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未来
地球
地质学
地球科学

未来有可能所有的大陆合在一起形成一个陆地吗?

关注者
45
被浏览
46,345

13 个回答

会!

而且连名字都起好了,叫亚美超大陆Amasia)。

亚美超大陆的具体形态和汇聚过程,目前还有争议,有人专门研究。

这值得说道一下,因为超大陆的不同聚合方式,关乎2亿年后我国是内陆国家还是沿海大国。

(手动狗头~~)

亚美超大陆(Amasia)的三种可能形成方式 | Ross N. Mitchell,2012,Nature

现今地球的海陆分布,只是漫长地质历史时期短暂的一帧。

地球板块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个过程叫超大陆旋回。

指的是大陆岩石圈近似周期性地聚合和离散。

一个完整的超大陆旋回,通常需要3~5亿年,

但这个周期长短并不固定,且有随着地质时代变新而缩短的趋势。

Columbia和Rodinia大陆的形成需要2.5~3亿年时间;而Gondwana和Pangea大陆形成只需要1.2~1.7亿年的时间。

超大陆旋回的周期变短,可能与板块运动速率变化、地球热的指数衰减密切相关。

地质历史时期的超大陆,Ross N. Mitchell 2021 Nature Review
地史期间超大陆的集结过程和旋回,李三忠,2014

超大陆的形成,必然伴随一部分大洋的关闭。

因此,如开头所展示,未来的超大陆有三种可能的组合:

(1)大西洋关闭,Introversion(内侧)模型。

红色箭头代表洋盆的关闭趋势

大西洋正处于大洋演化的壮年期,仍在持续扩展,周围几乎没有出现俯冲带。

如果相对年轻的内部洋盆(大西洋)停止扩张、关闭,

会导致后期超大陆形成于前期超大陆(Pangea)位置,

即新的亚美大陆中心在盘古大陆(Pangea)过去中心所在位置的附近。

如果照这种模式发展,我国2亿年之后依旧是沿海大国,位于超大陆外侧。

Scotese教授预测的2.5亿年后的亚美超大陆Amasia, http://www.scotese.com/

这种模式叫introversion(内侧)模型。

可以理解为,在哪里裂开,就在哪里闭合。

Guochun Zhao,2018,ESR

(2)太平洋关闭,Extroversion(外侧)模型

太平洋是此前盘古大陆(Pangea)的外洋演化形成,

是相对较老的外侧洋盆,其边缘普遍存在俯冲消减带。

太平洋的洋中脊正在扩张,两侧也正在消减,因此早期大家普遍认为太平洋会先闭合,大西洋成为下一个太平洋。

待太平洋完全关闭,后期超大陆会形成在前期超大陆相反的半球。

新的亚美大陆将以盘古大陆所在位置的后半球为中心。

红色箭头代表洋盆的关闭趋势

Roy Livermore在20世纪90年代最早预测了下一个超大陆,称为Novopangea,就是与太平洋封闭、澳大利亚停靠在东亚以及南极板块向北运动有关。

地球浅部板块运动与深部的地幔动力学过程密切相关,有学者对三维地幔对流进行了一系列高分辨率数值模拟,以探究漂移大陆岩石圈与当前下伏地幔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并预测未来超大陆的形态。

A–D表示每个时间阶段大陆(橙色)的位置;A代表当前地球各大陆位置;B是50个百万年之后地球各大陆位置;C是150个百万年后;D是250个百万年之后。E–L是大陆漂移和地幔对流情况。蓝色和黄色分别是较冷和较热的地幔。棕色区表示大陆。红色区显示地幔底部。(Yoshida,2016,Geology)

结果表明,从现在起,澳大利亚、欧亚大陆、北美和非洲将在北半球合并,约2.5亿年内将形成一个新的超大陆。

如果照这种模式发展,我国2亿年之后有可能成为内陆国,位于超大陆内部。


(3)北冰洋关闭,Orthoversion(正交)模型。

Amasia可能以俯冲消减环带上的任何一点为中心形成,红色箭头代表洋盆的关闭趋势,赤道上黄色小圆环代表超大陆诱发的地幔上升流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北冰洋闭合。

该种模式下,超大陆形成垂直于原超大陆中心的环形俯冲带上。

这个未来的超大陆,将沿包围其前期残余超大陆俯冲的大圆环,在90度之外形成。

利用Orthoversion模型,后期超大陆形成于与前期超大陆质心垂直的俯冲下降流大圆环上。

由于非静水地球的扩张形态,视极移常发生振荡,有学者计算了其最小惯性动量。

通过每个超大陆的视极移所在大圆环的确定,就可以计算连续的超大陆中心(最小惯性动量的轴)之间的弧线距离:

Nuna到Rodinia为86度,Rodinia到Pangea为87度。

超大陆中心可回溯到前寒武纪,从而提供计算10亿年时间尺度的绝对古经度的固定点。

Pangea从Rodinia正则化而来,Rodinia从Nuna正则化而来,Amasia应当以Pangea的俯冲大圆环为中心。

这个过程理解起来有些复杂,感兴趣的可以参考:Ross N. Mitchell et al., 2012, Nature:

从深部地幔流动到现今浅部板块运动,这个模式或许能最大程度地接近从盘古大陆裂解到未来亚美大陆形成的构造转换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Gondwana大陆的分裂出的地块正向欧亚大陆集结(例如印度和欧亚大陆汇聚形成青藏高原)。

PS: Gondwana大陆的分裂出的地块为印度次大陆、阿拉伯陆块、非洲、澳大利亚、南极洲。

现今,澳大利亚的运动方向转向正北,并加速向亚洲运动,该运动轨迹正好是向东部的环Pangea的俯冲大圆环前进。

现今地球板块运动学矢量, Clinton P. Conrad 2013 Nature
现今地球板块运动学矢量, Sabin Zahirovic 2015 EPSL

如果照这种模式发展,我国2亿年之后应该还是沿海国家,但是领海面积或许会减小。


总之,不出意外的话,未来会形成一个新的超大陆,时间大概是2.5亿年内。

至于该超大陆的具体形状和演化过程,还存在争议,这取决于今后对地球深浅部动力学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此外,关于超大陆裂解、汇聚、地球板块运动的驱动力,可参考此前回答:

参考文献

[1] Condie K C. Earth as an evolving planetary system (second edition) [A]. Acadmic Press, the Netherlands, 2011

[2] Dang Z, Zhang N, Li Z X, et al. Weak orogenic lithosphere guides thepattern of plume-triggered supercontinent break-up[J]. Communications Earth& Environment, 2020, 1(1): 1-11.

[3] Mitchell R N, Kilian T M, Evans D A D. Supercontinent cycles and the calculation of absolute palaeolongitude in deep time[J]. Nature, 2012, 482(7384): 208-211.

[4] Mitchell R N , Zhang N , Salminen J , et al. The Supercontinent Cycle[J]. Nature Reviews Earth & Environment, 2021, 2:12-28.

[5] Yoshida, Masaki. Formation of a future supercontinent through plate motion–driven flow coupled with mantle downwelling flow[J]. Geology, 2016:G38025.1.

[6] 李三忠,余珊,赵淑娟,张国伟,刘鑫,曹花花,许立青,戴黎明,李涛.超大陆旋回与全球板块重建趋势[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5,35(01):51-60.

[7] 李三忠, 索艳慧, 王光增,等. 海底"三极"与地表"三极":动力学关联[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9, 39(5):22.

[8] 李献华. 超大陆裂解的主要驱动力——地幔柱或深俯冲?[J]. 地质学报, 2021, 95(1):12.

编辑于 2022-08-25 17:09

板块构造理论是人类第一个系统性的地质理论,对于板块水平运动的理论相对成熟,而地壳垂直运动所知甚少,至于天体运动如何影响地质演变过程,则是一无所知,所以板块构造理论远远称不上完善。

描述未来之前,必须根据现有的地质地理知识先了解现况。

东半球地形图


板块分布图

3亿以来,众多大陆、次大陆、陆块和岛弧链碰撞合并,形成亚洲大陆,同时陆续关闭了原特提斯、古特提斯洋、特提斯洋,新的印度洋取而代之。北大西洋脊持续扩张,导致欧美大陆分裂,欧洲大陆向东偏南方向漂移;至中生代晚期,随着西西伯利亚海抬升为陆,亚洲、欧洲大陆合并形成亚欧超大陆。

冈瓦纳超大陆解体后,经过漫长地质演变,再形成冈瓦纳大陆、澳印大陆和努比亚~阿拉伯大陆。南大西洋中脊的扩张,冈瓦纳大陆分裂为非洲古陆和南美古陆,之后非洲古陆再与努比亚~阿拉伯次大陆合并,形成了早期的非洲大陆。

