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保险公司
商业保险
保险咨询
保险科普

我想了解下,买保险哪家最好,在哪家保险公司买更靠谱啊?

关注者
88
被浏览
166,006

61 个回答

近来好多朋友咨询保险,问文思:长城人寿怎么样?信泰人寿可靠吗?同方全球没听说过?恒大不是倒闭了吗?......文思特别能理解你们提出的这些疑问,想当初,好几年前,我买保险时,脑壳里蹦出的问题比这些更多。


几年前干脆就自己买了几十本保险相关书来学习,也跟好几个专业经纪人咨询,同时还报了相关视频课程,一发不可收拾。兴趣是最好老师,保险,真不是短时间内能搞明白的,索性入了行。后来的故事结局,现在有了文思这个专业的保险经纪人,帮你们解惑答疑,这么复杂的事交给我,解惑答疑,去繁从简,说透。


金融领域三驾马车:银行、证券、保险也叫三大支柱,其中,最安全的是保险保险的安全性,远高于银行。


01银行存款,需要保险兜底

首先,国家允许银行破产倒闭。


由国务院发布,2015年5月开始实施的《存款保险条例》有一条核心规定:


同一存款人在同一家投保机构所有被保险存款账户的存款本金和利息合并计算的资金数额在最高偿付限额以内的,实行全额偿付;超出最高偿付限额的部分,依法从投保机构清算财产中受偿。存款保险实行限额偿付,(现行)最高偿付限额为人民币50万元。

其次,50万以内银行存款,是刚性兑付。


上头这段法例说白了,50万以内存款(加利息)是安全的。银行破产了,50万以内,保险公司来全额赔付给存钱的人(储户)。无论银行大小新老,均是顶额赔付50万。


这就是为啥,咱们老百姓去银行存钱,能看到【存款保险......受到保护】字样。银行的存款,安全性及稳定性是保险公司来支撑的。银行破产倒闭了,要看有没有参与保险,最终还得靠保险公司或保险机构来救。保险公司破产倒闭,国家来兜底拯救。



02保险公司的十大安全机制

我们国家的保险,施行的是强监管,【超强监管】全世界最严监管,中国保险宇宙无敌安全。所以才敢说,无论保险公司大小新老,你眼里“小公司”我说很安全。而且,保险是最安全的金融产品,没有之一。


保险公司设立门槛高:设立必经过国务院监管机构批准,注册资本不少于2亿元,必须是实缴。这可不是什么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之类的技术性出资,是实打实的现金。条件苛刻。


除此还有十大安全机制来保驾护航。




1、保证金制度。注册资本中提取20%存入金管局指定银行作为保证金。还没赚钱先把注册资本的20%交给金管局。监管是老大,听监管的。保险公司再怎么乱搞,破产清算的时候不至于一点家底都没有。



2、责任准备金制度。保险公司应提取各项责任准备金。保险业有责任准备金,每一位客户每购买一份保单,保费的一部分就会被提取当做责任准备金,专门为将来可能发生的理赔做准备,不能动用。


3、公积金制度。公司盈利后,要依法提取公积金,法定公积金要达到注册资本的50%,公积金可用于转做新增资本和弥补公司亏损。保险公司赚的钱,不可以全部放到股东的腰包里,要提取一部分应对可能发生的亏损。


4、资金运用严管。监管也给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做了详细的规定,可不是想怎么着就怎么着。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必须稳健,仅限于投资银行存款、债券、不动产,股权。


5、资产独立。保险公司资产与财务独立,避免出现资产被出借、抵押、质押等问题。资产不是想干嘛就干嘛,被大家长管着。


6、偿付能力监管。偿付能力对于保单持有人来说,就是意味着赔付,对该指标的监控可以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监管采取不同的手段,让保险公司把偿付在一个安全合理的水平。


7、再保机制。为了防止保险公司承担的风险过大,保险公司也会找专门的再保险公司购买保险,跟鸡蛋不能放一个篮子是一个道理。保险公司必须得给自己上个保险。


8、保险保障基金制度。当保险公司面临破产倒闭的风险时,保险保障基金可以向消费者提供救济,也可以向接手破产保险公司的保险公司提供救济,保证消费者的利益不受损害。对了,这个保险保障基金不算多,截止2020年6月30号,也就1500多亿


9、退出机制。保险公司业务转让给其他保险公司,跟保单持有人签了保险合同,不是保险公司说不要就不要,说转让就转让的,必须征得相关保单的投保人被保人的同意。


10、政策接管国家托底。最坏情况,保险公司破产倒闭,国家接管托底。只要我们买的保险属于人寿保险,就不会有任何损失。保险公司可以依法倒闭,但是国家会依法接手,持有人寿保险的客户不会损失一分钱。

那要是保险公司破产倒闭了,我们保单怎么办?国家来兜底,国家来救保险公司。保险公司破产倒闭后,朋友们可参关联的此文: 恒大人寿“没了”,保单还有效吗?恒大人寿保险还能买吗?


03保险的重要性及地位

国外百年以上老字号,经历过一战、二战的保险公司有很多,荷兰全球人寿、英国保诚、英国英杰华、法国安盛、德国安联、意大利忠利、美国信诺......除了经济发展水平早早领先,带动了保险业早早的繁荣(我们保险业起步比别人晚1个多世纪)。


最重要的原因是,保险公司的安全性,对于国家的经济稳定是非常重要,在执行宏观动作时,保险的安全性,优先于银行。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美国国际集团(AIG)和雷曼兄弟,面临破产。雷曼兄弟作为美国五大投资银行之一,华尔街债权之王,拥有158年历史的雷曼兄弟,金融巨鳄级别的存在,美国任由雷曼兄弟银行破产了,美联储反手救了AIG。原因就是精英投资银行还有很多,AIG可只有一个。


最根本的原因是AIG业务是保险,雷曼和AIG的处境差不多,唯一不同的是,许多人购买了AIG的商业保险(友邦、美亚都是它子公司),而如果让AIG倒闭,损失的就不仅仅是资本市场,而是影响到了许多人的正常生活。政府可以看着资本市场轰然倒塌,但没勇气承担让人们生活失去保障的风险。


AIG因为保险而得救,雷曼也就成了历史。

04保险的刚性兑付属性


有个别的自诩为保险科普博主的人(大学有没有毕业是个问号?),画风是这样的,说保险公司破产了,只赔90%,文思真的看不下去了 拜托,饭可以乱吃,话不可以乱讲啊



大家看到这样的人说,只当是语文是火星人教的。


首先,高亮部分,主语隐藏,但可以得出是【保障基金】,谓语动词救助的是谁?宾语很明显【破产的保险公司】。救助金额给的是【接管原破产保险公司的新保险公司】。跟保单个人,没有关系,这条监管对象是保险公司。我们有10大监管机制,保证金(注册资本20%),责任准备金(每张保单要赔付理赔的钱上交一部分)、公积金(注册资本50%)......这些都是钱,都是上交,无法动用的。


该兑现给个人保单持有人的,都是100%刚性兑付的。



只要是人寿保险合同,都必须100%兑现。


下面是一张老旧报纸图,国家财政部对解放前人寿保险的给付规定。1954年12月15日,财政部在《大公报》上刊登公告: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遵照一九五三年二月二十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解放前银钱业未清偿存款给付办法 第十一条「解放前人寿保险得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参照本办法另定标注清理之」的规定,制定解放前保险业未清偿的人寿保险契约给付办法,并经本部批准。特公布施行。


解放前的保险单,都受到清偿,战争也未能阻止保险合同的给付清偿。大家注意,这可是1954年,建国第5年,新中国还一穷二白,我们国家就出台政策办法,给付保险契约。


保险公司是社会的稳定器,承载了老百姓的生老病死风险钱,对经营的稳健性、安全性要求极高。一言蔽之,人寿保单,无论保险公司大小新老,它都很安全。


其实在公司大小方面是在不需要太纠结,不管公司大小,该有的流程都是按规定来的,是不会影响理赔的。买保险重点是,选择好产品,选择靠谱的渠道,以及靠谱的人。


我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必有理有据可信的文思,让保险,更专业、更简单、更透明的保险经纪人。


欢迎畅所欲言,往后余生我只做这两件事:

我将以待己之心、尽我所能,了解您的需求,并感同身受般,提供最周全的服务。

我将铭记初心,携手更多同频伙伴,共生共长,彼此成就,一起成为最好的自己。


发布于 2023-09-29 15:45
我想了解下,买保险哪家最好,在哪家保险公司买更靠谱啊?
3822 播放

哪家保险公司好?哪家保险理赔最快?哪家保险公司最靠谱?

这些问题每天都有无数的人问我。

但如果我告诉你,你平时听得最多的保险公司,其实连前十都进不了,你信吗?

今天我们就用数据说话,带大家过一遍各家公司的排行榜,看看前10名都有谁?

首先我得强调一点,保险公司的排名是分很多种的。

同一家公司,在不同的榜单里表现肯定不一样。

比如很多人觉得家喻户晓的友邦肯定是前十的大公司吧,但是在某些榜单上你会发现它根本都排不上。

所以今天我们还是挑几个比较实际的维度来看。

第一个,就是很多人都特别关心的保险公司【收入排名】。

觉得只有公司大,钱多,出事才有钱赔给消费者。

逻辑上没毛病,不过说实话,即便保险公司不赚钱。

只要符合条款规定,它也不敢不赔。毕竟还有银保监会在我们身后保驾护航。

在这点上不管是大公司还是小公司,银保监会都一视同仁。

所以赔不赔,跟保险公司的收入,真的没啥关系!

再来就是跟我们利益最相关的【理赔指标】。

大家都关心的,比如:获赔几率高不高,到底赔了多少钱?理赔速度快不快?

按照现有的披露和往年的数据来看,

获赔率基本都超过了97%,还有不少公司,是超过了99%。

平均理赔时间不到 2 天,有的甚至半天都不到。

大家平常之所以觉得「理赔难」,

很大程度是因为个别拒赔案例上了热搜后,给大家留下的印象太深。

而现实中,绝大部分人,都是能够顺利拿到理赔款的。

哪怕是你没听过的所谓“小”保险公司,获赔率也一样杠杠的。

没听过的保险公司,不代表就不靠谱!
没听过的保险公司,不代表就不靠谱!
没听过的保险公司,不代表就不靠谱!

重要事情说三遍。

第三个关键是看——各家公司的【投诉率】。

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反应这家公司的服务做得怎么样。

这里我们重点看 万张保单投诉量。

大白话翻译就是,公司每卖1万张保单会收到多少投诉。

我也整理出了今年第一季度,投诉量最高的10家人身险公司。

大家可以看到啊,投诉率其实并不高。

除了少数几家,大部分人身险公司的万张保单,平均投诉量 还不到 1 件。

所以说整体上各家相差不大。

最后一点也是很关键的一点【风险评级】,

保险公司会不会倒闭?咱们买的保险还安不安全?

银保监会啊根据偿付能力把保险公司的风险分成了4个等级。

A风险最低,

B属于达标,

那C和D就是妥妥的不达标了。

一家公司还有没有钱理赔,离破产还有多远,就看这个指标。

根据最新披露的数据,

我把风险评级排名前十的都整理在下面了。

排名前三的依次是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平洋人寿。

76家保险公司里,仅仅只有三家保险公司的评级,没有达标。

至于偿付能力,

大家可以简单理解为:哪怕这家公司所有保单都出险了,保险公司也够钱全部赔付的。

监管规定的红线是100%,

但即便是这三家(圈红部分)偿付能力比较靠后的公司,也没有低于100%的。

所以大家不用太焦虑~

何况,如果长期处在低位、逼近了监管红线,那不用你操心,监管爸爸自会出手。

当然,最后我也想强调一点。

我们今天在这里看到:A公司比B公司排名高,但绝对不能说A的产品就一定比B好。

每家保险公司都有上百款产品,有优有劣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因此我还是建议先看产品、再看公司。

你信什么都不如信条款——这比任何花言巧语都实在。

这些数据银保监会每年都会出,排名也在不断变化。

大家可以直接关注我,以后有变化我随时更新给大家。

要是你看完后还是不放心手里的保单,也可以发我帮你测评看看。

还有什么不懂的,欢迎随时来问我~


Hello,这里是 深蓝保旗下的测评账号,为保险产品测评而生~

在这里,不仅可以还原你手中保险的真实面目,每日更会有最新、性价比最高产品介绍!

