告,此刻我愿称叛逆者为反套路之王!

开始我以为会是贞贞影响林楠笙入党,后来以为是老顾引导入党,今晚刚想不会是小左介绍入党吧……没想到是主席亲自出手!!!是我格局小了~~

《论持久战》!对那个时候打败仗打到绝望、名义上的合法政府又消极抗日的中国青年来说,就是黑暗中骤然爆发出的光,沙漠里救命的水源吧。

2、林楠笙肺受伤后那种破风箱一般的呼吸声,很长时间都会成为我噩梦来源,PTSD了


二更:

不行,我还是要爬起来嚎一遍:《论持久战》这个改编真的太高级了!

尤其是经历了去年的疫情,然后现在又看着国外的疫情缠缠绵绵,想象了一下,如果我们没有疫苗,这个疫情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结束,时间一长,大概真的会崩溃的吧……有了这个经历,也就理解了《论持久战》给当时的中国青年,给林楠笙们多大的震撼!

叛逆者导演、编剧牛逼!


谍战剧真的不能有爱情吗?有爱情就是腻歪吗?我真的忍不住激情推荐这个UP主的剪辑:

BV15v411W7by

bgm渐无书,唱的是周总理和邓大姐的故事!周总理曾经给邓大姐寄明信片说:“希望我们将来也像他们一样,一同上断头台”。

与剧里林楠笙送给贞贞手枪和毒药,何其相似!什么是战火纷飞中的极致浪漫?这就是!!战火中的爱情,故事和音乐相得益彰,音乐背后的故事,使楠贞更加厚重!

周总理这一生对唯物主义的坚定举世皆知,所以这句话出自他口才更觉得震撼心灵!

“我这一生都是坚定不移的唯物主义者,唯有你,我希望有来生。”------周恩来


6月17日

看到说林楠笙降智的,大概是低估了解决王世安这件事情的难度等级。他大概觉得有宋这个证人在手,解决王世安就是手到擒来的事情,就是个普通难度,如果没有利索解决那就是降智崩人设了……

现在我们已知的关于林楠笙的信息有:

①宋的证词

②朝中无人

③重庆跟上海的联系大概率不会很频繁,也不会很通畅,所以重庆方面有很大的信息延迟和信息局限。


按照林楠笙现有的条件,我们可以合理假设一下他能够怎样做:

1、第一种做法,扣住宋隐而不发,暗中调查,等到证据确凿,一举扳倒王世安。

1.1 实现的条件

①把宋关在哪。他不可能把人关到军统,就只能像当初陈默群关王志一样,在外面找地方关押。

②谁来看押。林楠笙没有军统以外的势力,所以,秘密关押只能选择行动队的队员作为看守。

1.2 风险

①日本宪兵失踪,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大概率会找,上海已被日本占领,那么多人看守一个汉奸,目标太大,很容易暴露行藏。

②就算成功实现看守,但是调查取证是一件很费时间的事情,谁也不知道需要多久,军统行动队队员全部受王世安辖制,他们都有自己本职工作,很容易被王世安察觉不在岗。

结论:失败风险太高。


2、第二种做法,带着宋去找顾慎言,他资历老,职位高,还混的久,肯定有办法搬到王世安。

1.1 林楠笙不信任老顾。

我们觉得他应该去找老顾,其实是站在上帝视角知道顾是好人,有点想当然了。

林楠笙看到果党烂成那个样子,他不可能知道我党是个什么作风。对林楠笙来说,顾和陈默群有矛盾(顾还找过林的麻烦),他当然有可能出卖陈。

所以,乍一听到宋指控王,没有亲眼所见的情况下,王和顾在林楠笙的观感这儿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顾大概会比王好上那么一点),那么,他绝对不会第一时间想到把宋交给老顾!

直到王在他面前开枪打死了宋,击穿了林楠笙的三观,同时也自己锤死了自己之后,相比较而言,之前对顾的那一点点不好的观感就不算什么了,甚至因为顾在出卖陈这件事上洗清了嫌疑,林楠笙还会觉得他有点亲切。所以,认识到自己冲动了之后,他才会去找顾喝酒、排解烦闷。

1.2 林楠笙克服了自己本能的排斥,把宋交给了老顾。就像老顾说的,没有直接证据,重庆不可能只听从一个汉奸的单方面指控,就去处理了上海区的站长。顾也不能做更多。

结论:用处不是很大。


3、从上面两条可以看出,扳倒王世安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林楠笙猛然听到宋的指控,心情激荡是肯定的,粗略过一下,没有什么特别的好办法,也就没有引起他的警觉雷达(已知林楠笙是个很敏锐的人,如果真的有很大bug,他至少潜意识会有不协调感,从而产生警觉,当然以他的阅历匆忙中也没想的太全面),就由着自己的情绪主导,跑到王世安面前当面对质去了。这个发展就角色本身而言并没有崩人设,是合理的。

如果角色完不成普通任务,我们说他降智了、智商低是合理的,但是如果完不成的是一个难度很高的任务,就不能强行用“降智”来形容,顶多说他太嫩了,太天真了,这也确实是林楠笙目前的问题。

也许还有更万无一失也有效的做法,但那些已经超出了林楠笙目前的阅历,我们不能把角色阅历外的“聪慧”强加给他,做不到就说他“降智”。林楠笙还需要成长,每一次犯错的教训,都会成为他成长的养分。


6月17日 二更:

总结一下已播出剧集中林楠笙的状态:

①初入职场,人事关系不熟,带着陌生造成的紧绷感,兢兢业业冲业绩,全力完成领导交代的任务。

这个阶段的职场菜鸟,看什么都很神圣,做事上心,对工作充满热情,很少拒绝别人,也不敢说不。

因为特殊的入职经历(被单位最大boss选入),和敏感的工作内容(想象一下纪委审计),所以单位其他同事态度客气的同时,也都敬而远之。也就是说,林楠笙很难融入同事,不会有人告诉他单位潜规则、注意事项、八卦恩怨、小道消息等等,他也就失去了解同事台面下性格为人、人事斗争的途径。

这一阶段大概到陈默群被调回南京,林楠笙经过自己努力成功留在上海结束。

②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熟悉了单位的工作性质(流程、套路),对同事的行事风格有了大致了解,也有了自己的小圈子。

个人情绪可以适当外露了,有特别不满意的也敢给领导提意见了,特别是林楠笙这种依靠能力上位的,遇见能力不行还占着领导坑位的,会特别傲气一点。

这个阶段的林楠笙,脾气是外放的,有气就撒了,和同事依然算不上了解,只能说都是熟人。而且依然由于他当年进单位的特殊性,他发展的小圈子大都是新人或者没有地位的底层员工。对单位高层的人事斗争那套,有所了解,知道个大概恩怨,但依然不熟。

这一阶段(猜测)大概到林楠笙发现王是出卖陈的人,由于自己冲动,办事不周,让王当面打死证人结束。

前面两个阶段,可以代入985毕业,业务能力很强的新人,从初入职场到入职2、3年后混成小中层的社畜经历和状态,大概就能理解一些。当然有一点不一样的是,我们处于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可以看到、学到很多超过我们所在职场等级的知识、眼界和规则,但是林楠笙不能。所以就连“社畜”这么两个嘲讽社会的词,也是我们这个饱和信息时代才能培养出的心态和见识。

小结:这两个阶段,林楠笙日常主要打交道的都是单位下层职工(对上层只需要听命就是),依靠个人能力就能解决大部分职场问题(包括升职加薪,连他留在上海也是靠能力办到的),所以学习办公室政治不是这个时期的刚需,也没有学习的土壤。


③下一个阶段(猜测),初步窥探到高层斗争的规则和玩法之后,林楠笙大概会内敛一些,会学着慢慢适应高层的话术和行事手段,更间接、更隐晦一些。

我们已知林楠笙是个很敏锐的人,业务强、敏锐,如果再加上一些城府,简直职场杀伐利器!我很期待后面的剧情~



6月16日

林楠笙还是太嫩了,王世安的手段,应该给他深深的上了一课,自此之后,他应该学会了深沉



6月15日

1、刺杀日本屠夫,从两方不同的混入会场方式可以看出,我党是靠团队取胜,果党是靠装备先进~~叛逆者,于无声处充满了这种对比。

2、你补我一枪,我给你毒药……这是我近年磕到的,最绝美的爱情!


6月14日

军人的职责是服从命令,我很喜欢叛逆者的一点是,林楠笙作为男主,没有超出这个设定。

林楠笙接到的命令是带拽王回去,所以突发枪战,拽王要跑的时候,哪怕他之前没想过和拽王对立,也是第一时间拿着枪追出去,而且开起枪来一点不手软。当然,后面双方面对面的时候,小林出于感情因素放了陈(陈也不会那么容易跟他走就是了)。

从这个突发状况中林楠笙的下意识反应可以看出,他服从命令的意识已经成为了骨子里的天性。之前受命骗取贞贞信任的时候,也是这样,哪怕他可能已经犹豫了,但是惯性还是让他服从命令,第一时间将贞贞失踪的消息告诉了拽王~

叛逆者好的一点就在于,既然有了这个“军人需要服从命令”的设定,那么这条debuff就对所有人起效果,一视同仁。

林楠笙放了陈,违反了命令(触发设定),那么他受到了撤职、关禁闭处分(被惩罚),不会因为他是主角而对他双标。他想救贞贞,只能是私底下神不知、鬼不觉的救(帮她处理收音机线圈),没敢让人抓住把柄(没有触发设定)。

主角都这样,配角更是如此了,贞贞不听命令(触发设定),被抓了(被惩罚)……所以剧的大框架,世界观是稳定的,观看体验就极为舒适。

同理很多剧,让人难受的点就在这里。设定“男女授受不亲”,但是配角只要一触发(跟男的多说两句话),就会引发严重后果(被传闲话,或者遭人嫌弃不好嫁人),但是主角哪怕大门口打情骂俏(触发设定),也不影响位高权重盘靓条顺的n个帅哥喜欢(没有惩罚),和自己的设定冲突的厉害,却没有合理的铺垫和解释…… 就世界观稀碎。



6月12日

1、今晚这两集,果然,不让他报国对付日本人,才是真正的扎到了林楠笙的软肋上~

2、林楠笙说他对自己好失望,这是我最喜欢《叛逆者》的地方。

3、镜头后来还特意给了孙福安等,那些牺牲的我党情报人员档案特写(顾主任设计陈默群成功后,又拿出档案细细的看了一次),都才20多岁!对于这些牺牲,叛逆者没有特意煽情,但也没有当成主角背景板轻轻的带过去~

4、被老纪和顾慎言一段对话震撼:“很多时候,你只是一个人,然而更多时候,你还有我们。”你能想象在黑暗中孤独前行的人听到这段话后的动容?!这就是我党和果党的区别!


(原回答)看到11集,被后面剧透刀傻了~~


现阶段的林楠笙根本不可能脱离果党,因为他的目标是救国!而他目之所及,当时中国有可能救国的力量,只能看的到果党……那是中国最大的政治和武装力量,是国家的合法政府。而我党当时的力量还太过弱小了,林楠笙根本没接触过,怎么去凭空想象他们有力量救国?(又不是穿越回去的)


对林楠笙来说,果党是他实现理想的别无选择!


所以,林楠笙可能会对不赞同的行动提出异议,甚至隐瞒信息、阳奉阴违,私下搞些小动作(替贞贞消除证据)……但他绝对不会背叛,因为他还指望着果党的力量去救国,脱离果党也就意味着脱离他救国的理想……


直到他切实看到了果党的腐烂、残暴,以及永远不可能靠他们救国的时候,他才会彻底抛弃果党。林楠笙忠于果党,不是忠于果党的理念,也不是终于这个组织,而是忠于他自己救国的信仰!青涩的林楠笙,只是错误的把自己救国的信仰和果党等同起来了而已。。。。

编辑于 2021-07-12 22:30

不是爱情让我们找到了信仰,

而是信仰让我们彼此靠近。

——编剧太神了!


不是朱一龙扮演了林楠笙,

是林楠笙在讲述林楠笙的故事……

——希望朱一龙先生能替林楠笙同志多幸福一点,替他继续的爱着这盛世中国。


我们的生命中都需要这样一位父亲,

就像暗夜里需要灯光的指引……

——感谢无数的邮差同志的隐忍,他们比前线杀敌的人更加辛苦!

……

幸而生于和平年代,

然当铭记前辈付出!

致敬!

发布于 2021-06-20 12:08

我尽量把《叛逆者》播完后写的零星小文收集在一起,放在正篇后面。如在不同问题下看到了的朋友就略过吧…

正文开始

6月8日凌晨五点

网上有好多观众都写了影评非常好,我在这里记录一下不同角度印象深刻的几点:

一、叛逆者徐徐展开的是群戏,是所有演员在讲一个好故事,述说一段历史。我强调是在讲故事、讲故事、讲故事这点很难得!这个故事里观众忘了谁是主角谁是配角,忘了哪个演员演技更好或碾压了谁,大家都是这个故事的一员,而男主则只是千千万万个想要报效祖国者的缩影。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这个英雄是无数而不是一个二个!这是此剧最好看的点!

二、男主人设这个在谍战题材中很新颖,因为前面优秀此类剧中男主做为谍报人员都是满极人物。他们是我方打入敌人内部的地下党,必须算无遗策不容许有成长空间!而叛逆者男主给这部谍战剧打开了许多又可圈可点的另类解读,非常有意思,从青涩到老练,从摸索迷茫到坚定无比⋯代入感极强!

三、此剧细节拉满,智商在线!这个已经有很多观众说了我不再一一重复。我只说一个细节林楠笙被安排到了顾慎言旁边第二天打扫卫生,我们大家长脱口而出:“这是个好办法,名正言顺的把顾的办公室仔细察看一遍又不会引起怀疑!”这种智商在线的细节很多⋯观众在不自觉的脑补剧情!

四、我惊讶于男女相遇那段,没有矫情、没有废话、没有慢镜头,没有什么深情对视,没有过多暧昧的情感,看似不经意却信息量很大,观众更多想的是还好没发现,却给下面男女再次相遇埋下伏笔!

好,今天就到这里!

6月8日更新

有朋友要我推荐好剧!其实这是我今年追的第二部好剧,第一部是《觉醒年代》!

《觉醒年代》就像天空,群星璀璨,让我们仰视那些足以影响中国革命进程的大人物!我们体会、我们解读、我们敬佩、我们流泪,最终我们的灵魂被他们洗礼!这部电视剧政治信仰浓厚,教育气息浓厚!

而《叛逆者》更像是海洋,万物有灵,我们可以去触摸去感受那个风云时代的小人物!叛逆者更像一段史诗,所有演员在述说一段历史。滚滚长江东逝水,许许多多仁人志士、士兵们拿笔的拿枪的他们在那段漫长的历史中无声地诉说!

总有一个场景让我们印象深刻,总有一种牺牲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种信仰让我们肃然起敬!人民英雄才是汪洋大海,虽然模糊但永远清晰!让我们为那些,我们记得名字的和不知道名字的英雄们起立!敬礼!

6月9日

朱一龙的能力之一是只要他想,他就可以用几个镜头几个转身和与之配戏的对手有浓浓的cp感,他却始终面带笑意!而观众在意犹未尽之时还自行脑补剧情!如与同伴告别那段。这有点像唐诗,画面、意境、留白⋯

​​​而昨天男女主跳舞这段在我心目中真的可封神了,有立意有格局,每一句台词、每一个眼神、每一次互动、每一段体验,都走进我的心里!这是许多电视剧没有的高度⋯所以虽然没有王阳和王志文老师这场戏也同样精彩让人过目难忘……

“我歌唱个人,单一的独立的人,发出民主的声音、大众的声音。我歌唱从头到脚的身体,不仅歌唱相貌和大脑,整个形体更值得歌唱,我平等地歌唱女性和男性。无限的生命充满激情、脉动和能力,愉快地在神圣法律之下最自由地行动,我歌唱这现代的人。”

叛逆者,遇见你“我也非常荣幸”!!!

