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中国海军战略浅析及展望

新时代的中国海军战略浅析及展望

走向深蓝

——新时代的中国海军战略浅析及展望

朔方烽火


“在另一方面,中国将毫无疑问地成为远东地区的统治性强权,前提是它能够达成真正的统一并且日本的军事力量被彻底摧毁。而能够平衡中国大陆强权的只有北部的俄罗斯。如果西方各大强权还想在这一地区保持影响力,它们就必须为自己的海空力量寻求岛屿基地。”

——尼古拉斯·约翰·斯皮克曼《边缘地带论》

“海权乃是一种国家力量之形式,此般力量可使其所有者令其军队以及商业穿过那些位于本国或者盟国之领土以及那些在战时需要达到的领土之间那广袤的海洋之同时,亦能令其所有者组织起地方达到同等目的。”

——杨震、周云亨《论新军事变革与后冷战时代的海权》

“如果中国不建航母,我死不瞑目。”

——中央军委副主席,海军上将 刘华清


一、大变局

2016年开始,世界多个热点地区危机持续发酵,而国内的解放军军事改革也进入关键一年。从年初朝鲜不顾联合国决议决心核试验开始,到韩国坚持部署“萨德”(THAAD)反导系统打破东北亚战略平衡引发中国强烈抗议。从永暑礁新建飞机场试飞成功到南海仲裁案结果公布,中国在南海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再到杜特蒂当选菲律宾总统对华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从蔡英文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对“九二共识”含糊不清,到台湾军舰误击渔船,再到大陆轰-6K轰炸机合影玉山以及“辽宁号”航母战斗群环岛训练。从中东难民危机继续发酵,欧盟内部声音不齐,到欧洲自新年夜开始陆续发生多起恐怖袭击事件,再到英国启动“脱欧”程序。从亚投行开业深化一带一路思想,到红海咽喉吉布提海外军事基地正式动工,再到瓜达尔港获得460亿美元投资。从共和党人唐纳德·特朗普惊天逆转希拉里当选美国总统,再到2017年年初特朗普宣布退出TPP协议引发全世界范围内争议。从朴槿惠亲信干政时间曝光,到韩国政局陷入一片混乱。从美军宣布最新的“朱姆沃尔特”号驱逐舰部署亚太,

到中国国防部发言人首次证实正在建造国产航空母舰,再到歼-20战斗机双机亮相珠海航展……

2016年度对于中国来说,是将经济与军事的脚步迈向远方的里程碑式的一年,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一年的末尾美国国务院宣称“尊重中国海军的公海航行权”。2016年度对于世界来说,是大变局的一年,我们可以看到中东、中亚局势持续复杂化,叙利亚危机引起安理会大国纷纷参与;我们可以看到欧盟经济局势持续疲软,英国甚至已经“脱欧”;我们可以看到特朗普带来的改革新政策在全美上下引发热议,在支持者甚众的同时反对者更是可以“一直从华盛顿排到洛杉矶”;

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来说在,在这一年,解放军的高层指挥机关早早完成了其调整,由原“四总部”体制调整为军委辖属15个部门,原7大军区调整为5个战区,这可以证实解放军进一步强化了三军联合作战的思想。解放军第一次建立陆军总司令部,不再由总参代行职权,第二炮兵也正式升级为一个独立军种,在这一年的末尾,军改开始向基层深化,解放军的诸多单位面临着改编,裁撤和归并的命运。而中国海军也开始越来越多地展示自己所具有的力量及自信,并引起了更加广泛的关注。

综上所述,如果说2012年是中国的转折年,从这一年开始中国第五代领导集体开始正式执政,那么2016年就是世界的转折年。

国虽大,好战必亡,忘战必危。在提倡“包容与活力”的21世纪国际大格局里,从来不缺少战争的威胁,而在被视作世界转折年的2016年里,多个热点地区爆发的局部冲突及多项不稳定因素的集中发酵更是使得这个威胁迫近任何爱好和平的国家和民族。战争威胁从未远离过正处在艰难的经济、军事转型期的中国,我们珍爱和平,所以我们要为战争而做好准备,

中国的汉字“武”,拆开即是“止戈为武”,只有一个国家具备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同时他的国民具备热爱和平的愿望及敢于战斗的勇气,这个国家才能够奢谈“和平”。



说起海上战略和海权,中国读者恐怕脑海中首先会出现美国海军军官和历史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汉上校和他的《海权论》。但事实上,时至今日,美国海军在其战略学教材中保留的马汉的观点已经非常之少。

1992年9月,“科贝特与里奇蒙德研讨会”在美国罗德岛州纽波特市海军战争学院举行。来自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荷兰、阿根廷等国家的50余位军地代表参加了会议,结合两位英国海军历史学家朱利安·斯塔福德·科贝特爵士和海军上将赫伯特·威廉·里奇蒙德爵士的著作,在对他们的海权观和海军建设思想进行梳理后,与会学者交流了论文,并分组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话题涉及海权的目标,科贝特对皇家海军认识其海上职能的影响,里奇蒙德与皇家海军的教育问题等。

最终,在这场研讨会的最后,由詹姆斯·戈德里克和约翰·B·哈腾多夫两位学者给出一个答案:马汉还不够。

在当前不断变化的形势下,马汉的海权观在对国家决策者、海军领导人和战略制定者提供有益的参考上已经显得力不从心。


二、传统海权与贸易

首先,要了解更为复杂的海权观念,我们就必须对传统的、马汉式的海权观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在阿尔弗雷德·马汉上校的理论中,海权与贸易和交通线总是息息相关的, 一支具有庞大的商船队以及遍布全球的商船队的国家自然对一支可以保证自己交通线安全的海军充满着渴望。时至今日,“海权”这个词汇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而通常伴随着这个词汇的总是“贸易”,或者更进一步的“经济全球化”,那么,我们都会问出这样的问题:

  1. 海权究竟是什么?
  2. 经济全球化是什么,它的好处是什么?
  3. 中国走向海权之路有那些事例可以借鉴?

