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人物
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之人物?

关注者
41
被浏览
39,098

32 个回答

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唯一可称之为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人物:毛泽东!

发布于 2024-02-09 22:20

孙中山,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民主共和。

毛主席,彻底铲除了列强买办,让中国人站了起来。

发布于 2023-08-09 20:26

抗日战争时期,重庆及大西南后方受到直接军事威胁的有两次,1943年“鄂西会战”的石牌要塞保卫战貌似危险,其实日寇第11军并无深入川东的计划,胡琏有惊却必然无险;但鬼子1942年的强渡怒江却是来真的,昆明差点遭受灭顶之灾,就这一层来说,宋希濂将军的“惠通桥之战”真正可谓“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第36师师长时)


真正了解大西南地理的答友应该清楚,云南的安全是保证大西南稳定的极重要因素,解放战争后期西南国民党军的迅速溃败,与卢汉起义关系甚大,因为西南再无退路。所以抗战时期,重庆政府对云南的防御是特别重视的,昆明一旦沦陷,云南自然不保,则日军可居高临下直取四川。


1942年前后,驻扎云南的中国军队除龙云的少量留守滇军之外,还有20万黄埔系精锐部队,即关麟征的第15集团军和正在组建由杜聿明暂领的“中国远征军”,包括第5军、第6军、第66军。关麟征部队远在滇南,其任务是与侵入越南的日军对峙,1942年3月,当中国远征军踏出国门进入缅甸作战,云南腹地一下子空虚起来。



中国远征军第一期作战经过不再赘述,其结果是先胜后败,日军切断了他们回师祖国的必经之路腊戌,杜聿明率第5军和第6军主力只好撤入野人山,于是滇西地区的中国军队兵败如山倒,跟踪追击的日军如入无人之境,第66军张轸残部的抵抗毫无效果。至1942年5月3日,日军前锋第56师团攻陷中缅边境城市畹町,5月4日占领龙陵,随即兵分两路,一路向腾冲攻击前进,一路直扑怒江。

怒江,是一条嵌入西南横断山脉的激流,它把滇西和云南内陆切成两半,汹涌的河水上方仅有一座钢索桥“惠通桥”,也是这条天堑上的唯一通道。在此之前,日军大本营已给缅甸第15军发来电报:“大本营希望不失时机,更加扩大第15军的战果,确立积极向重庆进攻的姿态”。

于是日本鬼子如发疯一般向前推进,5月5日,先头部队到达惠通桥边,设若怒江被日军突破,则保山危矣、昆明危矣、重庆危矣、西南危矣!



(远看惠通桥)


1942年5月4日深夜,蒋介石紧急电联新上任的昆明警备司令兼第11集团军总司令宋希濂,要求他不惜一切代价阻止日军过江,然而由于时间仓促,宋希濂手头根本无可用之兵。理论上他的集团军下辖第66军、第71军和预备第2师,但其中第66军新败根本溃不成军,第71军的两个师刚从四川动身,昆明附近的预2师远水不解近渴,更要命的是,从惠通桥到昆明的公路线上,仅有一个维持交通的宪兵团,局势千均一发。

幸亏宋希濂的老部队第71军第36师启程较早,先头部队已达大理以东的祥云地区,宋希濂立刻以军令征用周边地区所有汽车,运送李志鹏的36师火速增援惠通桥,宋希濂本人将昆明防务移交54军黄维后,5月5日即动身前往保山设立指挥部,这是一场与时间竞赛的生死救援。



(宋希濂在临时指挥所)

1942年5月5日上午,日军便衣队混入逃难的中国军民当中试图夺取惠通桥,由于意外开枪惊动了正在桥东指挥的中国远征军工兵指挥官马崇六,他毫不犹豫地下达了炸桥的命令,桥上的车辆、难民和混入的日军随着断桥一起堕入激流,战争就是这么残酷。日军立即派遣一个混编大队,用橡皮艇强渡怒江并成功登岸,最后的时刻来临了。

天佑中华,曾经的德械第36师第106团的两个先头连,几乎与登陆日军同时到达怒江东岸,双方发生激战,该团主力傍晚赶到战场后随即展开反击,歼灭半数日军并占据东岸高地,但仍有500多名日军在西岸重炮的掩护下死战不退。

5月7日凌晨,宋希濂冒着敌机轰炸赶到江边,调集已经赶到的第36师第107、108两个团全部,对残余日军发动总攻击,血战经日,只有40多个鬼子乘艇逃离,余皆就歼。



美国志愿航空队“飞虎队”也及时赶来,在狭窄的怒江峡谷中穿梭扫射轰炸,摧毁了大批日军的坦克装甲车辆、准备架设浮桥的设备器材,不但为增援怒江防线的第11集团军其他部队争取了时间,也极大震慑了日军继续强渡或架桥的决心,到5月10日前后,宋希濂所部在怒江东岸完全展开并占领阵地,与日军隔江形成对峙,挽狂澜于既倒!


有资料显示,怒江危急之时,蒋介石已在重庆召开紧急军事会议,拟定一旦怒江不保、四川和西昌又失,则国民政府将迁都兰州,而宋希濂的千里就援,绝对是扶大厦之将倾的壮举。抛开政治立场,历史应该记住:

在1942年5月初的那几天里,宋希濂将军、第71军第36师的官兵们、飞虎队队员们的英勇无畏,他们,改写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

编辑于 2023-11-01 07:49

人类进入历史新纪元,如果没有他,中国就是墨西哥、菲律宾、利比里亚,唯独不是现在的中国!

发布于 2023-08-09 22:38

大汉丞相曹孟德

在三国历史中,很多人物都是白手起家,靠着坚持不懈的理想而奋斗,比如——大汉丞相。
很多人误以为丞相是靠着父亲的钱起家的,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因为丞相起事靠得是自己多年的积蓄,以及靠魅力征服的天使投资人们。
丞相履历:
弃官后——典军校尉——遂改易姓名逃出京师——散家财,合义兵陈留起兵——阵斩兖州刺史刘岱(2年后)
曹操开局:散家财,合义兵,打拼2年才获得兖州
丞相开局资源统计:
1、曹操起事未得到父亲支持,未得到一分钱家里的雄厚财富
《后汉书·曹腾传》:及子操起兵,不肯相随,乃与少子疾避乱琅邪,为徐州刺史陶谦所杀。
2、曹操用典军校尉这几年的积蓄为基础,四处找投资人,散家财,合义兵
《三国志》:太祖至陈留,散家财,合义兵,将以诛卓

这解决了2个问题
1、丞相为什么要起事?
因为要匡扶汉室,诛杀董贼
2、丞相起事有什么资源?
父亲曹嵩不同意,一分钱没给,丞相靠自己的积蓄和理想起事,这个理想就是——匡扶汉室,诛杀董贼,守护家国,保护百姓。
这让我想起了我国建党,也是依靠理想——共产主义,把老百姓团结起来,推翻三座大山。

再看看起事之前的曹操,大家就知道心怀理想,励精图治,匡扶汉室是怎么来的
熹平三年(174年),年仅19岁的青年曹操仕途开始了,不久后任洛阳北部尉。
太祖除洛阳北部尉。初入尉廨,缮治四门,造五色棒,悬门左右各十馀枚,有犯禁者,不避豪强皆棒杀之。后数月,爱幸小黄门蹇右叔父夜行,则杀之,京师敛迹,莫敢犯者。近习宠臣咸共疾之,而不能伤。
年轻的曹操,不避豪强棒杀蹇右叔父,从此京师敛迹,莫敢犯者。
天啊,这是在搞依法治国啊!
天啊,这是在搞依法治国啊!
天啊,这是在搞依法治国啊!

