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龙

霸王龙的拉丁文名称(Tyannosaurus rex)直译过来的意思是“残暴的爬行动物之王”。霸王龙是暴龙家族中最凶残的猎食者。暴龙生活在8000万~6500万年前。它们的身长超过公共汽车,体重和…
管理

详细内容

霸王龙的拉丁文名称(Tyannosaurus rex)直译过来的意思是“残暴的爬行动物之王”。霸王龙是暴龙家族中最凶残的猎食者。暴龙生活在8000万~6500万年前。它们的身长超过公共汽车,体重和大象差不多,身材高大。[1]

霸王龙 图:Illustration by Zhao Chuang/courtesy of PNSO

形态特征

尽管霸王龙不是最大的食肉恐龙,如目前发现的巨嘴龙和棘龙都比霸王龙大,‭但霸王龙仍然是北美最大的食肉兽脚类动物。 霸王龙中‬85%完整度的“苏‭”,全长为12.3米。 目前最大的霸王龙头骨长1.5米,比头骨尺寸为“ 1.41米”的苏的头骨大了6%。通过按比例增加苏的身长以相同的百分比推测‬可以将身长增加到‬13‬米长。对化石的研究还表明,“苏”在去世时已经28岁了。被认为是老的霸王龙,‭该属的最大年龄估计通常在30岁。‭[2]

霸王龙不同年龄的身体大小 图:http://www.prehistoric-wildlife.com

霸王龙如何捕猎

  1. 用强壮的后腿行走,头向前伸,背部和尾巴保持水平。
  2. 尾随在小型角龙或鸭嘴龙身后。
  3. 一旦靠近目标,就张开大嘴,奔向猎物。咬下一大块肉,用爪子钩住猎物,让它动弹不得。
  4. 等猎物因为失血过多死亡后,用脚踩住猎物,把它撕成几大块。现在可以享用盛宴了,不过要提防别的霸王龙前来抢食。[1]


超级明星-苏

  • 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完整的霸王龙化石陈列于美国芝加哥菲尔德博物馆中,它的名字叫苏。
  • 该化石于1990年8月12日在美国密歇根湖畔达克达附近的查叶聂河畔被发现[3]
  • 我们不知道苏是雄性还是雌性,该化石以其发现者苏.韩卓克森的名字命名。
  • 美国芝加哥博物馆以 760万美元买下了该化石[3]
  • 苏死于6700万年前。
  • 当苏活着时,它大概有7吨重。
  • 从嘴巴到尾巴的全长有12.3米。
  • 它的骨架是由200多块骨头组成。
  • 在它可怕的下颌里面有58颗牙齿。
  • 展览的头骨是一个复制品,真正的头骨因为太重而无法将其固定就位。
  • 它的脑部很小,仅够容下1升牛奶。[1]
发现“苏”的古生物学家苏 图:霸王龙的新知
美国芝加哥菲尔德博物馆中的霸王龙-苏 展示模型 图:菲尔德博物馆

敏锐的视力

霸王龙的两只眼睛均朝向前方,视野在前方形成重叠。这使得霸王龙具有立体视觉,就像人一样,可以判断距离远近,看到物体的三维图像。[1]

霸王龙的视力 图:http://www.prehistoric-wildlife.com

2006年,俄勒冈大学的肯特-史蒂文斯做了一个实验来了解霸王龙可能拥有什么样的双目视野。视野范围越广阔,动物的深度知觉和辨别物体是静止还是伪装的能力就越好。史蒂文斯建造了霸王龙头部的一个比例模型,然后根据与霸王龙有近亲关系的短吻鳄、鸵鸟和老鹰这三种动物的眼睛放入了一些眼睛标本。借助一项名为“反转视野”的技术来判断一个给定的探测是否可见,这取决于是否存在一个清晰的自由视野。史蒂文斯的模型研究表明霸王龙的双目视野范围大约为55度,比现在的雕和鹰视野范围更广。而且它的视野只会变得更好。古生物学家从化石记录了解到,数千年以来霸王龙的眼睛变得越来越大而且它的鼻子变得更低、更狭窄,这就使它比史蒂文斯的模型拥有更清晰的视线。[4]