6月10日凌晨两点

别的电视剧都是由点及面,而叛逆者是由面击点,群戏开锣,牛鬼蛇神各位神仙纷纷登场,没有人在意谁谁主角谁谁配角的位置⋯然后用各种海量细节(墙上挂的、桌上摆的、书中写的、嘴里说的、地上跑的以及演员的弹幕脸⋯)丰满人物行为、动作、表情来推动故事发展,使其悬疑、逻辑、转变的合理性,而不是依靠旁白。这点需要观众非常关注才行。

昨天的两集故事有些放缓,节奏极好、分和有度。而我已经好久没有看到这样令人舒适的男女生感情戏了、没有甜言蜜语、没有深情对视、没有暧昧不明……而爱情却在时间与空间中缓缓流淌,犹如他们弹的钢琴曲般!没有誓言却是极致的浪漫,那一江春水流进了他们心里。此刻的画面至真至善至美,历久弥新,似一张永不褪色的黑白照片!时间记录下岁月,不管有没有白头,那都是他们烽火狼烟时代下最珍贵的记忆,已经足够穷尽一生回味了。

“贞楠”意味着“真难”吗?

我好担心剧情在这样深邃的眼眸里起承转合,似乎下一秒《命运》就会响起⋯你额上的青筋终用热血才能抚平,仿佛是在风暴中才有着的一点点安祥!你们眼里的彼此都是我的错觉吗?⋯我乞求!让时间定格吧就一下下,谁要管风暴已经在眼前或者⋯身后⋯

不知不觉两集就在我脑补的剧情中一闪而过了!

感叹一下,有一种人:

你和他聊剧情吧,他和你讲弹幕卫生问题;

你和他聊男主演技吧,他和你吐槽男主怎么越来越老丑没那个什么什么时候帅了;

你和他聊的是谍战剧,他和你鬼扯什么谍偶剧……

有共同语言吗,搞不清重点。鲁斗士说过,浪费时间等于谋财害命。

6月10日

我认为叛逆者是作为谍战剧的一次改变:

一方面主角的人设开头并没有太多的存在感,这就像一条珍珠项链!你看到的是一粒粒光彩夺目的珍珠,却看不到串起珍珠的绳子,而正是这条绳子串起所有人物推动故事发展,看似不经意不起眼,实则功不可没!

第二个方面本剧用海量细节来代替旁白,不管你是经常看剧不带脑子的还是有常年看悬疑推理电视剧基础的,总有细节你不曾发现,增加了看剧的难度。比如:就一个男主打扫卫生就有那么多细节,我还是看过成千上万部悬疑推理剧爱好者也需要高人科普!

既然是一次改变就会有人不适应、不接受甚至抵触,但不管怎样我还是希望提高我们的审美让我们的眼界智慧更高级,远离那些二十四小时高光主角个个磨皮不知道的还以为在拍杂志封面照的辣眼神剧吧!最为糟心的是这些剧收视还不错,给了金主割韭菜的动力,还那么名正言顺心甘情愿⋯一句“爷就愿意被割,你管的着吗?”也是让我无语了!

6月10日后篇

今天的两集我已经无法用语言表达了,以后不需要质疑本剧演员的演技了,留下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对我们述说他们为了我们的今天而做的努力!有人问我,男主是不是信仰崩塌了,不他报效祖国的心从未改变过,所以才被女主吸引!崩溃的是相信是信任,前期他太信任那个如兄如父般的人了,站长是个极有领导能力却毫无领导魅力的人!教员说过枪杆子里出政权,但只会用枪的民族絶不会有盛世!当信任已经转身,既使拿枪对着又有何用!

我好久没有遇到过这么会刻画诠释男女主情感的导演与编剧了,牛,太牛了!这真的只是谍战剧吗?

6月11日午

关于昨天的两集,我发现有些朋友太陷在男女主感情中了,什么欺骗啦!不原谅啦!信仰崩塌啦!我以一个男性的角度观点如下:

(仅供参考)

一是人性问题,人其实都有阴阳两面,尤其是那个年代,徐立文代表他美好真实柔和的一面……囿于真假纠结于好坏,反而失了先机了⋯;

二是关于本人,林楠笙报效祖国的信仰一直未曾改变,这个不需要质疑与讨论了⋯只是没有找到更好的方式与道路而已;

三是背景问题,不要忘了以前好多中国共产党都是国民党过来的,周总理创立的中央特科里有好多特工来自国民党,至于黄埔军校里就太多了!鲁迅先生还是我党最可信赖的朋友呢!到最后他们都殊途同归⋯;

四是情感问题,女主的志向是唤醒更多民众而笙则是其中一员。她会透过他的面具直达其内心,否则就连蓝小姐都不如了!你以为蓝小姐不知道笙的身份吗?干净清澈是蓝小姐毕生的追求,无论楠笙身份如何都是蓝小姐一生的守护!楠笙身上的本质也是渔夫说他可以被争取的原因,在那个无限深情在险中的年代里的爱情本就和现在不同,因各种考验而更加坚定,因迷茫过所以更加清醒,因经过各种诱惑而变得更加纯粹;

五是举列,觉悟,觉只要一瞬,悟道却是一个过程!寻找通往信仰的道路必定痛苦,你知道陈赓大将吗?他还救过蒋介石呢!从相信国民党到一名坚定的共产党员,是那一代许多人的裂变,还有蔡锷将军从相信袁世凯的北洋政府到倒袁⋯可惜将军刚过三十岁因喉疾逝于名古屋!而林楠笙的心路历程思想的转变决不会只因为爱情⋯那便失了格局了!

6月11日晚

昨天看到地下党小哥牺牲的场景,我想到了赵一曼烈士!男主离开时是民国二十五年八月,而八月二日是赵一曼烈士牺牲的日子!想起来都让人泪流满面,让我们永远铭记这位中国历史上最最伟大的革命女性(之一),让我们永远仰视这颗天空中最耀眼的星辰!!! ​​​

12月西安事变,月底是汪精卫与日本人签约,这是不是预示着站长以后的剧情⋯拭目以待!

6月12日早

今天首先是关于林楠笙的另类解读:

林楠笙:记忆力超强、逻辑能力超强、执行力超强、观察能力超强……站长一心想把笙培养成和自己一类的人,经验可以积累,心狠手辣也可以培养,所以第一集他就安排了让笙看小交通员严刑考打的血腥场景,告诉他对待“敌人”不能心慈手软⋯

其实林楠笙有一项非凡能力:就是他处理事情的人性化与处理方式的多元化且非常善于攻心,这样更能达到目的!让他今后有可以成为一个绝佳魅力的领导者!

例子之一:与王志的交锋!

他用超强逻辑性的语言艺术与看似和春细雨般的态度,摆事实讲道理浑身充满善意且极为攻心,让对手放下了与自己的对立!而站长用的是威胁他和家人的生命,方式除了利用就是利用!尽管后来成功了⋯

例子之二:对待小孩子的态度!

第一集小交通员站长的方式就是严刑考打,结果怎么样很清楚;而男主用的方式是对症下药释放平等,用好吃的化解小乞丐对自己的敌意,循循善诱拉近距离,放下身段坐着聊天就拿到了自己要的情报!不战就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符合他以前想当老师的人设!

怎么样男主的境界是不是更高!也为笙今后成为一个坚定优秀的共产党员埋下伏笔!

其次我想与你们讨论一下关于顾慎言身上非常危险的点:一条已经造成了损失,一条还没显现⋯

一、咖啡:为什么那个咖啡店暴露了,因为阿木不喝咖啡,那么是邮差喝!接头时女主也点了两杯咖啡,虽然王志不是直接和邮差接头,却提供了线索,让男主直接发现了女主!

二、洋货:顾慎言那么容易搞到洋货,我估计和那什么洋行中转站有关,不是打去了一个电话吗?这真是隐忧呀⋯ ​​​

6月12日晚

今天剧情让我很难平静,男主一心想报国却报国无门,这真是国民党最失败的原因了!我想到了辛弃疾,想到了他的诗,想到了他一生的郁郁不得志⋯

先生既有“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的豪情,又有“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柔情!

男主孤独前行,“知音少,弦断有谁听?”!五千年中国从来不缺舍身忘死一心为国的人……

五星红旗,你是我的骄傲,你的名字比我的生命更重要!!感谢千千万万个林楠笙、顾慎言、阿木、外卖小哥⋯有了你们才有今天的五星红旗,她永远鲜艳永远飘扬! ​​​

6月13日更新

我对想看此剧的观众有些建议:

如果你把看此剧的角度放在猜测谁是卧底,谁是好人谁有问题?那么你会很失望,此剧要么直接告诉你谁是卧底,那么用镜头告诉你谁有问题。在这点上本剧没有悬念!

本剧从以下几个角度就非常精彩:

一、剧中有大量角色与角色之间心里对抗即心里战的戏!高超的语言艺术、剧情的联动性与导演的镜头下给予的细节,如果你还对历史有一定了解的话,会爱不释手看得欲罢不能!

二、看此剧让我想到了福尔摩斯,当他下结论时你会想知道它怎么来的!只不过前者是通过福尔摩斯自己,而叛逆者则通过导演大量的镜头运用与人物大量的语言信息以及观众掌握的历史背景,有了这三者联动,你的解题之旅会非常开心与自信,否则你会只看到剧情有漏洞!

举三个例子:

一、关于历史部分

如果你对开头男主与左同学分开那场戏记忆深刻的话,只要你够细心还了解历史,会发现导演已经告诉了你此剧以后的剧情走向!因为黑板上写着:民国二十五年八月!这个日子告诉你四点:

1、八月二日赵一曼烈士牺牲,隐喻本剧许许多多的革命者正因为他们的前仆后继革命才会成功。让我想到了阿木牺牲前:“革命一定会成功的!”

2、“两广事变”是女主被调往浙南的背景!

3、12月西安事变,男女主剧情会进入国共合作时期;

4、12月底汪精卫与日本签约,杀青剧照的服装暗示站长会进入汪伪政府时期!怎么样?海量信息吧!

二、台词的暗示部分

男主摸汽车引擎盖有超强的观察力不突兀,因为第一集前面台词就有交待!这样的联动非常多,只要观众注意看就会有很好的观感,也非常简单观众不仅增加了可看性也尊重了观众的智商!

三、逻辑的联动

在锄奸那集,叛徒被杀,男主认务失败!如果你回忆你会发现镜头、台词已经给了你海量细节!网上这段分析得已经很全面了,但还是有几个我惊讶的点。那个消防通道是失败的主因,男主已经提醒过了,为什么还有漏洞?那是因为导演安排的时机,在男主提醒之前,地下党就已经到达空房间,只差到顶楼了!为什么?因为前面一个在睡觉、两个在看报纸呀!怎么样,这种联动是不是很有意思!

所以如果你是善长这样看剧的观众,叛逆者是个完美的体验!当然,看到网上的海量分析,我还是有智商不够用,原来如此的感觉,这也不错!

网上有拿朱一龙与王老师比较也很正常,不要太在意!有道是:周瑜喻孔明者,周公瑾犹荣;诸葛亮与蒋干比智,岂非可笑!

看此剧最大的改变是:以往找到一个漏洞会大骂编剧这咋写的,叛逆者是我得查查找找别是我看漏了弄错了!

6月15日

这两天浑浑噩噩的,没有想出头绪,但似乎又感慨良多!我力求少剧透,感受也是选择最真实的一面……

隐秘而伟大就像一幅地图,你跟着走就好,一览无余也有你目视不到的地方!你坐在主角这部车里体会的是沿途的人、事、物!

而叛逆者犹如一条厚重的历史长河,如果你选择看群像没问题,你选择其中某一个光辉的人物也没问题,但男主是个绕不开的话题!在千千万万个林楠笙下,让人目不转睛,热血沸腾的是一个小人物的成长史!

他性格不是最完美的但足够努力,他考试不是最优秀的但从不影响其报效祖国,他初入职场会有迷茫、会有盲从、会有诱惑、会做错事、会对自己失望,但善良的初心从未远离⋯ 无论走得多远,始终不曾忘记当初为什么出发!

以前无论是看谍战剧还是某些历史剧,我都觉得那些英雄的高度是我难以到达的,我尊敬我仰视他们中的每一位,一如抬头看空中最耀眼的星辰!而叛逆者让我在想如果自己处在那个时代也会是一个林楠笙,会是千千万万个林楠笙中的一员,我相信我亦可以用我的热血热爱我美丽的祖国,让我们的五星红旗永不褪色!林楠笙一如黄河一如长江,必汇入大海!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6月16日早

有剧透,昨天两集我印象深刻的点:

一、禁闭室内两人的氛围感

这段经典场景最牛的是导演,导演很好的展现了两位演员的长处。就像一个在读洛神赋,一个在长袖善舞诠释诗中的每一句,一个用悠扬音乐做背景,三方相得益彰配合完美。导演运用高超的镜头语言,观众在王志文老师极富感染力又娓娓道来的台词下,通过视觉的来回切换,让男主把这些视听语言具象化,而这些都来自于男主所给予的完美情绪表达与精准的面部表情,非常冒险。

二、陈默群投敌

这段表扬编剧太牛了!

明线之一:陈被抓,攻心陈,释放陈,“坐实”陈,陈逃跑,陈走投无路,陈投敌!

明线之二:王站长在这盘棋中的重要作用。结论是他不会让陈活着回去的,那么他做了什么呢?他先让手下待命,然后给总部发电拿到了就地处决的命令,师出有名。

隐线:陈本身其性格问题,原本陈为人处事就不受人待见,加上同事的出卖以及他对军统的了解程度,所以逃走是他必然的结果。

棋手日本人布局完美算无遗策!

三、男女主脱险前的处理

这个国产剧真的要好好学学。不要总在紧急关头只会,你快走!快走啊!还煽情个半天……观众如我急都急死了!而本剧男主只给了女主一瓶毒药,后面补了一把枪。这个你们看剧自己去体会,我就不多说了!

最后附上我们家两位老大的对话:

(是男主穿着白衬衫从禁闭室出来)

F:这个细节好,小伙子越加消瘦、苍白了!

M:可不是吗?都饿了几天了!

两位的表情真的好笑!果然是民以食为天,只知道吃饭!

今天我的朋友问我:你最喜欢王志文,你觉得朱一龙演技怎样?!

我这人喜欢反问,那你认为除了朱一龙外还有谁能演林楠笙?大家也可以说说看!

6月17日早

今天两集有人说主角过于冲动了这只是其一;

其二就是林楠笙处理人事关系与陈汉奸非常的相似,简单粗暴直接,不会讨好,不会逢迎,他认为只要尽心尽力就会办成事那种!

其三林楠笙需要一个节点,需要一个对国民党彻底失望的瞬间,因为那是他曾经宣誓过的,想为之奋斗终身的地方,却和他报效祖国的信仰越来越远了。

这里⋯我想到了顾顺章与向忠发的投敌,总理痛心疾首⋯甚至喊出了,“他的节操还不如妓女”的话!可见,总理是多么不相信,或者不愿意相信,要知道他俩都是我党重要的领导人!

多歧路,今安在?

新的转机即将出现,所以在第二次与女主谈合作时男主明显没前次那么积极了,因为他已经明白王站长是什么人了!已经明白顾慎言什么人了!知道了拳收回来再打出去才更有爆发力!

最后,林陈二人走上了截然相反的道路:一个是成长为真正的军人,保卫国家,保护老百姓本来就是军人的使命与信仰;而另一个在其毁灭之前必先使其疯狂,放弃自己国家唯一的代价就是一一一自己先消亡!

