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文学

如何评价《红岩》?

关注者
98
被浏览
313,883

24 个回答

我认为,当下的中国在历史虚无主义很严重的现实下,这样的作品的确比那些经过扭曲的被宣传价值观,如女人在家带孩子,大孝小孝之类,更能让人们明白斗争和阶级的残酷以及当今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团结广大人民群众,当然,更比那些带来副作用的,只知道俊男美女的神剧们不知道高到了哪里去。就其感染力来看,是一部优秀的作品,而红岩之于中国,有其特别的意义。这种半纪实的文学的感染,对人树立正确的三观有很大益处,也可以理解他被列为必读书目。

但是,不得不说,它在文学层面上,如同以上几位答主所说,对人物的描写趋近于极端化,性格虽然有所不同,但只是在革命经验上的不同,革命经验“相同”的同志表现都基本一致。可以说,它是一部为时代而生的小说,但是却缺乏对人性的思考,对生活的探索,树立价值观的色彩过浓。当然,这也不影响他的伟大,毕竟能做到以上的作品又有几人?但相较于也在变革时期的《悲惨世界》以及俄国诸多作家的作品,我认为《红岩》的文学性还是不如。

ps:不知道会不会被喷先留一手,或曰:我们要自由不要灌输思想,但人既要有个人身份也要有社会身份,绝对的自由是达不到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需要有“政治正确”,而《红岩》的政治正确,是适用于当下中国的。或许我们可以对现在的体制有重重疑虑,但还请人们尊重这个国家建立与诞生时不可复制的伟大,这也是《红岩》于这个时代的意义所在吧。

记于建党95周年。

发布于 2016-07-01 21:30

在关闭了这本长达594页的书后,我呆呆地看着窗外的风景,也许是因为连续看了太长时间的书后眼睛的不适应,也也许是因为刚刚在心里才结束了一场太长太长太长的战争电影,一时恍不过神来吧。


《红岩》,一本连前言后语,作者简介都没有的一本书,让我突然就直接进入了1949年到1950年之间的世界,讲述了一群优秀而愿为国家献身的共产党党员,是在那些最高指导人员,如毛主席,周恩来以外的成员,他们是不容易被人所记住的人,起码在现在这个社会,若不是因为看了有关方面的资料,是难以知晓这些人的存在和过去的经历。


这本书几乎每个人都有原型,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可是他们的精神和奋斗,都是如现实般不可磨灭的。有许云峰,余新江,江雪琴,成岗,成瑶,李青竹,孙明霞,刘思扬,陈松林,华为,双枪老太婆,华子良,李敬原,宋振中,龙光华,丁长发,齐晓轩,老袁等等战士。他们把国家当作爱人,把党当作家,他们真真切切地爱党爱国家,把国家当作一切荣耀。


我看这本书已经看了很久了,却迟迟不能看完,这本书内容丰富,角色特别多,而在今天我终于把它看完,终于是结束了这场战争,我看着书里写着解放军极速下南,一步一步地看着他们下来,下川啊,到重庆啊,但是还是觉得,他们太慢了,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在监狱里度日如年的漫长,偶尔还要被提去受残害,更是让人感到难受,最后他们还是失去了一些精英人员,我知道他们是自愿的光荣的,我知道共产党南下之速已经够快,单依然还是为这些战士被残害而感到万分可惜,他们无法亲眼看到胜利到来。

在那个年代,战友们因为战争和受苦之同与疯狂热爱祖国的心让他们紧紧相连,心之相通,热烈而狂盛,对胜利和希望的渴望紧紧充斥着每个人的心。在渣滓洞里,因为大家从不惧怕任何敌人的团结一致而在虎穴中震慑敌人的情节,让我感到震惊不已,就算敌人杀了又如何,这种早已将性命交给党的精神让我深深感动,这就是传说中的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永远不倒的脊梁骨。你再暴怒又如何?你再威胁又如何?这样的局面早就一定会崩塌!


国民党,败,是绝对结局。在书中,其实一看就能看出,国民党和共产党的对比十分巨大,首先是局面,当时已经是共产党顺风之局,国民党穷途末路,虽然国民党联合美国反共,但依然更改不了局面。第二个是他们待民之举,国民党虽然有和谈拖延局面,实际上他们视人民为粪土,如徐鹏飞对待之绝对明显,他认为只要有美元,国家就会变颜色,他们真的是把人民看得太轻了,所以惨败无疑。第三个是用人方面,共产党的党员一个个如钢铁一般用生命狂热地爱着国家,而国民党的最后竟然一个一个逃回美国,而且他们并没有同党之爱,阶级分割的太重,上校就是上校,中尉就是中尉,他们的每一个举动都有存在自己的心思,没有为国家无限贡献的精神,总是想着自己升官发财,而不是顾全大局,当然必败无疑。


