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推荐
大明王朝1566(电视剧)
30天不断片挑战

你认为《大明王朝 1566》中最好看的一集是哪集?

本题为「30 天『不断片』挑战」打卡问题,无论你是类型片爱好者,还是资深剧迷;不管你是阅片量过千的发烧友,还是某位导演的资深粉丝,都希望你能在这个挑战…
关注者
75
被浏览
157,381

30 个回答

第一集

其实当年第一次看《大明王朝》的时候,反而对第一集相当不满......因为当时还分不清历史与虚构的区别,觉得这个第一集好扯淡呀。

但是随着成长,以及后来反复的重看。

反而对第一集,是越来越喜欢。

因为越是了解这部剧,越会觉得第一集就是一座完美的冰山——看似不起眼,然而实际上是个庞然大物。

开场就是冯保杀人、邀功、请罪......用这个人一下子就串起了很多事:

天不降雪的“天时”;清流一党的政治攻击司礼监的内部斗争

而紧接着的司礼监迎接内阁群僚,就是解答,解答观众在前一部分中没看懂的原因:

“天时”与政治攻击的原因之一——国库没钱,去年亏空

又表示了朝廷三派之间的现状——司礼监严党表面笑嘻嘻,心里没底;张扬跋扈的小阁老也感觉到了一丝紧迫,才有了那番暗暗的吐槽;而清流,彼时他们还看不清前方,只能默默地看着地面,接受自己攻击失败的现实

朝堂上的文戏,可以说是无敌了,寥寥数语,杀机无限——

严嵩一句“诽谤皇上”就把清流的攻击彻底化解,一句“此事张居正曾和臣商议过”就把清流的建言献策变成了自己的施政方针......说是四两拨千斤也不错了;

而清流们早已决定,今日即便是死,也要再进行一次攻击,于是高拱出面,与小阁老对拱,愣是把小阁老拱到音量失控;

张居正位在最末,谨小慎微,毕竟是昔日神童,明日新星,没有高拱的气势,但反而更能挑动小阁老那暴躁而敏感的神经,可严嵩一出手,张居正也只能说“但是阁老说的更为贴切”;

小阁老的表现更是精细,那种嚣张的委屈,简直牛逼疯了,“同样是为了皇上办事,怎么总是谁干的多,谁受罪最多呢?这多花的银子,你们怎么就是盯住不放呢?!”;

司礼监这边则像是裁判一样,维护着规则的尊严,只不过这个规则名叫“嘉靖”......他们看似是帮着严党拉偏架,实际上吕芳的态度很简单“要打架去练舞室打!”;

徐阶似乎戏份不多,但实际上这正是他能成为首辅的原因......他在清流中的作用和严嵩相似,严嵩一边出招化招,一边约束着狂妄的小阁老,而徐阶则是一边调动众人攻击严党,又小心翼翼地把握着尺寸免得所有人(包括他自己)受伤;

嘉靖,这个全片最大的Boss,B格直接拉满,外面已经打得不可开交,这个人却仿佛没事人一样,然而他即便是扣马桶盖子也能惊动帘幕外的有心人......这帘幕内外的关系真实深不可测。


第一集,对于很多路人来说,其实并不友好。

大量的信息骑脸,激烈的言语争斗,朝廷与裕王府的来回切换......

可能很多人都没记住演员是谁,所以对这超量的信息根本接受不能,甚至会有“你们吵啥呢?”的感受。

然而当静下心去分析这第一集,反而会发现这第一集里几乎把所有的关系都交代了。而这些关系,将在后面的剧情里一一展现。

编辑于 2020-06-23 22:08

最后一集!










嘉靖:“‘天下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就凭你,读了一些高头讲章,学了你家乡人丘浚一些理学讲义,就来妄谈天下大事,指点江山社稷!你岂止这个比方不恰当,在奏疏里妄谈尧、舜、禹汤,妄谈汉文帝、汉宣帝、汉光武,还妄谈唐太宗、唐宪宗、宋仁宗、元世祖。朕问你,既然为君的是‘山’,你说的这些圣君贤主,哪一座山还在?”