“君子危不忘义”陆科长是国民党他做的林楠笙也同样做过,但死之前的镇定、清醒还是让我目不转晴、刮目相看!因为他太了解军统的手段了,太了解陈默群,太了解日本人了!我们抛开男主,这里他和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都念着“君子危不忘义”下谁更有尊严?!

他是一个好父亲,一个中国人而陈说服陆科长的话恐怕连他自己都不信吧,陈的灭亡之日不远……

附:1941年1月6日皖南事变

6月17日晚

有人对我说,朱一龙厉害之处在于,他以一己之力让耽美、盗墓、谍战又火了一把……

我!?⋯有一定道理⋯有一定道理⋯ ​​​

还有这个叛逆者播出方式我有点看不懂了:网播比央视还快,一轮还未完又赶紧播第二轮!这方式其他献礼剧有吗? ​​​

今天两集我最最喜欢的⋯总的来说是⋯男主与王志文老师的合作戏越来越好看了,配合完美,有时间我一定要具体说说!和王阳老师针锋相对的戏不同,王志文和朱一龙的戏有一种无声的默契,演出了不是师生甚是师生的感觉!嗯,有接班人了⋯

6月18日午

《叛逆者》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我觉得这才是一部真正电视剧该有的样子,不管你喜不喜欢看这种题材,那么一部及格的电视剧应具备哪些正常的要素呢?

一是爱情

现在电视剧里十有八九都有爱情线,我并不抗拒。爱情神圣伟大,是人类一生都追求的主题,而大多数电视剧里连谈恋爱都谈不好了。上一部还是锦衣之下,而《叛逆者》的爱情线让我眼前一亮,在那个烽火狼烟的年代里爱情本就和现在不同:有重重考验而使彼此更加坚定,因迷茫过所以彼此更加清醒,经过各种诱惑而变得更加纯粹,有共同的信仰而殊途同归!我想到了周总理和邓奶奶的革命爱情,“夫妻庆幸能到老,无限深情在险中”,不也着实让人羡慕吗?

二是尊重观众

前几天看到B站有一个烂片与《叛逆者》对比吐槽,并不是《叛逆者》过于优秀实在是烂片太多了!大家自己去看,我就不展开说了!

其中就包括观众对于剧中每一个角色的可读性,而不是把他们当工具人只为男、女主服务。一部优秀的电视剧是不可能,只看男女主或者只看配角,必须每个角色都灵动有来有去,这点《叛逆者》做得很好!无论是主角碾压全场还是配角出彩主角黯淡无光,都不是一部好剧。

三是互动

“《叛逆者》作为一部反套路谍战剧,对人性的刻画可谓鞭辟入里,剧中设置的种种彩蛋型细节引发了戴着显微镜看剧的观众的热议,其中涉及的知识储备之广,让观众一边被剧情打动,一边被细节勾得直呼过瘾,带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观剧体验。”这段话来自于网上,非常精准!

在观众被尊重的同时,还能把电视剧中给予的海量细节作为彩蛋一个一个剥开,有些可能自己就想到了,有些可能通过他人提醒,还有些自己动手去查,这样良性又有趣,真的是一种完美的体验。网上的剧评也是五花八门,有专业科普道具的,有补充背景历史知识的,有前后逻辑联动分析细节的,有写些观后感的……观众与角色命运互动,与剧中情节互动,大家都能参与其中……

如果说十几年的《大明王朝1566》这样的精品剧收视扑街,可能会有一些观众自身的问题的话,那么《觉醒年代》的亏钱呢?一部电视剧的叫好又叫座,既能迎合老中青三代观众,又能赚钱,这才是一部部精品剧持续开发的动力,缺一不可!而叛逆者播出后,大家也意识到了观众审美与需求的提高,得到了更多年青人的关注!

就我们家来说不看谍战剧也会参与讨论,尽管她未必会从第一集看到剧终!正如我们家老帅哥评价:这是一部“正常”的电视剧!那是因为现在的电视剧百分之八十太不正常了!《叛逆者》或许不完美,或许众口难调但我仍然看到了叛逆者与众不同的诚意,我愿意去感受、去鼓励、去体会、去陈述、去讨论、去思考、去呐喊!

希望从《叛逆者》起步,有更多观众喜闻乐见的优秀电视剧出现!

6月20日早

我写了许多又删了,我怕我高度不够,追不上编剧了!先记下我最想说的一句话:

原来最大最早的叛逆者是我们的教员呀!他唤醒了千千万万个叛逆者⋯《论持久战》牛!

6月21日

这里我要陈述两个观点,也是评论一部优秀电视剧的前提,如果混为一体那么你对一部电视剧的感受不会公正与客观:

一、一部作品的好坏与粉丝无关;

二、一部作品的好坏与任何单独的演员或者说哪一项无关!

今天要记下的感受好沉重,又令人心动!

首先是剧中出现了让我的视觉与听觉极具冲击力的镜头语言,男主用手指在报纸上弹奏,那一幕唯美浪漫又太过残酷,现实与回忆交织,理想与梦幻交错,从哪里开始的最要命的是要如何结束⋯ 男主的情绪牵动着观众的心,迷茫、混乱、痛苦是命运亦是悲怆⋯

这里我想到斯皮尔伯格的《辛格勒的名单》,那是我第一次知道了一个好的导演如何用镜头说话!在那个长镜头里我们以辛格勒为视角,导演以黑白色为基调,一个穿红色衣服的女孩缓缓走过,当她出来时却躺在了众多犹太人尸体的上面!夺目又刺眼,一个鲜活的生命消失真的就是短短的一瞬之间,而就在这短短的时间我和男主一样,领略到了战争的残酷性!

辛德勒也从雇佣了大量犹太劳工,大发战争财唯利视图的德国企业家转变成了让自己的工厂 成为集中营的附属劳役营,借此保护犹太工人的英雄!

演员的表演也真的可以代替、忽略、甚至不需要任何台词,让观众沉浸在剧中人物的情绪里不自觉地起承转合;而默剧则是一个演员最质朴的境界。

致敬!我心目中最优秀的表演艺术家卓别林先生!!!

其次是左秋明之死,让我久存脑海挥之不去!他是本剧为数极少阳光的基调,他身上的那种极积的、热烈的、向上的、令人温暖的力量与他死得那样悲壮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感,太意难平!这个角色被代旭塑造的极为出色,甚至有时会盖过男女主坎坷的爱情线,人生得一知己,真的足矣了!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我想到了陈树湘烈士,1934年12月18日,在敌人押送前往长沙的途中,陈树湘趁敌不备,忍着剧痛,从伤口处掏出肠子,用力绞断,壮烈牺牲,时年29岁!极力推荐大家去看看张桐(就是饰李大钊的那位)获奖作品《絶命后卫师》!

向无数先烈致敬!向烈士左秋明致敬!谢谢代旭先生的灵魂诠释。

6月22日早上五点

此剧要慢慢品才悠香,对人性与人心的刻画真的很能打动我的心!入木三分的不是悬疑、不是谍战,而是在那个大环境下每个人物命运的真实性与合理性!我没有经历过战争,但《叛逆者》让我看到了、体会了、思考了、了解了,同时也在反省是不是对那个时代的认知太过想当然了⋯

“从他身上拔下来的弹片,比你们栽赃他贪污的黄金还要重!”“可是活着,总得有希望啊!”

一一一一一一顾慎言牺牲

6月22日午⋯忙

《叛逆者》叛逆的四个深度:

政治深度:

《论持久战》神来之笔!

女性深度:

平等与尊重,对于女性形象理解与诠释是许多优秀电视剧都没有的高度!

爱情深度:

这个真的要用好久不见来形容!

深度还原成长型人物:

人物成长与时代背景紧密结合,漫长而复杂!每个节点,每个人物的粉墨登场,伴随着男主每一丝丝的成长,观众也许一两集未曾察觉,但人物却在不经意间有了自然而然的改变!入木三分,深刻而优秀的人物刻画让我们反省,每次成功的秘诀背后其实是经历了百分之九十的失败!

林楠笙的成长史在编剧的笔、导演的镜头、演员的灵魂演绎下可信又真实,当我们看到最后回到第一集时,真的恍如隔世沧海桑田!不经感叹:原来已经过了好多年,当年男主的青涩时光好像就在昨日!这种成长的魅力,如此迷离的转变,让观众的五味极具诱惑力又极具说服力!!!

6月22日

我是一个很讨厌被说教的人,也讨厌说服别人,所以好多献礼剧我会觉得很优秀,但不会走入我心!就拿《觉醒年代》来说吧,我断断续续,勉勉强强看完,还是老帅哥拉着一起看的,嘴里还要听他念,当时多不容易呀⋯我肯定《觉醒年代》非常优秀,但你要我刷第二遍,我却缺了那么一点点的动力!

正如我反驳父亲的话,他们是什么人,我能与他们相比吗?我这辈子就这样了!因为它政治性、教育性太浓厚了,我本能有些抵触…老实说观感还是《在法兰西的岁月》更好些⋯

而昨天我拿起了书架上的《毛主席文选》想找找《论持久战》,我想知道书中具体写了什么使得男主这样一个生活在那个命如草芥时代中的普通人,变得兴奋又坚定?它犹如一束越来越强的光极耀眼又极具穿透力!要知道以前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童年》⋯这样的世界名著我连摸都不会摸一下的!

那么转变在哪里?我想到了林语堂先生的《风声鹤唳》,读的时候就非常喜欢“败家子二少爷”。年青人可能因血性而冲动,冲动也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但总比明哲保身,安于现状的要强!最后他死得壮烈而又震撼⋯

老帅哥“表扬”我,再来几部《叛逆者》我都可以入党了,呵呵!

所以一部正剧究竟要怎样才能吸引观众真的是一门大学问!在我看来《觉醒年代》是一部全方位可打90分以上的优秀作品,《叛逆者》可能有的方面或许只有80分,但有几门在我心中却是满分,正是这几个满分足以打动我的心了!

附:这剧其实玩了个黑色幽默,陈投敌毕生拿除“邮差”为己任,却千辛万苦找了个“邮差”回来!哎,你说他要是知道了,会不会把自己气死!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陈投敌一个人就把戏唱全了⋯ ​​​

6月25日

《叛逆者》迎来了大结局,我这也要收尾了,今天是剧情篇。

首先,是本剧的定性问题。

我本人觉得此剧应该是历史正剧,而不仅仅是谍战,谍战只是本剧推动或者说表达主线剧情的手段之一……因为本剧的谍战部分其实是很“弱”的,而我说的“弱”是前几名谍战剧的对比,非倒数第一名比第一名!以前的经典谍战剧放在了“谍”上,人与人斗其乐无穷!这里我就要重点讲一下,我认为该如何读好一本好书或者说如何看一部优秀的电影电视剧?所有的人事物都有阴阳,正反,好坏两面,只是比例不同而已!

有两种人是无法喜欢《叛逆者》:一是太过追求“谍”的观众,本剧这方面不如《暗算》《潜伏》。我再次强调是前几名对比,不是什么诸葛亮比蒋干。二是太追求细枝末节的观众,他们看不到或者放弃本剧真正要表达的核心,阴、反、坏的那一面就会无限放大,会觉得本剧哪都是漏洞。当然这也与一个人好恶有关,比如不喜欢谍战剧爱情部分,甚至可以忽略不要女性角色等等!

其次,本剧要表达的主线是什么?

网上说是写一个生活在那个时代下的“普通人”为什么放弃当时中国唯一的政党反而选择我党的心路历程!没错,但这里我为什么强调是普通人,今天看到朱先生说徐立文才是真正的林楠笙这个观点没错!如果没有战争,鲁迅先生或许只是一名普通的医生,而林楠笙也或许是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而已!这个点已经把本剧的主角放在了当时四万万同胞里,跨过了身份,跨过了性别,甚至是跨过了年龄⋯

本剧辅垫了三十集,从各个方面展现了国共两党的不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人心所向是必然的结果!所以经历了战争的年长型观众,他们听到《论持久战》才会分外激动,看到林楠笙宣誓才会感同深受;而甜水里泡大的我没有经历战争,但无论何时何地何等空间普通人的心境是相通的,听到《论持久战》后也不自觉翻开了这篇足以影响当时历史进程,叫醒千千万万个迷茫普通人的神作,这不得不说是此剧最为突出的魅力了!

第三,本剧在表现主题内核方式上的冒险尝试!

《叛逆者》做了大量的国共双方的对比,在时间这条长河中也述写了《论持久战》的必然性,非常贴合!我党从地下到地上,从弱小到强大,从战略防御到三大战役反攻……

三十集前我们的男主是背景版,负责推进推进情节,制造制造矛盾冲突,精彩看点主要在陈王顾的交锋上,在国共两党势力对比,在他们的心里对抗上!让我一度担心顾慎言下线后,会不会有一个明显的断层让观众失望!现在看来多余了……这也能是有些观众不接受《叛逆者》的另一个原因吧!

最后,本剧在前期让男主特别“收”的情况下,突出的是大量的革命者前仆后继的群戏!

阿木的牺牲,让我想到了那些千千万万连名字都不知道的烈士;孙福安,一个优秀的锄奸队队员,让我想到了周总理创立的上海中央特科,想到了钱壮飞胡底;还有顾慎言,老纪,即将出场的我方长期卧底将军⋯他们鲜活而灵动,气场强大,思维缜密,真是群星璀璨,让我们目不转晴,刮目相看!

林楠笙即徐立文,他是那个时代年轻人的缩影,他是四万万个中国老百姓中的一员,他走过的路思想的转变也是千千万万个革命者必定经历的裂变⋯观众如我,看到了,感受到了亦犹如自己经历一般!

6月25日结束语

蓝心洁牺牲!纪中原牺牲!

他们的牺牲是为了林楠笙吗?不是!

他们的牺牲是为了邮差吗? 不是!

他们的牺牲是为了情报吗?是也不是!

那么为什么?

是为了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这一天!!!是他们让我们的五星红旗永不褪色!!!

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

6月26日终篇

《叛逆者》角色与演技篇!

我们平等的歌唱女性和男性,先说男性,女性压轴哦!

一、林楠笙

作为本剧的灵魂,这个角色好则剧成功一半,反之无论配角多好都不算优秀!演员把林楠笙每个阶段都演得可圈可点,从前面的“收”到后面的“放”行云流水。男主和剧中所有主要角色都有高光片段,真的适配度很高,不管是戏份多还是戏份少的!经过演员的解读,我们与男主同呼吸共命运,编剧导演的立意与格局被演员具象化的非常完美。

这个角色难度:五颗星。

完成度:五颗星。

演技:9点5分!

二、顾慎言

这个角色对于王志文老师来说并不难,如果你要看老师的演技大赏可以去看《黑冰》《天道》!而王志文给我的感动在于他的“给”,这个“给”是自然,是与其他角色的融合度,从而碰撞出的角色与角色带来的火花,而不是用演技碾压全场!这需要一个优秀的演员高超的把控度和大局观。顾慎言对于男主来说既是引路人又是灯塔,王志文老师太牛了!

这个角色难度:四颗星。

完成度:五颗星。

演技:满分。

三、陈默群

这个角色每个阶段都诠释很完美,从前面骄傲不可一世到不得以投敌再到走入绝境!王阳老师的演绎可圈可点,把这个人物的性格命运大方向把控得非常到位,本人太喜欢那几段他和王志文老师交锋了!美中不足的是,在每个时期的过渡阶段没有男主完成得好,没有复杂的心里铺垫从而到投敌再到绝望转场有些生硬,表达方式有些单一了!