自从1890年马汉上校提出“海权”这个曾经令德皇威廉二世为之着迷的概念之后,这个词汇就开始风靡全球,而sea power这个英文词汇则被中国学者转译为“海权”。

“海”,指海洋,大海;“权”则指能在某一范围内管辖和指挥他人的威势与力量。而“海权”这个词汇的含义即呼之欲出:拥有在海上利用和管辖海洋所带来的利益的力量。而海洋所能带给我们的利益,则是通过海洋交通线来实现的——所以实际上全球的海洋是通过交通线这个概念联成一片的,一旦中美对抗激烈化,双方不可能存在类似陆权中划界而治之类的所谓“划为东太平洋和西太平洋而治”的情况,因为太平洋本身就是一个整体,只有太平洋这个整体完整,洋上的交通线才是真正可以被利用并且具有价值。

经济全球化是指贸易、投资、金融、生产等活动的全球化,即生存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最佳配合置。从根源上说是生产力和国际分工的高度发展,要求进一步跨越民族和国家疆界的产物。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与跨国公司的深入发展,既给世界贸易带来了重大的推动力,同时也给各国经贸带来了诸多不确定因素,使其出现许多新的特点和新的矛盾。

那么它有什么好处呢——感谢发达的当代交通,传统的工业发展要素,即:原料,市场,劳力等都可以通过发达的运输来解决。中国在上海的宝钢集团可以大规模进口遥远的澳大利亚的铁矿石进行精炼,而中国所生产的金属制品则可以通过马六甲海峡和苏伊士运河抵达欧洲并且出现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的某个商店中,某些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也可以被交给愿意承担该项目并有足够的人力来承担该项目的国家,从而实现低技术国家和高技术国家的共同赢利——尽管这个赢利仍然是不公平的。经济全球化有利于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全球的合理配置,有利于资本和产品在全球性流动,有利于科技在全球性的扩张,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任何国家,任何地区,哪怕拥有再丰富的原材料,再健全的工业体系,再多的人口,再大的内需市场,这个国家,这个地区也不可能“闭关锁国”。它的经济增长再快,就越需要和世界经济相联动,以保持它的经济体系能够完整而良好的循环,以及可以在经济全球化这个大背景下寻找到更多的机遇。一个国家,它的经济规模越大,就需要越多的贸易合同与商船队以保证它的经济时刻受到外来刺激而不至死气沉沉,这就需要更加自信而开放的态度,它需要引进来,但更需要走出去。而众所周知,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使用时间最长,方式最成熟,综合性价比最高,到达地域最广泛的贸易方式,即为海上贸易。

在解答中国的海权之路是否有事例可以借鉴之前,让我们首先回顾一下历史。

在英国国势开始兴盛的18世纪后叶,它是世界上唯一的工业化国家,它在商业运输方面的优势使得它在18世纪后期开始的产业革命中处处占尽优势,引用一句话即为:“它从原先‘商店店主的国度’变成了‘世界工厂’,进而又担任‘世界银行’的角色。”而英国优势的商业运输,与英国的优势海权是分不开的。

正因为皇家海军具备在任何情况下保障国家交通线的能力,所以英国的贸易脚步才能够遍及全球,而广泛的贸易网络给英国带回的则是经济上的活力以及更强大的国家实力,英国依赖这个贸易体系,更可以说依赖自己的优势海权奠定了自己世界霸权的基础。

我们再来看一个近一点的例子。

在南北战争之后美国利用近半个世纪完成了对国内力量的整合,从此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美国的海军建设也是从一支近岸防御型的海军开始,在成熟的把握了历史机遇的条件下,在四分之一个世纪之内即成为世界级海军力量。



一个国家海军的发展与这个国家工业化的水平是息息相关的,从近代以来,没有一个近代国家在完成了初步的工业化以后不渴望走向深蓝。当美国初步完成了自己的工业化,拥有上亿工业人口之后,它旋即通过1916年海军法案向整个世界展示了美国本身巨大的造舰能力以及近乎无限的工业潜力,这样坚实的国家后盾以及宏伟的力量展示使得当时的世界第一海军强国英国,不得不在华盛顿会议上向美国妥协,不但承认了与美国等同数量的主力舰吨位,在几个世纪以来第一次承认了皇家海军仅满足于海上的平等地位,甚至还废除了英日同盟,放弃了在太平洋方向利用日本牵制美国的策略。我们可以看到,正是1916年海军法案,1918年海军计划等的付诸实施,让美国不费一兵一卒就达到了自己的战略目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更是凭借在庞大海军保障下的贸易路线,成功地实施了租借法案,这个来自新大陆的国家的影响开始更加深刻而具体地体现在那些漂洋过海的货轮上,并且给予了正在苦战中的欧洲国家和亚洲国家以切实的希望,这份希望在道义的高度上更加奠定了美国大国地位的基础。随后参战的美国更是凭借庞大的海军,在大西洋为运兵船保驾护航,在太平洋跳岛攻击,最终以全世界最强大舰队姿态迫使对手在自己的家门口签订了无条件投降书。

二战结束之后,美国借助自己的海军进一步拓展了美国的国家利益。利用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成为了第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货币”。自朝鲜战争开始,美国海军通过自己的航母战斗群向全球各地施加影响,输送美国的武装力量和意识形态,而某个热点地区美国海军航母战斗群的多少及所占航母总数之比一度成为判断美国国家战略的方法之一。

恰巧的是,中国同样像曾经的英国和美国一样开始拥有“世界工厂”的称号,同时这个曾经的“低端世界工厂”在产业转型上也开始向中高端转变,在这样的转变的时候,毫无疑问的是如果要中国要保持自己经济引擎的动力,那么就得给它足够的燃料——即足够的利益刺激。

而足够的利益在海上,未来的机遇也在海上,广义上的海外拥有超过五十六亿人口以及数十万亿美元的财富,这是一块巨大的蛋糕,而要切这块蛋糕的前提是中国能将手伸到那里,在如今的技术条件下,航空器并不能有效地承担大宗货物的运输,那么剩下的方式只有一个——海运。而要保障海运,或者保障我们的商船,是需要,或者进一步说,必需有一支足够强大到能担负起“远海护航”这个任务的海军的。

在新的世纪,当中国已经成为WTO成员并按规定已经获得市场经济国家地位之后,当人民币被加入货币篮子之后,当“中国制造”开始风靡全球,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之后,当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之后,在这个比一百年前全球联系更紧密,国际贸易更密集,商业更依赖全球合作的时代,我们回顾历史,在看到近代史上那些西方列强借助工业力量,利用商船队和强大的海军崛起的时候,我们就能发现海权以及贸易对于一个工业国家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一个已经迈步进入贸易沟通更加发达的二十一世纪的国家的重要性,而中国则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工业国家之一,通过回顾这些事例,我们能够清醒地意识到大力发展海上力量对于保卫中国国家利益的重要性。