这可是东汉末年,谁敢信?就已经有了依法治国的思想,青年曹操是何等的人物?竟然可以超越时代提出如此先进的思想?
依法治国的(老)十六字方针,内容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党的十八大提出依法治国新十六字方针的内容是: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1、涵盖了从立法到守法的全过程,而且富含法理。
2、新十六字方针的出台,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能够以史为鉴,准确把握中国发展趋势,坚定法治信念,坚持建设法治国家的目标不动摇。
3、“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提出,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高贵品质。
4、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四者之间是四位一体、不可分割的关系,只谈其中一点而不及其余,都是不科学、不全面的。

当然,青年曹操的依法治国思想,有其时代局限性,但是那个时代就提出了依法治国的雏形,实在是难能可贵,更可贵的是坚持雏形一路前进,不畏豪强,棒杀权贵。达到从此京师敛迹,莫敢犯者的效果。青年曹操真是一个出色的理想主义者。

时间来到了黄巾起义,黄巾军是古代著名的农民起义。有人要问了,为什么思想先进的曹丞相要镇压农民起义?
因为丞相虽然思想先进,毕竟有其局限性,丞相的理想是——匡扶汉室,拯救百姓。黄巾起义的理想是——推翻汉室,这两者互斥,所以丞相虽然心系百姓,缺只能拨乱反正,试图用一己之力拯救乱世。

曹操时任骑都尉,与众人一起大破颍川黄巾军,拿了数万人头,凭借军功生子济南相。再看看曹操的治理能力
《三国志武帝纪》: 迁为济南相,国有十余县,长吏多阿附贵戚,赃污狼藉,于是奏免其八。长吏受取贪饕,依倚贵势,历前相不见举;闻太祖至,咸皆举免,小大震怖,奸宄遁逃,窜入他郡。政教大行,一郡清平。

曹操治理前:长吏多阿附贵戚,赃污狼藉,于是奏免其八。长吏受取贪饕,依倚贵势,历前相不见举
曹操治理后:政教大行,一郡清平。
原本的贪官污吏一听到曹操来了,吓得咸皆举免,小大震怖,奸宄遁逃,窜入他郡。青年曹操就这样一个人用理想对抗冰冷的世界,用自己的理想之火温暖周围小小的一郡,但这火苗太小太小了,青年曹操想温暖的是整个汉室,整片汉土,整群汉人。

但当权者的冷酷,慢慢浇灭了青年曹操火热的心,青年曹操托病回乡,黑暗的汉室刚点亮的火苗熄灭了。


中平五年(188年),火光再次照亮,又倏然熄灭。青年曹操因其才能再次担任典军校尉,仅一年后董卓,进京了,汉室遭遇了有史以来第二大的黑暗时光
《资治通鉴》汉纪:汉纪五十一:是时,洛中贵戚,室第相望,金帛财产,家家充积,卓纵放兵士,突其庐舍,剽虏资物,妻略妇女,不避贵贱。人情崩恐,不保朝夕。
更可恶的是,董卓居然纵容爪牙董承、董旻、董璜等胡作非为,残害汉室!
《三国志·董卓传》注引《献帝起居注》:“近董公之强,明将军目所见,内有王公以为内主,外有董旻、承、璜以为鲠毒。
王夫之:董承者,与乱相终始,无定虑而好逞其意计者。
蔡东藩:李傕郭汜,贼也;张济杨奉董承,亦无一非贼;至如李乐韩暹胡才,则固以贼自鸣,更不足道矣。
可悲的是董承霍乱汉室,在今天的互联网上居然摇身一变,成了大英雄,大忠臣,当真可笑。只能不学无术之季吹太多,扰乱视听浑水摸鱼,以达到季吹不可搞人的目的。

话说回来,由于董卓的残暴,青年曹操终于开始不靠父亲的积蓄,散家财,合义兵,为了心中的理想匡扶汉室,消灭董卓,展开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这让我想到了我们伟大的领袖——教员,为了自己理想,为了拯救百姓,消灭日军和腐朽的国军,投身革命,最终创造了一段伟大的,波澜壮阔的历史!

曹操和教员,就好像不同时代的两个人,他们有激情,有能力,有理想,有傲骨。
曹操在创业初期,屡战屡败,百折不挠,灭袁绍、征袁术、伐刘表、驱季备、杀吕布、降张绣、复西凉等,历经千难万险,最终统一北方,让汉室有了延续的希望。
教员在创业初期,军队也屡次建军失败,但百折不挠,英勇抵抗日军,组织敌后游击队,打持久战慢慢消耗日军。以1分力量对抗10倍于己的国军,最终解放中国大陆。

两人惊人的相似,也都有遗憾
教员解放了中国大陆,唯独没有解放台湾,蒋介石祸害一方百姓
丞相解放了北方疆域,也没有解放蜀国,季备祸害一方百姓

很多季吹说,曹操年轻时候很好,后面理想没了,野心大了!
其实丞相终其一生没有改变理想,都只是想简简单单的当一个护卫汉室的丞相,后面升任王位,那是献帝给的,又不是丞相抢来的,虽然丞相有抢的能力。

读到这里,这句话突然就能理解了
教员:我和曹操的心是相通的
因为丞相即教员,教员即丞相,是不同年代的同一群理想主义者!

最后说说为什么有这么多丞相黑
很多季吹一上来就说曹操屠城、残害百姓、残害帝后。这都是断章取义,或者截取一些对丞相怀有敌意的史料。
对丞相怀有敌意的史书无外乎
魏晋世语
曹瞒传:看名字就知道不可信
后汉书:自带立场,黑曹部分不可信
陈琳檄文:可信度几乎为零
汉晋春秋:著名历史发明家,疑悉凿齿所自造也

对丞相屠城的反驳:
丞相仅仅屠过徐州部分地区,屠杀1万人,还是在丞相父亲曹嵩被冤杀,盛怒失去理智的情况下
《三国志》:初平四年,太祖征谦,攻拔十馀城,至彭城大战。谦兵败走,死者万数,泗水为之不流。谦退守郯。太祖以粮少引军还。
万数为1万人,证据如下:万余、万计和万数在陈寿笔下皆指代1万人左右
石亭之战陆逊传和周鲂传分别用了万余和万计。
因驱走之,追亡逐北,径至夹石,斩获万余
鲂亦合衆,随陆逊横截休,休幅裂瓦解,斩获万计。


其余屠皆为攻克,证据如下:
坚薨,盖随策及权,擐甲周旋,蹈刃屠城。
这句话出自三国志,可以自己查
1、孙坚死后,黄盖跟随孙策和孙权,披甲与敌军交战,踏着兵刃屠杀城中百姓
2、孙坚死后,黄盖跟随孙策和孙权,披甲与敌军交战,踏着兵刃攻克城池