这个角色难度:四颗星。

完成度:四颗星。

演技:8点5分。

四、王世安

这个角色越深入演员的表现就越能带给我许多惊喜,前期摸鱼是本剧主要的喜剧部分,后期这个人物,贪污、不容人、出卖同事……可怜又自卑!但演员的演绎让我都觉得这是不是“本色”出演了,小表情小动作小细节都非常能够体现这个一肚子坏水小人的性格特点!这位真是国民党完蛋的主要功臣……

角色难度:四颗星。

完成度:五颗星。

演技:9分。

还有老纪的稳,阿木的绝,孙福云的变,左秋明的爱⋯尤其是男主与左秋明戏份不多,但真的回味悠长,处理得太让人难忘又深刻了。这些角色都完成得很好,点赞!

两位女性角色:

一、蓝小姐

这个角色非常出色,我非常喜欢!她并非特工而且是一个失去了丈夫与儿子的普通老百姓,却有着高洁的灵魂。她与男主不是亲人但胜似亲人,在她眼中男主是难得的好人,如果这样的好人多一些她的儿子就不会死。那么处在什么样的环境好人多呢?不就是我们现在吗?演员的演技也可圈可点,好一位伟大的女性!好一位伟大的母亲!

这个角色难度:四星。

完成度:五星。

演技:八点五分。

二、女主

如果说女主的演技是白玉兰这个奖项的标准,那么我上述所说的所有角色都高过这个标准。本剧里女主是最差的一个,前期和男主还有些高光片段,但后期基本上没有了?其实女主也是成长型,前期热烈、单纯、理想化,后期应该冷静、睿智,经验丰富,但这个转变来自于发型,服装等等!如果前面被男主“骗”还情有可原的话,那后面呢?女主对于角色的理解与演绎都不到位,例如男女主受伤那段,男主的表演就如一个指挥家他握着现场的节奏情绪与时间,但镜头切换到女主我觉着就我欺骗我妈那水平……

这个角色难度:四颗星。

完成度:二颗星。

演技:6分。

好了,关于《叛逆者》这部优秀电视剧的日记就到这里。由于我的能力有限,有些部分我需要二刷。我们不语再见,我们下次再见。

附:最近我很忙,统一回复一下,任嘉伦的不说再见吧,就一大男主爽文,徒手拆炸弹,一个人打十几个人对方还带枪的这种雷剧不要再见了!

6月28日告别朱一龙的林楠笙!朱一龙篇:

我觉得演员朱一龙受年轻观众欢迎有二点:

一、新鲜感

你可以认为他和志文叔那一代老戏骨有差距这没问题,但他的优势正在于年轻!年轻就代表热血、勇于创新、衷于尝试、打破常规!年轻人因血性而冲动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但他永远新鲜,永远有动力,永远可以有期待,这正是青年人应该具备最好的品质!

二、共情感

留心观察生活并用于自身的表演细节中,让人物的行为、逻辑、语言、思维在角色弧光之内!总有一句话,一个动作,一种动容让你共情,这依托于演员把对人物的理解与诠释具象化。这并非简单的演与技,而是这个人物真的存在,仿佛他就在你眼前走过!他让你相信角色的每一次呼吸,每一次决择,都是真实可信的!林楠笙,我们已经是朋友了!

《叛逆者》成功在于,照顾了老中青三代!

9月29日

前不久有小伙伴私信我写一下左秋明,其实写了很久了,总觉得还可以更好!现在附上:

补:《叛逆者》之左秋明

秋明的牺牲,我久存脑海挥之不去!他是本剧为数极少阳光的基调,他身上那种极积的、热烈的、向上的、令人温暖的力量与牺牲时的悲壮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太过意难平!这个角色被代旭塑造的极为出色,甚至有时会盖过男女主坎坷的爱情线,人生得一知己,真的足矣了!

我很喜欢左秋明,这个人物用一个字概括就是爱!这个爱包括:对国家的爱、对民生的爱,对兄弟的爱!他一遍遍告诉林楠笙要活着,却把生的希望毫无保留的给了同胞兄弟!“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是对左秋明最好的注解!他望向林楠笙的目光充满了倦倦溺宠似的笑意,那笑意中带着对林楠笙从未转身过的信任还有坚定无比的信心!

虽然左秋明与林楠笙的互动戏不算多,但每一次的相聚都让观众印象极为深刻!他们的相处自然而流畅,两位演员把此剧中唯一的兄弟之情诠释得非常抓人!以至于在后面的剧集里,每每想到左秋明,我都在述说:“再看看你的楠笙吧!”眼前一遍遍浮现他治愈般的微笑和那只伸向林楠笙⋯始终带着温度的手⋯

追剧正文终

附文一:

再次深度品读总结《叛逆者》

这里我要说打开谍战剧《叛逆者》格局的另三条线!有人说《叛逆者》不止于谍战,那么它除了以林楠笙出色的成长线告诉观众历史的必然选择与我们为这个选择而付出的代价外,还有伴随主线周围的其他三条暗线,不知道你注意了没有?

一、教员的政治思想线贯穿于剧中人物与整个历史大背景的每一个节点每一次人民的选择中!这是许多谍战剧和历史正剧都没有的高度与深度⋯

例子一:玩波浪鼓的小孩、帮助顾林二人逃走的拿刀平民、给林楠笙免费药的老板⋯这就是左秋明说的“兵民乃胜利之本!”

例子二:神来之笔《论持久战》,剧情在香港达到高潮,日本占领仰光,中国革命到达一个历史的转折点!

《论持久战》一出我直呼好家伙,并不是直接告诉观众这本书写得有多好,而是用时间线去铺垫用大量剧情语言细节去陈述这本书在整个中国大革命中每一个节点、每一次选择、每一段转折下的前瞻性与影响力!在剧情推进的过程中,你会慢慢发现《论持久战》不仅影响了剧中人物还唤醒了许许多多民众,让多少中国人坚定我们必胜的信心,虽未见其人但教员这号召力也是无人出其右了!

学了个词叫“反应收缩”就是演员只掀开人物的一角,或百分之五十或百分之七十,让观众觉得角色是活的,无穷的,并留下自行脑补的空间注解亦没有唯一性,放任其多元的解读也就不会戛然而止……这样的“不满极”有点像书法,国画,唐诗的留白,也非常符合中国式哲学审美!当然导演也得是运镜高手,最高级的例子是斯皮尔伯格的《辛德勒的名单》红衣小女孩:这是一种大量丰富留白中极柔里带着极刚又震撼人心的运镜语言!

这样的中国哲学式审美处理方式,给了观众足够的留白空间,给了观众独自思考的空间,给了观众与之讨论的空间,给了观众私下想主动去购买、去品读《论持久战》的空间⋯

二、男性与女性在中国革命共同发挥的作用!

剧中通过《草叶集》告诉你什么是真正的男女平等, 关于女性她们丝毫不逊色于男性,甚至可以成为那个时代的精神力量!中国历来就有许多非凡的女性,她们无论是对政局的敏感度、与时局的见识度、参与分析事件的睿智度,都令人印象深刻!革命并非是要一种性别凌驾于另一种性别之上,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只有一半人口参与是无法让革命成功的,在近代史上我们就有许多足以让人仰视的女性,她们同样不可忽视!

这个到至今为止仍然深刻,仍然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有着非凡的现实意义!毕竟无论哪个时代,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不会喜欢自己停留在被他人观赏、被他人选择、被他人指点“高矮胖瘦美丑年轻还是衰老”的荒唐局面里!

三、让一个社会与政府走向灭亡的四种人!

第一种本应该是国民党主力军的顾慎言却要以自污的方式结束生命,这个让我想起了汉代同样以自污自保的萧何,想起了《水浒传》里的好人武大郎,当好人的生命生活都无法在一个社会里保全时,离改朝换代就不远了,可见在国民党内干净的好人是无法生存的!

第二种上下其手贪污腐败长期吃空响善于内耗的王世安们,直面影射了当时四大家族蒋宋孔陈把控的社会所面临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信仰的全面崩溃!这个太深入了⋯值得好好品读⋯

第三种杀人机器蛇鼠两端的三面叛徒陈默群,男女老少,生命是如此厚重,从未在他们眼中!但是他们可以为了自己出卖同亊出卖国家,这种人国民党内部太多了!

第四种叛逆者的林楠笙们,他们是新中国的生力军,必汇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百年中国那真是一段血泪史、裂变史、成长史、奋斗史⋯⋯我中华民族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从战略防御到三大战役的战役反攻最后胜利建国,离不开他们的摸索前行、反复阵痛、纠正错误、提高觉悟、思想自省等等这一系列必须有的主观与客观的过程,这是“引无数为江山竟折腰”的工农子弟兵的“林楠笙们”与时代选出的引领者共同携手前仆后继才能实的!

有了这三条线,你还认为《叛逆者》只是谍战剧吗?是不是每一条线都可以让你好好梳理思考阅读!所谓经典就是当你每每再看一遍不仅能提高自己的审美还有其新的可读性与不同的收获,这些都源于作品本身经得起时间考验,强大而持久的生命力!

附文二(五月十五日)

《叛逆者》里哪种情最为动人?

最近看了一些剧受到启发,从“情”的角度,你会发现《叛逆者》写了众多情,这是我非善长领域大家看看即可。

一、林朱之“贞楠”的爱情

爱情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是主题,它奢侈又珍贵,尤其是那是个战火狼烟人命如草芥的社会里。《叛逆者》男女主爱情表面的隐忍克制实则波澜汹涌,好像两人多相处一刻男女之情就会勃勃而出。极少的糖却有着极高的浓度极致的浪漫,男女主极度克制的后果是观众无法克制的想要有情人终成眷属!

二、左林之知己兄弟情

作为《叛逆者》中唯一的兄弟情,观众在他俩为数不多的互动里欲罢不能。左秋明与老顾老纪一样,对林并沒有教条似的“策反”而是非常有耐心的“水到渠成”。而左秋明却多了一层从未转身过的信任,在他看向林宠溺似的目光里始终坚信无论林走到哪个阵营最后他们都会殊途同归,无论走得多远他们都不会忘记为什么出发的初心!

三、林蓝之救赎似的亲情

编者笔下林蓝情感线比爱情多了格局比亲情多了救赎,没有为爱狗血亦没有为不爱而黑化,真的非常高级了。蓝小姐是普通老百姓的代表,他们艰难的在生存底线徘徊,入过风尘,被坏人利用,夫死子死…小人物却不失大情怀!一个出卖色与身的女性却与一个活着要有希望的国党年官展开一段互相救赎之旅,无论是剧情部分还是观众二创脑补部分都已足够出色迷人了!

(我不是说爱情就没有格局,是如果把林蓝仅仅囿于爱情反而拉低了这条军民鱼水线的大众化境界了。)

四、林顾之亦师亦胞的志同之情

陈默群剧里唯一做的好事就是精心挑选了下一位邮差。志同者道合,这两位从开始的“敌对”到“邮差”,是本剧最为精彩的段落。陌生,猜疑,对峙,磨合,相处,开导,懂得,信任,治愈,成全,牺牲…这两人真的很好的诠释了什么是成功:有接班人了,中国必胜是不断地有前仆后继的“顾慎言与林楠笙”们…

五、林纪之父子般的同志情

能和人舒服的相处是一种智慧,他时常告诉顾慎言你不是一个人,告诉林楠笙你爱人安好,这样一位慈祥的长者,其人格魅力、思想境界、专业能力与态度是我党最优秀的代表。

六、有种情最为动人

她永远凌驾于剧中所有情之上,始终贯穿于剧中人物背景语言剧情中,那就是为国为民的爱国之情。现在许多剧内核格局好差,谍与谋都用于私人内斗,既没有三国英雄智者风云际会的人文情怀也没有某些民国电视剧里国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就连“危不忘义”这个层面都没做到。

附篇三

叛逆者优于伪装者,朱一龙比胡歌更显深度

一、政治深度: 《论持久战》神来之笔!

《论持久战》一出我直呼好家伙,并不是直接告诉观众这本书写得有多好,而是用时间线去铺垫用大量剧情语言细节去陈述这本书在整个中国大革命中每一个节点、每一次选择、每一段转折下的前瞻性与影响力!在剧情推进的过程中,你会慢慢发现《论持久战》不仅影响了剧中人物还唤醒了许许多多民众,让多少中国人坚定中国必胜的信心,虽未见其人但教员这号召力也是无人出其右了!

二、女性深度: 平等与尊重,对于女性形象理解与诠释是许多优秀电视剧都没有的高度!

剧中通过《草叶集》告诉观众,关于女性她们丝毫不逊色于男性,甚至可以成为那个时代的精神力量!中国历来就有许多非凡的女性,她们无论是对政局的敏感度、与时局的见识度、参与分析事件的睿智度,都令人印象深刻!什么是真正的男女平等,革命并非是要一种性别凌驾于另一种性别之上,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只有一半人口参与是无法让革命成功的,在近代史上我们就有许多足以让人仰视的女性,她们同样不可忽视!

这个到至今为止仍然深刻,仍然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有着非凡的现实意义!毕竟无论哪个时代,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不会喜欢自己停留在被他人观赏、被他人选择、被他人指点“高矮胖瘦美丑年轻还是衰老”的荒唐局面里!

三、情感深度: 这个真的要用好久不见来形容!

《叛逆者》的情感线让我眼前一亮,在那个烽火狼烟的年代里爱情本就和现在不同:有重重考验而使彼此更加坚定,因迷茫过所以彼此更加清醒,经过各种诱惑而变得更加纯粹,有共同的信仰而殊途同归!

四、成长型人物弧光清晰深刻完整

人物成长与时代背景紧密结合,漫长而复杂!每个节点,每个人物的粉墨登场,伴随着男主每一丝丝的成长,观众也许一两集未曾察觉,但人物却在不经意间有了自然而然的改变!入木三分,深刻而优秀的人物刻画让我们反省,每次成功的秘诀背后其实是经历了百分之九十的失败!

林楠笙的成长史在编剧的笔、导演的镜头、演员的灵魂演绎下可信又真实,当我们看到最后回到第一集时,真的恍如融世沧海桑田!不经感叹:原来已经过了好多年,当年男主的青涩时光好像就在昨日!这种成长的魅力,如此迷离的转变,让观众的五味极具诱惑力又极具说服力!!!

如果这4点您都不感兴趣,那么《叛逆者》对您来说毫无意义!

五,两部剧都有令人叫绝精彩的不可错过的部分。

《伪装者》优缺点明显:

三姐弟这条线非常好,明楼这个人物很完整乃一剧之魂,靳东的表现比王凯胡歌更为出彩。

第二是王天风与大姐。至于汪曼春在剧中其他女性角色中虽可圈可点却也恋爱脑,大大削弱了剧里本就不富裕的反派角色的智商高度与复杂性,《伪装者》里一众反派角色太弱了蠢得太单一了。

第三我个人觉得《伪装者》的神来之笔不在明台身上,在王天风这条线,现在想想还能带给我巨大的震撼。胡歌在本剧中演的这个角色有点像林楠笙,但这种以成长型为灵魂的人物,朱一龙的演绎人物有清晰的成长线,独幕戏与内心戏逻辑疏理完整度上都优于胡歌。

《叛逆者》还有一个让人肃然起敬的余温,如果荣将军的原型是郭汝瑰的话(被杜聿明怀疑了,原因之一就是本人太过清廉),所以牺牲那么多谍战人员后,林楠笙带出的情报不仅没起到作用还对粟裕指挥淮海战役起到了反作用。这比用王天风之死来缓解第二战区压力的牺牲还要让我沉痛,和平来之不易,不是所有牺牲都能换出我们想要的战果,当真是一寸山河一寸血。

我这里说几个现在优秀的电视剧都没有的点:

一,女性的高度

许多历史剧、都市剧、家庭剧甚至大女主剧都没有的高度!

