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上一级
所在位置: 杭州网 > 热点专题 > 让文物活起来 > 杭州西湖博物馆
临时陈列展丨玉魂国魄——荆州楚国陵园和贵族墓出土玉器展
发布时间:2020-05-11 13:44:46

杭州西湖博物馆推出“云观展”

让您足不出户也可以赏尽美展

今天为大家推出的是

“玉魂国魄——荆州楚国陵园和贵族墓出土玉器展”

杭州地处长江中下游的吴越故地,荆州曾是古楚国都城纪南城的所在地。

历史上,吴越楚之间曾有过风起云涌的峥嵘岁月,三者之间在文化上也产生了深入的交融。楚玉是中国玉文化的杰出代表,西湖是中国山水文化的典范之作。两者看似无关,却都体现着先人崇尚自然、推崇天人合一的理念。

在玉文化中,作为“石之美者”的玉,被古人赋予了丰富的人文内涵,不再是简单的石头,而具有了更多的文化指代意义。

同样的,中国传统的山水文化也是古人把精神世界物化到自然山水的产物,山水不再只是无情之物,而成为了可以与仁者智者沟通的存在。在天人合一这里,玉文化和山水文化具有相通的民族文化契合点。

本次展览展示的精美玉器都是出自战国时期楚国王陵及贵族墓葬,熊家冢、冯家冢院墙湾一号墓、秦家山二号墓、望山桥一号墓是贵族墓葬的代表。

本世纪以来,随着熊家冢、冯家冢王墓以及一些楚国高级贵族墓的发掘,大批玉器的出土更是令人目不暇接,其中仅熊家冢楚王陵园殉葬墓中,就出土了约2000件玉器。

院墙湾一号墓、秦家山二号墓、望山桥一号墓和其他贵族墓葬也都出土了相当多的玉器。出土玉器的年代主要为战国时期,也有少数为春秋中晚期。玉器种类主要有璧、环、璜、珩、佩、瑬、管、珠、剑饰等。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古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楚式玉雕从中原式、秦式、越式、夷式、中山式等玉雕中脱颖而出,代表了战国玉器的最高水平。展品中还有少量其他玉文化的制品,可以通过比较,了解其不同的风格和特点。

“玉魂国魄——荆州楚国陵园和贵族墓出土玉器展”两大展示方式呈现:

①选择11座墓葬,以墓葬为单位介绍其发掘概况和出土玉器。

②从其他墓葬中选择80件玉器,分类展示和介绍其文化特征。

七大单元全方位展示楚墓玉器风采

【一】熊家冢陵园出土玉器;

【二】冯家冢陵园出土玉器;

【三】望山桥一号墓玉器;

【四】院墙湾一号墓和秦家山二号墓葬玉器;

【五】雨台山墓地;

【六】凤凰山M70玉器;

【七】其他墓葬出土玉器。

今天,小编先带你揭秘第一篇章——熊家冢陵园出土玉器,熊家冢楚王陵是迄今考古所见规模最大、保存最好、陵园分布最完整的楚国高等级贵族墓地群,在业界有“北有兵马俑,南有熊家冢”的美誉。

大到作为祭祀天地鬼神、定国安邦的礼器,小到作为个人身份、品性象征的玉璧、玉珩、龙形佩、玉牌、玉串饰,以及各种造型的玉挂饰等。

带你层层揭秘荆州玉器展——熊家冢陵园篇

荆州楚墓分布示意图

第一单元——熊家冢陵园出土玉器

熊家冢位于荆州古城西北33公里处,是战国中期某代楚王的陵园 ,由主冢、祔冢、殉葬墓、车马坑、祭祀坑五部分组成。主冢是楚王墓,墓口东西达67米,南北70米,椁室面积约为20×20平方米。北侧祔冢是王后的墓,墓口东西33米,南北30米。两墓的墓道皆向东。

熊家冢主冢南侧为南殉葬墓地,有92座墓,已发掘55座。祔冢北侧为北殉葬墓地,已发现35座,发掘2座。墓地经严格规划,墓葬规模相当,排列有序,距离一致。墓坑为土坑竖穴。绝大多数墓都随葬玉器,主要有璧、环、珩、玉龙佩、瑬、管、珠等,总数近2000件。

玉器绝大多数为装饰品,有纹饰的玉器有300多件,其余皆无纹饰。根据墓中玉器的出土位置推测,大多数玉器可能是以玉组佩或仿玉组佩的形式入葬,例如7号、12号墓葬等,从头顶往下覆及全身。

