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是由战国时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诞生了,共两帝一王,国祚共十四年。因秦朝王室为嬴姓,故史书上别称嬴秦…
管理

详细内容

秦朝(Qin Dynasty )

秦朝由战国时期的秦国发展而来,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国家。公元前221年,秦王政称帝,史称“秦始皇”。中央设三公九卿,管理国家大事;地方上废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实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筑长城以拒外敌。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奠定了中国2000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为中国后来几千年的封建统治奠定了基础。

时间:

成立:

公元前221年,秦南下攻打齐国,齐王建不战而降,齐亡,至此秦统一六国的局势确定,秦朝成为大一统的封建国家。

灭亡: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天下响应,刘邦项羽起兵江淮抗秦。公元前207年,秦彻底灭亡。

秦朝前后共经历15年,传3代。

疆域:

秦兼并六国之后的疆域就已经到达长江流域以南,建立秦朝之初,北击匈奴收复河套,又派遣屠雎率兵平定了百越,疆域面积进一步扩展,达到340万平方公里左右。

全盛时期的秦朝东起辽东,西抵高原,南据岭南,北达阴山,为后来西汉巩固疆域打下了基础。

都城:

咸阳(今陕西咸阳),战国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年),秦国都城经九次迁徙后,定都咸阳。

关于咸阳名称,一种说法是:山南水北谓之“阳”,咸阳位于九嵕山之南、渭河之北,山水俱阳,故称咸阳。“咸”字意为“皆、都”。
还有一种说法:根据《史记》和秦都咸阳出土的陶文,记载了商鞅在此设立了“咸亨”“阳里”,秦孝公在公元前350年将两个名字合二为一,称之为咸阳。

秦朝大事件:

1.历代帝王

2. 秦朝建立

秦国最初是春秋战国中实力较弱的一支,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后,任用商鞅两次变法,商鞅变法的短短十年里,秦国的经济迅速发展,军事实力也得到了明显提升,使其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诸侯国,迈出了秦朝崛起的重要一步。

秦王政即位后,在这样的实力基础上,开始了征战六国统一天下的伟业。

公元前230年,韩国降将内史腾率秦军攻韩,俘韩王安,韩国破。

公元前228年,秦国大将军王翦攻入赵国国都邯郸,赵王迁被迫投降,赵破。赵公子嘉率众人逃至代城。

公元前226年,王翦攻破燕都蓟,燕王喜退守辽东,杀太子丹以求和。

公元前225年,秦军王翦之子王贲率领10万大军攻打魏国,包围魏都大梁,引黄河鸿沟水灌大梁。3个月后大梁城破,魏王假投降,魏亡。

公元前224年,王翦率60万大军度过淮水攻打楚国都城寿春。公元前223年,楚军军心涣散,粮草不足,从前线撤退,王翦率军追击,消灭楚军主力。楚人复立王,王翦又率军渡过长江,彻底灭楚。

公元前222年,王贲打下辽东,俘燕王喜;接着打下代城,俘赵代王嘉。至此燕,赵彻底灭亡。

公元前221年,王贲率军南下攻打齐国,齐王建不战而降,齐亡。

至此,秦灭六国的顺序为韩、赵、魏、楚、燕、齐。

3. 秦朝灭亡

秦统一之后的十几年里,秦始皇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官僚机构,不断地四处征战,完成了规模庞大的国防建设和土木建筑。

因为频繁的战争,沉重的赋税,严苛残酷的法律条文,秦朝人民的生活苦不堪言。

秦始皇去世后,秦二世胡亥继承王位,胡亥以“税民深者为明吏”,以“杀人众者为忠臣”,进一步加深对人民的剥削,农民的困苦达到顶点,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一触即发。

公元前209年,在陈胜吴广的带领下,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在大泽乡爆发,附近农民纷纷参与到这次起义之中。

大泽乡农民起义只是反抗的一个开始,陈胜领导的这次起义仅半年时间就结束了,但是反秦的浪潮却由此掀起。

刘邦和项羽之流也加入了反秦的队伍之中。

刘邦进入武关到达咸阳附近之后。那时秦二世已被赵高杀死,继立的子婴贬去帝号,称秦王,向刘邦投降。

公元前207年刘邦攻占咸阳,秦亡。

秦朝概况:

1. 政治:

(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封建君主专制)

⑴皇帝制度:秦始皇结束了诸侯割据的分裂局面,建立了大一统国家之后,认为自己“功过三皇,德兼五帝”,确立了“皇帝制度”,子孙代代相传(二世皇帝,三世皇帝)并自称为“朕”。

皇帝制度确定了皇权至高无上的独尊地位,中央集权的程度也进一步加深。

⑵中央官制:秦始皇以战国时期秦国官制为基础,把官制加以调整和扩充,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中央官制,总结称为三公九卿制:

三公:丞相(百官之长,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

太尉(负责管理军事,不常置);

御史大夫(监察百官,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召令)。

九卿:卫尉(掌管皇宫保卫,宫门屯兵);

郎中令(掌管警卫事务,掌宫殿掖门户);

太仆(掌管宫廷车马);廷尉(掌管司法诉讼);

典客(掌管民族事务和外交事宜);奉常(掌管宗庙礼仪);

宗正(掌管皇室内部事务);治粟内史(掌管财政税收);