二,美男计

这是我最惊艳的点,已我的阅片数国内的优秀电视剧里这么明目张胆用美男计的极少!怪不得男主能文能武外貌还要帅⋯

三,政治高度

这个我放到了第三,是因为我在看完电影战狼后也有同样的爱国热情,是真正的献礼片,看来文化阵地对于普通老百姓真的很重要!

四,林楠笙入党前的“反转”

电视剧里为男主寻找真正的路线来成全自己的爱国信仰做了大量辅垫,所以剧情到林楠笙成为共产党员瓜熟蒂落一点儿也不突兀!在香港时期,老纪要发展他入党之情真的溢出屏幕了,没想到男主一脸“我还没想好”的样子!以往的电视剧里,都是想入党的同志等着接受党的考验!没想到这部剧里当党员对男主说,你通过了考验,我介绍里入党!他却说,我还没想好,过一段时间再说!

呵呵,林楠笙,你狠!

当然,叛逆者还有很多出人意料反转又恍然情理之中的情节,在细品之下似绕梁三日的意犹未尽,又如涩涩甘苦之余的悠长⋯

附篇四

朱一龙给林楠笙赋予的人物美学

一个演员所给予的特有标识是两种:角色标识和演员标识。角色标识强的演员所饰的每个角色都风格各异,各自有各自的风采;而演员标识强的让其每个人物都打上演员自己本身通用的小动作小表情相似的诠释,观众看多了就会觉得这个演员的每个角色都有莫名的熟悉感。而朱一龙属于前者…

我常说,演技可以塑造人物,塑造人物不能只有演技,还需要演员的自身文化素养。这使得演员眼中的人物有一种古韵哲学的独白之美,这个美并非丑的对立面而是美学。美学包括了生旦净末丑五味,是演员通过人物所具社会性的物理表达,或悲天悯人,或残酷凶狠,或陷入困境,或直指光明,或柔或暗,或宇宙或苍生…人物并非单纯存在,他披着美学的外衣就这样简单粗暴用最直接的方式抵达你内心的柔软,与之产生的化学感性如味甘。像林楠笙柳云龙那些谍战式的主角,演员只需掀开人物的一角,或百分之五十或百分之七十,让观众觉得角色是鲜活的无穷的并留下自行脑补的空间,注解亦没有唯一性放任其多元的解读也就不会戛然而止……这样的“不满极”有点像书法,国画,唐诗的留白,也非常符合中国式哲学审美!

一:人设不完美但人物弧光完美

男主人设这个在谍战题材中很新颖,因为前面优秀此类剧中男主做为谍报人员都是满极人物。他们是我方打入敌人内部的地下党,必须算无遗策不容许有成长空间!而叛逆者男主给这部谍战剧打开了许多又可圈可点的另类解读,非常有意思,从青涩到老练,从摸索迷茫到坚定无比⋯代入感极强!

这就像一条珍珠项链!你看到的是一粒粒光彩夺目的珍珠,却看不到串起珍珠的绳子,而正是这条绳子串起所有人物推动故事发展,看似不经意不起眼,实则功不可没!

二:人物线漫长而复杂

人物成长与时代背景紧密结合,漫长而复杂!每个节点,每个人物的粉墨登场,伴随着男主每一丝丝的成长,观众也许一两集未曾察觉,但人物却在不经意间有了自然而然的改变!

A复兴社学员:天真热血,击扬文字指点江山竞折腰的少年郎;

B初入职场小生:身边都是老油条,谁还不是曾经的那颗青葱;

C你好徐立文:清风徐徐至,原来这才是最向往的美好;

D行动队队长:惩奸除恶不手软,报国抗日敢为天下先;

E香港陆云堂:山河破碎风飘絮,读《论持久战》喊中国必胜;

F副站长加特林:看爽的是电视机前的观众,虐的是曾经洒热血为江山折腰的那个少年;

G客串班主:看他七十二变,四郎探母?霸王别姬?是锁麟囊,乾坤已定;

H解放军战士:“同志,你穿军装真好看?”

林楠笙十三的成长史在编剧的笔、导演的镜头、演员的灵魂演绎下可信又真实,当我们看到最后回到第一集时,真的恍如隔世沧海桑田!不禁感叹:原来已经过了好多年,当年男主的青涩时光好像就在昨日!这种成长的魅力,如此迷离的转变,让观众的五味极具诱惑力又极具说服力!!!

三:海量细节与众多人物群像

A叛逆者徐徐展开的是群戏,是所有演员在讲一个好故事,述说一段历史。我强调是在讲故事、讲故事、讲故事这点很难得!这个故事里观众忘了谁是主角谁是配角,忘了哪个演员演技更好或碾压了谁,大家都是这个故事的一员,而男主则只是千千万万个想要报效祖国者的缩影。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这个英雄是无数而不是一个二个!这是此剧最好看的点!

B叛逆者是由面击点,群戏开锣,牛鬼蛇神各位神仙纷纷登场,没有人在意谁谁主角谁谁配角的位置⋯然后用各种海量细节(墙上挂的、桌上摆的、书中写的、嘴里说的、地上跑的以及演员的弹幕脸⋯)丰满人物行为、动作、表情来推动故事发展,使其悬疑、逻辑、转变的合理性,而不是依靠旁白。这点需要观众非常关注才行。

总结:朱一龙真诚而不留痕迹的表演真的可以代替、忽略、甚至不需要任何台词,让观众沉浸在剧中人物的情绪里不自觉地起承转合;而默剧则是一个演员最质朴的境界。作为本剧的灵魂,这个角色好则剧成功一半,反之无论配角多好都不算优秀!演员把林楠笙每个阶段都演得可圈可点,从前面的“收”到后面的“放”行云流水。男主和剧中所有主要角色都有高光片段,真的适配度很高,不管是戏份多还是戏份少的!经过演员的解读,我们与男主同呼吸共命运,编剧导演的立意与格局被演员具象化的非常完美。

(补1)朱一龙演谍战剧的优势:

一,面部五官的故事感;

二,令人遐想的雄性张力;

三,具备高级的文化素养;

四,与对手高而广的适配度;

五,引领故事角色向前走的专业能力;

六,于人物弧光有高屋建瓴的理解力;

七,把文字想象转化成人物内心独白;

八,复活疏理呈现纸片人又极有天赋。

他给出的角色自然霸道且强势,人物大化而简之又极具魅力,深得我心。


(补2) 一部优秀的电视剧要符合哪些条件:

一、有收视率即吸引真正的观众去看;

二、有正能量即掌握了青年的高审美;

三、有赚钱即能让金主投入无忧;

四、有口碑即作品的品质是保障;

五、有细节即角色持续的可读性;

六、有生命力即作品本身所赋予之多元化多层次多内涵多解读的正确性!


附篇五

叛逆者之蓝心洁:近几年来塑造最完美的女性

“我是中国人,我不后悔!”

“我能懂”

“我也能忍”

“我没有做错过什么”

“你不来重庆我还不活了吗”

“我自己可以的”

……

蓝心洁:

一朵乱世里的自由之花!她并非特工而且是一个失去了丈夫与儿子的普通老百姓,却有着圣洁的灵魂。她与男主的关系不是亲人但胜似亲人,在她眼中男主是难得的好人,如果这样的好人多一些她的儿子就不会死。那么处在什么样的环境好人多呢?不就是我们现在吗?演员的演技也可圈可点……“自是佳人多颖悟,从来侠女出风尘。”好一位优秀的女性,好一位优秀的母亲,果然不同凡响!

谢谢《叛逆者》谢谢编剧亦谢谢演员的灵魂演绎,才让蓝心洁久存吾心!她主真、主善、主美,鲜活生动而又是那样无法忽视!

电视剧中什么样的女性塑造是成功的?蓝心洁。

这个人物的成功是编剧与演员,主角与配角,互相成全的最佳合作。

有自己独特的灵魂,有自己独立的定位,有自己独有的人格,小人物有大情怀知道自己的能力,不是任何人的附属品,沒有为男主的不爱而黑化亦没有依赖丈夫而生存,心是自由的…虽身如浮萍人物却有格局有风度有气魄有力量,她是中国民众汪洋大海中的一员,周而复始生机勃勃。她,语言质朴有说服力,所需所求皆为基本,不抬高自己也不为难别人,不理想主义也不搞道德绑架,不幻想不圣母非常务实,所以人物弧光才是最完美的。她身上家国大义与母性光辉共存,活着如浮萍却仍不失普通人的善良温度让人肃然起敬,这样塑造的女性才是成功的

附篇六

《叛逆者》两个演技垫底与不足

有网友问我,你写了《叛逆者》那么多优秀的地方,难道就没有不足之处吗?当然,我们先说说本剧两位演员的垫底,这个直接导致了本剧的不圆满亦拉低了《叛逆者》的总评分。

A女主:朱怡贞

如果说女主的演技是白玉兰这个奖项的标准,那么我说的所有角色都高过这个标准。女主,前期和男主还有些高光片段,但后期基本上没有了?其实女主也是成长型,前期热烈、单纯、理想化,后期应该冷静、睿智,经验丰富,但这个转变来自于发型,服装等等!如果前面被男主“骗”还情有可原的话,那后面呢?女主对于角色的理解与演绎都不到位,例如男女主受伤那段,男主的表演就如一个指挥家他握着现场的节奏情绪与时间,但镜头切换到女主我觉着就我欺骗我妈那水平……这个人物失败与编剧无关纯粹是演员本身问题。

B本剧垫底:孟安南

有两方面拉低了《叛逆者》的总评分:一方面确实是女主这条线,前面勉强还可以但后面就太平了与孟其他演员的对手戏也毫无火花。第二个方面就是孟安南,这个角色原本应该是后期最重要最精彩的看点之一,而演员只让观众看到他一条道走到黑,为什么黑不够,复杂性也不够。演员适配度太低基本上与所有配戏演员的高光片段几乎没有,我印象深刻的也只有与林楠笙的打戏了!没错,我个人觉得孟安南才是《叛逆者》垫底的存在…

C三角型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前期男主当背景穿针引线的情况下,顾陈王的交锋十分精彩,不断穿插的人物陆续登场又看点十足。

随着剧情的深入三角型变成了林王孟,女主成为了推进故事的辅助。童谣对于角色的理解诠释与想像都不到位,从前期到后期拉胯的厉害,这是《叛逆者》不足的第一个层面。

另一层面就是孟安南,做为后期他承担着剧情的主要矛盾与冲突是关键中的关键。但演员演出来的效果就一个字“平”和所有对戏演员都毫无火花,为什么要一条道走到黑?人物诠释的层次感不够带来的遗憾是人物多维度复杂性的欠缺,内心戏没有完美呈现也就少了人物对冲突事件的铺陈与在不同角色相处中应有的感知。

这样的效果就是两方面:一电视剧后期四位中有两位表现力不够,那么林王孟的交锋就比顾陈王时期逊色了;二朱孟不到位带来的后果是林王正反两派戏份过于明显,反而更加突出了林楠笙这个角色的个人魅力与魄力,但从另一角度看故事性减弱了,因为后期朱孟太弱了,而剧情强弱优劣是谍战拉据对抗是否精彩关键中的关键。还好其他配角继续发挥稳定,英雄的不断逝去和张子贤朱一龙的精彩演绎弥补了朱孟剧情演技方面的些许不足。

编辑于 2024-04-10 16:11

叛逆者这部剧 不说别的 剧本真的绝!!

这部剧值得也经得起学创作的孩子们拉片分析,不夸张的说,逐集拉片后,专业能力一定能上一个大台阶

先来浅析一下第一集

夸爆!!如图↓

4个强情节点 构架在审讯室 特务处 档案室 训练场4个场景中

6条叙事线采用线性叙事 顺次展现情节线索与人物特质

有明确的强情节点 事件非巧合 (查内奸去选林

人物具有主动性,行动必带目的 (购西装带林前史;知晓陈去南京,顾找陈

人物对情节发展的推动性强(明线抓捕暗线递情报

情节促进人物成长(审讯室林被迫接受特工特质

男主林楠笙 由未见过 到进入审讯室 到被迫迅速接受特工特质 在人物情感线上,单集内达成了完整闭环




整体来看,第一集人物众多不繁杂,甚至有空交代人物前史(林原生家庭),集内所有主要人物的性格均通过其行为,动作,和对话体现(内奸拨☎ 林楠笙上台阶顿步后撤等等

补充说一下车内镜头↓


这部剧真的是2021最尊重观众智商的剧没有之一

全程屏息!节奏绝了!

发布于 2021-06-09 14:15

我就提供一个非常平凡的答案吧。

我第一次在电视剧里看到一个性格非常像我的男主角。这篇回答写于看到第15集的一半。林楠笙走在落雨的上海街头,我心里突然冒出一句话:“我完全的理解你现在的心情!”


有网友描述林楠笙拧巴,是生活中没见过林楠笙这样的孩子。我就是。我不把那叫拧巴,叫“老实的,追求意义”的孩子。


电视剧对他的设立非常有意思。把他原本的籍贯设立为浙江人,老蒋的家乡,那里买办资本,近现代化,相对发达,比较喜欢蒋的主张,是共产主义的对立面。林楠笙生长在这地方的农村,他对朱怡贞说他之前完全没听说过共产党这些感人的事迹,他说的都是真的。

后面陈默群给他设一个假身分,呼呼哈嘿的设为湖南人,你明白是什么意思了吧。


林楠笙是一个非常老实的,追求精神意义的孩子。他是真的为对日作战而报的情报训练班。他是刻意有在陈默群面前表现,好让陈默群选中他,带他去上海,去他心中对日作战的前线。

他天然的相信国家(就是当时的国府),天然的相信长辈、长官(陈默群)。当陈为他买衣服,叮嘱他,他都感到温暖的相信。可是他想都没想到,他对现实有疑惑,想求解于长官时,长官只会用恐吓的怒火,枪口,把他的疑问顶回去。他惊惧了。他是怕的。而且他无意中,与复兴社签了生死契。他不怕对敌作战,但是怕“内部的家长”。

他依然做个努力上班表现自己的老实孩子,日夜不睡的想办法抓共党。甚至当他发现朱怡贞不见了时,他都还是马上报告给长官。他在监狱里恐吓朱怡贞,要朱怡贞招供,因为他知道陈默群很可怕。

直到制衣店的伙计死,他被陈默群押着跪在朱怡贞面前,他心中才真正对陈默群厌恶的怒了。当然,从外表上,你看不出来。后面他跑去告诉陈默群,顾慎言订的房号209。要在之前,他会反复推敲的。


当然,很多观众的注意力会在林朱的爱情。其实,在林的心中,他纠结的是他人生的方向和意义。他走在落雨的上海街头,是他已经不清楚自己的精神世界为何陷入一团麻,好在走过的军队,地上的报纸提醒他,他来,是为了前线对日作战的。

他开始想办法去第一线。其实这个剧里,最适和做他思想工作,最能给他精神指引的,是顾慎言。而此时的顾慎言给他最冷漠的拒绝。他挥胳膊去擦自己委屈的眼泪的时候,我的眼泪也同步的流出来了。

我这个感想写于我看到第十五集。我不知道后面会怎么演,会不会神剧、爽文。但是前面十五集,已让我看到了一个普通小孩儿。



2021-6-13 补充一些交流


其实真正让林楠笙报国无门的是陈默群。

林楠笙努力来上海是为了对日作战,是陈默群贯彻老蒋的指示:攘外必先安内。

第十五集,王世安他们要处理的日谍照片,我印象中陈默群第一集就拿到了,就需要处理的。

再说王世安他们。

其实国府里面很多人一开始都是林楠笙那样。不想报国,谁来搞这么凶险的情报、暗杀工作呀。著名人物如《潜伏》里面的吴敬中站长,他还是蓝衣社的成员。最后他得到一句名言:“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又涉及到老蒋主持的国府的结构。