第三纪时期,红海扩张,推动努比亚陆块向西漂移,古乍得海自北向南逐渐关闭,西撒哈拉~几内亚次大陆与非洲大陆连接,并逐渐合并。第三纪晚期,阿拉伯块持续向东漂移,撞上伊朗高原,古波斯海峡自西北向东南逐渐关闭,亚欧非超大陆形成。

目前,对于南洋群岛的形成过程众说纷纭,但是任何理论必须解释“华莱士线”的产生。第三纪早期,南海洋中脊扩张可能是关键诱因,伴随苏拉威西等诸岛孤链的形成,为亚洲大陆的动物向大洋洲迁徙创造了条件。

“西兰大陆”是假想的史前大陆,在澳洲大陆以东,陆壳面积500万平方千米,目前大部分已经下沉,最深超过2000米;原因不明,板块构造理论无法作出解释。

西半球地形图

大洋地壳年龄分布图

菲律宾海是西北太平洋台风的主要发源地,传统理论认为它是太平洋板块的一部分,由弧后洋中脊扩张形成。然而菲律宾海的洋壳整体上都比较古老,因而有人倾向可能是古特提洋或特提斯洋的残留部分。

板块构造理论无法解释的是东北太平洋洋中脊的现况。目前位于北美大陆西岸下方,已经停止扩张,其中的一段(旧金山湾~下加利福尼亚湾),转变为圣安德列亚斯走滑断层,西边的海岸山脉向北偏西运动,东边的大陆向南偏西方向缓慢运动。与此形成鲜明对比,中太平洋中脊的扩张速率是全球最高,纳斯卡板块以156mm/年的速度俯冲至安第斯山脉下方,是印度洋中脊和大西洋中脊的3~5倍。

中生代伊始,大西洋中脊扩张,推动美洲板块持续向西漂移,逐渐扩大,与史前的法拉隆板块碰撞俯冲,众多小陆块拼合为现今北美洲西部的高原山地,北美古陆向其靠近,它们之间的海洋地壳缓慢抬升,之后形成北美大平原。现代安第斯山隆起,将圭亚那次大陆与南美古陆连接,形成南美大陆;史前亚马孙海洋缓慢抬升,先形成亚马孙盆地,之后被亚马孙河冲积形成巨大平原。

北冰洋的资料相当有限,仅提到第三纪中期,罗蒙诺索夫海岭和门捷列夫海岭相继扩张,北冰洋从一个巨大淡水湖扩张为大洋,大陆沿岸多陆缘浅海。

2.5亿年前的“联合古陆”示意图

提出“大陆漂移假说”的魏格纳,假想了2.5亿年前的“联合古陆”,意思为所有的大陆并合一起,也称“泛大陆”,周围的海洋也是完整一片,称作“泛大洋”,这是理想的联合大陆(泛大陆)由来。很多人故意混淆联合大陆和超大陆的概念,在诸多资料中随意滥用。

超大陆: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大陆(次大陆)碰撞合并形成的巨型大陆,或者大陆之间通过地狭连接。现有亚欧非超大陆(苏伊士地狭)、美洲超大陆(中美洲地狭)。

“联合大陆”不可能形成,其违反了“地壳均衡理论”。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地理学家就猜想南北极是一海一陆对称,南极大陆1410万平方千米(包含冰架面积),北冰洋1300万平方千米,两者形状相似。

威尔逊旋回的六个过程示意图

两片陆壳碰撞俯冲,合并是短暂过程。

必然是相对古老、密度大的陆壳俯冲至年轻、密度小的陆壳下方,逐渐潜没消失,这个过程有强烈的造山运动。陆壳俯冲结束后,洋壳俯冲取而代之,并形成深海沟,沿岸有海岸山脉。

目前,南亚次大陆仍然处于俯冲潜没阶段,阿拉伯陆块刚与伊朗高原接触,非洲北部大陆与欧洲大陆的终极对决可能要到1~1.5亿年后,并且过程将持续1亿年以上。

辛梅利亚各陆块在株罗纪~白垩纪时期,撞上古亚洲大陆,幸存的印度支那、云贵、滇缅、西藏、伊朗、小亚细亚陆块皆是以山地高原地形为主,属于造山带的一部分,更古老的陆壳已经消失殆尽。