少府(掌管山河湖海税收和官府手工制造业)。

⑶地方官制:秦朝建立后正式废分封,设郡县。

秦始皇接受了李斯的建议,把全国分成三十六郡,以后又陆续增设至四十余郡。地方郡县官员由中央统一任命罢免,完全由中央和皇帝控制,是中央政府辖下的地方行政单位。

地方以郡、县、乡三级为主要地方单位。

郡设郡守,郡尉,郡监,职责分配和中央三公基本一致,其中郡守是最高行政长官,管理郡内所有政务,直接受中央管理;郡尉掌郡内军事;郡监则负责监察。

县是秦朝统治机构中关键的一级组织,是从中央到地方政府机构中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一个单位。内地设县,边地少数民族地区设道。其中县内户数过万,设县令,不满则设县长。

县以下设乡,乡设三老、啬夫和游徼。乡以下为里,是秦国最基层的行政单位,设里正或里典,乡和里是行政机构,亭为治安组织。

⑷军事:大国的统一需要强大的军事实力,秦朝有了相对完备的军事体制。

军队分三个部分,即京师兵、郡县兵、边防兵。

秦以铜虎符发兵,虎符剖半,右半由皇帝掌握,左半在领兵者之手,左右合符,才能调动军队。这是保证兵权在皇帝手中的重要制度。

2. 经济

⑴统一货币:秦始皇废止战国时各国形制和轻重大小各不相同的货币,改以黄金为上币,以镒(二十两)为单位;以秦国旧行的圆形方孔铜钱为下币,文曰半两,重如其文。

⑵统一度量衡:用商鞅时制定的度量衡标准器,来统一全国的度量衡。现今看到的秦朝权量,都刻有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11年)颁布的统一度量衡的诏书。

⑶土地:按亩纳税,秦国的经济体制就全面转入“耕战”。即重视农业生产和对外战争,以农业生产支持对外战争,以军功授爵赐予土地。

全国范围内正式承认土地私有制。地主阶级凭借这个命令,得以合法占有土地,可以用各种手段兼并农民的土地。

⑷重农抑商:商鞅变法之后,秦朝采取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大力发展农业的同时采取了针对商业的抑制政策,比如:在集市收取高额的市场租金;在主要道路关卡收取高额的关税;对商人编商籍(类似工商登记);若商人破产则将被收编为国家苦役。

⑸盐铁国营:秦朝的主要基础行业是盐、铁的开采和贩卖,秦朝令民间商人不得从事此类行业,而统一由国家行政官僚经营,负责全国各地的盐、铁开采和出售。

3. 文化:

⑴统一文字:将战国时期各国使用的不同的书写体统一为后世所称的小篆,相传该字体为秦国丞相李斯发明。

⑵五德始终说:秦始皇认为各个相袭的朝代以土、木、金、火、水等五德的顺序进行统治,周而复始。秦为水德,水德尚黑,所以秦的礼服旌旗等都用黑色。

⑶服装:将阴阳五行思想渗进服色思想中,秦朝国祚甚短,因此除了秦始皇规定服色外,一般的服色应是沿袭战国时代的习惯。

男服服饰秦始皇规定的大礼服是上衣下裳同为黑色祭服并规定衣色以黑为最上,又规定,三品以上的官员着绿袍一般庶人着白袍。

女服服饰秦始皇喜欢宫中的妃嫔穿着漂亮的及以华丽为上。对于嫔妃的服色,是以迎合个人喜好为主,不过基本上仍受五行思想支配。

参考资料:

[D]《秦汉政治制度与农业发展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4;张凤岐。

[J]《从另一个角度看秦朝的统一和速亡》;中国发展观察;2017.1;陈忠海。

[D]《论官吏制度与秦朝统一之关系》;内蒙古大学;2009.5;刘鹏。

[D]《韩非与秦朝政治关系新探》;苏州大学;2018.4;李金。

[D]《秦郡县制度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09.5;张卓琳。

[J]《试论秦朝文化专制制度的历史渊源》;宁夏社会科学;2010.7;韩一敏。

百科摘录
1
秦人的起源和发展以及秦国早期历史下的内容摘录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秦朝统一中国后的多项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如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等。但是最重要的是秦始皇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树立了绝对皇权,但是秦帝国的前身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对后来首次统一中国的秦帝国的深刻影响不可以无视或者直接割裂,本文想探讨秦帝国的前身战国七雄和春秋五霸中的秦国以及秦国王室的创立者秦人的起源和发展。秦国嬴姓王室的创立者秦人早在新石器时代和后来创造了中国辉煌上古时代文明的夏人,商人,周人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秦人向文明方向的进步比夏人,商人,周人慢了很多,在西周灭亡后,周天子把宗周故地赐给秦襄公,秦襄公正式当了秦国的第一个国君,经过几代秦国君主的努力,秦国到了秦穆公时期终于发展到最强盛的地步,成了春秋五霸之一
冯不悔 摘录于 2019-11-24
讨论量
44.7 万
 
帮助中心
知乎隐私保护指引 联系我们
 
举报中心
涉未成年举报 网络谣言举报 涉企侵权举报
 
关于知乎
下载知乎 知乎招聘 知乎指南 知乎协议
京 ICP 证 110745 号 · 京 ICP 备 13052560 号 - 1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088 号 · 京网文[2022]2674-081 号 ·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334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6591号 · 服务热线:400-919-0001 · Investor Relations · © 2024 知乎 北京智者天下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10-82716601 · 举报邮箱:jubao@zhihu.com
本站提供适老化无障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