大家对老蒋主持的国府一直有个印象就是上下贪腐、搞钱,循点人情,不会有什么。

因为老蒋就是这样的人。

这又涉及到国民政府和中国共产党的区别是什么。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站出来,死那么多人都要站出来。

因为中国共产党要改变中国的生产力结构,释放中国生产力能组织出来的最大能量,让中国从一个弱国变成一个强国。所以会有土改等无数操作。(很多网友不懂得这个,还总说公私合营,国有化是中国共产党抢资本家的钱,比如《奔腾年代》的弹幕)

而蒋不一样。蒋就想继承原有的生产结构不变,把侵略者打跑后再建设。这里面就存在一个极大的诡吊:你因为生产力落后,你才成为一个弱国。你的生产力结构一直没变,你怎么打的跑侵略者。

所以老蒋在正面战场节节退,后面日本投降了,美国又成了中国新的全盘殖民主……

有很多人嘲笑老蒋他夫人贪墨,把美援放美国银行吃利息,包括蒋经国所谓在上海打老虎,碰到钉子。这些都是因为老蒋不懂得改变生产力,增加收入,而只能从买办贸易中捞钱,从银行利息中捞钱,来储备他委员长治国的金库。所以他不可能在党内治贪。因为他自己就要这样搞钱。

你在蒋委员长任内,只能看到纯军事操作。

而毛泽东领导的共产党,去到哪儿,就全盘改善它的生产力。比如迅速教农民工人识字,学文化,学政治,学国际形势。垦荒植树,修建农田水利。培训农民开展各种生产,贸易……详细点我就不讲了,大家自己去了解。总之,毛泽东领导的共产党,从一开始,就是全盘治国,全盘改善中国的生产力。



看到第20集,林楠笙很希望陈默群来主持上海工作,有很多网友说林楠笙重感情。我不这么看,他有兄弟道义,但那是对他的属下。他对陈默群,是一种期望。王世安实在太无能,陈默群有铁腕来顶住上海的抗日局势。

看了21集的预告,顾副站长对小林说:“你不该把你救国的理想押在某个人出现上。”大概意思这样,但我怀疑林楠笙能否听的懂。

他应该听不懂。因为他到现在,都不知道救中国是要改变整个中国生产力结构的系统,他认为只要在武力上奋进就行。

他一头扎进去,看到身边的弟兄轻易的就死去,背后的家就垮了,抚恤金还迟迟拿不到。他就会恨尸位素餐的人。可他会发现,他越恨,平庸贪墨的人出现的越多。他就会深深的陷入迷茫。

同样,陈默群,一个金属版的林楠笙。也会这样。陈默群貌似缜密,他面对周耀庭时,大剌剌说自己的回沪路线,他不知道周会马上告诉王世安。

像陈默群这样的人,很多,一直到退去台湾,都会恨着共党和蛀虫。



补充:

在21集预告片里,顾慎言特地的跟小林说:“我知道你痛苦的不是陈默群是否叛变的事情”(大意如此)

而且,小林也不是一个耽于男女情爱的人。

他在乎的是国家。恨的是王世安对陈默群的斗争。他彷徨的是如果能打日本人的人,这么容易被斗下去了,国家前途怎么办。

我会特地回答这些,就是想说,小林当初在上海落雨的街头彷徨,不是对爱情的伤逝。他这次在王世安面前的愤怒,不是没有陈默群,他就失去信仰支撑的力量。

如果这次重庆派的另一位超级能打仗的,受到污陷和制裁的待遇,他会同样痛苦。


(其实陈默群这样的人,生活中很常见的。就是那种刚愎自用,拽的二五八万,为了自己的目标,周围的人都是草。只有自己的追求最重要,俗称超级自恋。他在20集,从日军宪兵司令部出来后,和林楠笙待在旅馆房间里,他的眼眶忍着泪,是那种怎可毁我清白的泪。他后面在街上转着一圈又一圈,在想谁可以帮他洗清冤屈,发现上面一个自己靠过的都没有。他不光对下不走人情,对上也从不走,靠刚愎自用的光杆儿来撑。这样的人,精力都会花在打磨业务上,所以在船上房间里,两个特务都拿枪顶着他的头了,他依然凭功夫能将对方毙命。

他委屈,可他曾经也是用同样的方式对待他手下过审的人。在他手下,死的人,多少死的冤,他什么时候又管过。

林楠笙和他不一样。林楠笙真的在乎人命。

当然,在我的看待里,陈默群到最后也不会叛变,他会通过他自己的方法把棋再走回来。)【看到第21集,陈默群真的叛变了。可我想不明白他叛变的理由。】



22集,

其实一直给我的感觉,朱怡贞是那个大姐姐,而林楠笙是那个自小瘦弱、好强,又常常陷入情绪迷茫的小弟弟。

在公园分开的时候,林楠笙要把自己的小枪交给朱怡贞,朱怡贞想了一下就收下了,她知道这代表林楠笙情感的靠近,想与他们为伴。林楠笙在大楼被困的房间里痛苦的说:“残暴的敌人这么多……内部这么混乱……和平的一天到底会不会到来……”

朱怡贞就像《潜伏》里的翠平,她笃定的说:“会。”

其实这个时候的林楠笙就像余则成一样,他们并没有那样懂共产主义,他们只是希望前进途中,不要那么孤独,能多一些坚定的,纯粹的力量相伴。

朱怡贞他们就给了林楠笙这种感觉。所以当朱怡贞没有推辞,没有“记仇”的拒绝,林楠笙受伤的心终于得到抚慰和慰藉,他抱着自己,靠在方向盘上,那一刻他的面前出现四个字:重拾爱情。

(第19集,朱怡贞去咖啡馆和林楠笙见面,林说:“如果觉得不舒服,就换个代表来见吧。”这意味着,这时的林楠笙对共产党,还是比较防备,没那么想靠近。

哎,试想,若陈默群回到军统,林楠笙势必又要剿共,他肯定会告诉陈,顾慎言偷拿走电台和军火的事。也就不会有后面,在大楼里刺杀上村净,认识到共产党这么英勇和坚定,从而决定靠近。)




26集,

很想说陈默群的一个点,

陈默群小时候是在竞争、打压教育型的环境长大的。你看他气焰那么高,气息往外喷发。就像皮球一样,它弹的越高,肯定先往下打的越重。所以,陈默群的潜意识里只有一个信念:“我要证明我是优秀的,我要证明我是最优秀的。”

所以,他1925年入黄埔,1939年能以中将衔归上海,他已经很不错了。他靠打磨自己的业务能力,实现了很大的个人目标,就是上面那个潜意识。

但是这种教育方式很有害。他让陈默群的个人发展之路就断折在这里了。

1、他不懂得求援。小时候被置于竞争打压型环境的小孩子,遇到什么问题都不敢跟大人说,因为说了很可能招致大人的批判,或者暴露自己不如人,所以就不说,就不懂得求援,同时就意味着不会跟上司搞好关系。所以他要把王志领回上海时,得很拧的拽着头,要王副站长弄。王志死了,他也全推给王副站长去处理。王副站长心里面是很怒的。

2、陈默群是一个以为业务能力好,就能横冲直闯一切的人。他没有被人呵护过,所以他不会呵护别人。这一点,林楠笙非常优秀,但凡林楠笙接手过的人和事,都会力求稳妥,很珍惜别人。所以林楠笙肯定会有心腹,而陈默群,除了林楠笙,全站上下一个心腹都没有。

就这两点,陈默群的职业生涯做到中将时,就德不配位,殒折了。但是他有很严重的路径依赖,依赖那个凭横冲直撞就能往上升高位的通道,他一直居然都不怀疑出卖他的是军统内部,也就不会分析自己的问题。他一直都好想回去。



看到第32集,

我之前推测林楠笙出生于浙江普通的农村家庭,现在想来,还是有网友推测的对,林楠笙应该出身在浙江农村有一定年代的乡村地主家庭,但是已经破落。所以他对“共产”等“激进”做法有着天然理解的不认同。这是他最底层的思维。

我,今天看完,好不开心。我原本以为,今天会是心情晴好的剧集,毕竟昨天的预告片让人看的好舒服。可是今天却让人心情好“不好”。好“不好”。

我还是得承认我嫉妒蓝小姐了。如果没有朱怡贞,林楠笙会很喜欢蓝心洁这种女生。我并非完全从小说出发,我也没完全看过小说。我当时的心情就是,林楠笙你既然已经这么爱朱怡贞了,你为什么还要那么明着的为蓝心洁出头。是因为正义吗?对不公的愤愤不平吗?如果这能说服我,我的心情,潜意识不会这么愤怒的沮丧。——这里面有爱,男女之间的爱。——蓝心洁是女版的林楠笙,她和林楠笙一样,不懂政治,也完全不想懂政治。但很注重情。不管是爱情,亲情,普通的顺水之情,都愿意去提供。不纠结,不矫情,落落大方。这是她还比林楠笙优秀的地方。如果没有革命那些事,林楠笙娶的就会是蓝心洁这样的女人。——我嫉妒了。


从他和老纪说现在还接受不了真做共产党开始我累积愤怒,到他为蓝小姐出头而暴发。嫉妒和愤怒一起暴发,心情好复杂。

如果林楠笙走国府的路线,不土改,维持小农地主等,林楠笙爱的会是蓝心洁这样的普通人,有爱而坚持的普通女子,像他,像他妈妈,还有更多温暖的热情。

但林楠笙遇到的撕扯就是,大家都护小利,抗战一团乱麻。


如果林楠笙走共产党的路线,他会遇到英勇坚贞的同志,他爱的会是朱怡贞这样的女生,

可是他遇到的抵触是他心中传统乡土小农财产价值观的推翻。他坚定,却又孤独守护他的家庭的母亲所受到的冲击,


还有,左秋明主动牺牲了,好难过呀。

从我第一眼见到左秋明,就像见到《风云年代》里的武梦祥一样,浑身散发着让人哭泣的早已准备好献祭的悲伤。





不是。不爱林楠笙,也不爱林楠笙的演员朱一龙。我最怕的就是这种套路。

你要真问我本人会对其中哪个角色有吸引,——陈默群。。因为他天天在对外散发荷尔蒙。



38集,

不是愧疚,也不只是为了帮助。

而是蓝心洁是林楠笙的第二段感情。

贞贞是第一段。


贞贞代表着林楠笙的一种理想,

蓝心洁代表林楠笙的现实。

林楠笙能触碰到的现实生活,每天实实在在过着的那种日子。

当然,蓝心洁不爱林楠笙,她把他当可信赖的亲人,不是爱情。


我为什么嫉妒蓝心洁,

因为在现实中,朱怡贞打不过她。蓝心洁在现实中的点点滴滴,更能进入林楠笙的心,更让林楠笙心碎。

如果朱怡贞带给林楠笙的是一种喜爱,那蓝心洁带给林楠笙的是一种心碎。



42集,

最后几集好简单,透露出导演不想搞事,不想伤观众的友人心态。

有主演说导演拍了几种结局,他也不知道最后是什么。

为了照顾观众,让结婚后的林楠笙对与蓝心洁的感情总结的那么简单,让早已对生死麻木的蓝心洁哆哆嗦嗦的去牺牲。

让邝惠东那么容易就暴露。



43集,剧终了。

我今天在知乎刷屏时,突然看到一个网友对自我的描述,脑海中突然闪现了此剧中某主角的形象,ta的气息。

就是那种我改变不了你的控制,我只能狠狠的割伤自己流血,喷出来给你看的那种气息。



剧终,

导演说林朱团圆,结局合谐。

我却怎么那么不相信。

蓝心洁的死,我就不说了。往后的那些细节:

1、朱怡贞依旧是那么愣愣的。林楠笙的逃生能力我绝对是相信的,可只要林朱在一起逃生,他们就逃不出去。贞贞总是会傻傻的站起来开枪,然后让子弹打中自己。

如果她真的有十几年工作经验,她当时和林楠笙各自往水里一滚,……

而不是中弹了,才往水里跑,然后林楠笙在水里使劲去抓她,抓不到,她已经没有力气往上挣了。一般社会新闻,对于失足溺水人员,都会报道她浮尸冲向下游一百多里。而这剧也能让贞贞活过来。


2、林楠笙被救后,因肺病,脸色黧黑,那都是命不久已之象,终究,也是让他活了。

他雨夜站在大门外,焦虑的无法安枕,这都不是养伤能养好之象。可还是让他养好了。


3、林楠笙是肺部有大隐疾之人。在小店,他打的可是一个生龙活虎,接受过极强军事训练,个人格斗能力超强的特工,他也打赢了,还面色不改的带贞贞逃跑。


4、朱怡贞,在小店那么紧急的情况下发电报,下面都打成什么了,她还在写小作文,在自我检讨。她不应该赶紧发出:我警卫孟安南是军统内线,他告发了纪中原,此电台暂闭。

这样不就行了吗?

她还在写小作文,还安然的说前后警察都包围了。我知道她看淡生死,可也……


5、林朱坐着那么薄铁皮的车逃亡,在弹雨中,居然没事,,可怕吧,,

我为什么对导演安排的喜庆结局,喜庆不起来?因为他前面的每一个套路,我都知道他俩会死,我怎么高兴的起来 。。。

我只有郁结的悲痛。

朱怡贞就是让人来悼念的。。

1945年之后,她那么大剌剌的走在上海大街小巷,她随时都会被认出来,因为过去抓捕过她的汪伪的警员们不会死掉,只会被国府警队收编,或成了老百姓,也依然认的出她这个共党。

——林楠笙爱上这个随时会失去性命的朱怡贞,就像蓝心洁的爱一样,注定充满失去。


我唯一可以拿这个来安慰自己,

编辑于 2021-06-28 09:59

本回答将持续正序更新,记录叛叛成长的小脚印。


2020.4.16叛逆者开机大吉

2020. 4.17男主角朱一龙饰演的林楠笙 路透生图流出

常言道,影视剧追求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管窥可知,剧组的服化道在尽力还原百年前近代中国的服饰特点,我们见微知著,有理由相信那句“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现在对整部剧作出评价结论还为时尚早,但这个问题迟早会诞生,本回答也将会追随《叛逆者》剧组的脚步,及时更新,与它共同成长。

衷心祝愿电视剧《叛逆者》万事顺利。所有演职人员平安健康、合作愉快!


插入一个回答,对叛逆者从剧本到团队作了简要资料整合(原著电子版可在插入回答的评论区自取,以及神仙剪刀手剪辑的原著向预告片链接)。



一位合格的演员,势必需要体验生活后从生活中萃取出表演所需的元素。

一位勤勉的演员,也会潜移默化地,引导他的观众朋友或粉丝们深耕作品及人物背后的玄机。也由此,一部艺术作品的生命才被无限伸展与拓宽。

优秀的文化需要传承,艰涩晦暗的历史也需要被铭记。优秀的影视化作品也就应运而生。

节选自《叛逆者》

原著不算长,一到两个小时即可阅读完毕。人物留白恰到好处,十分考验编剧和演员的专业能力,也给了读者和观众足够广阔的遐想空间。

这段话是我内心的自言自语:

我最欣赏的那位演员,他很喜欢挑战自己,很享受突破天花板的过程。于是我们作为他的观众朋友,心情也时常经历过山车一样的跌宕起伏。

好演员需要普罗大众共同投票诞生,但在那之前,我们应该给好演员与好剧本好团队创造相遇的机会。

相信他们一定不会让我们失望。我们且耐心等待着,也见证着。



2020.5.1 官博发图,很有质感

配文:

求索家国事与世,吾辈一心向光明。你好,五月!

