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于 阿瓜阿果
别对孩子唠叨了,看看唠叨爸妈会给娃带来啥?

别对孩子唠叨了,看看唠叨爸妈会给娃带来啥?

孩子大脑,是如何对一些“词眼”反应的?


公园里,一位小男孩在爬土堆,妈妈在一旁唠唠叨叨:“别爬,会摔”;


过了一会,小男孩在树下捡树叶,妈妈在一旁唠唠叨叨:“别捡,虫子会咬你”;


又过了一会,小男孩看见路边一位胖嘟嘟小女娃踩脚踏车摔进沟里,妈妈着急又开始唠唠叨叨:“别笑,人家会打你!”


小女娃听到后,气冲冲跑过来打了小男孩一拳,小男孩很无辜,“妈妈,我没笑,我啥也没做呀!”


我想说,他妈妈做了!





为什么唠叨会成“诅咒”?不是笑话,唠叨是巫婆手里的“扫把”。


▲“不、别”式唠叨,会出现相反情形


“别想那头白熊!”


当我跟你说这句话时,你脑海里一定已经浮现出一头白色的熊。为什么会这样?这便是“白熊效应”。美国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家丹尼尔.魏格纳曾经做过一项实验。 在实验里,当实验者对被试说“别想那头白熊”,结果却出现相反的情形——一头白熊在所有人的脑海里栩栩如生。






有一位朋友曾经跟我说过一件事,她把它描述为“一件相当苦恼的事情”:


一天晚上,她3岁的儿子在床上跳不停,把床垫当超级蹦蹦床。

“你别吵!我头都晕掉。”妈妈抱怨,想让儿子停下来。

没想到小男孩呜呜哭了起来。

“怎么回事?我没骂你!哭啥?”

小男孩很受伤,掀起被单把整个头盖住了,就像一只小鸵鸟,哭得更伤心了。

“这啥心思?孩子真让人难以理解,我这本科的都搞不懂你……”


其实,有些小朋友会对大人的话比较敏感,对他们来说,“你别吵”=“你很吵”,已经代表批评。


除此之外,“不、别”式唠叨会不停地给孩子带来心理暗示


很多爸妈经常很苦恼地跟我说:“每天都在教育,越教育越唱反调!”每一次当我进一步详细询问,都会发现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他们把“唠叨”当教育。下面这些话,你一定不陌生:






“别愣头愣脑的,赶紧呀”,
“别哭了,哭得我要喷火”,
“不要那么懒,太阳都掉山坑了”,
“走路不要像个乞丐一样”,
“你能不像一头猪吗?”
……


这是啥路子教育呀?简直就像一个巫婆举着扫把诅咒:“你很坏,你很坏”,“你很差,你很差”……孩子能不唱反调吗?


▲“不、别”式唠叨,就像给一只气球打气,终有一天会“爆”


话说在某国外“爱心动员会”上,一位浓胡子卷发先生被牧师的演讲感动,便走了进去。

他泪眼婆娑地掏了掏自己的钱袋子,打算捐掉身上的所有钱;

他找了一个位置坐下来,听着听着,脸上有些不悦,打算只捐一只口袋的钱;

他继续听,脸上开始厌烦,打算一分也不捐;

当演讲终于结束,他不仅不捐,还愤怒地从爱心箱偷走了2元。


这便是“超限效应”,这位小偷正是我们可爱的马克.吐温先生。





对孩子来说,少许的“唠叨”是教育,太多的“唠叨”便会给孩子带来厌烦。如同给一只气球不断地打气,气球终有一天会“爆”。事实上,唠叨是父母们常用的、却是非常不合适的“教育”。唠叨的背后是怨气满怀的父母,他们以为通过唠叨就能改变孩子的不良行为或习惯。其实孩子不是你嘴前一块“冰”,被吹吹口水就会融化。想让孩子快乐成长、改掉坏毛病,不仅需要父母正确的引导和教育,还需要耐心。


▲“不、别”式唠叨,给孩子带来伤害,“爸妈总是不喜欢我”


唠叨的语言,常常带着负面的字眼,能轻易被孩子捕捉到。当孩子的耳朵每天都充斥着大量的唠叨,在这样的家庭里,你会发现他们的孩子会变得消沉、没自信。因为父母的唠叨,给孩子们带来了伤害,“嘴里没一句说我的好话,总是唠唠叨叨,充满厌烦……”一位小女孩跟我这样说。


这位小女孩曾经因为妈妈唠叨而把自己“弄丢”。


有一天,妈妈带着她外出逛街,她想吃一个冰淇淋,妈妈说:“你别那么嘴馋,你看你圆得就像一只球……”妈妈开启了唠叨模式,在前面一边走一边唠叨,小女孩在后面沉默。不知过了多久,妈妈回头才发现女儿不见了!妈妈心急如焚地寻找,才在一位陌生的好心阿姨身边发现哭闹不止的女儿。当妈妈指责女儿“为什么要乱跑”时,小女娃哭着说“你不爱我,我为啥不能乱跑?”