海瑞:“回陛下,在。”

嘉靖:“在哪里?”

海瑞:“在史册里,在人心里。”

嘉靖:“朱载垕、朱翊钧,这句话你们记住了。”

“是。”

嘉靖:“所谓江山,是名江山,而非实指江山。这就是朕叫你们记住这句话的道理。”嘉靖知道自己靠药物托着的那股元气正在一点一点泻去,抓紧了时间,平和了语气,“君既不是‘山’,臣民便不是‘江’。古人称长江为江,黄河为河,长江水清,黄河水浊,长江在流,黄河也在流。古谚云‘圣人出,黄河清’。可黄河什么时候清过?长江之水灌溉数省两岸之田地,黄河之水也灌溉两岸数省之田地,只能不因水清而偏用,也只能不因水浊而偏废,自古皆然。这个海瑞不懂这个道理,在奏疏里要朕只用长江而废黄河,朕其可乎?反之,黄河一旦泛滥,便需治理,这就是朕为什么罢黜严嵩、杀严世蕃等人的道理。再反之,长江一旦泛滥,朕也要治理,这就是朕为什么罢黜杨廷和夏言,杀杨继盛、沈炼等人的道理。”

整部剧中最爱的就是大明三代帝王在大殿内与海瑞的这段对话。嘉靖洋洋洒洒的长篇大论,说尽了千古帝王玩弄权术的真相,然而这一切的一切,终抵不过海瑞的一句,在人心里,在史册里,抵不过海瑞心中的浩然正气。

《大明王朝1566》中,嘉靖帝王心术、吕芳八面玲珑、严嵩老谋深算、严世蕃飞扬跋扈、裕王惶惶不可终日、徐阶隐忍、高拱刚烈、张居正务实……待到大浪淘沙,权力重新洗牌,徐阶成了新的首辅,高瀚文成了新的沈一白,阴毒的陈洪要做嘉靖的打手制衡文官集团,国库还是吃紧,人民还在受苦,一切宛若轮回。

唯有胡宗宪、海瑞这样的人,才称得上公忠体国,鞠躬尽瘁。他们的心里装的是天下百姓,有的是社稷苍生,这样的人真正跳出了官场内卷的循环往复,化身为民族的脊梁,支撑着这个国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后辈。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发布于 2020-06-29 16:09

9到13集,从海瑞公堂怼郑何、到淳安拖住行刑、守监牢到对阵沈一石,这几集戏剧张力最大,海瑞都是在生死边缘行走,紧张激烈。

尤其是第9集,先是王用汲说出那段感人肺腑的话,再到海瑞怼郑何,那句“谁敢!”

发布于 2020-06-28 13:53

第九集,这集是两派势力关于改稻为桑而进行的较量。经过上一次的试探性较量后,双方都憋了一口气,决心在这次会议上一决高下。郑,何两人准备了两大杀招,志在必得。中了美计的高han文招架不住,就要妥协,王用汲以过硬的业务水平据理力争,制止了高汗文。郑泌昌用大局意识强压王用汲,并取消了海,王两人的会议资格,迫使孤立无援的高汗文就范。不料海瑞打出了上访牌,暗示自己的后台。然后劝住了高汗文的妥协。何花才大怒,欲对海瑞下硬火。不料海瑞打出了法律,令在场之人大惊失色,紧接着翻出毁堤淹田,让郑,何两人难以招架。何茂才抛出通倭大案,妄图以这个把柄拿捏海瑞。不料海瑞要按淳安的实情办,不然就是滥杀无辜,逼得郑泌昌不得不进行政治表态:“谁叫你滥杀无辜,”从而夺回了主动权。这一集是中国电视剧中表现政治斗争最精彩的华章,各种套路,各和手段展露无疑。按照沈一石的评价:刀刀见血。它撕下了中国政治的伪装,让政客们在观众面前脱下了裤子。杨金水用一个字评价中国的传统政治:“脏。”

发布于 2020-06-24 12:09

我跟大家不太一样,我反而觉得,最精彩的是,嘉靖与海瑞关于长江黄河的讨论,堪称经典!!!