以下精华文章,尽是深蓝君总结多年的从业经验后创作而成;

在买保险之前看一看,绝对可以帮你省下几万的冤枉钱!

保险购买攻略:

  • 普通人买保险应该避开哪些坑?
  • 婴幼儿买什么保险?
  • 想给父母买份保险, 哪个险种比较好?
  • 卖保险的都看不起支付宝好医保?为啥?
  • 保险哪种最好?如果预算有限,只买一种保险,买什么最合适?
  • 百万医疗险只要几百块,凭什么重疾险要几千上万?医疗险不能替代重疾险吗?

全网高性价比保险产品测评:

  • 成人重疾险排行榜,每月实时更新!
  • 儿童重疾险排名榜,每月实时更新!
  • 定期寿险排名榜,每月实时更新!
  • 百万医疗险、小额医疗险排名榜,每月实时更新!
  • 成人、儿童、老人意外险排名榜,每月实时更新!
  • 全国“惠民保”大集锦!北上广深、重庆、成都、杭州、安徽......记得收藏,会持续更新!
编辑于 2024-05-08 14:32· 2754 次播放

这题我会!

咱们老百姓,买保险的目的,第一,图个心里安生;第二,让咱有个保障。不管是哪类险种,都是一样的。但是,大家也知道,保险行业品类丰富且复杂多样,如此多的保险产品也会给我们带来选择困难症!

近几年,去香港买保险的人越来越多。我看香港保险业监督局的数据显示,2023年内地来香港投保,仅寿险新造保单保费,就约为590亿港元,相较于2022年的21亿港元飙升了27倍。

加上香港本身就是世界金融中心之一,保险公司众多比如宏利这种大型保险公司,不仅资金实力雄厚,推出的各种保险产品也非常符合我们投保人的多样化需求,理赔等服务做得也很专业。

宏利扎根香港127年,为超过250万位港澳客户提供财富管理产品和服务。港澳去年全年业绩不断创新高,年度化保费等值营业额增长58%,核心盈利和新造业务价值亦有按年增长,来自内地访客的APE销售额更是2019年疫情水平的两倍多。截至目前,宏利保险已连续五年获得最受用户欢迎的保险品牌,可见其可靠的财政实力一直赢得了广大客户的信赖。

所以,个人建议选择宏利这种大型保险公司会靠谱一些。

发布于 2024-03-22 11:03

这个问题,我想应该没有哪个人能够给出最权威最准确的答案。要么换个问法吧,怎么买保险才能买得比较合适,可能更容易配置到适合自己家的保险方案。

因为保险分很多种类型,光人身险,分大类就有重疾险、医疗险、意外险、寿险、年金险,财产险另说,不在讨论范围内。

全中国90多家人身险公司,不可能有一家保险公司的所有产品,都是全市场最优最好的产品。如果有,那这家保险公司岂不是牛炸天了。

所以问买保险哪家最好,大概率得不到答案~扎心。但既然要买保险,肯定希望买到保障责任全的,保费合理的,理赔有保障的,我们暂且把这三个标准定为为“最好”和“更靠谱”可以吗?


分不同的险种来说呗~

1、重疾险

重疾险,市场上的所有保险公司的“重疾险”,都是按照病种定义来赔付的。合同中涵盖几十上百种病种,只要符合病种条件,那么即可赔付一笔赔偿金。要评价一款重疾险“好”还是“不好”,维度太多了,保险公司绝不是最重要的维度。公子曾经写过相关的文章,感兴趣可以看看。

所以如果要问哪家保险公司的重疾险最好,可能我都没法回复你~得结合身体健康状况、预算、家庭情况,甚至所在地,才能够给出建议~


2、医疗险

医疗险,可以理解为住院(门诊)报销型的险种。说人话就是:疾病住院产生的大额医疗费用,拿到发票后,找保险公司报销的险种。

市场上的医疗险,基本上分为这几种:普通的百万医疗险、中端医疗险、高端医疗险,特殊医疗险(比如孕产等)。是哪家保险公司的医疗险,就更加不能作为选择一款医疗险的唯一指标了。得看医疗险能够对接的医疗资源是什么。

普通的百万医疗,比如支付宝上面的好医保、像大家日常最能接触到的平安、太平、众安等这些保险公司,一年几百块钱最高能报销几百万医疗费用的险种,都属于百万医疗险,只能去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普通部。什么意思呢?也就是,去了私立医院、昂贵医院,甚至公立医院的特需部、普通部,国际部,都用不了。这些地方要去,只能通过中高端医疗险来覆盖。

如果有出境就医的需求,那就只能通过高端医疗险覆盖。每家保险公司的医疗险责任都不尽相同,真没法推荐一款“最好的”。

而且,医疗险对身体健康状况的要求比较严格,也不一定每个人都能投得上。

接下来意外险、寿险也是同样的道理,每家保险公司的产品责任都有相同和不同的,很难做统一的推荐。

公子写过非常多关于保险怎么配置的文章,感兴趣可以看看:

李公子说:重疾险怎么买才不会被坑?

李公子说:哪个档次的重疾险更好?

李公子说:重疾险,买定期的还是终身的好?

李公子说:重疾险中的轻症,怎么赔?

李公子说:买保险,重点应该关注什么?

李公子说:定期寿险和终身寿险,有什么区别?

李公子说:保险10年交、20年交、30年交有什么区别?

还有包括老公的,父母的,孩子的保险怎么配置,也都有相关的文章:

李公子说:老公的保险应该怎么买?

李公子说:父母的保险,买对也不容易

李公子说:服务50个家庭后,孩子的保险建议这么买


当然,大家要靠自己把保险研究透了,再去买,真的太费时费力了,也太难了,很可能研究了一番,还是没搞明白应该怎么买。所以,还可以找到自己信任的保险经纪人,协助自己做配置。就像需要解决法律方面的问题,会找律师协助一样,投保也一样可以找到保险经纪人协助自己理清。

李公子说:靠谱的保险经纪人,能提供什么服务?



以上,希望对题主有帮助。

发布于 2022-01-06 18:04

保险公司很多,你心中的十大保险公司会是哪些?国寿、平安、新华你觉得它们会排在第几?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风险意识和保险理念也在逐步加强。


就拿奶爸家里来讲,目前除了配置医保的前提下,还额外搭配了商业保险来转移日后疾病和意外风险。


保险市场的蓬勃发展,大大小小的保险公司数不胜数,以至于大家投保时都难以抉择选择哪家。


很多人留言给奶爸,到底哪家保险公司实力强,有没有一个排名榜。


所以,今天我们忘掉平时那些广告,一起通过官方发布的数据,来认识一下十大保险公司排名。



01 保险机构那么多,谁才是“大公司”?


那些有国资背景、成立时间早、线下网点多、广告宣传多的公司,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大公司”。


例如: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平洋保险等等。


我们也很容易会认为:


听说过的,就是大公司,靠谱有保障;没听说过的,就是小公司,容易破产跑路。


不过,根据银保监会公布的数据,截至2023年8月1日,我国的保险机构有250家之多,仅寿险公司就有75家。


为了给大家对不同保险公司有更多的了解,除了前十大保险公司,其他的数据奶爸也一并整理出来了。


其实,大部分保险公司,都是我们没有听过、见过的。


给保险公司排名,不同机构或许有不同的标准。


奶爸以寿险公司为例,从原保费收入、理赔数据、偿付能力以及风险评级等维度来给大家盘点。


1、保费规模前十大


公司运营得好不好,保费规模是一项重要指标。


我们从保费收入规模、排名也能看出当年度保险公司所占的市场规模。


大部分时候我们所说的“保费前十大”,其实是按保费规模来看的。


由于2019年起,银保监会已经不再披露各保险公司的保费数据,奶爸只好通过合作渠道以及网络公开数据梳理部分寿险公司保费排名和增长情况。


继安邦和华夏接连摔跟头后,“老六家”又齐齐整整的霸占前7位,“银行系”的发展势头都还不错。


寿险寿险领域中国人寿一家独大,2023年一季度中国人寿原保费收入达到了3272.21亿。


我们可以发现,保费收入前八的寿险公司原保费都超过500亿,大多为老牌保险企业,说明保险行业大公司的确更受青睐。


2、偿付能力前十大


偿付能力就是保险公司偿还债务的能力,偿付能力越高,保险公司自费保险金的能力就越强,风险相对越小。


反之,偿付能力越低,保险公司自费保险金的能力就越低,风险相对越高。


这里面有个关键数据:偿付能力


偿付能力是衡量保险公司“赔付能力”的指标,偿付能力充足率=实际资本/最低资本。


按照监管要求,这个数值不能低于100%,保险公司每个季度都要向监管报告偿付能力情况,进行风险评级。


当核心偿付率>50%,且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100%,就算是偿付能力达标的公司了。



前十名中,似乎没有大家熟悉的国寿、平安、泰康等大公司,这些被打入“小公司”的企业,偿付能力倒是排得很是靠前。


其实看偿付能力前十大的保险公司并没有太大意义,因为偿付能力充足率并不是越高越好。


因为大部分保险公司会把这个数值维持在120%-200%,以便在监管风险评级考核中获得高分,同时又保证资金运用到位。


总之,偿付能力是一个重要参考依据,能赔敢赔的就是好的保险公司。


3、盈利前十大


泰康人寿作为老七家之一,不仅保费收入稳步增长,盈利能力更是首屈一指,净利润达到36.61亿。


而阳光人寿原保费收入排名继续前进,且净利润每年都在攀升,稳定的经营能力堪称优秀。


银行系保险公司是背靠大树好乘凉,凭借银保渠道的天然优势,日子比较好过。


市场上有盈利当然少不了亏损,多数为亏损常客。


4、跻身世界500强的中国保险公司


这里说一个额外参考要素,世界500强排名,2023年入选《财富》世界500强的中国保险公司共有14家。



分别为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人保、中国太保、友邦保险、泰康保险、中国太平、国泰金融控股、富邦金融控股、新华保险、中国再保险集团、阳光保险集团、天茂集团、众安保险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平安以1815.66亿美元拔得头筹,连年被荣膺全球9家“大到不能倒”的保险机构,也是中国唯一一家入选的险企。


能够杀入世界500强名单里的中国保险公司,都是保险界极为出色的标杆,给国内乃至全球很多公司、个人提供了财产、人身保障。


5、投诉以及理赔情况


根据银保监会给出的数据,截止2023年第一季度,银保监会共接收并转送涉及保险公司的保险消费投诉26188件,同比下降1.3%。


其中涉及财产保险公司11398件,占投诉总量的43.5%;人身保险公司14790件,占投诉总量的56.5%。



机动车辆保险和普通人寿保险分别是财产保险公司和人身保险公司投诉最多的险种,理赔纠纷和销售纠纷是消费者反映集中的问题。


从上图得知,众惠相互投诉量位列财产保险公司第1,1900件;排名第2的是人保财险,1723件;排名第3的是众安在线财险,1537件。



而平安人寿投诉量位列人身保险公司第1,3625件;排名第2的是太平洋人寿,1309件,排名第3的是中国人寿,1299件。


被投诉得最多的前十名,大多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大公司,平安、太平、国寿、泰康等传统的老七家也赫然在列。


是不是觉得很奇怪,这些大牌保险公司,投诉量也太多了吧。


其实,这是正常现象,因为大公司保险卖得多,投诉量自然就上升了。


还有些情况在于客户投保前没有吃透条款引起纠纷,这并非表示服务差,我们要客观理智对待这个现象。


按照奶爸过往经验,消费者投诉主要来自两类问题:销售纠纷和理赔纠纷


销售纠纷的话,国内保险代理人良莠不齐,很多保险从业者对保险知识和条款停留在一知半解的水平,经常出现误导客户的现象。


理赔纠纷情况更多,主要是大家投保的时候可能没有弄清某些条款,导致了出现不必要的理赔纠纷。


站在客户角度,我们买保险,无非就是想出险时,可以从保险公司那里拿到一笔钱抵抗风险,等同于将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


