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系统

人体内部有维持恒定现象的功能,因此有赖于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来共同运作。内分泌系统(Endocrine)是负责调控动物体内各种生理功能正常运作的两大控制系统之一,由分泌激素(荷尔蒙)的无导管腺体(…
管理

详细内容

概述

人体内部有维持恒定现象的功能,因此有赖于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来共同运作。内分泌系统(Endocrine)是负责调控动物体内各种生理功能正常运作的两大控制系统之一,由分泌激素(荷尔蒙)的无导管腺体(内分泌腺)所组成。另一个控制系统是神经系统。荷尔蒙又称为激素,是一种化学传导物质,自腺体分泌出来后,借由体液或进入血液经由循环系统运送到标的器官而产生作用[1]

内分泌系统的组成

基本资料

  • 定义:所有分泌激素的腺体。
  • 人体腺体分类:为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
  • 外分泌腺:释放分泌物至导管内。例如:肝脏、胰脏、乳腺、泪腺
  • 内分泌腺:无管腺,直接将产物分泌至周遭细胞外,而后进入血液循环至作用器官发生作用。包含下丘脑(hypothalamus)、脑下垂体(pituitary gland)、松果腺、甲状腺、副甲状腺、乳腺、肾上腺、胰脏的胰岛、卵巢、睾丸、胎盘
  • 功能:通过激素调节身体的活动。
  • 激素:
  1. 类固醇(Steroid):包括皮质醇和醛固酮、动情素和孕酮、睾固酮。
  2. 氨基酸类:包括酪胺酸、色胺酸的衍生物。例如甲状腺素和三碘甲状线素是碘化的酪胺酸衍生物,黑色素、肾上腺激素和正肾上腺激素属于儿茶酚胺,也是酪胺酸的衍生物。褪黑激素(松果腺素)则是色胺酸的衍生物。
  3. 蛋白质或肽类激素:其余大多数的激素均属于此类[2]

组织

内分泌系统包括了以下的腺体、组织或细胞。

下丘脑(Hypothalamus)

  • 生长激素释放激素(英语:Growth hormone–releasing hormone)(GHRH,Growth Hormone Releasing Hormone)
  • 生长激素抑制激素(GHIH,Growth Hormone release-Inhibiting Hormone),又称体抑素(Somatostatin,Growth Hormone release-Inhibiting Hormone)
  • 促肾上腺皮质素释放激素(英语:Corticotropin-releasing hormone)(CRH,Cortic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Thyr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 泌乳素抑制因子(PIF,尚未证实,Prolactin release-Inhibiting Factor)
  • 泌乳素促进因子(英语:Prolactin-releasing hormone)(PRF,尚未证实,Prolactin Release Factor)
  • 多巴胺(DA)[3]

脑垂腺

脑垂腺前叶(Anterior pituitary):

  • 生长激素(GH, Growth Hormone):促进全身细胞及组织生长
  • 促皮质素(ACTH, 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促使肾上腺皮质分泌肾上腺皮质激素
  • 甲状腺刺激素(TSH, 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促使甲状腺分泌甲状腺素及三碘甲状腺素
  • 滤泡刺激素(FSH, 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在排卵前刺激卵巢中滤泡成长;促使睾丸中的精子生成
  • 黄体成长素(LH, Luteinizing Hormone):对滤泡最后的成长及排卵非常重要;促使卵巢分泌女性素,睾丸分泌男性素。
  • 泌乳素(PRL, Prolactin):促进乳房发育及乳汁分泌

脑垂腺后叶(Posterior pituitary):

  • 抗利尿激素(Vasopressin, 也称为血管加压素, ADH, Antidiuretic Hormone):使肾保留水分,高浓度时能使血管收缩而造成血压上升。
  • 催产素(OT, Oxytocin):分娩时促进子宫收缩;促使乳腺的肌皮膜细胞收缩,当婴儿吸吮时,乳汁便可流出。

松果腺

  • 褪黑素(Melatonin)

肾上腺

皮质

  • 糖皮质激素(Cortisol):调节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代谢
  • 醛固酮(Aldosterone):作用于肾小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和排出钾离子

髓质

  • 肾上腺素(Epinephrine)
  • 正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

甲状腺

  • 甲状腺激素(Thyroid Hormone)
  • 四碘甲状腺素(T4, Thyroxine)、三碘甲状腺素(T3)
  • 降钙素(Calcitonin)

副甲状腺

副甲状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控制钙的浓度)

胰脏的胰岛

  • α-细胞:升糖素(Glucagon)
  • β-细胞:胰岛素(Insulin)
  • δ-细胞:体抑素(Somatostatin)

卵巢

  • 动情素(雌性素,Estrogen)
  • 黄体酮(助孕酮,Progesterone)

睾丸

睾固酮(Testosterone)