这些玉器应该是入殓时放在死者身上的,也有些玉器的放置带有随意性。由于棺椁和人骨在腐烂过程中发生塌陷,挤压等原因,许多玉器在墓中已经失去了原来的位置。据研究熊家冢殉葬墓的年代为战国中期前段,早于冯家冢殉葬墓。

熊家冢墓地发掘全景 (航拍,东-西)

熊家冢主冢南边的殉葬墓地(北—南)

熊家冢M4殉葬墓玉器

熊家冢M4殉葬墓位于熊家冢主冢南侧,殉葬墓的第一排第四列,北距主冢东南约20米。墓坑形制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墓,方向95度。坑口距地表深20—70厘米,坑口至坑底深380——410厘米。葬具单棺,已腐烂。棺痕为长方形,长223厘米,宽70厘米,残高33厘米。棺内随葬品均为装饰品,共计80件套。包括玉璧、玉牌、玉璜、玉龙佩、玉管、玉珠、玉珩。熊家冢M4殉葬墓年代为战国中期前段。

熊M4玉器出土情况

熊家冢M7殉葬墓玉器

熊家冢M7位于熊家冢主冢南侧的第二排第三列。墓坑形制为土坑竖穴墓,方向98度,坑口为长方形。坑口距地表深约30-45厘米,坑口至坑底深420厘米。坑口长460厘米,宽340厘米,坑底长295厘米,宽171厘米。葬具为单棺,已腐烂。随葬品主要放置在棺内人骨上身部位,多为玉饰。墓葬年代为战国中期前段。研究人员根据随葬玉器在墓中的位置,对熊家冢M7殉葬墓的组玉佩进行了复原。

熊家冢M12殉葬墓玉器

M12位于熊家冢主冢南侧。墓坑为土坑竖穴,坑口方向为94度。葬具为一棺一椁,均已腐烂。棺痕为“Ⅱ”形,长230厘米,宽123厘米,残高28厘米。人骨痕一具,位于棺内,葬式为直肢,头向东。随葬品都放置棺内,均为佩饰。包括玉璧、玉璜、玉牌、玉珠、水晶珠、玉龙佩等。墓葬年代为战国中期前段。

M12殉葬墓出土线图

“玉魂国魄——荆州楚国陵园和贵族墓出土玉器展”正是对中华玉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楚玉的全面展示,既是一场楚国玉器荟萃的盛宴,也是一次让观众直观感受楚、越文化交融关系的好机会。

第二单元——冯家冢陵园出土玉器

此陵殉葬墓分为三组,第一组在后墓北侧并紧邻后墓,第二组在王墓南侧,第三组在第一组之北。已探明第一、二组各24座,第三组70座。第一、二组封土已不存在,只有第三组尚有23座存有封土。各组墓葬皆经严格规划,横竖成行,间距均等,规模相当。墓口平均长约6米、宽约5米。已在第一组、第三组内发掘7座,墓坑坑璧坡度较大,骨骼保存不好,据现场鉴定,殉人最大可能都为青年女性。每座墓都有玉器随葬,但大多数量少质差,多为少量玉珠或碎玉。只有BXM1出玉器较多,有43件套,包括玉璧、玉环、玉珩、玉玦、玉珠等。本次只展示此墓出土的玉器。

冯家冢BXM1殉葬墓玉器

墓坑形制为竖穴土坑墓,坑口略成长方形,墓坑方向92度。坑口距今地表0.85-1.5米,坑口至坑底深4.53米。棺痕长1.9米、宽0.53-0.7米、残高0.25米。人骨保存差。棺痕内随葬有玉璧、玉套环、玉珩、玉双龙佩、玉管形玦、玉贝饰、玉珠及琉璃珠。墓葬年代为战国中期前段。

冯家冢BXM1棺痕及随葬品分布图

第三单元——望山桥一号墓玉器

望山桥一号墓位于荆州市川店镇望山村五组,为“甲”字形土坑竖穴墓,东西向,方向约90度。墓坑大体呈正方形,东西长 34 米,南北宽 32 米,共 13 级台阶,墓口距椁盖板深约 10 米。东边有斜坡墓道。