哪句话的翻译是正确的?屠在陈寿看来到底是屠杀,还是攻克?一眼便知


对丞相残害百姓的反驳:
丞相治理下,国泰民安,百姓安乐,证据如下:
数年中恩化大行,百姓乐其政,流民越江山而 归者以万数。於是聚诸生,立学校,广屯田,兴治芍陂及茄陂、七门、吴塘诸堨以溉稻田,官民有畜。
边境肃清,百姓布野,勤劝农桑,令行禁止
于是魏武遣谒者仆射监盐官,移司隶校尉居弘农。流人果还,关中丰实。
镇合肥,广屯田,修芍陂、茹陂、七门、吴塘诸堨,以溉稻田,公私有蓄,历代为利。
修守战之具,堨汝水,造新陂,又通运渠二百余里,所谓贾侯渠者也。
夷虏大小,莫不归心,诸叛亡虽亲戚不敢藏匿,咸悉收送。于是野居晏闭,寇贼静息。
招乃简选有才识者,诣太学受业,还相授教,数年中库序大兴。
河右少雨,常苦乏谷,邈上脩武威、酒泉盐池以收虏谷,又广开水田,募贫民佃之,家家丰足,仓库盈溢。
然后率以仁义,立学明训,禁厚葬,断淫祀,进善黜恶,风化大行,百姓归心焉。西域流通,荒戎入贡,皆邈勋也。
这就是丞相治理的结果,岂容宵小污蔑!

对丞相残害帝后的反驳:
首先问几个问题
1、丞相可有废帝?奸臣董卓可是废立皇帝的
2、丞相可有发动某某事变?奸臣司马懿发动了高平陵事变
3、丞相可有篡位或者自立?袁术可是自立皇帝
4、丞相可有烧皇宫?三月丙寅,李傕胁帝幸其营,焚宫室。
5、丞相可有让皇帝冒着生命危险?郭汜攻李傕,矢及御前
6、丞相可有逼迫皇帝?郭汜使其将伍习夜烧所幸学舍,逼胁乘舆
7、丞相可有让皇帝暴露在荒野之外?壬申,幸曹阳,露次田中
8、丞相可有让皇帝饥乏?是时,宫室烧尽,百官披荆棘,依墙壁间。州郡各拥强兵,而委输不至,群僚饥乏,尚书郎以下自出采稆,或饥死墙壁间,或为兵士所杀
那丞相在干什么?
1、收复汉土,征陶谦,伐袁绍,驱季备,灭吕布,收张绣,复西凉等等,一辈子东征西讨,就为了汉献帝可以多管理一点点的领土,往往就要付出几年的代价。
2、抓民生,这点在我上面文章有详细提及
3、兴皇室,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汉献帝,开枝散叶,为汉室做出贡献
在丞相做了这些事情之后,汉献帝在干嘛?
1、感激,给丞相加官进爵,给到加九锡的高规格待遇(隔壁季亮吵着闹着要加十锡),因为丞相配得上。人家汉献帝不是迂腐的人,什么老祖宗的狗屁规定(非刘不王狗屁规定),刘协可不是因循守旧不善变通的人
2、杀了奸臣董承,董承是董卓的心腹,董卓死后丞相救了汉献帝刘协,你说对汉献帝来说,董卓残暴痕迹未消,刘协怎么可能和董承之类同流合污?要发布什么狗屁衣带诏杀丞相?
《三国志·董卓传》注引《献帝起居注》:“近董公之强,明将军目所见,内有王公以为内主,外有董旻、承、璜以为鲠毒。”

所以我看这段后汉书的描写都想笑,还能再假一点吗?
董承是董卓的鲠毒,献帝会和董承合作?
董承是董卓的鲠毒,献帝会和董承合作?
董承是董卓的鲠毒,献帝会和董承合作?

《后汉书献帝纪》:五年春正月,车骑将军董承、偏将军王服、越骑校尉种辑受密诏诛曹操,事泄。壬午,曹操杀董承等,夷三族。……曹操与袁绍战于官渡,袁绍败走。
《后汉书·董卓列传》帝忌操专逼,乃密诏董承,使结天下义士共诛之。承遂与刘备同谋,未发,会备出征,承更与偏将军王服、长水校尉种辑、议郎吴硕结谋。事泄,承、服、辑、硕皆为操所诛。
真相:董承自说自话,自导自演,自称受了帝衣带中密诏,联合了反贼季备等一票人反对丞相,然后给献帝发现了,诛杀奸臣董卓的同伙——董承
《三国志武帝纪》:备之未东也,阴与董承等谋反,至下邳,遂杀徐州刺史车胄,举兵屯沛。遣刘岱、王忠击之,不克。五年春正月,董承等谋泄,皆伏诛。
《三国志先主传》:献帝舅车骑将军董承辞受帝衣带中密诏,当诛曹公。先主未发。
《资治通鉴》:初,车骑将军董承称受帝衣带中密诏,与刘备谋诛曹操。
3、献帝杀了奸后伏皇后,因为伏皇后挑拨君臣关系,外戚干政是大忌
看了以上论证,相信大家对后汉书的史料有了一个认识,后汉书基本都是在黑丞相,史料不客观。给大家一个建议,在回答中但凡看到用后汉书作为史料的,见一个踩一个,全都是史盲,后汉书黑丞相的史料没有任何意义
后汉书的三国史料是没有任何价值的,比如这段编造屠城史料,把“死者万数”改成“凡杀男女数十万人”
真正的史料再此:
《三国志 · 武帝纪》:十一月,汉皇后伏氏坐昔与父故屯骑校尉完书,云帝以董承被诛怨恨公,辞甚丑恶,发闻,后被黜死,兄弟皆伏法。
可以看到,伏皇后挑拨汉献帝和丞相之间的关系,辞甚丑恶。人家曹操为你汉家打江山,你一个皇帝老婆毫不知足,还要挑拨,岂有不杀之理?问题来了,谁杀的?
原文“发闻,后被黜死”,能杀皇后的只有皇帝有这个权力,如果是丞相杀的,肯定会明写“曹公发闻,后被黜死”,否则会惹人歧义。而且陈寿为晋国办事,断无帮丞相隐瞒之理,所以唯一的可能是,被汉献帝发现了皇后挑拨自己和丞相的关系,一气之下杀了皇后。所以丞相没有杀,是汉献帝杀的,因为伏后作死干政,外戚干政是大忌。

所以综上所述:丞相对东汉是绝对的忠臣,献帝给什么官,是献帝给的,不是丞相拿刀架在献帝脖子上抢的。事实上献帝是丞相的女婿,丞相的两个女儿都和献帝关系很好,至于后来献帝让位给曹丕,又关丞相什么事?关曹丕什么事?献帝怎么处置他的国家,臣子们听着就行了啊。

丞相依法治国的具体措施考据

大家都知道,在三国时期,汉丞相实行依法治国的治国策略,但是具体举措很少有人考据,今天就特来考据一番。

下面请出我们的大汉丞相诸葛亮,看看有哪些依法治国的史料?

《三国志 法正传》:先主以正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外统都畿,内为谋主。一餐之德,睚眦之怨,无不报复。或谓诸葛亮曰:“法正於蜀郡太纵横,将军宜启主公,抑其威福。”亮答曰:“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於肘腋之下;当斯之时,进退狼跋,法孝直为之辅翼,令翻然翱翔,不可复制,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邪!”