胎盘

  • 动情素(雌性素,Estrogen)
  • 黄体素(助孕酮,Progesterone)
  • 人类绒毛膜促性腺素(hCG)
  • 人体胎盘生乳素(英语:Human placental lactogen)(HPL)

心脏

  • 心房利钠肽(ANP)[4]

互相影响

人类

人类的的内分泌系统中包括几个会产生反馈的系统。一些重要的反馈系统通过下丘脑和垂体来调节

  • TRH – TSH – T3/T4(英语:Hypothalamic-pituitary-thyroid axis)
  • GnRH–LH/FSH–性腺轴(英语:Hypothalamic-pituitary-gonadal axis)
  • CRH–ACTH–肾上腺轴
  • 肾素 - 血管紧张素 - 醛固酮
  • 瘦素vs.胰岛素(英语:Energy homeostasis)

其他脊椎动物

头索动物:文昌鱼

文昌鱼有哈氏凹窝(英语:Hatschek's pit)(Hatschek's pit),具有类似脑下腺的结构,能产生类似脊椎动物促性腺激素的物质,并具备原始的激素调控作用。

尾索动物:海鞘

海鞘有神经腺(Neural gland),是一个囊状构造,位于神经节下方,以纤毛漏斗开口于咽部的背方。含有升压素和类似催产素的物质,但其功能仍有待研究,该腺体与文昌鱼的哈氏凹窝相似。在咽部有一个类似甲状腺的分泌糖蛋白的内分泌腺,该腺体的分泌受血液运送的某物质所控制。

圆口纲:八目鳗

松果眼影响八目鳗的沙床幼虫随昼夜的体色变化、变态及生殖作用。

脑垂腺会分泌黑素胞刺激素、精胺酸血管加压素、生殖促进素。黑素胞刺激素的分泌是由松果眼经由下丘脑来控制,可影响体色的变化。八目鳗的脑垂腺具有其它脊椎动物的主要特点,但缺乏足额的激素,控制系统较简单。

没有肾上腺,只有肾上腺组织,分散在身体各部分,有两类细胞。肾间细胞(interrenal cell)在前肾一带大静脉的下方形成若干簇。肾上组织(suprarenal tissue)很发达,分布在心脏和大型血管壁上,含有儿茶酚胺,心脏组织中有肾上腺素和正肾上腺素。

在前肠和肠的交接处,有成簇的兰氏滤泡(follicles of Langerhans),其中只发现一种与哺乳动物分泌胰岛素相似的β细胞。若用烧灼法破坏此组织,会引起血糖增高;若注射葡萄糖则这些细胞内会形成液泡,故这些细胞与糖类代谢有关。

与疾病

内分泌疾病相关常见,包括糖尿病、甲状腺疾病以及肥胖症等。内分泌疾病包括异常的激素分泌(垂体腺瘤(英语:pituitary adenoma))、对激素信号的异常反应(甲状腺机能低下症)、缺乏特定腺体(1型糖尿病、慢性肾衰竭时的红细胞生成减少)、或是特定组织(如甲状腺)的结构性肿大(例如毒性多结节性恶性肿瘤(英语:toxic multinodular goitre))。内分泌的机能减退可能是因为激素储备丧失、激素分泌不足、萎缩或是失去活性造成。内分泌的机能亢进可能是因为激素分泌过多、丧失抑制机制、增生或是赘生物影响,或是过度刺激。

内分泌疾病可以分为原发(primary)、继发(secondary)及三发(tertiary)[5]

与生理学

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之间有频繁的双向交互作用。皮质醇主要具有免疫抑制效果,而多巴胺有免疫调节的功能。另一方面,发炎时产生细胞因子会激化HPA轴,使三个的准位都到达高准位,得以产生负回授。而且细胞因子会使肝脏释放铁调素,最终会导致慢性贫血(英语:anemia of chronic disease)[6]

百科摘录
1
你为什么一直长痘,各个部位长痘原因!下的内容摘录
内分泌系统是调节人体功能和维持体内环境相对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饮食不均衡、作息时间不规律等会导致内分泌失调,使毛囊皮脂导管的角化异常和皮脂腺功能亢进而出现粉刺。
知乎小知 摘录于 2020-04-24
讨论量
168
 
帮助中心
知乎隐私保护指引 联系我们
 
举报中心
涉未成年举报 网络谣言举报 涉企侵权举报
 
关于知乎
下载知乎 知乎招聘 知乎指南 知乎协议
京 ICP 证 110745 号 · 京 ICP 备 13052560 号 - 1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088 号 · 京网文[2022]2674-081 号 ·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334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6591号 · 服务热线:400-919-0001 · Investor Relations · © 2024 知乎 北京智者天下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10-82716601 · 举报邮箱:jubao@zhihu.com
本站提供适老化无障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