海报左侧一列是摩斯电码,翻译过来是《草叶集》,是诗人惠特曼写的具有开创意义的诗集,歌颂自由。

小细节好评!


5.7 朱一龙入戏林楠笙的角色,用暗语和我们打招呼~ 独属于我们的小默契。


之后,朱一龙工作室用暗语转发:抓住林楠笙。

之后,叛逆者剧组官博用暗语转发:一日之计在于晨。


太有爱啦(⑉°з°)-♡


5.15 叛逆者官博寄给我们一封密信

二维码扫出来的幕后花絮。

emmm林楠笙同志您好,我的巧克力管够。

注意到此封密信下面的一行摩斯密码了吗?

依然是来自《草叶集》的一句话:

我要专心,不错过你。

叛逆者是最乖的孩子

一点儿都不叛逆(⑉°з°)-♡


5.25 叛逆者官博公布一组剧照

魑魅暗涌,魍魉声色,致神州疲弊。幸有忠志之士不懈于内,奋勇之子忘身于外。无畏暗夜,逐光而行。

(服化道非常精致,高度还原。对比原著欣赏,有惊喜)












6.1 叛逆者官博发图文一则



配文出处如下:



6.10 叛逆者官博寄出第二封密信

扫码解密

话外音:俺们老朱家都是有钱人呐

(*/∇\*)


7.1 叛逆者官博发文并配图

#电视剧叛逆者# 身化星火,一生逐光,势成燎原。 ​​​



7.10 官博的仲夏新料


不胜酒力羞涩跳舞的笙笙啊~


7.30

与诸君入戏,山鸣谷应;同列位相处,水乳之契。 ​​​



8.7

春风得意正少年,饶有稚气笑风生。请君惠阅。




2020.8.25,阴历七夕

官博发文:

#电视剧叛逆者#烟霄微月澹长空,星桥横过鹊飞回。愿有情人情长在,望可悦事悦同归!

编辑于 2020-08-25 11:21

作为一名研究近代史,方向是中国国民党的学者来说,这部剧在抗战的部分,恰恰是符合史实的。

抗战前的的谍战,其实与史实有一点出入。因为戴笠的复兴社特务处成立的很晚,是1932年,而且在抗战前十年对峙时期,我党在地下斗争的主要敌人,是中统的前身-党务调查科。而且1933年以后,因为所谓王明主义的影响,我党在国统区的地下工作网络基本被破坏,尤其是上海,南京,北平,天津这一些民国时代的大都会中的地下组织,被破坏得很严重。因此,复兴社特务处一开始针对的主要目标,不是我党,而是国民党内与蒋不和的派系,以及日本谍报机关。所以,复兴社当时力量最为强大的组织,全是在抗战一线-一个是在华北,具体说是北平、天津;二个是在上海。还有,1933年,政学系头目杨永泰,提出"七分政治,三分军事”的"剿g“方案。因此,这以后抓住的我党地下工作者,哪怕是陈赓,都是"感化”为主。因此,1933年~1935年,国统区,尤其是在华东,华中地区,国共的情报战渐趋缓。红军长征后,我党主要转移至西北。因此之后,一直到抗战前,我党情报战重点都是西北和华北地区。当时重中之重,是西安,其次是太原。所以,1936年,在上海,应该不会出现,由复兴社负责主动攻击我党地下组织的情景。

再说抗战时期。抗战时期,军统在沦陷区,尤其是在上海,天津,武汉等大城市里发起一次又一次的"锄奸"行动,目标是日本军官和一些公然投敌的大汉奸。这些行动,确实在抗战初期,节节败退的大背景下,也提振了民心士气。这也是军统值得称赞的一笔。

尤其在上海,这种刺杀是最多的。因为上海公共租界与法租界仍在英美法等西方列强手上,军统便以此作为潜伏地,前出至日占区实施刺杀。由此,军统上海区也是沦陷区军统敌后成效最大的部门。1938~1940年间,军统在上海刺杀了一系列伪政府的高官,如伪上海市长傅筱奄,投敌的青帮头子张啸林等。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林楠笙变成行动队长后,能如此目空一切?因为军统上海区的行动队,确实是用血与火的除奸行动,表明国府仍在坚持抗战。所以,上上下下对行动队这么看重,便不奇怪了。

军统在敌后的锄奸行动,令日本方面极为不满。因为日方没有这么多的力量来保护那些附逆的大小汉奸的安全。而随着抗战进入到战略相持阶段,侵华日军改变了方针,推行"以华制华"。由此,军统迎来了他们的宿敌-这就是丁默邨、李士群领导的76号。

陈默群,这个名字取得很有意思,名,是丁墨邨丶李士群二人名字中各取一个字,再加上军统四大杀手之一,后也落水76号的陈恭澍的姓,才变成这个角色。历史上,创建76号这俩大汉奸,丁墨邨和李士群,其经历也确实像一本谍战小说。

丁墨邨,原我党党员,后叛变。他叛变我党后,一直都是国民党CC系和党务调查科的骨干,深得CC系头目,陈立夫的赏识和重用。抗战前,我党的地下组织的"红队"几次想除掉他,却一直未曾得手。

丁墨邨在抗战初期,仍被重用。1937年,张国焘投靠国民党时,正是丁墨邨负责"接待“的。丁墨邨的展露头角,引起戴笠的不满。于是戴笠向蒋参了丁一本,说丁墨邨贪腐。于是蒋下令将其撤职查办。丁墨邨于是离开重庆,在云南昆明蜇居。

1938年12月29日,时任中国国民党副总裁的汪精卫公开发表"艳电",正式投敌。转过年的1939年,汪精卫在日本庇护下来到已沦陷的上海,入居愚园路的汪公馆(今上海市青少年宫),筹组所谓"新政府”。同时,陈公博,周佛海,褚民谊等大小汉奸全部前往投靠。而此时,一个人的附逆,引起了日本特高课的的注意。这个人就是李士群。

李士群,是个大汉奸。但其经历又确实太符合其特工身份了。他原是我党重点培养的人,曾在苏联学习过情报工作。1932年,他被中统的前身,国民党党务调查科逮捕。随即"自首”,也就是变节。但他变节后,"说远不说近,说死不说活”,隐瞒了很多事。

正因为如此,他在中统那里受得苦就更多。因此,他其实心里深恨国府。我党也曾几次接触,试图让其反正,而让其反正的条件,是除掉此时他的上司,我党叛徒丁默邨。

李士群没有答应,相反将计划与丁默邨合盘托出。从此,丁、李二人便有过命交情。

抗战爆发时,党务调查科让李士群潜伏留守敌后,而留守的地点,是首都南京。

后来,大家都知道,南京大屠杀。

不知是屠杀让李士群吓破了胆,还是他早想投靠日本,他随即附逆投靠日本,当了汉奸。

日本人此时被军统的锄奸行动搞得焦头烂额。李士群的卖身投靠,成功引起日本特高课的注意。

但李士群知道,他这么个小人物,要成立一个在日本人羽翼下的傀儡特工组织。他的名头还不够大。于是,他想起了此时在昆明赋闲的老上司丁默邨。于是,两个人一拍即合,在上海建立起特务机关-"中国国民党反G救国特工总指挥部“。后来,该机关迁至极斯菲尔路76号,这就是汪伪76号的来历。

76号,名义上的上司是周佛海。丁默邨为主任,李士群为副主任,实际主持是李士群,行动队长是个帮会分子吴四宝。后来是万里浪。而76号真正的主子,是日本在上海的特务机关-梅机关。负责人是影佐桢昭。

76号成立,本来也没什么建树。军统上海区曾有个计划,准备对76号总部搞一次偷袭。计划如果真落实,可以参见剧中日伪攻击军统上海区总部的样子,当然阵营是反的。这就可见,当时在上海,国丶日丶伪三方谍战较量中,军统上海区是占优势的。

而令上海,甚至全国日占区谍战局势逆转的"黑天鹅事件“发生了,这就是上海区先后两任区长王天木、陈恭澍叛变。在剧中,就是陈默群叛变。

堡垒最易从内部攻破。叛变投敌,无论有什么理由,都不可原谅。

王天木,陈默群的又一原型,抗战前号称复兴社四大杀手之首。据说王天木是东北人,曾在奉系部队中任职;还说他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这样的资历,恐怕就是戴笠、郑介民、唐纵也得算个小字辈。抗战前他长期任复兴社天津站站长,主持暗杀过许多汉奸,而军统华北地区的谍报网,几乎就是由他和陈恭澍二人一手建起来的。因此,剧中抗战前陈默群这不可一世的样子也就不难理解了。

陈恭澍,陈默群另一原型,黄埔五期(这个辈分在论资排辈的囯民党内可不小,需知戴笠是黄埔六期)的。号称"辣手书生“,抗战前长期任复兴社北平站站长。在北平六国饭店刺杀投日的原湖南督军张敬尧,就是他的杰作。

抗战爆发后,王天木被任命为军统华北区区长,同时兼任"华北忠义救国军"总指挥,驻天津(因为天津有英美法的租界),统辖平丶津两个特别市,冀、晋、鲁、察,乃至潜伏于辽宁丶东蒙的谍报站点与特务武装,真正成了军统的"华北王"。

1939年,王天木调任军统上海区区长,正式在上海滩和日伪交手。其实,王天木和军统上海区占尽优势,在上海想除掉哪个汉奸就除掉哪个汉奸。渐渐也放松了警惕,这就给了李士群与76号"绝地反击"的机会。

据说,王天木长得人高马大,他又十分爱穿西服,且喜欢招摇过市,因此在当时民生凋敝,物资紧缺的沦陷区上海,显得十分打眼。且认识王天木,又投敌的汉奸特务也不算少。于是,1939年夏,王天木在日占区就这么被76号当街逮捕。

李士群抓住王天木后,他不动声色,想出一套反间的毒计,意图彻底摧毁军统上海区。

这条毒计的核心,就是诱降王天木。

李士群虽搞情报和行动不行,但论算计人心则不让他人。他太了解王天木,戴笠这二人的性格中的弱点。于是,在上报日本人同意后,诱降王天木行动正式启动。

与剧中日伪对陈默群的诱降计划类似,76号先将王天木软禁了半个多月,每天好吃好喝招待,也绝口不问相关事宜。半个月后,他毫发无损放出来了。

再说军统这边,王天木一入狱,军统上海区立刻上报重庆总部。戴笠一时间犹豫了。戴笠此人,据他老部下,唐纵在其死后在日记中总结,缺点是"待人过严,待己过宽"。王天木虽是戴笠亲信,但他这么一被抓,戴笠便实际不再信任他;而他这么毫发无损的被放出,戴笠于是决定,杀掉他以绝后患。

这就是剧中林楠笙在陈默群被捕又放回后第一次去找陈默群的桥段了。历史上,不知道是不是执行暗杀的军统杀手没下手,还是王天木个人反暗杀的素养够高,反正军统就没杀成王天木。

王天木于是想,你戴笠不仁,那休怪我不义。于是,他乖乖钻进李士群设计的圈套,就落水当了汉奸,正式叛变投日。

当然,有关王天木叛变,后来王的继任者陈恭澍有另一种看法,说是戴笠与王天木定计,派他打入76号,策反戓杀掉李士群,丁默邨。但这既无旁证,且陈恭澍后来也叛变投日了。所以,个人对此说存疑。

王天木叛变,军统在沦陷区整个地下情报系统的苦日子就来了。首当其冲是军统上海区。军统驻当时上海城区各站、点;上海郊外的青浦、宝山、松江各忠义救国军支队,几乎都被日伪扫荡一遍。被捕者数以百计,一时间上海血流成河。

而危害还不只于此。上海沦陷前夕,国民政府将一大笔无法转移的金融资产,包括金丶银外汇,全放在上海租界的江苏银行,中国银行里。这些资产放在敌后,是敌后抗日力量的养命之源。王天木叛变后,日伪先是在租界搞暗杀扰乱这几家银行正常营业,后来施压租界,将其查封。这等于断了军需粮草,于是,队伍领不到钱,也购买不了武器,行动能力便大不如前。

危害还不仅限于上海。前文说了,王天木一手创立起军统在华北的网络。这一下,王天木便把他的老下属卖了个干净。

1939年9月27日,日军宪兵队根据王天木情报,抓捕了军统天津站行动负责人,年仅27岁的曾澈。次日,日伪彻底破获军统华北区天津站,包括站长陈资一,以及在天津所有的办公点,藏身点,甚至电台,密码本,全部落入日伪之手,不久,曾陈二人被杀,军统天津站遭到毁灭性打击。

王的叛变,促使军统青岛站行动队负责人赵刚义投敌。11月15日,日伪大肆搜捕军统青岛站势力,这回收获更大,连特工名单,联络方式都缴获了,日伪又顺藤摸瓜,破获军统济南站。至年底,军统在山东省的地下谍报网基本被破坏。

一周后,日伪又破获了军统在北平的分支机构,将北平军统地下电台,办公点,藏身点全部破获,军统华北区副区长周世光被捕,随即被杀。军统在北平的谍报网也受到致命打击。

接下来的一年,日伪顺藤摸瓜,把晋丶察丶冀的军统地下情报分支,忠义救国军武装一一挖出。至此,军统在华北的整个地下谍报系统,被彻底摧毁。

这就是剧中所提到的,"我们在北平丶青岛丶天津都出事了。“这,可不是出一般的事。而这一切,都是王天木叛变造成的。

这样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剧中,林楠笙在狙击陈默群时,会放过量的弹药;而且明知道防弹玻璃无法打穿,也要亲自上前质问:"为什么要当汉奸?"