书中的角色,我也想写写。首先是许云峰,他不怕死,不仅愿为他人贡献自己生命,而且毫不惧怕敌人的残害,他是个慈祥的上级,对待下级都是亲和随意的,他可以直截了当指出下级的错误,他更能迅速判断错误并纠错,他热爱着国家,他的心都是赤裸裸地暴露给国家看,他放狠话,放得潇潇洒洒明明白白,甚至他的笑,都能使国民党敌人心中发凉,他在狼穴虎洞之中依然掌握着主动权,仿佛他,才是真正的主人。最后啊,他还是愿意为更多的人牺牲,为他们挖出一条救命隧道,在死前,居然还是想着大家,把大家当作彼此之爱。我想他肯定也曾哭过吧,掉了一滴眼泪就停止了,但他一点也不后悔,这份爱,真是值得国家珍藏。他最后是走了,走得潇洒,前面带路。


第二个是江雪琴,江姐,也是爱国爱了一辈子,当写到她丈夫死亡头颅高挂之时,这个女子震惊了,她是多么期待与丈夫重聚,当见到华为之母后,终于像个弱女子一般大哭一场,痛失爱人,当然会对自己产生巨大伤害,但是这个女子最终还是站起来了,像华为之母,挺立前方,就算她被捕,受刑,她也依然不痛不痒什么都不说,紧闭双唇,我看着她双手被竹签穿插,身体受鞭打,我仿佛都能看到她恍然迷糊的眼神,我都看到她呆滞而灰暗的双眸了,但她倔强地不肯低头,遍体鳞伤也不后悔。也许她在受刑之时想起了她的丈夫老彭,她的未满三岁之子,也许她还笑了,不是惨然一笑,是那种一想到明天一想到国家共产党的兵马都快要打下来的狂喜,眼前之敌,真真不算什么。最后她被敌人拉回牢房,她还毅然决然要自己走,她腿都软了,脸色发白如纸,但她还是倔强地要走,倒在女战友怀里。这才是她该去的地方。最后她要走了,跟李青竹,仔仔细细认认真真而坦坦荡荡地梳头,监狱之花叫她不要走,而我,居然能看到她对孩子温柔的眼神和笑容。不回头地走了,坚定地走了,就这样走了。不管遇到什么事,脸不变色,心不跳。她是一名多么坚强勇敢的女性,我深深为其折服。希望江姐安息。


第三个是龙光华,他是一位坚毅的战士,最触动我心的是他最后的死亡。

“班长,你听……轰隆……轰隆……我们……解放军。”

“班长!……部队……来了!”

“指导员……给我……一支枪!”

龙光华,牺牲了!

已经无言来描述此刻的心情了,语言是最有力的,同时也是最无力的,龙光华死时依然站立,一只手握着铁栏杆,一只手探出铁门,他微微张口,他肯定看到希望的曙光。他模模糊糊地在痛觉之中,垂死之际,看到解放军的到来,一言,一行,每一步路数都在触打我的心,我想着他会笑着离开,而且到后来,战友们为他争取到了安葬仪式,悼念会,他先一步离开这个满满充斥着爱与活力的大家庭,他一定不舍,患难与共的家人们,他怎能舍?他们彼此是家人,共有的爱人是国家,牺牲是想国能战敌。

龙光华,走吧,后面还有很多人会替你担起重担!


第四个是敌人徐鹏飞,他这个人物,恰好是跟共产党不是一个性质的人,不管是对待下属还是平起平坐的同事,他想的全是升官发财,我在他身上,只能看见一个暴怒的公牛,是媚上欺下的,见不得别人好,但他这个人物也不是一无是处,处理事情的能力还是有的,到最后啊,被上司丢弃被同党背叛,而且最后连续十件事反转真是让人大快人心,我特地数了数,一个个背叛,一个个人手不足,要么被收缴,要么就越狱出逃,还有什么电话不通,共产党三路追兵,甚至收音机里还一味夸赞局面,真是讽刺如今局面。我看到一个气急败坏的狂怒之牛,已经穷途末路地一头钻进共产党的监狱。他啊,可怜可悲也可恶。


这本书很长,它重现了当年之战,把当年在监狱里的情况痛苦都揭发出来,让我深深触动,对中国和共产党有了全新了解。其实在以前,我是认为不论是共产党还是国民党,谁赢现在我就是奉谁,有着一种如果国民党胜利我们就会认为共产党穷凶极恶,是个相反局面,但是现在看来这种认知非常不妥而且玷污了那些为后人而战的浴血精神,我会深爱党,深爱着国家的。