这里涉及一个概念,理赔件数、理赔率


所以一家保险公司的理赔率如何,这是我们要重点关注的事情。


奶爸整理了2023上半年部分保险公司的理赔数据,方便大家清楚了解。


2023年,理赔件数比较多的是中国人寿,一共处理了1009万件理赔案件,赔付金额也是中国人寿比较多,一共是299.5亿元。


排在后面的是熟悉的“老七家”,平安人寿、泰康人寿、太平洋人寿等等。


通常情况下对于理赔问题,我们最关注一个是能不能赔,第二个是赔的快不快。


从奶爸理赔的经验来看,保险公司都是按照条款来的,该赔的都能赔,至于理赔时效,不同保险公司对不同案例理赔的快慢确实有差异。


我们也能从图中看出,很多保险公司小额理赔的速度都不慢,像富德生命人寿,0.15天就能完成小额理赔。


至于理赔率方面,2023年的理赔率基本在98%以上、。


自2020年起,数据显示线上理赔占比逐步提高,像北大方正,在2020年的理赔案件中,有98.30%是在线上进行理赔,操作方便。


综上,不管是大公司还是小公司,理赔率的差别不大,只要被保人达到理赔状态,保险公司就得赔。


02 奶爸总结


买保险就是买条款,就是买保额。


虽说保险产品背后的承保公司可以成为我们选择产品其中的一个维度,但更重要的,还是看产品的保障内容和条款。


如果你确实特别需要线下服务,也愿意为品牌溢价买单,那么,传统意义上的“大公司”产品更适合你;


而如果你预算没那么多,更看重产品性价比,那么,线上保险会是更好的选择。


当然,线上保险也不是随便就能买的,投保前建议找专业人士帮你把关,看好产品条款,做好健康告知。


大家在投保时,主要关注的产品的保障责任,保费价格,再结合自身保障需求,保费预算来判定是否适合自己。


再者,为了避免理赔纠纷,大家投保时一定要如实进行健康告知,如果在告知时无意或者不记得自己某些疾病,


后面想起来时可以联系保险公司进行补充告知。


奶爸再另外说一句,如果平时没有什么不舒服,买保险前一般不需要体检。


写在最后:


我是 奶爸保-嘉林,专业的保险测评机构。

各大险种测评合集:

  • 百万医疗险榜单: 哪些百万医疗险性价比更高?(持续更新中...)
  • 小额医疗险榜单: 小额医疗险有哪些不错的产品推荐?(持续更新中...)
  • 意外险榜单: 意外险怎么买?0—80岁意外险最新榜单(持续更新中...)
  • 重疾险榜单: 重疾险怎么选?全网性价比最高的重疾险都在这里了(持续更新中...)
  • 年金险榜单: 年金险与增额终身寿险合集!哪款收益更高?(持续更新中...)
  • 寿险榜单: 定期寿险怎么选?哪些定期寿险值得推荐?(持续更新中...)
发布于 2023-08-01 15:52

实名反对高赞答案,买保险重要的不是产品,而是人。

把50个产品摆在你眼前,你怎么用自己的认知去判断出来哪个产品最好?

哪个产品最适合你自己??

客户不是从业者,指望客户在短时间内从众多保险产品中,再找到适合自己情况的最优解,根本就不现实的啊!

所以,不管你考察多少家保险公司,看了多少保险产品

最后还是要落实到服务你的人员。

这个服务你的人员,才是你最该考察的!!

如果人不靠谱,你敢相信他推荐的产品靠谱吗?

试问,刚给你办完保险的人,不出三个月离职了,你怎么办?傻不傻眼?

别觉得我在跟你说笑话噢,我说的真事!!

曾经有个客户先找到了某平台,再找到了我,但是客户说因为先找了他们,所以不好意思只能找他们购买其他保障了,最后找我买了是没有咨询过他们的增额寿。

真的,就在前段时间,才3个月不到,就给我发来消息说对方不干了..........有图有真相:

三个月,这是怎么样一个保险服务顾问的流动性啊...

今天在和你微信聊天是规划师 张三,说不定明天就换规划师 李四了。

紧接着出现的问题就是后续服务的稳定性。

别误会,这里我说的不是后续理赔的问题,保单是和保险公司签的,理赔是一点不受影响的。

这个我还是要帮各个平台澄清一下~~

知根知底的经纪人,你至少还知道对方是哪个活生生的人。

像我和每个客户聊天,家长里短的,是真正也有情感连接的。甚至和很多客户成为了朋友。

不像有的人,找了保险平台,最后换人了,连家庭基本情况每次都还要重新去介绍......

一点都不专属...............

职员离职了,谁还管你公司的客户呢。微信和手机都交回去,你根本无从找到一开始和你聊天的理财师...

不管你怎么考察公司,在你个人体验方面没有太大的作用,而保险又是一个非常私密、定制化的服务。

产品是不是在所有销售人员手中都是一样的,所以产品角度来看,大家都是一样靠谱的?

平台、渠道的赋能是不是给所到所有服务人员的都一样,比如明亚有理赔协助服务、保单托管服务、app的使用这些,是不是大家都是一样靠谱?

当这些都一样时,就形成了「标准」。

那在这统一的标准之下,是不是不管靠不靠谱,都是一样的靠谱?(因为没有人没有这些功能)

所以总结下来,

人,才是你最需要考察的!!

当你认可一个专属服务人员后,我相信不管他在哪家公司,你都不会太纠结。

那么怎么在任何一个投保平台找一一个好的保险经纪人?

这个问题的答案

同时也是我在保险这个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在各个公司优秀的经纪人种,作为一个不起眼、没资源的年轻人,能够存活下来且活的不错的原因——

「我要打造个人ip,成为一个靠谱的经纪人」

只要能做到这一点,我不一定要比所有人厉害,我只要能比大部分人靠谱,不靠谱的经纪人手中的客户就自然会流入给我。

因为市场需求现在还太太太太大了。

而不管优秀的经纪人再多,现在供给都还远远不足。

我详细思考了要如何提高自己的服务质量,提高竞争力,接下来详细说说:

(也可以作为你判断自己找的经纪人是否靠谱的标准之一,因为我对自己要求还是比较高的,能达到的人肯定能服务好你)

①需求导向的沟通

既然是做咨询,很重要的一步就是要和你们进行灵魂交流。

以前的保险业务属于在代理人的“产品导向”;

我展开的保险业务属于经纪人的“需求导向”。

以前经常有人找到我,问到以下类型的问题:

小孩买平安福可以吗?

交了4份保单,感觉不太看得懂,能帮我看看吗?

之前买的这几款保险感觉不太适合但交了多久了,Raven帮我看看要不要退保?

有亲戚推荐某佑人生,这个产品好吗?这就是典型的产品导向带来的推销所导致的后果呀~

很多人从头到尾也不太了解自己的需求。

这不能怪他们,因为代理人没有能力去提供多家产品。

在销售保险过程中,他们也可能会发现其他公司的保险产品更好,但为了完成自己的销售指标,不得不把自己家的保险说的天花乱坠。

所以没法按照需求找产品,只能拿产品套着话术去编造需求。

再加上又很多都是亲戚朋友,看着大家拿救命的东西去卖人情,我真是好无奈啊......

但越来越多的客户找到我,问的是下面这类问题:

我们一家三口保险要怎么安排?

怎么给父母买保险?买什么类型性价比最高?

我身体这个部位有结节,能帮我选一下可以投保的产品吗?在互联网科普下,大家已经会逐渐看到自己的需求了。

好的经纪人是会在快乐的聊天中引导大家去更进一步发掘自己的需求的。

我对客户的引导思路有的目标明确的客户还会直接将这些问题用我的投保格式模板:

高效搞定人生大事,咨询按照以下格式

总结后发给我。

我就会对客户不同客户做出不同的分析和处理。

替有特殊要求的客户做家庭分析如果有我无法提供的产品,但是又是你最适合的选择,我先想到的是保护客户利益,这才叫以客户为中心。

“需求导向”的特点是Raven需要先确定家庭的实际需要,再通过所掌握的信息逐一覆盖家庭风险,更准确且节约时间。

从形成咨询关系这一步开始,我都会细心地给每位客户开始做归档。

让你们拥有自己的资料库,方便我后续为你们服务。

你们的资料我都有认真分析整理保管

②“带病”核保、提供选择

“带病”不是说帮助大家骗保,恰恰相反。

是为了大家在理赔时不被认为是骗保,顺利理赔。

身体已经有些小情况比如小的体检异常,乃至大情况比如一些轻微的疾病。

这样的情况下,买保险是需要非常专业的专人指导的。

我甚至开了一个非标体核保的专栏希望能帮到更多人。

从如何健康告知这一步到如何人工核保、准备材料,我都会进行追踪:

分析小的健康异常

对于健康异常稍微复杂一些的,Raven还会这样去分析,帮助每一个人去理解自己的情况和能够选择的产品:

帮客户看线上产品有哪些能过......

而明亚确实拥有的是所有经纪公司中非常全面的产品线:

根本也不用担心我推荐产品带有偏见,因为数量太多,平时工作量太大,脑子转不过来,完全不知道佣金率是多少,直接都会将选择权交给你们~

我的日常核保工作还包括努力地寻找标体理由,对保险公司甜言蜜语软硬兼施:

帮客户线下产品写核保文件

在了解需要后,能及时判断哪些产品符合标准,节约大量时间精力。

和各家保司专员保持一个良好的沟通关系也是非常关键的。

消息轰炸我们内部对接的专员,一定要为我的客户争取到最好结果~很多客户会担心自己的拒保记录。

我也专门写了一篇文章来给大家解释原理:

“拒保留下记录,怎么办”:Raven Wang to say

所以越来越多的委托人非常信任我,有人来帮操办这件事是非常关键的。

包括我可以提供的前置核保的服务,客户们心理压力就更小了~

图片来源:自在保 公众号

体验感非常好,谁用谁知道。

当然也希望我的客户们健健康康地时候投保,最好不需要用到这个功能啦。

这就是为什么,我这里是 非标体核保的终点站了。

如果天时地利下我都没办法帮你通过,那其他人也基本做不到了。

图片来源:自在保 公众号

③后期服务持续存在

Raven每次都会强调,你们投保完也可以有事没事找我唠嗑。

有任何保险和就医相关问题先来问问我总是没错的。

投保完后,我自己会帮多份保单的每个家庭保单做一个整理:

图片来源:自在保 公众号

生效时间、缴费时间、缴费卡、保障具体内容都一目了然~

以前的老保单,未来的新保单都可以自己或者找我加上去。

有的客户不是所有保险在我这购买的,我也会一同制作整理 思维导图:

图片来源:自在保 公众号

同时还可以形成PDF版本的保单托管,纸质保单都只需要拍照就行,打印出来给家里的成员都留一份:

图片来源:自在保 公众号
图片来源:自在保 公众号

真正的咨询服务人文关怀一定是到位的。

专业的同时,我一直都在争取细节做到可以让委托人感受到温暖、被在乎,因为你们就是我的全部呀。

就医时,我会提供温馨的就医注意事项,尤其是给家里年纪比较大的人可以做个提醒。

图片来源:自在保 公众号

真正发生理赔时,家里一定会乱成一锅粥吧。

这个时候,我希望我的客户能够安心治病,理赔的所有程序、细节,我都会全心全意地去协助,帮你准备。

就算0.001%的几率发生了不可抗力导致的理赔纠纷,我们会协助客户走诉讼程序。

为什么我有能力和保险公司谈判呢?因为我们真的不是投保完了就不管你了。

包括我所在的团队,团队有大量的理赔达人和优秀的律师合作。

目前大部分保单都是电子的了,但是很多家庭投保了很多长险的客户,并且家庭成员年纪较大,不太会阅读电子保单的

我还会尽可能地帮忙打印纸质保单,画出重点,而且还会亲自写小卡片。

图片来源:自在保 公众号

我可能不是整个明亚收入最高的经纪人,也不是从业年限最久的。

但我想要不断成长,成长为那个「靠谱」的 保险经纪人。

我也没什么太大的野心,把手中的每个客户都服务到位,委托人说“谢谢”的那一刻,我就真的很开心了。

每件小事都持之以恒地做,才能不断获得愉悦感。

愉悦感的同时再去考虑不错的收入,客户陪伴着我成长,我陪伴你们的保单和家庭成长...

多好的事儿。

编辑于 2023-01-10 02:51

买对了,哪家都好。和品牌大小保费高低无关

只是大部分人保证不了买对

有人说条款比公司重要

对,但只能说对了80%,有时公司也很重要

找的人和公司,同样重要

相关其他信息:

保之书-熊大:保险傻瓜式套餐,真的能吃饱吗?

