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18324870

我与左方及《南方周末》的缘和分(上)

发布日期:2019-05-29 作者: 赵启强

01

初次与《南方周末》交集是1993年。那时还不知左方。

199310月,我在莫斯科访学,正好遇到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与国会发生尖锐冲突:国会罢免了叶利钦,任命鲁茨科伊为代总统;而叶利钦的政府军以数十辆坦克包围了国会大厦。

被莫斯科人称之为“白宫”的国会大厦成了孤岛。

那几天的莫斯科街头既热闹又危险:横冲直撞的坦克,扛着摄像机的记者,支持各方的游行民众,国会大厦的上半部被火烧变成了黑色;电视上,一位扛着摄像机的记者被流弹击中的画面,新闻说,死者是意大利记者……

此时,一个黄种人在公共场所格外引人注目,我还是将一个傻瓜相机藏在大衣兜里,每天都去国会大厦,并写下了一篇长篇报道《93’莫斯科十月悲剧》。

完稿后,找国内的报刊,正好手边有一份《南方周末》,就请有传真机的朋友,按照《南方周末》的传真号传过去。

第二天朋友来电话,说《南方周末》来电话问,稿子是给谁的?我说,不认识《南方周末》的人,让他们看着用吧。

这是我第一次在《南方周末》发稿。之后,给《南方周末》写了许多关于叶利钦和俄罗斯转型的文章。

那时通讯联系不便,只与编辑李晖有过信件往来,连稿费都是由国内亲戚代收,因此对《南方周末》和左方知之甚少。

回国后,忙于自己的主业,为《南方周末》写稿少了。

02

19956月,为筹拍电视连续剧《寻找彭加木》,我到广州彭加木家乡采访并选演员,顺便给李晖打了个电话。李晖约我中午去编辑部见面。

李晖没有说吃饭,也没说还有其他人。

我到达时已快两点了。她和一个很不显眼的老先生在《南方日报》的机关食堂等我。桌上很丰盛,食堂很冷清,因为早过了就餐时间。

李晖介绍说,“这是我们的主编老左。”

我对自己的迟到向他俩致歉。左方只是微笑。左方的微笑很亲和,他微笑地注视你,静静地听、慢慢地插话。他有轻微口吃,但他的微笑早已先于他的语言,将会意和理解传递给你。

李晖则非常年轻,这位北大毕业的编辑像一个女大学生。这让我惊讶。

我说,“李晖,你真年轻。在莫斯科时,还以为你是中年人呢。”

李晖也只是微笑,她很内向。

三人中,就我健谈。就又说“你真幸运,这么年轻就有了《南方周末》这样的阵地!”。

李晖说,“哪里哦,你们当导演多好。”

我回答,“一点也不喜欢这个职业,现在的电视剧只有老太太小媳妇才看,哪有《南方周末》的价值和份量……”

说到此,左方插话了:“赵先生,此话当真?”

我回答:“当真!”。

我说的是真话。我不喜欢俗艺术,不喜欢仅仅为娱乐观众而创作 。多年来,我一直羡慕报刊的现实针对性和社会担待……

听完我的告白,左方直截了当地说,“今天上午,听说你要来,编辑部的人就说,能将赵启强请来就好了。”

左方介绍了《南方周末》第二次扩版,要从8版增至16版。并且不等我回答,就非常具体地告知,如果我去,是什么样的待遇……

我动心了。

那时,广东以全新的改革观念和全新的生活方式吸引着内地人。戏称孔雀东南飞(其实也包括麻雀)的浪潮,仍在继续。

于是我直截了当地向左方表示:“我对左先生的提议非常动心。不过,此次广州之行是为电视剧《寻找彭加木》作前期准备,作为导演,我不能退出,而这部戏的完成,怎么都得到明年了……”

接下来便是左方谈《南方周末》,谈他的办报理念。这是左方的永恒话题。只要进入这个话题,左方的形象马上发生变化,他的思维和言语立刻变得敏捷和流畅……

03

就在第二天,剧组的制片主任鲍振川打电话告诉我,他找到中科院沙漠研究所所长夏训诚先生(当年彭加木罗布泊考察队的副队长),当说及我们的预算时,夏所长说,“你们120万经费,别说去拍戏,就是将你们剧组的几十号人拉进入罗布泊都成问题。”

