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
历法
华夏

中国,华夏,诸夏,中州,中土,中华,震旦这些概念的出现的先后顺序是怎样的?

关注者
8
被浏览
1,714

3 个回答

一、中州,中土

按《华阳国志》记载:“《洛书》曰:人皇始出,继地皇之后,兄弟九人分理九州,为九囿,人皇居中州,制八辅。华阳之壤,梁岷之域,是其一囿,囿中之国则巴、蜀矣。”

就是说三皇时期已经分天下九区,即“九囿”。人皇伏羲分“九州”,中央那个囿就叫“中州”。地皇燧人氏分“九土”,中央那个囿叫“中土”。天皇氏太嗥没有记载,理论上应该叫“九天”。

《河图括地象》记载了九土与九州的对照:

“东南神州曰晨土,正南迎州曰深土,西南戎州曰滔土,正西弇州曰并土,正中冀州曰白土,西北柱州曰肥土,北方玄州曰成土,东北咸州曰陷土,正东扬州曰信土。”

人皇伏羲时期中州叫“冀州”,地皇燧人氏时期中土叫“白土”,理论上天皇太嗥时期中天叫“青天”。

就是说中土、中州是三皇时期大九州时期的中区。

二、中国、华夏、中华

1、中国

“国”在古代就是指城邑,但是做为首都的这座城邑“畿”非常大。

《说文》:畿,天子千里地。以逮近言之则曰畿也。

《周礼·职方式》:方千里曰王畿。

以上记载只是西周时期的“畿”。西周首都武都,即武王的都邑,也就是丰镐。成王在丰,丰在西。这个“丰”就是成周,丰即酆,也就是“流黄酆氏之国”。所以成都就是成周。那么西周首都丰镐就是指成都至西安之间的范围,直线距离约600公里,符合“方千里”的描述。

从前后两篇《蜀都赋》看,“蜀都”的“畿方五千里”,即黄河至越南之间的约两千公里范围。因古岷江从成都平原流到越南入海,这时期古岷江就叫“雒水”。所以黄河至越南之间也叫“河洛之间”。

左思《蜀都赋》:“于前则跨蹑犍牂,枕倚交趾。经途所亘,五千余里。。。于后则却背华容,北指昆仑。”交趾就是今天的越南,河出昆仑,交趾与昆仑之间等于“河洛之间”。

扬雄《蜀都赋》:“蜀都之地,古曰梁州,禹治其江”。《禹贡》“华阳黑水惟梁州。。。黑水经三危,入南海。”大家知道华山就在黄河边,华山至南海之间的地理范围大致等于“河洛之间”。

《华阳国志》记载的巴、汉中、蜀、南中四个行政区的范围也是“河洛之间”。

《河图括地象》记载:“地中央曰昆仑。昆仑东南,地方五千里,名曰神州,其中有五山,帝王居之。”这里说的昆仑山东南的“地方五千里”,也是“河洛之间”。

《河图括地象》记载:“地南北二亿三万五千五百里。地部之位,起形高大者,有昆仑山,广万里,高万一千里,神物之所生,圣人、仙人之所集也。出五色云气,五色流水,其白水东南流入中国,名曰河也。其山中应于天,最居中,八十城市绕之。”这里说的“中国”即“河洛之间”。

从以上记载看,“中国”就是指“畿方五千里”的蜀都,也就是“地方五千里”的昆仑虚。即黄河与越南之间的两千公里,今西南官话分布区。

2、华胥国

《三皇本纪》:“太皞庖牺氏,风姓。代燧人氏,继天而王。母曰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庖牺于成纪。”

其实这段记载是混淆了太嗥和伏羲。但是按《山海经》记载,巴人始祖就是天皇氏太嗥,按《华阳国志》记载,蜀人始祖是人皇伏羲。巴蜀同族,所以无论这段记载是关于太嗥还是伏羲,华胥国就是华阳国。华阳国分四个行政区,即今四川的来历。华阳国的范围也是从黄河至越南之间。

3、三星堆

《国语·周语》。注:“崇,崇高山也。夏居阳城,崇高所近。”