保之书-熊大:互联网保险咨询重要提醒:见个活人比广告重要!

保之书-熊大:怎样买保险?最实用基础篇!(从业人员篇)

保之书-熊大:怎样买保险?最实用基础篇!(保险公司篇)

更多信息关注公众号:保之书。老支书带你挑保险!

提供保险一系列相关咨询,售后服务!

编辑于 2019-12-21 11:37

很多人买保险的第一反应,是挑选保险公司,但是好的保险公司没有唯一标准的。

比如,从企业的角度讲,做大做强、安全稳健的公司才是好公司,但这产品价格就不那么友好;从消费者的角度看,产品责任全、费率低的公司才是好公司,但对于公司利润,就不那么友好。

这两者的评价标准就是对立的。

买保险追求的不应该是最好的保险公司,而是在于满足你自己的投保需求。担心哪些问题、需要哪些险种、配置哪些责任、设定多少保额。

保险公司的问题,不是应该是消费者去操心的事情,因为所有的保险公司,都靠谱。

保险公司不管大小,都是随时可能闯祸的熊孩子,但架不住有银保监会这个事无巨细,全面监管的家长,保险公司靠谱的程度,在于银保监的监管边界。

我们对保险公司靠谱与否,有两个评价标准,一是经营安全程度,二是服务满意程度。

虽然保险公司规模有大小之别,但保险公司的经营,都无一例外非常安全。大家习惯把保险公司的经营安全与否,纯粹看做保险公司的自由行为。其实保险公司的靠谱程度,不靠保险公司自己,而在于国内完善的市场监管,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严苛的市场准入条件

《保险法》第六十八条,设立保险公司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主要股东具有持续盈利能力,信誉良好,最近三年内无重大违法违规记录,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二亿元;(二)有符合本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的章程;(三)有符合本法规定的注册资本;(四)有具备任职专业知识和业务工作经验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五)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六)有符合要求的营业场所和与经营业务有关的其他设施;(七)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其他条件。

保险公司不是谁想开就能随便开的,必须符合国家法律和保监会的审批拿到牌照并且接受监管。

且《保险法》第六十九条:

设立保险公司,其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二亿元。
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根据保险公司的业务范围、经营规模,可以调整其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但不得低于本条第一款规定的限额。保险公司的注册资本必须为实缴货币资本。

二、偿付能力监管体系

首先,国务院通过“一行三会”,即央行、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管理整个金融市场。其中的保监会就是国家用来监管全国保险市场,也就是说保险公司、保险产品、保险销售和保险理赔等等和商业保险有关的内容都归保监会管理,也就是说所有的保险公司和保险产品都是在国家的严格监管之下的。

中国保险业的偿付能力二代监管规则,业内简称C-ROSS。简单来说,保险公司在每季末、每年末都会通过建立详尽的数学模型和压力测试后能确保自己有能力在99.5%的概率下无论发生什么事件都不会倒闭。

偿付能力制度为多级预警制度,安全线第一档就是偿付能力要高于150%,即(认可资产-认可负债)/ 最低资本的计算结果要不低于150%。如果计算结果低于150%,保监会就会将其列为严格监管对象;如果跌破安全线100%,保监会就会动用各种监管权力要求保险公司采取股东增持、限制业务范围、限制广告投放等等办法让保险公司尽快将偿付能力恢复到最低安全线之上。

三、再保险制度

也称分保,是保险人在原保险合同的基础上,通过签订分保合同,将其所承保的部分风险和责任向其他保险人进行再次保险的行为。

主要有三个作用:一是扩大承保能力,增加业务量;二是降低营业成本,增加可运用资金;三是分散了风险。

保监会对于保险公司的业务规模是有严格限制的,一个赔付能力比较低的保险公司是不允许承包过高保额的保险合同的,举个例子来说,一个人在A公司投保了5000万的寿险,一旦出险A公司就需要独自赔付5000万,为了降低这种风险,A公司就把5000万分配给多家保险公司及再保险公司共同承保,一旦出事就有多家公司共同赔付。

四、保证金、责任准备金、公积金制度

按照保监会制定的《保险公司资本保证金管理办法》,每家保险公司都要在指定的银行存放注册资本总额20%的一笔资金,这笔钱除了偿还债务以外,不允许随意的动用。

第九十八条规定:

保险公司应当根据保障被保险人利益、保证偿付能力的原则,提取各项责任准备金。

保险公司的责任准备金是保险人为了履行未来的赔偿或给付责任而在每一会计年度末提存的资金准备,主要有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未决赔款准备金、寿险责任准备金等。保险责任准备金不是保险业的营业收入而是保险企业的负债。保险企业应有与保险责任准备金等值的资产为后盾,随时准备履行其保险责任。

第九十九条规定:

保险公司应当依法提取公积金。

公积金是保险公司不作为股利分配,而储以备用的那部分净利润。提取公积金的目的,在于积累这部分资金,若保险公司出现亏损时,用以进行弥补,无亏损时,则用以增强其偿付能力,发展公司的经营,提高该保险公司的信誉,公积金的增加也意味着公司财产的增加。

五、保险保障基金及破产保护制度

保险保障基金是由保监会、财政部和人民银行共同发起设立的中国保险保障基金公司管理的,截止2020年7月,基金规模已逾1500亿。主要来源于投保人购买商业保险时候的保费会有一个很小的比例将会用来缴纳风险保障基金。

保险保障基金是专门为保险行业提供救助的基金,在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严重不足,向保险公司注资,或破产时,向保单受让公司提供救助。目前保险保障基金已经成功救助中华保险集团,新华保险、安邦保险(现大家保险)转危为安。

《保险法》第89条和第92条对保险公司有严格的规定。

总结来说,就是:1、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是可以破产的。2、如果保险公司被依法撤销或宣告破产,其持有的人寿保险合同及责任准备金,必须转让给其他保险公司。达不成转让协议的,由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指定接受转让。进一步解决了投保人的后顾之忧。保险保障基金制度。

六、资金运用监管

《保险法》第一零六条规百定:

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必须稳健,遵循安全性原则。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限于下形列式:
(一)银行存款;(二)买卖债券、股票、证券投资基金份额等有价证券;(三)投资不动产;(四)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资金运用形式。
保险公司资金运用的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制定。投保人所交的保费都是受到保监会的严格监管的,不是保险公司想怎么投资就怎么投资,必须遵循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和分散性四个原则。

然后说,保险公司的服务满意程度。我们所说的服务满意程度,并不是个人的品牌喜好,这个太主观。官方对于保险公司评价的两项量化指标,分别是保单理赔时效、和消费者投诉率。

理赔时效越短、说明保险公司的服务响应时间,以及便捷度等越容易受到客户的好评;而投诉率则代表了不开心的经历,投诉率越高,客户对保险公司的不满意程度越高。各个地方的银保监局,有定期统计消费者投诉的数据。

理赔时效的数据,目前没有在银保监的官网查到更新的数据,这个数据其实也不具有太大的参考性,数据普遍1天不到至3天之内,根据我的亲身理赔经验,认为保险公司是有美化的。关于理赔的时效,我们主要依据是《保险法》的相关法条:

第二十三条 保险人收到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的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请求后,应当及时作出核定;情形复杂的,应当在三十日内作出核定,但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
保险人应当将核定结果通知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对属于保险责任的,在与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达成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协议后十日内,履行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义务。保险合同对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期限有约定的,保险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义务。
  保险人未及时履行前款规定义务的,除支付保险金外,应当赔偿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因此受到的损失。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保险人履行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义务,也不得限制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取得保险金的权利。
第二十四条 保险人依照本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作出核定后,对不属于保险责任的,应当自作出核定之日起三日内向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发出拒绝赔偿或者拒绝给付保险金通知书,并说明理由。
第二十五条 保险人自收到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请求和有关证明、资料之日起六十日内,对其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数额不能确定的,应当根据已有证明和资料可以确定的数额先予支付;保险人最终确定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数额后,应当支付相应的差额。

投诉数据是可以在银保监的官网上查询得到的,也可以在各地的银保监局网站查到当地的具体数据,我们选取北京市2019年的全年投诉数据来做参考:

北京市2019年保险消费者投诉数据<节选>

投诉量的考评有有三个维度,分别是亿元保费投诉量、万张保单投诉量和万人次投诉量,要结合三个数据综合看,单看一个数据可能会有偏差。

比如排名第一的和谐健康保险公司,亿元保费的投诉量很高,是因为健康险公司的医疗险居多,单张保费件均很低,导致亿元保费保单数量大,就会导致亿元保费投诉量整体较高。但是我们看万张保单和万人次的投诉量,每万人次只有0.2个投诉量,就比较真实,排名整体靠后。

根据监管披露出来的数据,大保险公司的整体业务量居高,不可避免的整体投诉量更高,所以我们要取同一统计口径的数据,比如万张保单投诉率和万人投诉率,更能体现真实水平。

实际上,这些都是监管部门每日监管的内容,保险公司的事,消费者操心不来。可以正常经营的保险公司,在安全性和服务性上,在监管的眼中就是合格的,不合格的市场也不会允许它们开展业务。

所以,对于消费者来说,操心保险公司靠不靠谱,远不如关注产品方案是否合理,以及投保过程是否合规合要求,来的更实用。

因为上面提到的内容,都是作为消费者个人影响不了的。我们可以选择的,是选择合适合理的方案,并做好投保过程。

公司再靠谱,保障不全面,保不到的还是赔不了,如果投保过程不合要求,保险公司有理由不赔的,肯定想不赔。

发布于 2021-01-21 23:48

其实小编都有点不想再讲这个问题,毕竟今年都2023年了,我们还要重复6、7年前的基础性内容,感觉没必要。

但确实又有不少小伙伴在选保险的时候,都会纠结无比:

你们推荐的这些保险公司从来没听说过啊?靠不靠得住啊?

这些小公司的产品会不会理赔起来很困难啊,毕竟都没有个代理人服务?

毕竟不知名保险公司的产品价格会便宜很多,而国人总是存在「便宜没好货」的惯性思维,但又有既想便宜又想有好货的需求,所以才会纠结。

今天来重温这个话题,顺便教大家不同产品到底要怎么选择保险公司~

01 保险公司没有真正的「小」

先说保险公司的成立条件,都是非常苛刻的。

首先要有资金,至少得真金白银交2个亿,现在大部分保险公司的实际出资情况都在几十亿以上。

再次是有实力、懂经营,要有人有地有制度,缺一不可。

拿我国寿险公司来说,总共也就92家,最近2年也只批复成立了一家寿险公司:国民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就算加上财险公司、互助社等等,大大小小保险公司也才300多家。

所以真的不存在什么「小公司」。

大家口中的「小」,我们理解更多是「不知名」。

但说实话,300多家保险公司,估计大家能喊出名的就那么十来二十家。

至于那些没听说过的,只是少打广告而已,并不代表人家的综合实力就是弱。

比如说,大麦定寿背后的华贵人寿,很多人说华贵人寿都没听过啊,那茅台大家总听过吧,华贵人寿背后的股东就是市值破万亿的茅台。

再比如说,工银安盛,这家公司的股东分别是「宇宙第一大行」工商银行和全球最大的保险集团法国安盛AXA,后台爸爸的名声和实力都是响当当的。

能入局的保险公司,每一个的实力都不容小觑。

02 所以,不同产品要怎么选公司

说了那么多,只是为了表明在背景上,是不存在大小公司。

虽然保险公司都很大,但不同险种因为有自己的特殊性,所以也还是要优中选优,根据不同特长来选公司。

(1)重疾险、防癌险等保大病的保险

这一类产品基本不需要考虑公司品牌,更多的是要看产品具体条款。

为啥呢?