三、海权的概念发展及苏联海军

阿尔弗雷德·马汉的海权理论尽管在提出时受到全世界追捧,被多个世界强权国家的领导人作为必读读物,甚至在百年后的今天其理论仍然编列在美国海军战争学院的教材课本里经久不衰。但任何事物必定都是发展的,传统海权也是一样,一个理论的核心概念不可能历经一百年而不深化和演变。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核武器,精确打击武器的出现使海上冲突乃至战争的形式进行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而冷战长达半个世纪的军备竞赛将这种改变深化并最终为今日的海上力量冲突形式。在冷战,后冷战时代的复杂国际背景下,传统海权的概念也被逐渐深化,1982年12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牙买加批准,世界各国开发海洋资源,解决现当代海洋争端有了成文而成熟的法律条款可以遵循,而在1996年,我国首次附加条件批准该公约。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岛”,“群岛国”,“领海基线”,“大陆架”,“专属经济区”等概念进行了细致而入微的定义,奠定了国际海洋争端依靠谈判解决这一基础原则,成为后世解决海洋争端的可靠凭证,对当前全球各处的领海主权争端,海上天然资源管理及污染处理等具有重要的指导和裁决作用。

这一公约不但标志着国际海洋法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也表明新的国际海洋秩序正在逐渐形成,同时也意味着人类对海洋资源大规模利用开发的开始。这之后,人类除去利用海上交通线进行国际贸易与沟通外,利用海洋的手段进一步扩大。而在这个背景下,有别于“传统海权”的“新海权”也就诞生了。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LOS)诞生后,各国纷纷开始加大对海洋资源的勘探力度,并掀起一场在海上的“圈地运动”。富饶的海洋令无数人为之向往,从前的海洋可以带来的是来自其他国家的商品,而现在的海洋更可以给予人们更加富饶的未来。

在这一背景下,结合传统海权概念,并且对新海权概念加以深入研究,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我国的海上力量将不仅仅承担保卫交通线,护卫商船,推进国家外交战略政策实行的任务,也将更多地承担诸如护渔、勘探等的调查、养护、保卫国家海洋资源的任务。在这一新的战略需求下,对海上力量乃至海军的海域巡防、控制能力的要求大大增加,从一个独特的方面加大了舰船装备要求广域探测能力,及时通讯能力,长航时自持能力,远海复杂海况出勤能力,超视距任务能力等的急切程度,世界各国的海上力量面前出现了一道相比以前更加复杂的题目。

而通常面对这样的题目的时候,我们都需要从历史中找到灵感。

在海权概念开始大踏步发展的冷战时代,不但美国海军能给我们以经验,苏联海军也能从一个特殊的角度给予我们通向海权之路的经验与教训。作为一支二战前不值一提的地域海军,苏联海军的实力在人们眼中甚至赶不上意大利海军。而在二战后短短二十年,苏联海军就建设成为了一支综合海上战力世界第二的庞大的“远洋导弹核海军”,又在达到其巅峰之后不到十年就随着国家的解体迅速地衰落下来。


自50年代苏联国家领导层拟定“南进战略”后,苏联开始以一日百里的速度扩充其海上力量,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向地中海辐射其国家影响力,并将这一影响力具体地加之于中东各国的身上。在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及美国海军列装“北极星”潜射洲际弹道导弹后,苏联海军深感于大洋彼岸的对手给自己的常规军事压力及核压力,不但以1123级载机巡洋舰的建造回应了美国向地中海部署战略导弹核潜艇的举动,更是将海军的重要性摆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层面上来,苏联开始不计成本地在实验室中大量制造核潜艇,强化二次核反击能力,更开始成批服役新式军舰,提出新的海军思路,相较美国海军更多的运用海上精确武器打击手段。在70年代末,苏联海军以“堡垒海域”等思想为战略核心,不但建成了与美国等量齐观的海基核威慑体系,更发展出了独特的对舰攻击体系,对美国海军的航母战斗群形成了严重的威胁。

依靠强大的红海军,苏联开始向世界各地推销自己的政策方针,以大规模的军事装备援助和派遣军事顾问团的方式影响第三世界国家政治格局。但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苏联的这一举动在经济上并未为苏联带来更多的财富,相反,大规模长时间的廉价军事援助在为苏联人拉到更多盟友的同时,也在一点一点地消耗苏联人的国库。而国内经济、政治问题的复杂化,

苏联军队的特殊地位,冷战的特殊格局则使苏联国防力量耗费的资金远高于正常水平,最终多方面因素的长期发酵拖垮了这个北方的红色帝国,红海军强盛场景也成为了令人扼腕叹息的昙花一现。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传统海权概念得到加深和空前发展的今天,海军,或者说海上力量不可仅仅沦为推销国家意识形态和外交政策的工具,更应该成为国家经济政策的保卫者。海军本身需要大量的资源和资金投入,消耗着空前的国家资源,那么这些投入就必须得到回报,或者说,国家的经济体系和海军之间需要形成良性的循环。而以经济政策影响国家外交、国防等政策也比单纯推行意识形态或外交政策有着更为良好和深远的效果。


四、如何走出修昔底德陷阱

“修昔底德陷阱”说法源自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修昔底德的观点,这位历史学家认为,当一个崛起的大国与既有的统治霸主竞争时,双方面临的危险——正如公元前5世纪希腊人和19世纪末德国人面临的情况一样。这种挑战多数以战争告终。公元前5世纪,雅典的成就急剧崛起震惊了陆地霸主斯巴达。双方之间的威胁和反威胁引发竞争,长达30年的战争结束后,两国均遭毁灭。



修昔底德总结说,“使得战争无可避免的原因是雅典日益壮大的力量,还有这种力量在斯巴达造成的恐惧”。

“修昔底德陷阱”翻译成当代语言就是: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来回应这种威胁,这使战争变得不可避免。

无疑,现在国际局势中强势崛起的中国与遇到问题的美国看似已经走进了这个“修昔底德陷阱”。中国的综合国力正在飞速增长,而美国正在面临从开始享受冷战的和平红利以来多年沉积的问题。但无论中国或是美国,在现阶段都拥有远超过其他国家的综合国力,这使得人们普遍认为,下一次世界领导权的争夺将在中国和美国之间展开。