望山桥墓地一号墓的年代为战国中期后段。墓主身份为上大夫,生前官职中厩尹(负责宫庭安全)。

望山桥M1墓坑

望山桥M1棺椁

望山桥M1内棺出土玉器

重点器物解说

玉龙佩:M1:16

长10.4、宽5、厚0.2-0.35厘米;战国中期后段。

对饰之一。青玉,整体W形,龙首无目,回顾。长颈高抬,略向后倾。龙背上拱,高而宽平,呈风字形。龙尾向上再向外卷。龙身两面纹饰与制作工艺均不同。一面饰不减地浅浮雕,纹饰以谷纹为主,兼有多个卷云纹、长尾蝌蚪纹、勾连卷云纹、由卷云纹和谷纹勾连组成的山字形纹等,制作年代为战国早期。另一面饰浅浮雕纯谷纹,刻纹年代为战国中期后段。

龙首无目,龙背呈风字形,皆流行于楚式玉龙佩。

玉龙佩:M1:16

镂雕相叠龙玉珩:M1:50;

长8.65、宽3、厚0.15-0.25厘米;战国中期后段。

青白玉,剪影式镂雕。整体呈宽弧形,以中间为轴,左右对称。共镂雕四龙:中上方横置二龙,龙首相向,龙身自相绞缠一周,两龙尾相衔。两侧和下方各有一条双首同身的龙。此类镂雕龙形玉珩,为楚式玉雕中特有,其他玉文化中未见。

第四单元——院墙湾一号墓和秦家山二号墓葬玉器

院墙湾一号墓位于纪南城北4.5公里处,残存封土直径15.3米,墓口长7.9米、宽6.4米,深5.2米,葬具为一椁重棺,人骨保存较好,死者为一名女性,年龄35—40岁。此墓早期被盗,但内棺遗物保存完好,主要有带鞘铜剑3件,玉器29件。发掘简报认为,此墓的埋藏时间为战国中期后段。墓葬虽然规格不算太高,但作为一个女性墓,却随葬较多的兵器,足见死者亦非等闲之辈。

院墙湾M1发掘现场

重点器物解说

玉印章:M1:42;边长2.9、厚0.45、钮长0.78、宽0.5、高0.2厘米;战国中期。

白玉,片状,等腰三角形。正面阴刻纹饰,上方有一冲天飞鸟,中间两侧有奔跑的双鹿,下方中间有一王字。背面有长方形坛状纽,纽顶面与两侧面有穿孔互通。

玉剑首:M1:51;外径4.7、内径2、厚0.4厘米;战国中期。

此器由系璧和芯改制复合而成,外圈正面刻减地浅浮雕谷纹,减地不彻底,反面饰不减地浅浮雕,有个别蝌蚪纹和少数卷云纹。正面纹饰晚于反面纹饰。芯正面稍弧凸,雕四只旋涡形简化凤鸟,反面光素,有二个相通的隧孔。

秦家山二号墓玉器

墓葬简介

秦家山二号墓位于纪南城以北3.5公里的一处楚国贵族家族墓地,封土直径约28米,墓口正方形,边长14.1米,深8.2米,有五级台阶,葬具为一椁三重棺。死者骨架保存良好,经鉴定为女性,年龄在28~32岁之间。

出土时死者脸部覆盖一件玉覆面,头旁坠落5件小玉饰,包括2件玉璜、2件玉珩、1件玉笄。简报认为,死者可能是中原人或秦国人,入葬时间为战国中期后段。

重点展品解说

玉覆面:秦家山M2:40;

高20、宽13.9、厚0.23厘米;战国中期后段。

玉覆面又称玉面罩,用一整块大玉片制作,刻有毛发和五官,周边有小孔以供缝缀之用。其完整的形态,是把它缝在一块方形的丝巾上,再在丝巾的四角分别系上一件小玉佩,入殓时覆盖在死者的面部。

玉覆面原本是周人富于特色的丧葬玉器,其主要特点是在丝质的暝目上缝缀若干小玉片,组成人脸的形状。

秦家山式的玉覆面和中原式的玉覆面在葬俗上显然存在着渊源关系。但秦家山式的玉覆面与中原式的玉覆面差别太大,应是楚国玉工参照中原式的玉覆面创造出来的一种新形式,以满足少数人的需要。

第五单元——雨台山墓地篇

雨台山墓地位于湖北省原江陵县九店公社雨台大队境内(现荆州市荆州区纪南镇雨台山村),1975年为配合江陵县将台区的水利工作,发掘清理500多座中小楚墓,其中雨台山M471出土玉器10件,墓葬及随葬玉器均属于战国早期。1991年再次对雨台山楚墓进行发掘,范家坡M14出土玉器12件套,狗獾子山M37出土玉器18件套,二墓年代皆为战国中期后段。