大病的理赔标准基本是统一的,都会按照条款上面的赔,至于条款没写的责任,不管买的是平安还是国寿还是别的没听说过的公司,一样都是不赔的。

当然,现在不少保险公司都会给大病保险加上增值服务,比如常见的绿通、名医会诊、海外就医对接等,如果在意这类服务,可以考虑选择公司,溢价能否接受得看自身。

(2)医疗险、意外险等使用频次高的「小保险」

这些产品的使用频次有多高呢?我们有位宝妈用户,门诊险半年就理赔了18次,之前上热搜的小伙,医疗险2年理赔了88次。要真用上的时候,见面频次跟「大姨妈」差不多。

用得多、资料繁琐,就很考验保险公司的响应机制。想要体验好,尽量选择信誉好的大公司,或者外资企业。

选择这种公司还有一个好处,实力雄厚兜得住,短期的产品不容易停售。

意外险的选择逻辑其实是大差不差的,但这里要特别说一下境外的意外险。

境外意外险要额外考虑保险公司配套的紧急救援服务,最好是自家有救援机构的,外资的保司这点优势会更明显。

(3)定期寿险这一「特定险种」

啥也不说,这个我们只推荐华贵

从成立至今一直就只死磕寿险,致力于将寿险的价格打下来,一路干到定寿领域的扛把子,性价比高到令人发指。

(4)理财型保险

理财相关的保险,就要分两块来看。

一类是浮动收益的产品,包括分红险、万能险、连投险,这类产品尽量选择投资回报率较高,且各年度相差不太大的公司,大白话就是经营状况好的。

只有这样,才能产出稳健的现金流,给咱们创造更好的收益。

具体不同保险公司的投资能力,可以在官网-信息披露板块查看年度报告计算一下。(也可以偷懒直接找一些第三方分析的数据看)

实际收益率 =(利润表总投资收益 + 可供出售资产浮盈变动)/年平均调整后总资产。

另一类就是更为熟悉的增额产品和养老年金。

它们的收益都是白纸黑字写在合同里的,不会有纠纷,都受到监管的保护,所以跟其他长期保障类产品一样,不用看公司,看收益高的就行。


讲了这么多,也是为了大家在纠结公司时有个更好的思路,但也千万不要陷入「大小」的对比之中。

大公司有好产品,也有垃圾产品,小公司也同理。

首先还是自身需求,多少预算,想满足什么样的责任。

这些都清楚了之后,再去考虑公司的差异。

之前也有不少案例,一些朋友看了品牌宣传而买,价格不菲,但各种保额都很低,并没有起到保险该有的作用。

就像只有15万,家庭用车,但非要买奔驰,最后选择了smart,显然是有违买车初心的。



我是蜗牛君,让你买对保险少花冤枉钱。

如果这篇内容对你有用,欢迎转发支持。

任何关于保险的问题,现在就可以私信我,一对一给你实用建议,帮你买对保险不踩坑。

发布于 2023-04-07 12:03
我想了解下,买保险哪家最好,在哪家保险公司买更靠谱啊?
4122 播放 · 2 赞同

保险规划,怎么选到最好的产品?我用11年的保险功夫,将保险行业的底裤扒给乡亲们看。

发布于 2021-10-18 16:52· 1431 次播放

保险业在世界范围内存在的历史非常长,而在中国,随着国家的重视和管理体系的完备与规范化,保险市场呈现欣欣向荣之势。

然而,纷繁复杂的保险保险公司和花样繁多的保险产品往往让我们眼花缭乱,如何规避诸多风险,选择一家服务到位的保险公司,成为许多老百姓最关心的话题。

事实上,就像高考选大学一样,研究和选择保险公司与保险产品也有一定的先后顺序。对于高考生而言,有一句经典的老话叫“分数高的优先选专业,分数低的优先选学校。”

因为分数高往往能进的好学校师资力量几乎一样,而一个非常适合的专业将会成为画龙点睛之笔。分数低的学生则尽量选择排名比较靠前的好学校,此后再根据自己的努力,转向自己喜欢的好专业。

而买保险也一样,要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和实际需求。

一般而言,首选条款优的产品,再选保险公司。

因为保险公司上百家,保险产品众多,每家保险公司的产品保障责任与保费定价,千差万别。

作为消费者,购买保障更优+定价更合理的产品,比选择“更大牌子”的保险公司更实在。

从90年代一两家龙头保险公司垄断,到国家强力监管稳步发展,如今已上百家,垄断被打破。

国有控股、股份制,中资、中外合资等多种组织形式,应有尽有。

形成以“产品优劣”为导向,公平竞争的保险市场,也为保险消费者提供更利好的选择。

如今,信息化大数据时代,保险市场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慢慢被打破,无论是一二线市场,还是三四线城市,越来越多保险消费者在购买保险时,主动跳出人情圈,理性地为家人、为自己选择“更优质的保险产品”,至于“买保险当选大保险公司”等类似的广告语,也能理性识别个中的“水份”。

保险产品优劣,衡量的唯一金标准就是合同条款。

条款如何写,等于如何保障。条款没写,多大的保险公司都不会赔。

同理,条款有写,名气多小的保险公司也会赔!

买保险,实则买法律条款,买法律合同,买明文规定的保障。

作为消费者,购买人身保险的初衷,归根到底是为家人、为自己购买“安全、保障全面、质优”的保险产品。

权威显示:买保险,首选条款。

若首选“名气大”的保险公司,也许不是最明智、最理性的做法。

关于重疾险,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可以延伸阅读:

重疾险有什么用,有哪些类型,形态,注意事项

消费型重疾、储蓄型重疾、分红型重疾、返还型重疾的区别

重疾险条款看不懂?条款会不会太坑,一文让你看懂重疾险条款。

重疾险该如何选择?干货整理,教你看懂重疾险(附2021重疾险榜单)

关于医疗险可以延伸阅读:

关于如何规划保险,可以移步

婴幼儿买什么保险最好?一年一千左右,有什么保险最全面?

如何给45岁以上的爸妈买保险? 一文详细介绍父母购买保险思路

四大险种(重疾险、医疗险、寿险、意外险),投保思路,避坑指南、保险科普

编辑于 2021-07-13 15:48

除了费率问题外(比如有些公司每年的广告费、渠道费特别高,但这些费用是包含在公司运营成本里的,最终会转嫁到保险客户的身上),其他的问题跟公司真的没关系——因为国内目前对保险公司的管控可以说是万无一失。

可以这么说:没有不好的保险公司,只有不好的保险产品。

这里的不好分两种,一种是“绝对”不好,即跟相似的保险产品相比,任何一方面都不占优势,比如同样买重疾险,人家的保额高,费用少,支持多次赔付,包含多样轻症中症重症,而这家的保额低,费用高,还只能赔付一次,还只包含规定内的疾病,这就属于“绝对”不好。

还有一种不好叫做“相对”不好,即产品本身有特定的用户人群,对于非对应的人群来说,自然是不好的,比如针对中老年的重疾险,针对孩子的重疾险,通常不适合青壮年。

所以,知乎上才会出现一堆保险经纪公司运营的帐号,目前我们能看到的各类保险自媒体帐号,大多是做保险经纪的,因为保险经纪可以在全网范围内为客户挑选合适的保险产品,相当于量身定制,只是大部分保险经纪公司并不能真的拥有全网范围内的保险产品的代理权,因此他们也只能在自家公司里获得代理权的产品范围内给你推荐。

所以,与其纠结于哪家保险公司好,不如研究下,哪家保险经纪公司更靠谱。

发布于 2021-10-13 19:30

买保险哪家最好,在哪家保险公司买更靠谱啊?

我用万字长文回答这个问题。

前言


很多人在咨询买保险的时候,会对经纪人推荐的产品和保险公司纠结过,这个保险公司听都没听过,是小公司吧?万一倒闭了怎么办?理赔的时候不赔怎么办?

其实担心的问题在于这个保险靠不靠谱?能不能赔?

那么,我们在买保险的时候,需要看保险公司的大小吗?

实际上,大多数朋友通常用“名气”来判断保险公司的“大”“小”。经常听到的就是“大公司”,比如国寿、平安、人保、泰康、太平洋、太平、友邦......没听过的就是“小公司”。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一、“大”公司和“小”公司的区别


其实国内已经有近 200 家保险公司,其中寿险公司就有80多家,很多人也就知道其中三五家而已。如何衡量一家公司的大小呢?

在很多人心中,会认为买保险一定要买大公司的才靠谱。

那么哪些算是大公司呢?是名气大?规模大?销量大?注册资本金大?还是股东强?还是偿付能力高?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1.大小之分


假设我们看重保险公司的大小,可能需要从注册资本金、保费规模、股东背景分析等方面来分析。

  • 保费规模排名:反映市场的占有率,也是一家保险公司营销综合能力体现;
  • 注册资本金:直接与偿付能力有关,保险公司成立时都是实缴资本,所以出资能力很重要。
  • 股东背景分析:也很重要,因为如果亏损,后面就考验股东持续的出资能力。另外经常会见到一些保险公司有股东之间纠纷,所以股东经营得好,公司稳定性自然基础也会好。

我们来看一看已经过去的2021年寿险公司保费规模排行:

(表一)数据来源:各保险公司官网

你看,表上的保险公司,好像没有哪一家是真正的“小”公司。

先以工银安盛为例,百度百科资料如下:

全球市值最大的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全球第一保险集团AXA安盛集团、全球500强央企中国五矿集团公司,这个股东名单拎出来,国寿平安可是不敢小视的。

从公司的介绍中就能看到,无论从哪方面说工银安盛都不是家小公司。所以说并不是听过的就是大公司,没听过的公司就小。

同样一些你没听过或者是很少听到过的合资公司,也系出名门,比如:

英大人寿是国家电网公司控股,国家电网是实际控制人、美国万通人寿参股。

中英人寿是中粮集团与英国英杰华集团合资,中粮集团是世界500强企业,中国最大的粮油食品企业、中央企业,也是中国领先的农产品、食品领域多元化产品和服务供应商;英杰华集团(英文简称“AVIVA”)成立于1696年,总部设在伦敦,在2006年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全球 500强企业中排名第28位,是英国最大、世界第五大保险集团。

中意人寿是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NPC)和意大利忠利保险有限公司(ASSICURAZIONI GENERALI)合资组建的人寿保险公司。

中石油就不必多说了吧?虽然股价不怎么样。忠利保险简介如下:

就算是不了解外资保险公司的背景,中资的国家电网、中粮集团、中石油这样的企业,随便一个都是大名鼎鼎,如雷贯耳。

再拿一些新成立不久的保险公司来看,比如:

华贵人寿的股东是贵州金融控股集团、茅台酒厂(集团),贵州金控背后的资本是贵州省财政厅,茅台酒厂是曾经的中国“股王”,即使现在,市值也远超阿里、工商银行。

(表二)数据来源:wind资讯

国富人寿是由广西投资集团、唯品会、广西日报传媒集团等。背后的资本是广西国资委,另外,唯品会大家也一定不陌生。

就连市场份额仅占0.03%的中韩人寿,同样大有来头,由浙江省国资委下属的浙江东方金融控股集团和韩国韩华生命保险株式会社合资组建,

浙江东方金融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系浙江省国资委下属浙江省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核心企业,公司旗下控股子公司39家,参股公司20余家,核心业务涉及金融、类金融及国内外贸易等领域。是浙江省国有上市金控平台。

韩华生命保险成立于1946年,是韩国最早的人寿保险公司,也是韩国第二大人寿保险公司。是世界500强、韩国十大商业企业之一的韩华集团金融网络的核心。韩华生命保险一共在5个国家经营了7家海外分公司。2017年底,财产健全性指 标的风险资本标准(RBC)达到 206 . 4%, 在保险金偿付能力评价上,连续11 年获得最高等级(AAA)。在韩国的上市人寿保险公司中,率先获得国际 信用评价公司穆迪和惠誉海外信用等级 A1、A+的评价。

注册资本金最少的是复星联合健康瑞华健康,“仅”为5亿。这两家,尤其是复星联合,在互联网保险市场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近几年在互联网上推出多款高性价比网红健康险,如妈咪保贝、达尔文5号荣耀版、超越保2020、乐健一生......瑞华健康同样凭借康瑞保、新瑞保等产品出圈,虽然产品比较小众,去年上线的颐悦无忧同样圈粉无数......

复星联合健康的主要股东上海复星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复星集团旗下。复星集团在2021福布斯全球上市公司2000强榜单中位列第459位,连续三年在中国民营企业500 强榜单中位列前50位。医药、大健康行业,没听说过复星的人应该不多吧。

瑞华健康的股东为咸阳宇宏房地产、广州实佳控股、深圳东方置地集团、上海天禧嘉福璞缇客酒店以及深圳万纳托实业,虽然低调,但同样各为一方豪杰。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2.偿付能力


保险公司赔不赔得起,要看偿付能力。

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是指在任何时候,保险公司履行其所有合同下义务的能力,它体现了保险公司资产和负债之间的一种关系。

偿付能力对保险公司健康运作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旦发生偿付能力危机,不仅保险公司无法维持正常经营,被保险人或投保人的利益遭到威胁或损害,而且可能会对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转和社会稳定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监管已成为国家对保险业监管的重要目标,也是其监管的核心内容。


1)偿付能力充足率

偿付能力充足率=实际资本/最低资本,即保险公司的实际资本与最低资本的比率。


2)什么样的偿付能力才算达标?