三星堆证明是禹都阳城只是迟早的事。三星堆就是诸夏的都邑。

中国、华夏、中华所指范围就是“五千里的河洛之间”。

三、诸夏

《禹贡》:“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

《河图括地象》:“夏禹所治,四海内地,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

陶寺考古发现了圭尺,确定“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即7000公里×6500公里的范围。大禹的疆域是流沙与大海之间,即《混一图》的范围。三星堆出土印度洋深海海贝、东北岫岩玉大致可以佐证这个范围。

“海”是行政区名称,“四海”即四个行政区,即周人说的“诸夏”。关于“四海”的相关记载,《山海经》记载比较详尽,因为《山海经》记载的范围就是四海“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即7000公里×6500公里的范围。

西王母即西海的王母,最早出现在黄帝时期。所以“四海”应该是黄帝划分,大禹只是平叛收复四海。“禹贡九州”没用几年就废弃了,所以应该没有“禹贡九州”地图,只有《混一图》系列地图,即“禹治四海”。《山海经》补充了夏后开居“赤水之南,流沙之西”的天穆之野,就是今大印度地区,即南海。夏后启居大乐之野,即夏州,今陕西关中平原,管辖北海。三星堆在西海。东海缺记载。

四、顺序

按照以上行政区的变更排序:

中土、中州、华夏、中国、诸夏、中华

说文解字注:中,内也。

“中”是个方位词,是相对于“外”而言的“内”。所以古代带“中”字的并不是指疆域全部,只是疆域的中部或内侧。被称为“外”的地区就是属地属国范围。

(震旦没有研究过,所以就不说了)

发布于 2022-09-03 14:02

华夏最早,华夏是从字母文字Arya(雅利安)转来的Ar是字母x,x的下边是A,上边是r。x的读音随后面字母不同而不同,ya可以读ua也可以读ia,读ua时xua就是华,读ia时xia就是夏。

Arya的本义是轩辕,A是車,r是干,y是袁,a是車,車和干是軒,袁和車是轅。

因此印度人和波斯人都是轩辕黄帝一族的。

编辑于 2022-09-02 16:24

中国

《周礼卷十》上说:“以土圭之法测土深。正日景,以求地中。日南则景短,多暑;日北则景长,多寒;日东则景夕,多风;日西则景朝,多阴。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谓之地中,天地之所合也,四时之所交也,风雨之所会也,阴阳之所和也。然则百物阜安,乃建王国焉,制其畿方千里而封树之。凡建邦国,以土圭土其地而制其域。”

在宝鸡出土的青铜器(公元前1111年周成王迁都时所铸造)“何尊”铭文上说:“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兹乂民。”这是一个实物见证。距今已经三千多年。这里的“中国”指的是当时天下的中心,王朝的中央,新建的都城成周,是现在的河南洛阳一带。

华夏

华夏,也称“华”、“夏” 或 “诸夏”等。“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尚书·周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也有认为“夏”是从夏水(即汉水)得名,古籍中将“华”、“夏”作为中原,称四方为"夷蛮戎狄" 。

华与夏曾相互通用,两字同义反复,华即是夏。“中华”又称“中夏”。如《左传》定公十年载孔子语云:“裔不谋夏,夷不乱华。”这里的“华”亦即“夏”。孔子视“夏”与“华”为同义词。大约从编著《尚书》起,我国古籍上开始将“华”与“夏”连用,合称“华夏”。唐朝经学家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意即因中国是礼仪之邦,故称“夏”,“夏”有高雅的意思;中国人的服饰很美,故作“华”。华夏一词,不仅是地理层面的,更深一层的价值在文化沉积方面。

中州

古豫州 (今河南省一带)地处九州之中,称为中州 ,又名中土,中原,中国,黄河中下游河南的古称,意为国之中,华夏之中。中国历史上有二十多个王朝定都中原河南,十三朝古都中京洛阳,七朝古都东京开封,夏商管郐郑韩六朝故都郑州,殷商古都安阳,商朝故都商丘。