法正明明纵横不守法,到处报复别人,诸葛亮是这么依法治国的?

拿错史料了,再来!

三国志 后主传注引《魏氏春秋》载:初,益州从事常房行部,闻褒将有异志,收其主簿案问,杀之。褒怒,攻杀房,诬以谋反。诸葛亮诛房诸子,徙其四弟於越隽,欲以安之。

什么?诸葛亮杀死无辜的人,仅仅为了平息别人的怒火?诸葛亮是这么依法治国的?

又拿错史料了!啊不对,是请错主角了!下面有请本文真正的主角登场:大汉丞相曹孟德

《文心雕龙.论说》:魏之初霸,术兼名法。

曹操的治国思想就是依法治国,这思想也是我国古代依法治国的首创。

曹瞒传曰:太祖除洛阳北部尉。初入尉廨,缮治四门,造五色棒,悬门左右各十馀枚,有犯禁者,不避豪强皆棒杀之。后数月,爱幸小黄门蹇右叔父夜行,则杀之,京师敛迹,莫敢犯者。近习宠臣咸共疾之,而不能伤。

这记载出自对曹丞相非常不友好的曹瞒传,所以可信度非常的高,这说明了以下三点:

1、守住法律底线:处罚有犯禁者

2、不畏强权:不避豪强皆棒杀之

3、弘扬法治精神:京师敛迹,莫敢犯者


曹丞相之所谓被称为治世之能臣,就是他说坚持的法治精神。有季吹要说了,啊不对,人家就是夜行就要杀了?不是滥用职权?

不,宵禁是一项古老的社会制度,从周朝开始,半夜游荡就是要被打屁股的。从周到秦又到汉,法律是愈发严格,以至于汉末有人在京城违反宵禁是非常严重的,要杀头的罪名。

晨行,半夜游荡,由“司寇氏”斟觉杖刑。——《周礼·秋官司寇》
《旧唐书·本纪卷十四(顺宗 宪宗上)》:“中使郭里旻酒醉犯夜,杖杀之。

所以,棒杀小黄门蹇右叔父,是有法可依的,怪只能怪汉代的律法过于严苛,曹丞相后来也做了很多改革。

《魏志》曰:卢毓,字子家,涿郡人也。崔琰举为冀州主簿。时天下草创,多逋逃,故重士亡法,罪及妻子。亡士妻白等,始适夫家数日,皆未与夫相见,大理奏弃市。毓驳之曰:"夫女子之情,以接见而恩生,成妇而义重。

适逢战乱,当时的法律较为严苛,卢毓就站出来为妇女说话,可见在汉魏统治下,言论是比较开放自由的,老百姓总体的幸福指数是较高的,所以大家都敢说话。曹操见到了这种情况,于是就改革了法制:

《晋书刑法志》:又嫌汉律太重,故令依律论者听得科半,使从半减也

曹操本人是很注重以仁义治国,依法为先的先进理念:

《三国志·魏书·韩崔高孙王传》:夫治定之化,以礼为首;拨乱之政,以刑为先。是以舜流四凶族,皋陶作士。汉祖除秦苛法,萧何定律。掾清识平当,明于宪典,勉恤之哉!”

徐州名士陈珪就说过,曹操能拨平凶慝,依仗的就是依法治国理念:

三国志·魏书·董二袁刘传:曹将军神武应期,兴复典刑,将拨平凶慝,清定海内,信有徵矣。

曹操的法制创新:科

首先曹操始制“科”,张建国著《帝制时代的中国法》肯定滋贺秀三先生的说法认为汉无科,其次肯定了“科”的出现对这段历史时期法律制度的影响居于首位。
晋志载:“删约旧科,傍采汉律,定为魏法”,汉律仅为旁采,是以旧科为基础来删约。科作为一种独立性的临时法典,它的出现原因有以下几点一为汉律的芜杂,自西汉中期以来,汉律注家无数,“合二万六千二百七十二条,七百七十三万二千二百余言,言数益繁,览者益难”几至“文书盈于几阁,典者不能遍睹。”,故曹操需要一种简明扼要,切中实际的法典,于是“制新科下州郡”。
这一思想为魏晋法律发展起到了较大的影响,曹睿定《魏律》,便废诸家注,仅用郑注。之后司马炎定《泰始律》“蠲其苛秽,存其清约,事从中典,归于益时”,在汉、魏晋之间,由芜杂至简洁起到了转折的作用。
魏、晋法律的名理学化,玄学化,使得中华法律体例巨大转变发生在魏晋,并深刻影响了东晋南朝及北朝隋唐的法律。期间虽亦有杰出法典,但体例结构方面,并不脱离魏晋法律框架。
《律疏议序》:魏因汉律。为一十八篇,改汉具律为刑名第一。晋命贾充等增损汉魏律为二十篇,于魏刑名律中分为法例律。宋齐梁及后魏,因而不改。爰至北齐,并刑名法例为名例。后周复为刑名。隋因北齐,更为名例。唐由于隋,相承不改。
此外,张建国先生根据魏十八篇外再无单行律,律外无律,律与令的界限已经分明,律为刑法典,令按事分类整理为令典,魏令已经相当规范化。
如果说隋唐法律是一座巍峨的大厦,魏晋法律则是奠定这座大厦的基石。

节选: 请问曹操在中国法制史上留下哪些影响?,作者:醉不成欢惨将别

可以说如果古代法学思想有质的突破,就是从大汉丞相曹孟德开始,别看曹操生活在近2000年前,他的法治思想比很多现代中国人还先进。

什么“季汉粉说季汉是魏晋南北朝唯一的光,没有季汉,这只是个充满血腥,战乱的时代罢了”,什么“有一诸葛,已可使三国照耀后世,一如两汉。”我看了都想笑,这些“光”留下些什么?蜀科虐民?直白剥削?男战女运?永不免税?

这两朵“光”加在一起,还不如曹丞相的一个依法治国来的亮。

程树德先生考证“唐律于名例之首,列答杖徒流死五刑,明清诸律因之,其制始于曹魏”

程树德:中国当代法律史学家
程树德(1877年~1944年),著名法律史学家。字郁庭,福建闽侯(今福州)人。程树德先生曾获举人功名,后留学于日本,毕业于日本法政大学法律科,回国后通过留学生授职考试,赐予法政科进士出身,授翰林院编修。其后,历任国史馆协修、法典编纂会纂修、福建法政学堂教务长、留美生考试襄校官、法官考试襄校官、国务院法制局参事和帮办、北京大学、北平大学法学院、清华大学政治系讲师和教授等职。一生主要从事国际法、宪法、中国法制史研究。


曹丞相还有一个重要的法治思想:不赦有罪之人

陈俊强先生在《魏晋南朝恩赦制度的探讨》中提到,两汉赦宥之多,平均两年不到就赦免一次,发展到桓灵时期达到最高峰,几乎一年一赦,然而到了汉末出现了一次逆转,在曹操主导下的汉朝,竟然历经二十余年未曾赦免一次,可谓两汉未有之局。