雨台山墓地西距纪南城东垣仅约一公里,1975年荆州博物馆配合水利工程建设,在此清理发掘了555座小型楚墓。雨台山M471为一椁一棺土坑竖穴墓,墓口长4.7米。出土陶礼器有鼎2、簠2、壶2、豆3、罍、盘、匜,还有铜带钩、漆豆、漆卮、镇墓兽、玉璧6、玉环2、玉璜、玉冲等。发掘报告将这些墓葬分为六期。雨台山M471排在第三期,即战国早期。

范家坡M14位于纪南城以东雨台山的南端。范家坡M14为带墓道的土坑竖穴墓,葬具一椁一棺,随葬品有陶器、漆木竹器、玉器等共40件套。玉器有12件套,包括玉龙佩6件,余为玉环、玉髓环等。其中有3件玉龙佩出于棺内头骨旁,其他玉器出于头箱。

重点器物解说

玉龙佩:M14:N2;长16.1、宽6、厚0.5厘米;战国中期后段。

青玉,整体为W形,龙首上卷回顾,无目,上颌长大,尖端略上翘,下颌短小,前端上卷与上颌相连,形成圆孔。龙背近似风字形,龙尾向上内卷。龙身饰减地浅浮雕纯谷纹,龙尾饰三根细平行线。

狗獾子山M37位于纪南城以东雨台山的南端,亦为带墓道的竖穴墓。墓坑比范家坡M14稍大,葬具已腐朽。随葬品中有玉器18件套,包括玉龙佩8件,玉环、玉珠、玻璃珠等10件套。

重点器物解说

玉龙佩:M37:17;长8.2、宽1.0-2.2、厚0.3厘米;战国早期。

青玉,龙首俯视,无目,弓背,截尾略翘,胸腹下有一足(鳍),饰不减地浅浮雕谷纹、蝌蚪纹、卷云纹。

来源:杭州西湖博物馆非常西湖   作者:   编辑:吴阳杰

聚圣源杭州西溪花园罗姓起名2名落马副部级被提起公诉脆皮烤鸭加盟现代早餐店起名起名水字旁寓意好的字穿成科举文男主的童养媳宝宝免费起名网定周易宝宝起名免费网站收录王起名字大全男孩龚格尔生如夏花歌词宝宝起名打分巫颂灯具名字怎么起智慧记尐家军寂静之地百度云盘用睿字起名的写给室起名字大全借名买房起诉状借名买房纠纷起诉状范文cctv13节目表战国之刃下载笔画起名字大全直径符号怎么打春寒料峭的意思八字八字起名测试打分名字对联爱尔达体育淀粉肠小王子日销售额涨超10倍罗斯否认插足凯特王妃婚姻让美丽中国“从细节出发”清明节放假3天调休1天男孩疑遭霸凌 家长讨说法被踢出群国产伟哥去年销售近13亿网友建议重庆地铁不准乘客携带菜筐雅江山火三名扑火人员牺牲系谣言代拍被何赛飞拿着魔杖追着打月嫂回应掌掴婴儿是在赶虫子山西高速一大巴发生事故 已致13死高中生被打伤下体休学 邯郸通报李梦为奥运任务婉拒WNBA邀请19岁小伙救下5人后溺亡 多方发声王树国3次鞠躬告别西交大师生单亲妈妈陷入热恋 14岁儿子报警315晚会后胖东来又人满为患了倪萍分享减重40斤方法王楚钦登顶三项第一今日春分两大学生合买彩票中奖一人不认账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周杰伦一审败诉网易房客欠租失踪 房东直发愁男子持台球杆殴打2名女店员被抓男子被猫抓伤后确诊“猫抓病”“重生之我在北大当嫡校长”槽头肉企业被曝光前生意红火男孩8年未见母亲被告知被遗忘恒大被罚41.75亿到底怎么缴网友洛杉矶偶遇贾玲杨倩无缘巴黎奥运张立群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黑马情侣提车了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回应蜉蝣大爆发妈妈回应孩子在校撞护栏坠楼考生莫言也上北大硕士复试名单了韩国首次吊销离岗医生执照奥巴马现身唐宁街 黑色着装引猜测沈阳一轿车冲入人行道致3死2伤阿根廷将发行1万与2万面值的纸币外国人感慨凌晨的中国很安全男子被流浪猫绊倒 投喂者赔24万手机成瘾是影响睡眠质量重要因素春分“立蛋”成功率更高?胖东来员工每周单休无小长假“开封王婆”爆火:促成四五十对专家建议不必谈骨泥色变浙江一高校内汽车冲撞行人 多人受伤许家印被限制高消费

聚圣源 XML地图 TXT地图 虚拟主机 SEO 网站制作 网站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