恐怖的牙齿

“苏”口腔中的大牙齿,是一种足有 12.8厘米长的大牙 , 而且嘴中许多利齿的周缘还布满了密密麻麻锯齿 , 活像一把把尖刀 , 加上霸王龙特有的那粗壮的上 、下颚骨 ,它显然有能力切断任何落入口中的肌肉和骨头 ![3]

霸王龙的新知-“苏”的锯齿边牙齿

颌骨非常强大,撕咬时的咬合力达数吨。前颌上的切牙在前部形成一个“‭D形”‭曲线,这给了霸王龙‭(‬及其同类‭)食肉食兽类兽脚亚目每次咬一口都比其他恐龙拥有更多的“咬合”能力。朝向口腔两侧的牙齿最适合压碎,并且‬长到大约‬30厘米(包括根部在内)长。下颌的牙齿‭(下颌骨‭要比上面的小,‭要装在上颚内部,这样在闭合时‬只有上牙会向下突出。[2]

霸王龙的牙齿 图:http://www.prehistoric-wildlife.com

霸王龙的咬合力是所有已知的陆生动物中最强的。恐龙之王能够咬穿坚固的骨头,但是古生物学家一直对如何完成这一壮举而不弄伤自己的头骨感到困惑。在《解剖记录》杂志上发表的一项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霸王龙的头骨像现代的鳄鱼和鬣狗一样坚硬,而不像鸟类和爬行动物那样。这种刚度使恐龙能够以超过7吨的力咬住不幸的猎物。这项新研究的主要作者伊恩·科斯特对《商业内幕》说:“我们估计霸王龙的最大力量仅为64,000牛顿,大约是6.5公吨(7.1吨)。”现代咸水鳄鱼保持着任何活着的动物的咬合记录,它们以16,460牛顿的力将其钳住-仅相当于霸王龙咬合力量的25%。[5]

霸王龙牙齿大约每两年更换一次。这种化石显示出,即使在旧牙齿脱落之前,新牙齿仍会不断涌出。 米肯斯(R. Mickens)/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

灵敏的嗅觉

在霸王龙的大脑中,识别气味的区域是最大的部分之一。因此,它可以轻松地闻出你在哪里,然后,你就成了它的一份点心。[1]

图:D.芬宁/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

食物链

霸王龙的粪便化石差不多有一个人的手臂那么长,有6个月大的婴儿那么重,其中含有体型像牛那么大的食草恐龙的碎骨。它们给科学家提供了有用的线索,可由此分析这些可怕的猎食动物的食物组成。[1]


祖先的推测

古生物学家们发现 ,“苏”的下颚骨虽然粗壮,但却与鸟类的十分相像 , 它的头骨与脊椎都与鸟类的相似 , 是中空的 。霸王龙是两足行走的动物 ,从种种特征来看 ,鸟类的确与两足行走的恐龙有亲缘关系 。[3]

古生物学家在中国辽宁省北票市陆家屯的义县组发现了距今1.39亿到1.28亿年早白垩世的早期霸王龙类(Tyrannosauroidea)骨骼化石,该种恐龙尚属首次发现,是一个新的物种。

化石的研究者,中国科学院古脊椎所的徐星研究员等人在10月7日出版的《自然》中,对这只霸王龙类进行了描述。该新属新种保存极好,头骨基本是完整的,这是极为难得的,因为恐龙的头骨骨骼相当薄,难以完整的保存。古生物学家在帝龙的下颌和尾巴尖端周边还发现有纤维构造物,其尾骨化石上的羽毛长约2厘米,并且向30°到40°的方向展开,研究人员推测它可能存在羽毛,并起着保温的作用。

奇异帝龙的复原图 图片:中国恐龙网

徐星教授将这个新发现的恐龙物种命名为奇异帝龙(Dilong paradoxus gen.et sp.nov),其属名“Di-Long”乃中国的汉语拼音“帝龙”,意为恐龙之帝王;种名意为“奇异”,因为以前霸王龙类一般都相当巨大,不少超过10米,帝龙则体型小,只有1.5米长。帝龙共有四具标本,最长一具约1.6米。证明了霸王龙类早期的祖先类型是小型的,其后慢慢演化为巨大的霸王龙。后来出现的霸王龙,随着体型的增大和长出鳞片,羽毛就逐渐消失了;其次,帝龙覆盖着羽毛的事实再一次证明了兽脚类恐龙和鸟类有着共同的祖先。[6]