我不是轻言放弃的人,但因为头一天受了左方办报理念和雄心的蛊惑吧,接到制片主任的电话,我第一反应是好事!当即请老鲍立即向台里汇报,要么追加预算,要么暂停上马。

《寻找彭加木》的剧本是我写的,12集,只有120万预算。但在1995年,这笔钱不算少。此之前,我拍过的几部戏,每集成本不过几万元;不像当今,一部连续剧动辄几千万、上亿,一线明星的劳务费也从每集几百元涨到了百万元;稍微脸熟一点演员,一部戏下来都成了百万富翁。

我拍戏很省,且不是遇到困难打退堂鼓的人;真正驱使我做出下马《寻找彭加木》决定的,显然是左方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和邀请。

左方于19957月,给我寄来了《南方周末》从8版扩充到16版的扩版方案,建议我负责“域外经济”和“社会观察”两个版面。

左方希望我立即赶往广州。

我接受了左方的邀请,并将对这两个新版的策划和操作思路写下来,寄给了左方。但我没能按左方的要求马上到广州去,因为女儿赵念的预产期是9月。

我是19959月到《南方周末》报到的。当时女儿赵念刚刚出生两周。

04

报到后,我只在《南方日报》招待所住了两周,就搬进了报社为我准备的房子。那是左方安排办公室主任苏丽蓉亲自张罗的。

苏小姐领我去看房子时,家具、家电都已配齐;因为知道孩子随后会来广州,连保姆的床都准备了。

房子离报社不远,属于城中村。楼距很近,家家户户的窗户都安装有厚实的防盗窗。

我开玩笑地说,“真封闭,像笼子一样。”

我是随意说的,绝无嫌弃的意思,因为房子很干净,上班很方便。

第二天下午,苏丽蓉到办公室找我,说是去看房子。我诧异地问,不是看过了吗?

她说,“老左说换个地方。”

那时,《南方周末》上上下下都称左方为老左,没有人称呼他的头衔。

就是这么随意一句话,又将办公室主任苏丽蓉折腾了一遍:买家具、配家电……

我搬到了云鹤南路。离左方家很近,能看到他家的窗户。

左方办报精细、严谨,他自己的生活却非常粗线条、不讲究。但通过这件事,足以看到他对属下的关心和细致。

有一次,女儿病了:几天不吃奶,连喝水都呕吐。医院一直当成消化不良医治,拖了好多天。那天是周一,孩子妈妈打电话到编辑部,先是一阵哭泣,然后才说,孩子便血了……我向左方请假,就往外跑。左方在电梯口追上我,说给我派了车。

从广州大道,到云鹤南路拉上孩子,直奔广州儿童医院。孩子已经奄奄一息。

诊断是肠套叠,已经一周了。医生将高压氧气管插入孩子肛门,打通了肠子。医生说,再晚一点,就只有做开腹手术了。

想想都后怕。多谢左方的细致和敏捷的反应……

05

《南周》的第二次扩版是从8版扩为16版,定在1996年元旦出版。有将近半年时间筹备,各部门新增人员大多提前半年到位。

给我的两个版面各配一人:“社会观察”是刚从武大新闻专业毕业的硕士生李思坤,“域外经济”则是山东大学刚分来的博士生李永祥。他是整个《南方日报》社的第一位博士。

我有机会在编辑出报之前,亲身体验到左方的办报理念。

除了每周一的编辑会议,能深刻领悟左方办报理念、并从中受益的,是无数次的私下交谈。

与左方单独相处的时间很多,在办公室,在我们双方的家里;无论公事、私聊,我们之间几乎都只有一个话题:谈报纸、谈《南方周末》、谈新闻理念……即使在我离开《南方周末》后与他的多次再聚——海口、三亚、成都、兰州、广州,也都是因办报的事相聚,也总是在谈论各种形势下的办报理念和策略。

与左方的最后一次见面,是2010年他广州的家里。他身体不太好,说话和行动都很困难;但说起《南方周末》,说起那次专访美国总统奥巴玛而开“天窗”的事件,他立即变得思路敏锐、滔滔不绝。