2021年年初,银保监会正式下发了《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 ,自2021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

根据新规要求偿付能力监管指标扩充到3个,只有3项同时满足,才算是“偿付能力达标公司”

A——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50%;

B——综合偿付能力:不低于100%;

C——风险综合评级:不低于B级。

并且,根据偿付能力新规,银保监会和派出机构会对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120%,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60%的公司进行重点核查。另外,根据互联网新规对于互联网保险产品的销售,对保司连续4季度的综合偿付能力、核心偿付能力、风险综合评级都是有关联的。

因此,偿付能力必须维持在相对充足的水平。


3)偿付率越高越好?

不一定。

偿付率本身是一个变动值,受保险公司成立时间、历史阶段、经营策略等等很多因素的影响。

在银保监会严苛的考核标准之下,假设保险公司出现偿付能力不足或低于监管红线时,监管就会强制采取一定的措施,责令保险公司整改,例如要求股东增资、限制股东分红、限制增设分支机构、限制资金运用渠道、暂停发行新保单等等。

同时,偿付能力过高,对保险公司或者行业来说,也未必是好事。可能是保险公司有很多钱躺在账面上睡大觉,被闲置了,意味着保险公司的投资效率低,现金流动差,或是保险公司销量少,产品卖不出去。如果多数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都偏高,那一定是整个行业都存在某些问题。比如说整个经济大环境的疲软,保险公司也不愿意投资,也没有动力去对产品升级换代,对整个行业以及消费者都不是件好事。

所以,在挑选保险时,要理性客观,并不是偿付能力高的保险公司就一定实力雄厚,并不是偿付能力高的保险公司的产品就一定好,需要参考的因素还有很多。

(表三)数据来源:保险公司官网

你看,华汇人寿和小康人寿的偿付能力排在前两位。

(表三)数据来源:银保监会

不论从各季度和全年数据来看,华汇人寿亿元保费投诉保单数都高居第一。而从2021年寿险公司保费规模排行(参阅表格一)来看,华汇人寿原保险保费收入0.07亿,排在86个人身险公司的末位(华夏、天安、大家养老暂无数据)。也许,产品销量低才是华汇人寿偿付能力“傲视群雄”的根本原因。

而小康人寿,则是另外的情况。它前身是由中国邮政和法国人寿在2005年合资组建的中法人寿,妥妥的豪门出身。2009年中国邮政移情别恋,成立了中邮人寿,自此中法人寿失去了中国邮政的渠道支持,瞬间失宠。2015年,中国邮政正式转让了中法人寿的所有股份。中法人寿从一个富二代,沦落为弃儿。

因为没有自己的销售渠道,中法人寿根本卖不出去保险,一直花钱,又不挣钱。最初靠邮政渠道卖出去的保险,很快就要兑付。不仅不挣钱,还要把之前挣得连本带利还给客户。导致了中法人寿的偿付能力迅速崩盘。

对此,监管的处罚是:不允许增资,不允许开展业务。

连续靠股东输血的中法人寿,终于在2021年初,终于迎来监管的松动,允许增资了。加上3家企业的接盘,共注入28亿资金。偿付能力一下提升到了20000%+,根据2021年第一季度信息披露,中法人寿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29,893.19%。经过销售端的努力,在2021年4季度降到了2065.38%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3.理赔难不难?


理赔难不难,反映出来的数据是获赔率、理赔时效等。

从数据来看,获得理赔不难。

无论是国寿、太保这种大公司,还是恒安标准这种小公司,它们的获赔率差别其实并不大。从理赔时效来看,小额理赔的效率非常高。大额理赔涉及的理赔金额大,其中立案、审核、调查都需要时间,理赔时效更长一点,这也容易理解。

但,多数保险公司的支付时效并不长。平均支付时效都在2天内,像最短的富德生命人寿,只要1.38小时。

所以,大公司也好,小公司也罢,理赔方面都是靠谱的。

保险公司都是按照合同条款理赔,该赔的都能赔。而理赔时效,不同保险公司对不同案例理赔的时效有所差异,这也很正常。

(表五)数据来源:2021年保险公司理赔年报


理赔时效中,排在第一是渤海人寿,短险1小时,长险0.5天,就能完成一次理赔。和泰人寿也很快,小额案件平均结案时效2.2小时,理赔平均申请周期2.5天。大公司课代表中国人寿成绩也不错,平均0.13天(3.12小时)就能完成一次小额理赔。

从表上看出,绝大多数保险公司小额理赔的速度都不慢,像富德生命人寿,小额理赔0.14天(3.36小时);阳光人寿,平均4.4小时就能完成小额理赔;太保寿0.2天(4.8小时);北大方正小额理赔0.25天(6小时)......

至于理赔率方面,2021年的理赔率基本在98%以上,比较低的有人保健康的92%(有可能是好X保的拖累),瑞华健康的94%和国联人寿的96.33%。

获赔率排在第一的是中邮人寿,达到99.95%,排在第二、三位的是渤海人寿和泰康养老,分别是99.71%和99.70%。

实际上从2020年起,各保险公司线上理赔占比逐步提高,比如北大方正,在2020年的理赔案件中,有98.30%是在线上进行理赔,非常方便。

你看,不管是大公司还是小公司,获赔率的差别其实并不大,跟你想象中或者某些代理人口中的说法不太一样吧。

那么,我们买保险,还有必要纠结保险公司大小吗?条款才是最重要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4.投诉量


2021年三四季度,平安人寿、泰康人寿、中国人寿分列投诉量一至三位。然而这个榜单意义不大,毕竟销量大,投诉量随之增大。

数据来源:中国银保监会

要客观反映投诉保险公司运营及服务水平,可以用亿元保费投诉量(每销售一亿元保费的投诉数量)和万张保单投诉量(每销售一万张保单的投诉数量)这两个指标进行排行。

数据来源:中国银保监会
数据来源:中国银保监会

嗯,看来华汇人寿确实问题多多。除此之外,亿元保费投诉量前五位的榜单中,有小公司(中美联泰和北大方正),也有大公司(人保健康和泰康人寿);而在万张保单投诉量榜单中,有中资公司(信美人寿和爱心人寿),也有合资公司(中意人寿和英大人寿)。

因此,保险公司运营及服务水平确实有高有低,但这跟公司大小无关,跟公司性质其实也无关。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二、保险公司十大安全机制


保险公司是在国家金融监管部门依法批准成立的,直接受中国银保监局的监管。消费者所投保的每一份保单,都受到《保险法》的保护,这后面有十大安全机制,从多角度实行监管,在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国内的保险公司都是安全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1.严苛的设立条件


保险公司的设立条件非常严苛,净资产不得低于2亿元,还要求其股东具有持续盈利的能力、声誉良好、近3年无重大违法违规记录等。

第六十八条 设立保险公司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主要股东具有持续盈利能力,信誉良好,最近三年内无重大违法违规记录,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二亿元; (二)有符合本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的章程; (三)有符合本法规定的注册资本; (四)有具备任职专业知识和业务工作经验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 (五)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 (六)有符合要求的营业场所和与经营业务有关的其他设施; (七)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其他条件。

保险公司的设立条件严格,牌照审批程序复杂,即便资产雄厚,也是一证难求。股东不仅要非常有钱,有实力,信誉也要好,行业背景干净,无违法违规记录,对保险更要具有高度的专业性。管理者还要懂经营,建设好公司的管理体系。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2.注册资本雄厚


保险公司的注册资本不能低于2亿元,而且必须是实缴货币。

第六十九条 设立保险公司,其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二亿元。 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根据保险公司的业务范围、经营规模,可以调整其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但不得低于本条第一款规定的限额。 保险公司的注册资本必须为实缴货币资本。

实缴货币意味着注册资本是多少,银行的验资账户上必须有多少。所以这2亿元保险公司成立时就真金白银存在的。而一般的公司注册,都是认缴货币,即使一分钱都没有,都可以通过认缴方式来注册一家公司。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3.经营监管严格


监管会时刻紧盯着保险公司的日常经营,通过让保险公司按时报送财务报表、精算报告等资料,了解保险公司的运作情况。

第八十六条 保险公司应当按照保险监督管理机构的规定,报送有关报告、报表、文件和资料。 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报告、财务会计报告、精算报告、合规报告及其他有关报告、报表、文件和资料必须如实记录保险业务事项,不得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和重大遗漏。

就算是改名字、变更经营场所、更改注册资本等琐碎的事情,保险公司也要告知监管部门。

假设保险公司破产了怎么办?《保险法》规定,如果经营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被依法撤销或者是破产了,必须把持有的人寿保险合同和准备金转让给其他保险公司,假如没有公司愿意接手,监管会强行指定一家保险公司接受转让。

换句话说,原来我们的保单显示保险金是多少,换了家公司照样赔。

第九十二条 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被依法撤销或者被依法宣告破产的,其持有的人寿保险合同及责任准备金,必须转让给其他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不能同其他保险公司达成转让协议的,由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指定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接受转让。 转让或者由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指定接受转让前款规定的人寿保险合同及责任准备金的,应当维护被保险人、受益人的合法权益。

被接管不一定是件坏事。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在经营上出了问题,关键时刻能得到银保监的出手相助;对于消费者来说,银保监(或指定其他保险公司)来帮你维护保单权益,难道不比你自己在那担惊受怕强?

具体案例,比如之前的新华人寿,现在的华夏人寿等等,朋友们可以上网搜一搜。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4.保证金制度


保险公司均需提取保证金,除清偿债务外,不得动用。

第九十七条 保险公司应当按照其注册资本总额的百分之二十提取保证金,存入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指定的银行,除公司清算时用于清偿债务外,不得动用。

假设后续保险公司对注册资本进行增资了,也要从增资的资金提取一部分作为保证金。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5.责任准备金制度


保险公司每收取一笔保费,就会从中提取一部分资金作为准备金,这部分钱是用来履行以后可能会发生的责任,也是保险公司的后盾。

第九十八条 保险公司应当根据保障被保险人利益、保证偿付能力的原则,提取各项责任准备金。 保险公司提取和结转责任准备金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制定。

例如富德生命人寿2020年的责任准备金,合计是2000亿+。

连和泰人寿这样的小公司,也有近35亿。

所以,不用担心保险公司赔不起,它们早就为将来赔多少做好了准备。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6.公积金制度


保险公司除了要提取保证金、责任准备金,还要依法提取公积金,用于以后的发展。

第九十九条 保险公司应当依法提取公积金。

保险公司在每年分配税后利润时,将提取10%列入公司法定公积金,用于提升公司的偿付能力,平滑收益,弥补亏损,保持公司稳健经营。只有当公积金累积余额超过注册资本的50%时,才可以不用再提取。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7.保险保障基金制度


各家保险公司按要求缴纳,由中国保险保障基金有限公司统筹管理,用于向被撤销或宣告破产的保险公司的客户,或接受人寿保险合同的保险公司提供救济。

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第十六、十七条:

第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动用保险保障基金: (一)保险公司被依法撤销或者依法实施破产,其清算财产不足以偿付保单利益的; (二)中国保监会经商有关部门认定,保险公司存在重大风险,可能严重危及社会公共利益和金融稳定的。 第十七条 动用保险保障基金,由中国保监会拟定风险处置方案和使用办法,商有关部门后,报经国务院批准。 保险保障基金公司按照风险处置方案和使用办法的规定,负责办理登记、发放、资金划拨等具体事宜。

历史上,中国保险保障基金曾5次出手帮助濒临倒闭的保险公司。

一个是新华人寿。2006年,新华人寿的董事长关国亮擅自挪用公司资金130亿,导致公司深陷偿付能力严重不足的泥潭。监管动用保险保障基金,购入新华人寿38.815%的股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成功救助新华人寿。2年后,新华人寿经营渐上轨道,保险保障基金将股权转让给中央汇金,并获利12.5亿元。目前新华人寿经营状况良好。

2018年2月23日,因安邦保险集团原董事长、总经理吴小晖涉嫌经济犯罪,以及存在违反法律法规的经营行为,监管(原中国保监会)依法对安邦保险集团实施接管。2019年7月,为剥离安邦保险集团相关资产,由中国保险保障基金有限责任公司、中石化、上汽集团共同出资设立大家保险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获批成立后开始依法受让安邦人寿、安邦养老和安邦资管股权,并新设大家财险,承接安邦财险。2020年2月22日,银保监会结束对安邦保险集团的接管,大家保险集团已基本具备正常经营能力。

另外还有之前的中华联合,现在的华夏人寿和天安人寿,感兴趣的朋友不妨上网查一查,互联网是有记忆的。有了保险保障基金这道防火墙,保险公司想倒闭其实很难的。

2022年1月28日,银保监会发布了《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面向全网公开征求意见,这是自2008年发布第二版《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14年以来的首次修订。

修改的主要内容包括:将固定费率调整为基准费率加风险差别费率、建立财产保险与人身保险保障基金之间的融通机制、强化对违反办法规定的法律责任等。

保险公司允许破产,会有相应的接管程序。但之前一直有人曲意解读说消费型重疾不属于人寿保险,不受保护,不能买;一些“大公司”的业务员会说,xx是小公司,不带身故的产品不受保护,保险公司破产了不能100%提供救助,只能救助80%、90%,不靠谱......