古代往往会搞什么大赦天下,特别是汉末,搞的那叫一个起劲。罪犯顶多被关押一年,然后就被放出来继续危害社会。而曹丞相看到了这个弊端,所以仅仅只在册封王后的时候,赦免过死罪,但没有把罪犯放出来。

《三国志》:二十四年,拜为王后,策曰:“夫人卞氏,抚养诸子,有母仪之德。今进位王后,太子诸侯陪位,群卿上寿,减国内死罪一等。


曹操一生都在搞创新,搞法制,提高百姓的民生。

另一边的两朵“光”一生都在搞抄袭:比如第一朵“光”抄袭魏科,搞了个不伦不类的蜀科,专门虐待百姓。

《资治通鉴》诸葛亮佐备治蜀,颇尚严峻,人多怨叹者。
《条亮五事》:亮刑法峻急,刻剥百姓,自君子小人咸怀怨叹

另一朵“光”抄袭什么屯田,抄袭什么不赦,抄袭到最后不装了,直接化身为恶魔,成为蜀国百姓在12年+30年两代领导人的统治下,经历了20年战乱的元凶。


真正的光,不需要掌声,他们的制度会悄悄的改变国家,启蒙国民,造福人类。

虚假的光,天天夸年年夸,但就是无一制度流传后世。

陈寿、傅玄、郭冲、孙盛、习凿齿、范晔、司马光等史学家大吹特吹,但为什么他们就是

不写任何一条政令

不记任何一句朝堂对话

不载任何一条蜀科

不录任何和治理蜀国相关的东西


司马炎等后世帝王也大吹特吹诸葛亮,但他们就是

不应用任何一条诸葛亮下达的政令

不延续任何一个诸葛亮使用的政策

不行驶任何一句诸葛亮颁布过的蜀科

不讨论任何诸葛亮在朝堂上说过的金句


一方留下的是宝贵资料,改造后世。一方留下的仅仅是评价,至于他们的痕迹,风一吹,烟消云散。

发布于 2024-04-09 17:59

竟然没有人提于少保?

于谦一生的信念,正如自己所言:“诚忧国家,非为私计。

在国家危亡之际,他曾坚毅地说出:“社稷为重,君次之。”此言一出,便已注定他站在英宗的对立面。

英宗复辟那一夜,对于于少保而言或许漫长而痛苦。他思考过昔日的辉煌与挫折,更预演过自己的各种结局。然而,想到大明将来的长治久安与百姓的安居乐业,他选择了坦然面对。

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人,注定不会有好结局。是非公道自在人心。于谦小时候写的诗,或许就是他这一生最好的写照: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政变的次日凌晨,钟声响起,于谦整理衣冠,从容上朝。英宗下令逮捕他。同僚王文被捕后还在据理力争,但于谦却淡然笑道:“亨等意耳,辩何益?

正所谓“垂绅正笏,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

不久,英宗下诏称:“(于谦)这厮每知罪恶深重,恐朕不容,纠合心腹都督范广等,要将总兵官(石亨)等擒杀,迎立外藩以树私恩,摇动宗社。

正月二十三日,“阴霾翳天,行路嗟叹”,于谦被押赴刑场,最终被斩首弃市。

英宗复辟后,改元天顺。经过年少轻狂的轻浮与青年时的惶恐彷徨,他终于明白,人生之路需要有所作为,才能挽回自己的名声。他清楚于谦是被冤枉的,对于那些把持朝政的“复辟勋贵”也心生不满。到了天顺中期,他开始重用李贤、王翱等贤臣,平定了石曹之乱,让那些投机倒把之徒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在这个过程中,他或许能想起于谦的那首《北风吹》:

北风吹,吹我庭前柏树枝。树坚不怕风吹动,节操棱棱还自持,冰霜历尽心不移。况复阳和景渐宜,闲花野草尚葳蕤,风吹柏枝将何为?北风吹,能几时!

大明有这样的忠臣,真是千年难遇的幸事。如今,奸人已除,北风的肆虐已止,春光必将重回大地。

发布于 2024-04-09 14:25

谢安(320年-385年10月12日),字安石。陈郡阳夏(今河南省太康县)人。东晋时期政治家、军事家[108]、名士,太常谢裒第三子、镇西将军谢尚堂弟。


谢安出身陈郡谢氏。自少以清谈知名,屡辞辟命,隐居会稽郡山阴县之东山,与王羲之、许询等游山玩水,并教育谢家子弟。后谢氏家族于朝中之人尽数逝去,他才东山再起,历任征西大将军司马、吴兴太守、侍中、吏部尚书、中护军等职。简文帝逝后,谢安与王坦之挫败桓温篡位意图。桓温死后,更与王彪之等共同辅政。在淝水之战中,谢安作为东晋一方的总指挥,以八万兵力打败了号称百万的前秦军队,使晋室得以存续。战后因功名太盛而被孝武帝猜忌,被迫前往广陵避祸。太元十年(385年),谢安病逝,享年六十六岁。获赠太傅、庐陵郡公,谥号“文靖”<见于百度百科>

发布于 2022-03-19 11:07

大清玄皇帝袁崇焕

不是他和崇祯哥俩的完美配合,后金最多是个割据政权

发布于 2024-02-10 07:28

在我国历史的长河中,英雄人物犹如璀璨星辰,向来不吝以其非凡的智慧与勇气照亮黑暗,改写乾坤。

明朝中期,一场突如其来的土木堡之变,使得帝国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大明皇帝朱祁镇兵败被俘,朝野震惊,国本动摇。然而,正是在这风雨飘摇之际,一位铁骨铮铮的名臣挺身而出,力排众议,挽狂澜于既倒,他就是一代忠臣良相——于谦。

一、土木堡之变:帝国的至暗时刻

公元1449年,正值明英宗朱祁镇执政的正统十四年,这位年轻的皇帝在权宦王振的鼓动与诱惑之下,不顾群臣劝阻,决意亲征蒙古瓦剌部。这场冒险的军事行动,被后世视为一场由个人野心与无知所酿成的悲剧,其后果之严重,几乎将大明帝国推向了毁灭的边缘。

二十万精锐之师,在朱祁镇的亲自率领下,浩浩荡荡奔赴北方边疆。然而,军队出征不久,便因王振的恣意妄为而陷入了混乱。这个宦官不仅对军事一窍不通,还任意干涉军务,出于私心擅自更改行军路线,导致大军疲于奔命,士气低落。在土木堡这片荒芜之地,明军陷入了瓦剌铁骑的重重包围。面对敌人的突袭与合围,明军仓促应战,指挥体系崩溃,终致全军覆没。英宗朱祁镇亦未能幸免,被瓦剌首领也先俘获,成为历史上罕见的被敌军活捉的皇帝。

史家对此痛惜不已,史书《明史·英宗前纪》中以沉重的笔触记述道:

“土木之败,死者数十万,京师大震。”

寥寥数字,却描绘出一幅血染黄沙、哀鸿遍野的惨烈画面。这场空前的军事灾难,如同一把尖刀,刺入了大明帝国的心脏,其震撼之剧烈,足以让整个朝野为之震颤。

噩耗传来,京城之内,原本繁华的市井顿时笼罩在一片愁云惨雾之中。街头巷尾,百姓议论纷纷,惶恐不安;皇宫之内,文武百官面面相觑,惊恐失措。失去了皇帝的庇护,京城守备力量显得格外单薄,仿佛一触即溃。瓦剌大军趁此良机,挥师南下,直指京畿,意欲乘胜追击,一举攻占大明首都。