且不论中国究竟有意还是无意去挑战由美国在二战之后依托联合国这个平台逐渐建立起来的国际秩序。事实是中国的海上利益正在快速扩张,中国的商品在全世界正变得愈来愈常见,中国的商人正在获取愈来愈多的财富。而在生产力没有取得革命性进步之前,世界经济这块大蛋糕的体量再大也终归是有限的,这就造成了西方世界对于中国崛起的恐慌——他们并不恐慌中国利用海军打到自己门前,他们恐慌的是自己哪怕“高端”的商品在某一天也会被中国强大的综合国力打垮,而这一切正是西方对中国采取敌视态度的根本原因。而对利益的争夺也是修昔底德陷阱的根本原因。

修昔底德陷阱在历史上并非无解的命题,美国取代英国获得世界领导地位的过程恰巧完美地驳斥了这个所谓的 “金科玉律”。而中国要做到的就是在新世纪抓住战略机遇,通过与国家经济力量的增长相匹配地适当地发展军事力量,灵活运用外交手段,以打破修昔底德陷阱所造成的怪圈,实现和平崛起。

当然,有些人可能会问,如果我们继续隐忍下去,这样可以达成中国与敌视中国国家的谅解,可以避免任何形式上的对抗吗?答案是否定的,中国的发展与拓展会导致西方现有强国的利益受损,而这些传统强国自然不会坐视自己的利益受损,除非我们完全停止进步,放弃一切发展坐以待毙——但这同样也是不可能的。所以只要我们要发展,我们就要面对这个挑战,而面对这个挑战的方法就是我们要发展地更好,发展到我们足以保障我们的利益,应对一切可能的外来挑战的地步。中国的国策并非是侵略性的,中国谋求远洋海军绝不是为了战争与扩张,绝不是为了打破现有的国际秩序,相反的,中国谋求一支蓝水海军正是为了更好地保卫现有的国际秩序——通过防卫自己的领海以及专属经济区,通过保卫自己的商船队,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和平需要武力来保卫,当我们拥有动武并且打赢的能力之后,和平才是坚固而不可摧毁的。而这个武力自然就是指一个国家的国防力量,本文无意赘述中国的陆军、空军和战略威慑力量如何,只浅析中国海军的战略并展望其未来。

很多人说起中国海军的战略都能说的头头是道,什么区域拒止/反介入,什么A2/AD,


什么“近海防卫,远海护航”。但是这些词汇的背后则是中国国家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第五代领导层近半个世纪历史经验的酝酿与总结,它自然不会像字面上说起来那样简单。

发展海上力量的经济原则是为了保护贸易交通线,而军事的原则是每一支海上力量都应有它所面对的假想敌,中国海军的最大假想敌一般被视作是美国海军——当中国决定发展海上力量的时候,就必须正视来自美国海军的压力并且准备应对它。美国海军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海上武装力量,它所拥有的军事实力是中国在现阶段难以一蹴而就赶上的,两国的综合国力差距也不允许我们使用最粗暴的方式,即单纯的造舰来实现赶超。再次回顾历史,上一次成功的海军力量赶超,即美国海军对皇家海军的赶超——美国利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英国国库空虚的机遇,通过哈定政府提出的裁军谈判实现了自己的战略目的,但是经过我们对目前战略局势的思考之后,发现中国目前不具备这样的战略机遇。当一条进攻的路线不可行的时候,我们要做的不是再次冲上去,而是换一条进攻的路线,而当一种战略不可行的时候,我们则必须另辟蹊径。

即使我们要去另辟蹊径,在另辟蹊径之前,我们必须明白,“实力才是硬道理”,只有拥有了足够大的拳头,才能在

国际的谈判桌上拥有足够的筹码。正如1909年美国海军“大白舰队”的环球巡航使得美国海军首次被皇家海军正视为值得尊敬的对手一样,我们也需要武力的展示,使得我们的竞争对手和谈判对手清晰地了解到我们的实力,这不仅仅有利于两国谅解的达成,也有利于世界和平的巩固。而要使中国的贸易网络畅通无阻,使我们的对手正视我们对海洋的利益诉求,我们就必须拥有一支强大的海军。


军事上有一个词语“威慑”,威慑可“软”可“硬”,威慑要使我们的对手产生心理上的恐慌和认识上的混乱,通过对手的恐惧来达到我们的战略目的。而中国扩充军事力量乃至海军的关键词也是“威慑”,即在具备足够的威慑能力后,我们不但依靠强大的舰队获得了更可靠的国防力量,也可以学习一个世纪之前的美国人,以舰队为外交的工具,在现行的国际秩序下更好地拓展国家利益。这并非是提皮尔茨“风险舰队”理论的重演,而是在当下国际环境下,综合美国去产业化,陷入沉重经济负债,造船业严重萎缩,即将进入战略收缩期背景下的最好选择。

中国的国防战略是积极防御式的,我们在解决家门口的问题的时候,是不希望别人过来插手的,而要阻止别人过来插手的方法,就是拥有不让别人过来插手的能力,这即是“区域拒止/反介入”战略的通俗解释,也是对美国“全球干预”战略的有力反击。我们需要保卫

自己的蛋糕不被别人的刀切下来,就需要有足够的防卫能力。排除非常规武器,海军是国家防御的最前沿,也是反介入的先锋力量。所以无论是保卫中国的远洋商船,还是保卫中国本身的利益不受侵犯,海军的扩张都是必须的。

那么另辟蹊径需要做的就已经开始明了:首先我们需要足够明确的国家海上战略,紧接着我们需要一支足够强大到实现这个战略目的的海军力量。

一切的问题都最终会推导出唯一的一个真相——要走出修昔底德陷阱,我们首先要有审时度势的国策,也必须拥有一支能够走出修昔底德陷阱的国防力量。


五、发展战略海军的八个要素

回顾三次失败的后发海军挑战拥有制海权海军的历程之后,我们发现,无论是德意志第二帝国,旧日本或是苏联,其军备投入在国家整体经济中均显得畸形,急剧扩充的武装力量没有实现经济上的良性循环,从而导致了国家依靠战争,嗜爱战争而最终灭亡或经济陷入一潭死水,改革困难而最终解体。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如果发展一支战略海军只是为了纯粹的军事原因,那么这支战略海军的根基就是不牢固的,最终的结局也必将是悲剧性的。而如果要发展一支战略海军,我们首先需要明白一支战略海军需要的是什么——不是上百艘的核潜艇,十数艘的航空母舰和数百艘乃至上千艘的护卫和辅助舰艇,是真正健康的体制以及稳固的基础。以下是作者根据自己的理解总结出的发展战略海军的八个要素:

第一,强大综合国力下稳定而良性的海军投入与回报循环。

第二,利用远海的意愿,利用海洋谋利益的全民性的主观诉求,即阿尔弗雷德海权要素理论中的民族性。

第三,能够在较好地应对陆上国防压力,或者陆上国防压力较轻的同时投入大量的资源以及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发展海上力量。

第四,成熟而稳固,可以随时自行调整以适合应对任何挑战的远洋海军机构体制。

第五,海军人员的娴熟技巧,对于战略战术的明晰以及临战的自信心,使用海上武装力量的技巧与决心。

第六,对全球海域,尤其是预想战区水域水文,人文情况的谙熟程度。

第七,优良的海军港口基地,尤其是距离地缘政治概念上边缘地带和世界岛,也即热点地带较近的港口。

第八,现代化的装备列装、研发体系及成熟的后勤供应体系。

作者将以上八条总结为如下的八个四字词语,即:良性循环,主观诉求,外部环境,机构体制,战略战术,水文资料,优良基地,后勤装备。纵观海上强国的历史,成功的海权国家均成功地达成了这八个要素。而中国要取得海上强国的地位,它的海军就必须追逐这八个条件,这样才能达成国防力量和国家经济之间的良性循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根基牢固,中国海军这幢大厦才能盖的宏伟。


综合中国所面临的国际环境,我们可以得出,中国目前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海军虽然近年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显然仍然不能很好地满足中国国家战略需求。换句话来说,军迷们近年来所欢欣鼓舞的中国海军大量换装新式装备的场面,并不是扩充海军的表现,而仅仅只是简单的“补欠账”,弥补中国海军历年以来所欠下的现代化装备。相比扩军这个词,中国的造舰行动,笔者更愿意将其称之为“升级战力”。

2016年,中国军费开支9543.54亿元,占上年GDP比重1.4%,这一比例远低于世界其他主要国家。所以,即使我们目前的造舰速度已经达到高峰,我们也需要明白,中国的军费开支并不高,军费在国家总支

出中的比例甚至没有达到中国这个体量的大国应有的开支比例,所以为了让海军跟上商船队的脚步,即跟上军事发展的脚步,我们需要进一步的完善中国的海上国防力量,以此形成良性的循环。

时至今日,海权意识正在中华民族中觉醒,中国自古以来便不缺少对蓝色海洋的向往,我们有着“敌从海上来”的惨痛经历,也有过南宋商船队与大明宝船队劈波斩浪的辉煌回忆。在今天的中国,全球十大集装箱吞吐港口中,有七个位于中国,中国是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更是世界第一大石油进口国。每个中国人的生活追根究底都与今日四大洋上的航线息息相关,每个中国人都应更加地关注海洋,了解海洋。

在苏联解体之后,中国的陆上国防压力空前减轻。在俄罗斯陷入经济危机的今天,中国周边已经没有大国可以在常规的地面战争中对中国陆军产生70年代中苏全面对峙时的威胁,而中国陆军快速提升的信息化水平也大大提高了其面对现代战争的能力。中国的陆上国防压力迅速减轻之后,中国也有了条件和时间去发展海上国防力量。

2015年,中国开始初启军事改革的引擎,时至今日中国军改的战略指挥机构已经全部调整完毕,执掌海军帅印十年之久的吴胜利将军功成身退,由更加年富力强的沈金龙中将接任了海军司令员职务。换帅,意味着中国海军将开始从上一阶段的战略中逐步走出,并且随着军事改革的步伐向未来迈进。中国海军的三大舰队的番号也在军内被正式调整为北部战区海军,东部战区海军和南部战区海军,新的军改是为了跟上现代化战争的脚步,新的机构也是为了打赢现代化战争而设置的。

在海军人员的训练水平和远海水文人文情况方面,相较十年前,中国海军虽然参与了更多的远海任务,进行了更为频繁的训练,但根据历次中俄海上联合军演的俄方人员评价,中国海军,尤其是海军陆战队的指战员表现仍然过于死板,缺乏基层主观能动性。而随着远海训练

强度加大暴露出的诸如舰艇损失管制问题在内的多个问题,仍然困扰着中国海军。在目前的国际局势下,中国秉承和平发展的国策方针,中国海军不可能以发动战争来获取经验,而除此之外最好的选择便成为了参与远海非军事任务。自2008年12月开始,中国海军开始向遥远的索马里派遣护航编队,时至今日,已经有包括潜艇,船坞登陆舰在内的二十四批海军舰艇前赴索马里执行护航任务,在护航任务旗舰,中国海军舰艇与多国进行了军事交流,锻炼了官兵执行远海任务的水平。可以说,索马里护航对中国海军提升经验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在这之后,中国海军更多地参与到了国际事务当中来,包括2014年的叙利亚化学武器销毁护航任务,国际联合马航MH370客机搜救任务,2015年的中国海军也门撤侨任务,2016年的辽宁号航母编队赴西太平洋训练等远洋任务,均给予了中国海军宝贵的经验。笔者认为,为了提高中国海军训练水平,开阔海军官兵眼界,未来的中国海军应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国际事务当中去,树立中国国家形象的同时,也使海军自己获得宝贵的经验。


2016年2月4日,吉布提总统宣布中国首个海外基地将很快动工,3月,基地办公楼即已初具雏形,这是中国海军迈向大洋的里程碑式的一步。纵观历史上的传统海军强国,从西班牙,荷兰,到英国,美国,无一不拥有大量的海外殖民地和海外军事基地。在21世纪的今天,中国不可能采用殖民的方式获得海外军事基地,但吉布提模式将为未来的中国海军提供一个模板,一份经验,使中国海军能够在选择未来的海外军事基地,部署海外军事力量时有更加稳定的选择。