这些被人恶意曲解的地方,新的管理办法给明确下来了!明确了“人寿保险业务”和“人寿保险合同”的范围;明确了保单类型和保单利益人寿保险、长期健康保险、长期意外伤害保险和年金保险都是包含在“人寿保险合同”里的。长期重疾险属于“长期健康险”,无论是否带有身故责任,均符合救助范围;且提供救助针对的是保单受让的保险公司,而不是直接面对消费者。

新的管理办法将会进一步修改完善后依程序发布施行。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8.偿付能力监管


偿付能力是保险公司偿还债务的能力,而所有销售出去的保单需要给付的保险金也就成为了保险公司的债务,或者说是未来的债务。保险公司必须保证自己销售出去的保单在需要给付时,公司有足够的资金。因而,偿付能力就是衡量保险赔不赔得起的指标。银保监会要求,每家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不能低于100%,而且每季度都需要公布在官网上。

一旦低于100%,银保监会就会通过各种方式来提升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比如限制给股东分红啊、增加资本金啊、限制增设分支机构等等。

第一百三十八条 对偿付能力不足的保险公司,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将其列为重点监管对象,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下列措施: (一)责令增加资本金、办理再保险; (二)限制业务范围; (三)限制向股东分红; (四)限制固定资产购置或者经营费用规模; (五)限制资金运用的形式、比例; (六)限制增设分支机构; (七)责令拍卖不良资产、转让保险业务; (八)限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水平; (九)限制商业性广告; (十)责令停止接受新业务

另外,我国目前实施的监管系统是“偿二代”(中国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体系),是全球最严格之一。

中国银保监会公开的资料显示,2021年我国179家保险公司平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32.1%,平均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19.7%。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9.再保机制


所谓再保机制,说人话就是给保险公司上保险。你跟保险公司买了保险,保险公司收取了保费。但保险毕竟是有杠杆的,保险公司担心自己赔不起,于是也给自己买了保险,防止出险了自己赔不起。

第一百零三条 保险公司对每一危险单位,即对一次保险事故可能造成的最大损失范围所承担的责任,不得超过其实有资本金加公积金总和的百分之十;超过的部分应当办理再保险。 保险公司对危险单位的划分应当符合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的规定。

一张保单的理赔,从消费者角度看,都是保险公司赔的,但从风险承担的角度,可能既有保险公司,也有再保险公司。中国保险市场,是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体。针对一些风险较高的情况下,会从中拿出一些保费,给到再保险公司,分担风险,保险公司的发展也会更稳健。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10.资金运用监管制度


保险公司收到保费后,会取一部分用于投资,但具体投资到哪些地方,都被安排得明明白白,基本去向都是比较稳健的:

第六条 保险资金运用限于下列形式: (一)银行存款; (二)买卖债券、股票、证券投资基金份额等有价证券; (三)投资不动产; (四)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资金运用形式。 保险资金从事境外投资的,应当符合中国保监会有关监管规定。


第十五条 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从事保险资金运用,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存款于非银行金融机构; (二)买入被交易所实行“特别处理”、“警示存在终止上市风险的特别处理”的股票; (三)投资不具有稳定现金流回报预期或者资产增值价值、高污染等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项目的企业股权和不动产; (四)直接从事房地产开发建设; (五)从事创业风险投资; (六)将保险资金运用形成的投资资产用于向他人提供担保或者发放贷款,个人保单质押贷款除外; (七)中国保监会禁止的其他投资行为。 中国保监会可以根据有关情况对保险资金运用的禁止性规定进行适当调整。


总之,由于从多角度实行监管,中国境内保险公司都是安全的。对于客户而言,即使保险公司破产,都有一套完整的机制保障我们消费者的权益,人寿保险合同的正当合法的权益都可以得到保护。

所以啊,大家在考虑买保险时,不用操心保险公司大不大、安不安全、赔不赔得起这些问题。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三、常见的认识误区


我们回过头来,看看平时消费者都会有哪些常见的认识误区,


1.大公司风险承受能力更高?


“保险公司的注册资金越雄厚,保费的规模就越高,同时监管的强度就越高。” “当保险公司的利润好时,风险承受能力就强,也就更能为我们提供更好的服务保障。” “把时间推至十年甚至二十年后,大品牌保险公司的抗风险能力以及盈利能力都要更稳健,这样我们才能更放心、更安心。”

不想解释,我们就简单了解一下,从新华人寿、中华联合,到安邦保险,再到现在的华夏、天安,这些被接管的保险公司,在被接管前一些发展历史。

新华人寿早在2003年,年度保费就达171.8亿元;2004年就已全面完成全国性机构网络布局,省级分公司达到34家;2005年总资产超过500亿元,2007年总资产突破1000亿元。

始创于1986年的老牌国有控股保险公司——中华联合,1996年在全国财险公司排名中名列第五,到了2002年,全年承保金额就已达到了1628亿元,实现保险业务收入6.28亿元,被接管前的2008年,资产总额快速扩张至127.95亿元。

2011年是安邦保险的发展巅峰,那个时候它的规模,连中石化都不敢小觑。2016年,安邦总资产最高峰时,达到了恐怖的两万亿元。

华夏人寿在2014年扭亏为盈之后,创造的“华夏速度”至今无人超越。2013年,华夏人寿保费收入为372亿元,位列市场第九;2014年,保费715亿元,上升第七位;2015年,保费1609亿元,跻身前四;2016年,保费1815亿元,蝉联第四;2017年,保费1753亿元,退居第五,但其个险新单标保达到了153亿元,同比增幅超过90%,银保期交211亿元,位居市场第一,当年华夏人寿净利润超40亿元。到了2019年,华夏人寿已经一跃成为当之无愧的保险巨头,其保费收入位列全国险企第4名,仅次于国寿、平安和太保。

与华夏人寿同为“明天系”的天安保险公司,成立于2000年11月,注册资本金145亿元,总资产规模超2036亿元。2019年天安保险荣获中国保险企业竞争力排行榜10强,中国民营企业服务业100强中排名第43。

好吧,这些被接管的,怎么看都不是你们认为的抗风险能力弱的“小”公司。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2.大公司服务更好?


保险公司最有价值的服务是什么?毫无疑问,就是理赔。

“保险作为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商品,大家倾向大品牌的原因之一就是觉得服务好。” “大品牌保险公司成立时间较长,各个部门建设得更加完善,所经营的保险业务也更加广泛和成熟。” “也正因为此,大品牌保险公司基本上全国各地都遍布分支结构,这样给我们提供了更多的便利;而产品数量也众多,能够满足我们的不同需求。” “同时大品牌保险公司对于大额理赔案件不需要层层报批,处理时间更快一些,毕竟我们一旦出险主要诉求就是尽快拿到理赔款。”

不解释,参见本文第一章第3点“理赔难不难?”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3.“小公司”理赔会不会很难?


《保险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申请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后,需及时作出核定;情形复杂的,应当在30日内作出核定。对属于保险责任的,达成协议后10日内,履行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义务。

无论如何,保险公司必须在30天内给出结果,确认理赔后10天内把钱给到位。

不存在大公司就比小公司赔得快的说法。同样,参见本文第一章第3点“理赔难不难?”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4.万一保险公司破产后保单怎么办?


买保险前很多人会问到这个问题,担心公司破产倒闭后,自己的保单会不会成为一张空纸?

保险公司从成立、经营到破产都受到保险法和保监会的双重监管

无论保险公司破不破产,对我们的保单都不受影响。

在中国境内经营保险业务必须严格遵守《保险法》,这部法律是约束保险公司的。不管是中资公司、合资公司还是纯外资公司,更不分大公司还是小公司,都得老老实实接受中国银保监会的统一监管。

保险公司大小对我们实际买保险其实没那么重要,我们买保险更应该多考虑产品的本身以及服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选择保险,买到适合自己的好产品,这才是关键。

你买的每一份保单,都藏着你对保险的认知~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Ps:

买保险,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要轻易买保险,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经济条件、生活习惯等等,通过对不同产品的横向、纵向比较,从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保险。如果搞不清楚保险产品的规则、保障、服务以及保费等方面,不懂得如何选择,请记得向您身边的保险专业人士咨询。

发布于 2022-04-23 23:37

第一、没有最好

每个人对最好的定义都不同,

我认为最好的,你不一定觉得好,

如果真的存在最好公司,那么应该所有人都会投保该家公司,其他公司都会倒闭。

最好与最差我都不知道,因为没有100分的产品,

但帮你挑选90分以上的优秀产品,帮你避开套路我是能做到的。

————————

第二、哪家公司更靠谱?

都靠谱

一般人判断靠不靠谱无非就是几方面:

(1)会不会破产

(2)理赔时效怎么保证

(3)公司大不大

————————

1、从法律安全性

01.保险公司会不会倒闭?

如果担心保险公司倒闭,你真的多虑了。

在中国,保险业是受政府严格监管的行业,保险公司从成立、经营甚至破产(虽然没发生过),都受到监管部门的严管和保障。

虽然《保险法》并没说保险公司不能倒闭,但在中国,保险公司仅存理论上倒闭的可能

共和国历史上也没有发生过保险公司的倒闭。

————————

02.为什么保险业受到严格监管?

众所周知,共和国的首要政治任务是:「维稳」

保险与股市不同,股市是带有投机性质的,股市崩盘国家可以不救,但保险不一样,老百姓买保险的钱都是用于“生老病死”的,如果“生老病死”的钱发生风险,会影响社会稳定和谐,共和国比在坐的各位都更害怕「社会不稳定」。

所以对于保险公司的安全性问题呢,恩.....组织比你更害怕。

————————

03.保险公司真的倒闭怎么办?

虽然说共和国迄今为止还没有保险公司倒闭,我也有「维稳」的觉悟,但假设保险公司破产会怎样?

你能想到的组织都能想到,这方面监管部门早已帮我们未雨绸缪。

总的来讲:保险公司破产,保单有钱赔,也得有人接管;

首先,卖出去的保单有钱赔。

中国保险业是全世界最安全的保险市场,原因是有一个很让人踏实的制度——保险保障基金制度。

什么是保障金制度?