发布于 2020-07-31 22:59

第一集,46集

编辑于 2021-07-07 19:48

第二十集。

后半,海瑞审郑必昌何茂才。

最喜欢的台词:

最喜欢的是这一句:


初看这个剧集是在高中的时候,当时震撼于台词的提炼以及剧情的环环相扣。

当时最大的改观是三个人:

1.嘉靖:本以为这个人是一个和万历一样不思朝政的皇帝(事实上万历也不是),看过这个剧集才知道这皇帝也是表象不闻朝政,实际上把朝政和群臣仅仅攥在手里的皇帝。

2.严嵩:印象中是一个样板的贪官,看过这个剧集才知道他也是顾着大局的同时支撑着朝政,有私心也有为国的心。和徐阶等人的不是清浊之争论,而是政见上的不同。

3.胡宗宪:不同于一般的封疆大吏的形像,上顾着皇帝严嵩,下面还要心想黎民百姓。

还有包括很多其他的角色也给我很大的震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无数个角色通过台词动作丰满地勾勒出大明官场的形像,虽然改稻为桑的剧情是虚构的,但是结合优秀的人物的表演,给观众一种强烈的真实感。

十几年过去了,当年的高中生变成了进入社会四五年的社畜,对社会有了很多的清醒认识;而这部剧也不知道重看了多少遍,虽然仍然认为演员对剧里的无数角色的诠释表演都十分优秀,但是剧中最喜欢的角色却变成了海瑞。

没有之一。

简单说一下当时的剧情,个人认为这一集对观众而言是一个转折。

本集前,包括从第一集内阁开会开始最大的主线剧情就是“改稻为桑”。严党有着自己的小九九想捞一笔,裕王一方似乎想通过这件事找严党的茬从而斗倒严党。

嘉靖?到这里的嘉靖给人一个高深莫测的形像,似乎虽然远在深宫,但是似乎什么都知道,并且好像早就想好了对策。

在主线剧情推进的同时,包括严党这边的高瀚文、裕王这边的赵贞吉,朝廷这边的锦衣卫以及在浙江的胡宗宪、郑必昌何茂才杨金水等等,都在推进着事态进行下去。

在本集之前裕王一派似乎成功了,郑必昌何茂才被抓了起来,他们作为严党的人势必会对严党造成重大的打击,但是严党也不会善罢甘休一定会在这件事上找回场子。

接下来的剧情有两种走向:

1.严党因为这件事的打击一蹶不振,逐渐退出了王朝的执政核心。

2.严党取得了皇帝的信任,成功地蒙混过关甚至找回了场子。

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角色都因为他自己的背景有相应的目标,海瑞如果是一个普通角色,身为一个裕王一派的人他的目标自然应该是倒严。

正因为每个人行为的目的性,所以事件的推进也就是这些人各种目的交织的结果,但是如果如此,这剧的剧情也就沦为平庸。

但是万幸的是海瑞不是普通的角色,他的目标却是:真相。

这是不可思议的,因为这些年社会的锤炼包括我在内很多人接受了“中庸”的思想,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要多管闲事让别人不愉快。

海瑞告诉我一件似乎很粗浅的道理:对的就是对的,应当得到歌颂;错的就是错的,也理当得到批判。

贴图的部分是20集后半,朝廷给海瑞权利去提审郑何二人,在海瑞提审之前包括赵贞吉以及杨金水已经把“没有海瑞的时间线”讲了出来,如果海瑞不在,事情也就这样进行下去。

但是海瑞在。

这个过程,海瑞也不是傻子并且在提审之前听到了王用汲的说明,他很清楚自己可能会有杀身之祸,他是个孝顺的人,最重要的人除了他的老母可能就是老婆孩子热炕头,没什么欲望。来淳安做县令到现在为止的剧情可以说是塑造了他的形像,但是也就是从这里开始,他决定主动陷入这股漩涡中。

而也就是从这里开始,海瑞是本剧剧情一个重大的偏差点,他开始改变整部剧的整体走向。

为什么?