最后,就是成熟的现代化的装备列装、研发体系及成熟的后勤供应体系。中国海军一直秉持着“小步快跑”,“装备一代,制造一代,预研一代”,“人等装备”的装备理念,中国海军在近年来在海军装备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证明了以上的理念是正确的。但在后勤供应体系上,中国海军仍有漫长的路要走。中国海军现役的903型和903A型综合补给舰,相较美国海军同类装备,仍然显示出了种种不足,而美军快速战斗支援舰式的901型补给舰则尚未服役,医院船866舰仍然形单影只,电子侦察舰和远海测量船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然显示着对应对复杂情况的力不从心。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海军要建设一支与远洋海军相匹配的海上保障和供应力量,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正如前文所说,要发展一支“健康”的战略海军,中国海军就必须在战略海军所需要的八个要素上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六.使用海上力量的一般战略

我们在前文中提到“马汉还不够”这一观点。但是,我们也应该同时注意到,马汉的理论自其诞生之日起,马汉和他的《海权论》对全世界便有着十分广泛的影响,这本书不但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世界范围内的海军军备竞赛,时至今日,更是对各国海军建设、海权研究等众多领域依然有着重要的影响。

如果我们说“马汉还不够”,那么就必须要有一个“足够”的理由和战略来推翻马汉。在任何一个国家的军事建设中,从来都是国家战略布局决定外交和军事战略。我们在前文提到“海军人员的娴熟技巧,对于战略战术的明晰以及临战的自信心,使用海上武装力量的技巧与决心”是建设一支强大海军的八个要素之一,就必须对这样的技巧和决心做到心中有数。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马汉的理论在美国海军的官方教材中所占的分量越来越轻,而朱利安·科贝特爵士的相关理论则开始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教材中。科贝特的理论究竟是怎样的?这个理论为什么能让世界最强的美国海军为之着迷?

首先,我们从最基本的航行和交通线的问题谈起。海军战略是什么?海军战略就是指挥舰队进行作战任务的一门艺术,而这些作战任务必须将“航行和交通路线”作为其核心理念,所以我们可以认为,海军遂行的一切作战任务都是围绕着海上交通线的攻防展开的。当我方的舰队取得了海上优势,也即取得了制海权时,就意味着我方可以畅通无阻的使用海上交通线,而敌方则不具备这一能力。

人们常说“夺占海洋领土”,但事实上,海洋并不能被占领,被占领的一片海域也无法像陆地那样供养占领它的军事力量。在《联合国海洋公约》诞生之前,人们除了渔业之外,最有效的利用海洋的方式就是将海洋作为通路,作为沟通国与国、国与地区的纽带。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能得出舰队的实际作用无非有三:

  1. 威慑中立方或者稳固盟友。
  2. 保护或者摧毁经济。
  3. 掩护或者阻碍岸上的军事行动。

能达成以上目标的作战行动无非有二:

  1. 利用舰队进行“由海向陆”的对岸攻击的行动。
  2. 利用舰队进行决战以夺取制海权,即获取对海上交通线的控制。

当我们将制海权区分为具体的“整体制海权”和“局部制海权”时,我们便可以发现,在某些情况下,我们的舰队力量并不需要去掌握“整体制海权”。对于一战时的英国皇家海军来说,他只需要掌握北海乃至北大西洋的制海权,便可以封锁德国的海上交通线,限制德国的贸易。对于今日的中国海军来说,在“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三大战区海军也只需要在保证我国专属经济区安全的情况下,确保“海上丝绸之路”的安全。这样,我们在进行战略决策的时候,就不必再问“我们是否拥有制海权”,而是要考虑“我们能否在我们希望的时间和空间内抵御敌方的进攻并且确保己方海上交通线的安全”。

对于我国现阶段立足于“地区强国”的国策来说,求取“局部制海权”是一个可以达到的目标,而这个目标的灵活性,也使得我们也不必迷失在歼灭敌舰队这样需要复杂军事谋划和高超的指挥技巧的作战行动规划中。

如果要获得局部制海权,我们就只需要阻止或者限制敌方对局部范围内的海上交通线的应用,在兵力的应用上,我们可以更灵活的采取集中兵力或者进行牵制作战的方法,来达成我们的目标。



如果拿中国海军来举例,就是我们可以利用其它维度(比如陆军、空军)的作战力量,在我国拥有强势军事力量的近海(比如黄海)牵制强势敌人的海上作战力量,同时在我国军事力量较弱势的地域(比如印度洋)最大限度的集中解放军的海上军事力量,在这个局部战场上取得兵力的优势,并且利用兵力优势进一步取得制海权争夺中的优势,进而取得这一局部地区的制海权。如果采取这样的作战策略,我们也就不需要耗费国力打造与美国等量齐观的海军舰队,解放军的海军舰队也只需要做到在局部战场上可以对美国海军的某个或者某几个舰队而不是对全体的美国海军形成优势。

在作战中,所有军事理论无一例外的都强调了三件事:第一,在一位合格的指挥员判断的最恰当的时间,在最合适的空间最大限度的集中兵力;第二,保护好己方的交通线;第三,确定一个主要的歼灭或者占领目标,对这个目标倾注最大程度的注意力,不为其他次要目标分散注意力。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概念,即“什么才是集中”。对于陆军来说,集中兵力这个词意味着陆军部队完成了后方勤务的调动,作战部队已经完成编组并且驻扎在指挥员认为最有利于发动攻击的位置上。而对于海军来说,这个词就不是这么简单了。

就海战而言,集中并不是像把羊群赶到一堆那样容易,而是给各分散的海上作战力量一个唯一的、确定的目标,并且协调和确保这些作战力量进行有机的结合,达成作战任务。通俗的来说,就是确定一个战略重心,并且围绕这个战略中心实施有紧密联系的作战部署。我们要注意到的是,在陆上,集中陆军兵力一般意味着所能控制空间的缩小;而在海上,集中海军兵力的目的则是控制尽可能大的空间。

值得庆幸的是,舰队并不像陆军兵团那样受到特定条件的束缚,两支或者数支舰队从不同的港口出发进攻同一目标的协调难度显然比在陆地上实施类似的作战行动的可能性要大很多,因此,我们可以从历史中得见:海上联合战役的战役样式总是要比陆上的联合战役复杂的多。

为了达成控制尽可能大的空间这一目标,海军强国的一般做法就是在交通线的关键节点设置数支乃至数十支在海上进行巡航任务的勤务舰队,同时在适合机动和进行进攻作战的地方设置海军港口,并且将适合担负决战任务的主力舰队部署在这里。