奇异帝龙的复原图 图:斯隆罗林斯,鲍西娅,国家地理图片集

百科摘录
3
「霸王龙」是一个怎样的物种?它有什么样的外形特征?下的回答内容摘录
1900年,美国博物学馆(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一般翻译为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助理馆长Barnum Brown在美国怀俄明州挖到一具残缺的恐龙骨架,1902年在蒙大拿州挖到另一具残缺的恐龙骨架。“霸王龙Tyrannosaurus rex”的名字是1905年给第二具化石取的,但1906年发现,两且化石都是霸王龙,第一具化石也就跟着改名了。 事实上,在确定霸王龙之前,还发现几个霸王龙的化石,当然,当时不知道是什么恐龙的。1874年,科罗拉多州的牙齿化石;1892年德华·德林克·科普发现的椎骨化石等。 霸王龙是怎么被命名的? Barnum Brown挖到第二具化石后,给它起名Tyrannosaurus rex, 属名Tyrannosaurus 来自于希腊文“τυραννος/tyrannos”意为“暴君”+“σαυρος/sauros”意为“蜥蜴”。种加词rex 拉丁文,合起来就是“暴君蜥蜴·王”,中文翻译为“霸王龙”可谓深得其意,而另一个翻译“暴龙”则总觉得差点意思。
久年 摘录于 2019-10-01
真正的霸王龙长什么样子?下的回答内容摘录
关于霸王龙长什么样子,其实还有很多你不知道的,我就说两点:第一,霸王龙的脑袋上有角质结构,就好像是在脑袋上戴着头盔一样,这层角质的具体结构和厚度我们现在还不完全确定;第二,霸王龙其实有三个手指头,第三指严重退化贴在第二指侧面,不仔细观察是很难辨认出来的。
久年 摘录于 2019-10-01
如何用 20 块化石来讲述地球的历史?下的回答内容摘录
Tyrannosaurus Rex 美国怀俄明 Carpenter 1990 据说(来源存疑,我听别人说的)有人曾在美国做过一个调查:当对中小学生提到恐龙时,他们第一个想到的是哪种恐龙。调查的结果是,9成以上的孩子们会回答霸王龙,而剩下的1成里,半数以上会说三角龙。可见,霸王龙是人们第一印象里最具代表性的恐龙,而三角龙以极大的劣势排在第二。其实,霸王龙和三角龙都是恐龙时代末期才出现的恐龙。它们生活于白垩纪末期,也见证了恐龙帝国的覆灭。和侏罗纪温和的环境相比,白垩纪(尤其是后期)就要狂野许多——频繁的火山活动(比如印度的德干暗色岩最初阶段的爆发)释放了大量的温室气体,让地球处在一个高温期;快速的海底扩张让海盆的容积减小(新形成的海洋地壳密度较小,会『浮』得比较高,因此会减小海洋的深度),从而将海水排开到了陆地上,形成了陆间的浅海。海底发生的几次缺氧事件导致了海洋生物的衰减。随着环境的恶化,恐龙帝国江河日下,直到6600万年前,DUANG,一颗小行星撞上了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为恐龙时代以及中生代彻底画上了句号。从此,地球告别了古代史,进入了它的近代史阶段——新生代。
冯不悔 摘录于 2019-11-25
讨论量
1.3 万
 
帮助中心
知乎隐私保护指引 联系我们
 
举报中心
涉未成年举报 网络谣言举报 涉企侵权举报
 
关于知乎
下载知乎 知乎招聘 知乎指南 知乎协议
京 ICP 证 110745 号 · 京 ICP 备 13052560 号 - 1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088 号 · 京网文[2022]2674-081 号 ·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334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6591号 · 服务热线:400-919-0001 · Investor Relations · © 2024 知乎 北京智者天下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10-82716601 · 举报邮箱:jubao@zhihu.com
本站提供适老化无障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