亚欧非超大陆旋回

大致以黄土高原~地中海的弧形区域为主要俯冲带,众多大陆、次大陆、陆块相互碰撞合并,先形成新大陆,再合并连接为超大陆,未来仍将持续2~3亿年。

二叠纪~三叠纪时期,古卾尔多斯地区是陆块汇聚中心,关闭了祁连海;至株罗纪~白垩纪时期,西移到柴达木~塔里木地区,陆续关闭了两大海湾。第三纪,帕米尔高原~中亚是陆块汇聚中心,关闭了副特提斯洋,图兰低地区域和西西伯利亚地区域抬升为陆地;目前,红海持续扩张,伊朗高原迎来阿拉伯陆块的碰撞俯冲,古波斯海峡已经关闭,黑海也即将关闭,阿拉伯陆块逐渐潜没消失;与此同时,南亚次大陆将潜没消失,喜马拉雅山脉连接扎格罗斯山脉,形成类似于现今安第斯山脉的大型海岸山脉。

欧洲大陆整体缓慢向东偏北方向运动,与北上的非洲大陆碰撞,爱琴海南侧已经出现俯冲型海沟/岛弧链。预测数千万年后,地中海是继伊朗高原之后的下一个陆块汇聚中心,可能导致整个地中海关闭。不过,新生的东非洋将取而代之,未来西亚、东地中海区域大致为海洋,爱琴海是否为弧后洋中脊扩张形成的?还不得而知。

流传甚广的四个未来泛大陆

终极盘古泛大陆模型(Pangea Ultima)

大陆一直在聚拢,没有新的洋中脊扩张,东非大裂谷被忽视了。太平洋重新扩张形成泛大洋,大西洋、印度洋关闭。

新泛大陆模型(Novopangea)

就是要干掉太平洋,没有新的洋中脊扩张,大西洋扩张形成泛大洋。

澳利加泛大陆模型(Aurica)

亚洲洋扩张形成泛大洋,大西洋活得久些。


美亚联合大陆模型(Amasia)

大陆都喜欢往北极冲?数个大陆的位置经历上亿年时间,都没有明显变化,南极大陆永远孤悬南极?

编辑于 2024-04-22 22:32


根据赵氏《地壳运动规律》,可知:

将来,澳大利亚陆块将从南海海域和台湾海峡区域,直接嵌入渤海湾;而非洲陆块的中东部将与印度半岛的西南部嵌合。

界时,类似地史上最后一个古大陆的结构将再次产生。

可见:

今天的印度半岛,是由古地球上的,类似今天中南半岛-印度尼西亚岛屿的类似结构演化而成的;今天的阿拉伯半岛是由古地球上的,类似今天的印度半岛演化而成的。

而今天的长江-黄河流域,将在未来的古大陆形成过程中,将逐步演化成未来的古大陆上的青藏高原。

可见:

相对于今天的长江-黄河流域而言,在下一个古大陆形成过程中,地球上新的喜马拉雅山脉将在今天的长江-黄河流域东南部产生;而下一个古大陆上的,类似今天的青藏高原,将由类似今天的长江-黄河流域演化而成。

编辑于 2023-07-28 00:44

一切皆有可能

去年底以前没人会相信2020停摆半年

发布于 2020-08-25 11:03

请参看:

发布于 2022-08-25 09:46

正因为地球地壳确确实实存在着生长地壳处和消亡地壳处;地球还存在地壳推移收缩运动和地壳物质热胀冷缩的物理变化。之所以未来不会出现露出海水的大陆形成在一起的一个陆地,这也就是“大陆漂移学说"中拼贴的"泛大陆"其周围是广阔海洋的一种不切实际的说法,事实上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牢牢地焊接在一起的,地球地壳生长处和消亡处、地壳推移收缩运动和地壳物质热胀冷缩物理变化决定形成大陆和海洋的演变分布的。

编辑于 2022-08-29 21:05

活不到那年

发布于 2020-08-26 00:24

不会

发布于 2022-09-08 01:21

|:

发布于 2022-09-06 19:46

当然有可能了

以前不就是泛大陆嘛

发布于 2022-08-25 21:11

这比如何能造出芯片还难回答。火星人来地球了,尽研究一些人类无法认知!

发布于 2020-08-27 07:33

感觉好厉害的样子

发布于 2020-08-26 23:15

问未来之前,我们先回顾历史。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

人类是生活在一起的。

说同一种语言,传承一样的文化,

还建造了通天塔,企图与天上的神仙沟通。

然而天上的神仙怕了,

他们使用法力摧毁了通天塔,

并且使下面的人类离散,不再聚在一起,

久而久之,

人类诞生了新的语言和不同的文化,

再也无法向之前一样齐心了。

所以,要相信,

未来大陆会合并,人类也会再次集合在一起的。

发布于 2022-08-29 22:56
( 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