朝堂之上,面对如此危局,一股悲观情绪迅速蔓延。一些胆怯的大臣开始提议放弃京城,南迁南京,以避开瓦剌的锋芒。他们认为此举虽有损大明颜面,但至少可以保全朝廷,延续国祚。然而,这样的建议无异于向敌人示弱,等同于割地求和,不仅将大明的尊严踩在脚下,更将无数黎民百姓置于战火纷飞、流离失所的境地。此时的大明,犹如一艘在狂风巨浪中摇摇欲坠的大船,亟待一位具有铁腕手腕与卓越智谋的舵手,力挽狂澜,稳住船身,指引航向。

在这个关乎帝国命运的关键时刻,历史的聚光灯聚焦在了一个名叫于谦的人物身上。他,将用自己的胆识与智慧,力排众议,坚守京师,以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北京保卫战,挽救大明于水火之中,成为力挽狂澜于既倒的英雄。

二、临危受命:固守京师的决断

于谦,字廷益,浙江钱塘人,素以博学多才、胸襟磊落闻名于世。因自幼深受江南文风熏陶,加之家学渊源,他早年便展现出过人的才情与高尚的志趣。在科举之路上,于谦凭借扎实的学问与犀利的文笔脱颖而出,步入仕途后更是以刚正不阿、廉洁奉公而备受赞誉。然而,真正使他名垂青史的,则是他于土木堡之变后的力挽狂澜之举。

当大明帝国因土木堡惨败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之时,朝堂之上一片慌乱,南迁之议甚嚣尘上。此刻,于谦犹如砥柱中流,挺身而出,以无比坚定的语气驳斥南迁之议:

“建议南迁之人,应该斩首!京师乃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事乎?” (《明史·于谦传》)

这番话语如洪钟大吕,振聋发聩,瞬间穿透了弥漫在朝堂之上的恐惧与迷茫,唤醒了那些一度陷入绝望的文武官员。

于谦深知,京城不仅象征着大明的政权中枢,更是凝聚民心、维系国家统一的精神支柱。一旦弃守,不仅会使士气彻底崩溃,更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导致地方割据,国家走向分裂。因此,他力排众议,坚决主张固守京师,与瓦剌决战。在他的积极推动下,明代宗朱祁钰得以顺利即位,稳定了政局,为后续的抗敌斗争奠定了坚实的领导基础

临危受命的于谦,被迅速擢升为兵部尚书,全权负责京师的防御事宜。他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与行政效率,一方面整肃军纪,严惩贪腐,提振士气;另一方面,精心策划布防,加固城墙,修复工事,确保京师固若金汤。于谦调度有方,从全国各地紧急征调兵马,短时间内便在京畿地区集结起一支二十二万大军,士卒们在他的激励下,个个摩拳擦掌,誓与京师共存亡。

与此同时,于谦亲自督战,坐镇指挥,部署军队于北京九门外,构建起一道严密的防线,严阵以待瓦剌大军的到来。他目光如炬,洞察敌我形势,制定出一套周密的作战计划,决心以一场气势磅礴的北京保卫战,彻底粉碎敌人的南侵野心,捍卫大明江山。

三、北京保卫战:力挽狂澜的壮举

瓦剌太师也先得胜之后,挟持英宗朱祁镇作为谈判筹码意图以此迫使大明王朝俯首称臣,签订城下之盟。然而,于谦并未被敌人的威逼所吓倒,他深知,国家尊严与民族气节高于一切,绝不能因一人之安危而妥协。面对也先的逼和,于谦目光坚毅,毫无惧色,他以慷慨激昂的话语,向世人昭示了他的立场:

“社稷为重,君为轻。” (《明史·于谦传》)

这短短八字,犹如一声惊雷,震醒了那些尚在犹豫、动摇的人心,也极大地鼓舞了前线将士的斗志,使之坚信唯有奋勇抗敌,才是保家卫国的唯一出路。

北京保卫战的帷幕就此拉开。于谦身先士卒,亲临前线坐镇指挥,他那沉着冷静的气质、运筹帷幄的智谋,给军民带来了无比的信心。他充分利用京城坚固的城防设施,精心布置防御体系,于城墙上布设弓箭手,于城内预设伏兵,利用街巷、坊门等地形设置障碍,形成层层阻击,使得敌军难以轻易突破。

面对来势汹汹的瓦剌大军,于谦展现出卓越的战术眼光。他深知敌军长途跋涉,必定疲惫不堪,于是命令明军采取以逸待劳的策略,静候敌军上门。《明实录》中详细记载了于谦的战术部署:

“谦令诸将严阵以待,又遣轻骑挑战,诱敌深入,然后发伏兵击之,敌大败。”

明军在城下与敌军巧妙周旋,时而主动出击,时而诱敌深入,灵活变换战术,一次次挫败敌军的进攻势头。

当瓦剌大军终于兵临城下,于谦一声令下,明军士气如虹,奋勇出击。他们依托城防工事,箭矢如雨,石炮轰鸣,令敌军陷入一片混乱。同时,预先埋伏的明军伏兵适时杀出,前后夹击,给予敌军致命一击。数日激战,瓦剌军伤亡惨重,士气低落,再也无力继续攻城。也先眼见无法攻克北京,又担心后路被断,只得无奈撤兵北归

北京保卫战的胜利,是于谦力挽狂澜的壮举,他以卓越的军事才能与坚定的民族气节,成功捍卫了京师,保全了国家尊严。战后,京城百姓欢欣鼓舞,纷纷称赞于谦为“救时宰相”,他的名字从此与这场英勇的保卫战紧密相连,成为大明乃至华夏历史上的光辉一页。

四、悲歌慷慨:英雄陨落与后世永铭

尽管于谦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与坚定的信念,成功领导了北京保卫战,不仅挫败了瓦剌的南侵图谋,更稳固了明朝的统治基础,避免了国家陷入更深的危机,然而,这位力挽狂澜的英雄却未能得到应有的善终。在朱祁镇复位之后,于谦遭遇了一场令后世痛心疾首的政治清算,最终惨遭杀害,成为权力斗争的牺牲品。

景泰八年(1457年),英宗朱祁镇大将石亨宦官曹吉祥等人的策划下发动“夺门之变”,成功复位,是为明宪宗。朱祁镇复位后,出于对当年于谦拥立其弟朱祁钰为帝、自己曾被废为太上皇的怨恨,以及对石亨等人诬陷于谦谋逆的偏听偏信,下令将于谦逮捕下狱。尽管于谦一身正气,面对审讯坦然无惧,然其忠诚与功绩未能打动复辟的英宗。不久,于谦被冠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处以极刑,一代忠良含冤而逝

于谦之死,震动朝野,举国哀痛。史书记载:

“及籍没,家无余资,萧然仅书籍耳。” (《明史·于谦传》)

他的清廉与忠诚,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依然熠熠生辉。然而,这并未能阻止悲剧的发生,他的陨落,犹如一颗巨星划过夜空,虽短暂却光芒万丈,留下永恒的遗憾。