我看到一些知乎朋友回答说:这些人如同机器人一样,为了党为了国家赴汤蹈火,特别可怕。


可是那是个什么年代啊?你们到底是不是中国人啊?那是一个国家分裂,人民不得安生的一个时代!所有共产党人都在为国斗争,在战火纷飞的一个时代里,共产党人都是一家人!别人都打到你家来了,你还不团结?国民党和美国勾结来对付我们自己人,而我们共产党人拼命用血用肉来抵抗,就为了让后人活得更好,我们一句话否定了当时的奋不顾身,一句话否定了他们的舍己为人,不觉得悲哀吗?不觉得羞耻吗?当我们好好地活在中国里,享受着中国的庇护时,那是他们为我们用血肉之躯换来的,有些中国人不认为他们伟大,甚至用粗鄙之语来谩骂这些英雄,当你看到他们为了我们,被敌人用鞭子抽打,被冷水浸灌,被竹签插进手指,被刀子捅进心脏,那一幕幕惨剧,那一个个刑具,你有想过当它们用在你身上的时候,你会坚守党之秘密吗?你不觉得心颤吗?你不觉得发抖吗?那种血肉交割的感受,你能体会得到吗?


如果你是中国人,就请好好体会一下这种痛苦吧!他们也是中国人啊,他们是你的家人啊!所以看到他们虚弱又坚定的眼光时,你也要好好珍惜这些啊!毕竟你踏上的这一片土地,曾经是用多少鲜血浇灌的啊!中国的国旗为什么是红色的?红领巾为什么是红色的?为什么有中国红这种东西存在?你还不理解么?别再说那些幼稚的令中国寒心的话了,真真正正地去正视这一切吧,去好好地承认这些人的辛苦付出吧,别再用你锋利冰冷的话语去伤害祖国了啊。那是我们的家啊。


当我们踏入故宫、颐和园、长城、圆明园等雄伟壮观景区,当我们看到精致巧夺天工的艺术品,当我们站在雄阔的中国的土地上,我们沧海一粟,我们惊叹不已,我们骄傲自豪,因为我们是中国人!请大家用赤诚之心,真诚地感谢祖国,热爱祖国,祝福祖国。并且都能用骄傲的中国之赤字雄魂,去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守护中国屹立东方!


马上就是中国七十岁生日了,我在此提前祝贺中国生日快乐,并且忠心希望中国能变得更好!


(推荐大家看《国家宝藏》,能更加了解中华文化,能更深层次地去感受中国,能和他们一起骄傲地念宣言。)


我摘录了一些令人感动惊颤情节句子,希望您能够以骄傲、心痛的心态以及中国人之身份来深深地体会一下,用真正的心感受一下,慢慢地读,慢慢地体会,慢慢地想象,慢慢地。


《红岩》

1.余新江尽力踮高脚尖,从探望的人头缝里,朝外望着,望着,终于看见了……一床破旧的毯子盖在担架上,毯子底下,躺着一个毫无知觉的躯体......担架从牢门口缓缓抬过,看不见被破毯蒙着的面孔,只看到毯子外面一双鲜血淋漓的赤脚,一副粗大沉重的铁镣,拖在地上,长长的链环在楼板上拖得当啷当啷地响......被铁镣箍破的脚胫,血肉模糊,带脓的血水,一滴一滴地沿着铁链往下涌流……担架猛烈地摇摆着,向前移动,钉死在浮肿的脚胫上的铁镣,像钢锯似的锯着那皮开肉绽的,沾满脓血的踝骨......


2.清晨里惯常的宁静消失了,虽然室内悄然无声,可是每个人的脸上,都充满激情。谁也想象不到,隔壁新来的战友,竟有这样超人的顽强意识,被担架抬进牢房时,已是奄奄一息,才过了短短几天,谁能想到他竟挺身站起,哪怕拖着满身刑具,哪怕即将到临的更残酷的摧残,哪怕那沉重的铁镣钢锯似的磨锯着皮开肉绽沾满脓血的骨踝,那充满着胜利信心的脚步,正带着对敌人的极度轻蔑,迎着初升的红日,从容不迫地在魔窟中顽强地散步。他用硬朗的脚步声,铁镣碰响的当啷声,向每间牢房致意,慰藉着战友们的关切;并且用钢铁的音节磨砺着他自己和每一个人的顽强斗争的意志。

声音愈来愈响亮,愈来愈有力。“当——啷!当——啷!”铁的链环,重甸甸地敲击在粗糙的楼板上。随着那刚强的脚步移动,不断碰撞出战鼓般的鸣响。


3.“我们的山炮......”龙光华喃喃地说着,又在倾听什么声音:“班长,你听......轰隆......轰隆......我们......解放军......”

不知过了多久,龙光华又一次从沉睡中被惊醒过来。耳边,正传来一阵阵响声:“轰——隆!”“轰——隆!”“轰——”

“山炮!”龙光华用力叫了一声,霍然坐了起来。他渐渐地看到阵阵金光在眼前闪耀,接着,变成了无数红旗,在眼前飘舞。数不清的人民解放军战士,欢呼着,挥动着乌黑发亮的冲锋枪,从眼前冲过去。他完全忘记了集中营,忘记了躺在身边的苦难中的战友......