建初孟年, 中州颇歉, 颍川汝南民流四散。 ——汉·王充《论衡·对作》

是时中州士人,避乱而南依琮者以百数。——《三国志·吴志·全琮传》

今中州既平,宜时绥定。—— 晋·桓温 《平洛表》

派出昆仑五色流,一支黄浊贯中州。——宋·王安石 《黄河》诗

小生姓侯,名方域,表字朝宗,中州归德人也。——清·孔尚任 《桃花扇·听稗》

中土

中土指汉地中部或中原王朝,也叫中原、中华、中夏、华夏、诸华等。中土古指中原地区,华夏民族和华夏文明的发源地,黄河中下游与南阳盆地为中心的地域概念,意为国之中,天地之中。古代中土五行居中,木火土金水与东南中西北相对应。中间为土,故称中土。

汉 陆贾 《新语·怀虑》:“ 鲁庄公 据中土之地,承圣人之后。”

《后汉书·循吏传·任延》:“时天下新定,道路未通,避乱 江 南者皆未还中土。”

《后汉书·西域传论》:“其国则殷乎中土。”

元 王恽 《灵岩寺》诗:“中土论名刹,兹山第一巖。”

中华

“中华”一词最早使用是用在天文方面,“东藩四星,南第一星曰上相,其北,东太阳门也。第二星曰次相,其北,中华东门也。第三星曰次将,其北,东太阴门也。第四星曰上将,所谓四辅也。”(《天文经星·中宫》)。

古代王超最初多建都于中原地区,以其位居四方之中,文化美盛,故称其地为「中华」。后各朝疆土渐广,凡所辖地,皆称为「中华」。

史学家姚荣龄认为“中华”缘于永济,“中”指太行山脉的中条山,“华”指秦岭山脉的华山的论断。

顾实在《华夏考源》一文中,认为“胥、疋、雅、夏古字相通,华夏即华胥也。……华胥特为华夏,遂为吾种族之名”。章太炎在《中华民国解》中说: “大略说我国古代以‘夏’为族名,以‘华’为国名。又说‘夏’从夏水得名,“华’从华山得名。”

震旦

震旦,古印度对中国的一种称呼,音译自梵文,又作真旦、真丹、振旦、振丹、旃丹、指难、脂难。或称摩诃震旦或至那、致那、指那、止那、脂那。意译即对于印度等国而言,指中国本部及与中国相邻接之部分地方。大唐西域记卷五(大五一·八九四下):“王曰:‘大唐国在何方?经途所亘,去斯远近?’对曰:‘当此东北数万余里,印度所谓摩诃至那国是也。’”

《佛说灌顶经》卷六:“ 阎浮 界内有震旦国 。”

唐·王勃《益州德阳县善寂寺碑》:“蛟台蜃阁,俄交震旦之墟;月面星毫,坐照毗邪之国。”

《旧唐书》:太宗降玺书慰问,尸罗逸多大惊,问诸国人曰:“自古曾有摩诃震旦使人至吾国乎?”皆曰:“未之有也。”

明·宋濂《西天僧授善世禅师诰》:“ 大雄氏之道以慈悲愿力导人为善,所以其教肇兴于西方,东流於震旦 。”

除上记外,震旦等名称散见于佛典中甚多,翻译名义集卷三(大五四·一○九八中):“东方属震,是日出之方,故云震旦。华严音义翻为汉地。楼炭经云:‘䓗河以东,名为震旦。以日初出,耀于东隅,故得名也。’”阿毗昙毗婆沙论卷三十六、卷五十一、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七十、卷一○一及杂阿毗昙心论卷二等,均谓远隔之地,称为振旦、真丹或至那。普曜经卷三现书品、方广大庄严经卷四示书品及佛本行集经卷十一习学技艺品等。大宝积经卷十及阿毗昙毗婆沙论卷四十、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九谓,如来随听法人之别,以吴蜀秦地或真丹之语而说法。十二游经载,东方有晋天子,其国人民炽盛。六十华严经卷二十九菩萨住处品载,真旦国土有菩萨住处,名那罗延山,过去诸佛常于中住。德护长者经卷下载,当来世末法时,于阎浮提大隋国内,出大行王,信于佛法,供养佛钵,佛钵当至沙勒国。彰所知论卷上载,赡部洲西北方有王,名割尼尸割,三结集时,于震旦国等兴隆佛法。以上所举,皆诸经中所举震旦名称之例。



发布于 2022-09-02 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