尽管于谦的人生以悲剧收场,但他的历史功绩与高尚人格,却得到了后世的普遍认可与高度评价。

《明史》赞其曰: “谦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 (《明史·于谦传》)

这一极高的评价,恰如其分地概括了于谦一生的忠贞与壮烈,他以生命践行了“社稷为重,君为轻”的誓言,其精神犹如日月般光照千古,成为后世敬仰的楷模。

于谦的名字,与那场惊心动魄的北京保卫战一道,永远镌刻在了中华民族抵御外侮、捍卫国家尊严的历史丰碑之上。他的事迹,被编入各种史书、戏曲、诗文之中,广为流传,成为激励后人砥砺前行的精神力量。

直至今日,人们在瞻仰北京古城墙、漫步于德胜门箭楼时,仍不禁遥想当年于谦指挥若定、力挽狂澜的英勇身影。他的忠诚与智慧、勇敢与担当,成为了中华民族精神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无论岁月如何更迭,始终熠熠生辉。

编辑于 2024-04-11 14:23

“再造王室,勋高一代”的郭子仪

公元763年,唐代宗李豫即位的第二年,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被平定,大唐刚从战乱的困境之中挣扎出来,蓄谋已久的吐蕃就乘虚而入。

入侵的吐蕃军迅速攻占了十几个州县之后,继续向京城长安逼近。

大唐都城岌岌可危。

仓促之间,正当壮年的唐代宗做了一个决定,这决定和当年他衰老的祖父唐玄宗选择的一样,那就是:跑!

很显然,唐代宗比唐玄宗的运气好,因为在他逃亡的过程中没有被别人成功篡位,几个月后他被平安迎回京城,重新坐回天子宝座。

能够力挽狂澜、成功迎回唐代宗的不是别人,正是唐代宗即位不久就剥夺其兵权的老将军,郭子仪。

被郭子仪安稳地迎回京城后,唐代宗想起这几个月经历的各种艰险,不禁感慨万分。看到郭子仪仍然十分恭谨地对待自己,再想想之前自己对他的所作所为,唐代宗不由叹息说道: “之所以走到这一步,正是因为我任用你太晚了啊!”

郭子仪是唐朝名将,他在平定安史之乱中立下大功,唐代宗却因为听信谗言而削夺了他的兵权,这才导致吐蕃作乱时没能及时集中起抵御兵力,唐代宗被迫踏上逃亡之路。

如今,唐代宗还朝,奸臣未除,唐代宗能否善待功臣名将?有“功高盖主”之嫌的郭子仪最后能有个什么结果呢?

一、功成天宝

名将有如宝剑,只有用于战斗时才能绽放它最耀眼的光芒,郭子仪的名将之路正是如此。

755年安史之乱爆发的时候,58岁的郭子仪正在家中为母亲守孝。

在此之前,郭子仪从九品下的低级军职做起,逐渐做到桂州都督府长史、单于都护府副都护、左武卫大将军等职。回家守孝之前,郭子仪担任天德军使,同时兼任九原郡都督、太守等职。

大唐升平日久,郭子仪这位开元年间的武状元就只能在驻守边关的日日夜夜里迎朝霞、望星空,不紧不慢地消磨着他出众的武功才华。

韶华易逝,逐渐老去的将军如同宝剑在鞘,静默着收敛光华。

可是突然,安史之乱来了,郭子仪这把大唐利剑得以一展光华。

被朝廷夺情启用后,郭子仪奉命率领朔方军迎击乱军。虽然久无战事,但是他知道如何正确迎敌,从单于府出兵之后,很快首战告捷,收复静边,斩杀叛将周万顷。

安禄山派出高秀岩攻占河曲,郭子仪马上给予迎头痛击,这路叛军也被击败。

然后,郭子仪率军一路向东,先后收复云中、马邑等地。捷报频传,郭子仪因为战功被加封为御史大夫。

二、山河之危

756年正月,叛军将领蔡希德攻陷常山郡,代理常山太守的颜杲卿落入贼人之手。

颜杲卿就是唐朝大书法家颜真卿的堂兄,他秉性刚正,安史之乱刚起,东都洛阳被攻陷之时,颜杲卿就和堂弟颜真卿商议,准备联合牵制叛军力量,拖住他们西进攻打都城的步伐。

在蔡希德攻打常山郡之前,颜杲卿和儿子颜季明驻守常山,先后除掉了李钦凑、高邈等叛将,然后他向河北各郡县发出檄文鼓舞大家斗志,得到各地官员的响应。很快,失陷的十余个郡县又回到唐军手中。

河北的反抗迎来了叛军更强烈的攻击,以勇猛善战著称的蔡希德被安禄山派去攻打常山郡。

颜杲卿起兵只有8天,蔡希德就兵临城下。常山城内兵微将少,物资缺乏,很快就被叛军攻陷,颜氏父子及常山城内的唐朝官员都落入敌手。

河北其他郡县纷纷望风而降,一时,河北大部分区域又陷入叛军之手。

颜杲卿和其他被俘官员一起被送到安禄山占据的洛阳。此时,唐朝有大批官员都被安禄山羁押在这里,其中包括大诗人王维、杜甫等人。

安禄山对这些旧时同僚威逼利诱,有的官员被迫担任伪职,有人不肯就范就会受到各种折磨。颜杲卿父子相继遇难,他的侄子以及其他官员则遭受了严酷的惩罚。

曾经辉煌的大唐犹如被困巨笼的猛兽,在叛军的暴行下发出痛苦、低沉的嘶吼;往日彬彬有礼、温文尔雅的朝廷官员如同虎落平川,个个颜面尽失,斯文扫地。

大厦将倾,谁又是那拯危救难的巨手?

三、功成与身退

昔日的同僚们在洛阳备受折磨的时候,郭子仪和河东节度使李光弼正一路急行,奔波在平定贼寇的路上。

756年二月,郭子仪和李光弼率军夺回常山郡,然后他们继续向南攻打赵郡,接连取得了平叛的胜利。

与此同时,各地的唐军却受损大半,郭子仪的朔方军成为平叛依赖的基本力量。

郭子仪四处平叛之时,郭子仪的副使杜鸿渐在朔方军大本营灵武迎来了太子李亨。756年七月,太子李亨在灵武即位,是为唐肃宗。

757年四月,郭子仪被封为司空、关内河东副元帅。757年十二月,河东、河西、河南等地曾经失陷的地方先后被收复,郭子仪因功加司徒,封为代国公,食邑千户。

郭子仪大军得胜回朝之时,唐肃宗亲自到灞上迎接,这位在战乱中即位的天子动情地对郭子仪说道: “虽吾之家国,实由卿再造!”