▲如何不唠叨?把你嘴里的“否定词”,一次性扫进“垃圾桶”


不、不要、别、不能……把你嘴里这些“否定词”,一次性扫进“垃圾桶”。因为否定词,常常会与一些负面的感觉相关联。相比之下,如果父母采用正面的、积极的字眼,会给孩子带来正面和积极的感觉。不仅有助于亲子沟通,还会给家庭营造一种积极的氛围,孩子的心理也会受益。


举个例子,当你看到你家宝宝端着水杯,正想把水杯里的水倒进沙发里,如果你大喊:“别倒掉水”,宝宝可能手一抖就倒了;相反,当你叮嘱孩子说“端稳杯子哦”,孩子反而会把杯子端得稳稳的。






这其实跟大脑的“图片优势效应”(picture superiority effect)有关。


相比起文字,大脑会更快处理图片;当大脑看到语言时,常常需要先把语言转换成图片;相比起肯定句,否定句会多了一层“转码”,年幼孩子常常转不过来,很多情况下会把否定词忽略掉。所以你让他“别倒水”,他可能就把水倒了,这种情形,在宝宝时期尤其常见。所以,想要跟年幼孩子更好地沟通,父母尽量采用肯定、正面的字眼。


一爸爸脾气火爆,总爱朝孩子吼,但是他对上司很恭敬。

孩子的妈妈说,你用对上司三分之一的好语气,我娘俩就很知足了。

这位爸爸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那么就知错即改嘛。

某一天,当他的儿子在沙发上跳啊跳,他本想吼:“别像个疯子乱跳!”

突然想起妻子的话,便大吼:“像个正常人那样坐着!”

“你娃咋不正常?”妻子吐槽。

不过小男孩很惊讶,说“老爸终于没爆粗口”。


看来,坏爸爸变成好爸爸,需要一个过程;从唠叨到不唠叨,也需要一个过程。


▲温馨提示:“唠叨,孩子不听;不唠叨?更不听了”,怎么破?


这其实是唠叨“后遗症”的后果。但并不是父母得了唠叨“后遗症”就继续唠叨下去,这是不对的,也最终没一点儿教育效果。结束唠叨,养成“有事说事,有事没事也不唠叨”的习惯,建立在孩子面前的权威形象。


2012年权威杂志Journal of Adolescence有过一项调查,证实权威型父母,是最佳的父母类型。在权威型父母面前,孩子更信任父母、也更愿意聆听,教育也容易贯彻。权威父母也轻易得到孩子的崇拜。


所以,别再对孩子唠叨了,把你的巫婆“扫把”收起来吧!


关键字:亲子沟通、幼儿心理、家庭育儿、早期教育

幼儿说,一枚亲子心理咨询师,学习国外幼儿心理研究和知识,分享科学、实用、有价值的育儿心得。

聚圣源挂机软件法国大使馆替郭杰声明保健品店名字起名大全草根石布衣小机械公司起名七年级地理凤妃倾天下免费起名字男孩2020切糕为什么这么贵犬夜叉第二季唐顿庄园第一季影视世界从药神开始绝宠世子妃图像编辑软件烽火戏诸侯的小说博达教育王氏起名字大全男孩月考作文武汉睿字和甚么字搭配起名玻璃加工工厂起名湖南卫视直播在线直播高清新超越极限2.44e母狗起名汉献帝新传txt二字店铺起名ie浏览器打不开翁姓起名字大全生化危机1剧情陶男孩起名淀粉肠小王子日销售额涨超10倍罗斯否认插足凯特王妃婚姻让美丽中国“从细节出发”清明节放假3天调休1天男孩疑遭霸凌 家长讨说法被踢出群国产伟哥去年销售近13亿网友建议重庆地铁不准乘客携带菜筐雅江山火三名扑火人员牺牲系谣言代拍被何赛飞拿着魔杖追着打月嫂回应掌掴婴儿是在赶虫子山西高速一大巴发生事故 已致13死高中生被打伤下体休学 邯郸通报李梦为奥运任务婉拒WNBA邀请19岁小伙救下5人后溺亡 多方发声王树国3次鞠躬告别西交大师生单亲妈妈陷入热恋 14岁儿子报警315晚会后胖东来又人满为患了倪萍分享减重40斤方法王楚钦登顶三项第一今日春分两大学生合买彩票中奖一人不认账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周杰伦一审败诉网易房客欠租失踪 房东直发愁男子持台球杆殴打2名女店员被抓男子被猫抓伤后确诊“猫抓病”“重生之我在北大当嫡校长”槽头肉企业被曝光前生意红火男孩8年未见母亲被告知被遗忘恒大被罚41.75亿到底怎么缴网友洛杉矶偶遇贾玲杨倩无缘巴黎奥运张立群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黑马情侣提车了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回应蜉蝣大爆发妈妈回应孩子在校撞护栏坠楼考生莫言也上北大硕士复试名单了韩国首次吊销离岗医生执照奥巴马现身唐宁街 黑色着装引猜测沈阳一轿车冲入人行道致3死2伤阿根廷将发行1万与2万面值的纸币外国人感慨凌晨的中国很安全男子被流浪猫绊倒 投喂者赔24万手机成瘾是影响睡眠质量重要因素春分“立蛋”成功率更高?胖东来员工每周单休无小长假“开封王婆”爆火:促成四五十对专家建议不必谈骨泥色变浙江一高校内汽车冲撞行人 多人受伤许家印被限制高消费

聚圣源 XML地图 TXT地图 虚拟主机 SEO 网站制作 网站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