勤务舰队和主力舰队的配置在本质上是一种“分兵”的表现,这是因为在对制海权的争夺中,我方舰队必须对交通线达成完全的控制,而在我方希望控制的局部海区内,如果要完成防护我方交通线这一防御战略,不去进攻敌方舰队,防御战略的有效性就是无法被保证的。

因此,我方不但需要分出一定的巡航兵力确保次要地区的敌人仍保持在“被牵制”的状态,更需要派出一定的侦察兵力确定

敌方舰队的位置,根据其位置判明其作战目标,并且执行进攻作战。但是进攻任务又是需要我方集中优势的舰队力量的。“海军的使命从诞生之日起便是进攻”。在舰队兵力的运用中,这种分兵便是一个需要高明的指挥官进行判断、权衡和决策的地方。

在以上的论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使用海上力量的一般战略的决定性因素无非有四:

  1. 在质量和数量上适合执行此类任务的海上力量。
  2. 更优秀的广域侦察和探测能力,更可靠的海上自

持能力,更高的航速。

  1. 可靠而完备的通讯能力,或者说成熟而可靠的海军乃至三军数据链系统。
  2. 具备高超指挥艺术的海上力量指挥官。

我们要注意到:在这样一个航空器受到广泛利用的新时代,直升机等航空器可以在舰艇航速减慢的情况下有效保持乃至提高舰艇向某个海域投送作战力量的能力。

中国海军目前的建设无疑正在围绕着这四个因素。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在清晰的战略目标下的中国海军建设,并不是简单的、破坏世界和平的扩军行为,而是更有助于维持世界和平的对海上力量的发展。


七、勾勒中国海军未来图景

1916年,美国通过了1916年海军法案,该法案将使美国海军得到10艘战列舰和6艘战列巡洋舰,以及50艘驱逐舰和30艘潜艇。而拥有了这样力量的美国海军舰队,将成为威尔逊总统手中最具分量的外交筹码,也是最实用的外交工具。

而整整一个世纪之后的2016年,中国海军在这一年内服役了包括1艘导弹驱逐舰,9艘导弹护卫舰,1艘船坞登陆舰,4艘坦克登陆舰,3艘综合补给舰在内的24艘计15万吨舰船,中国海军服役速度的增长态势在世界经济低迷,政治局势风起云涌的2016年算是“独一家”。

通过比对一个世纪之前和一个世纪之后的这两次海军扩张,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和曾经的美国都处在国家经济实力快速增长,海外贸易急剧扩张,而海军力量尚不足以保卫国家海外利益的阶段,而这处在这个阶段的两个国家都选择了大规模地扩充海上武装力量,这并非是偶然,而是历史的必然。

在上文中我们已经浅显地解析了中国海军的战略,那么根据这个战略,结合中国目前已经显露的军改动作,我们可以推导出怎样的结论,为中国海军的未来勾勒怎样的图景?

对于中国军改的剖析文章已经多如牛毛,作者在这里不在赘述。“军种主建,战区主战,军委管总”的十二字真言也已经明确了军事体制改革后中国国防力量的组成机制。由原七大军区重新编组而成的五大战区进一步强化了其地区联合指挥部的职能——这一点与美军的6个联合指挥部的设置有异曲同工之妙。

正如走路需要方向,国家战略也需要一个具体的方向,这个方向即是国家战略想要达成的目的,也是国家战略在地理环境上的具体体现。考虑到地缘政治学

的因素之后,我们要首先明确中国目前需要在哪些战略方向上发力,才能具体地展望中国海军的未来。所以根据军事体制改革之后的战区设置,结合当前国际局势热点地域及国家战略需要,因此根据实际需要划分战区战略任务如下:

第一,中东方向,这个方向由西部战区负责,这个方向同时还要保证中国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及中国国家石油生命线的安全,需要警惕恐怖组织及某些“支恐”国家,防止民族分裂势力渗透,保障国家主权统一,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经济利益,使其不受侵害,以更好地推行中国的国家经济战略。

第二,北部战区,警惕朝鲜,日本,韩国变局,并且“稳固”中俄关系,这个稳固是双方面的,即是对中俄现有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稳固,也是利用武装力量使俄国打消“非分之想”。同时北部战区要向地球的顶点——北极延伸国防力量。因为地理上的先天优势,北极是弹道导弹或高超音速飞行器由美洲攻击到亚洲的最短途径,北部战区必须担负起对北极的空天监视任务,同时利用地球顶点展开对全球的战略威慑,切实保证中国国家的二次核反击能力的有效性。

第三,东部战区,在这个方向上,中国与日,美对抗最甚,而台湾问题目前已经变成了纯粹的政治问题,在军事上中国解决台湾问题不存在任何的阻碍。这个方向也是中国跳出第一岛链,将触角伸向第二岛链乃至太平洋深处的正方向,以正合,以奇胜,对这个方向的正兵的强化也是中国所必须重视起来的。

第四,南部战区,海上丝绸之路,海上石油生命线由南部战区负责,这是中国最重要也是最密集的贸易网络之一,是在北极航线在国际上真正谈妥之前沟通中欧的海上生命线,也是中国经济未来的重点整合方向,这个方向上南部战区和西部战区要一海一陆,协同动作。

第五,中部战区作为最高战略指挥机关和机动后备力量指挥机关,不予赘述。

具体谈到海军,首先我们要知道,传统三大舰队的概念来自清国筹备海军时期,而这个时期清国的唯一需求就是确保国防安全,避免“敌从海上来,而我无所御”的尴尬。在目前的国际局势下,外敌大规模入侵中国本土的可能性已经变得微乎其微,而传统的三大舰队概念也将随着本次军事改革而寿终正寝。事实上,三大舰队这个番号在军中已经不存在,三支区域性舰队已经分别改为北部战区海军,东部战区海军和南部战区海军,而战区海军这一概念则较原来的“舰队”更为广泛和具体,在这一概念下,中国海军可以成功地实现任务编队/支队——水警区的分离,及近海防卫任务和远海护航任务的分离,使中国海军的兵力使用原则更加具象化。根据这三个名字及推导的战略方向,结合地缘环境,我们就能勾勒出中国海军的未来图景。