“班长!......部队......来了!”龙光华猛然伸出激动的双手,站起来,奋力迎上去:“指导员,指导员!”他像看见自己的亲人,扑了上去,“指导员......给我......一支枪!”

狱灯闪动了一下,龙光华一动也不动地紧抓住牢门,他的头向上昂着,一只手伸向前方,想要抓住他渴望的武器。

余新江赶过去,伸手去搀扶时,龙光华纹丝不动。一只手紧抓住牢门,一只手伸向前面,口微微张开,像没有喊完心里要说的话,一双永不瞑目的眼睛,凝望着前方......

一汪热泪,从余新江的眼眶里簌簌滚下。

“龙光华,牺牲了!”


4.一阵高昂雄壮的歌声,从楼八室铁门边最先响起。江姐在歌声中渐渐苏醒了。她宁静地聆听了一下,缓缓地抬起她明亮的双眼,像要找寻这歌声发出的地方。目光一闪,江姐仿佛看到了从楼八室传来的,许云峰信任的鼓舞的眼波。战友的一瞥,胜过最热烈的安慰,胜过任何特效的药物,一阵激烈的振奋,使他周身一动,立刻用最大的努力和坚强的意志,积聚起最后的力量,想站定脚步。她摇晃了一下,终于站稳了。头朝后一扬,浸满血水的头发,劈到肩后。人们看得见她的脸了。她的脸,毫无血色,白得像一张纸。她微微侧过头,用暗淡的,但是不可逼视的眼光,望了一下搀扶着她的特务。像被火烧了一下似的,她猛然用两臂甩开了特务,傲然地抬起头,迈动倔强的双腿,歪歪倒倒向女牢走去。


5.热铁烙在胸脯上,

竹签子钉进每一根指尖,

凉水灌进鼻孔,

电流通过全身......

人的意志呀,

在地狱的毒火中熬炼。

像金子一般的亮,

像金子一般的尖。

可以使皮肉烧焦,

可以使筋骨折断,

铁的棍子,

木的杠子,

撬不开今咬的嘴唇。

那是千百个战士的安全线啊!

用刺刀来切剖胸腹吧!

挖出来的——也只有又热又红的心肝。


6.……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

我们愿——

愿把这牢底坐穿!


7.“再见啊,小萝卜头。”成岗始终捏着小萝卜头的小手不放,强迫自己笑眯眯地说:“小萝卜头,你回来的时候,一定再给我们一张画。”

“什么画呀?”

“那时候,你再画一张——”成岗抬起头来,衷心地说:“你要再画一张祖国的黎明。”


8.“告诉你们,我永远是共产党员。”


9.齐晓轩突然提出新的问题:

“你的联络口号?”

华子良应声答道:

“让我们迎接这个伟大的日子吧!”


10.“把所有同志救出来以后,和解放大军胜利会师的时候,再和他见面!”


11.江姐一听见叫她的名字,心里全都明白了。她异常安静,没有激动,更没有恐惧和悲戚。黎明就在眼前,已经看见晨曦了。这是多少人向往过的时刻啊!此时,她全身心充满了希望与幸福的感受,带着永恒的笑容,站起来,走到墙边,拿起梳子,在微光中,对着墙上的破镜,像平时一样从容地梳理她的头发。

“美蒋反动派的屠杀,和一切垂死的挣扎,难道能够阻挡中国无产阶级的最后胜利吗?不,胜利属于我们,属于我们的党!”

孩子伸手扯住江姐的头发,紧紧的抓着,不肯松手,幼稚的声音在静寂中一再重复着:

“娘娘......娘娘......不走......”

“娘娘会回来的。”江姐笑了,又一次吻着孩子,“娘娘回来抱你!”

她们在走廊上迈步向前,再也没有回头......


12.“也许你可以逃跑,可是你们无法逃脱历史的惩罚。”许云峰党声音,解开了对方空虚绝望的灵魂:“你不敢承认,可是不得不承认:你们的阶级,你们的统治,你们的力量,已经被历史的车轮摧毁,永劫不复了!美帝国主义的飞机大炮,改变不了你们的命运;潜伏,破坏,上山当土匪,难道能挽救你们的毁灭?你自己心里也不相信这些!你们看看人民的力量,看看人民的胜利,你敢说不害怕?不发抖?不感到空虚与绝望?你们的前途,只有一片漆黑!”

许云峰不屑再讲下去。死亡,对于一个革命者,是多么无用的威胁。他神色自若地蹒跚地移动脚步,拖着锈蚀的铁镣,不再回顾鹄里两旁的特务,径自跨上石阶,向敝开的地窖铁门走去。他站在高高的石阶上,忽然回过头来,面对跟随在后的特务匪徒,朗声命令道:

“走!前面带路!”