这里可以看公审海瑞的这句台词:

思考了一下,把我放在海瑞同样的位置自忖可能没有勇气做出和他一样的事情。在这里我也许做不成海瑞,但是也尽量让自己去做王用汲。

但是看见海瑞这种怒斥社会丑恶和不公的态度,我却是心向往之。

编辑于 2020-07-17 16:36

看了两遍以上,你才会明白,第一集才是决定严党命运的最重要的一集,裕王得子,嘉靖得孙,这是一把无比锋利的刀子扎进了严党的心脏。所以严世蕃后面才会说,谁都有退路,唯独他没有。嘉靖靠严党遮风挡雨,但是心里一直拿他们当工具人,而皇权不容侵犯。严世蕃处心积虑想搞倒裕王是根本不可能的任务,所以严嵩会问,裕王又是谁的儿子。

发布于 2020-07-01 17:16

个人看得最多的是最后一集。

一部剧拍到最后,仍然有这种表面的缓慢、从容和内里的惊心动魄,可以看出编导、演员、工作人员都没有丝毫懈力。说一些印象深刻的片段佐证一下,为了验证自己的“印象深刻”,我就纯回忆:

1.海瑞与嘉靖祖孙三人的对话。原著中嘉靖帝最常用的打开话题的方式就是乱石铺街,这个片段里嘉靖还是这样展开话题。先问儿孙知不知道海瑞绰号的来由,然后把自己想说的那些话一股脑地说了出来。嘉靖所说的"长江黄河论”听起来很有道理,不因长江水清而偏用,也不因黄河水浊而偏废。这当然是站在统治者的立场,站在百姓的立场,清水才好用。这样一番话把海瑞说的哑口无言,是不是也意味着海瑞已经不想跟道长争辩了?

2.爷爷逗孙子那段。印象非常深刻,在最后时刻,嘉靖还不忘给万历上这么一课。“只有你自己能做主的才算数”。这也说明,嘉靖毕生的权谋都只为自己做主,并非百姓。

PS 嘉靖凄凉地喊出“朕的孙子也不愿意认朕了”是本剧中最令人难以释怀的画面。再加上《哭泣的草原》配乐,过于打动人心。(配乐可搜“the weeping meadow”)

3.在最后一集,嘉靖终于跟隆庆缓和了关系。临死之际,他第一次把儿子当成了儿子。要他背,叫他不要哭。隆庆软弱,但这样的儿子反而又是最爱父亲的。而嘉靖这个信奉“二龙不相见”的道长,终于还是下定决心把王位交给另一条龙。台词“父皇,这三人之后还有何人可做首辅?”及嘉靖帝无奈落寞的眼神,记忆犹新。

4.嘉靖龙驭上宾后的雪景。每个人的表情都跟他们的身份和经历相关,绝了!

具体可见本人另一回答:

《大明王朝 1566》有哪些细思极恐的情节? - 提灯夜行的回答 - 知乎 zhihu.com/question/2843

发布于 2020-06-28 14:26

除了倭寇,打仗的情节以及海瑞母亲的情节,都爽.

发布于 2020-06-24 08:17

吕芳和杨金水正式退出舞台的那一集,看到杨金水向吕芳跪拜之时,我的眼泪都快下来了。这里面包含了多少辛酸和委屈,也只有这一对所谓的父子能够理解。

发布于 2020-06-28 15:23

海瑞审何茂才等人那一段爽!

发布于 2020-06-22 23:15

吕芳被贬去给先皇守墓的路上,让装疯的杨金水不要再装,去河里洗净只有半条的身子,从此爷俩干干净净做人那集。

发布于 2020-07-03 12:57

30集片尾赵贞吉谭纶迎接老胡小戚时,周围的火光衬得两人特别好看,全剧最美画面,所以30集是最好看的一集。



发布于 2023-01-27 23:33

第一集和最后一集,最好看的两集,不分伯仲,第一集让你看明白这水有多深,最后一集替你拨开眼前的云雾

发布于 2020-06-25 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