简单来讲:保险保障基金是由保监会(现在已经叫银保监了)、财政部和人民银行共同发起设立的,保险公司从投保人那里收取的商业保险保费,会有很小的比例(约0.05%-0.8%)用来缴纳保险保障基金,2017年底时保险保障基金余额为1125.02亿元,并且不断地在增长。

保障金只有在「必要的时候」才可动用。

这个「必要的时候」,就包括保险公司破产、危机公共利益和金融稳定。

总而言之,就是影响社会和谐的时候,不惜一切代价「维稳」。

保险保障基金这把保护伞,监管部门早早就备上了,在遇到极端小概率事件时,给我们的保单兜底。

其次,保单得人接管。

根据我国《保险法》第87条的规定,保险公司破产,首先要经过保监会的同意,方可由法院宣告。

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破产时,卖过的保单和提前缴纳的保证金,必须转移给其他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如果自己找不到公司接管,保监会会指定保险公司接受。整个过程中,被保险人、受益人的合法权益不会受到影响。

【被接管的案例】

共和国历史上曾经有三家保险公司被接管过,无一例外都是接管后发展更好,而并没有影响原保单的任何利益,这三家保险公司分别是:新华人寿(2007年)、中华联合(2009年)、安邦保险(2018年)。

安邦保险被接管原因跟新华人寿很像,也是董事长犯了事,经济犯罪。

中华联合保险被接管则是因为步子太大巨亏,经营不下去。

这三家公司被接管后,都安全着陆了,没破产反而越来越好,例如新华人寿在2011年完成了A+H股上市,鱼跃龙门,一朝翻身。

————————

2、理赔时效

01.理赔的法条

《保险法》中关于理赔时效的相关规定:

第二十二条:保险事故发生后,按照保险合同请求保险人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时,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应当向保险人提供其所能提供的与确认保险事故的性质、原因、损失程度等有关的证明和资料。保险人按照合同的约定,认为有关的证明和资料不完整的,应当及时一次性通知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补充提供。

第二十三条:保险人收到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的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请求后,应当及时作出核定;情形复杂的,应当在三十日内作出核定,但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保险人应当将核定结果通知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对属于保险责任的,在与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达成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协议后十日内,履行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义务。保险合同对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期限有约定的,保险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义务。

保险人未及时履行前款规定义务的,除支付保险金外,应当赔偿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因此受到的损失。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保险人履行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义务,也不得限制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取得保险金的权利。

第二十四条:保险人依照本法第二十三条 的规定作出核定后,对不属于保险责任的,应当自作出核定之日起三日内向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发出拒绝赔偿或者拒绝给付保险金通知书,并说明理由。

第二十五条:保险人自收到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请求和有关证明、资料之日起六十日内,对其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数额不能确定的,应当根据已有证明和资料可以确定的数额先予支付;保险人最终确定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数额后,应当支付相应的差额。

02.理赔流程与时效

根据以上的案例与《保险法》条款,可以将理赔流程归纳为以下流程图▼:

理赔流程图

在理赔流程中,最关键就是交齐理赔资料。或许很多同学又会问:“如果我们出现已经交齐资料的情况下,理赔时效是否能够保证?各家保险公司的理赔时效有否不同?如果超过规定的理赔时效怎么办?

(1)保险法的规定

保险法第二十三条表述:保险人收到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的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请求后,应当及时作出核定;情形复杂的,应当在三十日内作出核定。

注意:《保险法司法解释二》第十五条也解释了,30天是从保险公司第一次收到理赔资料开始计算,如果中途有补充资料的时间,不计算在30日内。这个补充说明非常必要与合理。

所以,情形复杂的案件30日是没争议的,问题是情形简单的案件“及时”做出核定,及时是多长?

(2)保险公司的规定

这里收录了一部分保险公司产品关于理赔时效的表述,可供大家参考

从以上几家保险公司的条款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公司对于简单案件的【及时】,都是指5日内,这是白纸黑字写进合同的,具有法律效力,因此当保险公司收到我们齐全的理赔资料后,5天内必须做出核定,如果属于情形复杂的案件,也需要告诉我们“这个case很复杂,需要30天之内才能给出核定”,总之5天内必须有回复。
3)超出理赔时效

规定是规定,执行是执行,万一保险公司超过了理赔时效都没履行义务怎么办?如果拖了1年,我这理赔款都几十万,有时间价值的呀。

以前被欺负靠拳头,谁的拳头硬听谁的;现在都是法治社会了,法律才是保护自己的有效武器,用法律武装自己。

保险法第二十三条也有表述:保险人未及时履行前款规定义务的,除支付保险金外,应当赔偿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因此受到的损失。

万一走到法律诉讼的一步,在法院支持理赔的前提下,保险公司除了支付理赔金,还需要支付被保险人或受益人因此受到的经济损失。

这里的“损失”每家保险公司又有不同的定义:

天安: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时期的人民币活期存款基准利率计算。

平安:按照公示利率单利计算,并保证不低于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金融机构人民币活期存款基准利率。

工银安盛、同方全球、新华:表述与保险法一致。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保险法层面,还是保险合同层面,对于理赔时效都是有规定与保障的。小白投保无须因为自己主观上觉得保险公司“小”,就认为其理赔慢;

无论保险公司大与小,理赔时效都是有保证的。

03.关于理赔速度排名

在百度或者各种论坛贴吧上,有些人总喜欢拿保险公司“理赔速度排名”之类搞事请,似乎排名真的能够反映实际理赔速度。这里展示一下那些可疑的排名:

随着牛逼越吹越大,1天已经不能满足您的想象力了,直接“秒赔”,58秒赔付!

墨菲先生真想知道这个“秒赔”是从哪里开始计时的,按照墨菲先生上面对理赔流程的剖析,报案-收单-审核-理赔-到账。

如果这些流程都在58秒或一天搞定,符合逻辑吗?

如果不是,是否有夸大宣传的嫌疑?

表格始终是人做的,墨菲定律“只要是人做的东西,就一定会出错”,对于网络上很多排名,我们要有一定的怀疑精神,起码要符合逻辑才可相信。

每一件理赔都是个案,个案的情况不同,理赔的速度就可能不同。

不要随便相信“我们家公司大、世界500强、上市公司,理赔速度肯定快,一般3天就能理赔......”这些话你就当搞笑听听,别信以为真,还因为这个而去购买某家公司的产品。这样以后多半会后悔的,投保最重要还是看条款、看法律,白纸黑字才是对我们最大的保障,不是所谓的海誓山盟、爱与责任。

04.影响理赔速度的因素

(1)理赔资料是否齐全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理赔速度的前提与关键在于理赔资料是否齐全。如果理赔资料不齐的情况下,让你来回跑几趟医院,这就耽误不少的理赔时间了。

举个例子:病理报告是确诊恶性肿瘤的国际金标准,因此对于恶性肿瘤理赔这块,如果有病理报告的情况下,申请理赔是非常容易的;

但有些恶性肿瘤是没有病理报告的,如肝癌,肝癌多数情况下是没有病理报告的,因为肝组织脆弱,又是人体最大的储血器官,因此临床中很少通过手术确诊。当肝癌申请理赔时,通常通过影像学检查以及生化检查来确诊,例如MR、CT、血液检查等组合检查来确诊。

因此,在没有拿到确诊资料前是不能理赔的,况且等待检查结果也需要一定的时间。

(2)理赔金额的大小

如果理赔金额大,保险公司肯定会重点关注该case,需要有专人去调查与核实;如果小额理赔,核赔人员直接看理赔资料就能给出结论。

例如重疾险:10万保额与100万保额,正常情况下肯定10万保额理赔的速度要快。

▲例如上图2016十大理赔案例中,平安的赔付:

(1)意外导致残疾,赔付1410万保额,需要“经过反复核查确认案件属实”,而最终赔付;

(2)游泳意外身故,赔付1175万保额,需要“经公司调查核实,明确意外事故属实”,而最终赔付。

(3)案件的复杂程度

对于复杂的理赔案件,如果再加上大保额,理赔的速度肯定相对更慢。如果案件简单、保额小,甚至可以立即结案。

(4)出险时间

如今的重疾险、寿险、医疗险,都有相对的疾病等待期,一般是90天或者180天。

举个例子:

小明刚过疾病等待期,第91天就罹患重疾;

小菲投保5年后,不幸发生罹患;

小明与小菲哪个更快获得理赔?显然是小菲更快。

相比投保2年后出险的客户,刚过等待期就出险的客户,保险公司会重点关注防范该客户的道德风险,是否存在逆选择。

(5)核赔人员经验

遇到老司机与新手还是不一样的,如果核赔员经验丰富,理赔速度就会更快;如果核赔人员是新手实习,耐心等待即可。毕竟都有理赔时效的保证。

————————

3、保险公司大与小

很多人会拿保险公司的三项指标作为判断一家保险公司大与小的标准,

分别是:保费收入、注册资金、偿付能力

针对这三项,我用笨方法一家家保险公司统计,得出一下资料;

01.各保险公司保费收入

最近,银保监公布了2018年度91家人身保险公司的原保费收入,从前保险市场只有“老五家”,在当时粥多僧少的历史环境下,凭借先发制人沉淀了一大批原始客户;

而如今的保险市场并没有朝着垄断的方向走,相反走向百花齐放的局面,不少锐意进取的保险公司凭借产品差异化和特色服务在保险市场取得了一席之地。

02.各保险公司的注册资金

因为一些保险集团是分为:人寿保险公司、财产保险公司、健康保险公司、养老保险公司,这里只整理人身保险公司注册资金,财产保险公司则不做数据整理。

从表格中的注册资金可以知道:很多没听过的保险公司并不能称为“小公司”。

你听过的保险公司可能只是广告做得比较多,广告做得多并不能判断公司的大与小,广告做得多并不能判断产品的好与坏。

03.偿付能力排名

根据最新2019年第一季度各保司公布的偿付能力报告,我帮大家整理了83家人身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排名:

Q:偿付能力是否越高越好?
A:并不是

首先,偿付能力与保司成立时间有关。从偿付能力的排名可以看到,前五名都是一些名不见经传的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都超过1000%,但这些公司的保费收入少得可怜;原因在于这些保司成立时间不长,都刚刚完成注资,新单量极少,所以偿付率高到离谱。

第二,偿付能力与产品性价比有关。通常锐意新晋的保险公司,为了能从老牌劲旅(国寿、平安、太保、太平、新华、泰康)手中抢夺市场,它们会推出「更优势的产品」,通俗来讲就是保费更低、保障更多的「高性价比」产品,以此来扩大市场占有率,获得更多的保费收入,得到更多的客户。而每一张保单对于保司来讲都属于负债,产品性价比越高负债越多,所以高性价比的产品结构会直接降低保司的偿付能力。

第三,偿付能力与公司发展阶段有关。初创的保司因为市场占有率低,偿付能力高;为了扩大市场份额,保司以高性价比产品来打天下,导致偿付能力降低,有时会逼近监管红线;随着一家保司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大,客户越来越多,经营策略也转入防守阶段,这时,高性价比产品的比例会越来越少,以维持保司的合理利润以及长久健康的发展,最终偿付能力走向稳定。

综上所述,偿付能力是一个变动值,也并非越高越好。一方面,高偿付能力某种层面意味着该家保司的产品性价比较低;另一方面,市场占有率稳定的保司偿付能力也较为稳定,而那些具有野心、魄力、进取的保司会牺牲一段时期的偿付能力来换取市场;

04.股东背景

前面列举了判断保险公司大与小的其中三项重要因素:【保费收入】、【注册资金】、【偿付能力】,有些细心的小伙伴会发现,中资险企无论在保费收入还是注册资金的方面上,平均都比中外合资险企要好,是否说明中资险企比较大,中外合资险企比较小?

当然不是。

中资险企一般产品都比较强势,发展比较快,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比中外合资险企要大,但实际上中资险企的股东不少都是民营企业,他们本身并没有保险管理的经验,而且控股股东容易发生变化,这些股东到底是想靠保险公司来赚快钱还是真的想立足于保险行业长久发展很难说。

相反,中外合资险企的中方股东一般是国企,国企稳定性毋庸置疑;外方股东一般是有长久历史的外国保险公司,有着丰富成熟的保险管理经验;中外合资险企虽然产品没有那么强势,但服务品质更好一些,关键是他们真心长期立足保险行业来做经营的,加上外国人的性格相对慢热一些,所以导致中外合资险企发展速度上稍逊于中资险企。

编辑于 2022-01-08 16:22

我们买保险,首先应该关注的并不是保险公司,而是保险合同。

比如大家熟知的保险公司,不会因为你是它的客户,就不顾条款直接理赔给你,毕竟保险公司是盈利机构,条款才是硬道理,白纸黑字写在合同里的,才是我们实实在在的保障。

具体选择哪一家保险公司,需要根据自身情况来看。

像昆仑健康、复星联合这种,主要通过线上渠道成交的保险公司,保障力度可能不是最好的,但保费相对便宜,性价比比较高,适合刚刚毕业工作,手头紧张,身体没啥小毛病的年轻人。

中国人寿、平安人寿这种保费一般偏高,责任也不算最好的,但适合一些更看重品牌知名度的人群。

像中意、中英、工银安盛等合资品牌,虽然很多人没有听说过,但他们股东背景比较强大,可以兼顾服务和产品的保障责任,适合既看重产品价格,也看重产品服务的人群。

编辑于 2021-12-04 2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