13.“听!炮声!解放军的炮声!”

可是谁能想到,胜利的炮声,今夜就传入耳鼓。

“解放军来了!”


14.她俯下身去,用另一只手抬了起来,揣在怀里,在弹雨中,她来不及细看,她一点儿也不知道,抬起来的东西,正是余新江刚才丢失的,刘思扬的《铁窗小诗》。


15.铁门敞开着,没有人影,战斗早已推进铁门外面去了。余新江向着枪声密集,呐喊不绝的方向冲去。正要跨出铁门时,眼前突然一亮,一阵火光迎面袭来。空气里充满了汽油味,像着了火似的燥热。他踉跄了一下,扑倒在地上。接着,又是一道火流凌空扫过,熊熊烈焰,立刻在四面燃烧起来。敌人的火焰喷射器扫过的地方,烈焰飞腾,墙壁、屋架,吱吱爆裂。余新江周身着火了,顿时,他的脸上,臂上,烧起了大块大块的血泡。浓烟和火舌不断卷来,冲进鼻孔,烫着皮肉。余新江蜷缩身躯,在地上滚动着,扑灭了身上的火焰。这时候,他才发现,他的身边,横躺着许多战友的躯体。血水从他们身上涌出,流泻在地上。火光中,摊摊血水,闪烁着腾腾热气和耀眼的红光。


16.余新江觉得有一股滚热的液汁,从身旁的王班长头上涌出,直喷在自己烧焦的脸上。回头看时,原来是一颗子弹穿透了年轻的班长的头骨,前额破裂了,血水和脑浆不断涌流。


17.在条石移开的石灰接缝上,灯光闪照出无数指甲挖过的痕迹,有些地方还留下斑斑点点滴血的指印。血的指印因为历时过久,已经变成淡淡的灰褐色,可是在雪白的石灰上,仍然看得十分清楚。那顽强的意志,忍受痛楚而把献血滴在胜利道路上的情景,仿佛还历历在目。


18.......阵阵午夜的山风,带着雾气,吹拂着火热的脸,一霎时,刘思扬忽然强烈地感到自由的宝贵。用自己的手打碎铁牢,用自己的脚冲出魔窟,呼吸着山野清凉弹雾气,自由眼看着就要回到戴惯镣铐的身上,尽管枪声愈来愈密,不断地追击着。


19.刘思扬的嘴唇,微微开合,吐出了喃喃的声音——

同志们,听吧!

像春雷爆炸的,

是人民解放军的炮声!

人民解放了!

人民胜利了!

我们——

没有玷污党的荣誉!

我们......

但是两眼凝泪的胡浩,固执地说:“你受了伤,你先上!”


20.“快走!”齐晓轩奋声说道,“率领队伍,不要管我!”


21.突然,一阵响亮的冲锋号声,在耳边响起。他猛然听出,胜利的号声,已经来临。这胜利的号声,多么的接近,多么动人!华子良终于来了,在最危急的时刻赶来了。党来了,胜利的黎明也来了!

“啊,解放军!”

“华子良领着解放军来啦!”

齐晓轩听见一阵欢呼与呐喊,禁不住满脸须眉颤动,无限喜悦地倾听着胜利的枪声指向山下溃散的魔影......


22.僵化中的目光,渐渐昂向远方,齐晓轩仿佛看到了无数金星闪闪的红旗,在眼前招展回旋,渐渐融成一片光亮的鲜红,他的嘴角微微一动,朝着胜利的旗海,最后微笑了。

炮声隆隆,震撼大地。

晨星闪闪,迎接黎明。

林间,群鸟争鸣,天将破晓。

东方的地平线上,渐渐透出了一派红光,闪烁在碧绿的嘉陵江上。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绚丽的朝霞,放射出万道光芒。


23.刘思扬等一些同志牺牲了,但更多的统治终于冲出了魔窟,伴随着解放军隆隆的炮声,去迎接黎明时分灿烂的曙光!

24.红岩精神是什么?红岩精神是以周恩来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在风雨如磐的斗争岁月中形成的“爱国、奋斗、团结、奉献”的革命精神。


25.风卷残云的革命浪潮,证明我个人的理想和全国人民的要求完全相同,我感到无穷的力量。人生自古谁无死?可是一个人的生命和无产阶级永葆青春的革命事业联系在一起,那是无上的光荣!


26.这时,她正全力控制着满怀悲愤,要把永世难忘的痛苦,深深埋进心底。渐渐地,向前凝视的目光,终于代替了未曾涌流的泪水。她深藏在心头的仇恨,比泪水更多,比痛苦更深。


27.打江山,求解放!