因为了解史实,观众就更能明白,汉奸,叛徒,实在是太可恨了。

这时,重庆军统总部才意识到问题严重,于是急调陈恭澍接任军统上海区区长。

陈恭澍在抗战爆发后,一度成为军统御用杀手,越南河内刺汪都是由他主持。此番军统上海区遭此大变,戴笠只好派他到上海收拾残局。

陈恭澍自然不是一般人。他又很快重建起军统上海区。并按戴笠指令,"策励所属,积极行动,藉以寒奸贼之胆。”扩大开展锄奸行动。

1940年3月,汪精卫正式宣布,"还都"南京。汪伪国民政府正式成立。上海形势,再度发生变化。

此时,陈恭澍领导的军统上海区,虽不说恢复了王天木叛变前的元气,但至少也能开展行动了。再者,76号实在太过拉垮,丁默邨、李士群虽然是专业特工,可他们的行动部门居然靠吴四宝这么个汉奸流氓。这个货最喜欢的,就是借搜捕为名去绑票上海的富翁,然后勒索赎金;还以征用名义去偷丶抢汽车,然后开到黑市去出售,更兼贩卖烟土,捞得风生水起,哪有什么心力去对付军统和我党。

李士群眼见军统又开始活动,心急如焚。这时候,另一个专业特工进入了李的视线。他原是军统上海区的特工,王天木叛变后,他也被捕,随即变节。

此人,名叫,万里浪。

万里浪出身于军统上海区,对军统上海区的联络方式可谓极为熟悉,落水当汉奸后,他居然屈居于流氓草包吴四宝之下,万里浪自然不甘心,他决心用行动向日伪表"忠心",继续往上爬。于是,他决意设计抓住陈恭澍。

1940年10月29日,陈恭澍在一个联络点被万里浪的76号行动队员抓住。他被捕后,也挣扎了几个月,据他自己回忆,他也是在拖过所谓安全撤离期后才变节的,以图开脱自己投敌当汉奸的行为。

无论他如何开脱,他还是叛变投敌了。而且投敌后,又主动供述出军统上海区所有情况,从此,抗战初期四处锄奸的军统上海区,基本玩完。大小特工,死的死,投敌的投敌。

不过,到了此时,戴笠也无所谓了。因为军统直接策反了周佛海。有了这位,还要什么上海区呢?整个上海区的情报还不见得有周佛海提供的这么完整。

这一下,76号的好日子,也到头了。

首先死的是那个流氓草包吴四宝,他鬼迷心窍,居然想去抢日本正金银行的押运金条的车。最后,当然是被日本人,借李士群的手除掉了。

第二个死的,就是李士群。戴笠密令周佛海除掉李士群,于是周佛海与日本人联手,把李士群毒死了。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追查汉奸。76号的特务头子,一个个也走到生命尽头。1946年8月15日,万里浪在上海被枪决;1947年7月5日,丁默邨在南京被枪决;1948年2月28日,周佛海病死于南京老虎桥监狱。

唯独就是王天木,陈恭澍。这两个汉奸都没死,也没受什么罪。王天木从此消失在人们视野里,后来也到了台湾;陈恭澍后来到台湾,还出版了回忆录。这两人也都长寿。

这便是该剧在上海时,有关上海谍战的历史背景,这里的主角主要是日伪与军统;接下来,本人将随着剧情,开启重庆线,谈谈有关国丶共双方在重庆谍战的历史背景。

重庆,中华民国的陪都。1937年南京沦陷前夕,国民政府移驻重庆办公。1938年10月武汉沦陷后,重庆就成为抗战大后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然也成为谍战的主战场。

重庆,也是军统的诞生地。1938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统计审查局经过改组,局本部正式在重庆罗家湾19号办公。当然这里是"秘密"办公点,公开的办公点设在重庆望龙门湖南会馆,那里其实只是军统的档案室。

军统在极盛时期,局本部一直有"八处一所"的称号。八处架构如下:

第一处:军事情报处,下设军事情报科、军运科、策反科、国际科、训练科、谍参科(专管各部队谍报参谋工作);第二处:党政情报处,下设党政科、侦防科、航检科、中共科;

第三处:行动处,下设行动科、警稽科等;

第四处:电讯处,下设通讯科、机务科、工务科、考核科;

第五处:司法处,下设审讯科、狱管科;

第六处:人事处,下设人事行政科、考铨科、福利科、卡片室;

第七处:经理处,下设综计科、审计科、预算科、财务科;

第八处:总务处,下设庶务科、管理科、交通科、汽车大队、电话队、农场、消费合作社。

一所即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此所成立于1943年,也是剧中林楠笙工作的点。

再说说,军统在重庆的"敌人”。除了日伪,我党外,就是国民政府内对军统不满的派系了。

中国国民党自成立以来,最大特点就是派系政治。党、政、军各有派系,大派系里还有小派系。因此,内讧内斗就成了国民党的政治生态之一。军统作为国民党统领的国民政府中的重要情报部门,自然也是派系中的一支。

国民政府自成立以来,在中央层面,最广义的有四大派系,就是黄埔、CC、政学、还有汪精卫的改组派。抗战后,随着汪精卫投敌,改组派便消亡了。

军统从成分上说,应该属于黄埔系。因为戴笠是黄埔军校毕业的,军统也算军队序列的。可是,黄埔系又细分了几大派系。偏巧,戴笠与黄埔系中最大派别-陈诚的土木系,却貌合神离。

陈诚,字辞修,浙江青田人。在蒋经国崛起前,他在国军内部一直有"小委员长"的称号。黄埔学校成立后,他受邓演达推荐至黄埔军校任教育副官。后在东征陈炯明时被蒋赏识。后起家于国军第十一师,第十八军。"十一"加起来为一个"土"字,"十八"加起来为一个"木"字。因此陈诚系被称为"土木系“。中央军黄埔系部队将领,至少一半出自土木系。因此陈诚一直是蒋手下第一将。

按理说,戴笠应该和他较为亲密。可是,这二人却多有不和-这自然因为,戴笠与陈诚土木系并称的胡宗南系,更为亲密。

胡宗南,浙江宁波镇海人。在国军内号称"天子第一门生"。因为他不但黄埔一期毕业,还曾任国军第一军军长,这可是蒋介石曾担任过军长的番号。再者,他不但是浙江人,还是宁波镇海人,既是蒋介石同省的老乡,还是同府(按现在的话,同一个市)的老乡,因为蒋是宁波奉化人。这一点,陈诚就比不了,因为他是浙南青田人,与宁波离的很远。

而胡宗南与戴笠的关系,就更加亲密。他俩既是浙江同乡,又是同年出生,胡宗南稍大一点,还同为复兴社十三太保。军统高级特务沈醉后来回忆,军统在陕西胡宗南的地盘活动时,不但借武器,甚至还借人。这两股势力同气连枝,也使得陈诚与土木系更加忌恨。

戴笠的另一个敌人,CC系和中统,这便不必说了,这两大特务组织从党务调查科与复兴社的时代就开始明争暗斗。这里要说的是戴笠在警界的敌人-李士珍。

李士珍,浙江宁海人(又是蒋的浙江老乡,所以看此时的国民党内各派系的斗争,就是一帮浙江人在"内斗“),这位号称"民国警察之父“,一直任国民政府中央警官学校教育长。他与戴笠,一直想搞掉对方,独霸国民政府的警察力量。

这就是军统在国民政府内部的"敌人”。可是军统內部,也是有派系的,而且派系斗争,也十分激烈。

军统内部,事实有三个帮,江山帮(浙江帮),广东帮,湖南帮。

江山帮,取这个名字是因为戴笠本人是浙江衢州江山人。江山帮头面人物号称"一戴三毛”,即戴笠,毛人凤,毛万里,毛森。

戴笠自不必说,现在说说毛人凤。现在大家都明白,毛人凤是继任的军统局局长丶国防部保密局局长。毛人凤这个人,按沈醉回忆,他是个笑面虎。他一直是军统助理主任秘书,没离开过局本部。

毛人凤也可以说是江山帮的实际奠基者。军统成立后,正是毛人凤以同乡+同学方式,将大量浙江籍的人员吸纳入军统,并培育为军统各区丶站骨干,军统正因为有他,浙江帮才能真正占据主导地位。

毛人凤能位居军统高位,秘诀全在忍、等、狠三字。说来说去,他在军统资历不高,能有后来的官高爵显全靠这等厚黑能力。

毛人凤虽一直局本部,但他还有个分身主管军统一个大区--这就是他六弟,军统东南办事处主任毛万里。

说到这里,再说说军统在地方的组织架构,区-站-组。区是军统地方上最高层级组织,前文提到的,军统上海区,军统华北区。区下面才是站。比如军统上海区,就下辖上海一站,上海二站。所以,剧中把军统上海区的长官称为"站长""副站长",其实把他们叫小了。

类似于区级建制的特设机构,叫办事处。毛万里,正是抗战时军统东南办事处主任。

抗战初期,尤其在1942年浙赣会战前,日军在东南地区,其实也只控制了大城市与沿海地区。这才有了珍珠港事件。美国人可以"穿梭轰炸"方式去轰炸日本本土。因此军统东南办事处,直辖浙丶闽丶赣三省的军统各站丶组,实力不容小视。更兼要与美国人对接,这就搭上了美国人的线,这在军统,乃至抗战时国民政府中,含金量极高。

毛万里在抗战后期,直接去美国接收特训,自然风声水起,后任保密局浙江站少将站长。也是江山帮的"父母官”。

毛万里也是成功从我军手中逃脱的军统高层。1949年,他在福建被我军抓过,结果,他说他只是一个商人,最后居然被释放。

江山帮最后一个重要人物,就是毛森。

毛森,浙江江山人。但似乎和毛人凤不是近亲。个人认为,林楠笙这个人物参考了他的一些事迹。

为什么呢?因为毛森在抗战爆发后,就是军统上海区行动总队队长。亲自指挥多次锄奸行动。后调任军统杭州站站长。1939年,第一次被日伪逮捕,后又被军统设计救出。1942年,他奉命重建军统上海区行动总队,第二次被日伪逮捕,1944年居然又越狱逃往浙江国统区,后被任命为中美合作所驻东南指挥官。抗战胜利后,任汤恩伯第一绥靖司令部二处处长,军统(后为保密局)东南特区区长。成为我党在上海的死敌。

毛森于1949年3月任上海警察局局长。这个人在最后时刻是"沾满了烈士的血“,与重庆的徐远举不相上下。一直到我军攻占上海前三日,1949年5月24日,他亲自在市警察局后院监督杀害三名烈士后,才驱车前往码头,登军舰往厦门,后转往台湾。

从立场上讲,此人自然是十恶不赦的刽子手与人民公敌;但是,换一个角度,在那仓皇辞庙的时刻,尚能各为其主,履职尽责到最后一刻,却也可见一斑。

只能说,他有罪,但没有错。(当然,这只是敝人个人看法,如果说他毛森走的是一条与人民为敌的道路,就是大错特错。那我也表示赞同。因为信仰不同,就无法很客观。只能说,敝人敬重这样的敌人。)

为突出主线,军统中其他两个帮派,广东帮与湖南帮就简单说一下。广东帮的老大是郑介民,他其实是海南文昌人,当年海南属于广东,因此他的派系广东帮。郑介民也是复兴社十三太保之一,长期是军统二号人物。不过,他更多心思放在军令部二厅,后来囯防部二厅上,在军统内部,实力屈居于江山帮之下。

军统中,最弱的派系是湖南帮,其老大叫唐纵。唐纵,湖南酃县(今炎陵县)人。他长期任蒋介石侍从室六组组长,主管情报。其在军统内部实力最弱。

但别看这两个帮派在军统中弱小,但郑介民丶唐纵却各自显贵,郑介民后来成为国防部副部长,唐纵是内政部副部长兼警察总署署长。明面上地位比毛人凤高多了。

前文说了军统在重庆时期的情况,这样的军统看似强大,但对于我党南方局与统战部来说,实际也是外强中干。下面就详述一桩两党在重庆交手过招且发生在军统心脏部门的大案,军统电台案。

军统电台案,又称张蔚林案。其实,这起大案的起因,竟然是因为加工资。

1939年3月,军统局本部收到以张蔚林为首的,潜伏于安徽六七个电台统一口径电报。电报大意为物价飞涨,地下电报员入不敷出,于是请求调薪。这本不是什么大事,但是在军统就不一般。因为这几个电台按秘密原则说只能纵向联系,绝不允许横向联系。但电报口吻一致,明显他们事先串联过。于是,军统局本部大为震惊,于是将这几个人全调回重庆。

这几个人回到重庆后,局本部均未对几人进行处分,因为他们都是军统电讯的业务骨干,尤其是为首的张蔚林。于是,局本部调张蔚林至重庆卫戌司令部稽查处电讯科任科长。

个人认为,张蔚林对军统,已经由怨恨,变为了离心离德。从此,他被发现多次购阅我党的《新华日报》。从此,他也开始转变。

1939年8月,张蔚林冒险闯入重庆曾家岩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红岩村周公馆,一开口就说要见周、叶二位。

我党其实对这种军统背景的人的忽然来访,其实还是谨慎的。但派出了主持红军、八路军电讯工作多年,建国后任安徽省委书记的曾希圣与其接触。这个在规格上已经够高的了。

这一次接触两月后,张蔚林又到了周公馆,这回他就带来一位真正关键人物。

这就是军统电讯总台报务主任,冯传庆。其实,军统电台案中,他才是关键人物。

冯传庆,河北涿县人,出生于北平。时年26岁。他祖上是前清官员,父亲曾任归绥(今呼和浩特)电报局局长。他应该也算是个世家子弟。抗战前任交通部天津电信局报务员。抗战爆发后,先在庐山军官训练团受训,后转入军统。1938年到重庆,任军统电讯总台报务主任。直接掌控军统几乎所有密级的电报。

这样级别的业务骨干,怎么着都应是备受重用。但也许,军统内部的那种名为"团体即家庭“,实则帮派内斗的政治生态,与他思想上已经格格不入。于是,他与张蔚林一齐走进周公馆,正式投向我党。

这次曾希圣与他俩会面,使得我党的"军统电讯总台特别支部“已然成型。

不久, 我党派出地下工作者黎琳,化名张露萍,以张蔚林妹妹的身份到张蔚林身边,任特支书记,实际领导他们。

张蔚林是江苏人,张露萍是四川人。本来这事儿是很容易穿帮的,一听口音便知道了。但要怪就怪戴笠,他要求加入军统的年轻人,一律不得结婚。所以,如电视剧林楠笙这种级别的人,在戴笠生前几乎不可能结婚的。但生理需求怎么办?于是,就出现了许多这种口音不同的"兄妹”了,因为有家人,自然可以搬出军统集体宿舍。因此,军统局本部对这种奇怪的"兄妹”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张露萍丶张蔚林,工作能力还真不一般,很快,张蔚林就把自己的兄弟伙赵力耕、杨洸、陈国柱、王锡珍,还有安文远都发展为秘密党员。于是加上冯传庆,"军统电台特支”正式运作。

这可是对军统中心开花,擒贼擒王。电讯总台被拿下,军统则再无秘密可言。

可惜,半年后军统电台特支便暴露了。

这次暴露,从远因来看,是延安中社部的贸然行动。特支成立后,曾搞到一份重大情报,即军统向延安密派卧底的情报。其实接到这份情报后,中社部应该内部监控,再一一清除。如果短期内一网打尽,势必引起军统总部的警觉,认为有核心人员泄密。

从近因看,是张蔚林自己因烧坏电台真空管,自己慌了神,逃往曾家岩。当时我党分析,这不过一般工作失误,没有大问题,让他回去,但是,这人本来该按"团体”的"家法”关十几天禁闭的,忽然失踪,督察室必然来家中抄检,这一抄,不但挖出张蔚林丶张淑萍"兄妹”,还因为特支所有同志入党申请书都在那里,这一下,全部暴露。张蔚林一回去便被捕,随即,回老家的张露萍被军统以张蔚林名义骗回重庆,随即被捕。冯传庆自觉不妙,再往周公馆,我党于是让其转移至延安。可重庆此时已经是草木皆兵,天罗地网,冯也很快被捕。于是,全员8人先后被捕。

这里还出了一个叛徒,就是安文远,他的口供也应证特支存在。

五年后,1945年7月14日,抗战胜利前夕,被捕7名烈士在贵州息峰集中营被枪决。叛变的安文远也并未被释放,后长期关押在渣滓洞。1949年重庆解放前被杀。

这起大案,有些知友称我方惨败,个人有不同看法。这几位同志不是我们策反戓统战的成果,而是主动加入我方。军统如此核心部门人员都能主动加入我方,这其实胜负已分。

抗战时,南方局和统战部,在重庆最大功效是发展或重新联系了一大批打入敌人心脏的我方人员。抗战胜利后,这些人随国民政府还都南京,从此,谍战中心又转至南京。

该厕为保持剧情一贯性,抗战后将故事主线还安排在上海。但史实上,当时国共谍战的中心地点,已经是民国首都南京了。

抗战前,上海之所以是谍战中心,是因为上海有租界,且当时中央也在上海。抗战胜利后,上海已无租界,就地下工作危险性而言,上海已与南京无异了。且我方许多地下关系,都是在重庆建立的,因此抗战后,他们这些人自然是返回首都南京。所以南京成为谍战中心毫不奇怪。

此时,华东局在南京己有完整的谍报系统,郭汝瑰也好,韩练成也好,沈安娜也好,他们的情报能迅速发至前线指战员。这也是我军在华东战场屡战屡胜的关键。

1949年4月22日,我军攻占南京。南京国民政府22年的统治宣告终结,中国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但是,谍战似乎仍未中止,海峡两岸,仍然在暗中较量着,七十年来好戏不断,一直持续到今天。

天高云淡,
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
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
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
何时缚住苍龙?
-《清平乐 六盘山》

全文完。

编辑于 2021-06-29 2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