十分简短的一句话,饱经战乱后说出,无论是说话的人还是听到的人,自然心头别有一番滋味。

此次君臣会面之后,郭子仪奉命返回洛阳,继续负责北讨事宜。

来自君王的褒奖最能抚慰战将之心,但也容易点燃别人的嫉妒之火,唐肃宗的话很快就引来了不良后果。

唐肃宗身边有一位十分信任的宦官鱼朝恩,郭子仪等九位节度使率军讨伐安庆绪时,唐肃宗担心郭子仪和李光弼功勋卓著,派谁担任元帅都难免彼此不服,于是没有设立元帅,而是派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使,负责监领九路共几十万人马。

没想到鱼朝恩一直嫉妒郭子仪,唐军在相州打了败仗之后,鱼朝恩就趁机把责任都推到郭子仪身上。

和常年在外的将军相比,唐肃宗显然更相信经常跟在身边的宦官,他相信了鱼朝恩的话,于是将郭子仪召回京城,军中大权交给自己的儿子赵王和李光弼。

郭子仪失去了权柄,但是他一心忠于大唐,并不考虑个人得失,只是一想到战乱尚未平息,就担忧得睡不好觉。

大臣们身经战乱,知道郭子仪劳苦功高,都纷纷劝说唐肃宗继续重用郭子仪,以彻底扫平叛乱。可是,唐肃宗的诏令下达后,却因为被鱼朝恩阻挠而不能实行。

四、进退之间

762年二月,河中军大帅、太原节度使相继遇难,两军之中一时没人能够弹压。为了掌控军中形势,朝廷只好重新启用郭子仪,封他为汾阳郡王,镇守绛州。

临行之时,郭子仪十分恳切地求见唐肃宗。君臣相见,病体沉重的唐肃宗看着郭子仪,嘱咐道: “河东的事,就都交给你了!”

郭子仪忍不住痛哭流涕。

此时,郭子仪已经六十多岁了,他觉得自己年纪够老,此次又是身赴险境,很可能这就是君臣最后一次见面了。

郭子仪到达治地后,很快就平灭叛乱,各地将领因为敬畏郭子仪都表现得服服帖帖。

当年四月,唐肃宗去世,时年52岁。太子李豫即位,是为唐代宗。

正像唐肃宗身边有个鱼朝恩一样,唐代宗李豫身边也有一个程元振。程元振担心郭子仪功高难制,于是在唐代宗面前挑拨离间,郭子仪再次被免去职务,被分派了一个“肃宗山陵使”的闲差,负责为唐肃宗督建皇陵。

叱咤疆场的名将被派去修皇陵,郭子仪气得把唐肃宗之前给自己的所有诏书都呈给唐代宗观看,以表明自己的一贯忠心。

唐代宗很羞愧,从此待郭子仪十分亲厚。但是,因为有鱼朝恩、程元振等人乱政,郭子仪再没得到重用。

五、老将出马

763年二月,持续了八年的安史之乱终于被平定;当年冬天,蓄谋已久的吐蕃乘虚而入。

边关的守将多次送来告急文书,却都被程元振隐瞒不报。

值此生死存亡、亟需用人之际,曾经和郭子仪并肩作战的名将李光弼因为惧怕谗言不敢前来救援。吐蕃大军攻占了十几个州县之后,向京城长安步步紧逼。

形势紧急,唐代宗只好像他的祖父唐玄宗一样,匆忙逃出都城长安。

匆忙奔逃之时,唐代宗下了一道十分重要的旨意,这道旨意救了他自己:起用郭子仪为关内副元帅,镇守咸阳。

这显然是非常明智的选择,虽然此时郭子仪手下只有20名骑兵,但是只要有旨意在,老将雄心和必胜结局仍然不可阻挡。

唐代宗出逃期间,像唐玄宗当时的遭遇一样,也有人想取而代之:吐蕃攻陷长安后,拥立唐朝宗室、广武王李承宏为帝。

唐代宗远比唐玄宗幸运,因为他有老将军郭子仪在:吐蕃听说郭子仪率军前来的消息后,慌忙撤出长安,只留下李承宏孤零零地留下来,等待唐代宗的处置。

尾声

763年十二月,唐代宗被郭子仪迎回京城。

想起这几个月经历的各种艰险,想起之前自己对郭子仪的所作所为,唐代宗不由叹息说道: “之所以走到这一步,正是因为我任用你太晚了啊!”

为了嘉奖郭子仪的功劳,唐代宗赐给郭子仪丹书铁券,还将他的画像悬挂在专门表彰功臣的凌烟阁上。

764年十二月,因为平叛有功,郭子仪被封为尚书令,统领六部,为文武百官之首。

郭子仪三次上书请辞,坚决不肯担任此职。唐代宗为之感动,特别降下手诏,将此事记载于国史之中。

郭子仪一直活到85岁,781年(唐德宗建中二年)六月,郭子仪病逝。唐德宗为他赐谥号“忠武”,然后废朝五日,亲临安福门送葬。

发布于 2024-04-09 17:25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那年,内忧外患,国将不国,他临危受命。

13年间,他做了三件大事,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解决经济问题,确立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精神之锚。再严令军队一律不得经商杜绝动乱隐患。再看台海风云,国企改革,98洪水,压制FLG,南斯拉夫大使馆轰炸事件,WTO,西部大开发,应对911,成功申奥,主动让贤,哪个不是可歌可泣,值得称颂。

13年后,国泰民安,国家蒸蒸日上。

是他改变了中国。

编辑于 2022-12-07 17:31

苟利国家生死以……

发布于 2022-03-18 03:14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彭德怀。1614位将帅中,真正意义上不可或缺的几位之一,两位不可或缺的元帅之一

发布于 2024-04-08 17:03

武悼天王冉闵,在汉人是‘两脚羊’的北方,在异族对汉民族进行种族灭绝的北方,冉闵喊出汉民族最强吼声“内外六夷,敢秤兵仗者斩之”。

发布于 2023-08-09 13:31

战国时期的秦孝公嬴渠梁和商鞅 :进行变法富国强兵,救秦国于危难之中

西汉昭宣中兴:汉昭帝重用霍光、汉宣帝招贤纳士将濒临财政崩溃的大汉重振回光

东汉时的刘秀:草根逆袭,昆阳之战以少胜多,以德立国,再造汉朝,光武中兴

东晋豪侠祖逖:闻鸡起舞,力挽狂澜,收复失地,晋朝忠臣

唐朝的唐宪宗李纯:文武兼治,平藩讨贼,元和中兴

唐武宗李炎:打击宦官,削藩平叛,兴师讨贼,大破回鹘,主张灭佛,巩固权利,会昌中兴大唐回光

唐宣宗李忱:整顿吏治,整顿朝堂,削弱皇亲,收复失地,平定安南,击败吐蕃,大中之治重振唐威

南宋中兴四将:

1.岳飞:精忠报国,收复失地,威震金朝

2.张俊:骁勇善战,临危不惧,多次平叛

3.韩世忠:勇冠三军,刚正不阿,骁勇善战

4.刘光世:屡立战功


明朝时的于谦:土木堡之变,危机时刻,临危上阵挽狂澜于既倒,死守北京,重振大明

张居正:整顿吏治,一条鞭法,整肃朝纲,休养生息,万历中兴短暂回光

清朝时晚清四大名臣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平太平天国,剿杀捻军,收复新疆,兴洋务,练新兵,富国强民,同光中兴封建余晖

民国孙中山:思想觉醒,推翻帝制,三民主义

李大钊、陈独秀:科学民主思想觉醒,中国共产主义者的开路先锋

当今中华之强盛,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之人唯有伟大领袖毛主席

编辑于 2024-04-09 1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