28.铁血之旅,壮志男儿,正气和胆识铸就巍巍长城,庇护祖国母亲得以安宁。


29.无论在战火纷飞的日子,还是和平笼罩的岁月,是你们,让所有的兄弟姐妹平静地生活着,有了你们,我们的生活没有畏惧。


感谢观看。

编辑于 2019-09-04 15:52

最近刚刚读了一遍,比想象中的红岩要惊艳。以前只知道江姐,总以为红岩的主人公就是江姐,现在才知道红岩里是一群主人公,许云峰,成岗,于新江,丁长发,老大哥,刘思阳,李青竹……且个个形象鲜明!


以前看江姐总感觉她跟时代格格不入,现在才知道是"姐"字让她远离了大众主流审美。现在但凡是个革命题材的电视剧,怎么能让女性或者女主人公远离恋爱呢,怎么能让她处于这么个年龄,一心一意参加革命呢?


红岩不是回忆录,但是高度浓缩了重庆地下党人的革命经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形象都是有真实人物为原型的。成岗的原型陈然最让我印象深刻,在监狱里面做通了看守的工作,最终帮助白公馆狱友成功越狱,自己却在大屠杀中牺牲了。


蒲志高的刻画实在是好,非常真实地反应了当时投机分子的嘴脸,混入党内眷恋优越生活,自由主义盛行,不接受党的领导,私自扩大书店规模并修改用途,等等,这些并不是导致他叛变的原因,却是检验一个人党性的尺子。罗广斌越狱后给党写的《报告》指出:“从所有叛徒、烈士中加以比较,经济、恋爱问题、私生活问题,这三个个人问题处理得好坏、往往决定他们的工作态度,和对革命是否忠贞。"监狱地下党人用生命书写的狱中八条除了第五、七、八条,都和这个有关:


一,防止领导成员腐化;

二,加强党内教育和实际斗争的锻炼;

三,不要理想主义,对组织也不要迷信;

四,注意路线问题,不要从右跳到“左”;

五,切勿轻视敌人;

六,重视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经济、恋爱和生活作风问题;

七,严格进行整党整风;

八,惩办叛徒、特务。

发布于 2018-08-26 23:26

去读《生死场》吧,比这强很多倍。。。。也是无产jie级文学,也挺zz正确的。

我不喜欢《hong岩》不是因为它zz正确,是真的写的不怎么样。。。。

编辑于 2021-07-21 21:03

从小刚接触红岩,是有一天放学,看到爸妈在看中央六套,烈火中永生,直接到片尾,江姐和许云峰共赴刑场,国际歌响彻云霄。我以为他俩是两口子。

关于叛徒甫志高的问题,上面有位@张小妞儿 所说的,在红岩这部小说的影响下,我真的以为叛徒就只有甫志高一个人,相信很多人也和我一样。

而实际上,刘、冉、涂等叛徒比比皆是,上级出卖下级,一卖一个准。我党的组织架构非常严密。举个例子,成岗和刘思扬,并肩作战的战友,如果不被国民党逮捕,那么他俩只有等到解放后,才能相遇,因为他俩是平行关系,江姐,老许,都是知道成岗和刘思扬的,那么出卖他俩的,只能是他俩的领导。

所以红岩虽然是一不革命作品,但是,客观的说,很多事实的真相,要更残酷。

从叛徒这里说,那真是:后来知道真相的我眼泪掉下来

编辑于 2017-08-08 20:13

紅岩是小學時候看得,前幾天回家翻出來看。

小學課本有篇課文,狱中联欢,就是節選自紅岩,我是因為學了這篇課文,再加上聽爺爺講過,才買了這本書。小學的時候是被書裏面的人物和故事深深地感動過的,還畫了很多線條筆記,但是現在再看,那些文字顯得有一些刻意,太政治正確太煽情了,簡直像政治書,反而容易引起反感。其次,像其他回答說的,人物有一些單薄,他們做的所有事情都是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一名堅定革命者該做的事情,他們信仰堅定,毫不畏惧,但是不夠鮮活。這本書是時代的產物,有很多缺點,但是不妨礙我的感動和震撼,和對前輩的犧牲的敬佩,我們是生活的時代不完美,但是沒有他們的忘我的默默的奉獻,誰知道現在是什麼樣子呢,真的是默默的,他們沒有名字,死了之後沒有墓碑,也許都沒有人記得他們做過什麼,就像北平无战事里一句台詞“歷史是人寫的,但是有些人寫不進歷史”。

我覺得紅岩這樣的書,它的價值不在與文學方面,而在于使人了解那段過往,了解今天的生活是怎樣得來的,了解一種精神,這不是洗腦,這是感恩和傳承,感覺現在老強調個體意識,我覺得做人也還是要有大一點的格局,做好自己的事情是沒錯,家国天下也還是要放在心上的。