他还拿出20091119日的《南方周末》给我。

这一期的《南方周末》,头版、二版下面都留下了近半版的空白。

头版下的空白,有两行小字:“不是每一期都有独家采访,但是每一周都可以在这里读懂中国”;

第二版的空白也有两行小字:“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大人物,但每个人都可以在这里读懂中国”

事件经过是这样的:美||||||玛访华,拒绝了央媒的采访,指名要求接受《南方周末》采访。

由《南方周末》总编辑带队的独家采访,只进行了半个多小时,但专访稿的审查却大费周折:中||部常务副部长亲自审稿、上报外交部,最后把关的,是当时的书记处书记令||划。

最后批准见报的内容可想而知……

 QQ图片20190529200318.png

其实,这一事件与左方没多大关系,他1998年就离开了《南周》,他的继任江艺平也于2001年调离了。

说左方,说《南方周末》,不能不说说江艺平。

左方说过,“《南方周末》是我栽的树,但是在江艺平手里开花结果。”

我去《南方周末》时,主编是游雁凌,左方是退休返聘。后来游雁凌遭抢劫被打(那时的广州盗抢经常发生,本人也有过遭遇劫匪的经历),之后又罹患肝炎住院,淡出了《南方周末》。

接替游雁凌的是江艺平。因此,我在《南方周末》时间不长,却经历过三位主编。

QQ图片20190529200356.png

我所经历过的三位主编(左起:左方、游雁凌、江艺平)

 

我与游雁凌只有过很少几次接触,了解不多。但从同事那里知道,游雁凌在《南方周末》四年,从副主编到主编,能力很强;说他有才气、有霸气,说他“抢新闻、抢稿件、抢作者、抢广告,而且抢起来当仁不让”说《南方周末》的发展,他功不可没。

江艺平则完全是另一种风格:知性、内秀,一点没有一般女领导、或成功女性常有的张扬和强悍。有人评价她的形象气质“特别像30年代的知识女性”。这很准确。

最能看出江艺平教养的,是她对下属的态度:说话温和、亲切;而且,她具有领导人物最难得的品质——善于倾听。

印象最深的是到她办公室汇报工作,她称呼我赵先生。她不是隔着办公桌听汇报、发指令,而是走下来,坐到沙发上,专注地听我讲。

左方说过,他办报的最高境界是从容。“从容”二字同样可以用在江艺平身上。

左方的从容是深思熟虑,他的言语和行为很少急躁和张扬。他那宽阔的额头里有足够的智慧和谋略能让他从容、处变不惊。

江艺平的从容,则来自广东女人的传统和教养,来自淡薄名利的坦然,来自那种强大的、不露声色的内心力量。

是的,内秀、亲和的江艺平,内心力量非常强大。她任《南周》主编六年,同样经历过无数次惊涛骇浪,她不止一次被传唤到广东省|委|宣|传|部、中|宣|部,说明情况、接受训诫、作出检讨,那柔弱、文质彬彬的外表下,得有一颗多么强大的心脏,才能承受起这万钧的压力啊!

江艺平是2001年卸任《南周》主编的。人们常常将此前的《南方周末》称之为“左方时代”。这个时代的辉煌,江艺平这个名字是不能忘却的。

总之,左方和江艺平的离去,是《南方周末》的一个历史节点。

左方说过,“2001年后,《南周》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QQ图片20190529200429.png

对《南方周末》的新时代,外界微言颇多。那以后,我自己见到《南方周末》,也少了许多亲近感;但《南方周末》毕竟是左方的亲儿子,即使去职多年,《南周》所有的成就或委屈,仍会牵扯他的心。

左方是为报纸而生、为《南方周末》而生!左方的生命和灵魂属于报纸、属于《南方周末》。

06

左方1957年进入北大中文系, 1962年从北大毕业便分配到《南方日报》当编辑。

上北大之前,左方在部队服役七年。那是1950年。可见,他的成长是在历次政治运动中完成的;他很自然的成为了“共产主义信仰者”。

前些年,面对媒体的采访,左方简单评价了创办《南周》前的自己:“建国后历次的政治运动,我都参与了,有些政治运动我是一个盲目的追随者,有些政治运动我是一个无知的加害者,有些政治运动我是一个无辜的受害者。乌托邦思想、阶级斗争学说,支配了我的大半生。”