对于中国而言,战略需求来自于多个方面,而最大威胁则是美国人。美国人目前可以在太平洋方向上动员的航空母舰有6艘,那么中国也至少需要4-6艘航母才能在太平洋方向上保证中国在军事和外交上的对美均势。另一个方向来自于“一带一路”沿线,这一通路上,有些国家惯常以中国为假想敌,而在这一方向的底端,即中东。中东乱局虽然现在已经有缓和的趋势,但是根本矛盾并没有消除,美、俄、欧等多方依旧在此处角力。可以预见,中东在未来可预见的时间内还会继续成为世界政治关注点。而中东也同样是“一带一路”的关键节点——中东联系着远东与欧洲。当年的丝绸之路也正是因为此处强权的崛起宣告终结。那么为了保证在广大“一带一路”沿线上的军事优势,按照其舰队规模,综合考量美军在此处的军事存在,中国在此处也至少需要2艘航母。

考虑到中国目前的国家实力及军费投入,结合未来可能的军费投入增长,笔者认为,中国海军保有6艘航空母舰的海军机动力量规模,是一个比较合适的选择。



“17舰”的下水意味着我国航母战略开始进入高潮期

目前辽宁号航母战斗群并不属于任何一个战区,其直属于中央军委管理,与战略核潜艇部队享受着同样的待遇。但未来的国际局势需要航空母舰干预之处必定远多于战略核潜艇,所以在中国的航母数量增多之后,下放航母指挥权就成为了必然。可以预料到的是,我们的海军现在拥有1艘已经形成战斗力的001型16号载机训练平台,并且在建1艘002型航空母舰,或者按笔者的称法,将其称为载机验证平台——验证更大的新航母上所使用技术,并且全面锻炼国产航母制造能力的验证平台。003型航空母舰据信则已正式设计完成并交付船厂开始施工,而003A型航母的图纸据悉也将在2017年度下半年交付船厂。

在对海军机动力量的主体——航空母舰进行考量之后,下一个需要考量的便是航母战斗群的编组。

中国海军目前最引人注目,最成熟,也是传统海军舰队中地位最高的水面舰艇常备编制,就是驱逐舰支队。中国目前的三个战区海军中共拥有6支驱逐舰支队,而目前6支驱逐舰支队均在逐渐向南部战区海军第9驱逐舰支队的编制看齐——即6驱6护12机的建制,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6支驱逐舰支队均将在本次“补欠账”式的造舰运动中,获得真正强大的现代化作战能力。而未来如何利用好这6支力量,便是历史给予中国海军的考验。

而如何结合这6艘航空母舰与6支驱逐舰支队,综合考量航母实力与战略方向后,便已经有所打算:因为北部战区海军可以得到岸基航空兵的有力支援,所以对舰载航空兵力量的需求并不迫切。001型航母应作为载机训练平台服役于北部战区海军第10驱逐舰支队,作为海军服役时间最长的航母平台,担负海军航空兵的新机验证及训练任务。001A型航母(据悉命名为“山东舰”)则应服役于北部战区海军第1驱逐舰支队,担负平时的战备任务,作为其它两个战略方向的补充力量。南部战区和东部战区海军则各拥有1艘003型航空母舰和1艘002型航空母舰,分别服役于各自的驱逐舰支队。

八.结语——保障陆权,拥抱海权

2016年,中国购买力平价(PPP)GDP连续第五年保持世界第一。

2016年,中国制造业产值连续第六年保持世界第一。

2016年,中国造船业市场占有率连续第五年保持世界第一。

2016年,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开业,“一带一路”建设驶入快车道。

我们的国家是一个传统的陆权国家,但是作为一个正在兴起的经济超级大国,我们有能力,也有需求同时保障陆权与海权的需要。解放军陆军已经能够担负起保障陆权的任务,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拥抱海权,走向深蓝,将海洋的富饶带回中国,加速实现伟大“中国梦”的进程,以此拥抱中国的未来。

聚圣源梓起什么名称黄河银行快穿之病弱白莲洗白记彭高唱西游之穿越诸天革命浪漫主义绿茶加盟pspiso邱姓男生起名美赫集成吊顶猫咪起名字大全招财怎么给自己起笔名放风筝作文千易答鼠年起名字银河护卫队百度云把药材起名公司起什么名字好听还能招财林羽江颜小说全文免费阅读顶点浩劫给孩子起名怎么起好互联网起名给姓贾的女孩起名字吗金锣冷鲜肉农商银行个人网上银行后厨电视剧全集起名网免费店面取名北京学区房新政策2021绿色椅子在线广州市邮编店铺免费起名测名评分淀粉肠小王子日销售额涨超10倍罗斯否认插足凯特王妃婚姻让美丽中国“从细节出发”清明节放假3天调休1天男孩疑遭霸凌 家长讨说法被踢出群国产伟哥去年销售近13亿网友建议重庆地铁不准乘客携带菜筐雅江山火三名扑火人员牺牲系谣言代拍被何赛飞拿着魔杖追着打月嫂回应掌掴婴儿是在赶虫子山西高速一大巴发生事故 已致13死高中生被打伤下体休学 邯郸通报李梦为奥运任务婉拒WNBA邀请19岁小伙救下5人后溺亡 多方发声王树国3次鞠躬告别西交大师生单亲妈妈陷入热恋 14岁儿子报警315晚会后胖东来又人满为患了倪萍分享减重40斤方法王楚钦登顶三项第一今日春分两大学生合买彩票中奖一人不认账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周杰伦一审败诉网易房客欠租失踪 房东直发愁男子持台球杆殴打2名女店员被抓男子被猫抓伤后确诊“猫抓病”“重生之我在北大当嫡校长”槽头肉企业被曝光前生意红火男孩8年未见母亲被告知被遗忘恒大被罚41.75亿到底怎么缴网友洛杉矶偶遇贾玲杨倩无缘巴黎奥运张立群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黑马情侣提车了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回应蜉蝣大爆发妈妈回应孩子在校撞护栏坠楼考生莫言也上北大硕士复试名单了韩国首次吊销离岗医生执照奥巴马现身唐宁街 黑色着装引猜测沈阳一轿车冲入人行道致3死2伤阿根廷将发行1万与2万面值的纸币外国人感慨凌晨的中国很安全男子被流浪猫绊倒 投喂者赔24万手机成瘾是影响睡眠质量重要因素春分“立蛋”成功率更高?胖东来员工每周单休无小长假“开封王婆”爆火:促成四五十对专家建议不必谈骨泥色变浙江一高校内汽车冲撞行人 多人受伤许家印被限制高消费

聚圣源 XML地图 TXT地图 虚拟主机 SEO 网站制作 网站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