所以怎麼評價紅岩,我覺得文學價值不高,但是很有教育意義。

发布于 2016-11-09 00:07

看了一半,简单说说。如果把红岩当作政治宣传片,那是合格的,而如果当作小说,那是不合格的。小说最重要的是人,认的特点就在于其矛盾性与复杂性,红岩一书中,绝大多数人物都过于脸谱化,共产党人就是视死如归,信仰至上;国民党就是自私自利,邪恶的化身;叛徒仿佛就是天生的叛徒。我觉得这样写,是违背人性的,我不否认革命先烈的革命精神,但不管是什么人,首先都有人性,是人性必然会有弱点,必然会产生矛盾,对革命,对家人,对生命都应该有重要的感情,革命再至高无上,别的感情也不可能一闪而逝,只有经历了激烈的交锋,最后的抉择才显得弥足珍贵,这也更符合人物的真实性。国民党几乎人人都显得利欲熏心,罪恶滔天,而事实上国民党难道就没有动摇,就没有矛盾的人吗?某几段对白,用作诗朗诵或许合适,但作为人物之间的对白未免显得过于官方,有失真实。同时期的作品大概都有这个毛病,例如林海雪原,不是说不好,而是这样脱离了文学作品的性质,与其交小说,不如叫宣传故事。

发布于 2020-05-07 01:15

其实我觉得《红岩》全是由甫志高叛变引起的,一切的起源,所以感觉有点怪怪的,就是那种没了甫志高就不存在红岩的感觉(个人意见)感觉渣滓洞、白公馆里的共党其实都是和许云峰、江姐是一样的。在我读之前,江姐的名号很亮,所以我一直以为是她的自传的那种感觉,跟我想的有些偏差。但最起码,我总感觉她也应该是战死沙场,她的结局让我觉得很憋屈。

发布于 2017-02-02 00:08

我看到了两个大写的:刻奇。无论是革命烈士还是主基调。另外,里面的有些挺真实,不错

发布于 2016-11-29 12:36

缺陷肯定是有的,带着时代的烙印。

概括起来的评价就是瑕不掩瑜。

发布于 2020-02-01 19:38

《红岩》,顾名思义,红色的岩石。红色象征革命,岩石象征坚韧,红岩代表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伟大革命者。

这本书除了宣传政治外,情节设计也有几分讲究。各种人隐藏身份,真是深藏不露。最让人感到反转的是黎纪纲和郑克昌的身份,他们的伪装的确蒙蔽了我的双眼,前期一直误以为他们是坚定的共产主义者。还有华子良14年装疯卖傻,他的身份却从未被敏感的特务发现破绽,(当然,最初也没被我发现)最后关键时刻发挥重要作用。

这本书和抗战神剧相比着实要好许多,由真实事件改编,结局设定有“残缺的完美”的感觉,共产党人胜利了,但是是以无数烈士抛头颅洒热血为代价的,人民被解放,但岩石也被染红。而某些抗战神剧把军队描写得太过理想化,各个骁勇善战,最后迎来圆满的happy ending。这是这本书胜出的地方,他时刻提醒着我们如今和平美好的生活是用无数革命者的宝贵生命换来的。而这应该就是这本书被列为经典名著的原因吧。

我们的中小学生一旦受抗战神剧的影响颇深,就容易忽略那些曾经英勇牺牲的奋斗者。每年的9月30日是烈士纪念日,但并不代表只在这一天纪念烈士,就像你不应该只在9月10日感谢老师一样。所以借此书来唤醒孩子对过去战争的认知,对英雄的感激,对今日幸福生活的珍视,未尝不是个良好的选择。

编辑于 2020-04-02 14:54

觉得红岩严重烂尾.....

极其政治正确。江姐老许成岗等等等都坚决与特务们斗争到底ˊ_>ˋ精神可嘉ˊ_>ˋ

有点儿想不明白渣滓洞唱歌斗争的时候为啥猩猩他们不直接杀一两个。

挺喜欢成瑶的不知道她最后怎么样了.....

发布于 2016-07-14 09:14

不请自答

起初是看完这本书来搜一下,结果在知乎贴吧看到很多这样的言论时是真的让我有种怒极反笑的感觉

到现在还有这么人特别是年轻人认为这些东西太红了太假了太政治正确了

正如最近那起令人痛心的女孩跳楼事件引起人们思考的一样,什么是正能量什么是负能量?定义和界限是什么,宣扬和批判的目的又是什么?