因此,“文革”结束后,左方被调离编辑岗位,“发配”到报社资料室坐了六年冷板凳。

六年的“放逐”生活,让左方有充裕的时间思考自己和国家的命运;再者,资料室有足够多的书籍供他阅读,尤其是许多七十年代后期出版的有关西方政治、经济、历史的“内部发行”书籍。

我本人也曾经是这些“内部读物”如饥似渴的阅读者。

可以说,文革前后的一两代人中,许多人的思想启蒙,是在这些“内部发行”的书籍中完成的。

1984年,当左方受命筹办《南方周末》时,这六年的阅读和反思,完成了他灵魂的蜕变,加上二十年的新闻从业经验,左方的厚积薄发,锐不可当。

当然,左方的成功,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南方周末》创刊于一九八四年。那是中国人的一九八四,而非乔治·奥威尔的《一九八四》;否则,《南方周末》呱呱坠地,就会在 “老大哥”的监管下长大,根本轮不着左方抚育……

这是左方的幸运,《南周》人的幸运。

07

“突破真理报模式”,是左方办《南方周末》的大战略。

真理报是苏共的机关报,属于最高规格的“党|报”。其创办于1912年。1991年被总统叶利钦下令关闭。尽管它的一些编辑、记者,在几个星期后,注册了一份新的报纸,仍叫《真理报》,但这份曾经是世界上发行量最大、影响最广的报纸,不再具有官方性质,也不再由“国资”或“党资”供养了。

“突破真理报模式”不是左方提出来的。

受命创办《南方周末》,左方便向《南方日报》社前社长、《羊城晚报》创始人黄文俞请教。左方称他为“广东最有思想的一个报人”。

他向黄文俞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中国新闻界的改革对象,究竟是什么?

黄文俞回答:“改革的对象就是‘真理报模式’。”

这个问题的提出和回答都非常好。

我们常常看到各种改革口号和改革措施的提出,却很少见到对“改革对象”的清晰描述;我们谈论改革时,雄心勃勃,对需要改革的现实、现状,却总是回避,不敢说到底要改什么?那怕已经到了“病入膏肓”,我们还是只谈医治、只开药方,从不谈病症、病状;尤其不敢谈病因。这恐怕是绝不认错,永不言败的思想作祟,永远是“从胜利走向胜利”。

“真理报模式”,是个抽象概念,为弄清其实质所在,左方远走北京,向著名的老报人萧乾求教。

萧乾是中国最著名的记者、报人。曾先后在天津、上海、香港三地的《大公报》,主编《文艺》副刊。1939年,他到英国剑桥攻读学位。随着战争的蔓延,他放弃读书,成为《大公报》的驻外记者。他是二战期间,欧洲战场上唯一的中国随军记者。他随英军几次横渡英吉利海峡,到达过美、法两个占领区的战场,也随美军进入柏林;他报道过苏、美、英三国首脑的波茨坦会议,报道过纽伦堡纳粹战犯审判……

左方的记忆力惊人,他不止一次跟我谈起黄文俞、萧乾等老新闻人向他传授的办报理念。他常常一字不差地复述新闻界老前辈的原话;正因为此,我也不止一次地对他说,这些记忆太珍贵了,希望他能以回忆录形式,将这一切写出来。2010年在广州见面,我仍然劝说他,“一定要写出来啊,否则太可惜了!”

对“真理报模式”的四点解读,来自萧乾:

    第一,只对上负责,不对读者负责。真理报模式是没有读者的。

    第二,不从现实出发办报。它不研究社会、不面对现实。它的办报根据就是党的文件。

    第三条,它的办报形式是一种僵化的文体和“假大空”的语言。

    第四,它是用国家的钱办报,然后用国家的钱去订报给读者看。所以它彻底否定传媒的商品属性。它认为传媒不是商品,而是工具、是喉舌……

   

    “真理报模式”搞清楚了,《南方周末》的大方向、大战略也十分清晰、具体。左方的《南方周末》可以扬帆启航了。

    然而,如果我们仔细地推敲一下上述四条就能发现,即使是在左方十分幸运地赶上的“中国人的一九八四年”,要突破其中任何一条谈何容易。

    《南方周末》的成长还需要更多的智慧和策略……

08

    向左方传授办报经验的前辈,大多生活在高度政治化时代。从他们那里取得的谋事之道,主要是把握好报纸与政治的关系。

    新闻界前辈对资本、市场与新闻媒体的关系思考甚少;而八十年代初期的改革开放,恰恰是放权的开始与尝试。各行各业都盯住市场、寄希望于市场,都盼切着市场的力量,能够帮助自己挣脱权力的束缚;但那时,对市场的迎接仅仅是开端、尝试、愿望。

    那是一个“双轨制”的时代,经济上如此,政治上亦如此。

    开放,不仅没有让“无冕之王”挣脱权力的羁绊登上“王位”,反而使其多了一个主子,面对着双重的主宰——权力与市场。

    八十年代初期应运而生的许多晚报、周报、小报的生存状态十分尴尬:仍然离不开权力的批准和监管,却失去官方的“豢养”。就如对一个孩子,只有管束,没有养育,他必须自谋生路。这种成长太艰难了。

    左方的开局非常清晰:既要权力的恩准,也要市场的青睐;后面一点,媒体老前辈其实没能给予左方什么灵丹妙药。

    他首先打的是市场牌。   

    左方不仅是办报高人,也是市场高手。江艺平说过,“他对市场特别有感觉。

    八十年代以来,经济效益的追求几乎扩展到所有领域。为此,许多成天扳着面孔党|报社,也放下身段,办起了轻松愉快、可读性强的子报。其目的十分明确——冲着市场、冲着钱去。

    为争取读者,占领市场,左方在很多场合强调“三个轮子”理论:“前轮是采编,左轮右轮是发行和广告,由采编拉动发行,发行拉动广告……”

    具体数据记不清了,感觉是编辑部、广告部、发行部三部门的编制规模和在报社的地位不相上下。每周一的编辑例会,三部门都要参加,三方面的问题放在一起讨论。

    《南方周末》能走向全国、成为百万大报,市场的开发和占有同样功不可没;而且,有了“经济效益”的目标,不要把《南周》办成党|报的初衷,就有了堂而皇之的理由。

    他可以理直气壮了:我得将报纸卖出去,才有利润上交呀;而要卖得出去,就不能千篇一律,不能总是扳着面孔……

    为了了解市场,左方多次走向街头卖报,学着报童那样叫卖:“最新的《南方周末》啊!”

    他到大学区、居民区卖报,了解哪些人买,哪些人不买?然后回去与编辑们商量,开设有针对性的专栏。

    左方的市场营销很成功,给《南方日报》社上交的很丰厚的利润。我在《南周》的1996年,上交的利润大约是2000万;左方离开《南方周末》时,已经接近4000万了。

    这可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4000万啊!

    市场的成功带来的不仅是收益和《南周》的社会影响,也无形中削弱了报纸的D性,增强了传媒的商品属性。   

    《南方周末》的经济效益,虽说不能让“党报”改姓,但至少它的“子报”可以暂时过继给“钱家”了……

09   

    《南周》的市场经营成功了。但在那个时代,这并不太难。

    那是一个阅读的时代、思考的时代,人们带着强烈的求知欲,补文化思想课,补政治经济课;但那也是一个想入非非的时代、骚动不安的时代,还有许多人是带着强烈的物质欲,补财富课,补成功课,渴求快富、暴富……

    于是,满足这两种欲望的书籍、报刊在八十年代大量涌现,并很有市场。

    那是编辑部和出版社的黄金时代。

    那时有太多的书报亭,太多卖书报的地摊。那个时代发行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报刊很多,《南方周末》的百万发行量并非业内翘楚。

    只是那些软性的、甜腻的、鸡汤式的文章,那些耸人听闻、撩拨人心的地摊文学,不可能在新闻和文化思想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南方周末》不仅要发行量,要有知名度、美誉度;还要能让最有文化、最善于思考的人——大学生、中老年知识分子,购买和阅读这份类似晚报性质的“周末”小报;甚至能让学者及各路精英关注《南方周末》、为其写稿……