历史虚无主义在多元文化渗透的新时代的个人意识的呼声中层出不穷,总有人标榜着“自由”“民主”“个人主义”的思想意图抹杀历史,尽管很多人可能本心并非如此,但不排除多数的他们从心底里排斥红色文化

艺术作品本来就不是纪实,本来就不是所有都是非虚构文学。我们不生长在那个年代或许没办法足够感同身受先烈的信仰,可历史没有人能抹杀,我们也绝不该忘却

可以没有信仰,但你生长在这片土地,你安然享受着现在拥有的一些

你就应该了解和铭记

编辑于 2020-06-15 01:13

《红岩》是现代作家罗广斌、杨益言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1961年12月首版。该书描写人民解放军进军大西南的形势下,重庆的国民党当局疯狂镇压共产党领导的地下革命斗争。着重表现以齐晓轩、许云峰、江雪琴等共产党人在狱中所进行的英勇战斗,虽然最后惨遭屠杀,但却充分显示了共产党人视死如归的大无畏英雄气概。下面让我们一起通过思维导图来学习和了解这部作品。

《红岩》创作背景和内容简介

《红岩》的作者罗广斌、杨益言,曾于1948年先后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并囚禁在重庆“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集中营里。他们和小说中的英雄人物,共同经历了那些惊心动魄的斗争生活。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把这里的斗争告诉后代”,他们先后写了《圣洁的鲜花》《江姐》《小萝卜头》等报告文学与革命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接着,又在这些叙写真人真事作品的基础上,进行加工、提炼和艺术概括,创作了长篇小说《红岩》。从准备到成书,前后费时十年之久,写了三百多万字稿子,彻底返工过三次,大改过五六次。


《红岩》主要人物介绍

《红岩》着力于塑造英雄群像。江姐、许云峰、成岗、齐晓轩、华子良、老大哥、老袁、丁长发、刘思扬、龙光华、余新江、双枪老太婆……个个都以独具的光彩,活跃于作品之中,使小说成为一部当代文学中少见的光辉灿烂的无产阶级英雄谱。

《红岩》中的英雄人物,职业不同,经历各异,但他们都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在敌人面前,他们横眉冷对,大义凛然,不屈不挠;一旦革命需要,他们都能舍生取义,从容献身。小说不仅展示了英雄们的高贵品质和崇高气节,还成功地刻画了他们不同的性格特征。其他英雄人物,如精警老练的齐晓轩,坚韧不拔的成岗,刻苦磨炼的刘思扬,颇富传奇色彩的双枪老太婆,等等,也都性格鲜明,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红岩》作者简介和作品主旨

罗广斌(1924—1967),四川省成都市人。1945年,参加地下党领导的革命外围组织“民青社”。1948年3月在重庆西南学院由江竹筠介绍入党;同年9月,因叛徒出卖被捕,先后被囚禁在重庆中美合作所渣滓洞、白公馆集中营。1949年11月27日越狱脱险。重庆解放后,曾在重庆团市委、长寿湖渔场担任领导工作。利用业余时间,编辑出版了重庆集中营烈士诗集《囚歌》。与杨益言、刘德彬合写了报告文学《圣洁的血花》、革命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1958至1961年,与杨益言合著长篇小说《红岩》。“文化大革命”中被迫害致死。1978年得到平反昭雪。

杨益言(1925—2017),原籍四川省武胜县,生于重庆市。曾在同济大学读书。1948年8月在重庆被特务机关逮捕,囚禁在渣滓洞集中营。重庆解放后,曾在中共重庆市委、团市委工作。在“文化大革命”中,杨益言被诬陷为“叛徒”“特务”“反革命”,粉碎“四人帮”后,杨益言才彻底平反,后担任重庆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专业作家。

如何下载《红岩》思维导图?

>>>打开GitMind思维导图软件,进入“热门模板”,搜索“红岩”即可免费获取《红岩》高清版思维导图,还能在线进行编辑、保存和分享思维导图。

GitMind官网:

文章原文:

发布于 2022-04-27 15:08

其实我认为《红岩》这本书可以称之为中国文学史创作的里程碑

我记得我是三年前看的这本书

首先分具体的桥段

1、革命乐观精神 共产党员困在监狱里,但是他们是真的乐观,积极向上,包括里头提到的人物小萝卜头,虽然他们一家都被困在了监狱里头,但是人向往自由在监狱里面奋苦学习

2、内容的充实性 虽然说这本书是两个人写的,而且年代久远,但是他写的这本书特别的充实。使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并且能感受到当时反派的残忍, 并且描写的还特别具体,从玉足的,伙食睡觉的地方,以及周边的环境和所困的人数更足以说明他们的残忍

3、爱国的精神

他们在监狱里头得知,新中国将要成立的时候,作者特别细腻的把他们的情绪表达了出来,甚至还描写了他们在监狱里头想中国国旗是什么样子的?

接着是结尾

结尾虽然说,很多被困的人牺牲了,但是绝大多数的人都活了下来,这也是很多人都想看到的结局,并且在书的末尾页还画着他们胜利了,逃狱了以后举着中国的国旗,随风飘扬,特别使人感动

最后,在我合上书的那一刻真的被党员的革命乐观精神和爱国之心所感动。最后的结尾又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还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新人啦 首次写这么长的篇目,呃…写的不好勿喷啊。。。

编辑于 2020-07-27 1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