    我在《南周》时,就曾经请秦晖、金雁、茅于轼、郑也夫等人为我的版面写稿。

    这场攻占文化思想阵地的战斗,远比攻占市场艰难。

    1984年一路走来,难关不少、惊险重重。用走钢丝来形容左方十四年的《南周》之路,一点不为过。

    走这条钢丝需要高超的技巧和智慧,左方必须小心翼翼地走,必须谨慎地把握分寸、把握时机、把握平衡……

    如果他从左边掉了下去,那他会痛失“爱子”;如果从右边掉下去,他就只能成为一个赚了钱、出了名的书商、报贩,只能给新时期的新闻史、报刊史留下一些好看的数字和曾经的热闹。

    《南方周末》还有更长的路要走,更难的关卡要过……

    第二次扩版后《南方周末》,将会以什么样的新面目与观众见面? 带着雄心而来的我,能不能与左方、与《南方周末》相伴而行?

(未完.待续)

 

敬请关注:“我与左方及《南方周末》的缘和分”(下)


用户点评:
验证码

推荐阅读

  • 转 身
  • 蝉鸣不止
  • 夏 雨
  • 春去春会来
  • 奇迹的拐角
  • 我对四月说:哦,樱花

视频教学

  • 文言文词类活用(2)

聚圣源用羊起名的饭店追鬼七雄边城浪子电影预产期宝宝起名字婴儿起明星名字大全一键报警成摆设宝宝起名字大全2021出生免费姜素拉未婚夫是医生空军雷达学院地址长字开头的成语gongsuoxinyu温暖的味道演员表姓贾的女孩子起名起名大全段性你很强但现在是我的了红色星球下载湛廉时林帘免费阅读完整版起名吧人生礼赞三十而已百度云9酷影院男孩起名字大全免费2022年年鼠男孩起什么名字写给树起名琬在起名中意思和含义是什么康氏起名大全郭姓宝宝起名大全西雅图华盛顿大学psp幻想水浒传韩娱小说淀粉肠小王子日销售额涨超10倍罗斯否认插足凯特王妃婚姻让美丽中国“从细节出发”清明节放假3天调休1天男孩疑遭霸凌 家长讨说法被踢出群国产伟哥去年销售近13亿网友建议重庆地铁不准乘客携带菜筐雅江山火三名扑火人员牺牲系谣言代拍被何赛飞拿着魔杖追着打月嫂回应掌掴婴儿是在赶虫子山西高速一大巴发生事故 已致13死高中生被打伤下体休学 邯郸通报李梦为奥运任务婉拒WNBA邀请19岁小伙救下5人后溺亡 多方发声王树国3次鞠躬告别西交大师生单亲妈妈陷入热恋 14岁儿子报警315晚会后胖东来又人满为患了倪萍分享减重40斤方法王楚钦登顶三项第一今日春分两大学生合买彩票中奖一人不认账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周杰伦一审败诉网易房客欠租失踪 房东直发愁男子持台球杆殴打2名女店员被抓男子被猫抓伤后确诊“猫抓病”“重生之我在北大当嫡校长”槽头肉企业被曝光前生意红火男孩8年未见母亲被告知被遗忘恒大被罚41.75亿到底怎么缴网友洛杉矶偶遇贾玲杨倩无缘巴黎奥运张立群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黑马情侣提车了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回应蜉蝣大爆发妈妈回应孩子在校撞护栏坠楼考生莫言也上北大硕士复试名单了韩国首次吊销离岗医生执照奥巴马现身唐宁街 黑色着装引猜测沈阳一轿车冲入人行道致3死2伤阿根廷将发行1万与2万面值的纸币外国人感慨凌晨的中国很安全男子被流浪猫绊倒 投喂者赔24万手机成瘾是影响睡眠质量重要因素春分“立蛋”成功率更高?胖东来员工每周单休无小长假“开封王婆”爆火:促成四五十对专家建议不必谈骨泥色变浙江一高校内汽车冲撞行人 多人受伤许家印被限制高消费

聚圣源 XML地图 TXT地图 虚拟主机 SEO 网站制作 网站优化